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的語文教案5篇【精選】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5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語文教案 篇1
一、學習目標。
1、回顧本單元所學內(nèi)容,交流感悟。
2、積累諺語。
3、推薦課外讀物。
二、課前準備。
1、至少各摘抄一個有關(guān)環(huán)境描寫、人物心理活動描寫的片斷。
2、收集與“誠信”有關(guān)的名言警句,可活用在“辯論”運用過的。
3、根據(jù)“課外書屋”的推薦書目,布置學生提前了解相關(guān)書籍,給自己喜歡的書籍寫一段廣告詞、一份推薦書或簡介。
三、教學過程。
。ㄒ唬⿲υ拰搿
1、讀著一篇又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享受著一份又一份美麗的感動,浸潤著我們一顆又一顆善良的心靈,真的很快樂!今天就讓我們快樂地走進“回顧?拓展三”,進行一場知識大比拼!
怎么比拼呢?請瀏覽一下課本中的“交流平臺”“日積月累”“課外書屋”三部分內(nèi)容。
2、師生討論比拼方式與方法。
3、總結(jié)討論結(jié)果:積累警句多的為“收藏家”,朗誦用情的為“朗誦家”,理由說得充分的為“演說家”。
比拼一:分享精彩片斷。
4、討論分享程序:朗讀精彩片斷→分析精彩片斷→說明分享理由。
分享精彩片斷一:環(huán)境描寫。
。1)指名讀來自課文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評價、補充。
(2)學生自告奮勇讀來自課外的片斷→分析片斷→說明分享理由。其他同學再評價、補充。
。3)再推薦一名學生讀自己習作中的精彩片斷→自我剖析→說明分享理由。
教師小結(jié):同學們不僅能用心用情地讀,能充分地表達自己的分享理由,還能理解環(huán)境描寫在文中的作用,真是厲害!希望各位繼續(xù)努力,各顯神通,爭取成為班級中真正的收藏家、朗誦家、演講家。預祝本次大比拼,人人有所得!
同桌分享自己收集的環(huán)境描寫的精彩片斷。
分享精彩片斷二:心理活動描寫。
(1)組內(nèi)分享,注意傾聽與評判。
。2)小組推薦一名學生進行班級分享,教師積極參與各小組,搜索“最佳分享者”。
。3)幾名學生向全班交流,其他學生評價、補充。
。4)教師適時點撥、歸納,關(guān)注學生的傾聽習慣、評價措辭、補充的方法。
民主評選第一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并用熱烈掌聲表示祝賀與鼓勵。
比拼二:讀悟警句。
1、把“日積月累”中的名言警句朗讀成誦。
。1)學生自選日積月累中的一句名言警句,向全班作深入淺出的解釋,如同學都舉手表示懂了,此生即為本輪演講家的競爭對手。
。2)教師適當啟發(fā)、引導,根據(jù)學生實際,難理解的名句進行趣味性操練:同桌互說。
。3)至少背誦5句中的2句,指名背誦成功者為本輪朗誦家競爭的實力派選手。
2、朗讀課外收集的有關(guān)誠信的名言警句。
。1)小組長負責:比比本小組誰收集的名言警句最多,并記錄姓名、條數(shù)報學習委員,由班長宣布本輪的收藏家,宣布前請老師鑒定。
。2)同桌互談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向小組長推薦優(yōu)秀者。
。3)小組長負責:競選本組最佳名言警句朗誦家。
。4)各小組最佳朗誦家競選班級朗誦家,朗誦前由小組長說明推薦理由。
。5)全班參與評選。
3、民主選舉第二輪的朗誦家、演講家、收藏家。
比拼三:推薦優(yōu)秀書籍
1、自由朗讀“課外書屋”中對《綠山墻的安妮》一書的介紹。
2、通過談話提問,了解學生通過前一段時間的準備,對文中提及的《根鳥》、《窗邊的.小豆豆》、《小海蒂》的熟知程度。
3、知識大比拼──課外書屋中,你認為哪本書最值得推薦?我們來發(fā)表演說,說出你的理由?凑l勇敢;看誰最幽默;看誰的書最有吸引力;看誰的書最值得看!
。1)發(fā)表演說要有稱呼,有開場白,有結(jié)束語;還要注意聲音響亮,富有感情;態(tài)度自然大方。老師傳授秘訣:設(shè)置懸念;用自己的話講而不是讀。
(2)自練。
。3)自薦,上臺推薦書籍。
。4)學生舉手上臺挑戰(zhàn)擂主。
。5)評價兩位選手,確定新擂主。
。6)鼓勵學生挑戰(zhàn)新擂主,再作分析與評價。
(7)根據(jù)小組交流,推薦新的挑戰(zhàn)者,產(chǎn)生新擂主。
。8)推薦本輪演講家、收藏家、朗誦家候選人名單。
。9)對當選者表示祝賀。
比拼四:合創(chuàng)精美小報。
1、教師小結(jié)過渡:
通過一次一次緊張而快樂的比拼,同學們的收獲更多了,體會更深了,對同學的了解更全面了,對嗎?我想如果把這一塊一塊分散的比拼內(nèi)容進行信息處理,知識整合,制作成一張一張精美的小報,不僅我們的同學可以學到知識,還可以讓更多的老師、同學了解我們,認識我們,讓他們也獲得知識。讓我們趕快行動吧!
2、尋找合作伙伴,要求:
。1)至少2人,最多3人。
(2)強強合作或強弱合作,杜絕弱弱合作。
3、比拼時間為一星期,要求書寫整潔,內(nèi)容豐富,富有創(chuàng)意。
4、一周后評比,評選出一等獎、二等獎、優(yōu)秀獎各若干名。
語文教案 篇2
自讀要求
1.通過默讀訓練,提高自己整體感知文章的能力。
2.在閱讀——感悟的基礎(chǔ)上,利用表格等形式來梳理文章內(nèi)容。
3.用“標注法”及“評注法”閱讀文章。
。ń庹f:對于一篇自讀課文,只有讓學生親自閱讀,親自感悟,并形成屬于自己的學習方法、絡(luò),才能真正提高學習語文的能力。)
學習側(cè)重點
1.結(jié)合課內(nèi)外知識,了解小行星的發(fā)現(xiàn)史和命名辦法。
2根據(jù)說明文的體裁特點,理解作者組織文章的思路,即說明的順序。
3通過本文與學術(shù)作品的比較,體會科普作品的寫作特色。
(解說:對于本文的學習,首先應達到基本要求——讀懂,即在解決字詞問題的基礎(chǔ)上,把握文章所蘊涵的文字內(nèi)容;其次應深入探究的是,作者為了高效展示這些內(nèi)容,采用了忑樣的形式與技巧。前者是學習的基礎(chǔ),后者則是深化。
因此,結(jié)合說明文體裁的特點,按照人們認識事物的規(guī)律,設(shè)置了上述三項學習側(cè)重.長。)自讀程序 1.默讀全文,整體感知文意。
(l)劃出讀不準音的字或不理解的詞語,自查工具書解決。
。2)第一層次的思考題。
、賴@小行星,作者分別“漫話”了哪些方面的內(nèi)容?
②用表格或其他形式總結(jié)小行星的'發(fā)現(xiàn)史。
2.自學成果展示。
除語言交流外,可用實物投影儀等方式展示學生的自學成果。
3.第H層次的思考題。
根據(jù)本文依次說明的主要內(nèi)容,應如何劃分文章結(jié)構(gòu)?從中又可分析出作者采用了怎樣的說明順序來組織文章?
4分小組討論學習。
5.匯報各小組學習成果。
6.自由朗讀全文,并就語言的準確性及科普文章的特點做評點批注。
。ń庹f:安排上述“自讀程序”的原因有:其一,強化學生在閱讀中的自我感悟,提高自學品質(zhì),形成適宜的學習策略。在課堂中,教師的作用應是:使用一切方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如用語言暗示、趣事導入或設(shè)置富有邏輯關(guān)系的問題,激發(fā)學生思維的興奮;進行閱讀方法的指導;在學生閱讀遇到困難時,適時予以點撥。其二,突出學習過程的意義。閱讀教學應是學生感受語言的過程,而感受語言是達到領(lǐng)悟語言的重要途徑。學生只有擁有了許許多多這樣的閱讀經(jīng)歷,才會形成對語言敏感性、聯(lián)想性、想像性的認識,才會積累屬于自己的閱讀經(jīng)驗,也正因為如此,才可能會在其中蘊藏著可貴的獨立性、獨創(chuàng)性,才會克服消極被動學習等弊端。因此,在本課的學習中,教師應真正從思想上轉(zhuǎn)變教育觀念,誠心作學生探究問題的伙伴,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激勵學生敢于挑戰(zhàn)書本與權(quán)威,敢于發(fā)表一己之見。)
自讀點撥
1.知識性與可讀性并舉。
《漫話小行星》一千余字的篇幅,清晰地說明了小行星的發(fā)現(xiàn)史、命名方法等有關(guān)知識,內(nèi)容豐富,具有極強的知識性,即科學性。同時,作為科普讀物,作者采取了多種形式,把單調(diào)的天體知識變得深入淺出、通俗易懂、趣味盎然。第一,文章列舉了大量事實,介紹了小行星被發(fā)現(xiàn)及命名的生動事例,引人入勝。第二,作者既講克得饔镅緣淖既沸裕又突出了語言的生動性?
2順序合理,思路清晰。
小行星的發(fā)現(xiàn)是為其命名的基礎(chǔ),而命名后準確的觀察又是產(chǎn)生新的探索的基礎(chǔ)。本文就是根據(jù)說明對象本身的規(guī)律性,按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的順序來安排說明層次,因此,從全文整體考慮,當屬邏輯順序。然后,在說明小行星發(fā)現(xiàn)史這一局部問題時,作者則又采用了時間順序,將兩百年間的發(fā)現(xiàn)依次有選擇地進行介紹,雖內(nèi)容繁雜,卻雜而不亂,條理分明,脈絡(luò)清晰。
附:小行星發(fā)現(xiàn)史簡表 時間
發(fā)現(xiàn)人 星名
1801.1.1 皮亞齊 谷神星
1802 奧伯斯 智神星(2號小行星〕
1804 3號小行星
1807 4號小行星
1845 業(yè)余天文愛好者 5號小行星
到1891 年.共發(fā)現(xiàn)了322顆
目前,編號的小行星超過8000顆
。ń庹f:在進行說明文教學時,應圍繞其文體特征來學習,如緊扣說明對象的特征,說明順序、方法及語言等!堵捫⌒行恰肪鸵云淞鲿、準確的說明,順序合理、脈絡(luò)清晰地給讀者上了一節(jié)生動的科普課,符合青少年的心理特征,而形象豐富的語言,靈活的說明順序又引發(fā)了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興趣。因此,將上表定為點技重點。)自讀思考 1.清在摘抄本上寫下學習本文積累的詞語或句子。
2.選取文章中體現(xiàn)說明語言準確性與生動性的兩個例子,分別點評,每處字數(shù)5O字以上。
3介紹你上學以來更換書包(或其他一種學習用具)的歷史。注意:①按照時間順序來寫;②要求1OO字以上;③應略寫更換原因,而對書包(或其他用具)的形狀、顏色等作具體說明。
語文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一、背誦課外選的歇后語。
二、閱讀練習。
三、作文。
教學重點:
學習縮寫。
教學時間:四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回憶背誦諺語和歇后語。
1、教師點撥,全班背誦。
2、定時背誦,時間三分鐘,看誰背的歇后語最多,同桌相互檢查。
3、統(tǒng)計,評選最優(yōu)秀的歇后語背誦者。
二、理解背誦歇后語。
1、聽教師講解,學生開始自由造句。
2、學生齊讀。
3、教師講述與歇后語相關(guān)的故事。
4、學生自由討論。練習背誦。
5、檢查。
三、課后背誦有關(guān)歇后語。
第二課時
一、師生以善良為話題討論神話故事。
1、你知道民間流傳哪些神話故事?
2、為什么會流傳民間故事?講解。
3、民單故事的特點。
二、閱讀短文《七顆鉆石》。
1、學生自由閱讀課文。劃出全文中心句。
2、哪幾段講了原因?原因是什么?閱讀第一、二自然段。
1)“水罐”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2)說說為什么水罐會發(fā)生這些變化?
3、學生自由討論故事中所蘊含的道理。
第三課時
一、介紹《小抄寫員》的主要內(nèi)容。
二、讀題明確作文要求。
三、分析題意。
1、看題。說出主要意思。
2、析題。說出縮寫的要求。
A.內(nèi)容要完整,重點要突出;B.語言要簡練。
3、回憶文中哪些是可寫可不寫的?哪些是非寫不可的'?
4、推前: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5、想后:結(jié)果會怎樣?
四、學生擬題綱(段落式提綱)。
五、構(gòu)思五分鐘后開始寫作,教師巡視。
第四課時
講評作文。從中心的表達、故事的完整、句子的表達三個方面重點分析。
【本單元復習四課時:聽寫生字詞、四字詞,講解同步訓練,設(shè)計自主練習,默寫古詩三首!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基礎(chǔ)知識:通過學習使學生認識本課15個生字,會讀一個多音字,會寫10個生字,能運用各種朗讀方法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人們是怎樣用冰取火的。
2、一般技能:并養(yǎng)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并能結(jié)合上下文及生活實際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通過課文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事物、具體分析問題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思維方法。
3、思想感情:通過學習使學生明白,在遇到困難時,要冷靜思考,運用智慧戰(zhàn)勝困難。
教學重點、難點:
認識本課的5個生字,會寫9個生字,并養(yǎng)成正確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書寫規(guī)范、端正、整潔;能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教學用具:
課件,投影,生字卡片
課時: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在冬天玩過冰嗎?感覺怎樣?試想一下,用冰能取到火嗎?該怎樣取呢?你還有多少疑問?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準字音:
把握不準讀音的用我們學過的方法來認識它。
2、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自學生字詞:
1、要求讀準字音。
2、引導學生運用形聲字規(guī)律或其它方法快速記生字字型,讓學生把自己認為最難記的生字抄兩遍。
3、再認真讀課文。
四、反復讀第一自然段:
1、邊看圖片,邊想象,那里的天氣怎樣?你感受到什么?。
2、可以同桌互相描述,也可以在小組里互相描述。
3、再讀第一段,你從哪些語句感受到什么?
五、整體感知。
1、在南極變化無常的天氣里,探險隊員遇到了哪些困難?
2、他們是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困難。
3、你能說說怎樣用冰取火?
六、找?guī)拙漕愃频木渥,邊讀邊想畫面,體會用詞的準確、形象、生動。
七、小結(jié)本課學習的收獲,齊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過渡:
探險隊員遇到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
1、自由讀2、3、4段,邊讀邊想,提出不懂的問題。
2、引導學生通過讀來理解問題,或是展開小組討論,各抒己見。
3、什么是一籌莫展?用自己的話說說他們遇到的絕境。
4、指名讀2、3、4段。
二、理解重點段
1、默讀5、6、7段,你體會到什么?
2、用自己的話說說取火的過程。
3、邊讀邊畫出表示動作的詞語,你體會出什么?
4、小小的火苗燃起來了,它代表著什么?
5、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6、齊讀課文最后一段,體會此時的心情。
三、學寫生字:
注意提醒學生使用偏旁加熟字的方法來記住新生字。
四、小結(jié):談本課收獲。
作業(yè)設(shè)計:寫寫讀后感
板書:
南極天氣變化無常
用冰取火一籌莫展陷入絕境意志頑強
探險隊員做成冰透鏡用冰取火聰明
歡呼、跳躍
語文教案 篇5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鑒賞哲理美
1.品味關(guān)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1)句中的“大!敝干臍w宿!肮饷鳌毕笳魃_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jié)。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zhèn)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回”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xiàn)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guī)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zhì)有怎樣的認識?談?wù)勀愕睦斫狻?/p>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fā)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zhì)和規(guī)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jīng)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3.教師總結(jié):本文用充滿哲理的語言,對生命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本
質(zhì)的認識。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我們要享受快樂,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尋生命“生長”的閃光點,向生命的頑強不屈敬禮。我們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貴頂禮膜拜,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鑒賞語言
1.摘句交流
請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并簡要說明理由。
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歸納:
美在靈動、蘊藉。集中表現(xiàn)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兩個層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復!吧瘛薄吧窒瘛奔瘸蔀樾形膶哟蔚臉酥,又給人旋律回轉(zhuǎn)、反復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莊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對死亡的畏懼、痛苦。語言看似平常,實則蘊含邈遠的情思,意味深長。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反復強調(diào),否定生命“輪回”說,理性地對待生命,表現(xiàn)了作者高遠的人生情懷。
美在詩意!霸改闵杏袎蚨嗟脑启,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是一句詩句,“云翳”喻指豐富多樣的經(jīng)歷、體驗;“美麗的黃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齡。或者說到了老年,具有無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況。冰心老人誠摯地祝愿,希望我們的一生有豐富多樣的經(jīng)歷,真正體驗人生的美好。
3.仿句練習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另寫兩個句子。
學生自由發(fā)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豐富的色彩,來描繪一幅壯麗的畫卷。
愿你生命中有動人的.音符,來譜寫一支雄壯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來釀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聯(lián)系實際,體驗反思
教師創(chuàng)設(shè)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lián)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學生由于閱歷所限,恐怕會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所困,教師應相機誘導,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從容應對生活,感謝幸福、感謝痛苦。
五、課堂小結(jié)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guī)律以及生命中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給我們至美的藝術(shù)享受。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閱讀冰心的散文《霞》(見課本P71),比較《霞》與《談生命》,說說它們的異同。
提示:《霞》寫于1985年.《談生命》寫于20世紀40年代。兩文寫作時間相距近四十年,其間我們國家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也由中年人變?yōu)槔夏耆恕晌闹黝}有相似之處,情調(diào)略有不同,課文的情調(diào)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霞》鑒賞文章見備課資料部分)
板書設(shè)計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樹)
談生命哲理美(生命——生長,流動;感謝——快樂、痛苦)
吾言美(靈動、蘊藉、反復、詩意)
七.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相關(guān)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小學教案01-03
語文下冊教案01-31
語文優(yōu)秀教案02-04
關(guān)于語文的教案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