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班教案 推薦度:
- 《動物》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拜年》大班教案 推薦度:
- 最新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白露大班教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優(yōu)選)大班教案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教案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10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意圖
繩子是我們?nèi)粘I钪谐R姷挠闷。它種類很多,有著各自的用途。與繩子有關(guān)的區(qū)域活動如繞、穿、系、貼、串等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也經(jīng)常見到,但所用繩子的種類比較單一。從談話活動中了解到,幼兒對繩子的感知確實是比較零散和片面的,特別是對繩子種類和用途的認識。因此決定開展這個綜合活動,讓幼兒對繩子的種類、用途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幾種常見的繩子及其用途。
2、通過充分的動手操作,達到練手、練腦的目的。
3、通過豐富的區(qū)域活動,讓幼兒感受玩繩的樂趣,并體會繩子的廣泛用途。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各樣的繩子(毛線繩、麻繩、尼龍繩、棉線繩、紙繩、草繩、塑料繩、鋼索繩、藝術(shù)繩等)及其圖片,讓孩子帶到幼兒園。
2、事先請幼兒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各種各樣的繩子,并了解繩子的用途。
3、制作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繩子”,介紹繩子的種類、制作材料、制作方法及用途。
活動過程
1、按幼兒意愿將幼兒分成若干小組,讓幼兒拿著自帶的繩子向同伴介紹:我拿的是什么繩子,它有什么用途。
2、觀看多媒體課件“各種各樣的繩子”,全面了解繩子的種類、用途。
3、通過游戲讓幼兒進一步熟悉繩子的種類及用途。
游戲一:猜繩子
玩法:教師出示一種繩子的.圖片(將圖背向幼兒),說出圖上繩子的用途,讓幼兒猜出這種繩子的名稱,看誰猜得快又準。
游戲二:買繩子
玩法:將各種繩子布置成“繩子商店”,教師扮“售貨員”,幼兒扮“購買者”!百徺I者”需講清楚自己想購買的繩子的種類和它的用途,方可買到繩子。
(待幼兒熟悉玩法后,也可讓幼兒來扮演“售貨員”。)
活動延伸
在活動區(qū)中分別投放不同種類的繩子,讓幼兒感受玩繩的樂趣,并體會繩子的廣泛用途。
1、娛樂區(qū)——民間游戲“翻繩”(所用繩:毛線繩)
玩法:兩個幼兒一組,輪流用手指將繩挑出各種花樣。
2、勞作區(qū)——系鞋帶(所用繩:藝術(shù)繩)
玩法:讓幼兒在老師提供的鞋樣上學習系鞋帶的方法。
3、操作區(qū)——穿線板(所用繩:細尼龍繩)
玩法:準備正方形或長方形的硬塑料板,并在其上用錐子戳若干洞眼,讓幼兒用尼龍繩在塑料板的洞眼上上下穿線,自由構(gòu)圖。
4、女紅區(qū)——刺繡、縫扣子、織圍巾(所用繩:細棉紗繩、毛線繩)
玩法:跟著老師學習傳統(tǒng)的女紅,感受繩子的奇妙用途。
5、手工區(qū)(1)——繩子造型(所用繩:細鋼絲繩)
玩法:鼓勵幼兒大膽想象,用彎、折等辦法將細鋼絲繩設計成各種物體的造型。
手工區(qū)(2)——編繩
玩法:將縐紋紙搓成細條,取不同顏色的三條編成紙繩。再用編好的紙繩裝飾
在老師提供的帽子、拖鞋等模型的紙板上。
手工區(qū)(3)——編花籃(所用繩:藝術(shù)繩)
玩法:用藝術(shù)繩在編花籃模具上以交錯繞的方法編制而成。
6、數(shù)學區(qū)(1)——打繩結(jié)(所用繩:草繩、麻繩)
玩法:在5厘米×10厘米大小的硬紙板上寫上10以內(nèi)的加、減法算術(shù)題(一板寫一題),在每道題的旁邊系一根中等粗細的草繩或麻繩,讓幼兒根據(jù)算術(shù)題的答案在繩子上打相應的繩結(jié)。如8-4=4,就打4個繩結(jié)。
數(shù)學區(qū)(2)——繩子排隊(所用繩:各種繩子剪成長短不同的10段)
玩法一:讓幼兒將10段同一種繩子按從短到長或從長到短的順序排隊。
玩法二:讓幼兒將各種繩子按從細到粗或從粗到細的順序排隊。
7、美工區(qū)(1)——繩子貼畫(所用繩:紙繩、毛線繩)
玩法一:讓幼兒用筆在紙上勾畫出自己想畫的物體形象,再在物體輪廓線上涂上白乳膠,最后選擇各色的紙繩進行裝飾貼畫。
玩法二:將自粘紙裁成A4紙大小,將其有粘性的一面朝上,讓幼兒用毛線繩在其上自由構(gòu)圖貼畫。
美工區(qū)(2)——畫繩
想象畫:我發(fā)明的繩子或如果我有一根繩子,我想用它做什么?
8、閱讀區(qū)——繩子的書
玩法:教師提供有關(guān)繩子的書籍、圖片等資料,讓幼兒自由翻閱。
9、戶外運動——跳繩(塑料繩)
玩法:跟著老師學跳短繩(向前跳、向后跳、花樣跳)和長繩(由兩個幼兒拉住長繩子的兩端并甩動,其他幼兒在繩子中間跳)。
大班教案 篇2
設計思路:
本節(jié)活動課是為培養(yǎng)幼兒細致的觀察力和敏捷的思維能力而設計的。因為在日常生活當中,一些幼兒不善于去發(fā)現(xiàn),而懶于去關(guān)注一些事物變化,不具有自己的思維能力與審美觀點,因此我設計了這節(jié)課,引導幼兒去了解各種季節(jié)服裝類型,從而激發(fā)他(她)們對各種服裝的審美興趣。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動腦思考能力和辨認能力。
2、引導幼兒辨認各種季節(jié)的服裝及搭配審美能力。
3、激發(fā)幼兒對周圍事物變化的興趣。
重、難點:
區(qū)分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
活動準備:
1、錄音機、磁帶、課件、服裝
2、自制玩具眼鏡、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聽錄音的方式導入活動,引導幼兒感受不同季節(jié)服裝的多樣性,從而區(qū)分各種季節(jié)的服裝。
1、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幾位好朋友,請小朋友們聽一聽它們是誰?
請幼兒聽錄音風聲、鳥鳴聲、青蛙叫聲,并自由討論猜測是什么聲音,從而教師逐一啟發(fā)幼兒感知四季服裝的不同類型。
師:①刮大風了,冬天來了,小朋友們非常冷,快來想個辦法呀!引導幼兒說出穿上厚厚的棉衣。
、谛▲B飛來了,春天來到了,天氣暖和了,小朋友們把厚厚的棉衣都脫去,換上了漂亮的毛衣。
、坌∏嗤芴鴣砹耍奶斓搅,天氣非常熱,小朋友們快來想一想辦法,引導幼兒說出穿上裙子及小短褲。
2、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并激發(fā)對此活動的`樂趣。
看課件
引導孩子們說出自己所看到的景色和小朋友們所穿衣服的樣子,教師并對春、夏、秋、冬四幅圖畫逐一講解,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四季服裝的了解。
圖畫1:草兒綠了,花兒紅了,柳樹發(fā)芽了,小鳥在天空中不停地拍打著翅膀,春天要來了,天氣暖和了,小朋友穿上了漂亮的花毛衣。
圖畫2:太陽公公在天空中不停地對小朋友們眨著眼睛,地上的小青蛙在捉著蟲子,夏天來到了,天氣非常熱,小朋友穿上了半袖的T恤衫,把胳膊露了出來,這樣就可以涼快一點兒。
圖畫3:樹葉從樹上慢慢地飄落下來,秋天來到了,天氣有點冷了,小朋友們換上了毛衣。
圖畫4:下雪了,冬天來了,天氣非常冷,圣誕老爺爺穿著厚厚的棉衣來給小朋友們送禮物了。
3、出示實物服裝,教師引導幼兒辨認并說出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
師:
、傩∨笥褌儯旃沃L、下著雪非常冷,我們應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②夏天,太陽曬在小朋友們身上非常熱,這時我們應該穿些什么衣服?
③春秋季節(jié)時,天氣不冷也不熱,小朋友們又應穿什么樣的衣服呢?
二、集體嘗試操作讓幼兒通過實物操作來進一步識別不同季節(jié)的服裝類型,并感受各種服裝的多樣性。
操作1:幼兒搭配服裝,時裝表演。
兩人一組進行服裝搭配,表演《模特秀》
操作2:幼兒自由繪畫《四季服裝》
三、延伸活動
幼兒時裝表演,展示作品。
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思路:
主題三《我的祖國》中有“咱們?nèi)ヂ眯小薄凹亦l(xiāng)的土特產(chǎn)”兩個活動。在開展這兩個活動時幼兒提出:“老師,書上說的都是別的地方的旅游景點和土特產(chǎn)品,那么我們的家鄉(xiāng)有沒有旅游景點和土特產(chǎn)品呢?”因而生成了《我的家鄉(xiāng)---墾利》這個活動。從而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了解自己的家鄉(xiāng),知道家鄉(xiāng)有哪些旅游景區(qū)、土特產(chǎn)品。
2、發(fā)展幼兒的觀察力、口語表達能力和交往能力。
3、激發(fā)幼兒熱愛家鄉(xiāng)的情感。
4、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歌曲《黃河入海流》、展板、VCD、幻燈片。
活動過程:
1、放歌曲《黃河如海流》教師帶領(lǐng)幼兒進入活動場地。孩子們,你們喜歡旅游嗎?(喜歡)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ヂ糜?準備出發(fā)!我們先來看看我們的'家鄉(xiāng)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又有哪些土特產(chǎn)?(教師帶領(lǐng)幼兒邊看展板,邊給幼兒講解。)
2、談話:幼兒和教師一起做在地毯上。我來考考你們:剛才你們都看到許多好玩的地方,還有許多好吃的。你們知道嗎?這些好玩的好吃的都在我們的家鄉(xiāng)!你們知道我們家鄉(xiāng)的名字嗎?幼兒討論:引出我們家鄉(xiāng)的名字---墾利。教師告訴幼兒黃河在我們的家鄉(xiāng)流入大海。
3、播放介紹墾利的VCD,讓幼兒進一步了解我們家鄉(xiāng)。
4、集體討論:墾利有哪些旅游景點土特產(chǎn)品。
5、觀看家鄉(xiāng)景區(qū)及土特產(chǎn)幻燈片,進一步鞏固幼兒對各個旅游景區(qū)、土特產(chǎn)品的認識。我們家鄉(xiāng)如此美麗富饒,我們作為一個黃河口人,一個墾利人。我們會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
6、活動延伸:請幼兒做小導游,給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家鄉(xiāng)的旅游景區(qū)及土特產(chǎn)品。
大班教案 篇4
目標:
1、欣賞中國的菜肴,了解我國過春節(jié)的風俗。
2、用多種方法制作菜肴,嘗試配菜。
準備:PPT、各種自制的菜肴
過程:
一、活動導入:
1、春節(jié)到,真熱鬧,團團圓圓過春節(jié),你們知道我們過年的除夕夜要全家聚在一起吃飯,這叫什么飯?
2、你們家的年夜飯有哪些菜?味道怎樣?
二、欣賞中國菜肴(PPT)
1、中國的菜品種很多,有冷盆、熱炒、點心等,特別是中國的小吃很有名,外國朋友也很喜歡吃中國的菜。
2、請幼兒欣賞中國的.菜肴:
。1) 你能看出這是什么菜嗎?
(2) 你喜歡這些菜肴嗎?為什么?
3、老師小結(jié)中國菜肴的特點。
三、幼兒嘗試配菜
1、今天我們班要來許多客人,請小朋友準備一些可口的中國菜招待客人,做的菜要注意色香味,還有有營養(yǎng)。
2、幼兒配菜
3、幼兒介紹自己配的菜(菜名、營養(yǎng)等)
大班教案 篇5
訓練時間:12月5日周一上午
訓練對象:大班幼兒
訓練者:胡敏艷
訓練過程:
活動目標:
1、提高幼兒的腿部力量。
2、掌握挺身跳的基本動作要領(lǐng)。
3、訓練幼兒跳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活動準備(熱身)播放節(jié)奏音樂,幼兒在節(jié)奏中進行隊形的變化。
二、基本動作流程:
1、半蹲:幼兒半蹲,屈膝,雙腳并攏,雙手后擺于身體的兩側(cè)。重心前移,抬頭。眼睛平視前方。
2、挺身跳:雙腳用力等地,隨即騰空起,雙腿順勢伸直,繃腳背,雙手經(jīng)下、前、上,然后向后甩。身體重心正?璨肯蛲忭,頂胸,雙手雙腳同時向后打開。
3、還原:腰腹用力收,成半蹲姿勢。
三、放松活動:幼兒在老師的'要求下進行全是的放松活動。
四、注意事項:
1、半蹲時重心稍向前,并腿。
2、跳起后空中身體打開,要有挺身動作。
3、整個過程要連貫。
大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了解電話、對講機等通訊工具的使用方法。
2、知道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在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
1、各種電話、對講機模型若干。
2、事先在生活中對電話等有一定了解。
3、《科學》下p.16~17。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幼兒討論。
1、小明的爸爸外地出差,小明很想他,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聯(lián)系上爸爸呢?
2、你使用過什么電話?各有什么特點?
3、請幼兒根據(jù)原有經(jīng)驗討論并回答。
二、結(jié)合實物,認識移動通訊工具。
1、教師小結(jié)幼兒的發(fā)言,進一步講述電話的用處和功能。
2、介紹近距離童話時使用的另一種通訊工具:對講機。
3、說一說:移動電話與固定電話相比,什么地方相同?什么地方不同?你更喜歡哪一個?為什么?
三、探究與發(fā)現(xiàn)。
1、請幼兒認識一下手機上的按鍵,了解特殊按鍵的功能及其使用的`方法。
2、試一試,手機怎樣通話,它都會發(fā)出什么樣的聲音?
3、我們什么時候要使用電話?
四、觀看畫冊《電話的發(fā)展》
1、幼兒在觀察中了解電話的發(fā)展是怎樣的。
2、知道幾種應急電話號碼。
五、打電話玩游戲"打電話"
大班教案 篇7
一、教材簡解:
在一次課間游戲的時候,有今天小朋友站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說的正起勁,我很好奇他們在說什么,于是我便做了過去,正好聽到皓皓說,“我會怎么穿衣服,自己穿襪子和鞋子!”這時果果趕緊接上去,“這算什么!我早就會了!”這時旁邊小小也走過來說道,“才不是呢!我今天來幼兒園的時候看到你媽媽幫你撐傘的,我都是自己撐的!”果果聽了立刻又進行了反駁,“我還會做好多事情呢!”聽著孩子們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著,我覺得有必要開展一節(jié)相關(guān)的社會課,引導孩子們知道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可以多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不過最主要的還是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為此我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制定了這一節(jié)大班社會活動。
二、目標預設:
1.了解不同方式的勞動,知道勞動是件光榮的事情。
2.嘗試自己動手整理書包,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3.體驗勞動的快樂,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三、活動重難點:
活動重點:了解不同方式的勞動,知道勞動是件光榮的事情。
活動難點:體驗勞動的快樂,養(yǎng)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四、設計理念:
根據(jù)《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有關(guān)社會領(lǐng)域的特點和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所制定。勞動是一件光榮的事情,但是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都是獨生子女,他們在家里被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寵著,很少有機會自己動手干一干、做一做。甚至好多孩子穿衣服、穿鞋子都是爸爸媽媽一手包辦的,他們在家里不經(jīng)常接觸“勞動”這個活動,也很少感受過勞動的感覺,所以我想通過這個活動引導幼兒感知被勞動是幸福的,但是自己勞動也是幸福的,更是一件光榮的事情,從小要養(yǎng)成自己動手勞動的好習慣!
五、設計思路:
勞動是見光榮的事情,這就要求孩子們從小事做起,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本次活動中,我通過“一、手偶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二、通過說一說,了解不同的勞動方式”、“ 三、通過說一說、做一做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三個環(huán)節(jié),從小動物和小昆蟲的勞動方式聯(lián)系到人們的勞動方式,最后引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通過說一說、做一做,在幼兒思考的基礎上,能夠自己動手操作,在“做中學”體驗被勞動和勞動的感覺。
六、活動準備
1.物質(zhì)準備:手偶(杜鵑夫人、大象法官)、白板課件、書包(每組一個)
2.經(jīng)驗準備:幼兒對于一些常見的職業(yè)有簡單的了解、幼兒有自己勞動的經(jīng)驗
七、教學過程:
一、手偶劇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1.談話
。1)提問: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五月一號是什么節(jié)日嗎?
。2)師:是的,五月一號是勞動節(jié),在勞動節(jié)這一天森林里的大象法官遇到了一件麻煩事情,我們一起聽一聽大象法官是什么說的?
2.利用手偶,講述故事
3.提問:你們誰愿意說一說杜鵑夫人是只怎么樣的`小鳥,你們喜歡她嗎?
【通過提問,幫助幼兒了解“五月一號”是勞動節(jié),在通過手偶劇表現(xiàn)“杜鵑夫人”這樣懶惰的反面形象,接著通過提問,讓幼兒說一說你喜不喜歡“杜鵑夫人”這樣的小鳥,引導幼兒思考什么才是榜樣,是積極的情感和形象。】
二、通過說一說,了解不同的勞動方式
1小動物和小昆蟲的不同勞動方式
。1)師:可不是所有的小動物都像杜鵑夫人那樣懶惰的,其實我們森林中的其他小伙伴都是很勤勞的,你們誰愿意說一說你知道哪些小動物是很勤勞的?
。2)幼兒交流討論
。3)小結(jié):其實不只是小動物和小昆蟲很勤勞,人們也是很勤勞的
2.了解人們的不同勞動方式
。1)提問:誰意愿說一說你的爸爸媽媽是干什么的?
。2)提問:除了剛剛我們說的職業(yè)外,你們還知道有哪些職業(yè)?
。3)小結(jié):工作是為別人服務的,所以我們要學會尊重、關(guān)心勞動者。
【通過從小動物和小昆蟲聯(lián)系到人們的生活,引導幼兒了解其實小動物、小昆蟲和我們?nèi)祟愂且粯拥,許許多多的叔叔阿姨和爺爺奶奶都是很勤勞的,他們都在做著不同的勞動!
三、通過說一說、做一做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
1.說一說
提問:(1)小朋友,你們被別人服務的時候有什么感受?
(2)小結(jié):是的,被別人服務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那自己勞動會是什么樣的感覺呢?我們小朋友馬上就要上小學了,今天我們來嘗試自己整理書包,為上小學做準備,感受一下自己勞動的心情,好嗎?
2.學會整理書包
。1)說一說整理書包的方法
(2)派代表進行比賽
。3)教師點評,幼兒說一說勞動的心情
3.聯(lián)系生活
。1)除了整理書包,你們還有什么事情會自己做呢?
4.幫助別人
。1)在幼兒園,你們能夠幫助老師或者小朋友做些什么?
。2)在家,你們可以幫助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做些什么?
。3)在社區(qū),你們可以可以做什么?
2.小結(jié):你們真能干會做這么多的事情,不過最重要的是你們可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煩煩別人。今天回家后就可以嘗試做一些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好嗎?
【通過從“說一說生活中見到的勞動”過渡到“我們小朋友身上”,都說“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而且陶行知先生也早就提倡“做中教、做中學、做中求進步”的理念,所以之前的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已經(jīng)說了很多、看了很多,現(xiàn)在可以讓他們動手做一做,自己體驗一下勞動的感覺。由于大班幼兒即將要升入小學,所以對于為上小學做準備,我便采用了整理書包的形式,對此,孩子們的興趣也是相對比較高的。然后又通過提問引出“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最后再通過一個延伸的話題,我們會做自己的事情后,還可以幫助其他的人做一些小朋友力所能及的事情!
大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通過聽動物叫聲,引發(fā)幼兒運用已有的語言經(jīng)驗,借助圖片創(chuàng)編故事。
2、發(fā)展幼兒連貫、完整的口語表達能力,一因多果的發(fā)散思維能力,想象創(chuàng)造的重組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注意傾聽,愿意表達的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森林、草地背景圖各一張,動物圖片、頭飾若干,錄有動物叫聲的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一、通過游戲,聽錄音讓幼兒辨別、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
1、游戲《猜猜我是誰》。
你是怎樣猜出他(她)的?讓幼兒感知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教師小結(jié):每個人的聲音都是不一樣的。
2、聽錄音辨別聲音,引起幼兒回憶大自然中各種各樣的聲音,培養(yǎng)幼兒發(fā)散性思維。
。ǚ配浺簦┠懵牭搅耸裁绰曇?除了這些聲音外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動物為什么要叫呢?引導幼兒了解動物的叫聲就是動物的.語言。
教師小結(jié):原來動物的叫聲就是小動物們在說話呀。
二、學動物叫聲,想象動物語言,說一句完整話。
1、師幼共同扮演小青蛙,呱呱呱叫。
“小青蛙在說什么呢?”幼兒自由想象說一句完整話。
2、教師扮演小羊,(痛苦地)咩咩咩叫。
讓幼兒通過觀察教師的表情、動作想象小羊怎么啦?它在說什么呢?
三、聽動物叫聲編故事。
1、你們聽誰在說話?它們在說什么?{放錄音,聲音錄制:鳥叫(悠閑的)――老虎叫――鳥叫(急促的)――大象叫――老虎叫――大象叫――鳥叫(悠閑的)},這聲音是從哪里傳來的?(出示森林背景圖)它們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它們都在說什么呢?師幼共同創(chuàng)編故事。
2、(出示草地背景圖)這是什么地方?這三座房子是誰的家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放錄音,聲音錄制:小雞叫――小貓叫――小狗叫――小雞、小狗、小貓交替叫)剛才它們在說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情?提醒幼兒創(chuàng)編故事的條件,請幼兒把故事講給大家聽。
四、結(jié)束部分。
教師與幼兒共同感受編故事的喜悅,從而激發(fā)幼兒對創(chuàng)編故事及講述故事的興趣。
五、活動延伸
把錄有幾組動物叫聲組合的磁帶放在語言活動區(qū),為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故事提供條件。
大班教案 篇9
1.向小伙伴們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結(jié)合學生回答板畫小猴子)
2.教師講一個關(guān)于小猴子的故事:小猴的媽媽留下一個盤子,里面裝著他最喜歡吃的水果做午餐。估計媽媽可能給它留下幾個桃子?
3.估計一下盤子子最后能剩下幾個桃子?(1、2、0貼圖片)
4.哪個數(shù)字沒學過?0它代表什么?
板書課題:0的認識和加減法
【大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7-30
【精選】大班教案07-22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大班教案【精選】09-01
大班教案(精選)08-28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