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精華4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4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能關注自己換牙的過程,懂得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不必擔心害怕。
2.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區(qū)別,知道要保護好新長出來的牙齒。
3.學習保護新牙的正確方法。
活動準備
記錄表人手一份、展板2塊、教學課件。
活動過程
一、換牙記錄表
幼兒填寫自己換牙記錄表并與同伴交流,了解伙伴的換牙情況。
1.談話引入
師:小朋友你們換牙了嗎?今天老師帶了一張換牙記錄表,請你們把自己換牙的情況記錄在這張表上,然后告訴旁邊的伙伴。
2.出示換牙記錄表幼兒觀察記錄并互相講述
師:你和你的好朋友換牙記錄表一樣嗎?哪里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的換牙記錄)
3.集體觀察小朋友的換牙記錄。
我們班上哪些小朋友已經(jīng)換牙了?換了幾顆牙齒?
二、你害怕?lián)Q牙嗎
談話“你害怕?lián)Q牙嗎”?讓幼兒知道換牙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xiàn)象。
1. 換牙時你們心里害怕嗎?為什么? 換牙的時候有什么不方便?拔牙的時候發(fā)生什么有趣的事?
2. 沒有換牙的小朋友,你想換牙嗎?為什么?
3.小朋友為什么要換牙?換牙好不好?
4.師幼共同小結:人長到五六歲時就開始換牙.換牙說明我們長大了,我們應該感到高興,沒有換牙的小朋友也不要著急,更不要害怕,換牙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沒過多久你們呢就回換牙了。
三、結合教學課件
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區(qū)別及保護牙齒的方法。
。ㄒ唬┯^看片斷一知道換牙過程及了解乳牙和恒牙的.區(qū)別。
師:這位奶奶牙齒怎么了?老奶奶牙齒掉了還會再長出來嗎?小女孩又會對奶奶說什么呢?
。ǘ┯^看片斷二知道怎樣保護牙齒并會辨別對與錯。
師:這個小女孩在做什么?她這樣做對嗎?
1. 這個小男孩在做什么?她這樣做對嗎?應該怎樣做?
2. 這個小女孩在做什么?她這樣做對嗎?應該怎樣做?
(三)游戲《指指點點》鞏固保護牙齒的方法
四、繼續(xù)結合教學課件
引導幼兒學習保護牙齒的正確方法。
。ㄒ唬┬∨寢屪屗墒裁矗亢髞戆l(fā)生了什么事?
。ǘ┰诤阊篱L大的過程中,小朋友們應該如何保護它?
。ㄈ┙Y合動畫學習正確的刷牙方法
五、教師小結
乳牙很小,不夠堅硬;恒牙較大,很堅硬。當恒牙萌出時,乳牙就開始松動并最終被恒牙取代。恒牙會陪伴我們一生,我們應當好好保護它。
延伸活動
在閱讀區(qū)投放繪本《小鼴鼠換牙》,讓幼兒閱讀,進一步豐富幼兒換牙的經(jīng)驗。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仔細觀察圖片,展開合理的想象,并能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進行講述
2、豐富詞語“兇猛、驚慌、撒腿就跑、架、又快又穩(wěn)”
3、喜歡看圖講述活動,體驗幫助別人的快樂情緒。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4副圖片、對話框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題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4副圖片,這4副圖片組成了一個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來聽一聽。
二、分段出示圖片講述
。ㄒ唬┏鍪緢D1
1、初步講述圖1
提問:這是在什么地方?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2、具體講述圖1
提問:
A、這是只怎樣的大老虎(兇猛),看到小兔后會怎么說?(出示對話框)
B、小白兔看到老虎后流露出了什么樣的表情?又會怎么做呢?(驚慌、撒腿就跑)
C、跑啊跑啊,跑到了河邊,看到了誰在干什么?小兔子會怎么說?(出示對話框)
3、幼兒完整講述圖1
4、教師完整講述圖1
。ǘ┏鍪緢D4,揭曉懸念
師:大象伯伯會幫助小兔子嗎?最后小兔子有沒有被大老虎吃掉呢?
小結:三只小兔子又高高興興地生活在森林里。
。ㄈ┏鍪緢D2
1、幼兒討論大象救小兔的辦法
師:大象伯伯會怎么去救小兔呢?
2、教師根據(jù)圖片總結大象救小兔的辦法
師:小朋友說了那么多大象救小兔的辦法,來看看圖畫中的大象是怎么去救小兔的呢?
小結:大象伸長他的鼻子,翹起尾巴。整個身體就像一座橋架在河面上。(架)小兔又快又穩(wěn)地走過了橋。
。ㄋ模┏鍪緢D3
1、大象怎么對付大老虎
師:小兔子們都安全的到達了河對面,大象又是怎么對付大老虎的呢?
小結:大象卷起他的長鼻子,在河里猛吸了一口水,對準大老虎,用力地噴去。
2、師幼共同表演大象的動作
3、大老虎又是怎樣的呢?
師:大老虎四角朝天,一邊還喊著“饒命啊,求求你繞了我吧……”
三、完整講述
1、幼兒完整講述
2、教師完整講述,汲取經(jīng)驗
四、給故事取題目
師:請小朋友給這個故事來取個好聽的名字
五、延伸活動:評價故事中的小動物,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教師小結:在故事中,我最喜歡大象伯伯,他是一個助人為樂,足智多謀的人。
【活動反思】
《大象救兔子》這是一個看圖講述活動。喜歡聽故事是幼兒的天性,但大班幼兒往往已不滿足于單純的聽故事,而是試圖借助圖片去想象、思考,創(chuàng)編合理的故事情節(jié),并向他人講述故事內(nèi)容。新《綱要》中要求,教師應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fā)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為此,我通過為幼兒提供一套打亂順序的圖片,啟發(fā)幼兒在理解每一幅圖意的基礎上,分析圖片內(nèi)容之間的內(nèi)在關系,將圖片合理地有序排列,創(chuàng)編故事情節(jié)和講述故事的內(nèi)容,培養(yǎng)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和語言表達的能力。
在排圖講述《大象救兔子》中,我根據(jù)故事的情節(jié)出示圖片,先讓孩子對畫面有感性認識,運用描述性問題,“圖上有誰?”、“它們在做什么?”、“小兔子是什么表情?”,讓孩子描述畫面中的景物、角色、動態(tài),在孩子們對畫面作出初步、基本的理解,然后以設問的方式來展開孩子們的思維和想象。“最后怎么了?”“它是怎樣幫助小兔子的?”等,對畫面進行綜合判斷。然后,運用推想性問題,如“它會怎么說?”、“心情是怎樣?”等,對畫面外在內(nèi)容進行推想、分析和判斷。與此同時,還結合“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等分析性問題使講述由表及里,由里到外地深入開展。最后,采用大圖片與小圖片相結合、集中與分組相結合等方法,使孩子能主動去看、去想、去說;使孩子參與機會多、講述顧慮少;從而孩子的講述就有頭有尾,有情節(jié)有過程,孩子說話也逐漸做到了言之有序。從而培養(yǎng)幼兒仔細觀察的能力。觀察是認識事物的基礎。觀察能力是發(fā)展孩子認識能力的基礎,也是構成孩子創(chuàng)造力的始發(fā)因素。仔細觀察是講述的前提,只有把圖片畫面看清楚,才能有把握的去講。不管是單幅,還是多幅,要引導幼兒仔細觀察圖片上的環(huán)境、人物,細看人物的表情、動作,領會大致意思,在此基礎上,充分發(fā)揮想象,進行分析和合理構想。在每次活動中,我都引導幼兒充分地觀察圖片、理解圖片,為講述做好準備。
在排圖講述《救小兔》活動中,在幼兒理解、分析的基礎上,幼兒開始講述。但幼兒的講述思路較為混亂,急于把畫面內(nèi)容表達出來,也有個別幼兒流水帳式的講述,重點不明確。于是,我請他們講一講 “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等等,通過這些提問使幼兒對畫面外的.內(nèi)容進行有根據(jù)的猜想,進行由表及里的分析。在講述中,幼兒一般會簡單表達,但在語句的豐富性方面要經(jīng)過教師有意識的提示、引導,幼兒才會去擴充自己的語言,在個別幼兒講述后我提問:“小鳥是怎么飛的呢?”,就給幼兒較多的表達空間,給予幼兒回憶、學習詞語的機會。同時也是幼兒間互相學習的好機會,一句優(yōu)美的語言,一個正確的動詞,經(jīng)老師的肯定、表揚,會成為幼兒間追逐模仿的對象。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一、教學目的:
1、讓幼兒在擴散想象的基礎上,理解故事情節(jié),鞏固對動物特征的認識。
2、豐富詞:稀奇、撓、銜,嘗試學用句式:如果……就……
3、引導幼兒在聯(lián)想講述和模擬情境游戲中,感受動物與人,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和諧共處的美好與愉悅。
二、教學準備:
1、故事課件
2、道具:娃娃、棍子、粉筆、方向盤、磁帶一盒
三、教學過程:
1、引題:
師:小朋友,你們?nèi)ミ^動物園嗎?動物園里都有些什么動物呢?
有一個動物園你們可能沒去過,這個動物園可稀奇了,什么叫稀奇?(豐富詞:稀奇——很奇特、很特別)
為什么說這個動物園很稀奇呢?原來呀,這里的小動物不光讓人看,還能往外借呢?你們聽說過嗎?
2、出現(xiàn)角色,想象講述。
師:沒聽說過吧!瞧,動物園剛開張,就有顧客來借動物了。來看看他們是誰?(老爺爺、小姐姐和年青媽媽)
。1)幼兒猜想:他們可能要借什么動物,去干什么?
。2)那他們到底碰到了什么困難,我們一起來問問吧?
。3)幼兒想象并講述:如果你是這個動物園的經(jīng)理,你會借什么小動物給他們?為什么?(運用句式:如果……就……)
3、結合課件完整聽故事一次,理解情節(jié),學習重點詞
師:小朋友真會動腦筋,請出了這么多小動物來幫忙,那么,動物園到底把什么動物借給他們呢?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結合課件講述故事一次
提問:
①動物園到底請了哪些小動物誰幫助了老爺爺他們的?(小猴、袋鼠、長頸鹿)
、谛『飵屠蠣敔斪鍪裁?(學習詞:撓)試試互相撓癢癢。
、坶L頸鹿是怎么幫小姐姐的?(學習詞:銜,學學長頸鹿的嘴巴,)
④袋鼠又會怎么幫助年輕媽媽呢?(唔!寶寶睡在袋鼠的'嬰兒袋里,又溫暖又舒服,媽媽呢,就可以輕輕松松地繼續(xù)逛街了。)
4、聯(lián)系自身,想象講述
師:老爺爺他們得到了小動物的幫助,心里很感激,都夸這個動物園的動物怎么樣。◥蹘椭耍!
師:哦,都是樂于助人的動物寶寶,如果現(xiàn)在你們身邊也有一個這樣的動物園,你最想借誰?幫你做什么?
5、結合生活經(jīng)驗講述
請幼兒說說都幫助過誰?幫他做什么?
師:小動物見到別人有困難,都能樂意用自己的本領幫忙。我們小朋友也都有一雙靈巧的手,又特別地聰明,你們看到別人有困難,是不是也會樂意幫忙呢?
6、情境游戲,引導幼兒參與
我,原來我們小朋友在家和在幼兒園時也都很樂于助人,那生活的其他地方,比如:一些公共場所呢?(也會嗎?)那好,現(xiàn)在這兒就來了兩位需要幫助人。
、 盲人過馬路(隨機畫上斑馬線,教師扮演盲人)
、 給抱寶寶的阿姨讓座
將幼兒的座位變成一輛公共汽車,教師扮演年輕媽媽!
幼兒讓座,
師:噢!太好了,謝謝謝謝,有一個位子就夠了,謝謝小朋友,謝謝大家,你們是哪個幼兒園的小朋友呀?我要讓我的寶寶也想你們學習。
提問:剛才你們都幫助了誰?
喲,你們可真是愛幫助人的好孩子。那么你們幫助了他們以后心里覺得怎么樣?(用快樂的聲音回答)這么開心,讓我們擊掌。耶!
小結:原來幫助別人時候自己也能得到快樂。生活中我們就應該這樣,你幫我,我?guī)湍,大家互相幫助,相親相愛。
7、延伸:下課后繼續(xù)去幫助有困難的人!
幼兒園里也許還有其他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呢!來,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熡资譅渴殖鼋淌,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連貫的語言,圍繞“有用的繩子’’進行談話。
2.幫助幼兒學習用輪流、修補的方式進行自由、有序的交談。
3.激發(fā)幼兒談話的興趣,大方地向同伴、老師表達自己的想法。
(會用“輪流、修補”的方式談話,是啟發(fā)幼兒圍繞話題談話的重要因素之一,要讓幼兒在這次活動中樂于、善于用輪流修補的'方式談論繩子的用處,讓幼兒用玩的經(jīng)驗去生動地認識體驗繩子的用途是重要的一環(huán)。因此,我們運用了多感觀參與的方法讓幼兒充分地去玩弄繩子,以達到‘‘用連貫性的語言大方的向同伴談論繩子用途”的目的。)
活動準備
1.各種繩子(毛線、尼龍、扎頭的發(fā)帶)若干。
2.幼兒每人自帶一根繩子。
活動過程
1.通過“故事”引出談話話題!
(1)教師講故事:有一個人,常常忘事,他就用繩子打結幫助自己記事,大事打大結,小事打小結,結果呀……
(2)與幼兒討論如下問題:你在哪里看過繩子?繩子可以做什么用?找一找,自己身上有沒有繩子?
(話題用“講故事”的方式引入,可以提高幼兒的積極性,引起幼兒都來尋找“我用繩子干了些什么的欲望。)
2.運用“玩一玩,說一說”的方法,讓幼兒自由地交談。
(1)讓幼兒自由組合,將自己帶來的繩子創(chuàng)造性地玩一玩,說一說它的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與幼兒共同活動。例如:將繩子圈在椅子上跳、爬,把繩子放在地上,在繩子上面走、玩蹦蹦繩游戲。
(2)教師指導幼兒邊玩邊說。通過插話,幫助那些只玩不說的幼兒與同伴進行交談。
(這一環(huán)節(jié)有兩個作用。一是給幼兒充分體驗、表達的機會,因為全班幾十個孩子,不可能每個幼兒都有在集體面前談話的機會。通過玩耍和自由兩兩交談,使每個幼兒都享受了談話的權利。二是通過集中談話,可以了解幼兒對輪流、延續(xù)談話方式的掌握情況,以幫助幼兒更有效地捕捉別人談話的信息進行對話。)
3.運用假設,拓展談話范圍。
教師提出假設:假如我們的身體是一根繩子,軀干是粗繩子,四肢是不粗不細的繩子,手指腳趾是細繩子,頭發(fā)是細細的繩子,它們又能干什么用?啟發(fā)幼兒圍繞這些假設,有興趣地與旁邊的小朋友進行交談,也可以用集中談話的方式進行有趣的談話活動。
(在“拓展談話范圍”這一過程中,教師提出一連串有趣的“假設”讓幼兒進行談話,可以激發(fā)幼兒無限的想象,還可以引導幼兒將繩子的用途向著生活需要、自我保護等方面去拓展。這樣,又可以引出更多、更有趣的談話。)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的教案02-28
大班語言教案:字寶寶 大班語言教案09-21
大班語言教案:走近澳門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9-07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9-20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1
大班語言教案(精選)0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