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小班教案

      小班教案

      時間:2023-08-01 07:33:18 教案 我要投稿

      小班教案8篇[合集]

        作為一名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備課向課堂教學轉化的關節(jié)點。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8篇[合集]

      小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2、了解水的重要性,知道多喝開水的好處,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

        3、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4、鼓勵幼兒大膽的猜猜、講講、動動。

        5、能自由發(fā)揮想像,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教學重難點:

        學習兒歌,理解兒歌內容。

        能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仿編兒歌,體驗仿編的樂趣。

        教學準備:

        1、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實物和圖片各一份。

        2、水杯每人一只。

        3、仿編兒歌的圖示一張。

        教學:過程:

        一、教師依次出示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引出主題

        教師提問:1)這些是什么?它們有什么用?

        2)有一天,杯子、奶瓶、茶壺、花盆在一起說話,說什么話?

        二、欣賞兒歌《喝水歌》

        1、教師朗誦兒歌

        教師:兒歌里,杯子在說什么?奶瓶又是怎么說的?茶壺悄悄地在說什么?花盆是怎么對大家說的?

        2、教師出示圖片,再次朗誦兒歌,幫助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

        3、幼兒看圖學念兒歌。

        4、幼兒邊念邊表演兒歌。

        你們剛才念的兒歌真好聽,我們給它取一個好聽的名字吧?(喝水歌)

        三、仿編兒歌

        1、討論:除了媽媽,寶寶,爺爺,花兒、小朋友要喝水,誰也需要喝水?(請幼兒自由表述)他們?yōu)槭裁匆人兀?/p>

        2、教師引導幼兒仿編兒歌

        1)教師示范仿編

        提問:動物、植物、人類都需要水,我們來編一編兒歌好嗎,張老師先來編一句,聽一聽,老師是怎么編的。

        2)引導幼兒發(fā)揮想象仿編兒歌。

        教師:你們平時喝水嗎?你們平時什么時候喝水?

        總結:水太有用了,老師告訴你們,水能清除我們體內垃圾,調節(jié)人體的體溫、防止皮膚的干燥。我們在平時要多喝開水,養(yǎng)成多喝開水的習慣,我們不僅要在幼兒園多喝水,在家里也要多喝水,這樣,我們的身體才會更加健康。

        四、大家齊干杯

        教師:水太有用了,來,我們大家一起來喝一杯開水吧。

        附兒歌:

        《喝水歌》

        杯子說:“裝水,裝水,媽媽渴了要喝水!

        奶瓶說:“裝水,裝水,寶寶哭了要喝水!

        茶壺說:“裝水,裝水,爺爺咳嗽要喝水!

        花盆說:“裝水,裝水,花兒渴了要喝水!

        小朋友說:“裝水,裝水,大家天天要喝水!

        教學反思:

        《喝水歌》是寓枯燥的說教于生動風趣又朗朗上口的`兒歌中,中班幼兒有較好的語言組織能力,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能進行簡單的仿編。中班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年齡越小的幼兒,越需要具體形象的支持。我采取實物、圖片,圖示,幫助幼兒更好地感知和理解兒歌,同時也能激發(fā)幼兒參與仿編兒歌的積極性,拓展幼兒的思維,促使幼兒自主發(fā)展。

        小百科: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于極弱的電解質。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在學做小廚師炒菜的情境中,感受色的變化,體驗玩色的樂趣。

        2。積極參加活動,能大膽的進行創(chuàng)作。

        活動準備:

        顏料、擠壓瓶、卡紙做的鍋子、毛筆、小紙條。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聽音樂入場,通過情景引出主題。

        師:小朋友們,我們的家到啦,快進來做好,瞧!今天我們家來了許多的客人老師呢,這么多老師來我們家做客人,你想這么招待她們?(引導幼兒說到請吃菜、吃飯)

        師:我們都想請客人老師吃東西,那我們今天就來當一回小廚師煮菜來招呼客人吧。

        二、教師示范操作。

        1。認識不同顏色的菜。

        師:我先來煮一盤菜吧,先來看看我買了些什么菜,瞧,這是什么顏色?紅色有什么菜?綠色的菜我買了什么?

        師:我還買了黃色的雞蛋、土豆、玉米,紫色的茄子,還有橙色的胡蘿卜。

        2。教師示范。

        師:菜都認識了,下面我就要開始炒嘍,先把菜倒進鍋,紅色的`番茄放進來,黃色的雞蛋放進來(先怎么樣?把菜放進去,放的時候放在中間,不要放太多,也不要放太少)。好了,拿起小鏟炒一炒,炒炒炒,炒炒炒,這邊炒炒那邊炒炒,(引導幼兒一起炒)撒點蔥花撒點鹽,好吃的小菜炒好啦。我煮的菜客人可喜歡了。你們想不想來炒一炒?

        3。講解要求。

        師:炒的時候要炒的均勻一些,在鍋子的中間炒。最后要給盤子裝飾,讓客人吃的放心、看的開心。

        三、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幼兒操作,教師巡回的進行指導。

        四、評價。

        小朋友們的菜都煮好了嗎?把你的鏟子放好,炒好的菜放在桌子上,跟著老師一起來看一看,你最喜歡哪個菜,這是誰煮的?你煮的什么菜?拿著你的菜去給后面的客人老師說一說,嘗一嘗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知道同伴之間要有禮貌,體驗好朋友的美好情感。。

        2、幫助幼兒發(fā)展朋友間的友誼。

        活動準備:

        1、課件:兩只青蛙

        2、小青蛙的頭飾每人一個,錄音機。

        3場地:創(chuàng)設環(huán)境:一個池塘,里面飄著幾片荷葉,荷花開放。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幼兒欣賞課件

        ——夏天的.荷花池里,誰來了呀?引導幼兒說出是小青蛙來了。(教師在背景圖上出示一只青蛙。)

        ——呱、呱、呱,兩只青蛙在說些什么?

        ——它們是什么關系?你怎么知道是朋友呢?朋友見面要怎么樣?

        ——我們一起學學小青蛙的見面說的話和動作。

        ——一只小青蛙跳到了荷葉上,而另一只卻沒有跳上來,荷葉上的青蛙是怎么幫助荷葉下的青蛙的?

        ——最后他們玩得開心嗎?

        2、欣賞配樂故事

        教師邊講故事邊演示課件,讓幼兒完整地欣賞故事。

        3、幼兒扮演角色

        幼兒帶上頭飾進行角色扮演,體驗兩只小青蛙之間有趣的語言和動作,從而讓幼兒進一步感受故事的內在意義。

        4、活動延伸

        ——在區(qū)域活動中,教師設置一個表演區(qū),引導幼兒進行模仿表演,并且改編故事把小青蛙改成小金魚、小兔子等小動物。讓幼兒學習進一步學習文明禮儀。

        ——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鼓勵幼兒學做小青蛙,同伴有困難時要幫助同伴。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獨自玩耍或獨自在家時不跟陌生人走,不給陌生人開門。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3.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完整、連貫地表達能力和對事物的判斷能力。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幼兒用書:《不跟陌生人走》。

        2.事先讓幼兒理解“陌生人”的含義。

        活動過程:

        一、認識陌生人。

        1.教師:你們知道什么是陌生人嗎?

        小結:陌生人就是我們不認識的人,陌生人不一定都是壞人,也有好的陌生人,當我們遇到陌生人時,跟我們說話或吃東西是,不管她是好的或是壞的,我們都要有禮貌的拒絕。

       。玻蠋熯@里有兩個小朋友叫麗麗和齊齊,她們也遇到了陌生人,看看她們是怎么辦?

        二、看錄像《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麗麗一個人在家,外面響起了敲門聲,這一次,麗麗沒有直接開門,而是從貓眼里往外看,門口站著一個陌生的阿姨,來人急匆匆地說:“我是你爸爸的同事,你爸爸叫我?guī)闳ネ,你快跟我去醫(yī)院吧!”麗麗正想開門,但他一想說:“謝謝阿姨,我還是先打個電話給媽媽吧!”

        2.教師:麗麗獨自在家時,聽見了敲門聲,他去開門了嗎?他是怎樣做的?他是怎么說的?他為什么這么做?

        小結:當我們小朋友獨自在家有陌生人敲門時,我們不能給他開門,應該有禮貌的拒絕陌生人。

        三、看幻燈(一)《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麗麗一個人在樓下玩,一個陌生人走過來對他說:“小妹妹,這包糖送給你吧!你想吃冰淇淋嗎?我?guī)闳ベI,走,跟我走吧!”

        2.教師:麗麗能跟這個人走嗎?為什么?

        3.引導幼兒用自己的語言告訴麗麗應該怎么辦。那你們覺得麗麗應該對陌生人說什么?誰來告訴麗麗該怎么辦?

        小結:陌生人的東西不能隨便亂吃,不管她是好意還是惡意,我們都要有禮貌的拒絕陌生人的東西。

        四、看幻燈(二)《不跟陌生人走》。

        1.教師:奇奇在公園里和媽媽走散了,急得哭了起來,一個陌生人走上前說:“小弟弟,我?guī)阏覌寢尠桑 ?/p>

        2.教師:奇奇能跟這個陌生人走嗎?

        3.教師:請你和小朋友商量一下,如果你碰到這樣的'事情,你會找誰幫忙?

        怎樣區(qū)別公園的工作人員?(可以找公園的工作人員幫忙,或是找警察叔叔幫忙)

        五、師幼共同小結。

        1.在生活中我們小朋友有沒有遇到陌生人?你是怎么做的?

        2.小結:有時,爸爸媽媽因為有事而讓你們獨自玩或是獨自在家,小朋友如果碰到陌生人和自己說話、給自己好吃的東西,邀請自己玩時,不管陌生人說什么,都不能跟陌生人走。

        活動延伸:

        幼兒講一些相關的故事,讓幼兒了解身邊發(fā)生的事情,提高自我保護的主動性。

      小班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理解故事《熱鬧的小院》,嘗試模仿故事中動物們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喜歡傾聽自然界的各種聲音,愿意感知和模仿。

        活動準備:

        白板課件

        活動過程:

        1、觀看第一頁,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老師一邊提問"小院里住著誰?"一邊移動隱形墨水的.小框,照出老奶奶。

       。2)講述故事開頭:老奶奶一個人住在小院里,除了刮風下雨,小院里再沒有一丁點聲音,老奶奶真寂寞。

       。3)老師解釋"寂寞",讓幼兒理解老奶奶一個人,沒有人跟她說話,沒有聲音,一點也不快樂。

       。4)老奶奶很寂寞,怎么辦呢?你有什么好辦法?(老師根據(jù)幼兒回答,發(fā)現(xiàn)契合目標的回答進行適當?shù)淖穯枺?/p>

        2、(1)連續(xù)觀看第二、第三頁,"瞧誰來了?"

        講述故事:有一天,老奶奶正坐在小板凳上曬太陽,門突然開了,跑進來一群小動物。他們要給老奶奶演節(jié)目。

       。2)觀看第四頁,提問:是誰?在干什么?

        請小朋友來學一下。

        點擊"聲音"按鈕,讓幼兒傾聽并學習

        講述故事:一只小豬吹喇叭:"嗚哇!"

        (3)依次出示第五、第六、第七頁,同樣按第四頁的方法與幼兒學習模仿和講述。

        3、觀看第八頁,提問:發(fā)生了什么?

        講述故事:老奶奶好開心,她和動物們一起唱歌,一起跳舞……小院里真熱鬧。

        點擊聲音按鈕,幼兒傾聽。

        4、老師點擊畫面整體講述故事,當講述到第四頁到第八頁時鼓勵幼兒一起模仿和講述。

        5、回憶聽過的聲音

        故事里的聲音真好玩,你還聽到過什么聲音?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回憶生活中聽到過的各種聲音,并嘗試模仿。

        6、聽聽誰的聲音

       。1)老師也知道很多聲音,你們猜一猜,這是誰發(fā)出的聲音。(展示課件第九頁)

        引導幼兒認真地傾聽,大膽的猜測。

       。2)再聽聽這是誰的聲音,把它找出來。老師點擊文字,出示相應圖片,和幼兒一起猜是什么聲音。

        鼓勵幼兒根據(jù)聽到的聲音,把相應事物的圖片找出來。

        7、小結:我們的周圍還有很多好玩、有趣的聲音,小朋友在幼兒園、在家里、在放學的路上,或者去游玩的時候,經(jīng)常找找各種聲音,你會發(fā)現(xiàn)有聲音的世界是多么的美妙!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增進對樂器音質的感受力。

        分享到公園活動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搭配小種籽「我家附近的公園」、「公園大發(fā)現(xiàn)」、兒歌掛圖、互動式教育光碟、「到公園玩」紀錄單、三角鐵、手鼓、小鼓、手響板、沙鈴。

        活動過程

        1事先將「到公園玩」的紀錄單〔參見課程計畫光碟〕發(fā)給幼兒,請家長協(xié)助幼兒完成后帶來學校。

        2展示兒歌掛圖,請幼兒說說畫面中的場景是在哪裡?小男孩和小女孩分別在做什麼?你曾看過這些小動物在公園裡做什麼呢?

        3播放互動式教育光碟,教幼兒念唱兒歌「我家附近的公園」。

        4請幼兒輪流展示自己的「到公園玩」紀錄單,并說說自己和家人最喜歡到公園做什麼事情,詢問幼兒在公園曾看到大家在做哪些活動,并利用肢體表演出動作。

        5透過小種籽「公園大發(fā)現(xiàn)」帶領幼兒進行肢體表演,隨著老師口述情節(jié)及運用樂器轉換扮演的角色:

        敲三角鐵:哇!今天天氣真好(雙手打開,做深呼吸動作),到公園散散步吧(隨意走動)!公園裡,好多人也在散步(用教室物品當?shù)谰,扮演各種人物角色)和他們打個招呼,真高興能遇到他們(隨意和其他幼兒揮手打招呼)。

        拍手鼓:有人在跑步耶!一、二、一、二、一……(做跑步動作,每聽到一聲手鼓聲便往前跨一步),跑得好喘、好累。ㄗ霾梁、喘氣)!坐在大樹下休息一下(老師當大樹,幼兒靠著老師休息)。

        敲小鼓:休息好了繼續(xù)往前走吧!好多可愛的爺爺、奶奶在練功(跨弓箭步,做打拳動作),真好玩。咦!前面?zhèn)鱽砗寐牭囊魳罚úシ乓魳罚瓉硎怯腥嗽谔璋。ǜ魳冯S意跳舞)!

        敲手響板:抬頭看一看(一手放眉毛上,抬頭做看的動作),可愛的小松鼠在吃東西(拿一樣物品做吃的動作),美麗的蝴蝶飛來吸花蜜(幾位幼兒當花,其他幼兒做蝴蝶吸花蜜的'動作);低頭瞧一瞧(蹲下來四處張望),小螞蟻忙著把食物搬回家(拿枕頭放背上做爬的動作),小魚兒快樂的在水裡游來游去(雙手合掌,左右擺動)。

        搖沙鈴:到公園散步真有趣,該回家休息了(舒服的躺下來)!

        評量

        能跟著節(jié)奏唱跳兒歌。

        能隨口述及樂器的轉換表演肢體動作。

        活動結束

        舉辦親子公園寫生活動,增進幼兒對附近公園的認識。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練習鉆、爬的基本動作,能手膝著地自然協(xié)調地向前爬。

        2、感受在陽光隧道中鉆爬的樂趣。

        【活動準備】

        陽光隧道一條(一種用布、塑料凳制作的輕便的.小“隧道”)、平衡木。

        【活動過程】

        1、熱身活動:森林里的小動物。

        教師帶領幼兒模仿各種小動物的動作,完成熱身。

        2、教師向幼兒介紹陽光隧道,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1)熱身后,教師帶領幼兒玩鉆山洞的游戲(教師與一名幼兒雙手架起當山洞,其他的幼兒用正面鉆的方式鉆過山洞),練習正面鉆。

       。2)教師介紹陽光隧道:森林里新修了一條陽光隧道,非常好玩,小動物們只要走過小橋就能找到它。

        3、尋找陽光隧道,嘗試鉆爬。

        (1)教師帶領幼兒走過小橋,找到陽光隧道。

       。2)請幼兒討論要怎樣爬過陽光隧道才會又快有安全。(手膝著地)

       。3)幼兒嘗試爬過陽光隧道。

        4、多次游戲,熟悉動作。

       。1)幼兒扮演小動物多次游戲,走過小橋、鉆過陽光隧道,熟悉動作。

       。2)教師可通過陽光隧道口迎接、輕輕敲擊陽光隧道周邊等方式增加游戲的樂趣,幫助幼兒體驗陽光隧道中鉆爬的樂趣。

        5、放松活動。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愉快地學念兒歌,練習清楚地發(fā)音:“紅蝦”。

        2、愿意與爸爸媽媽分享食物。

        活動重點:

        學會念這首兒歌并知道兒歌內容。

        活動準備:

        自制圖片一幅(可操作的紅蝦),幼兒用書《大紅蝦》

        活動過程:

        1、出示教具(大紅蝦),引出話題:

        —這是什么?你們吃過大紅蝦嗎?”

        指導幼兒較清楚地發(fā)音:紅蝦、剝、跳等字和詞。

        2、閱讀圖書,了解畫面內容:

        —看看,誰在吃紅蝦?”

       。1) 教師用兒歌句子歸納畫面。

       。2) 引導幼兒討論。

        —“小妹妹在吃大紅蝦還是小紅蝦?”

        3、欣賞老師念兒歌(兩遍):

        —“我們也來送大紅蝦給爸爸、媽媽吃吧!”鼓勵幼兒跟念兒歌。

        4、學習、遷移:

        —“你會給爸爸、媽媽吃什么紅蝦?”

        “假如你有紅蝦,會把怎么樣的'紅蝦留

        給爸爸媽媽吃?”

        表揚用兒歌語言表述的幼兒,大家可以模仿。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11

      小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