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1
游戲目標:
1、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時用的武器。
2、通過講解、示范、練習、游戲,讓幼兒獲得玩矛和盾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培養(yǎng)幼兒手眼的協調能力。3、使幼兒懂得安全游戲,進一步感受游戲的樂趣。
游戲準備:
1、自制玩具矛和盾人手一副。
2、音樂磁帶“中國功夫”;“雪花和雨點”,錄音機一臺。
3、對矛和盾有一定的了解。
4、小頭盔每人一只。
游戲過程:
1、老師播放音樂“中國功夫”幼兒跟著老師邊聽音樂邊做律動。
2、出示玩具矛和盾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
3、通過老師講解讓幼兒初步理解矛和盾是我國古代戰(zhàn)爭時用的武器。
4、幼兒游戲“有趣的矛和盾”
(1)兩人一組一人拿矛一人拿盾自由游戲。老師指導幼兒一人用矛攻擊一人用盾保護自己。
。2)兩人一組各拿一副矛和盾合作游戲。播放音樂“中國功夫”增
加游戲樂趣。老師指導幼兒游戲時一手要用矛攻擊對方同時另一手要用盾保護自己。提醒幼兒不能攻擊對方臉部,增強安全意識。
(3)每人戴好頭盔繼續(xù)進行游戲。引導幼兒在一定的范圍內向對方沖擊進行游戲。
。4)分組請客人老師和自己玩游戲。
5、放松游戲:“雪花和雨點”。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2
一、主題產生
一天,王超和王一帆帶來了一種特別的玩具——“寶”。自由活動時,他倆玩起了“打寶”的游戲。不一會兒,許多孩子便被這個有趣的游戲和他們的歡笑聲吸引過來。
“王一帆,加油!” 王曉婷大聲地喊著。
“ 王超贏了!”幾個小朋友歡呼起來。
“這是我爸爸教我們玩的,可有意思了!”王超掩飾不住自己的興奮。
徐盛雷神秘地問:“你爸爸會下‘老虎吃小孩’嗎?我爺爺就會!我還見過他和趙爺爺玩過‘過五棍’的棋!”
王楓搶著說:“鄰居王阿姨教我玩過‘翻繩’。”
姜浩歪著頭,一副不甘示弱的神態(tài):“‘挑棍兒’也很好玩,棍棍兒一動就輸了,你會玩嗎?”
一時,孩子們圍繞著自己熟悉的民間游戲展開了交流,個個興趣盎然。
游戲是幼兒的天性,是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的必然需要。在游戲中,幼兒心情舒暢、輕松、愉快,其主動性、積極性、創(chuàng)造性能得到充分地發(fā)揮!毒V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社區(qū)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yōu)秀。民間游戲是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改進、創(chuàng)新的結晶,鄉(xiāng)土氣息濃厚,是一種豐富的游戲資源。民間游戲不受時間、空間局限,幼兒可以在幼兒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及場地玩。既能培養(yǎng)幼兒自由交往、友好協商等良好習慣,發(fā)展幼兒語言能力,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為幼兒提供更好的創(chuàng)造機會和創(chuàng)造空間,又能讓幼兒了解家鄉(xiāng)的一些風俗習慣,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的民族文化。因此,我們針對幼兒的興趣點和需求點,結合當地農村資源優(yōu)勢,生成了主題活動“有趣的民間游戲”。
二、主題總目標
1、了解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熟悉游戲玩法,并有選擇性地開展一些健康有趣的民間游戲。
2、在活動中能充分調動各種感官,進一步發(fā)展幼兒身體、智能、社會交往等方面的能力。
3、能積極地對民間游戲的玩法、規(guī)則等進行簡單地改編和創(chuàng)編 。
4、 能主動與同伴、家長、社區(qū)人員進行交流,在游戲中能與同伴友好協商、合作,體驗民間游戲的樂趣,感受民族文化的繁榮。
三、主題網
教師預設幼兒選擇的活動
教師預設幼兒未選擇的活動
幼兒生成并實現的活動
四、系列活動
活動一 豐富多彩的民間游戲
。ㄒ唬┗顒幽繕
1、能清楚大膽地向同伴介紹自己搜集到的民間游戲。
2、了解民間游戲種類與內容的豐富多彩,能對熟悉的游戲進行初步地分類。
3、體驗民間游戲樂趣,喜歡玩民間游戲。
。ǘ┗顒訙蕚
“民間游戲房”、4種以上游戲材料。
。ㄈ┻^程實錄
1、搜集民間游戲
為了讓孩子了解更多的游戲,為今后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我對孩子們說:“徐盛雷爺爺會‘過五棍’,王楓的阿姨會‘翻繩’,你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會玩什么樣的游戲?”
第二天早上,有關民間游戲的話題多了起來,王超說:“我爸爸小時候玩過‘打尖兒’。”
李想說:“我媽媽小時候經常和小伙伴玩‘過家家’。”
趙洋說:“我爸爸小時候最愛玩‘貼膏藥’!
……
從孩子們的談話中,我注意到他們對家長們玩過的游戲名稱記得很牢,也能簡單地說出些游戲的玩法,可對游戲的材料、規(guī)則等了解的不是很詳細。于是,在肯定了孩子們的表現后,我及時進行了引導:“你能說的更詳細一些嗎?如游戲的名字叫什么?要幾個小朋友一起玩?怎樣玩?要用哪些材料?……”。
聽了我的話,王一帆不好意思地說:“老師,這些問題我們忘記問了!
高燕說:“老師,我們再去問問吧!
王一帆說:“對,我們再找大人問一下!
對孩子們的這個提議,我給予了支持:“行!那我們現在就到村里去問吧。”
于是,我們又分組到附近的村里搜集游戲素材,這時候孩子們的經驗顯然豐富多了,而且信心十足,爭著向大人們提問,認真地傾聽大人們的講述。
2、交流:“我知道的民間游戲”。
回來后,孩子們談話的內容更加豐富了,他們爭著用各種方式講述自己知道的民間游戲。
高艷:“那個趙奶奶小時候玩‘拋毽兒’的游戲,她會用兩個毽兒拋,還會用三個、四個毽兒拋,輪流把毽子扔上去,再用手接住,不能掉的,可有意思了!”
王一帆:“我們學會了一個叫‘闖井’的游戲,飯店用完的筷子就可以玩,選4根筷子撒在地上形成‘井’,然后用其它筷子闖‘井’,誰闖的筷子多誰贏!
宋昱彤拿了鞭子和陀螺演示打陀螺的玩法,并介紹游戲規(guī)則;王曉鵬拿著自己畫好的棋盤介紹“老虎吃小孩”;劉新、薛琦、尹娜、馮露等幾個女孩一起示范“編花籃”;盧晨、葛欣等示范介紹“翻繩”……孩子們的興趣濃厚,交流的游戲也豐富多彩。
3、對民間游戲進行整理、分類。
為了讓孩子對民間游戲有進一步的了解,根據搜集到的游戲,我引導他們進行整理分類:“這么多的民間游戲住在一個房子里太亂了,我這里有一些房子,看一看你帶來的游戲住在哪個房子里比較合適?”然后,我提供了“棋類游戲房”“手工游戲房”“沙包類游戲房”“角力游戲房”“競技游戲房”等,孩子們對自己的游戲進行了認真“研究分析”后,給游戲進行了分類。分類情況如下:
。ㄋ模┗顒臃此
《綱要》中指出:
“為每個幼兒提供表現自己的長處和獲得成功感的機會,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活動中,我們根據孩子的興趣,給每個孩子提供了搜集游戲、交流游戲的機會,及時發(fā)現問題并適時進行引導。如在搜集民間游戲活動中,開始向家長搜集游戲時,孩子們搜集經驗不足,只記住了名稱、簡單的游戲玩法,對游戲材料的制作、游戲規(guī)則等不是很清楚,通過我的引導,他們學會了有目的、有重點地提問,搜集信息資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出的“快樂、自信”使我體會到,興趣不僅能讓幼兒掌握知識,更重要的是能激發(fā)幼兒的觀察和探索欲望,萌發(fā)思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通過這次活動,孩子們對民間游戲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又順勢提出:“你想跟誰玩,玩什么游戲?”“我想和王一帆玩‘背花簍’的游戲”“我想和高艷、王楓玩‘編花籃’的游戲”“我想和爺爺玩‘老虎吃小孩’的游戲”……根據孩子們想玩游戲的迫切要求,下一個活動“大家一起玩游戲”產生了。
活動二 大家一起玩游戲
(一)活動目標
1、熟悉游戲玩法,掌握游戲動作技能。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具有初步的規(guī)則意識。
3、能愉快地參與游戲活動并與同伴、家長合作,體驗合作游戲的樂趣
。ǘ┗顒訙蕚
1、請家長協助準備一些民間游戲材料或器械。
2、幼兒邀請家長參加游戲活動。
。ㄈ┗顒舆^程實錄
1、討論“我們要玩的游戲”
首先,我們?yōu)榧议L、幼兒準備了進行協商討論的大課堂。
高艷:“張同,你想玩什么游戲?”
張同:“我?guī)砹四鞠,我要和媽媽玩‘推磨’的游戲。你們要玩什么??/p>
高艷:“我們和李想家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
李想的媽媽:“咱們兩家人玩這個游戲,人有點少,咱們請王海家也過來玩吧!
……
一時,家長與幼兒、家庭與家庭、幼兒與幼兒之間展開了討論、交流。他們自由地尋找自己的合作伙伴,討論交流自己將要進行的游戲,協商選擇游戲中的角色,規(guī)定游戲規(guī)則。
2、“大家一起玩游戲”。
游戲開始了,張同和媽媽玩起了“推磨”的游戲;高艷和王海、李想、劉鑫的爸爸媽媽都來了,他們合作玩起了“老鷹捉小雞”的游戲;高子均和爸爸、媽媽在玩“抬花轎”的游戲……整個活動場地充滿了笑聲,家長與幼兒、家庭與家庭、幼兒與幼兒之間,進行了很好的游戲互動,不時交換游戲器械和場地。
有的家長很負責,不時指導孩子的動作,教孩子其中的技巧,一對一的指導。有的家長還給孩子講起了自己小時候游戲的情景,孩子們特別感興趣,聽得也很認真,不時提出一些好奇的問題:“大人小時候有沒有漂亮的玩具?”“那時候有沒有幼兒園?”“爸爸媽媽玩的游戲是誰教的?”等,孩子們的動作與熟練程度不僅有了很大的提高,而且更加深切地了解了大人們小時候的游戲生活。
在玩的.過程中,有些游戲是比賽性質的,孩子們馬上想到了進行游戲比賽,于是我就鼓勵家庭之間開展比賽活動。如有三個家庭開展了“踢毽子”游戲,他們就分成了三組,商量確定了游戲規(guī)則(大人根據花樣要求踢,孩子用繩拽著踢,以最后總計踢得多的家庭為勝),進行了激烈的踢毽比賽。這樣的比賽,促進了家庭間的交流,融洽了家庭間的合作關系。
這邊,掀起了翻繩“熱”,薛琦、王晶、盧晨、葛欣等兩人一組、三人一伙地玩起了翻繩,一跟毛線繩在他們的手上,你一翻、我一翻就能變換出很多花樣。若他們碰到“難題”,就去請教會的小朋友,或去請教在一邊看的張奶奶。這時,亞妮拿了跟線繩走到我跟前:“老師,你會翻繩嗎?咱倆來翻繩吧!薄昂冒 !
于是,我也加入了這快樂的游戲中。
徐倩文和王佳想玩“抬媳婦”的游戲,看見旁邊有個小班的小朋友正在欣賞他們游戲,于是就邀請她來扮演“花媳婦”的角色,誰知小班其他的小朋友看見了,追著也想玩,徐倩文找到我說:“老師,我們教小弟弟、小妹妹玩游戲好嗎?”。她的建議得到了大家的贊同,在戶外活動時間,孩子們主動與其他班的小朋友聯系,與他們共同分享體驗游戲的快樂。
(四)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為家長與孩子、家長與家長、孩子與孩子提供了充分的交流互動機會;顒又,家庭之間進行了合作游戲、比賽游戲等,家長、孩子充當了“指導老師”的角色,這樣,不僅增強了孩子對游戲的興趣,提高了孩子玩游戲的水平,同時彌補了現在獨生子女缺乏游戲伙伴的不足!毒V要》中指出:“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的原則,吸引家長主動參與幼兒的教育工作!币郧拔覀円恢币詾檗r村幼兒家長的素質不高,有時盡量找一些事業(yè)單位的家長參加我們的活動,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認識到以前的觀點和做法都是錯誤的,只要根據家長的特長和實際,吸引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一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達到教育目的。
游戲中我還發(fā)現,有的孩子玩出了危險的游戲,說一些不健康的兒歌。哪些游戲適合孩子玩,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活動結束后,針對這個問題,引出了“我喜歡的民間游戲”活動。
“大家一起玩游戲”活動中的部分照片
活動三 我喜歡的民間游戲
。ㄒ唬┗顒幽繕
1、進一步熟悉游戲的玩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在集體面前大膽地推薦自己喜歡的民間游戲。
2、在游戲中學會比較,并選擇一些健康有趣的民間游戲,對游戲產生濃厚的興趣。
3、能積極、友好地與同伴進行交流合作。
。ǘ┗顒訙蕚
幼兒要做好推薦自己喜歡的游戲前的準備(如制作相關的宣傳畫、材料等)
(三)活動過程實錄
1、幼兒分成4組,在組長帶領下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個民間游戲“推薦”給同伴。
活動中,幼兒自由分成了4組,在小組內向大家推薦自己喜歡的游戲,我發(fā)現,孩子們?yōu)樽约旱挠螒蜃隽撕芏鄿蕚,如有的帶來了有關游戲的資料,有的帶來了游戲圖片、繪畫等,他們努力地向小朋友介紹自己選擇游戲的亮點,讓更多的人支持自己的游戲。如張同與王一帆展示的是“背花簍”的游戲,他們采取了現場演示游戲的方式,只見兩人背對背分別把左右手臂攬在一起,邊有節(jié)奏地念著兒歌,邊依次將對方背起,兩人配合的非常默契。
我及時表揚了他倆,鼓勵同伴之間要互相幫助、合作。
2、每組評出一個最喜歡的游戲,向全班“推薦”。
在組長的帶領下,通過比較,各組選出了本組的最喜歡的游戲,然后用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
王一帆組推選出的最佳游戲:
高揚組推選出的最佳游戲:
老鷹捉小雞
李想組推選出的最佳游戲:
薛琦組推選出的最佳游戲:
通過這樣的活動,孩子們對游戲有了更深的了解,并在推薦的游戲中選出了一些健康有趣、適合自己開展的游戲。
3、大家都來玩健康有趣的游戲。
孩子們欣賞著自己推選并表征出的游戲圖畫,想玩游戲的興趣來了,王超問:“老師,可不可以玩玩這些游戲?”王一帆說:“老師,我們玩玩試試吧,有的游戲我還沒玩過呢!”看著孩子們躍躍欲試的樣子,我給了他們游戲的機會。于是,孩子們興奮地自由結伴,友好協商,嘗試起自己推選出的游戲。
王一帆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們想玩‘打瓦’的游戲,可是又怕瓦片打著小朋友,我們用毽子代替瓦片,可不可以?”“你們的想法非常好!去試試看吧!钡玫搅宋业目隙ê椭С郑跻环d奮地跑回去了。
高子均跑過來:“老師,我們幾個想玩捉迷藏,可這里沒地方藏!蔽覇l(fā)他:“那你想想可以到什么地方玩?”高子均一副試探的口氣對我說:“那次媽媽帶我到公園,我們在公園的樹林里玩過捉迷藏,可有意思了,你可以帶我們去玩嗎?”“好,我們就到樹林里去玩捉迷藏!”
……
因為推選出的都是適合孩子的游戲,是孩子自己喜歡的游戲,所以,他們游戲的興趣很高,玩得特別愉快。而且,遇到困難自己能動腦筋想辦法。
(四)活動反思
民間游戲是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在這個活動里,孩子是游戲的主人,教師沒有干涉,而是大膽放手,發(fā)揮引導者、支持者和參與者作用,有效地推動著活動的開展。孩子們?yōu)榱俗尭嗟耐榭隙ㄗ约簬淼挠螒,主動找人合作,主動向同伴交流,并且有意識地展示游戲的“亮點”,并把自己推薦的部分最佳游戲,積極愉快地用繪畫的形式展示出來,使整個活動超越了學科和領域。孩子們不僅認識了民間游戲、喜歡民間游戲、在比較中了解了民間游戲的特點,而且口語表達能力、交往能力、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得到了很好的發(fā)展。
在實踐游戲的過程中,孩子們提出了要改變游戲場地、游戲材料等,對他們發(fā)現并提出的問題,我沒有給他們提供解決問題的辦法,而是給他們一個充分地“活”的空間,啟發(fā)他們根據已有的經驗,自己“尋疑釋疑”,對他們的想法給予了支持。
針對孩子們在游戲的過程中想試著改變游戲的玩法、材料、人數、場地等想法,下一個活動“民間游戲變變變”開始了。
活動四 “民間游戲變變變”
。ㄒ唬┗顒幽繕
1、幼兒在熟練民間游戲基礎上進行簡單改編和創(chuàng)編。
2、進一步體驗民間游戲的趣味性、隨機性、玩具材料的簡便性等特點。
3、有初步的創(chuàng)新興趣和創(chuàng)新意識。
。ǘ┗顒訙蕚
游戲創(chuàng)新記錄表 、筆
(三)活動過程與實錄
1、交流:民間游戲變變變。
我先引導幼兒從自己玩游戲的經驗談起:“你知道的民間游戲是怎樣‘變’的?‘變’后有哪些好處?”因為有親身經歷,孩子們爭先恐后地交流自己的經驗。王一帆:“有一次,我們玩‘打敵人’的游戲,沒找到毽子,就用廢報紙團了個大紙球當毽子,也很好玩的!崩钕耄骸巴妗销椬叫‰u’時容易摔倒磕著,我們就到草坪上玩去了,摔倒了也磕不著!薄⒆觽儗(chuàng)新游戲有了一定的經驗,我又及時拋出了問題:“你知道還有哪些游戲可以變一下,讓游戲更好玩、更有趣?”
激發(fā)了孩子們創(chuàng)新游戲的興趣,因此,對創(chuàng)新游戲很有信心。
2、幼兒分組對民間游戲進行改編或創(chuàng)編,并進行記錄。
我根據孩子們回答中設計的幾個創(chuàng)新內容,將全班分成了四個創(chuàng)新小組:兒歌變變變組、材料變變變組、場地變變變組、玩法變變變組。
●兒歌變變變組:
以李想帶頭的兒歌創(chuàng)編組首先選擇了一些帶兒歌的游戲,然后根據平時的經驗進行了改編,其中《丟手絹》的改編最具有現實意義,王一帆談了自己改編的理由:“有次玩游戲,歌曲唱完了,可那個小朋友還沒有把手絹丟出去,等再唱時,歌沒唱完他又丟出去了,歌曲跟游戲對不上號。
”
兒歌創(chuàng)新部分表征內容
●材料變變變組:
王一帆、肖俊鴻等幾個小朋友,在材料的變化上充分運用了自然材料和廢舊材料,體現了民間游戲的隨機性和材料的簡便性。
●場地變變變組:
部分活動性強、很有趣的游戲,由于有危險,孩子們想玩又不敢玩,或一些游戲在某些地方玩也非常方便,以王超、王晶帶頭的場地創(chuàng)新組,給這些游戲選擇了場地并進行了實驗。
場地創(chuàng)新部分表征內容
●玩法變變變組:
薛琪、安磊、盧丹等幾個小朋友在討論翻繩、抓石子、跳繩、踩高蹺、貼人、打寶、玩陀螺等很多游戲的多種玩法。
玩法創(chuàng)新部分表征內容
活動中,我還發(fā)現,孩子們創(chuàng)新的內容并不都是很科學,如在“材料變變變組”,有的孩子提出用樹葉當棋子,其實,樹葉太大或太輕,做棋子有許多不便,“為幼兒提供操作、試驗的機會,鼓勵幼兒動手動腦大膽探索”,因此,我沒有否定孩子的創(chuàng)新,而是在活動結束后組織幼兒進行了實際操作活動,通過試驗讓幼兒驗證自己的創(chuàng)新內容,是否適合玩游戲,并進一步體驗成功的快樂。
3、各組派代表講述自己創(chuàng)新的游戲內容。
在交流的時候,孩子們的興趣可高啦!爭先恐后地講述改編的是哪個游戲,怎樣改編的,或者創(chuàng)新了哪些內容等。玩法創(chuàng)新組在講述中還進行了詳細的分工,一人講述,一人補充,其他人進行示范,交流地非常認真、投入。
4、創(chuàng)新游戲記錄表裝訂成冊。
生成活動:
當時正是“六一”節(jié)前夕,班里正在排練舞蹈等文藝節(jié)目,王一帆說:“老師,我們能不能編一個有民間游戲的舞蹈?”我肯定了孩子的想法,和他們一起,選擇了一些民間游戲如“編花籃”“抬花轎”等編到了節(jié)目中,節(jié)目別具一格,很有特色。
。ㄋ模┗顒臃此
《綱要》中指出:鼓勵幼兒用多種方式來表現自己的探索過程和結果,表達發(fā)現的愉快并與他人交流、分享。因此,在活動中,我引導幼兒對自己的創(chuàng)新內容進行了記錄,并和同伴們進行交流、分享。在這個活動中,幼兒的主動性、積極性達到了高潮,他們不但能夠積極開展有趣的民間游戲,還積極地參與到游戲的改編、創(chuàng)新當中去,能夠根據自己已有的經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對游戲的玩法、材料、場地等進行創(chuàng)新,豐富有趣的創(chuàng)新內容讓我們刮目相看,在這里,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認識得到了升華,創(chuàng)新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了升華。
五、活動總反思
“有趣的民間游戲”主題活動進行了近四個周的時間。整個活動中,教師能夠順應孩子興趣的發(fā)展,及時調整內容及目標,對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新活動給予支持,使整個活動處于動態(tài)之中,始終以幼兒的興趣為出發(fā)點,延伸每個活動,體現了“幼兒是主體,教師是腳手架”這一思想。
整個活動中,我有以下體會:
1、家庭、社區(qū)潛藏著豐富的教育資源。
在這個活動中,我們抓住并挖掘民間游戲這一教育資源優(yōu)勢,通過各種途徑,搜集到大量的游戲素材,引導幼兒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促進了幼兒語言、藝術、認知、情感等多方面的發(fā)展。這使我體會到,在日常教學中,不能只關注課程方案中現成的教育內容和活動,而要學會發(fā)現、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家庭與社區(qū)資源,豐富到園本課程中,使我們的課程更符合農村實際,符合孩子們的實際,從而逐步完善我們的課程。
2、家長是幼兒園教師的重要合作伙伴。
在這個主題活動中,從民間游戲的搜集、民間游戲的開展,無不體現了家長的積極參與。以前,總覺得我們農村幼兒家長的素質很低,很少提供讓所有家長參與的機會,通過這次活動我們發(fā)現,家長向幼兒介紹自己玩過的游戲時是那么負責,尤其和幼兒一起游戲時對幼兒的指導是那么到位!毒V要》中指出:家園配合,使幼兒在園獲得的學習經驗能夠在家庭中得到延續(xù)、鞏固和發(fā)展,在家庭中獲得的經驗在幼兒園的學習活動中得到應用。在這個活動中,幼兒從家庭中獲得了豐富的民間游戲經驗,又把在幼兒園分享到的游戲經驗延續(xù)到家庭中,整個過程中,家長的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因此,只要我們根據家長的特長和實際,吸引家長參與到活動中,一定能幫助我們更好地達到教育目標。
3、要充分發(fā)揮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在整個活動中,幼兒始終是活動的主人,教師順應他們興趣的發(fā)展,把自己的角色定位為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給予幼兒自我發(fā)現的機會,允許并支持幼兒自發(fā)生成的新活動;和幼兒一起搜集民間游戲、表征民間游戲、開展民間游戲、創(chuàng)編民間游戲;引導他們在玩中生疑,在探索中發(fā)展。為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種寬松、愉快、親切的活動氛圍,幼兒能盡情地與同伴、教師、家長交流,在不知不覺中豐富了知識,獲得了情感經驗。在活動中,教師把握住幼兒喜歡游戲的興趣點,給幼兒提供交流與創(chuàng)新的平臺,應該說,正是因為整個活動正確發(fā)揮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保證了主題活動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3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各民族、各地區(qū)的典型民間游戲,知道各種游戲都有特定的規(guī)則;
2、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游戲,愿意遵守游戲規(guī)則。
3、喜歡玩民間游戲,感受民間游戲的快樂。
4、愿意交流,清楚明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5、培養(yǎng)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活動準備:
“有趣的各族民間游戲”PPT課件,花繩。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翻花繩”,引發(fā)對民間游戲的興趣
1、請幼兒兩兩合作玩“翻花繩”,引發(fā)興趣:“我們一起來玩翻花繩的游戲吧!”
2、相互交流感受:“剛才我們玩的游戲叫什么?你們喜歡玩嗎?”“除了翻花繩,還有很多民間游戲都很有趣,你知道有哪些嗎?”
二、欣賞PPT課件,感受各民族、各地區(qū)民間游戲的魅力
1、欣賞PPT課件。
帶幼兒觀看PPT課件介紹自己所知道的民間游戲。提問:“圖片里有哪些民間游戲,你玩過哪些民間游戲?”
2、少數民族喜愛的游戲。
觀察圖片,介紹各個民族典型的游戲,如朝鮮的蕩秋千、彝族的磨爾秋等。
邊觀察圖片邊交流:“他們在玩什么游戲?這個游戲是哪個民族喜愛的游戲?”
3、選擇喜歡的游戲。
請幼兒指點自己喜歡的游戲圖片,與同伴分享喜歡的'原因:“你最喜歡哪個民間游戲呢?哪個游戲給你的印象最深呢?”
小結:中國各民族、各地區(qū)都有有趣的民間游戲,有一些因為歷史比較長、受到百姓歡迎而流傳下來,就像你們剛才看到的那些。漢族的民間游戲也有很多,跳皮筋、丟沙包、打陀螺、滾鐵環(huán)、打彈珠、丟手絹,都是我們愛玩的游戲。
三、嘗試玩民間游戲,感受游戲帶給大家的樂趣。
1、提問:“剛才看了、聽了這么多民間游戲,你們想玩一玩嗎?”
2、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自由結伴自選材料玩一至兩種游戲。體會游戲的樂趣。
3、詢問幼兒游戲后感受:“你剛才玩的什么游戲?和誰一起玩的?高興嗎?”
四、談一談游戲感受,理解遵守規(guī)則才能快樂游戲
1、討論,理解游戲規(guī)則的重要性:“游戲中,你們需要遵守規(guī)則嗎?是什么樣的規(guī)則?遵守了規(guī)則會怎樣?”
2、小結:感受民間游戲的獨特魅力。民間游戲非常多,不同民族、不同地區(qū)的游戲各不相同,但都受到當地人們的喜愛,因為游戲能帶給人們快樂、鍛煉人們的身體,還能讓人們變得堅強、不放棄。
只要遵守了游戲的規(guī)則,大家都能玩得很開心。
活動延伸:
1、在晨間游戲中提供沙包、手絹、陀螺、鐵環(huán)、皮筋、彈珠、石子等材料;在地上畫格子、房子,帶領幼兒玩各種民間游戲。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嘗試和同伴玩各種民間游戲。
活動反思:
本著豐富幼兒課余生活,提高幼兒身體素質,使其得到全面、科學、協調發(fā)展精神,我園把民間游戲作為園本教研進行研究和實踐。通過對一個個游戲的研究實踐,通過一次次的分析研討,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民間游戲有時單純的玩會很枯燥,孩子們不太感興趣。但是針對孩子們的喜歡聽故事的特點,把游戲設計到故事情境中,孩子們會玩得很高興。通過一次一次的的帶領孩子們玩民間游戲,我發(fā)現開始部分的身體準備活動如果只是單純的拍拍肩、拍拍膝蓋、活動手腕腳腕,孩子們也不會感興趣。此次活動,我把準備活動設計成帶松鼠去大自然玩耍,路上跟小花、小燕子打招呼,高人走矮人走這些有趣的情景,孩子們在不知不覺中活動了身體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整個活動,老師都是在引導孩子們自己想辦法去玩,引導他們想出不同的玩法,引導他們去合作游戲。在綜合游戲中設計了小松鼠幫媽媽運松果的環(huán)節(jié),不僅增加了游戲的趣味性,還對孩子們進行了德育教育。在最后的放松環(huán)節(jié),我通過帶領孩子們整理場地,和藍天白云再見,跳小河,高人走矮人走等情景,引導孩子們去做放松活動,同時還和游戲前的準備活動相呼應?傊⒆觽冊诠适虑榫持凶杂傻挠螒,孩子們在快樂的游戲中得到了發(fā)展。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4
活動目標:
1、通過玩民間游戲,感受游戲中規(guī)則的重要性。
2、以出示圖標、同伴討論、玩游戲等方式,探索民間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3、喜歡玩民間游戲,體驗民間游戲給大家?guī)淼目鞓贰?/p>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在班級中玩過一些民間游戲,向父母調查《有趣的民間游戲》。
2、物質準備:六根皮筋、圖標三個(人、問號、五角星)。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了解游戲中的玩法和規(guī)則。
1、導語:孩子們,你們會玩“石頭剪刀布”的游戲嗎?
2、集體游戲石頭剪刀布:你們想玩嗎?請你和身邊的好朋友玩一玩。
3、請幼兒介紹自己是如何玩游戲的。
4、教師出示圖標,小結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1)出示“人”的圖標:有幾個人玩游戲?
(2)出示“?”的圖標:游戲是怎么玩的?玩法是什么?
在玩石頭剪刀布游戲的時候,首先要有口令“石頭剪刀布”,其次是要有相應的動作,兩個人一起說完口令后要同時出動作,決出勝負:石頭能敲碎剪刀,剪刀能剪掉布,布能包住石頭,真有趣。
(3)出示“★”的圖標:游戲中要注意什么?
說完口令同時出動作。
二、交流自己知道的民間游戲內容,感知民間游戲的豐富性。
1、師:這個游戲還有個名字叫《包剪錘》,它是一個民間游戲。
2、請幼兒談談什么是民間游戲呢?
教師總結:老百姓自己創(chuàng)編,從古到今流傳下來的、喜歡玩的游戲活動。
3、幼兒介紹自己通過調查知道的民間游戲內容。
師:你知道哪些有趣的民間游戲?它是怎么玩的?
4、邀請部分幼兒介紹并表演自己會玩的游戲。
三、結合游戲經驗交流討論,再次體驗規(guī)則的重要性。
1、在幼兒所介紹的民間游戲中選出一個民間游戲交流討論。
2、幼兒說說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師:這個游戲需要多少人?怎么玩?要注意什么?
3、明確規(guī)則,幼兒游戲2――3次。
4、小結:要玩的開心,游戲的規(guī)則很重要。
四、幼兒探討和實踐,學習新民間游戲《跳皮筋》。
1、教師分發(fā)皮筋給幼兒讓他們自由玩。
2、教師參與幼兒的游戲,給與指導和提示。
3、幼兒討論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
師:跳皮筋游戲真有趣。請你向大家介紹一下你們是幾個人在一起玩的?是怎樣玩的?玩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3、討論后定出規(guī)則:1)至少三個幼兒組成一隊才能玩2)猜拳決定誰當“柱子”3)組成一隊后要有統一的跳法4)人多的對必須排隊等候不能推擠5)組隊后是一個團隊,不能排擠任何一位伙伴,要輪流跳。
5、幼兒再次玩皮筋,教師再次參與。
6、教師小結:在玩游戲時,我們學會制定游戲規(guī)則,還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和同伴合作玩,就能玩得很開心。
五、延伸活動,引發(fā)幼兒學習更多民間游戲的興趣。
我們生活中有許多有趣的民間游戲。它可以一個人玩,也可以很多人玩?梢栽谑覂韧妫部梢栽谑彝馔。配上朗朗上口的兒歌更有趣。我們的小朋友喜歡玩,你們的老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小時候也喜歡玩;丶液,我們都學會一個有趣的民間游戲,來和大家分享快樂,好嗎?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5
大班體育活動教案:有趣的民間游戲
活動目標: 1、學習手推車的本領,在活動中提高動作的協調性。
2、初步學會發(fā)現問題,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懂得合作的重要性。
3、喜歡民間游戲,體驗游戲過程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游戲材料若干,“手推車”示范圖和音樂光盤各一張。
2、糧倉兩個,糧食12袋,地墊數量和師幼人數相等。
活動過程: 一、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情境中自然導入活動
1、幼兒自主選擇民間游戲,教師隨機參與。
2、簡單交流對民間游戲的認識,說說自己玩過什么游戲?怎么玩的?
二、學習游戲“手推車” 1、借助圖片導入:他們在干什么?這個游戲你玩過嗎?怎么玩的?
2、幼兒分組嘗試,探索游戲的玩法,教師觀察并鼓勵幼兒練習。
3、互相交流游戲后的感受,懂得游戲需要三人一起合作,堅持進行。
4、一組幼兒示范,介紹小組推車快的原因,重點掌握兩人手托同伴膝蓋向前協調推行的方法。
5、幼兒分組繼續(xù)練習,結束后交流感受、總結經驗。
三、游戲:“運糧食” 1、引起興趣:農民伯伯的糧食豐收了,咱們幫著一起運到糧倉里去吧!
2、探討規(guī)則:要想運得快,三個人應該怎么做?糧食掉了怎么辦?
3、師幼示范:邊運糧食邊強調游戲規(guī)則和合作的'重要性。
4、幼兒分紅、黃兩隊進行運糧食的比賽。
5、交流第一次運糧食的感受,總結經驗。
6、幼兒再次進行游戲,教師為幼兒加油。
四、放松游戲,結束活動 1、師幼邊念兒歌邊玩民間小游戲(王婆婆抱妹妹等)。
2、小結:今天玩得開心嗎?為什么?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6
活動目標
1、了解幾種常見的民間游戲玩法,體驗玩民間游戲的樂趣。
2、知道民間游戲有固定的`玩法和規(guī)則,要遵守規(guī)則。
3、愿意主動和同伴共同合作玩民間游戲。
活動準備
1、師幼共同收集玩具:鐵環(huán)、陀螺、皮筋、紙飛機、沙包、石片,并在空地上用粉筆畫好格
子。
2、邀請1---2位家長參與活動,活動前與他們交流活動的內容。
活動過程
1、幼兒玩民間游戲,導入活動。
。1)教師組織幼兒玩“老鷹捉小雞”、“丟手絹”等游戲。
。2)同伴間相互交流。
(3)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記錄。
。4)教師小結:這些爸爸媽媽小時候玩過的游戲,有的需要用玩具,也有一些不要任何玩具
就能玩起來,人們一代一代傳下來的,這就叫做“民間游戲”。
2、教師展示一些民間玩具,引導幼兒初步了解常見民間游戲的玩法。
。1)教師邀請幼兒介紹民間游戲的玩法。
(2)幼兒在集體面前介紹,并做示范。
。3)請個別家長介紹一些游戲的玩法和規(guī)則,并邀請個別幼兒合作示范。
。4)幼兒相互討論:爸爸媽媽小時候的游戲和小朋友現在的游戲有什么不同?
3、幼兒分組嘗試玩民間游戲。
。1)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參與各種民間游戲。
(2)幼兒在教師、個別家長的帶領下分組玩民間游戲。
。3)總結活動。
教師:今天大家玩得都很快樂,以后我們在戶外活動時就可以來玩民間游戲,小朋友還可以動
腦筋想出更多的不同玩法,讓大家玩得更快樂。
【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有趣的民間游戲教案03-20
大班社會教案:有趣的民間游戲11-17
小班民間游戲教案11-24
小班民間游戲的教案03-04
大班民間游戲斗雞教案03-18
《有趣的游戲》教案03-30
有趣的游戲教案01-11
大班民間游戲編花籃教案03-15
大班民間游戲老鷹捉小雞教案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