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那么應(yīng)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嘗試觀察畫面,并理解畫面內(nèi)容,發(fā)現(xiàn)畫面中多多的身體變化。
2、根據(jù)畫面內(nèi)容結(jié)合下面的圖示標記,推測故事中媽媽和小姑娘的對話內(nèi)容。
3、嘗試用簡單、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
活動準備:
1、教師用繪本故事PPT課件一套。
2、幼兒用圖畫書人手一本。
活動過程:
1、 觀察繪本封面,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寶寶和多多。
。1)認識封面人物寶寶和多多。
。2)觀察封面上的寶寶和多多,說一說:寶寶和多多在干什么?
。3)介紹故事題目《多多什么都愛吃》。
2、 幼兒自主閱讀繪本圖書第1---9頁,知道畫面中媽媽和寶寶在說話。
。1)交代自主閱讀要求:
①從封面開始往后翻,翻到小別針夾住的那一頁(第9頁)。
、诳匆豢垂适轮,除了寶寶和多多,還有誰?
③請你來看一看小圖書,故事中到底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2)幼兒自主閱讀,教師巡回指導(dǎo)。
指導(dǎo)要點:
、僖龑(dǎo)幼兒觀察故事中的主要角色:媽媽、寶寶、多多。
、谟^察畫面下方的人物圖示,猜猜媽媽會說什么,寶寶會說什么?
。3)集體交流與分享:在圖畫書中,你都看到了什么?
、俸唵卧儐枌殞毧吹降膱D書內(nèi)容。
師:故事里有誰?他們在干什么?
、谒伎迹簩殞毺羰车臅r候,媽媽會說些什么?
3、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2―9頁故事內(nèi)容,感受畫面中反復(fù)出現(xiàn)的“對話”。
。1)教師有感情講述第2―9頁故事內(nèi)容。
。2)針對故事內(nèi)容提問:
師:你聽到故事里媽媽是怎么說的?
師:你聽到故事里寶寶是怎么回答的?
。3)跟隨教師一起學著媽媽和寶寶的樣子,練習“對話”語言。
4、引發(fā)幼兒的思考,從兩個方面來猜測“多多長得很大很大”的后果。 如果好東西都給多多吃,多多長得很大很大,有什么好處呢?
如果好東西都給多多吃,多多長得很大很大,有什么壞處呢?
5、師幼共同翻看故事PPT畫面,一起閱讀圖畫書后半部分故事內(nèi)容。
。1)教師按照圖書頁碼順序,以故事形式一頁一頁往后講述圖書內(nèi)容。
。2)重點閱讀:一起翻閱中間的展開折頁式大插圖。
師:多多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狗。
師:請你來看一看,你覺得多多長得有多大?
師:和寶寶比一比,你覺得多多到底有多大?
師:你喜歡這樣的多多嗎?為什么?
。3)教師繼續(xù)有感情講述后面部分的故事內(nèi)容。
6、討論:引發(fā)幼兒關(guān)于“健康成長”的生活話題。
。1)故事中的寶寶,最后是怎么做的?
。2)你覺得寶寶這樣做對嗎?為什么?
。3)我們怎樣做,才能讓自己健健康康地長大呢?
教師小結(jié):要吃很多有營養(yǎng)的東西,葷菜、素菜、水果等都要吃,要學習多多,樣樣?xùn)|西都愛吃,這樣才能健健康康地長大。
活動延伸:
1、每天進餐環(huán)節(jié),鼓勵幼兒學習多多,樣樣?xùn)|西都愛吃。
2、將小圖書放到圖書區(qū),鼓勵每天先吃完飯的寶寶,能嘗試自己從前往后翻看繪本小圖書。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背景:
如今的家庭大多是“四二一”結(jié)構(gòu),大人們都圍著一個孩子轉(zhuǎn),家長們往往更重視的是孩子的身體上的照顧和智力上的啟發(fā),而忽視了生活自理能力的培養(yǎng)。在家長無微不至地“關(guān)心”下,孩子的自理能力越來越差,家長對孩子的過度溺愛,使之成為了溫室里的花朵,禁不起風吹雨打。尤其是小班的孩子,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經(jīng)過調(diào)查,他們?nèi)霂、盥洗、睡覺等方面都需要成人給予一定的幫助,大多數(shù)幼兒不會獨立穿脫衣服、鞋襪,總體而言,幼兒自理能力現(xiàn)狀是比較差的,并且導(dǎo)致了孩子在幼兒園也養(yǎng)成大小事均要老師幫忙的壞習慣。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及喜歡的'接受方式,我們集體商討并制定了切實可行的活動方案,以便進一步提高幼兒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及自理能力。
活動目標:
1.講講做做玩玩,初步學習穿鞋子。
2.鼓勵幼兒在生活中自己穿鞋子。
活動重點:在游戲中學會穿鞋子。
活動難點:幼兒自己掌握穿鞋子的方法。
活動準備:
墊子、不同大小、自己的鞋子
活動過程:
一、小腳動動動
1.進場音樂做運動,學高人走,矮人走。
2.小朋友熱了脫襪子,一起做小腳游戲。
小腳,小腳,點點頭,搖搖頭,拍一拍,搓一搓,腳尖碰碰碰,腳跟碰碰碰。
3.教師和幼兒一起討論:
(1)“你幫你的鞋子找到朋友了嗎?那我們來看看我們的鞋子是什么樣的”
(2)“為什么它們兩個是好朋友?”(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一雙鞋子就是一模一樣的在一起,它們是一對好朋友)
。3)學習認識反順。(哪只腳和哪只鞋是好朋友)
二、學習穿鞋子
1.幼兒先自己嘗試穿鞋子,教師觀察,并適時指導(dǎo)。
2.請個別穿得不對的幼兒到前面,教師和幼兒一起尋找原因,用兒歌總結(jié)示范穿襪子的正確方法:鞋子、鞋子真漂亮,左腳在這里,右腳在那里,小腳用力往里鉆,我的小腳真舒服。
3.音樂響起,幼兒穿好鞋子在墊子做運動。
三、延伸
小朋友本領(lǐng)真大,我們穿好鞋子,讓我們再去做運動吧!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提高幼兒的應(yīng)變能力。培養(yǎng)幼兒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小草帽20頂。
活動過程
將幼兒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組,成八字形(如圖)排成兩行(坐或站),各行排頭的幼兒前面放有10頂小草帽。游戲開始,各行排頭的幼兒將第一頂帽子戴在頭上后,第二個幼兒立即從第一個幼兒的頭上摘下帽子戴在自己的頭上,后面的幼兒依次傳下去。當?shù)谝粋幼兒被摘下后又馬上將第二頂帽子戴在頭上,同樣依次不斷地戴下去,直至10頂帽子傳戴完為止,傳得快的組為勝。
規(guī)則
1.必須是前面的幼兒戴上帽子后,后面的'幼兒才能摘下。
2.必須是等后面的幼兒摘下帽子后,前面的幼兒才能戴上另一頂帽子。
建議
游戲開始時,可先讓幼兒做幾次練習,獲得初步的經(jīng)驗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小班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家 ”是一個與幼兒生活密切相關(guān)的話題。在設(shè)計時我想到小班孩子總是不善表達,對“小班孩子能說什么,能說到什么程度”等問題進行了思考。為此,我試圖在引導(dǎo)幼兒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把活動重點確定為“學會用正確的語言說出爸爸媽媽的姓名及家庭住址。為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我用木偶“小鴨和小雞 ”貫穿整個活動。引導(dǎo)幼兒在有趣的情境中感知“家 ”的幸福。重視幼兒的思考與交流,歸納與提升,并自然地滲透健康,社會等多方面的教育。
活動目標:
1、能初步了解家庭成員之間的關(guān)系。會說爸爸,媽媽和自己的姓名及家庭住址。
2、萌發(fā)孩子對家庭的熱愛之情。
3、初步感知家人之間的親密關(guān)系,初步體驗家人間的親情。
4、體驗父母對自己的愛,萌發(fā)愛父母的情感。
5、學會愛家人、家鄉(xiāng)、祖國的美好情感。
活動準備:
1、幼兒經(jīng)驗準備:回家和爸爸媽媽說說自己的家住哪里。
2、木偶小鴨,小雞各一個及動物全家福照片各一張。
3、音樂: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1、出示木偶小鴨,小雞,引發(fā)幼兒與木偶交流的興趣。
今天,小鴨和小雞來到我們小一班,想和小朋友們做個朋友。它倆還不認識我們班的小朋友呢,怎么辦呢?先讓我們自己來介紹一下吧!
2、引導(dǎo)幼兒講述自己爸爸媽媽的姓名,家庭住址。
。1)木偶小鴨,小雞示范講述。
小鴨邊出示照片邊說:我是小鴨,我的爸爸叫公鴨,媽媽叫母鴨,我是爸爸媽媽的孩子。我家住在 XX新村X幢X號,歡迎大家到我家去玩。
。2)鼓勵幼兒大膽向木偶小鴨,小雞介紹自己的家庭情況。
我的'家里有哪些人?他們分別叫什么名字?我家住在什么地方?最近我家有什么特別開心的事情?
3 激發(fā)幼兒對家的熱愛之情。
。1)小朋友喜歡自己的家嗎?為什么?
。2)集體欣賞歌曲《讓愛住我家》。
小鴨,小雞:我們也喜歡自己的家,我愛我家。
活動延伸:幼兒帶一張全家福,在語言活動區(qū)互相介紹自己家的簡單情況,說說家里的電話號碼。
小班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手心、手背、手指等手的各部分名稱。
2、認識五個手指。
3、學習保護手的方法。
二、活動準備
巧虎碟、硬紙板做的“大手”、幼兒用書。
三、活動過程
1、教師用“大手”做游戲,引導(dǎo)幼兒認識手
a、教師出示“大手”,邊揮動邊說兒歌《手指歌》,引起幼兒認識手的興趣。
b、組織幼兒討論:我們每人有幾只手?你的小手上都長著什么?啟發(fā)幼兒手出手指、手心、手背、指甲等。
師幼共同小結(jié):我們都有兩只手,共有十個手指頭。我們的手指不僅不一樣長,而且不一樣粗。手指上還有指甲。
2、觀看巧虎碟
3、引導(dǎo)幼兒進行指偶表演,認識每個手指的`名稱。
a、教師套上指偶進行表演,依次介紹手指的名稱。
教師:我們的手指兄弟長得不一樣,名字也不一樣!拔议L的又粗有矮,叫大拇指;我站在大拇指的旁邊,我叫食指;我的個子最高,我叫中指;我長得又瘦又小,我是小指;剩下的我沒有名字就叫無名指。
b、教師帶領(lǐng)幼兒練習手指操:手指兄弟跳跳舞,大拇指點點頭,食指彎彎腰,中指碰碰無名指,小指扭一扭。
4、師生討論:如何保護我們的手。
5、師生總結(jié)
小班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鍛煉幼兒運用味覺來對食物進行辨別的能力。
2、豐富幼兒有關(guān)食物味道的感知及形容詞,豐富詞:酸的、甜的、香的。
3、培養(yǎng)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chuàng)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教學準備:
布娃娃一個,錄音機、音樂磁帶,有關(guān)甜味、酸味、香味的食物若干。
教學過程:
1、出示各種味道的食物,通過給凡凡小朋友過生日,來引出課題:嘗嘗味道。
今天是我們班凡凡小朋友的生日,我們一起給他慶祝生日好不好?他今天給我們帶來了許多好吃的東西。小朋友吃的時候,看看你吃的是什么東西?它是什么味道的?小朋友邊吃邊告訴旁邊的小朋友。
2、討論食物的味道:
(1)請小朋友說說,你剛才吃的是什么?它是什么味道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糖果味一樣是甜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楊梅味一樣是酸的?你還吃過哪些東西像花生味一樣是香的?
(2)豐富形容詞:酸的、甜的'、香的。
。3)小朋友你喜歡吃什么味道的東西呢?
。4)不能吃太多甜甜的東西,這樣,牙齒會吃壞的。
3、按酸、甜、香的味道來分類:(出示酸、甜、香的食物請小朋友分類)
(1)凡凡請我們吃東西,我們也送好吃的東西給凡凡吃好嗎?凡凡要我們把禮物放在三個籃子里。把味道是甜甜的放在一個裝糖果的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酸酸的放在一個裝楊梅標記的籃子里;把味道是香香的放在一個裝花生標記的籃子里。
(2)凡凡說你們分得真好!這是甜甜的味兒;這是酸酸的味兒;這是香香的味兒。謝謝小朋友送來這么多好吃的禮物。
4、活動結(jié)束:
今天凡凡給我們帶來了很多味道的食物,有甜的、酸的和香的,謝謝凡凡嘛,那讓我們唱歌跳舞來祝賀凡凡的生日吧!
教學反思:
教無定法,無論采用哪種教學方式,都必須作用于人的感官才能發(fā)揮作用。教學方式實質(zhì)上是一種刺激手段。講授法、提問法刺激聽覺感官,示范法、觀看法刺激視覺感官,練習法、游戲法綜合刺激各種感官……因此,教學方式的成敗與否,關(guān)鍵是看能否發(fā)揮出它應(yīng)有的刺激性。教師要不斷錘煉自身的刺激能力,如獨具特色的肢體動作,極富渲染的表情神態(tài),變化多端的語言聲調(diào)等,這是實現(xiàn)教學方式刺激性的基礎(chǔ)。因此優(yōu)秀的教師應(yīng)該時刻關(guān)注孩子的肢體、眼睛、嘴巴,了解孩子的內(nèi)心狀態(tài),及時調(diào)整自己的教學方式。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2、讓幼兒知道動物和人一樣都需要在寒冷的天氣保暖。
活動重點:
鍛煉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難點:
提升幼兒的生活常識。
活動準備:
動物手拿卡若干,不織布動物圖案若干,毛線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回顧冬天不怕冷老師都講了些什么,幼兒自由談話。
2、冬天冷了我們都會怎么辦,小動物們呢它們又該怎么辦?
二、基本部分:
1、先拿出紙板動物圖案進行講解,講述如何操作
教師作出一定的示范,請幼兒進行嘗試,并展示
2、拿出不織布帶走條紋的動物圖案和若干不同顏色的.不織布直條,多種材料以供幼兒選擇。
3、講解不織布動物圖案的玩法,并請個別幼兒向大家展示如何操作。
三、結(jié)束部分:
1、幼兒自主玩,教師不過多干預(yù)。
2、適當?shù)倪M行指導(dǎo),讓幼兒有充足的空間進行單獨思考創(chuàng)新。
【小班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精選]小班教案07-28
小班教案【精選】07-29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5
小班教案(精選)10-02
小班教案(精選)09-23
[經(jīng)典]小班教案07-22
小班教案【經(jīng)典】07-22
小班教案[精選]07-22
(精選)小班教案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