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j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案5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識記本文字詞,能流暢地有感情的誦讀課文。
2、能讀懂童話、體會本文的主旨、并能結合現(xiàn)實社會理解“小溪流、枯樹樁、烏鴉、泥沙、沉船”等所蘊含的象征意義。
3、啟發(fā)學生熱愛生活,不斷進取,永不停步,在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
教學重點:
目標1、2是重點
教學難點:
目標2、3是難點
教學手段:
多媒體
教學過程:
。ㄒ唬雴⑺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無風三尺浪”你們想知道大海為什么有這么大的力量嗎?那么,讓我們來聽一聽大海是怎樣說的好嗎?(展示多媒體)原來大海是小溪流唱著歌變成的,小溪流的歌如此神通廣大,你們想知道小溪流唱的是什么歌嗎?有一位“童話爺爺”寫了一篇童話《小溪流的歌》(板書)告訴了我們,我們想不想讀一讀,想不想認識這位九十歲的“童話爺爺”呢?(展示多媒體作者介紹)
。ǘ、讀一讀
1、自由朗讀課文,圈畫生字詞并自己動手解決。
2、學生自己動手解決生字詞,老師檢測。
。ㄈ⒄乙徽
找出小溪流逐步成長的`4個階段(小溪流→小河→大江→海洋)。
。ㄋ模⒆x一讀、說一說(分四個小組比賽進行)
1、有感情的朗讀在四個階段中能表現(xiàn)小溪流精神的句子。(突出小溪流成長中遇到困難時的言行)
2、文中的勸阻者有什么特點?(學生結合具體的語句討論)
3、(展示多媒體動畫),學生模仿朗讀與勸阻者的對話。
(五)、讀一讀、想一想
1.小溪流在奔流中力量有沒有變化?有怎樣的變化?
。ㄓ凶兓。力量逐漸變大)。
2.小溪流唱的歌究竟是一首什么樣的歌?
(1)師生交流。
老師可有意提出有誤的主題,激活學生思維。
(2)得出答案。
是一首永不息止的前進中不斷成長壯大的歌。(抓住兩點)
。、說一說
1.小溪流的歌給你什么啟示?
。玻畯男∠、枯樹樁、烏鴉、泥沙、沉船等的形象中任選其一,說說從中你聯(lián)想到了些什么?(結合現(xiàn)實理解它們的象征意義,但不能就自然論自然,也不能完全與社會上的人或現(xiàn)象劃等號)
。ㄆ撸懸粚
展開聯(lián)想,編一則童話“
和小溪流和對話”(如樹樁、枯草、烏鴉、泥沙、沉船等)
板書設計
小溪流的歌
嚴文井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教學反思
反復的讀,在讀中去理解、感悟,對于本文的主旨只有打好鋪墊才能水到渠成。本文要突出兩點:讀--說
語文教案 篇2
學習目標 :
1、知識與技能
、 認識課后生字,正確讀記由生字組成的詞。
、谡_、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 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學習運用。
、芏萌魏问挛锒加袃擅嫘,受到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2、過程與方法
⑴聯(lián)系上下文,在閱讀中掃除字詞障礙。
⑵圍繞“自學提示”展開討論學習,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
、且赞q論會的形式從正反兩個方面認識灰塵的優(yōu)缺點。
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偶ぐl(fā)學生對大自然的探究興趣。
、贫萌魏问挛锒加袃擅嫘,受到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與關鍵
1、在理解課文內(nèi)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2、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課時劃分: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板書課題
大家都見過灰塵吧,是不是很討厭它?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二、出示自學目標
1.將課文讀通順、解決文中的生字詞
2.熟讀課文,了解在生活中灰塵都有哪些特點,它的作用是什么?
三、出示自學指導
1、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自由讀課文,要求做到讀得正確、流利,生字多讀幾遍,能熟練認讀。
3、熟讀課文,思考:⑴灰塵的特點和作用⑵想想文中用了幾種說明方法、我們都學了哪些說明
方法?
四、學生自學
五、檢查自學情況
、僦该x課文,檢查生字詞。
、谙饶x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坌〗M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要及時表揚合作很好的小組。
六、當堂訓練
①指名讀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人們看成有害的東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谀氵能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七、小結:
我們能這樣清楚、明白地了解灰塵的特點和作用,課文用了什么方法來告訴我們的?(數(shù)字、假設)
八、板書設計: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 削弱陽光 列數(shù)字、做假設
易吸收光波較長的其他色光 使天空呈蔚藍色 做假設
具吸濕性 調(diào)節(jié)氣候,氣象萬千 做假設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認識14個生字,1個多音字“差”,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指導學生了解故事內(nèi)容,使學生在思想上得到啟迪。
教學重點:
認識生字,指導寫字。
教學方法:
游戲法、小組合作法、競賽法
教學準備:
生字卡、掛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狐貍嗎?今天我們來聽一個狐貍的故事,好嗎?
2、教師范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初讀課文。讀準生字的音。
2、標出自然段,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3、你喜歡狐貍列那嗎?為什么?
三、學習生字。
1、借助拼音同桌合作學習生字。
2、小老師教學生字。教師補充指導。
3、齊讀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
4、游戲鞏固識字。
5、同桌比一比誰認識的字最多。
第二課時
一、鞏固生字。
1、小組開火車讀生字卡。
2、齊讀生字卡。
3、“誰丟了”游戲、踩地雷游戲鞏固生字。
二、精讀課文。
1、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2、教師指導朗讀課文,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驚訝”“妙計”等詞語。
3、指導學生用“驚訝”說話。
4、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5、讀了這個故事,你有什么收獲?你明白了什么?
三、拓展延伸。
1、故事的結尾留下了豐富的想象空間,想想過了幾天,狐貍又出來找食,又遇到了那輛賣魚的車,會怎樣呢?請你繼續(xù)編故事。
2、學生自由續(xù)編故事。
3、指名學生續(xù)講故事。
第三課時
一、朗讀課文。
1、同桌互讀課文。互相糾正字音。
2、有感情地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出示要寫的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2、擴詞練習。
3、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
4、說說寫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5、教師范寫“忽”“齒”。
6、學生在本上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7、表揚鼓勵那些字寫得好的同學。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認識9個生字。讀讀記記“矗立、戎裝、守候、鴕鳥、匕首、貿(mào)易、芝麻”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抓住主要內(nèi)容,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了解西部燦爛的歷史,體會絲綢之路的重要作用。
3.激發(fā)了解西部歷史的興趣,交流有關絲綢之路的故事。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獨立閱讀課文,了解主要內(nèi)容,體會絲綢之路的重大作用和作者的表達方式,激發(fā)學生了解絲綢之路和西部歷史的興趣。
【教學難點】
1.學習過渡段以及文章前后呼應的寫作手法。
2.激發(fā)學生熱愛西部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張騫與絲綢之路”資料。
2.學生搜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交流資料,引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搜集了有關張騫出使西域的資料。你們知道有關絲綢之路的哪些知識?
。1)小組交流,教師巡視。
。2)集體討論,小組相互補充。教師給予相應的評價,教師小結進入課題。
2.這篇課文的題目為《絲綢之路》,看了題目你會產(chǎn)生哪些疑問?
引導:什么是絲綢之路?絲綢之路是一條怎樣的路?……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想,此時同學們一定迫不及待的想要到絲綢之路上看看,好,現(xiàn)在我們就一同進入課文之中。
。ń處煶鍪菊n前準備的張騫與絲綢之路的資料,使學生了解這是聯(lián)系歐亞兩洲的一條交通大道,這為學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提供感性的認識。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
1.自讀課文。要求: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自己用學過的方法解決。
2.讀后交流:讀了課文,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ㄗ髡呦让鑼懥岁兾魑靼彩械木扌透〉瘢缓箨U明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最后遐想不同兩國互贈禮品的友好場面)。
三、感悟課文,積累語言。
學習第1、2自然段:
1.學生默讀課文第1、2自然段,思考:你從這兩個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體會到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師指導學生明確以下問題:
。1)中國的絲綢在國外有很高的知名度;
。2)外國人把中國稱之為“絲綢之國”;
。3)從“目瞪口呆”、“贊不絕口”等人們的神態(tài)表情中能體會到中國的絲綢是多么的絢麗奪目,使人驚訝、贊嘆……
。ㄊ雇瑢W們知道我國被外國人稱為“絲綢之國”,中國絲綢在外國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學習3―7自然段:
1.默讀課文3―7自然段并思考以下問題:張騫在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你從哪兒能體會到?
2.學生小組內(nèi)交流,教師巡視。
3.全班交流。根據(jù)學生交流情況隨機指導朗讀,并且讓學生明確以下內(nèi)容:
(1)從“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汽車和飛機……”能看出張騫開辟絲綢之路困難重重;
。2)從“日夜兼程”能體會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不辭辛勞;
。3)從“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著、準備著”,“忍受著炎熱和干渴的煎熬……”,“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等語句中,體會到張騫開辟絲綢之路的堅定信念以及他的深深的愛國情懷。
(4)從“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域各國的方位、人口、兵力、風俗、物產(chǎn)、相互關系以及對漢朝的態(tài)度”中我們能感受到張騫此行雖歷盡艱辛,卻也收獲頗豐。
小結:通過這一部分的教學,要讓學生感受到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所付出的艱辛,感受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
4.指導學生認識過渡段并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1)自讀第四自然段思考:這一自然段的前三句話和哪一自然段的意思聯(lián)系緊密?
。2)全班交流:和第三自然段意思聯(lián)系的緊密。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話是疑問句“中國絲綢究竟是怎樣運到歐洲去的呢?”第四自然段前三句話回答并解釋了這個問題。
(3)設計提問:第四自然段最后一句話講了什么?和下面幾個自然段有什么關系?
。4)全班交流:最后一句話點出張騫為開辟絲綢之路獻出了畢生的精力,后面幾個自然段則講了開辟的過程。
第四自然段巧妙地把開辟絲綢之路的.意義和開辟絲綢之路的過程銜接起來,即前半部分講的是上面一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后半部分則和下面自然段的內(nèi)容有關,我們把這樣的自然段稱之為“過渡段”。
。5)齊讀3―5自然段,體會過渡段的作用。
學習第8自然段:
1.默讀第八自然段并思考:絲綢之路的作用是什么?請用“____”畫下來。
2.全班交流:絲綢之路的作用——成為促進亞歐交流和人類文發(fā)展的紐帶。
3.齊讀這一自然段,再次明確絲綢之路的作用。
四、師生總結,明確文章主旨
同學們,通過學習課文我們知道了,是張騫這位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用他畢生的精力,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打通了絲綢之路。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路,使中國和中、西亞各國在經(jīng)濟貿(mào)易方面有所往來;它更是一座友誼的橋梁,使中、西亞各國人民對我國的風俗、物產(chǎn)等方面有了更深的了解。它是中國的驕傲。
五、口語訓練
絲綢之路給我國的經(jīng)濟帶來許多好處,也是中國人的驕傲,回家問問爸爸、媽媽,他們對絲綢之路了解多少,把他們不知道的講一講,他們會夸獎你的。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4、5節(jié)。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天真爛漫”、“凝聚”造句。3、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一些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4、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能結合課文內(nèi)容說出一些重點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憑借課文中的語言材料,體會同學們對母校、對老師、對同學的眷戀之情。
教學準備:課文朗讀磁帶、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學時間:三教時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不久你們就要小學畢業(yè)了,你們將告別美麗的校園,告別朝夕相處的同學,大家有什么感想呢?
2、丁雪飛老師在小學畢業(yè)時感慨萬千,飽含激情地寫下了《明天,我們畢業(y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文章。(板書:明天,我們畢業(yè))
二、 初讀課文
1、自學課文。 ①提出自學要求: ②讀準字音,認請生字字形,讀順每句話。 ③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 ④學生自學,教師行間巡視。
2、檢查自學效果。 ①指名讀課文,糾正錯誤。 ②了解對部分詞語的理解情況。 ③眷戀 憧憬 朝夕相處 博大精深 3、默讀課文,想想課文可分為幾段,每段寫什么。 ①學生思考。 ②集體討論。 ③課文可分為三段。 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想到即將告別校園、老師和同學,心中涌起深深的眷戀之情。 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寫我們不會忘記母校,更不會忘記敬愛的老師。 第三段(第六自然段):寫等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梁,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望我們的老師。
4、分段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生字
1、找出左右結構的字,觀察它們左右兩部分的占位情況,比較異同。
2、找出上下結構的字,比較各部分的占位情況。
3、指名板演,評議。
4、學生用鋼筆描紅、臨寫,教師行間巡視。
四、布置作業(yè)
1、練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抄寫文后第3題詞語。
第二教時
一、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思考:第一段主要寫什么?
2、“眷戀”是什么意思?誰眷戀誰?為什么? ①討論,形成板書: ②美麗的校園 ③眷戀 朝夕相處的老師和同學 那樣誘人 3、感情朗讀,體味眷戀之情。
二、講讀第二段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思考:初入校園是什么情景?(1)我們懷著什么樣的`心情走進校園?(對學校的憧憬,對老師的敬仰)(2)初入校園看到哪些景象? (3)在括號里填上適當?shù)脑~語。( )的操場( )的教室( )的同學 那樣誘人( )的老師( )的課本(4)用“天真爛漫”練習說話。(5)朗讀第二自然段,體味“誘人”滋味。
2、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思考:為什么說“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1)“五彩斑斕”是什么意思?課文描寫了怎樣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2)從清晨跨進校門、早操、上課、中午的寫字、課外興趣小組活動等方面體味校園生活的五彩斑斕。 (3)讀了這段,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是從哪些地方看出的?(板書:學到了 懂得了 更感受到了) (4)這段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的首句和末句。 投影出示: 6年的學習生活多像一幅五彩斑斕的畫卷 …… ①母校啊母校,這些都是您給予我們的精神財富, ②我們怎么能忘記! ③引導學生體會這兩句話包含的作者對母校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5)朗讀第三自然段。
3、輕聲朗讀第四自然段,思考:作者為什么眷戀敬愛的老師? ①集體討論交流。 (板書:是天使 是大樹 是海洋) ②投影出示: 在我們心目中,您是天使,您是大樹,您是海洋。 ③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④讀議第四自然段,理解為什么說“老師是天使,是大樹,是海洋”。
4、指名學生讀第五自然段,思考:作者在離別的時候,想用什么表達對老師的眷戀? ①集體討論(一支歌、火一樣的詩句) ②理解句子的意思。 ③投影出示: 我們要送您一支歌,讓您休息的時候聽聽我們的心聲; 我們要把火一樣的詩句塞在您的枕下,讓您在睡夢中也能感受到我們熾熱的心跳。 ④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這兩個分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5、指導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①指名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②小結這兩個自然段的內(nèi)容并板書: 每一點……都 是您……是您……是您 然而…… 我們要……我們要把…… ③根據(jù)板書試背。三、布置作業(yè) 1、朗讀課文,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用下列詞語造句 天真爛漫…… 凝聚…… 第24課
第三教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2、作者眷戀母校,眷戀老師,想以怎樣的行動來報效母校和老師呢?
二、講讀背誦第三段
1、漫步美麗的校園,作者看著6年前他們親手栽下的小樹,產(chǎn)生了一個心愿:是什么心愿呢?
2、投影出示: 等到這些小樹長成參天大樹,等到我們也成為祖國的棟梁,大家再來母校相聚,再來看看我們的老師,道一聲:“老師,我們沒有辜負您的希望!” (1)“棟梁”是什么意思? (2)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第六自然段,體會同學們立志成才,回報老師的心愿及對母校,對老師的深深眷戀。
三、總結課文
1、這篇課文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明天,我們畢業(yè) 6年的生活 學到了 懂得了 感受到了眷戀: 敬愛的老師 是天使 是大樹 是海洋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有關語文的教案03-07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