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通用】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班教案4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愿意參加音樂游戲并在集體中大膽表現,感受游戲的快樂。
2.初步培養(yǎng)幼兒音樂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
3.了解貓的生活習性和特點,喜歡小動物。重點: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游戲的興趣,享受游戲帶來的快樂。
難點:初步培養(yǎng)幼兒音樂游戲的規(guī)則意識。
活動準備:
音樂磁帶、小貓頭飾每人一個、創(chuàng)設“貓咪樂園”情景。
活動過程:
一、韻律活動
1、教師變貓,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2、教師帶領幼兒在貓咪樂園中隨著音樂做韻律活動,鼓勵幼兒大膽表現。
二、發(fā)聲練習
教師引導幼兒用強弱對比的聲音演唱《大貓小貓》。
三、音樂游戲《找小貓》
1.教師引導幼兒說出小貓的本領,鼓勵幼兒用肢體動作來表現小
貓的本領。(捉老鼠、會爬樹、捕小魚等)。
2.教師激發(fā)幼兒游戲的興趣,交待游戲規(guī)則:小貓一定要在音樂
開始后才能躲藏,并在貓媽媽出來時全部躲好。
3.第一遍游戲,教師小結游戲規(guī)則情況。并引導幼兒說出自己躲
藏在哪里?(使用恰當的方位詞)
4.第二遍游戲,教師鼓勵幼兒換個地方躲藏,并小結游戲情況。
四、情景表演《小心大灰狼》。
“貓媽媽”(教師)帶領“貓寶寶”(幼兒)捉老鼠的時候,大灰
狼突然出現,小貓迅速躲藏起來。大灰狼找來找去沒有看到小貓,灰溜溜地走掉了。貓媽媽召喚小貓,詢問躲藏情況,表揚小貓的聰明勇敢,帶領小貓一同離開活動場地。情景表演結束。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認識大大小小的蛋,知道蛋有蛋清、蛋黃、蛋殼。
2、能按照蛋的大小進行排列。
3、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
4、使小朋友們感到快樂、好玩,在不知不覺中應經學習了知識。
活動準備
1、圖片:雞、鴨、鵝、鵪鶉。
2、實物:雞蛋、鴨蛋、鵝蛋、鵪鶉蛋。
3、透明玻璃碗4個。
活動過程
1、出示一只鴨蛋,請幼兒觀察,說說是什么動物的蛋。
2、出示大大小小的各種蛋,引導幼兒用比較的方法發(fā)現蛋寶寶的特點。
。1)鼓勵幼兒比比、看看、掂掂,從蛋的大小、顏色來比較不同。
(2)請幼兒將蛋寶寶從大到小或從小到大排隊。
(3)猜猜它們是誰的蛋,請幼兒將蛋寶寶與禽類圖片一一對應。
3、教師和幼兒共同小結:有的蛋大、有的蛋;有的蛋輕、有的蛋重;有的蛋顏色偏紅、有的蛋是淺藍色的;還有的蛋帶斑點,等等不同動物的蛋是不一樣的。
4、看看蛋的內部結構。
(1)教師提出問題:雞蛋的里面會是什么樣子?引發(fā)幼兒想要打開蛋看看里面是什么。
。2)教師將蛋逐一打開,倒進玻璃碗中,請幼兒仔細觀察蛋殼、蛋清、蛋黃。
。3)知道所有的蛋都有外殼,蛋殼比較脆、薄,容易碎。蛋殼里面有蛋黃和蛋清。
5、有營養(yǎng)的蛋。讓幼兒知道蛋有營養(yǎng),吃了對身體有好處。
活動延伸:
1、閱讀幼兒學習資源②2~3頁,欣賞各種各樣的蛋寶寶和蛋殼工藝品。
2、教師將蛋煎熟,請幼兒品嘗。
教學反思
本次科學課主要是要讓幼兒通過觀察認識各種各樣的蛋,知道蛋有大小、重量、顏色的'異同等。幼兒對雞蛋、鴨蛋、鵪鶉蛋都挺熟悉,對鵝蛋不是很熟悉。孩子們通過比較各種各樣的蛋寶寶,無形中了解了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道理。每個幼兒也都從不同中找到了相同,知道蛋是有蛋殼、蛋清、蛋黃三部分組成的。在延伸活動中,我們鍛煉了幼兒自己動手的能力,用碎蛋殼粘貼自己喜歡的圖案;分享了美味蛋羹,孩子們津津有味的吃著,我相信這應該是他們吃到的最美味的食物了吧?
通過這節(jié)課,我了解到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科學課,在保證孩子們探索興趣和積極性的前提下給孩子們充分的自主權,讓她們自由的探索是很重要的。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歌曲的內容,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的不同動作及貓與老鼠角色的變化。
2.借助觀察的經驗及老師的動作提示,嘗試根據歌詞內容創(chuàng)編老鼠不同的動作造型,有節(jié)奏地做老鼠跑、老鼠吃米等動作。
3.在教師的提醒下,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知道扮演老鼠時蹲下后不隨便移動,等大貓唱完最后一句時才能跑回座位。
4.在學習歌表演的基礎上,結合游戲情節(jié),注意隨著音樂的變化而變換動作。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重點:
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歌詞中老鼠的不同動作及貓與老鼠角色的變化。
活動難點:
能隨著音樂邊唱邊有節(jié)奏地做老鼠跑、老鼠吃米等動作。
活動準備:
1.老鼠和貓的頭飾各一個。
2.幼兒用書:《貓捉老鼠》。
3.歌曲:《貓捉老鼠》。
活動過程:
一、教師戴上老鼠頭飾扮演鼠媽媽
師:寶寶們,你們知道我是誰嗎?我是鼠媽媽,你們就是鼠寶寶。今天天氣真好,我們出去活動活動身體吧。
二、創(chuàng)設游戲情景,初步熟悉歌曲旋律,并模仿老鼠跑、吃米、睡覺的動作
1.師:出門之前媽媽要提醒你們,咱們老鼠最怕誰啊?所以出門的時候動作要怎樣才能不被貓發(fā)現?誰來學一學老鼠走路?
2.教師歌唱第一段歌曲,并引導幼兒隨音樂節(jié)拍一下一下地用腳尖跑。
3.師:哎呀,玩了半天肚子餓了吧,老鼠最愛吃大米,我們一起去找點米吃吧。米找到了,快點吃米吧,看看你們是怎么吃米的呢?
4.教師歌唱第二段歌曲,并引導幼兒隨音樂節(jié)拍一下一下地吃東西。
5.師:媽媽來摸一摸,呀,小肚子都撐得圓滾滾的,吃飽了我們休息一會兒吧。(教師歌唱第三段歌曲)
6.師:小老鼠睡覺了,誰來了呢?(教師戴上貓的頭飾)發(fā)生了什么事?(教師歌唱第四段歌曲驗證幼兒的猜測)剛才大貓出現的時候你們心里感覺怎么樣?能不能用你的'動作和表情告訴大家你很害怕的樣子?
三、完整欣賞歌曲,引導幼兒跟隨教師邊唱歌曲邊表演
1.師:趕緊跟媽媽回家吧。我們一起回想一下剛剛我們出去干什么了呢?(教師引導幼兒回憶歌詞內容并逐一出示相應圖片)
2.教師播放歌曲,幼兒完整傾聽。
師:媽媽還把剛才的事編成了一首好聽的歌曲,歌曲的名字就叫《貓捉老鼠》。
3.教師引導幼兒看圖歌唱,并學習用不同的演唱速度、力度表現第四段歌詞,即“一只大貓跑上來了”唱得稍慢,“來捉老鼠了”唱得快一點響一點。
4.教師帶領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
師:來,我們一起一邊歌唱一邊用動作把剛剛干得事表演出來吧。
5.教師彈琴,幼兒歌唱。
四、游戲:貓捉老鼠
1.場地布置:幼兒圍坐在教室旁邊,中間空出場地。
2.向幼兒明確游戲規(guī)則。
師:鼠寶寶們聽好了,等會兒聽到“小小老鼠,跑來跑去”時,你們就做老鼠跑的動作到前面來,聽到“小小老鼠,現在吃米”時,你們就趕緊蹲下做吃米的動作,聽到“小小老鼠,現在睡覺”時,你們就睡覺,不能動嘍。我來做大貓,聽到大貓唱完最后一句“來捉老鼠了”時,你們就快速跑回座位,不然就要被大貓抓住啦,知道了嗎?
3.教師播放音樂帶領幼兒玩“貓捉老鼠”的游戲。
4.請個別幼兒扮演大貓,再次共同游戲。
教學反思:
《貓捉老鼠》是一首充滿童趣、富有情景、節(jié)奏鮮明的兒童歌曲。我根據小班幼兒思維處于從直覺行動思維向具體形象思維過渡的時期以及情感外露、不穩(wěn)定的特點,本次活動我主要運用了表演法、游戲法、情境法等教學方法。引導幼兒扮演小老鼠,在玩耍、吃米、躲藏等不同情境中,反復感受音樂旋律和歌詞,提高對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真正做到玩中學、學中樂。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 知道游戲的規(guī)則和玩法。
2、 能夠迅速記住自己的組別。
3、 樂意參加游戲。
4、 學習游戲的`玩法及規(guī)則。
5、 發(fā)展幼兒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活動準備:
在場地的兩側畫兩個大圓圈,作為糧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對幼兒進行分組:一組金豆豆,一組銀豆豆。
2、 帶領幼兒到戶外場地明確兩個大圓圈,一個為黃色糧倉,一個白色糧倉。
二、具體部分
1、請兩組幼兒混合蹲在一個圓圈內,老師念兒歌:“金豆豆,銀豆豆,一顆一粒不能丟,顆顆汗珠粒粒豆,揀到我的盒里頭。邊念邊摸圈里幼兒的頭,被摸到的幼兒馬上起來跟著走,直到豆豆揀完為止,最后揀豆人說:“金豆豆進黃色糧倉,銀豆豆進白色糧倉!贝蠹荫R上分開,各自向指定地點跑去,并拉成圓圈,看哪對拉得又快又好。
2、幼兒開始游戲數次。
規(guī)則:金豆豆必須進黃色糧倉,銀豆豆必須進自己糧倉。
活動結束:
教師對本次游戲中表現好的幼兒進行表揚。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基本上能按要求完成教學目標,幼兒在活動中參與游戲的積極很濃,都能按要求把豆豆放到相應的籃子里,聽信號跑的時候也能在老師的提醒下控制自己的行動不碰到旁邊的小朋友。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11-07
小班教案(精選)10-02
小班教案(精選)09-23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2
小班教案12-10
小班教案12-28
小班教案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