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語言教案5篇【精品】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 在與小鼴鼠一起尋找“肇事者”的過程中,了解到動物的“嗯嗯”是不一樣的,并知道“嗯嗯”時要顧及到他人。
2. 在圖片的幫助下,辨認一組漢字,感受漢字與圖片對應的關系,提高對漢字的敏感性。
3. 感受故事的有趣好玩,體驗閱讀和想象所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 16本《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圖書
2、 鴿子、馬、山羊、豬、奶牛的圖片及字卡
活動過程:
1、 介紹圖書名稱,引起幼兒興趣。
。1) 今天老師帶來一本新書,書名叫《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嗯嗯是什么意思呀?(幼兒自由回答)
。2) (師手指小鼴鼠)這是小鼴鼠,它的頭上是什么呢?(嗯嗯)
。3) 我們一起來看這本書,請小朋友把書翻到第1頁,翻好了嗎?(師讀書到括號前)看看小鼴鼠是什么表情?(師讀完括號內容)
。4) 我們看第二頁,小鼴鼠的表情是什么樣?我們來學一學小鼴鼠的動作。(師讀完括號內容)你們從哪看出來小鼴鼠的視力不好?
。5) 翻到第3頁,翻好了嗎?師讀第3—4頁的括號前,“叭”,鴿子的嗯嗯是什么樣的?還濺到了小鼴鼠的腿上,(讀完括號內容)
2、 幼兒自由閱讀,了解故事內容。
。1) 小鼴鼠又去問了哪些動物呢?它們的嗯嗯是什么樣子的?請小朋友從第5頁看到第14頁。
。2) 小鼴鼠問了誰?(教師根據(jù)幼兒所說的動物依次出示圖片)
。3) 我這里有些漢字寶寶,你們認識它們嗎?這是什么字?(請個別幼兒上來把字擺在圖片的下方)。
。4) 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漢字寶寶。
。5) 小鼴鼠先找了誰?然后呢?是怎樣一個順序呢?你們來說我來擺。如果你不知道怎么辦呢?(可以看看書)
3、 教師與幼兒共同閱讀,讓幼兒了解故事的結局。
。1) 我們一起來讀這本有趣的書,翻開封面一起讀一讀書名。
。2) 馬的嗯嗯在哪里?是什么樣的呢?
(3) 翻一頁,野兔的'嗯嗯是什么樣的?你們聽到野兔嗯嗯掉下來的聲音嗎?(噠噠噠噠……)師讀完括號內容。
。4) 山羊的嗯嗯在哪里?你們發(fā)現(xiàn)它是什么顏色的?
(5) 奶牛的嗯嗯是什么樣的?小鼴鼠在哪里?為什么躲在這兒呢?
(6) 小鼴鼠又問誰啦?畫面很有意思,這是豬頭,這是豬屁股,小鼴鼠做了一個什么動作?為什么要這樣呢?
。7) 后來它又去問誰?它有沒有找到是誰嗯嗯在它頭上?想不想知道?我數(shù)一、二、三,你們把夾子拿掉放在簍子里。后面不要翻,要不然就沒有趣了。
。8) 它又找了誰?(書面向幼兒),這是蒼蠅的嗯嗯嗎?那到底怎么回事?我們聽聽書上怎么說的。
(9) 師讀完16頁,問:是誰的大便呢?猜猜看,小鼴鼠會做什么事?
(10) 師讀完,它為什么呲溜一下趕緊鉆回地下呢?
4、教師與幼兒完整閱讀
。1) 你們想和老師把這個好玩的故事再讀一遍嗎?
。2) 翻開封二,下面有兩行小字寫的是什么呢?仔細聽一聽,你會自己到廁所嗯嗯嗎?
。3) 這本書真有趣,它讓我們知道了這些動物的嗯嗯是什么樣的,還讓我們知道嗯嗯要去廁所,小朋友對動物嗯嗯的問題很感興趣,我們可以查找圖書,收集資料,詢問爸爸媽媽,然后我們再來討論這個問題好嗎?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一、活動目的: 1、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理解木偶表演的內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2、 鼓勵幼兒不怕困難,摔倒了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二、活動重點: 理解木偶表演的內容,學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三、材料及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木偶:大象、小兔、小豬、小貓四個角色;事先請兩位老師排練好表演內容,布置表演場景。
四、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今天,老師請來了幾位小動物來表演節(jié)目,你們想看嗎?
(二)初步感知:(分段觀看表演,邊看邊討論) 1、從開始——小兔說:“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問:(1)大象怎么啦?
。2)小兔看到大象摔倒了,它怎么說?
。▽W說短句:“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先個別幼兒回答,后集體練習。) 2、從小豬出場——“哎,你太重了,我扶不起”。
問:誰又來幫助大象,它是怎么說的?(集體練習以上短句) 3、小貓出場“喵喵喵”
問:(1)誰又來幫助大象了?
。2)小貓會對大象說什么?
。ㄕ垈別幼兒上臺來對大象說“大象,不要怕,我來扶你起來”) 4、過渡提問:
三個小動物都扶不起大象,這可怎么辦?
。1)請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讓大象起來?
。2)個別幼兒講自己的辦法(2-3名)。 5、看最后一段表演
問:小動物對大象說了什么話,大象爬起來了嗎?
(練習短句“摔倒了,不要怕,一、二、三自己爬起來”) (三)反復感知:(完整觀看表演,引導幼兒學著講講) 1、交代表演名稱。
2、要求幼兒一邊看表演,一邊可以和小動物一起表演。 (四)遷移運用:
1、出示小熊,它走著走著就摔倒了。(師:哎呀,小熊摔倒了,我們怎么對它說?)
2、如果你摔倒了,你怎么辦?
3、小結:鼓勵幼兒摔倒了不要怕,自己爬起來,做個勇敢的孩子。
評析:
從教師制定的目標來看,還是比較合理的。既有語言活動的要求,練習短句。同時也滲透了德育教育,對幼兒進行勇敢教育。因此,從活動的選材和制定的目標都是非常適合小班年齡階段的幼兒的。對重點的把握也是比較準確的,突出了語言活動的語言性。
從整個活動的過程來看,采用木偶表演的形式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在看看講講的過程中,自然地融入到故事的情節(jié)中,幼兒的主動性得到了較好的發(fā)揮。教師活動的.設計過程中注重了每個環(huán)節(jié)之間的銜接比較緊湊,過渡較自然。良好的教學形式使幼兒的參與性較好,師生間的呼應體現(xiàn)較好。
但作為語言活動,總的說來幼兒學的對話量比較少,尤其是需要掌握的短句,可讓更多的幼兒練習講講。此外,還可在分段表演中采用不同的形式讓幼兒學說對話,如小熊的對話由老師來講,小豬和小貓的話可請個別幼兒、集體幼兒練習和分組練習,讓幼兒到臺前與木偶直接對話,更好地體驗師生間、幼兒與木偶間的情感交流,從而也可讓幼兒感受同伴間互相關心、幫助的情感。另外,教師在操縱木偶要注意方向的一致性。總之,在活動中教師還缺乏一定的隨機應變能力,根據(jù)幼兒的能力及時地調控。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設計理念:
《小老鼠的夢想》是一個充滿愛的故事。《指南》中指出:鼓勵幼兒用故事表演、繪畫等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圖書和故事的理解。本節(jié)活動中,主要引導幼兒在講述自己喜歡的故事圖片中回顧故事內容,理解大老鼠和小老鼠的心情變化,嘗試制作心情圖表;進而引導幼兒合作表演故事,表現(xiàn)自己對故事的理解,豐富幼兒的語言。
活動目標:
1.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變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2.喜歡表演,與他人友好合作。
3.感受小老鼠對大老鼠的愛,學會關愛他人。
活動重點:
感知小老鼠和大老鼠的心情變化,加深對故事的理解。
活動難點:喜歡表演,與他人友好合作。
活動準備:表演道具、課件等;
活動過程:
一、游戲情境的導入:
1.小朋友,你們看,小老鼠又來到了我們創(chuàng)意班!你們喜歡它嗎?為什么?
2.哦,小老鼠剛開始不愿幫大老鼠干活,是在想夢想呢!它想要帶給大老鼠一個大大的驚喜。
二、游戲活動的準備:
1.小朋友們,大家還記得這個好聽的故事嗎?請小朋友選擇你喜歡的`一張圖片給我們大家講一講。
2.幼兒講述,引導幼兒交流:大老鼠的心情是怎樣的,為什么?
小老鼠 大老鼠 大老鼠心情
悠閑地蕩秋千 忙著在花園里翻土 生氣
咚地跳到手推車里 繼續(xù)干活 無奈
送給大老鼠一頂太陽帽 戴上太陽帽 驚喜
睡著了 睡著了 幸福
3.播放畫面,引導幼兒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大老鼠的心情。
三、游戲活動的過程:
1.分發(fā)表演材料,指導幼兒分組表演:
指導要點:在表現(xiàn)動作的基礎上,注意體現(xiàn)出小老鼠、大老鼠的神態(tài)及心情。
2.播放背景音樂,合作表演。
3.交流表演感受
4.總結評價,對幼兒的大膽表演給予肯定。
四、游戲主題的延伸:
1.你也有過這樣的夢想嗎?你是怎樣實現(xiàn)夢想的,把你的小故事分享給大家聽。
2.區(qū)角延伸:
。1)美工區(qū):有趣的帽子(裝飾帽子)
。2)閱讀區(qū):閱讀故事《漫長的一夜》《小老鼠忙碌的一天》
(3)表演區(qū):合作表演故事《小老鼠的夢想》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學習的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yōu)美語句,體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
2、幫助幼兒深入理解散文的語言,尤其是將雨衣、雨傘、雨鞋比喻為自然界事物的表現(xiàn)手法,培養(yǎng)幼兒的藝術思維。
3、嘗試創(chuàng)編。
4、借助圖文并茂,以圖為主的形式,培養(yǎng)孩子仔細閱讀的習慣,激發(fā)閱讀興趣。
5、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活動準備:
教具;《彩色的雨》圖片,伴奏
活動過程:
一、師生律動出場
1)教師:小朋友們,美麗的春天到了,我們一塊去郊游吧!你們聽什么聲音,呀,下雨了,我們趕快找個地方坐下來躲躲雨吧。(放音樂進場)
2)教師:外面下雨了,小朋友們你們見過雨嗎?雨是什么樣子的?雨又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總結:雨是透明的、無色的,它是亮晶晶的,象一粒粒透明的珠子。
二、請幼兒欣賞散文,初步理解作品的意境教師:有位娃娃她眼中的雨很特別,你們想知道嗎?
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娃娃眼中的`雨是什么顏色的。
幼兒欣賞散文,教師提問。
。1)這篇散文的題目叫什么?(《彩色的雨》)
。2)在散文《彩色的雨》中,你都聽到了些什么?
(讓幼兒初步感受散文的內容)
三、欣賞散文,感受散文中的優(yōu)美意境和有趣的比喻。
。1)教師:雨衣、雨傘、雨鞋它們象什么呢,現(xiàn)在,我們再來欣賞一遍《彩色的雨》這篇文章。
。2)幼兒欣賞散文。
。3)教師提問x教師:雨衣象什么?為什么說雨衣象云?
x教師:雨傘象什么?為什么說雨傘象花?
x教師:雨鞋象什么?為什么說雨鞋象船?
。ò凑丈⑽捻樞虺鍪緢D片幫助幼兒理解散文內容)(引導幼兒用散文中的優(yōu)美的句子來回答)
x教師:雨衣、雨傘、雨鞋還象什么呢?
四、教師:小朋友,你最喜歡散文中的哪句話?
五、再次完整的欣賞一遍散文,體驗散文的優(yōu)美意境。
教師:《彩色的雨》這篇散文很美,讓我們再來欣賞一遍散文,大家一邊聽一遍跟著伴奏朗誦。
幼兒初步嘗試創(chuàng)編散文
1、教師:這個散文真好聽,老師也會,老師示范創(chuàng)編
2、請幼兒創(chuàng)編3.共同朗讀創(chuàng)編的內容
3、活動結束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嘗試創(chuàng)編故事《會走路的鳥窩》,能大膽想象表達自己的想法。
2、在看看想想說說中,萌發(fā)愛護小鳥的情感。
教學重點:
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
教學難點:
嘗試小組合作編講故事。
教學準備:
課件《會走路的鳥窩》、鳥窩PPT。
教學過程:
一、興趣導入。
1、出示漢字"鳥窩":你知道小鳥喜歡在哪里做窩?(經(jīng)驗回憶)
2、出示漢字"會走路的鳥窩":鳥窩怎么會走路呢?(幼兒猜想)
3、出示"小鹿"圖片:原來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關,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想想說說。
1、幼兒分組進行編講故事"會走路的鳥窩"。
2、教師巡回指導:大膽想象。
3、幼兒分組講述編講的故事:聲音響亮,人人參與,有想象。
過度:你們編的故事真有趣,那我們來聽聽鳥媽媽是怎么說的?
三、聽聽看看。
1、教師播放課件,幼兒欣賞。
2、提問:
。1)現(xiàn)在你知道為什么鳥窩會走路了吧?
。2)你喜歡小鹿嗎?為什么?
3、小結:原來小鹿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在保護著小鳥。
四、情感遷移。
1、這真是一個美麗感人的故事,那我們可以用什么方法來愛護小鳥呢?
2、鼓勵幼兒用廢舊物為小鳥做窩。
教學評析:
此次活動是結合4月愛鳥周環(huán)保活動來設計與實施的,前期孩子對鳥的一些生活習性、與人類的友好關系及護鳥的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在主題開展中孩子們對小鳥的家是最為關心和感興趣的,基于此,通過在"課程資源"中的搜索,老師找到了這次活動點"會走路的.鳥窩"。
其實故事的本身對幼兒來說并不難理解,但故事中蘊涵的教育價值卻很有意義,當然本著優(yōu)化的原則,隨即教師對此活動進行了調整與設計,考慮到班中孩子語言發(fā)展的需要,即將活動的重點確立為:幼兒大膽想象故事情節(jié);難點為:嘗試小組合作編講故事。
在活動中首先運用經(jīng)驗回憶,讓幼兒重溫對鳥窩的認識。幼兒只有有了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展開想象;其次在問題設疑中步步推進,激發(fā)幼兒大膽想象,如:"鳥窩怎么會走路呢?原來這件事跟一只小鹿有關,這是怎么回事呢?"鼓勵激發(fā)幼兒不斷地大膽地想象,正是有了這些想象的堆積,孩子們才會有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
難點的確立也是基于孩子們一次次的發(fā)展需要的,剛開始時孩子的編講可能是個體的,這在活動中也有體現(xiàn),慢慢地讓孩子們手持圖片有序的合作編,而今天的活動中試著讓孩子們每一組就一個想法進行編講,沒有序號、沒有圖片,有的只是每個孩子腦海中想象的畫面,然而最終要將她們匯編在一個故事中,這對她們來說協(xié)商、合理的排位、個體表達的組合是一個挑戰(zhàn)與考驗,活動中也花了一定的時間去讓孩子嘗試與練習,因此在難點的實施中我更多的運用了體驗法;當幼兒合作編講中教師適時的指導與推動也是比較有效的,如一組幼兒在編講中以1位幼兒為主,其他的孩子幾乎沒話講,這與合作編講的目的是有距離的,于是老師進行了介入與引導,使其進行合理的分配。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的教案02-28
大班語言教案:走近澳門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字寶寶 大班語言教案09-21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9-20
大班語言教案(經(jīng)典)09-07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11
大班語言小學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