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8篇(優(yōu))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班教案 篇1
一、背景資料
(一)知識背景
每當我們吃米飯的進修,會想到大米飯是片樣制做出來的,是由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的,米飯對人類生存起著一定的作用,它的味道好、有營養(yǎng)、吃好了飯才能長身體,長得壯。
(二)方法背景
小朋友們可以用小勺、小口袋等玩米,了解它的特征,知道它的用途,并觀察洗米、蒸飯的過程
二、科技活動方案
1、問題提出:
一日唐岱的媽媽入園時對講“唐岱不愛吃米飯,愛吃面食,中午就讓他少吃一點吧!庇纱宋乙庾R到,幼兒有嚴重的挑食現(xiàn)象,這和家庭的生活習慣有關,北方的家長就愛吃面食,這種偏食直接影響著孩子。
2、適應對象
3~4歲幼兒
3、活動時間
由認識大米的主題活動開始,搞一個系列活動,認識米的外形特征,用處,了解米飯的制作方法,知道香噴噴的'大米飯來之不易,更愛惜勞動果實,尊重勞動人民。
4、活動目標
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米飯的味道,有營養(yǎng),吃好飯菜身體好,了解香噴噴的米飯來之不易,要愛惜飯菜豐富詞匯,香噴噴、噴噴香、營養(yǎng)。
5、活動資源:
水、電飯煲、水盆、小水杯、小碗、口袋……
6、活動過程
。ㄒ唬┢穱L噴噴香的米飯、米粥。
聞一聞,味道是什么?
嘗一嘗,味道怎樣?
7、講述噴噴香的飯菜的作用?
(1)每天早上、中午、晚上我們要吃什么?
(2)為什么我們每天每頓飯要吃飯呢?不吃行不行?
(3)你喜歡吃飯嗎?為什么?說說你是怎樣吃飯的?
小結:我們每天都要吃三頓飯,香噴噴的飯菜為我們提供了生長發(fā)育的所需要的營養(yǎng),如果不好好吃飯、挑食那對學習發(fā)育都會有影響,個子長不高,還容易生病,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吃飽,吃好三頓飯,不挑食,不浪費,那樣身體才好,才會聰明。
。ㄈ┫銍妵姷拿罪埖膩須v
1、噴噴香的米飯是誰做的?
2、大米飯是誰種出來的?
3、我們是怎樣做?
噴噴香的米飯是農(nóng)民伯伯種出來的,是廚房的叔叔阿姨做出來的,他們非常辛苦,我們要愛惜糧食,不要剩飯菜。
。ㄋ模┏鍪緬靾D,復習古詩《憫農(nóng)》。
8、活動評價
小朋友們從始至終都積極圍繞
活動進行,他們既覺得新奇,又覺得有趣,小朋友們通過玩米、洗米、做飯等過程,了解了制作米飯的過程,知道了農(nóng)民伯伯種糧食的辛苦,小朋友們今后要愛惜糧食,不挑食,不剩飯,做一個愛惜糧食的好寶寶。
9、活動的延件:
知道大米可以制作米花、米酒等等。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探索玩具汽車幾種不同的玩法,并能按玩法進行分類。
2、愿意在集體中大膽表達自己的觀點。
活動準備:
回力、遙控、手推、電動汽車若干輛
標記、大圈
活動過程:
一、出示汽車,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這些是什么?有哪些汽車?想想有什么辦法能讓汽車跑起來呢?
二、幼兒自由探索玩具汽車的不同玩法。
教師關注幼兒用了哪些玩法?有哪些發(fā)現(xiàn)?
三、集體交流玩具汽車的玩法。
師:你是怎樣讓汽車跑起來的呢?
請一些幼兒上來示范玩法。教師出示相應的標記。
四、幼兒再次探索玩具汽車的不同玩法并進行分類。
師:這里有四個停車場,這四個停車場里要停什么汽車呢?(出示停車場的標記)
請大家再去試試,想一想你的這輛車可以停在哪個停車場里?
幼兒自由玩車并分類擺放。
五、集體驗證分類的結果。
師:這里停的都是什么汽車,有沒有停錯的?那這些汽車又應該停在哪個停車場呢?
教師引導幼兒按照汽車的玩法分類。
小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隨著小班主題"娃娃家"活動的開展,我班開設了三個"娃娃家"。孩子們的生活經(jīng)驗在游戲中逐漸地表現(xiàn)出來,"炒小菜""招待客人"是孩子們最喜歡擺弄的內容。另外,加上我班孩子的挑食現(xiàn)象比較嚴重,不喜歡吃蔬菜。通過"炒小菜"活動寶寶吃飯菜的情境引發(fā)孩子們說說自己愛吃的食物,利用朗朗上口的語言和重復性的模仿動作激發(fā)孩子們積極參與活動,在"炒小菜"、"盛小菜"的游戲情境中幫助孩子們建立顏色和常見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體驗和同伴一起玩的樂趣。
活動目標:
1、建立顏色與常見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
2、體驗和同伴一起玩"炒小菜"的樂趣。
重難點:幫助孩子建立顏色和常見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活動準備:
紙做的盤子、蠟筆、白米飯(預先做好),蔬菜圖片及掛牌,不同顏色的呼啦圈。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說說自己吃過的菜(價值分析:通過提問,引導幼兒說說自己吃過的菜,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好吃的菜。)
1、昨天,我們給小寶寶們送去了一碗碗的白米飯,可是他們怎么都沒有吃呢?
。ㄒ黄饐枺盒殞,你們怎么不吃呢?)老師模仿寶寶:白米飯可真香!可是我們還要吃小菜。"
2、你吃過什么菜呀?(鼓勵幼兒說出自己吃過的菜)小結:你們吃過的菜可真多啊!
二、炒炒小菜--建立顏色和食物的聯(lián)系(價值分析:通過幫助小寶寶炒菜的游戲,知道食物有不同的顏色,初步建立顏色與常見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1、第一次炒小菜--模仿炒小菜,體驗炒菜的快樂。
老師:我們一起來做爸爸媽媽,給寶寶們炒點小菜吧。
(老師語言伴隨動作)炒炒炒,炒小菜,炒好小菜盛菜菜。(鼓勵幼兒一起模仿)
2、第二次炒小菜--嘗試用鏟子(蠟筆)炒各種顏色的'菜,知道顏色和食物是有關系的。
(1)每人一把神奇的鏟子(蠟筆),用鏟子幫忙炒菜。
(2)炒好小菜盛在哪里。浚ㄓ孟灩P在盤子里涂鴉)邊涂邊說:寶寶請你吃紅紅的小菜。
。3)將盤中的顏色和食物圖片配對紅紅的(黃黃的、綠綠的)是什么菜呢?(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相應的蔬菜圖片)小結:原來,我們吃的菜有各種不同的顏色,這些菜有許多營養(yǎng),會讓我們長高長大。
3、第三次炒菜--炒綠色的菜,初步建立顏色與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
(1)小寶寶說:綠綠的菜有很多營養(yǎng),我喜歡吃綠色的小菜,那你們知道那些菜是綠綠的?(青菜、生菜、芹菜、菠菜……)
。2)炒小菜:每人一把綠色鏟子(蠟筆),我們一起來炒綠色的菜吧!
。ㄕZ言伴隨動作)炒炒炒,炒小菜,炒好小菜盛菜菜。老師詢問:你炒的是綠色的什么菜呢?我炒的是綠色的生菜……(涂鴉)。(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小結:綠綠的青菜、綠綠的西蘭花、綠綠的小圓豆……綠色的小菜可真多,多吃綠綠的小菜身體好。
三、游戲體驗--感受"炒菜"的快樂(價值分析:通過游戲進一步建立顏色和食物之間的聯(lián)系,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1、每人選一個食物掛牌。
2、手拉手做成大鍋,一起說兒歌炒小菜,兒歌念完,大家各自站到相應顏色的圈圈內。(游戲反復)
四、延伸:
今天你們炒的菜又香又好吃,可真開心呀!我們圓圓班還有很多好看的食物,等一下我們到糖果店去看看,到水果娃娃那去瞧瞧。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認真觀察圖片,理解人物動作,用恰當?shù)膭釉~進行表述,感受朋友間的友誼。
2、能傾聽同伴講述,大膽的想象和表達。
3、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興趣。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掛圖一幅。皮球。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出示掛圖,請幼兒看圖片,提出問題:
(1)師:“小兔子要住新房子了,他在做什么呢?”
。2)一個人能行嗎?他想了一個什么好辦法?
(二)進行部分: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人物動作,幫助他們用恰當?shù)膭釉~表示,每個小動物是怎樣幫忙的。
。2)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講述一遍故事。師:這么多小動物幫助搬家,太熱鬧了。
。ㄈ┯螒颍盒⊥冒峒
小兔也想請你來幫幫忙,我們一起幫幫它好嗎?
。ㄋ模┙Y束部分:
教師引導幼兒用不同的方法把球寶寶送回家。
教學反思
這節(jié)課有兒掌握的不是很好,由于我班幼兒大多數(shù)都是民族幼兒,對漢語的理解能力較差,對漢語的一些詞和句子理解不了。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意識到要想讓民族幼兒學好漢語,掌握漢語的詞和句子必須要多說,多聽,多練習。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理解詩歌的內容,學習詩歌中比喻手法的運用。
2、能結合春天的美景大膽想象,按照詩歌句式仿編。
3、感受詩歌的優(yōu)美。
活動準備:
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說一說:春天的初步印象。
1、教師談話導入活動。
師:小朋友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小朋友們心中的春天是怎樣的?請大家說一說。
2、教師小結:
師:小朋友心中的春天有很多美麗的景色,各種各樣美麗的花都開了,冬眠的小動物也醒了,到處充滿了美麗和溫暖。
二、聽一聽:春天是一本書。
1、教師有感情的朗誦詩歌。
2、出示課件圖片,幫助幼兒理解詩歌的內容。
師:你們聽到了老師念得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三、說一說:詩歌的內容。
1、討論一:詩歌中描繪了哪些美麗的景色?
小結:春天各種花豆開放了,有紅的`,綠的各種不同的色彩,五顏六色的,所以說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
2、討論二:春天是一本會笑的書,誰在?為什么笑?小池塘的酒窩是怎么來的?
小結:小池塘笑了,酒窩圓又大,小朋友笑了,咧開小嘴巴,春天來的時候,風吹在小池塘的水面上,就會有小酒窩了。
3、討論三:春天還是一本會唱歌的書,是誰在歌唱?怎么歌唱?
小結:小動物們過了整整一個冬天的冬眠,到了春天就會醒來和朋友們一起玩,他們都很開心,都在唱自己的歌兒呢?
四、引導幼兒有感情地朗讀整首詩歌,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韻律美。
1、引導幼兒用動聽的聲音朗讀詩歌。
2、引導幼兒自由選擇喜歡的詩節(jié)朗讀。
師:你最喜歡哪一本書?
五、仿編詩歌。
師:春天還有很多美麗的景色沒有寫進我們的這本書里,我們一起來為這本增添內容吧。
活動反思:
《春天是一本書》這首詩歌它以優(yōu)美的節(jié)奏和樸素的語言,引導著幼兒用善于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去觀察春天的特征;顒忧拔揖闹谱髁穗娮影装逭n件,根據(jù)詩歌內容制作了“彩色的書”和“會唱的書”,采用讓幼兒觀看課件的方式,讓幼兒通過具體、直觀的畫面理解詩歌的內容;顒訉霑r我采用談話的方式引入活動,因為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可能讓幼兒說說心中的春天是什么樣的,對他們來說還太難,所以在導入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互動的不夠積極。接著是通過老師朗誦詩歌讓幼兒來欣賞,初步對詩歌的內容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然后通過觀看課件上的畫面采用分段和整體學習的方法幫助幼兒記憶詩歌的內容,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本次活動中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首先是在朗誦詩歌時老師的聲音太大,應注意詩歌的風格,讓幼兒感受到詩歌所要表達的優(yōu)美意境。如果加上配樂的詩歌朗誦,效果可能會更好。其次制作的課件畫面小了,畫面還不夠完善;另外播放的多媒體聲音有部分還不夠形象。通過本次活動我覺在活動前的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充分的準備是成功的一半,在活動中,對許多的突發(fā)狀況需要教師進行及時的調整,做到隨機應變、臨危不亂。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名稱:袋鼠媽媽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模仿懷孕時的媽媽,發(fā)展幼兒跳的動作;
2、喜歡參與游戲,能與同伴輪換玩具玩游戲;
材料準備:4 個不同顏色的大布口袋(里面裝著沙子)、平衡木、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動物模仿動作
2、游戲:《袋鼠媽媽》玩法: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同的四隊,每一隊排頭的幼兒系上大口袋當袋鼠媽媽,走過平衡木,跳到呼拉圈里,再跳回來把口袋交給下一名幼兒;規(guī)則:當袋鼠媽媽必須要跳著完成游戲;沒跳的幼兒要重新開始。
3、分散活動:提供大口袋,指導幼兒帶著大口袋模仿袋鼠媽媽的動作,扮演角色進行袋鼠媽媽跳跳跳的'游戲。
活動反思:
次活動的內容和目標都符合本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重、難點突出,幼兒的學習勁頭也很足,尤其在競賽過程中能遵守游戲的規(guī)則進行,秩序較好。但在動作講解過程中有點亂,有點急于求成。整個活動的運動量較少,應該多給孩子運動,增加鍛煉身體的熱情。
小班教案 篇7
有益的學習經(jīng)驗:
1、學說“伸出、側著耳朵聽、摟著、就”等詞語。
2、培養(yǎng)獨立精神。
活動準備:
繪畫材料
活動與指導:
1、請幼兒說一說他們有沒有自己在家的時候,他們是怎么做的。請他們聽―聽故事里的'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2、老師講故事,講到畫媽媽部分,邊講邊畫,以幫助小朋友理解。
3、提問:東東想媽媽的時候做了什么?他是怎樣數(shù)數(shù)的?他是怎樣聽的?(試著做一做伸出手、數(shù)數(shù)、側耳聽、貼著門縫看等動作)數(shù)完數(shù)媽媽還沒有回來,東東又想出了什么好辦法?他是怎么畫媽媽的?先畫什么?后畫什么?
4、老師夸獎東東,請幼兒說一說東東是個什么樣的孩子?(勇敢、會動腦筋)老師表示希望小朋友向東東學習。
5、再講一遍故事,請幼兒隨著故事內容做動作。
6、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媽媽長得什么樣?
7、給幼兒書和筆,讓他們也畫媽媽(或爸爸、奶奶、姥姥等孩子最親的人)。保留畫供下一次語引活動用。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觀察感知初夏常見的水果。
2、嘗試用味覺去發(fā)現(xiàn)水果味道的不一樣。
3、大膽跟同伴、教師交流自己的體驗與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材料:各種水果,彩色筆
經(jīng)驗:嘗過酸甜苦辣等不同的味道。
活動過程:
一、出示手偶,引起幼兒興趣。
1、以小猴請小朋友去它家做客引入。
2、帶小朋友到小猴家。
二、品嘗小猴為大家準備的水果,嘗試說出水果的味道和名稱。
1、幼兒品嘗各種初夏的水果。
2、交流討論:
。1)、你吃的是什么水果?什么味道?
。2)、這些水果酸酸甜甜的味道你們是怎么知道的?
。3)、你還吃過哪些水果?是什么味道?是身體的哪個器官讓我們嘗到了各種各樣的味道?
三、幼兒看操作圖卡
1、幼兒看操作圖卡,說說你認識的卡上的'水果。
2、幼兒看操作圖卡,觀察卡上人物的表情,猜猜他們嘗到了什么味道?請幼兒將人物表情與嘗到的東西連在一起。讓他們建立對應聯(lián)系,學習連線的方法。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選】小班教案08-03
(精選)小班教案07-27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精選】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8-08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8-08
(精選)小班教案08-24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