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大班語言教案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語言教案 篇1
教學課時:
第一課時教育理論依據:《幼兒園工作指導綱要》中提出:對幼兒進行愛他人,愛家鄉(xiāng)、愛祖國的教育;為幼兒提供寬松自然的環(huán)境,鼓勵幼兒大膽表達。"愛國之情"對于大班幼兒來說有一些初步的感受,如:每周升旗活動。但是還是有一些抽象。利用國慶節(jié)的活動,運用親身經歷感受祖國的美麗富強,增強愛國熱情。大班幼兒對教師及同伴的言談話語持有興趣,帶有親近感并參與談話。是很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活動。
設計思路:
大班幼兒初步具有愛祖國愛家鄉(xiāng)的情感,結合國慶節(jié)的節(jié)日教育活動,開展《國慶見聞》這一談話活動,激發(fā)幼兒大膽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加強愛國情感。鼓勵幼兒搜集照片,資料。發(fā)現(xiàn)和大家一起談話的快樂,學會與別人談論的方法及規(guī)則,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目標:
1、能圍繞話題,較連貫、流暢地談論自己在假期最有趣的事情。
2、傾聽他人的談話,了解別人的談話內容,養(yǎng)成不打斷別人講話的好習慣。
3、初步嘗試圖書制作。
4、培養(yǎng)幼兒大膽發(fā)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5、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教學重點:
幼兒能積極大膽表示自己看法。
教學難點:
幼兒在表達過程中能用較連貫的`語言表達,嘗試捕捉有效的語言信息,使用基本的輪流交談規(guī)則。
教學準備:
物質準備:
幼兒人手一份圖畫紙、彩色筆,訂書器。
錄音機、小話筒。
幼兒國慶節(jié)旅游外出活動的照片,家長幫助記錄的口述日記。老師和小朋友一起用幼兒帶回的照片,圖片、口述日記布置照片墻。
經驗準備:
放假前和家長溝通,做好假期的外出準備,幫助幼兒拍照,做好口述日記。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談話情境,引出談話話題;師生一起欣賞照片墻,引出談話話題:"你們看,國慶節(jié)大家都去各地游玩,你們覺得我們的祖國怎樣?你們遇到什么有趣的事情,講給大家聽一聽"激發(fā)幼兒的愛國情感,幫助幼兒回憶假期里有趣的事情。
二、幼兒圍繞中心主題自由交談;
1、幼兒自由結伴,邊欣賞照片兩人一組談談自己的所見所聞。
2、請個別幼兒到集體面前說趣事,引導幼兒感受祖國的美麗風景,風土人情。
教師輪流參與幼兒的交談,提醒幼兒不打斷別人的談話,不插嘴養(yǎng)成輪流說話習慣。
三、教師引導幼兒逐步拓展談話范圍,提升孩子談話經驗。
1、教師運用比較照片的方法引導幼兒談論風景的美麗。
教師分別請幼兒講給大家聽,自己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最美?看大家是否聽懂。如果聽不懂,為什么。引導幼兒按從上到下,從遠到近順序、條理清楚,才能讓大家聽明白。
2、【游戲】:我是講解員。教師引導幼兒運用時間的順序,把一件事情講給大家聽。
教師幫助提示幼兒按照時間,地點,人物,干什么,心情怎樣來談論自己的所見所聞。教師隨時記錄幼兒的談話內容。
3、【游戲】:我是小記者。鼓勵幼兒用現(xiàn)場采訪的形式談話交流,增強興趣。老師隨時把幼兒的談話錄音,引發(fā)幼兒大膽表達。
4、【游戲】:我是小作家:教師引導幼兒把自己談論的事情畫在圖畫紙上,教師幫助記錄簡單的文字。全體幼兒的繪畫裝訂成一本圖書《國慶見聞》投放到閱讀區(qū)供大家欣賞。
教學評析:
本次活動通過調動幼兒已有經驗,逐層遞進,并通"講解員"、"我是小記者"、"我是小作家"的小游戲引導幼兒專注傾聽,輪流交談等不同方式,表達個人想法,活動的價值在于樂意聽、愿意說、并能大膽發(fā)表自己的見解;顒臃洗蟀嘤變旱哪挲g特征,從幼兒的需要出發(fā),讓愛國主義的情感從小植于幼兒心田。
活動中幼兒會用合適的語言習慣和同伴交流,會在集體中發(fā)言,但態(tài)度還有些拘謹,少數幼兒還有搶話的現(xiàn)象,老師運用提示語言:別人說的時候你該怎樣聽,怎樣才是尊重別人,認真聽也能學到很多本領。來幫助引導幼兒掌握談話的規(guī)則,歸納提煉幼兒的經驗,理清幼兒的思維。提升談話的水平。
教學反思:
在活動中,孩子們參與活動的積極性特別高,因為這是他們感興趣的問題,只是個別孩子對這方面的知識欠缺,但是在活動中,他們能充分調動自己的各種感官來參與活動,我個人認為,這節(jié)課還是成功的。
大班語言教案 篇2
一、設計意圖:
《七彩蝦》是一個很溫馨、感人的故事,通過講述一條小青魚為了實現(xiàn)年老的蝦公公的心愿,把自己變成七彩蝦耐心陪伴蝦公公,刻畫了一個孝順老人的可愛孩子的形象。作為社會活動設計,即合適幼兒現(xiàn)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故事主題非常符合社會的現(xiàn)實需要,能潛移默化地教育幼兒從小關愛老人、尊敬老人。教材具有較高的現(xiàn)實意義,故事童話式的語言、情節(jié)符合大班幼兒的欣賞水平,能被他們理解與接受。設計中,我運用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幫助幼兒理解、體驗角色的情感和心理并進行遷移,萌發(fā)幼兒尊敬、關愛老人的情感。
二、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情節(jié),感受小青魚尊敬老人的情感。
2、懂得理解老人的心愿并愿意為老人做力所能及的事。
三、活動準備:
1、活動前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調查老人的心愿,填寫“祖輩的心愿”卡。
2、邀請家長、孩子的祖輩到幼兒園參加半日開放活動
3、排練手語:《感恩的心》
4、七彩蝦的多媒體課件。
四、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今天,胡老師請大家看動畫片,動畫片的題目叫《七彩蝦》,請你們仔細聽聽,發(fā)生了什么事?
二、理解故事:
1、播放動畫前半段,提問:
(1)、是誰發(fā)現(xiàn)了蝦公公?(小青魚)。
。2)、小青魚是怎么幫助蝦公公的?(小青魚背著蝦公公到河面上去玩。
(3)、為什么蝦公公把彩虹當成了七彩蝦呢?(形狀、顏色)
。4)、蝦公公發(fā)現(xiàn)七彩蝦不見了,心情怎么樣?(傷心、很郁悶).
(5)、小青魚看到蝦公公這樣,她的心情會怎么樣呢?(很著急)
設疑:小青魚會想什么辦法來滿足蝦公公的心愿呢?
2、播放動畫后半段,提問:
。1)、小青魚為什么要把自己打扮成七彩蝦的模樣?(出示七彩蝦,感受七彩蝦用線把自己纏成蝦的難受勁。)
(2)、有了七彩蝦的陪伴,蝦公公的心情是怎么樣的?
。3)、你喜歡小青魚嗎?為什么?
小結:小青魚幫助蝦公公找到了她的好朋友,這說明小青魚是一個關愛老人、尊敬老人的好孩子,你們愿意向他學習嗎?噢!你們真是懂事的有禮貌的好孩子。
三、遷移經驗:
小朋友,故事中的'蝦公公就像我們生活中的什么人呀?(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師:是呀,蝦公公就像我們生活中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那你們知道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嗎?猜一猜他們的心愿會是什么?(幼兒自由猜測)
集體分享
師:a、小朋友真能干,猜出了這么多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那你們想不想知道他們的心愿到底是什么嗎?
今天爸爸媽媽帶來了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等會請你輕輕的過去,問問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心愿是什么?
b、幼兒采訪爸爸媽媽或前來的祖輩,在黑板上張貼“祖輩的心愿卡”集體分享祖輩的心愿。
c、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這么愛我們,我們可以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達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愛?(可以給他們唱歌、跳舞、捶背、講故事等)
d、我們要尊敬老人、關愛老人,經常去看看他們。我們不僅要尊敬老人,更要尊敬我們的爸爸媽媽,他們?yōu)槲覀兏冻隽撕芏嗪芏唷=裉炖蠋熞托∨笥岩黄饋韺W一首歌,用歌聲來表達我們心中的愛。讓我們一起,把《感恩的心》送給在場的、不在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感謝他們這些年來對我們的關愛,讓我們一起說: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愛你們。
四、全體起立:
表演《感恩的心》并大聲地說出:“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我愛你們”。
大班語言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2、豐富詞匯“神氣活現(xiàn)、搖頭擺尾、半信半疑、東張西望”。
3、嘗試用語言、神態(tài)、動作表現(xiàn)角色特征,感受經典成語故事的魅力。
【活動準備】
課件、音樂、頭飾。
【活動重點】理解故事內容,體會“虎之威”和“狐之猾”。
【活動難點】嘗試用語言、神態(tài)、動作表現(xiàn)“狐之猾”,明白”狐假虎威”的寓意。
【活動過程】
一、出示“狐”和“虎”,談話導入課題。
“你能用一個詞說說對狐貍和老虎的感覺嗎?”
“森林里的小動物害怕狐貍還是老虎?”
二、完整講述,幼兒傾聽,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小動物到底害怕誰?老虎認為小動物害怕誰?”
三、播放課件,分段講述,理解感受角色特征。
1、“狐貍被老虎逮住了感到怎么樣?”
2、“狐貍為什么要扯著嗓子喊?”
3、“狐貍和老虎走起路來什么樣?”
幼兒分角色表演。
四、梳理線索,引出題目,理解“狐假虎威”的本意。
狐貍:害怕—謊言—神氣活現(xiàn)—得逞
老虎:兇猛—蒙住—半信半疑—上當
五、、配樂講述,發(fā)表看法,引導健康的價值取向。
“你認為故事中的'狐貍是狡猾的還是聰明的?為什么?”
六、借助“申公豹”,理解寓意,激發(fā)對成語故事的興趣。
“申公豹借著誰的威風嚇唬誰?”
“狐假虎威”是一個成語故事,類似的成語故事你還知道什么?
附故事:狐假虎威
在茂密的森林里,有只老虎正在尋找食物,它的肚子餓得咕咕叫!班帷,一只狐貍從老虎身邊竄過。老虎撲過去,一把就逮住了狐貍,“哈哈,我可以美餐一頓了!”
狐貍害怕極了,它眼珠骨碌一轉,嗯,有辦法了!狐貍扯著嗓子喊:“你敢吃我?”“嗯?不敢?為什么不敢?!”老虎一愣。
“老天爺派我來管理你們所有的小動物,你吃了我,就是違抗了老天爺的命令。我看你有多大的膽子!”
“難道它真的是老天爺派來的?”老虎被蒙住了,松開了爪子。
狐貍松了口氣,搖了搖尾巴,說:“你要是不相信,我就帶你到動物們面前走一趟,保證它們見了我,沒有一個不趕緊逃命的,到時候讓你看看我有多威風!”
狐貍真有那么大的威風?老虎不太相信,可是,看著狐貍的神氣勁兒,又有點相信。
于是,老虎跟著狐貍朝森林深處走去?吹嚼匣⑸袭斄耍傂睦锏靡鈽O了。它搖頭擺尾,神氣活現(xiàn);老虎呢,半信半疑,東張西望,小動物們真的會害怕狐貍嗎?
森林里的野豬啦,小鹿啦,兔子啦,看見狐貍大搖大擺地走過來,跟往常很不一樣,都很納悶,“狐貍今天怎么這么神氣,這么威風啊!”再往狐貍身后一看,呀,一只大老虎!快逃命!大大小小的野獸嚇得撒腿就跑。
原來,狐貍是借著老虎的威風把小動物嚇跑的。
大班語言教案 篇4
活動設計意圖:
我班孩子非常喜歡猜謎語的活動,往往一猜就不可收拾,猜中的人興高采烈,沒猜中的人非常羨慕,躍躍欲試。在猜謎的過程中,孩子們經常會發(fā)現(xiàn)了很多問題。在一次猜謎過程中,一位孩子問道:“為什么別的小朋友總是能猜對,我就不大猜得出”?由此我想到是否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幼兒,便設計了此次的.活動。 孩子們對實驗活動漸漸很感興趣,在活動中也有很大的成功感。通過實驗活動能讓孩子們自己發(fā)現(xiàn)秘密,感受獲得的快樂,因此,在活動中主要采用的是實驗的方法。又結合了現(xiàn)代多媒體技術,觀看課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讓幼兒感受獲得知識。
活動內容:
大班語言
思維活動:
小豬找朋友
活動目標:
l 能根據事物的特征進行合理的推理判斷。
l 發(fā)展幼兒的思維能力及表述能力。
活動準備:
1、喜歡猜謎
2、三張不同顏色的紙、筆、畫寫板等。
活動過程:
l 自編故事:《小豬找朋友》引出課題
1、 請幼兒猜測:你認為三只小豬分別找到了誰做自己的朋友?為什么?
2、 教師出示不同顏色的紙,來;自.大;考吧;幼.師網;用簡單的畫幫助幼兒進行合理的推斷。
重點:要求幼兒能根據故事所提供的四條線索進行合理的推斷猜測。
l 教師說出動物朋友的三個特征,請幼兒猜是什么動物?
l 幼兒用畫寫板畫出自己的動物好朋友,再編出三個特征。請其他幼兒猜猜它是誰?
要求:幼兒不能說出好朋友的名字,只能說出好朋友三個最明顯的特征。
教學反思:
1、老師考慮了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用情景貫穿整個活動,激發(fā)了孩子的興趣。
2、老師的在制定目標時考慮了適切性和挑戰(zhàn)性。
大班語言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在不同的游戲情境中用語言清楚表述四季的主要特征。
2、參與制定游戲規(guī)則,體驗語言游戲的樂趣。
活動重點:能根據自己的經驗,用語言清晰地表達四季的特點。
活動難點:遵守游戲規(guī)則,在游戲的情境中與同伴合作。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
自制四季拼圖l游戲轉盤,在圓盤上劃分四格,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
自制記分牌四個。
自制冠軍隊旗幟。
2、經驗準備:
●活動前收集有關一年四季不同特征的資料。
活動過程:
一、游戲:拼拼樂
1、介紹四季拼圖游戲教師:今天,曹老師要請你們做一個拼圖游戲。請你們每位小朋友到托盤里隨意拿一塊拼圖并根據拼圖底版上的提示來進行拼圖,拼好以后請你們說說拼圖里有些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是什么季節(jié)?)
2、幼兒自由操作
3、猜季節(jié)
4、說說有關于每個季節(jié)的特征教師:在這個四個季節(jié)中,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說說你們的理由?
5、教師根據每組幼兒的回答結果,分季節(jié)進行小結教師預設問題:
春天里哪些花開了?
春風吹過,柳條會怎么樣?
經過幾場春雨,春筍發(fā)生什么變化?
教師小結:春天到了,柳樹長出了嫩芽,一陣微風吹過,柳條隨著春風輕輕擺動,春雨淅淅沙沙地唱著歌,小草偷偷地從草地里鉆出來,花兒們露出了笑臉,一陣小朋友開開心心地春游去。
夏天到了,可以吃哪些好吃的東西?
哪些昆蟲會發(fā)出鳴叫聲?
教師小結:夏天到了,美麗的荷花開了;知了不停地在樹上知了知了地叫,小朋友們在樹蔭下乘涼,吃冰激凌,愜意極了。
秋天,農民伯伯會做些什么?
樹葉會發(fā)生什么變化?
教師小結:秋天到了,菊花開了;楓樹林里的楓樹飄落下來,隨著風兒跳起了舞,小朋友一起和落葉做游戲。
冬天到了,哪些樹不怕寒冷?
人們在冬天會做些什么?
教師小結:冬天到了,雪花慢慢從天空中飄下來,蓋在了樹上,仿佛給樹葉寶寶穿上了一件白棉襖;小朋友們快樂地在廣場上堆雪人……一年有四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都有不同的特征,四個季節(jié)不斷地輪換著。
二、游戲:四季轉盤
1、第一次游戲教師:這是什么?(大轉盤)?,曹老師把四個字貼上去,你們認識這四個字嗎?(出示春、夏、秋、冬)給這個大轉盤取個名字吧。(引導幼兒名字要起得短些會更加好說)
(1)、教師交代游戲的方法:
教師:一年四個季節(jié),所以這個游戲要分成四組,每組為三個小朋友。怎么分呢?請剛才拼同一副拼圖的小朋友為一組,坐到你們剛才拼圖的那張桌子后面,商量一下自己小組的名稱。(幼兒尋找坐位,分成春之隊、夏之隊、秋之隊、冬之隊……)游戲有一個要求:每組選一名小朋友上來旋轉大轉盤,如果當大轉盤轉到"春"字的時候,請這小朋友要學說一句話:…天去,…天來;再請每組的另外兩位小朋友接著說說:春天到了有些什么?既然是分組游戲,我們要進行記分,第一個旋轉轉盤的小朋友如果說對了…天去,…天來就加一分,后來兩個小朋友也接的對了也各加一分。記分需要什么?曹老師為你們每組準備了一個記分牌幫助你們記錄每一次游戲的得分。
。2)、幼兒討論游戲的規(guī)則●組織幼兒討論:三人如何合作進行游戲。
教師:給你們一分鐘的時間商量,誰來旋轉大轉盤、另外兩個小朋友誰先說,誰后說。
(3)、進行第一次游戲:由春天組開始
。4)、幫助幼兒記錄分數教師:由于這是第一次游戲,你們的經驗還不夠豐富,所以這次游戲由我來做評委為你們評分。(教師根據每組幼兒的'回答情況即時加分)
。5)、教師小結教師:在第一次的游戲中,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組得了三分是因為他們第一個小朋友四季的順序也說對了,后面兩位小朋友接的話也接的正確,但有的組……希望每組加油。
2、第二次游戲教師:第一次游戲是從春天組開始的,這次游戲從哪組開始(夏天組),夏天去秋天來請秋天組的小朋友來做評委,為其他小組的游戲結果進行評分。游戲的規(guī)則和第一次不同,先請一位小朋友旋轉大轉盤,當大轉盤停到哪個季節(jié)的時候,請兩外兩名小朋友說說該季節(jié)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ㄍ瑯咏o幼兒一分鐘的時間討論誰轉轉盤,誰先說誰后說,提示幼兒輪流進行。特別是秋天組的小朋友邀請一位小朋友上來做評委為夏天組翻記分牌)
3、第三次游戲。
(1)、教師交代游戲的方法:
教師:這次游戲我們要增加難度,也請每組選一名小朋友旋轉大轉盤,如果當大轉盤轉到"夏"字的時候,請這名小朋友說一說:…天去,…天來;再請每組的其余兩位小朋友,一個接著說:在什么地方,另一個說:做什么事情?和第一次游戲一樣,第一個小朋友說的四季順序正確得一分,另外兩位小朋友接的正確也各得一分。
。3)、進行第三次游戲。
(4)、幼兒進行評分
大班語言教案 篇6
【設計意圖】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yōu)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yōu)美”,顛倒歌是一種趣味性強,幽默詼諧的文學作品形式,它的創(chuàng)作風格類似于打油詩體,說起來朗朗上口,其典型特點是運用“故錯”手法,把自然界的某些規(guī)律、某些常見現(xiàn)象來個顛倒,讓想象力自由馳騁。大班幼兒言語發(fā)展能力很快,模仿力強,并且具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是缺乏逆向思維的鍛煉和逆向思維情景下進行語言表達。顛倒歌這種兒歌形式恰恰能夠滿足幼兒的這一發(fā)展需求,因此它深受孩子們的喜歡,在活動中幼兒能夠感受活動帶來的開心和快樂,展開豐富的文學想象,同時又能鍛煉逆向思維和靈活的反應能力,幼兒還能在創(chuàng)編過程中學會合作和分享。
【活動目標】
1.體驗顛倒兒歌詼諧、幽默的語言特點,感受語言顛倒帶來的快樂。
2. 感受顛倒兒歌語言的節(jié)奏韻律,鍛煉逆向思維和靈活的反應能力。
3.了解顛倒兒歌顛倒常理的特點,能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各種形式的顛倒話兒歌。
1.PPT課件、顛倒攝影展場景布置、圖片若干。
2.豐富生活中常見事物的特征及常見現(xiàn)象的一些基本常識。
與同伴合作創(chuàng)編各種形式的顛倒話兒歌。
【活動難點】
準確理解顛倒兒歌把事物的特征、現(xiàn)象顛倒說的特點。
【活動過程】
一、教師創(chuàng)設“顛倒王國”的情境導入
(聽《顛倒歌》音樂入場)師:小朋友,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一個非常好玩的地方——顛倒王國,顛倒王國和正常的世界哪里不同呢?我們先來聽一首非常特殊的兒歌,請仔細聽。
二、幼兒欣賞顛倒兒歌《老鼠抓個貓》,了解顛倒兒歌的特點,理解“顛倒”的含義。
1.欣賞顛倒兒歌《老鼠抓個貓》,了解顛倒兒歌詼諧幽默的特點。
師:聽了這首兒歌,你有什么感受?心情是什么樣的?
小結:這種顛倒兒歌的語言非常有趣、幽默,讓我們聽后心情愉悅。
2.用思維導圖幫助幼兒理解兒歌中的顛倒之處,理解“顛倒”的含義。
師:兒歌中哪里顛倒了?
小結:原來在顛倒王國的所有事物的特征、或者自然現(xiàn)象都是顛倒的。
3.看圖譜再次欣賞兒歌,加深對兒歌的理解,引導幼兒熟悉兒歌的`句式特點并感知押韻規(guī)律。
師:這么有趣的兒歌想不想再聽一遍?
師:(出示圖譜下規(guī)律符號),你們看這三句都是這樣的句式,很有規(guī)律。并且兒歌每句的最后一個字發(fā)音很接近,貓、跑、包、倒,這叫做押韻,這樣兒歌讀起來就會特別朗朗上口
3.幼兒和教師一起配圖片朗誦兒歌。
師:請大家和我一起嘗試著用好聽的聲音朗誦一遍兒歌吧。
(評析:教師用“顛倒王國”的情境貫穿整個活動的組織過程,把孩子帶入一個詼諧有趣的“顛倒王國”場景中,調動了幼兒學習的興趣和愿望。“顛倒”對幼兒來說是個比較抽象、復雜的詞匯,借助思維導圖讓幼兒直觀地看到事物或現(xiàn)象顛倒的過程,能夠幫助幼兒準確理解“顛倒”的含義,使幼兒更好的體會顛倒兒歌的典型特點?磮D譜聽賞兒歌這種視聽結合的方式幫助幼兒用多種感官通道體驗感知兒歌的句式特點及押韻規(guī)律,并可以幫助幼兒快速記憶兒歌內容。)
三、引導幼兒多形式仿編。
1.欣賞顛倒王國作品攝影展,并嘗試用兒歌句式的語言簡練地表達。
師:有趣的顛倒兒歌欣賞完了,現(xiàn)在來欣賞一下國王為大家準備的顛倒王國攝影作品展,請仔細觀察哦。請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試著用剛才聽過的兒歌里的句式說說攝影展的內容嗎?
師:我們把大家說的顛倒話合起來,就是一首好聽的顛倒兒歌。
2.分三組,自由選擇圖片創(chuàng)編顛倒兒歌。
師:孩子們你們覺得顛倒王國有趣嗎?即使是生活中正常的有聯(lián)系的事物或現(xiàn)象我們也可以顛倒一下或故意說錯,編成有趣的顛倒兒歌,這里有許多圖片,大家五人一組,合作編一首顛倒兒歌。
分小組展示創(chuàng)編好的兒歌。
師:你們商量一下,可以小組成員一起說,也可以推選一位組長代表你們組來說。小朋友記得要為你們的兒歌取個名字。
(評析:創(chuàng)編環(huán)節(jié)教師設置了兩個不同梯度的環(huán)節(jié)。第一梯度是欣賞顛倒王國作品攝影展,并嘗試用兒歌句式的語言表達,進行仿編。
幼兒初次接觸逆向思維的語言表達訓練,直接仿編兒歌有一定難度,攝影展呈現(xiàn)給孩子的圖片都是顛倒之后的,這樣孩子在圖片的提示下,很輕松地仿編出和《老鼠抓個貓》句式結構相同的顛倒兒歌。第二梯度是分組自由選擇圖片創(chuàng)編顛倒兒歌。這一環(huán)節(jié)為幼兒提供多種不同題材的主題圖片,啟發(fā)幼兒想象力,引導幼兒天馬行空地去大膽顛倒,體驗活動的愉悅,達成仿編目標。)
活動結束:把你學到的和自己編的顛倒歌回家說給爸爸媽媽聽讓他們也開心一下好嗎?再見!(放《顛倒歌》音樂離場)
【活動延伸】
區(qū)域中投放不同生活、科學常識的圖片,進一步豐富幼兒知識經驗,請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顛倒兒歌,并嘗試將有關畫面畫下來。
(評析:區(qū)域活動作為集體教學活動的補充與延伸,給了幼兒自由創(chuàng)編、探索的空間,滿足幼兒繼續(xù)創(chuàng)編的需要。)
附兒歌:
老鼠抓個貓
黃昏后,做早操,看見老鼠抓個貓。
狗吃草,馬長角,嚇得板凳滿街跑。
吃牛奶,喝面包,背著汽車上書包。
你說顛倒不顛倒。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幼兒被顛倒兒歌這一獨特的語言藝術形式所吸引,從始至終都非常積極投入,活動過程層層遞進,在體驗、欣賞、創(chuàng)編的過程中基本實現(xiàn)了本次活動的預設目標。
不足與改進措施:
一、游戲性和趣味性不夠。如果再設計個相關的顛倒話游戲,讓幼兒在游戲中提前做一些逆向思維練習,為仿編做更好的鋪墊,可能仿編效果會更好。
二、僅僅借助《老鼠抓個貓》這一首顛倒歌來學習,沒有讓孩子感受到顛倒歌形式上的多樣化。如果讓幼兒感知、欣賞兩到三首不同形式的顛倒歌,開拓幼兒思維,會有利于幼兒多角度進行各種形式的創(chuàng)編。
大班語言教案 篇7
設計思路:
一、選材:
《小機械立大功》這個繪本故事選自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優(yōu)秀幼兒讀物系列,之所以選擇這個繪本故事,有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與主題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契合點,可以在幼兒現(xiàn)有經驗之上拓展幼兒的經驗,為主題活動的開展進入更深層次的延伸;二是給幼兒一個語言能力上的挑戰(zhàn),用連環(huán)畫式的繪本,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是一次嘗試。
二、作品分析:
《小機械立大功》是一個以圖畫來說話的作品,作品中的圖畫非常生動活潑,初淺易懂,簡單的問句和答句告訴我們一個個妙招,其中包含了許多的認知因素——機械原理。繪本中以小矮人為線索,將簡單的而又被忽略的,我們平時認為很難給孩子講清楚的知識串起來,給孩子一個聯(lián)想世界,不斷地引起幼兒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引導他們去觀察去發(fā)現(xiàn)去探索,從而形成新經驗,積累下來留存在腦海中,這就是文學作品給予的力量。
仔細閱讀分析作品,你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作品中所包含的認知元素有很多,有對機械工具名稱的認識,它們有什么用,還有對機械原理的簡單剖析。例如杠桿,滑輪,斜面等等。這些知識聽起來是很難的,孩子們會理解嗎?我認為在這個活動中,并不是要教孩子學會這些知識,讓他們了解到底什么是杠桿原理,最重要的認知點是要將這些原理轉化為一個認知,就是讓孩子知道有許多事情都可以用機械工具來做,這樣就使得我們的工作更加省時省力方便,使我們的生活更加愜意更加美好。
作品以連環(huán)畫式的多幅圖畫來表現(xiàn)故事,而文本卻非常簡單,是用幾個問句和答句做了點睛之筆。這些問句和答句中沒有人物角色,沒有形象的動作描述,因此,根據大班下學期幼兒的語言能力,可以將此繪本故事編成一個完整的故事。這也是對幼兒語言能力的一個挑戰(zhàn)。
三、目標定位:
在分析作品的內涵價值之后,我將目標制定為1、通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從目標來看,本次活動是凸顯認知的,第一條目標指向的是社會常識,將作品的中心思想概括出來,第二條目標指向的是語言能力,同時整合了情感,也是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目標。相對于情感目標來說,活動中要隱性滲透的除了體驗成功的快樂之外,還有為人類的聰明才智感到自豪的情感。
四、過程設計:
本次活動的環(huán)節(jié)設計分為四個部分,首先以小機械工具為導入,說說名稱和用途,激發(fā)幼兒回憶已有經驗,帶著問題去思考,引起幼兒的探索興趣。第二部分是看看說說解讀圖意,意圖是讓幼兒通過觀察了解故事中發(fā)生的事情,解決的方法,并且感受工具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其中包含了幾個認知點,杠桿,斜面,輪軸,滑輪和螺旋。這里的操作要點是不僅要讓幼兒看懂圖意,而且能夠用簡單的語句表達出來,這也是本次活動的難點所在。第三部分是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是讓幼兒邊看小書邊講故事,將前面一個環(huán)節(jié)中組織的語言完整地講述出來,這個環(huán)節(jié)作為整個活動的完整欣賞部分。最后以現(xiàn)代化的機械工具作為活動延伸,激發(fā)幼兒更多的探索欲望,對周圍生活的更多的關注。
活動內容與要求:
1、通過閱讀了解一些簡單機械工具的名稱和用途,感受使用工具給人們帶來的省時省力和方便。
2、理解圖意,嘗試完整講述故事,體驗小矮人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快樂。
3、運用已有生活經驗,根據畫面大膽想象、推測并表達自己對故事情節(jié)的理解。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fā)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幼兒用書人手一本
活動流程:
介紹小工具——看看說說解讀圖意——自主閱讀完整講述——活動延伸活動過程:
(一)介紹小工具:
教師出示各種小工具圖片,說說名稱,引起幼兒猜測:它們能做什么呢?
教師小結:剛才我們看到的都是一些簡單的小機械,它們都很有用。
森林里的小矮人要做一件大事情,這些小機械能幫上忙嗎?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ǘ┛纯凑f說解讀圖意:
1、出示圖一:小矮人想干什么?。教案來、自:大;考吧幼、師網,遇到了什么困難?怎么辦呢?
2、出示圖二:小矮人想到了什么辦法?
鋸子是怎么回事?(出示鋸子的圖片,模仿拉鋸的動作)3、出示圖三:木頭又大又重,有什么辦法讓它移動呢?
4、出示圖四:小矮人是怎么做的?
教師小結:原來一根棍子加上一塊石頭就可以讓又大又重的木頭移動哦,這就是杠桿。
5、出示圖五:小矮人想把木頭般到樹樁上去,可是木頭好重哦,搬不動怎么辦?
6、出示圖六:這個問題是怎么解決的?
教師小結:用兩塊木板擱在樹樁上,斜斜的,就像小橋一樣,再把木頭推上去就省力多了。這就是斜面。
7、出示圖七:需要的木頭又多又重,抱著走好累哦,怎么辦呢?用什么辦法可以把木頭運到很遠的地方去呢?
8、出示圖八:有輪子的小車真好用,可以很輕松地一下子運很多木頭。小矮人很快就把木頭運完了。
活動反思:
這次期中開課的題材是科學類繪本,當拿到主題《小機械立大功》這個活動時,其實覺得自己駕馭不好,不像語言類繪本通俗并咬文嚼字地能聽得懂?茖W類繪本有它的教學特性。再之相對機械一字總是和男教師的關聯(lián)比較大,覺得這個繪本不好上,也上不好。每一次嘗試都是一次挑戰(zhàn),那就試試,發(fā)現(xiàn)問題才能再下次中改進,不管怎么樣,努力了就好。
要上好課首先要透徹了解繪本要對文本進行解析,首先對繪本的本身進行剖析,這本繪本的知識容量非常大,就像專家馬老師說的.那樣能派生出很多的活動(包括小組、個體、集體等等)一個集體活動里我們到底需要讓孩子知道什么?掌握什么?關鍵點在哪里?這都是課前的必要準備。所以前期對文本進行了詳細的了解和分析,并查閱資料。接下來就是活動的設計,第一層次:引題激發(fā)幼兒興趣,第二層次:認識了解各種器械的名稱及用途,第三層次延伸生活中的運用。
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還是出現(xiàn)了我自己意料中發(fā)生的事情,
1、比如:整個活動點比較散,幼兒需要了解的容量太大了。其實切口不必太多,只要有一個重難點就行。本次活動的關鍵信息是1、了解認識各種小機械,并了解它們在生活中的用途。2、觀察和理解左右兩幅畫面之間的關系。作為第一課時,孩子們掌握這一些,為第二課時做好經驗儲備。
2、對于孩子已有經驗的儲備缺乏,所以在引題環(huán)節(jié)中孩子們還是未能明白什么是小機械。所以策略的應用猶如是為整個活動添磚加瓦,如果換一種方式:利用孩子的已有經驗來呈現(xiàn)可能能夠更好的為接下來的活動進行做上堅實的鋪墊如:可以利用孩子區(qū)域活動時活動的照片,這樣更能直觀的切入主題。孩子們能夠了解到原來他們在用的這些工具就是小機械,逐步把經驗轉移到需要解決的問題上。
3、自主閱讀的必要性。第二個環(huán)節(jié)我用PPT的形式與孩子一起再次閱讀繪本。
【大班語言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語言的教案02-28
語言大班教案10-12
大班語言教案:字寶寶 大班語言教案09-21
大班語言教案:走近澳門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教案:春雨的色彩_大班語言教案07-01
大班語言聚寶盆教案03-20
大班語言活動教案11-04
大班語言優(yōu)秀教案04-08
大班語言落葉教案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