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時間:2023-11-07 18:01:3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

        教學目標:

        1、在實際情境中進一步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能正確熟練在進行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鼓勵算法多樣化。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標:

        1、理解加減法的意義,能正確掌握加減法各部分的名稱。

        2、正確熟練的進行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加減法計算。

        教學重點:

        掌握100以內(nèi)的整十數(shù)加整十數(shù)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比100多1的數(shù)是99。 ( )

        53和35一樣大。 ( )

        97前面的數(shù)是98,后面的數(shù)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鄰的`數(shù)是71和72。 ( )

        從61到73中間有12個數(shù)。 ( )

        一個數(shù)個位上是5,十位上是1,這個數(shù)是51。 ( )

        78個是由7個一和8個十組成的。 ( )

        39和41的中間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請你們參加她的生日宴會。你們愿意參加嗎?(板書課題:小兔請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請了哪幾個好朋友?(出示主題圖)小猴是個“數(shù)學迷”,他發(fā)現(xiàn)每盤都有10個果子,看到這么多的果子,他馬上就想提一個數(shù)學問題。你知道小猴子會提什么問題呢?

        (1)同桌說一說。(2)指名交流。

        2、光會提問題還不行,你們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學具擺一擺、撥一撥。

        (2)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說算法和算式。

        學生匯報,教師板書:20+30=50。30+20=50。

        3、小結(jié):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數(shù)都叫加數(shù),“=”后面的數(shù)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讓他回家。小刺猬望著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辦呢?他靈機一動,在盤子里打了一個滾。瞧,(出示主題圖的右邊圖)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現(xiàn)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數(shù)學問題呢?

        5、你們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決嗎?并說出減法算式各部分名稱。

        小組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

        6、請學生獨立完成課堂練習。

        四、鞏固提高

        1、剛才同學們都表現(xiàn)得非常好,小白兔決定帶大家玩一個小游戲。(玩開火車游戲)出示課本練一練第3題,快速口答。

        2、三只母雞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請你快速的找出每個小雞的媽媽是誰?

        3、出示果園圖,讓學生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

        五、教師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2

        教學目標:

        1、結(jié)合具體情境初步認識分數(shù),知道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數(shù)來表示,能用實際操作的結(jié)果表示相應(yīng)的分數(shù);能讀、寫簡單的分數(shù),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

        2、學會運用直觀的方法比較分子都是1的兩個分數(shù)的大小。

        3、體會分數(shù)來自生活實際的需要,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好奇心和興趣。

        教學重點:

        1、認識幾分之一。

        2、比較分子都是1的幾個分數(shù)的大小。

        教學難點:理解幾分之一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長方形紙、圓紙片、正方形紙、水彩筆。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情境、討論揭題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隊日活動中,老師讓同學們兩人一組分食品,小強和小麗拿到的是4個蘋果、兩瓶礦泉水和一個蛋糕。(課件演示)你愿意幫他倆分一分嗎?怎樣分比較公平呢?(平均分)板書:平均分。

        師生交流:“把4個蘋果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請拍手表示!”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2”(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2瓶礦泉水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瓶?”學生拍手表示,教師板書“1”(課件演示分的結(jié)果);“把1個蛋糕平均分給2個人,每人分得幾個?”(學生無法拍手表示半個)“你會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這半個嗎?”

        A:(學生中沒有用1/2表示)談話:你們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了這個蛋糕的一半,說明你們都很有辦法,不過,我要向大家介紹一種更簡便而且科學的表示方法。當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兩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時,可以用1/2來表示。(課件演示)

        B:(學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談話:“1/2是什么意思?”(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作用,認識、強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見過二分之一?”

        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數(shù)家族的新朋友——分數(shù)。

        二、認識分數(shù)、操作深化

        1、(課件演示):“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這個蛋糕的二分之一!保ㄍ乐g相互說一說)

        談話:這一半蛋糕是這個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這個蛋糕的幾分之幾呢?(指名板書1/2)為什么也用1/2來表示?(學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樣嗎?(課件演示)

        小結(jié):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談話:想知道分數(shù)各部分的名稱嗎?(課件演示,學生讀)

        3、談話:“分數(shù)該怎樣寫呢?”(如果是B種情況,讓學生講,師補充;如果是A種情況,師講解并示范)“寫這個數(shù)的時候,先畫一條橫線表示平均分!薄斑@個蛋糕平均分成了幾份?”(兩份)“2就寫在橫線的下面,這半個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寫在橫線的上面,這就是分數(shù)1/2的寫法。”“你們想試一試嗎?”

        學生自己在練習本上寫1/2,同桌互相說說是怎樣寫的,檢查一下誰寫得更標準、更漂亮。

        4、談話:我們已經(jīng)會讀、會寫1/2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1/2呢?

        活動要求:拿出老師發(fā)的長方形紙,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顏色,然后在小組里說一說,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樣表示這張紙的1/2的?(把一張紙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學生的作品貼在1/2下面。

        “還有誰與他的折法不一樣的?”

        提問:他是這樣把這張紙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嗎?還有不一樣的嗎?(選擇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貼在1/2下面)

        5、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1、2題。

        談話:認識了1/2,你還想認識其它的分數(shù)嗎?

        (1)(課件出示第1題)學生讀題目。

        指導完成第1幅圖!斑@幅圖是把這個圓平均分成了幾份?這其中的一份怎樣表示?請在括號里表示出來。”“你是怎樣寫的?為什么用1/3來表示?”

        其余幾幅學生獨立填寫,完成后集體反饋!霸鯓颖硎?為什么?”

       。2)(課件出示第2題)學生讀題目。

        交流:你選第幾幅圖?為什么?其他三幅圖有什么問題?

        強調(diào):只有把一個圖形或者一個物體平均分成幾份,每份才是它的幾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較大小

        1、教師板書:1/2、1/4、1/8,讓學生讀出各數(shù)。

        談話:“看到這三個分數(shù),你能說出它們誰大誰小嗎?”(學生猜測,交流)“究竟誰說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動手來驗證一下,請從老師為你們提供的學具里選擇合適的學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組里交流你的發(fā)現(xiàn)!

        組織學生匯報、交流,教師小結(jié)。

        2、練習,完成“想想做做”第3、5題。

       。1)、(課件出示第3題)談話:三張紙條的長度怎樣?(一樣長)

        第一張紙條全部涂色,該怎樣表示?

        第二張、第三張紙條的涂色部分會表示嗎?(生答,師演示)

        你能根據(jù)三張紙條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較出這三個數(shù)的大小嗎?

       。2)、(課件出示第5題)指名讀題目,并說出題目的要求。

        學生獨力完成,集體反饋。

        四、延伸拓展、總結(jié)評價

        1、(課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題圖。

        談話:這次的黑板報有哪些板塊?《科學天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藝術(shù)園地》大約占黑板報版面的幾分之幾?哪一部分大一些?

        談話:這就是我們生活中的分數(shù),我們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數(shù),也有分數(shù)。

        2、總結(ji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新的收獲?今天學習的分數(sh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覺得還要學習什么樣的分數(shù)?讓我們課下找一找生活中還有哪些分數(shù),好嗎?

        【課后反思:】

        這節(jié)課作為區(qū)課改實驗觀摩課,經(jīng)過多次修改拿出來后,獲得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作為本節(jié)課的實踐者,我感覺有兩方面做的比較成功:

        1、情景創(chuàng)設(shè)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以積極的情感投入到對新知的'探索中。在設(shè)計本節(jié)課時曾設(shè)想,怎樣才能讓新課的引入成為學生自身的需要呢?經(jīng)多次“磨課”后,選擇了讓學生拍手表示物體平均分后的數(shù)量。這樣一來,表示“半個”就不可能再用一個手指來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辦法。課堂上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是令人驚嘆的,他們在短暫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彎著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擋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還有的干脆說:沒法表示,就寫兩個字——半個。這時老師提出:“你能用一個數(shù)來表示半個嗎?”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學生提出用分數(shù)表示,還有的說用二分之一來表示,老師都給他們提供表現(xiàn)的機會,讓他們在黑板上用數(shù)表示出來。然后老師有選擇的告訴學生:“0、5可以表示半個,這是小數(shù),以后會學到,而像這個數(shù)(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數(shù),也可以表示半個,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它!苯Y(jié)合課件老師向?qū)W生介紹了分數(shù)產(chǎn)生和發(fā)展的過程,極大的激發(fā)了學生探究數(shù)學,學好數(shù)學的熱情。

        2、在教學中注重數(shù)學思想和方法的滲透,使學生會“做數(shù)學”。在進行“比較幾分之一的大小”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先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個大,哪個小,然后為他們提供試驗材料,鼓勵他們來驗證自己的猜想。學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確了對于同一個物體(或同樣大小的幾個物體),平均分的份數(shù)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數(shù)就越小,所以1/2﹥1/4﹥1/8。這樣一來,學生對分數(shù)的意義以及大小的比較的理解會更深刻,對探究數(shù)學的興趣會更大更濃。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以發(fā)展的眼光來看代學生設(shè)計教學,才會真正落實課標提出的“人人學有價值的數(shù)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shù)學;不同的人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3

        詳細介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乘、除法豎式中各部分的名稱,并理解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2、使學生初步掌握乘、除法豎式的書寫方法,能用豎式正確計算乘、除法、

        3、培養(yǎng)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豎式的計算方法及各部分表示的意義、

        教學難點

        計算結(jié)果積、商的對位及除法每步的含義、

        教具、學具準備

        直尺、例7掛圖、學生用直尺、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表內(nèi)乘、除法口算:

        7385204

        72987366

        32463796

        4342656

        2、指名兩位同學在黑板上用豎式計算,并口述計算過程和應(yīng)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1、導入:加、減法可以用豎式計算,同樣乘、除法也可以用豎式計算,今天我們就學習用豎式計算乘、除法、板書課題:乘、除法豎式

        2、教學例6、【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6橫式:59=

       。2)教師啟發(fā):乘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法的豎式有相同的地方,被乘數(shù)與乘數(shù)上下對齊數(shù)位寫,乘號也與加、減法書寫位置相同,下面也用直尺畫一橫線,橫線下寫積,一定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最后向橫式報告計算結(jié)果、

       。3)學生在練習本上試做,教師巡視、學生可互相討論、

       。4)指名學生到黑板上計算,然后訂正、請學生口述書寫及計算過程、

       、傧葘懕怀藬(shù)5;

       、谠賹懗藬(shù)9,注意相同數(shù)位對齊;

       、墼诔藬(shù)左邊空一個字的位置寫乘號;

       、茉诔颂柡统藬(shù)下畫一橫線,兩邊稍長一點,要用直尺畫;

        ⑤5乘以9的積是45,寫在橫線下面,注意把積的十位上的4寫在十位的位置上,積的個位5要與9對齊;

       、拊跈M式等號后面寫上積45、

       。5)在教師引導下,師生共同總結(jié)乘法豎式計算的'六個步驟,重點強調(diào)積的數(shù)位的寫法,一定要相同數(shù)位對齊,其關(guān)鍵是積的個位與被乘數(shù)和乘數(shù)的個位對齊、

        (6)學生修正做錯的題、

       。7)反饋練習(101頁做一做):

        ①獨立完成;

        ②集體訂正:豎式中各部分名稱,寫積時注意什么?

        3、教學例7、【繼續(xù)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7掛圖

        ①引導學生觀察掛圖,理解題意:把8個蘋果按每2個分一份,可以分成幾份?

        ②明確屬于平均分的第二種分法,用除法計算、列式82=

       。2)教學除法豎式的寫法、

        教師講解:除法豎式的寫法與加、減、乘法的豎式不一樣、哪不一樣呢?

       、傧葘,表示是除法計算,被除數(shù)寫在里,除數(shù)寫在的左邊,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照寫、

       、8除以2商是4,把4對著被除數(shù)8寫在的上面、同時注明4是商、教師講明,每2個是一份,可以分成4份,共分掉了(24=8)8個,就把24的積寫在被除數(shù)8的下面,表示從原來的8里分掉8個,8—8=0,說明正好分完,沒有剩余,用0表示,豎式中這樣寫:在24=8,即分掉的8下面用直尺畫一條橫線,用被除數(shù)8減去24的積8,等于0,寫在橫線下面,寫時注意與被除數(shù)的個位對齊、指導學生在練習本上逐步寫、

        板書:

       、垡龑W生總結(jié)寫除法豎式的步驟,重點總結(jié)商的對位及商和除數(shù)乘積的寫法、

        4、教學例8、【繼續(xù)演示課件豎式】

        (1)出示例8:,這個算式表示直接讓我們求商、

       。2)被除數(shù)是63,除數(shù)9,商應(yīng)是幾?(7),商應(yīng)寫在什么置?因為(7)是7個1,所以要把7寫在被除數(shù)個位的上面、

       。3)下一步該怎樣計算?把9和7的乘積寫在被除數(shù)的下面、

        最后一步怎樣算?用減法,63—63=0,畫橫線,在橫線下把0與被除數(shù)的個位對齊、得0表示正好分完,沒有剩余、

       。4)反饋練習、(101頁例8下面的做一做)

        教師指導做對重點步驟要強調(diào)、

        學生在課本上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后訂正、教師要加強計算步驟及書寫格式的指導,書寫必須規(guī)范,培養(yǎng)良好的書寫習慣、

        三、鞏固發(fā)展、

        1、豎式計算并口述計算步驟及寫法、強調(diào)積、商的對位、

        65=84=279=

        2、把不對的改正過來、

        通過這一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乘、除法豎式的計算步驟、方法、書寫格式、特別防止積、商數(shù)位對錯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四、全課小結(jié)、

        1、讓學生觀看板書,總結(jié)今天學的新知識,再次強調(diào)重點、難點、

        2、教師糾正、補充性地進行小結(jié)、

        五、布置作業(yè)、

        1、用豎式計算下面各題、

        456396789

        2、食堂運來24袋米,平均分8天吃,每天吃幾袋?(寫出橫式和豎式)

        六、板書設(shè)計、

        乘、除法豎式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及相應(yīng)的減法計算;

        2、鞏固數(shù)的組成概念,滲透減法是加法的逆運算,滲透加法交換律;

        3、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和價值,培養(yǎng)學生助人為樂的思想。

        教學重點:

        整十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計算及實踐運用

        課前準備:

        口算卡、教學掛圖(自制)、小紅旗、小棒

        教學流程:

        一、溝通交流、興趣導入

        1、教師出示口算卡,進行口算練習

        師:小朋友們,看誰算的又對又快?

        10+20=20+10=10+()=30

        ()+20=30()+10=15()+()=30

        2、奪紅旗比賽

       、、教師出示掛圖,請學生看圖寫數(shù)。師:小朋友,加油啊,寫得又對又快的同學將會獲得一面小紅旗。

       、、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在珠子下面寫數(shù)。

       、、誘導學生說說以上幾個數(shù)的組成。

        3、興趣導入

        師:同學們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棒,老師很高興,你們還想不想解決更好玩的問題呢?

        生:想。

        師:好,那就讓我們繼續(xù)努力吧!

        二、提出問題,師生互動

        1、出示主題圖,讓學生觀察

        師:誰能告訴大家,他們都正在做什么呢?

        生1:他們正在買東西呢!

        生2:……

        師:說得好!圖上的小朋友叫小明,小明可喜歡喝牛奶啦!這幾天,小明表現(xiàn)得特別好,特別聽爸爸、媽媽說的話,他媽媽很高興,就帶小明到商店去買牛奶。售貨員阿姨先給小明媽媽30瓶牛奶,再給小明2瓶牛奶,F(xiàn)在,老師想問大家,誰能提出一個數(shù)學問題?

        生1: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

        生2:一共花了多少錢?

        生3:小明喝了2瓶,還剩多少瓶?

        師:你們真是個愛動腦筋的好孩子。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解決下面幾個問題吧!

        教師從學生提出的問題中,選出“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和“還剩多少瓶?”的問題板書,逐一引導學生解決問題。

        2、教學30+2

        師:媽媽一共買了多少瓶牛奶?用什么方法計算呢?

        生:一共買了32瓶牛奶,用加法計算。

        師:說得真好,那為什么要用加法來計算呢?誰來說說?

        生:媽媽拿了30瓶,小明拿了2瓶,問“一共有多少瓶?”就把媽媽拿的和小明拿的合起來,一共是32瓶。

        師:你真棒!那誰來告訴老師,應(yīng)該怎樣列式?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列式(板書):30+2=32

        3、教學32-2

        師:現(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媽媽一共買了32瓶牛奶,小明喝了2瓶后,還剩下多少瓶?應(yīng)該怎樣列式呢?

        教師根據(jù)學生回答板書:32-2=30

        師:誰能告訴大家,32-2=30,你是怎樣算出來的?

        教師引導學生采用多種算法,多讓幾位學生說一說他們的算法,鼓勵學生上講臺擺演用小棒演示計算過程。

        4、教學2+30

        師:同學們表現(xiàn)都很棒,現(xiàn)在老師想再出一道題考考大家,比一比誰最聰明?

        教師板書:2+30=

        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后,在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最后全班交流匯報。

        三、知識點拔

        師:結(jié)果是多少呢?你是怎么想的?

        生:……

        師:我們以前已經(jīng)知道“3+2和2+3”的結(jié)果是相等的,只是變換了一下數(shù)的位置而已,所以“2+30與30+2”的結(jié)果也是一樣的。這也是我們以后將要學習的`“加法交換律”。

        四、實踐操作

        1、擺一擺,算一算

        ①、教師先擺小棒,學生認真觀察后寫出算式,并計算

        a、先擺3捆(每捆10根),再擺6根

        教師巡視指導,指名擺演,集體糾正。

        b、先擺3捆與5根,然后拿走5根(教法同上)

        ②、教師先寫好算式,讓學生擺

        a、30+5=b、6+40=c、46-6=

        教師鼓勵學生進行板演,讓學生自由發(fā)揮,引導學生自主評價,集體糾正。

        ③、“小老師”寫算式,學生擺小老師寫算式,學生跟著擺,小老師評價。

        2、看圖列算式

       、、教師出示掛圖引導學生交流,討論。

        如圖:

        先擺擺出

        再擺拿走

        一共□○□=□還!酢稹=□

        請學生板演,并說一說這樣做的理由,最后集體糾正。

        五、鞏固與拓展

        1、數(shù)學小游戲(小馬過河)

        師:今天,同學們的表現(xiàn)太棒了!現(xiàn)在,大家愿不愿意用自已所學的數(shù)學知識來幫助別人做一件好事呢?

        生:愿意!

        師:真是好樣的!你們個個都樂于助人,都是好孩子。(邊說邊貼出游戲圖)

        師:“三月三”快到了,馬媽媽叫小馬把節(jié)日的禮物送給外婆,可是外婆家又住在智慧河的那一邊,小馬必須算完這些題,才能到達外婆家。小馬遇到困難了,讓我們一起來幫幫它吧!

        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圖上的題目,最后的三道題為開放題,沒有固定答案,應(yīng)讓學生多說一說,要鼓勵學生用小棒進行演算。

        師:同學們的數(shù)學學得真好,輕輕松松就能用自己的知識幫助小馬做一件好事,小馬和外婆都非常感謝你們,還祝你們“三月三”快樂。

        2、小結(jié)

        你們今天過得快樂嗎?為什么?你又學到了哪些知識呢?

      人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5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求圓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2、會運用公式計算圓錐的體積、

        教學重點

        圓錐體體積計算公式的推導過程、

        教學難點

        正確理解圓錐體積計算公式、

        教學步驟

        一、鋪墊孕伏

        1、提問:

       。1)圓柱的體積公式是什么?

       。2)投影出示圓錐體的圖形,學生指圖說出圓錐的底面、側(cè)面和高、

        2、導入:同學們,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認識了圓錐,掌握了它的特征,那么圓錐的體積怎樣計算呢?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板書:圓錐的體積)

        二、探究新知

       。ㄒ唬┲笇骄繄A錐體積的計算公式、

        1、教師談話:

        下面我們利用實驗的方法來探究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兩個圓錐體容器,兩個圓柱體容器和一些沙土、實驗時,先往圓柱體(或圓錐體)容器里裝滿沙土(用直尺將多余的沙土刮掉),倒人圓錐體(或圓柱體)容器里、倒的時候要注意,把兩個容器比一比、量一量,看它們之間有什么關(guān)系,并想一想,通過實驗?zāi)惆l(fā)現(xiàn)了什么?

        2、學生分組實驗

        3、學生匯報實驗結(jié)果(課件演示:圓錐體的體積1、2、3、4、5)1 2 3 4 5

       、賵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不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一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趫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兩次,又倒了一些,才裝滿、

       、蹐A柱和圓錐的底面積相等,高相等,圓錐體容器裝滿沙土往圓柱體容器里倒,倒了三次,正好裝滿、

        4、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

        圓柱體的體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圓錐體體積的3倍或圓錐的體積是和它等底等高圓柱體積的、

        板書:

        5、推導圓錐的體積公式:用字母表示圓錐的體積公式、板書:

        6、思考:要求圓錐的體積,必須知道哪兩個條件?

        7、反饋練習

        圓錐的底面積是5,高是3,體積是()

        圓錐的底面積是10,高是9,體積是()

       。ǘ┙虒W例1

        1、例1一個圓錐形的零件,底面積是19平方厘米,高是12厘米、這個零件的體積是多少?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板書:

        答:這個零件的體積是76立方厘米、

        2、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積是25平方分米,高是9分米,她它的體積是多少?

        3、思考:求圓錐的體積,還可能出現(xiàn)哪些情況?(圓錐的.底面積不直接告訴)

       。1)已知圓錐的底面半徑和高,求體積、

       。2)已知圓錐的底面直徑和高,求體積、

       。3)已知圓錐的底面周長和高,求體積、

        4、反饋練習:一個圓錐的底面直徑是20厘米,高是8厘米,它的體積體積是多少?

       。ㄈ┙虒W例2

        1、例2在打谷場上,有一個近似于圓錐的小麥堆,測得底面直徑是4米,高是1、2米、每立方米小麥約重735千克,這堆小麥大約有多少千克?(得數(shù)保留整千克)

        思考:這道題已知什么?求什么?

        要求小麥的重量,必須先求什么?

        要求小麥的體積應(yīng)怎么辦?

        這道題應(yīng)先求什么?再求什么?最后求什么?

        2、學生獨立解答,集體訂正、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02-0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2-29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1-12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5篇)02-17

      小學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通用15篇04-21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十幾減9》數(shù)學教案11-18

      五年級下冊數(shù)學教案11-09

      一年級下冊《咕咚》教案08-26

      一年級語文下冊教案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