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大班教案4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jù),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欣賞、感受文學作品的意境美,理解詩歌所展現(xiàn)的四季的特征。增長幼兒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2、在幼兒理解感知詩歌"四季"結構基礎上嘗試仿編詩歌,用詩歌語言表述個人經(jīng)驗和想像內容。
3、理解詩歌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活動難點:
感知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的不同特征。
教學準備:
1、關于四季景色的課件。(分春、夏、秋、冬)
2、繪有草牙、荷葉、稻穗、雪人的四幅圖。(上面有許多空白,分別釘在泡沫做的"四季樹"上。)
3、 四季的頭飾。(草芽、荷葉、稻穗、雪人)
4、 音樂。
活動過程:
一、 談話導入。
師: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從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一年中,除了秋季,還有哪幾個季節(jié)?我們來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節(jié)?說說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ǹ磮D片,以動畫形式連續(xù)出現(xiàn)四季的4幅圖,最后定格)師:我們的大自然可美麗了,你們看,四季給我們帶來了什么?多媒體課件欣賞《四季》
四季草芽尖尖,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荷葉圓圓,他對青蛙說:"我是夏天。"谷穗彎彎,他鞠著躬說:"我是秋天。"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頑皮地說:"我就是冬天。"
二、 幫助幼兒理解感知作品。
(教學重點)幼兒欣賞詩歌中優(yōu)美的語言,感受春夏秋冬四季的主要特征。說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什么。詩歌里的每個季節(jié)有代表性的事物。如,草芽是春天特有的,雪人是冬天特有的?勺尯⒆勇(lián)系生活實際,說說每個季節(jié)還有哪些代表性事物,讓孩子認識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
三、嘗試仿編詩歌。
采用多種形式朗讀:個人讀、同伴對讀、小組輪流讀、分角色讀、做動作讀……通過朗讀表現(xiàn)孩子自己的感受。如,"草芽尖尖"可讀得輕細,表現(xiàn)出草芽的柔嫩;谷穗"鞠著躬說",可讀出謙虛的'感覺;"雪人大肚子一挺",可以做挺肚子的動作,以表現(xiàn)雪人頑皮的樣子。對孩子的創(chuàng)造,教師應充分給予鼓勵。
根據(jù)幼兒的想象仿編詩歌,如:鮮花紅紅,他對蝴蝶說:"我是春天。"柳葉綠綠,他對小鳥說:"我是春天。"知了叫叫,他對大地說:"我是夏天。"樹葉黃黃,他對大雁說:"我是秋天。"菊花香香,他對落葉說:"我是秋天。"雪花白白,他對人們說:"我是冬天。"臘梅花開,他對小朋友說:"我是冬天。"水仙花開,他對天空說:"我是冬天。"
四、表演四季:
聽了小朋友們找到的四季,我覺得四季真的好美呀!就讓我們一同感受四季的美麗景色吧!請小朋友帶上四季的頭飾進行表演。請個別幼兒一邊念《四季》一邊做動作。
鼓勵個別幼兒領著大家誦讀。
五、拓展游戲。
*說說畫畫:
你喜歡哪一個季節(jié)?為什么?把你喜歡的季節(jié)畫一畫,并能給圖畫取個名字。(放背景音樂,用背景音樂來調控畫畫的時間)六、課后延伸找找描寫春、夏、秋、冬方面的兒歌,讀讀并能介紹給小伙伴們。如: 春雷喚醒了桃花。夏雨洗綠了樹葉。
秋風染紅了楓葉。 冬雪鋪滿了大地。
活動反思: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詩歌。通過對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葉,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這幾種代表性的事物的描述來表現(xiàn)四季的特征。
在教學設計時采用了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就先學哪個季節(jié),先讀描寫哪個季節(jié)的話。我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比如在教學春天時,我讓小朋友自由說:你在春天看到了什么?小朋友都很會說:我看到了小草長出來了;我看到小鳥也飛出來了;還有的說春天桃花開了……這時候小朋友的興趣都非常高,都非常想學下面的內容。
本節(jié)教學活動的多媒體課件我進行了自創(chuàng),收到了比較好的效果,可以讓孩子們自主選擇季節(jié),談論季節(jié),創(chuàng)編兒歌。
小百科:四季指一年中交替出現(xiàn)的四個季節(jié),即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一:我喜歡的汽車
一、教學目標:
1、能掌握觀察的方法,觀察到物體的細微特征并能對觀察的事物完整的進行描述。
2、了解汽車各組成部分的名稱用途。
二、教學準備:
1、小朋友自己收集一些自己喜歡的汽車圖片,玩具。
三、教學過程:
1、活動前請小朋友自己收集有關汽車的圖片、玩具等材料。
2、請小朋友將自己收集的材料講給大家聽,小朋友之間進行交流。
3、討論:請小朋友每一輛汽車一樣的地方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有哪些?這些部分都有什么用?
4、教師總結:每一輛汽車都是由車身、車門、車窗、車輪等幾個部分組成的,除了這些一樣的地方以外,每一輛車都有自己獨特的地方,每種車都有自己的功能,例如:救火車就要有水箱和云梯,這些裝備在救火的時候就會發(fā)揮作用。
5、小朋友和老師一起來用這些收集來的材料布置教室。
活動二:馬路上的車
一、教學目標:
1、能掌握觀察的方法,觀察到物體的細微特征。
2、能根據(jù)物體的明顯特征選擇適當?shù)牟牧线M行制作。
3、會評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優(yōu)點。
二、教學準備:
4、小朋友自己收集一些自己喜歡的汽車圖片,玩具
5、各種紙盒、膠帶、剪刀、膠棒……
6、馬路背景圖一張
三、教學過程:
1、請小朋友觀察一下每一輛車都是由什么組成的,在相關的圖片中指一指、看一看,再看一看車有哪不一樣?有什么特征?
2、討論:小朋友看一看咱們現(xiàn)有的材料適合用來做車的哪一部分?沒有合適的材料怎么辦?
3、幼兒制作:因為廢舊材料制作這種活動,對于幼兒來說都是有一定難度的,既要開動腦筋,又要動手操作,所要進行此類活動的時候,建議小朋友們2個或3個小朋友一組,這樣大家在制作的時候能夠互相商量、互相幫助,共同開動腦筋想辦法。
4、作品欣賞: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汽車放到馬路背景圖上,介紹一下自己制作中的`一些想法,說一說別人的作品好在哪里。
活動三:我設計的汽車
一、教學目標:
1、了解各類汽車的用途,開動腦筋設計出各種形狀、功能的汽車。
2、會評價自己和他人作品的優(yōu)點。
二、教學準備:
1、種紙盒、膠帶、剪刀、膠棒……
2、馬路背景圖一張
三、教學過程:
1、請小朋友看一看上次制作的汽車,請部分小朋友介紹一下所用材料。
2、提問:小朋友制作的這些汽車都有什么用途?如果請你作一名汽車設計師,你希望有什么樣的汽車呢?請你把你的想法畫下來講給小朋友聽。
3、小朋友設計圖紙,并把自己想法講給小朋友聽,大家討論這樣設計有什么好處,怎樣設計就更好了。
4、小朋友分組進行制作。
5、作品欣賞:小朋友把自己制作的汽車放到馬路背景圖上,介紹一下自己制作中的一些想法,說一說別人的作品好在哪里。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仿編出X X | XX X|的節(jié)奏型。
2、能創(chuàng)造性的使用身邊的物品打出樂曲節(jié)奏。
3、能與同伴合奏,體驗節(jié)奏樂帶來的樂趣。
活動重點:用生活中的事情仿編節(jié)奏型。
活動難點:找出生活中的樂器—身邊能發(fā)出聲音的物品并按圖譜演奏。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
2、自制樂曲圖譜一個、皮筋若干、各種常見的身邊物品積木、橡皮泥等若干。
活動過程:
一、復習利用聲勢問好并做律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ㄒ唬┯寐晞菹蚶蠋焼柡
(二)創(chuàng)設充滿童趣的情境,引導幼兒做律動
教師引導幼兒扮小皮筋,隨音樂做小皮筋的動作進行律動。
二、感知“庫乞乞”的節(jié)奏,體驗節(jié)奏的特點。
(一)借助故事情節(jié),復習“庫乞乞”的音樂
1、 出示“庫乞乞”樂曲的一段圖譜,并用聲勢打出“庫乞乞”的節(jié)奏:
X X | XX X|
提問:1、“你還能用這個節(jié)奏說說其它的`事情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生活中的各種事情說出:洗 洗 |洗頭 發(fā);唱 唱 |唱支 歌等。
2、“你能用聲勢打出這個節(jié)奏嗎?”
重點指導幼兒用自己身體上的各個部位打出X X | XX X|節(jié)奏。
2、出示整首庫乞乞音樂的圖譜,指導幼兒按意愿為圖譜創(chuàng)編動作。
重點指導幼兒貼動作圖時對應好X。
三、利用生活中的樂器指導幼兒按創(chuàng)編的圖譜演奏
。ㄒ唬﹩l(fā)幼兒發(fā)現(xiàn)尋找生活中的樂器
提問:“找一找活動室內哪些東西能打出聲音做樂器?”(如:小椅子、橡皮泥等。)
提醒小朋友在使用生活中樂器時力氣要小,注意打出的聲音要美。
。ǘ┲笇в變喊磩(chuàng)編的圖譜集體演奏
重點指導小朋友合奏時注意聽別人樂器的聲音。
活動延伸:
1、音樂區(qū):將圖譜、樂器投放在音樂區(qū),鼓勵幼兒嘗試用其它身邊常見的器物及自己編出的圖譜進行庫乞乞的演奏
2、操作區(qū):指導幼兒嘗試用沙子、豆子和飲料瓶制作沙錘。
3、科學區(qū):指導幼兒將玻璃瓶內裝不同容積的水,會發(fā)出高低不同的聲音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及意境,感受詩歌的語言美、節(jié)奏美。
2.嘗試創(chuàng)編詩歌內容,提高創(chuàng)造性講述能力。
3.懂得人與動物應該和諧相處,人類不可以隨意打擾動物的生活。
活動準備:
1.森林場景ppt 2.音樂《森林狂想曲》、森林走路聲音效。
活動過程:
一、感受意境
1.激發(fā)興趣:森林是個美麗的地方,誰又在享受森林這美好的一切呢?讓我們一起走進森林吧!
2.示森林圖片并播放音樂。
3.大膽猜測:你聽到誰的聲音?在這時,突然傳來什么聲音——(音樂戛然而止,啪嚓啪嚓聲響起)“啪嚓啪嚓”是什么聲音?可能發(fā)生了什么事情?
二、理解詩歌
1.引入詩歌 有個英國的作家把森林里發(fā)生的一切寫成了一首小詩,名字就叫《啪嚓 啪嚓》。
2.教師朗誦詩歌。
3.討論:你聽到了誰在森林里?發(fā)出了什么聲音?
4.再次欣賞詩歌。
5.討論、表現(xiàn)詩歌:
。1)“吱吱”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松鼠)“吱吱”去了哪里?什么是竄?誰來學一學?
。2)“蹦蹦”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兔)“蹦蹦”去哪里了呢?什么叫密林?讓我們一起鉆進密林!
。3)“嘰嘰”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鳥)
(4)“沙沙”會是誰呢?你怎么猜出來的'?看看猜得對不對——(點擊小蛇)“沙沙”呢?它為什么會赤一下子?什么是溜? (依次點擊ppt,引出小動物形象圖。)
。5)小動物們全都悄沒聲的蹲在看不見的地方,悄沒聲的是什么意思?悄沒聲時周圍會怎樣?用一個詞語說一說。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啪嚓啪嚓越走越遠,目不轉睛是什么意思?誰來表演一下!真奇怪,他們害怕什么呢?
6.再次完整欣賞詩歌。
三、嘗試創(chuàng)編
1.交流:你喜歡《啪嚓啪嚓》這首詩嗎?為什么?
2.示圖:看,森林里還有這么多雙眼睛,他們又是誰呢?當他們聽見啪嚓啪嚓聲會怎么躲起來呢?
3.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我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一個小動物,聽——呱呱聽見了,一下子跳到荷葉上。誰呀?
4.同伴間互說互猜:你們發(fā)現(xiàn)別的動物了嗎?用動物的聲音告訴旁邊的好朋友吧!別忘了說去哪兒了。
5.幼兒創(chuàng)編:誰來幫助這些小動物? 小結:謝謝小朋友,幫助我們的動物朋友躲過了啪嚓啪嚓。
四、延續(xù)推測,體驗情感
1.交流:我們在大森林待了這么久,你們現(xiàn)在覺得啪嚓啪嚓到底是誰呢?
2.教師小結:是呀,大森林是小動物的家,無論啪嚓啪嚓是什么野獸還是人類,他都讓我們的動物朋友緊張、害怕了,所以,讓我們人類不要隨意打攪他們,就讓他們快樂、安靜地生活吧!現(xiàn)在,讓我們輕輕地和動物朋友說聲再見,輕輕離開森林吧!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精選]09-27
大班教案01-02
大班教案01-02
大班教案01-02
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02-04
大班教案02-04
(精選)大班教案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