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貓虎歌》教案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貓虎歌》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貓虎歌》教案1
一、設計理念
本節(jié)課遵循新課標的基本理念,以審美為核心,以舞蹈律
動、打擊樂器打擊節(jié)奏以及演唱為主。通過故事入手,引發(fā)音樂,貫穿全曲。針對歌曲所表現(xiàn)的故事含義,引導學生編創(chuàng)動作,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通過唱故事,表演節(jié)奏,舞蹈律動等活動,使學生深刻理解、感受這首歌曲所表達的含義。從而獲得知識,培養(yǎng)學生的編創(chuàng)能力。
二、教材分析
《貓虎歌》是一首民歌風的創(chuàng)作歌曲,采用 拍、五聲羽
調式、一段體結構。歌曲為兩段歌詞的分節(jié)歌,幽默詼諧,極具童趣。歌曲在開始的兩樂句采用了前倚音,刻畫貓兒狡黠的神態(tài)和腔調,生動、形象。第三樂句采用了反復地節(jié)奏,反復了動機,恰好的吻合了歌詞敘述的語氣,似說似唱,儼然以一副老師父的形象在教誨老虎,最后一樂句旋律出現(xiàn)全曲最高音,顯示了貓兒騙的老虎后得意的'樣子。
三、教學目標 44
1、運用第一課時學過的打擊樂器進行節(jié)奏練習,熟悉這些打擊樂器的音色。同時使學生感受歌曲的節(jié)奏旋律表現(xiàn)的形象。
2、通過舞蹈動作表現(xiàn)歌曲所講述的故事內容,激發(fā)學生對歌曲的理解,對音樂的熱愛。
3、培養(yǎng)學生學會充分利用語言、肢體動作、神態(tài),來表現(xiàn)貓與老虎的詼諧風趣的對話。
四、教學重點
1、通過對歌曲的演唱以及舞蹈動作的表現(xiàn),體會歌曲表現(xiàn)的故事內涵,并學會生動活潑的表現(xiàn)歌曲內容。
2、根據(jù)樂段的不同內容,培養(yǎng)學生用樂器體現(xiàn)歌曲的快慢、強弱、高低的節(jié)奏感。
五、教學難點
1、根據(jù)這首樂曲編創(chuàng)故事,并用音樂或舞蹈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藝術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以動作表演活躍課堂氣氛。
六、教學用具
電腦、課件、打擊樂器等。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唱:同學們好。ㄉ耗,您好,老師您好。
師:同學們,上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兩只老虎》這首歌曲,大家唱的非常動聽,你們愿不愿意再給老師展現(xiàn)一下你們動人的歌喉?
(生:略)
師:傳說老虎是山中的大王,可是有一只小動物卻不服氣,天涯可是老虎的師父,你們知道它是誰嗎?今天老師就給你們講一個小貓與大老虎的故事,你們想不想聽啊?(生:略)
師:在很久很久以前的森林里,住著小貓和老虎。別看小貓個子小,本領可大了,在森林貓類運動會中總是獲得冠軍。老虎可不服氣了,心想:我這么優(yōu)秀,怎么可能總是比不過他呢?于是老虎心生一計,決定拜小貓為師父,學習小貓的技能。
老虎找到小貓,說:“貓大哥,我太崇拜你了,你每次比賽都能得第一,我想拜你為師,跟你學習真功夫!”小貓看到老虎態(tài)度這么誠懇,就答應了老虎的要求。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訓練,老虎已經超過了小貓的速度,獲得了森林貓類運動會冠軍的寶座。老虎開始得意起來,心想:我現(xiàn)在學到了真功夫,已經不需要再叫小貓師父了。我要把他趕出森林,永遠當冠軍。于是老虎借口探望師父,在小貓打開房門的一剎那,向小貓撲了過去,小貓繞著森林使勁的跑,眼看老虎就要追上了,小貓靈機一動,朝樹上爬去,老虎一看,著了急,小貓可沒有教給自己爬樹的這招啊,老虎搖了搖頭,只能失望地回去了。
師:小貓聰明嗎?(生:略)今天啊,小貓又遇見了老虎,你們想不想知道小貓是怎么對老虎說的?(生:略)
設計意圖:通過練習第一課時學唱的《兩只老虎》引出關于小貓和老虎的故事,從而引出本節(jié)課的內容《貓虎歌》。
(二)學唱《貓虎歌》
播放《貓虎歌》,初聽歌曲,使學生對歌曲有初步的了解。 師:同學們,這首歌好聽嗎?(生:略)那大家就跟著一起來唱一唱好嗎?
學唱歌曲,使學生加深對歌曲內容的理解。
師:大家唱的太好了,你們能不能用動作來表現(xiàn)一下小貓與老虎的對話呢?
播放音樂,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動作律動。
師:真棒,老師也想表演一下《貓虎歌》了,大家跟著老師一起來做一下動作好嗎?
播放音樂,學生跟著老師一起做律動。
師:同學們,你們看老師給你帶來了什么?
。ㄉ喝氰F、小鼓、手鼓、木魚)
師:老師現(xiàn)在用這些打擊樂器為這首歌進行節(jié)奏創(chuàng)作,請同學們跟著音樂用你的小手打一下節(jié)奏。
。裕
師:現(xiàn)在老師想請幾位同學上來,用這些打擊樂器為《貓虎歌》進行打擊節(jié)奏。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設計簡單的動作律動,并學習用打擊樂器敲出節(jié)奏。
(三)拓展訓練
師:老師為大家分了三個組“天天努力組”、“天天快樂組”和“天
天進步組”。請各組派出一名組長選擇本組的名字,并領取本組的任務。
。ㄉ郝裕┓中〗M進行編創(chuàng)活動,編創(chuàng)舞蹈律動、打擊節(jié)奏及輪唱、頎長的活動。
播放音樂,分組進行演唱、表演及敲擊打擊樂。
設計意圖:學生學習合作與創(chuàng)作,用齊唱、舞蹈律動已經敲擊打擊樂來表現(xiàn)歌曲內容。
(四)小結
師:大家表演的太好了,老師覺得你們都是聰明的小貓,讓我們一起唱著《貓虎歌》,來結束我們的本課的內容。
生隨著歌曲邊唱邊走出教室。
《貓虎歌》教案2
一、課題分析
《貓虎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教材音樂第四冊《獸王》中的一個教學主題,教材內容取材于一則民間傳說故事,刻畫了一只聰明狡黠的貓的形象,幽默詼諧,極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3、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表現(xiàn)。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結束句的節(jié)奏掌握。
2、通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chuàng)表現(xiàn)貓和虎的故事。
四、教學過程
。ㄒ唬(chuàng)設情境,
1、媒體展示大森林場景,小動物們在林中嬉戲。教師用語言描繪畫面場景。
2、提問:誰是森林之王?(媒體出示老虎畫面)
3、用多種方式表現(xiàn)老虎的形象。
。1)教師提出要求:你能唱唱關于老虎的歌嗎?
。2)教師提出要求: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老虎的神態(tài)和表情。
。ㄍㄟ^模仿老虎的神態(tài)和表情這一實踐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一方面滿足了學生的表演欲,又使學生初步感知老虎是強大的這一概念,為下一環(huán)節(jié)的學習做好鋪墊。)
4、表現(xiàn)小貓的形象。
師:有一種動物和老虎長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嗎?(引出小貓)
師:你能用聲音、動作或打擊樂器模仿小貓的神態(tài)和表情。
。ㄒ唬、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小朋友們剛才的表現(xiàn)真是太棒了,為了獎勵你們,老師就給大家講個關于小貓和老虎的故事。(媒體展示貓和老虎的圖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貓兒為師傅學本領。貓師傅就將本領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已經學到手,就神氣活現(xiàn)專門欺侮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此時老虎就更加威風凜凜了。這時候狡猾的狐貍給老虎出了個主意說: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貓,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這可是好主意!第二天,森林里的動物們正在森林里玩的熱鬧,一聲大吼,嚇得小動物們都瑟瑟發(fā)抖,一個個都逃走了。貓沒料到老虎會來吃它,當老虎要撲向“師傅”的瞬間,但貓卻沒有被老虎吃掉,你們想:貓師傅用了什么好辦法智斗老虎的呢?
。ㄌ崾荆簬熞呎f邊表現(xiàn)出貓的聰明和老虎的神氣活現(xiàn),威風凜凜的形象)
(通過老師講故事這一實踐活動,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會下面的表演做好鋪墊。)
2、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ㄌ崾荆涸诖艘紤]到學生的發(fā)散的多種思維,進行巧妙的評價,并能把這種思維很好的收集回來)[如貓師傅留下一招“爬樹”的本領沒有教給老虎,貓兒靈巧地爬上了樹,老虎的野心沒有得逞等等]
。ǘ⒃⒔逃跇
設疑導入,學唱歌曲
師:過渡語:哇,大家都很能干!幫貓師傅想了好多辦法!這貓師傅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
。ㄔO置懸念,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帶著疑問學習歌曲。)
2、師生討論歌詞內容。
方法一,說:"獅子豹子都是貓,把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學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樣子。
B、指名學生邊演邊讀歌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老師按節(jié)奏范讀"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體按節(jié)奏朗讀該句歌詞。要求有猶豫,疑惑的口氣
方法二、我是你的師傅"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師:過渡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C、學生按節(jié)奏齊讀該句歌詞
D、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ㄟ@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貓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了歌詞的節(jié)奏難點,加深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用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
3、教師小結,揭示課題:這真是一只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大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錄音)。
(1)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歌詞。
(2)師范唱第一段歌詞,學生聆聽學唱
(3)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幫助的地方,請會唱該句的學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師教一教。
。4)集體演唱第一段歌詞
。5)同樣的方法學唱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全曲
(7)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其他學生評議。要求掌握兩個結束句的節(jié)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tài)。
。8)集體歌表演《貓虎歌》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師:過渡語:歌中的小貓遇到老虎后,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貓再遇到老虎時,它們之間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分組來編一編,講一講,演一演。
A講故事
1、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故事
2、分組講一講所編故事,師生隨機評議
B演故事
師:過渡語,小朋友講得真精彩,讓大家知道了許多發(fā)生在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你能通過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嗎?(打擊樂器、情境劇、小品、啞劇等)
3、生自由選擇節(jié)目形式,分組排練,教師分發(fā)鑼、鼓、镲、三角鐵、碰鈴、沙球和自制的打擊樂器,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
四、完美結課
同學么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歌曲《貓虎歌》,這是一首民歌風格的創(chuàng)作歌曲,幽默風趣詼諧,極富童趣。
【教學反思】
《貓虎歌》是一首趣味性很強的歌曲,它是由故事改編的,于是我設計的導入就是“老虎拜師”的故事。把故事講得生動,把表情做到位,有時也讓學生說一說,讓學生大概把握住貓與老虎的個性特征。在學唱結束后,我讓學生上來表演歌曲,以便來鞏固。因為有了前面的故事做鋪墊,學生們對貓和老虎的性格把握的比較好。
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利用各種手段努力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和諧、民主、愉快的學習氛圍,并且安排了打擊樂伴奏、歌曲表演等教學內容,形成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音樂課堂教學模式,使學生整堂課都沉浸在歡快的氣氛中。在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上注重培養(yǎng)了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與創(chuàng)造能力,讓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音樂,感受音樂,表現(xiàn)音樂。在編創(chuàng)活動中,鼓勵學生進行藝術創(chuàng)新,從而引起感情的升華。但整節(jié)課下來也有一定的遺憾,比如在歌曲教學中安排時間較少,拓展和導入部分過多;在對聲音要求上沒做到細致到位。
實踐證明,低年級音樂課的情境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深厚興趣。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征,并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貓虎歌》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用清晰地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表現(xiàn)。
2、能自信大膽地模仿、表現(xiàn)貓虎形象。通過對歌曲的再創(chuàng)造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教學重點:表現(xiàn)歌曲幽默詼諧的風格特點。
教學難點:歌曲中倚音的唱法和結束句的掌握。
教具準備:電子琴、多媒體課件、頭飾、小粘貼。
教學過程:
一、 組織教學
1、 跟著音樂拍拍手。
2、 師生問好。
3、 發(fā)聲練習。
二、 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今天這節(jié)音樂課老師帶你們去美麗的大森林里走一走
好不好?
生:好。
1、師生一起律動。(播放歌曲《郊游》)
師:大森林可真美啊!你們看,是誰來了?(插入老虎的圖片) 生:老虎。
師:老虎是森林之王,誰能來模仿一下老虎的叫聲?
生:模仿。
師:老虎是很兇猛的動物,它的出現(xiàn),森林里的小動物們都馬上躲了起來。可是就有一個小動物它不怕,它是誰呢?(師插入小貓的圖片)
生:小貓。
師:小貓怎樣叫呢?
生:喵(加動作模仿)。
師:這么一只可愛瘦小的小貓,怎么會不怕大老虎呢?原來這里有一個故事呢?你們想不想聽一聽?
2、故事導入:(媒體展示大森林場景)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貓兒為師傅學本領。貓師傅就將本領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已經學到手,就神氣活現(xiàn)專門欺侮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老虎想:如果能吃掉貓,那我就是“天下第一”了,貓沒料到老虎會來吃它,當老虎要撲向 “師傅”的瞬間,但貓卻沒有被老虎吃掉,你們知道貓師傅用了什么好辦法智斗老虎的嗎?
3、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師:同學們可真聰明,幫貓師傅想了這么多好的.辦法。那貓師傅到底用了什么好的辦法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首歌,答案就在那里。
三、 學唱歌曲。
1、 播放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
師:你找到答案了嗎?誰能來說一說,貓師傅用了什么好辦法。 生:
2、 復聽歌曲。(邊聽邊拍手)
師:你能把你記住的歌詞說給大家聽一聽嗎?
生:
3、 師多媒多出示學生說的歌詞并加入節(jié)奏。
4、 師領學生一起來按節(jié)奏讀歌詞。
5、 出示大歌篇。
6、 學生跟琴學唱歌曲。
7、 解決難點。
。1)、學生找出自己覺得難唱的地方。
。2)、教師找會唱的學生當老師,教唱不會的地方。
四、歌曲處理。
師:歌曲我們已經唱會了,從歌曲我們可以看出貓是一只什么樣的貓呢?
生:很狡猾。
師:這首歌曲中的小貓搖頭擺尾裝師傅,還騙老虎說獅子、豹子都是貓,讓老虎服服貼貼稱臣。
師:誰能來模仿一下小貓的樣子。
生:個別學生模仿。學生一起模仿。
。1)、師伴奏,學生跟琴唱一唱。
師:現(xiàn)在讓我們用狡猾的語氣和動作來唱一唱表現(xiàn)小貓的樂句。 (師出示歌詞)
。2)、唱老虎的樂句。
師:貓說完后老虎有什么反應呢?
生: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
師:誰能來學一學老虎稀里糊涂的樣子?
生:個別學生學一學。(要求有猶豫,疑惑、無耐的口氣)
。3)、唱結束句。
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乘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C、學生唱一唱。
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4)、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師:現(xiàn)在讓我們帶著剛才的情緒一起來唱一唱貓和老虎的故事吧!
五、歌表演。
1、師放音樂,學生自編動作進行表演。
2、找個別學生到前面表演。(把頭飾發(fā)給學生)
六、課堂小結:
師:同學們,愉快的四十分鐘又結束了,希望同學們把我們今天知道的這個故事講給你的家人、唱給你的家人聽,好不好。
生:好!
師:下面請同學們唱著《貓虎歌》走出我們的教室。
《貓虎歌》教案4
教材分析
《貓虎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教材音樂二年級下冊第六課《獸王》中的一個教學主題,教材歌詞背景取材于民間傳說的一則故事,刻畫了一只聰明狡黠的貓的形象,幽默詼諧,極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歌曲有著濃重的說唱風,適合學生邊唱邊表演,尤其是男孩子表演。
教學目標
1、能清晰的咬字、吐字,用自然、幽默的聲音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歌表演。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結合歌詞內容進行編創(chuàng)活動,進一步體現(xiàn)歌曲情緒,突出本課主題。
3、讓學生在樂唱、愛唱、玩唱中,樹立保護自然環(huán)境和野生動物、與動物和諧共處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小動物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難點在于兩段歌曲中最后一樂句的節(jié)奏準確掌握。
2、重點能熟練演唱歌曲《貓虎歌》。
3、通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chuàng)表現(xiàn)《貓虎歌》。
設計思路
(一) 結合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設計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增進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引導學生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運用模仿、創(chuàng)造等能力,以獲得對音樂的親身體驗。
(二) 在歌曲的教學上,我著重抓住歌曲中出現(xiàn)的難點作為突破口進行處理,如襯詞“吔吔吔”和歌曲結尾處的教學,盡量使教學充滿童趣,調動兒童對音樂學習的興趣,從而用更風趣、詼諧的聲音演唱歌曲。
(三) 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平等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饒有興趣的學習氛圍中主動探究,積極參與,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逐步獲得創(chuàng)造、表演、感受、評價等藝術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教學過程
一、發(fā)聲練習,導入歌曲
師:今天,老師將來做導游,帶領大家踏上一段音樂旅程,希望通過本次旅行,每個人都能有所收獲。開啟我們的音樂之門:出示課件,《請你唱之歌吧》
。ㄒ唬┏鍪菊n件,教唱曲譜:強調音準
。ǘ┳匀患尤胍r詞“l(fā)i”、“ye”進行教唱
。ㄈ⿲W生跟琴。注意音樂的連貫、流動性?谇淮蜷_,想像打哈欠的感覺。
。ㄋ模┏鍪菊n件,加入“倚音”。感受旋律變化帶來的不同音樂效果。(詼諧、風趣、俏皮、狡黠)
二、感受歌曲
(一)第一次聽范唱
設問:這種幽默風趣,帶有詼諧式語氣的襯詞,也出現(xiàn)在了一首歌曲中。一起來聽一聽,它在歌曲中出現(xiàn)幾次?(四次)伸手指表示你聽到的次數(shù)。
。ǘ┑诙温牱冻
設問:歌曲中都有誰?(貓、虎;甚至有同學說出獅子、豹子,老師在此可說明獅子豹子都屬于貓科動物,解決疑問。)
。ㄈ┑谌畏冻
設問:貓和虎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生2~3名)
(四)老師講述故事,出示課件,點出歌名《貓虎歌》
三、學習歌曲,逐步深入
(一)聽歌曲范唱,了解歌詞,設問:歌曲中描述的貓與虎的表情是什么樣子?學生:2~3名(課件分別出示:搖頭擺尾、稀里糊涂。)
設問:誰能用動作表演一下?學生:2名。
1、學生分別模仿。
2、老師清唱第一段,學生表演動作。
3、隨范唱表演第一段
師:跟上音樂,我們一起來模仿貓的“搖頭擺尾”與虎的“稀里糊涂”。
。ǘ└僭嚦枨谝欢危⒆黾氈禄奶幚
1、跟琴,一起唱一唱。
。1)歌曲一、二樂句:前倚音,刻畫貓狡黠的神態(tài)和腔調。
。2)第三樂句,說獅子豹子都是貓,讓老虎服服帖帖稱臣。
。3)第四樂句:貓騙得老虎后得意的樣子。
2、隨琴完整唱第一段
3、個別學生表演唱第一段
。ㄈ⿲W習第二段
師:第二段歌詞,你能直接加入歌詞,試著唱一唱嗎?
1、學生加入歌詞試唱
2、根據(jù)學生情況,老師隨時指導演唱
3、單獨處理結束句
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趁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的.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1)讓個別學生學一學小貓說這句話的語氣。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2)加入動作,唱唱結束句。通過動作,解決“王”字的演唱時值。
。3)隨琴再試唱第二段,稍帶說明“反復跳躍記號”。
師:這真是一只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唱一唱,演一演。
。ㄋ模╇S音樂伴奏,完整演唱
。ㄎ澹┓纸M表演唱
1、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相互評議。
唱準兩段結束句的節(jié)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tài)。
2、個別學生表演。(善于表演的學生)
四、編創(chuàng)歌詞
1、為了讓歌曲更有意思,我們可以將歌曲歌詞改編一下。
(1)“獅子、豹子都是貓啊”這一句是誰說的?(貓)。那么貓是在表揚獅子、豹子,還是在嘲笑它呢?(嘲笑)所以后面可以加上貓的笑聲。
。2)師生互動,學生演唱,老師在“獅子豹子都屬于貓啊”這句后加入襯詞“哼哼”
。3)如果,我還想在歌曲中加上貓和老虎的叫聲,在哪個位置合適呢?貓的叫聲加在哪里?老虎的叫聲呢?(課件出示編創(chuàng)歌詞)
。4)完整演唱
2、表演歌曲。(全體站立跟隨老師表演歌曲:表現(xiàn)貓的狡黠的神態(tài),搖頭晃腦的姿態(tài),體現(xiàn)歌曲幽默,風趣)
五、教學小結
小貓見了老虎,也許還會發(fā)生其它的故事,請同學們課下創(chuàng)編一下故事進行交流。
孩子們,其實動物都各有各的長處。它們之間保存著自然界中的生物鏈,形成了大自然中"一物降一物"的現(xiàn)象,維系著物種間天然的數(shù)量平衡,因此,我們要保護愛護它們。也如同我們同學之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只有大家相互學習,友好相處,才能幸福快樂的生活。
附:課后反思
我所執(zhí)教的《貓虎歌》是在接到“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活動的通知后,自己反復翻閱教材,結合自己上課風格特點,篩選出來的一個教學內容。從最初的教學設計到最后一次課堂教學呈現(xiàn),結合《新課標》一些理念上的契合點,經歷無數(shù)次講課稿的修修改改,最終將教學設計呈現(xiàn)給大家,F(xiàn)將我在備戰(zhàn)中的點滴感悟、反思如下:
二年級的孩子們,天性喜愛小動物,模仿動物動作更是學生十分愿意表現(xiàn)的方式。而歌曲《貓虎歌》正是迎合了孩子們的年齡特征及身心特點;诖耍虒W過程中,我充分抓住孩子們這一特點,讓他們通過動作、聲音創(chuàng)造模仿貓與老虎所應體現(xiàn)的神態(tài)與腔調,根據(jù)學生對歌詞的理解,讓他們即興編創(chuàng)動作并進行歌表演,尤其在模仿貓與虎的叫聲時,學生的表現(xiàn)更是淋漓盡致,形象有趣。
歌曲中出現(xiàn)較多的附點音符和倚音,對于二年級的學生發(fā)來說,并不能作為重點內容提出來單獨練習,因此,對歌曲進行整體的模唱與感受,成為學好歌曲、唱好歌曲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倚音認識中,發(fā)聲練習起到關鍵性作用,因為那是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兩只老虎》主旋律,而且還是與孩子們的交流中,學生視唱時告訴我的。作為發(fā)聲練習的內容,省略了視唱、教唱等環(huán)節(jié),使得導課流程自然進入。
在歌詞編創(chuàng)活動中,我設計小貓的嘲笑聲是“hei”,而通過與學生交流,發(fā)現(xiàn)孩子們的“哼”更能接近其意,課堂生成比自己預想要好很多。
教學中也存在不足之處,作為本首歌曲中的附點音符部分,被我稍有忽略,歌唱中只注重了自己的演唱是否到位,而孩子們在演唱中有些樂句的附點音符并沒有很好的體現(xiàn)出來。在學生回答完問題后,評價有了但有些單一。還有一點,當學生模仿“搖頭擺尾”的動作想站立時,我卻制止了孩子們的舉動,當時就想太不應該,應該遵循孩子的意志與想法。
課堂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是:當給學生認識辨別四分休止符與八分休止符時,提前準備拿來用的小磁石沒有了。當時搞得自己有些小緊張。
一次經歷,一次收獲。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征,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貓虎歌》教案5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表現(xiàn)。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3、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
二、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出課題。
1、師:我們生活的地球上生存著許多小動物。每一只小動物都靈巧、可愛。老師特別喜歡小動物,同學們是不是和老師一樣喜歡小動物呢?那同學們能用動作或聲音模仿一下喜歡的小動物么?
師:老師也想用動作模仿我喜歡的小動物,同學們猜猜是什么小動物?(學生們討論)
畫一畫,找出貓和老虎的區(qū)別(貼小貓圖片在黑板上)
師:“讓學生模仿老虎,貓的聲音,神態(tài)”(貼老虎圖片在黑板上
用音符代替小貓的叫聲“八分音符”“喵喵”
用音符代替老虎的叫聲“四分音符”“嗷&—”
問答游戲“我來問你來答”老虎怎么叫,小貓怎么叫
學生利用學會的音符知識來表現(xiàn)聲音
2、設問:你還知道哪些貓科動物?
簡單介紹了解貓科動物,播放貓科動物圖片(師生討論)
二、設疑導入,學唱歌曲
師:小貓和老虎之間發(fā)生過一見有趣的事情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師生討論歌詞內容
(設置懸念,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讓學生能著疑問學習歌曲。)
2、再來聽音樂,教師范唱,和老師一起加入肢體動作表現(xiàn)歌曲。
3、默讀歌詞,找出書上出現(xiàn)的特殊音符“倚音”。
4、按節(jié)奏朗讀歌詞,掌握重點。
"獅子豹子都是貓,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老師按節(jié)奏范讀"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B、集體按節(jié)奏朗讀該句歌詞。要求有猶豫,疑惑的口氣,掌握“哎”的時值
C、學生邊演邊讀歌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C、學生按節(jié)奏齊讀該句歌詞
D、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ㄟ@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貓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歌詞的節(jié)奏難點,加深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用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
5、真是一只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大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吧!
(1)師慢彈琴,聽旋律分句唱
(2)生提出在演唱上需要幫助的地方,請會唱該句的'學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師教一教。
。3)集體演唱第一段歌詞
。4)同樣的方法學唱第二段歌詞
。5)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要求掌握兩個結束句的節(jié)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tài)。完整演唱歌曲
。6)在歌曲適當?shù)奈恢眉尤胴埡屠匣⒌穆曇?/p>
(7)集體歌表演《貓虎歌》
師:你能把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演一演嗎?編創(chuàng)動作(這一創(chuàng)編活動給了學生自主體驗的大量空間,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為學生提供合作機會,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愉悅。)
三、教師總結
師:同學們的表演真精彩,這節(jié)課你都學到了什么?那通過這首歌你懂得了什么道理呢?(學生討論)
在學會歌曲的同時,對孩子進行思想教育,教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在積極向上和
諧快樂的氣氛中結束本課。
《貓虎歌》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能用清晰的咬字、吐字演唱歌曲《貓虎歌》,并有感情地進行表現(xiàn)。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3、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愛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結束句的節(jié)奏掌握。
2、熟練演唱本課歌曲。
3、通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chuàng)表現(xiàn)貓和虎的故事。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師:從前有一片美麗的大森林,這片森林里居住著各種各樣的動物,他們都在干什么呢?大家想不想去看看?讓我們一起走進這片美麗的大森林。
2、故事導入: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貓兒為師傅學本領。貓師傅就將本領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已經學到手,就神氣活現(xiàn)專門欺侮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此時老虎就更加威風凜凜了。老虎想:如果能吃掉貓,那就是“天下第一”了,哎!這可是好主意!第二天,森林里的動物們正在森林里玩的熱鬧,一聲大吼,嚇得小動物們都瑟瑟發(fā)抖,一個個都逃走了。貓沒料到老虎會來吃它,當老虎要撲向“師傅”的瞬間,但貓卻沒有被老虎吃掉,你們想:貓師傅用了什么好辦法智斗老虎的呢?
學生展開討論,自由發(fā)表自己的意見。
二、寓教于樂
師:哇,大家都很能干!幫貓師傅想了好多辦法!這貓師傅到底用了什么好辦法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1、播放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
2、師生討論歌詞內容。
"獅子豹子都是貓,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A、學生模仿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的樣子。
B、老師按節(jié)奏范讀"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C、學生邊演邊讀歌詞,"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
D、集體按節(jié)奏朗讀該句歌詞。要求有猶豫,疑惑的口氣
"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師: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乘老虎發(fā)愣的時候,小貓迅速爬上了大樹,大聲地問老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
A、指名學生學一學小貓說"森林之王你服不服!"這句話的語氣。
B、師生評議得出結論:神氣、得意。
C、學生按節(jié)奏齊讀該句歌詞
D、啟發(fā)學生想象小貓在高高的樹上向樹下老虎喊話的情景,讓學生掌握"王"字的時值。
。ㄟ@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說出貓斗老虎采用的方法,化解和突破歌詞的節(jié)奏難點,加深了學生對歌詞的理解。用學唱歌曲打下了基礎)
4、教師小結,揭示課題:這真是一只聰明機智的小貓,讓我們再來把小貓智斗大老虎的過程回味一下,唱一唱并演一演(再次播放范唱錄音)。
。1)師慢速彈琴,學生輕聲哼唱第一段歌詞。
請會唱該句的學生唱一唱,并做小老師教一教。
(4)集體演唱第一段歌詞
。5)同樣的方法學唱第二段歌詞
(6)完整演唱全曲
。7)請兩組學生分別演唱歌曲,其他學生評議。要求掌握兩個結束句的節(jié)奏難點,以及唱出貓和老虎的語氣和神態(tài)。
。8)集體歌表演《貓虎歌》
三、創(chuàng)造表現(xiàn)
師:過渡語:歌中的小貓遇到老虎后,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地救了自己,那么小貓遇到老虎之后,它們之間還會發(fā)生怎樣的故事呢?下面我們分組來編一編,講一講,演一演。
A講故事
1、學生分組創(chuàng)編故事
2、分組講一講所編故事,師生隨機評議
B演故事
師:過渡語,小朋友講得真精彩,讓大家知道了許多發(fā)生在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你能通過以下形式把你的故事演一演嗎?分組交流展示,師生共同評議,并為各組學生的表演評分,公布各組得"星"數(shù)。
。ㄟ@一創(chuàng)編活動給了學生自主體驗的大量空間,驅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豐富的想象能力,為學生提供合作機會,體驗與他人合作的愉悅。)
四、完美結課
師:從大家的表演中我們看到了機智的、愚蠢的、狡猾的'小貓和老虎的形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小貓和老虎在同一片土地上生活著,小貓和老虎之間的故事還有許許多多,你能講一講嗎?
唱著歌離開教室。
課后反思
實踐證明,低年級音樂課的情境教學能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深厚興趣。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jù)教學目標,利用學生好奇、好動、好問的心理特征,并緊密結合音樂課的特點,運用各種手段創(chuàng)設真實、新奇、有趣的學習情境,使他們在生動、活潑、愉悅、和諧的氣氛中引起積極的情感共鳴,從而獲得最佳的教學效果。
《貓虎歌》教案7
一、教材分析
《貓虎歌》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音教材音樂第四冊《獸王》中的一個教學主題,教材內容取材于一則民間傳說故事,刻畫了一只聰明狡黠的貓的形象,幽默詼諧,極富童趣,迎合了低年級學生喜愛小動物的天性,突出了趣味性。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音樂形象,教育學生做人不能驕傲,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道理。
二 、設計思路
低年級的學生對有故事情節(jié)和具體形象的歌曲感興趣,因此,我采用PPT的形式給學生出示具體形象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用創(chuàng)設情境、模仿、對比、游戲和聽唱等各種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模仿能力和創(chuàng)編能力。通過教師的引導,使學生逐步獲得歌曲的演唱能力,并且能通過對歌曲的學習認識到做人不能驕傲,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道理。
三、教學重點、難點
1、結束句的節(jié)奏掌握。
2、通過多種體驗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用多種形式編創(chuàng)表現(xiàn)貓和虎的故事。
四、教學目標
1、能用清晰的.聲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貓虎歌》。
2、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作興趣及創(chuàng)造能力,積極與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表現(xiàn)本課主題。
3、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學生做人不能驕傲,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的道理。
五、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為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營造音樂課堂氛圍,加強教學的直觀性,我采用多媒體展示的方法引出課題。
(二)講故事設疑引出課題
通過老師講故事這一實踐活動,一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另一方面也激發(fā)了學生的表演欲望,會下面的表演做好鋪墊。
(三)利用教法克服教學重難點
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我主要采用模仿和聽唱教學法達到讓學生能完整地演唱歌曲的目的。另外,我適時地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對表現(xiàn)個性和有進步的同學進行鼓勵,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這樣,既關注了學生的個體發(fā)展,利于完成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標。
(四)創(chuàng)編表演,拓展延伸。根據(jù)本課的實際情況,我采用請學生分小組討論表演的方式進行。這樣既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又能培養(yǎng)學生樂觀的學習態(tài)度和團隊合作意識。
(五)情感目標達成
教育學生通過對本課的學習應學會的做人的道理。
附: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活動嘗試
1、 兩只老虎歌曲導入。
教師媒體出示老虎畫面,提問:這是誰?森林之王?
2、教師提出要求:你能用聲音、動作模仿老虎的神態(tài)和表情嗎?
3、教師設問:有一種動物和老虎長的很像,你知道是什么嗎?——出示二者的對比照片。
4、表現(xiàn)小貓的形象。
(二)、故事導入 引出課題
1、教師講述故事:(媒體展示貓和老虎的圖片)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只老虎曾拜一只貓兒為師傅學本領。貓師傅就將本領一一傳授給了老虎,老虎想到自己的本領已經學到手,就神氣活現(xiàn)專門欺侮森林里的小動物們。弄得小動物們都很害怕,此時老虎就更加威風凜凜了。這時候狡猾的狐貍給老虎出了個主意說:大王大王,你如果能吃掉貓,那你可就“天下第一”了,老虎一想:哎!這可是好主意!第二天,森林里的動物們正在森林里玩的熱鬧,一聲大吼,嚇得小動物們都瑟瑟發(fā)抖,一個個都逃走了。老虎向毛師傅挑戰(zhàn),一下子撲向了貓。 可是老虎并沒有打敗貓,這是為什么呢?貓師傅是采用的什么好辦法躲過這一劫的呢?讓我們從歌聲當中找尋答案吧!
(三)、設疑導入,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貓虎歌》,學生聆聽感受。——學生回答貓師傅是否打敗了貓。
2、看歌詞復聽。請學生找出表示老虎蠢笨和毛師傅聰明的句子!鉀Q"老虎被弄得稀里糊涂哎","森林之王你服不服"兩句。
3、教師:這真是一只聰明的貓!請同學們再聽一次,對口型。找出你最喜歡哪一句并模仿。
4、用節(jié)奏讀歌詞,強調“吔吔吔”漸弱。——全班用節(jié)奏讀一遍。
5、跟琴輕聲哼唱一遍。
6、請小老師教集體演唱。——說明語氣。
A模仿的好就跟唱
B模仿的不好就先說明為什么不好,講語氣,再跟唱。
7、分男女生演唱。
8、接龍演唱。
(四)、創(chuàng)編表演,拓展延伸
師:過渡語:歌中的小貓遇到老虎后,憑著自己的聰明、機智地救了自己,那么你能根據(jù)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表演形式表演這個故事嗎?下面我們分組來編一編,演一演。
分小組討論表演。生自由選擇節(jié)目形式,分組排練,教師分發(fā)鑼、鼓、镲、三角鐵、碰鈴、沙球和自制的打擊樂器,隨時為學生提供幫助。
(五)、情感目標達成
師:通過對這首歌曲的學習,你想對故事中的老虎和貓說些什么呢?
教育學生做人不能驕傲,應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六)、教師總結,從歌聲中結束本課。
《貓虎歌》教案8
教材分析:
《貓虎歌》十九年義務教育課程規(guī)范實驗教材音樂第四冊第五課《獸王》中的歌曲。這首歌曲是一首民歌風的創(chuàng)作歌曲。4/4拍,一段體結構。歌曲為兩段歌詞的分節(jié)歌,幽默詼諧,極富童趣。歌曲有著民歌濃重的說唱風,適合同學邊唱邊扮演。
教學目標:
1、能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進行扮演。
2、通過聆聽和演唱,感受音樂所描繪的動物形象,教育同學保護人類的朋友——動物,提高維護動物的意識。
3、鼓勵同學編創(chuàng)老虎和貓的故事,充沛發(fā)揮同學的想象力和 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重點:能完整演唱歌曲。
教學難點:有感情地進行扮演。
教 具:琴、多媒體、打擊樂器
教學流程:
以審美為中心,以學科為基點,加強實踐與發(fā)明,加強綜合與滲透,把激發(fā)同學學習音樂的興趣貫穿于始終。
一、創(chuàng)設學習的場景:
導入局部:
我采用故事導入的方法,以一段生動的貓和老虎的故事來吸引同學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學習的`情境,為同學營造求知的氛圍,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下,就激發(fā)了同學的學習興趣。
二、師生合作、探究學習
新課局部:
1、先讓同學完整地聆聽歌曲,多次感受歌曲風趣的情趣,再聽琴和小聲哼唱歌曲的音調,然后鼓勵同學自由的讀歌詞,有感情地讀歌詞。在通過小組的練唱小聲隨琴填唱歌詞,分組討論如何表示歌曲的情感,鼓勵同學大膽的來唱,同學給予互評,教師給予指導,最終達到同學能完整地演唱這首歌曲。我放手讓同學去自學,是因為:這首歌曲曲調詼諧,在同學的意識里很想唱好這首歌曲。鼓勵同學大膽的嘗試自主學習,帶給他們的喜悅。
2、換方式演唱歌曲。男女生分唱,師生分唱,小組分唱。通過換方式演唱歌曲,不但能讓同學進一步唱準歌曲,而且還能提高同學的學習興趣。因為只有在唱準歌曲的基礎上,才干演唱其它方式,這樣就體現(xiàn)了“在玩中學,在學中樂”的實質。
三、鞏固與創(chuàng)新性應用:
創(chuàng)新局部:
以小組編創(chuàng)老虎和貓的故事。根據(jù)低年級同學的特點,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編創(chuàng)自身喜愛的故事,更好地展現(xiàn)他們的想像和扮演能力。
【《貓虎歌》教案】相關文章:
貓虎歌教學反思03-31
《貓虎歌》教學反思04-16
《貓虎歌》音樂教學反思03-31
爬山虎的教案03-05
虎和兔教案02-23
《水鄉(xiāng)歌》教案03-25
《數(shù)數(shù)歌》教案03-27
螃蟹歌教案03-27
夏天的歌教案03-27
《動物歌》教案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