大班教案合集(4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幼兒了解基本的防火、救火常識,增強幼兒的防火意識。
2、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提高幼兒的平衡能力,并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3、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4、培養(yǎng)幼兒反應的敏捷性和對動作的控制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準備:
1、消防員的照片,消防錄像
2、消防員救火圖片一幅,場景布置“家禽、家畜、野獸”的家(包括字卡),
3、鉆洞四個,平衡木四條,“哭聲、電話鈴聲、消防車聲”錄音磁帶。
活動過程:
一、交流收集的照片,
引導幼兒回想消防員了不起的地方,引起興趣。
二、探索消防員的工作與人們的.關系
1、 觀看錄像。
2、 討論(1)為什么會起火?
。2)如果你是消防員,你會怎么救火?
。3)消防員是怎么做的?
3、再次觀看錄像
。1) 說說你們怕不怕火?為什么?
(2) 消防員怕不怕火?你認為他是個怎樣的人?
4、小結
三、游戲“小小消防員”
1、警報聲響,師:動物王國發(fā)生火災,需要大家去幫忙救火。
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
討論:怎樣將小動物救出來?
2、出示圖片,讓幼兒了解基本的救火常識。
教師演示用“水”救“火”(用字卡演示),討論:除了水,還能用什么救火?
3、游戲:小小消防員
。1)、交待角色:師“變”成消防隊長,幼兒變成消防隊員?焖俅骱孟罉擞。
。2)、隊長交待任務及要求:鉆過山洞,走過獨木橋,到附近的小河找“水”救“火”,每個消防隊員每次救出一個小動物。
。3)、消防隊員開始行動,消防隊長指揮消防隊員用最快的速度撲滅大火,救出小動物。
教師注意指導幼兒練習鉆的動作,在反復的來回跑動中訓練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4)、將救出的小動物送回家:幼兒認讀動物名稱,并按家禽、家畜、野獸將小動物進行分類,并送回相應家中。
(5)、進行第二次游戲,再次復習認讀相應漢字,并練習鉆的動作。
聽到小動物的“哭聲”,消防員再次進入火災點,救出小動物,并送小動物回家。
。6)、消防隊長小結活動,評價消防隊員今天的表現。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愿意參加幾種活動,感受公平競爭。
活動準備:
連線圖 抽簽筒 ppt 夾豆子工具
活動過程:
一、提出游戲:數字連線,初步體驗游戲前的機會公平。
1.提出連線游戲,邀請小朋友來玩。
師:玩過連線游戲嗎?像這樣按數字順序把點點連成線,就會畫出一幅完整的圖案。(課件演示)
師:我們要選兩個小朋友來玩這個游戲,怎樣決定選手才比較公平?
幼兒自由發(fā)表意見。
小結:都想參加游戲時,我們可以用選舉,輪流,抽簽,石頭剪刀布,或者手心手背的方法來決定,這樣對大家才公平。
二、初次游戲,體驗規(guī)則的公平。
1.教師出示兩幅連線圖,一幅簡單,一幅難。
幼兒抽簽,選出兩名選手。
比賽開始。一幼兒先連完。
2.師提出問題:這位小朋友先連完,他獲勝,同意嗎?
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
師提出問題::為什么?
幼兒說出原因。
3.師:圖案差別太大了,這場比賽不公平。我們怎么做才能讓比賽比較公平呢?
幼兒說出自己的想法。兩幅圖得一模一樣。(師出示恐龍圖)
小結:小朋友真棒,不光學會了公平選選手,還發(fā)現制定一樣的規(guī)則,比賽才公平。
三、再次比賽,體驗比賽中遵守規(guī)則的重要性,做到公平競爭。
1.幼兒抽簽,選好選手后,重新比賽。
2.幼兒比賽。
3.師幼討論比賽的輸贏。
重點討論在比賽過程中,選手是否有犯規(guī)的`現象。
小結:每一次比賽都要公平,對選手要公平,規(guī)則要公平。而我們在參加比賽的過程中,也要遵守規(guī)則,不犯規(guī),這樣才公平。
四、游戲:夾豆子比賽。
在游戲中體驗公平競爭的快樂,知道勝不驕,敗不餒。
1.提出比賽夾豆子。教師介紹規(guī)則:每人10顆黃豆,從盤子里夾到杯子里。如果豆子掉出來,要放到盤子里重夾。
2.幼兒兩兩一組,進行石頭剪刀布的游戲。贏了參加比賽,輸了當評委。
3. 幼兒比賽。
4. 師幼討論比賽是否公平。提出問題:怎么面對輸和贏?
5. 觀看比賽中運動員成功和失敗的例子,播放背景音樂,教師富有感情的解說。
小結:我們既然來參加比賽,就要做好心理準備,可能會贏,也可能會輸。我們也要像劉翔哥哥,鄧琳琳姐姐一樣,贏了不要驕傲,輸了也不要氣餒。下次繼續(xù)努力,在比賽中取得好成績。有沒有信心?
延伸部分:
游戲《賽龍舟》。
教師:再過幾天就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端午節(jié)了。在那幾天,人們用賽龍舟的方式紀念詩人屈原。我們到戶外進行賽龍舟的比賽吧。看看怎樣比賽才公平。
播放音樂:《我相信》,幼兒自信地走出教室。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操作獲取有關彈性的科學經驗,對探索科學現象感興趣。
2、知道彈性與生活之間的關系。
3、能積極地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fā)現,激發(fā)進一步探索事物變化的愿望。
4、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室外大型玩具。
活動過程:
1、幼兒自由探索材料,感知物體的彈性。
幼兒自由玩,在玩的過程中,引導幼兒多采用幾種材料。
教師小結:有些東西玩一玩,看看這些東西用力拉或壓它的時候,它就會改變形狀,手一松它就能變回來,這樣的東西就有彈性。
1、引導幼兒進一筆感知生活中物體的彈性。
教師:請你倒室外再找一找還有哪些物體有彈性,比一比誰找得多。
引導幼兒在室外尋找、區(qū)分并講述哪些物體有彈性、哪些沒有彈性。
2、討論彈性和生活的'關系。
教師:你還見過哪些東西有彈性?
教師:有彈性的東西有什么用途呢?
引導幼兒發(fā)現彈性與生活的關系。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充分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條件,引發(fā)他們仔細觀察,認真體驗,提供的材料都是孩子們平時見過的,玩過的,捏捏海綿,拉拉皮筋,壓壓氣球,通過讓幼兒對這些有彈性物、體的操作,充分的感知材料,探究材料,從而獲得了有關彈性的經驗。并結合幼兒已有的探索經驗,提出問題:這些東西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的秘密?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幼兒歸納出了彈性的概念。在分類活動中,幼兒再次操作,玩中觀察,玩中發(fā)現,自然而然的將有彈性的物體和沒有彈性的物體進行了分類;顒訒r,幼兒玩中學,學中玩,自主學習能力有了明顯的增強。
存在問題:
關于彈性的概念很大,本次活動的目標只是讓幼兒通過操作,初步感知彈性,有些物體所具有的彈性將有待與幼兒長大后再去研究,游戲時教師對乒乓球彈性的講解只會帶給幼兒一種誤解。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理解詩歌“家”所表達的含義,運用已有生活經驗的積累豐富詞匯 。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所了解的動、植物、生活中已有的經驗創(chuàng)編詩歌,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熱愛家園、保護地球的情感。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理解詩歌所用的比喻手法,學會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活動重難點:
為幼兒創(chuàng)造大膽、自信地進行語言表達的語言氛圍,引導幼兒積極、勇敢地說。
引導幼兒根據自己已有的生活經驗,運用一定的形容詞進行詩句創(chuàng)編活動。
活動準備:
象形字(家)、漢字家、背景圖(花園、天空、北極、小溪)、動物貼圖、磁帶、幼兒人手一張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象形字(家),延伸至漢字家。
1、讓幼兒知道象形字是古代的一種記錄文字的方式。演繹漢字家的故事(家上面的一點就像房子的頂,這里是房子,這一橫是房梁。一個人、兩個人、三個人,有小孩,有大人,團團圓圓幸福的圍坐在一起),學習新字:家。
2、請小朋友說一說剛才老師用什么詞形容家。幼兒用優(yōu)美詞匯形容家,運用積累的生活經驗豐富詞匯 ,為幼兒用優(yōu)美詞匯仿編詩歌作好鋪墊。
3、引導幼兒理解“家”的含義。
4、小結:動物有家,植物有家,我們也有家。讓我們感到很舒服、很自由自在、很安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
二、導入詩歌
1、出示掛圖一(花園),提出問題,這是那里?它是誰的家?啟發(fā)幼兒用優(yōu)美的詞匯說一句話。
幼兒:這是美麗的花園、蝴蝶的家(老師將準備好的蝴蝶,飛到了花園里),美麗的花園是蝴蝶的家。
2、出示掛圖二(天空),提出問題,這是那里?它是誰的家?啟發(fā)幼兒用優(yōu)美的詞匯說一句話。
幼兒:這是蔚藍的天空、云彩的家(老師將準備好的云彩,飄到了天空),蔚藍的天空是云彩的家。
3、出示掛圖三(南極),提出問題,這是那里?它是誰的家?啟發(fā)幼兒用優(yōu)美的詞匯說一句話。
幼兒:這是冰冷的南極、企鵝的家(老師將準備好的企鵝,搖搖擺擺走過來),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
4、出示掛圖一(小溪),提出問題,這是那里?它是誰的家?啟發(fā)幼兒用優(yōu)美的詞匯說一句話。
幼兒:這是清澈的下溪、魚兒的家(老師將準備好的魚,游到了小溪里),清澈的小溪是魚兒的家。
三、配樂詩朗頌:我們都有一個家
1、小朋友說的非常棒!老師將你們說的編成了一首詩歌,等老師朗誦完了,你們要為詩歌編一個好聽的名字哦。
美麗的花園是蝴蝶的家,
蔚藍的天空是云彩的家,
冰冷的南極是企鵝的家,
清澈的小溪是魚兒的家。
我們是黑頭發(fā)、黃皮膚的中國人,
強大的中國就是我們的家!
2、幼兒為詩歌編名字:我們都有一個家
3、幼兒跟老師一起詩朗誦2——3遍。
四、仿編詩歌:我們都有一個家
1、請小朋友也來編一首兒歌吧。你可以把喜歡的動物、植物或其它東西編進自己的兒歌里,給他們找一個家。
2、要求幼兒仿編詩歌不少于六句,最后兩句可以和老師相同。
3、每一個小朋友的椅子下面有一張圖片,你可以參考圖片編詩歌,也可以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仿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擴散思維能力),還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共同創(chuàng)編詩歌(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4、幼兒創(chuàng)編詩歌,鼓勵幼兒的大膽創(chuàng)意,體驗成功的快樂,老師巡回參與。
5、幼兒將仿編的詩歌,朗誦給小朋友聽。
美麗的花園是蜻蜓的家,
茂密的森林是老虎的家,
漆黑的夜晚是月亮的家,
湛藍的大海是鯊魚的家。
美麗的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
我們要好好保護它!
6、小結:所有的動物、植物、人類都有一個共同的家,那就是地球。讓我們一共同努力,做保護地球的小衛(wèi)士,讓我們的'家園越來越美麗,好不好?
7、自然結束
課后反思:
我們班的幼兒已進入大班下學期,孩子們的擴散思維十分活躍,抽象思維已經萌芽,他們愿意、樂意、渴望在集體面前展示自己,渴望這樣的言語交流。在此基礎上,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了本次教育活動,進行了創(chuàng)新嘗試。通過活動激發(fā)了孩子學習的欲望和激情。從開始的象形字到家的小故事,孩子們聽的津津有味。家是溫馨的港灣,孩子們說出動物有家,植物有家,我們也有家。讓我們感到很舒服、很自由自在、很安全的地方就是我們的家,理解了家的含義。我通過前期優(yōu)美詞匯的練習到說一句完整的話的過程,為孩子仿編詩歌作好鋪墊工作。特別是我用孩子的語言編出的詩歌《我們都有一個家》,在配樂詩的襯托下,顯現出了獨到的效果,充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在孩子進行仿編詩歌時,我鼓勵孩子們根據已有的生活經驗積累進行仿編,孩子們在整個交流過程中,老師將原來的主導演變?yōu)閰⑴c者,給孩子提供了一個寬松的平臺,語言表達能力,欣賞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高,達到了預期目的。老師對孩子們仿編詩歌給予了高度評價,孩子們體驗了成功的快樂和語言活動的樂趣。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02-05
大班教案02-05
大班教案02-05
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