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集]實用的小班教案8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教案8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安靜傾聽,記住故事名稱、主要角色。
2、理解故事情節(jié),并學說故事中的簡單對話,理解“頂”。
3、在同伴遇到困難時能主動關心;顒訙蕚洌汗适聢D片、故事錄音。道具:一片大樹葉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聽故事的愿望
導語:下雨的時候你們會怎么辦?你知道小動物們會怎樣嗎?
二、教師講述故事,并通過提問幫助幼兒理解內容并學說對話。
1、教師出示樹葉,引發(fā)幼兒想象。
導語:這片樹葉對小動物們有用嗎?
2、教師講述故事第一遍。
提問:這片樹葉有什么用?哪些小動物躲在它下面的?故事的題目叫什么呀?故事講了什么事啊?
3、教師邊操作故事圖片,邊講述故事第二遍。(要求:仔細聽動物間的對話)
提問:小兔、小貓和小雞它們說了什么話?結合故事情節(jié),學習“頂”,并用動作表示。
4、聽故事錄音,并分角色隨錄音學說對話部分
5、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
提問:小白兔是怎樣幫助小伙伴的?小動物得到別人的幫助后,心情會怎樣?www.baby-edu.com小兔在幫助別人后的心情怎樣?這只小兔,你喜歡它嗎?為什么?你還喜歡誰,為什么?
三、聯(lián)系實際,自由討論
(引導幼兒與自己的生活經驗建立聯(lián)系,將外在的道理內化為自己的行為。)
提問:你遇到困難時會怎么辦?(找老師,爸爸媽媽等)當別人遇到困難(摔跤,積木沒有了,水彩筆顏色沒了等)是你會怎樣做?你幫助別人后心情怎樣?你們被別人幫助心情會怎樣?我們都要向小白兔學習,在其他寶寶有困難時,我們應該主動關心他,幫助他?
四、活動延伸:
教師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提供動物頭飾,引導幼兒在學習復述故事的基礎上分角色表演。也可運用指偶續(xù)編故事:小白兔他們還遇到了誰又是怎樣說和做的?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為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并且?guī)椭‰u和小貓的故事情節(jié),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xiàn)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為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断掠甑臅r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xiàn)實需要。
《綱要》指出:要“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huán)境”!巴ㄟ^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鞍l(fā)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chuàng)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huán)境!备鶕(jù)《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知識、情感、技能三方面)、重點、難點。由于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為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fā)展是反復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guī)范的過程,所以把幼兒學習故事中的對話及用比較完整的句子表達自己的想法作為難點。
小班幼兒處于典型的游戲年齡階段,是角色游戲的高峰期,他們對游戲特別感興趣,平時總喜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某一角色,通過活動,讓幼兒體驗游戲的樂趣,給幼兒提供說話的機會,通過動作的表現(xiàn)理解“頂”的意思。并且在情景模仿中,感受角色的心理變化,體驗角色的情感,還通過主要故事情節(jié)的圖片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一開始就出示“葉子”,“結果前置”是讓幼兒在想像、創(chuàng)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一遍一遍通過不同的形式完整地講述故事,針對性、引導性、啟發(fā)性的提問讓幼兒循序漸進的理解故事內容,鼓勵幼兒用較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能生動形象的呈現(xiàn)故事情節(jié),體會友愛互助給大家?guī)淼目鞓贰?/p>
這個語言活動主要運用了開放式的討論談話法,幼兒在討論、談話中能無拘無束地說出自己的理解與看法,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經歷,有話可說,給了幼兒練習說話的好機會,教師都給予一定的肯定和表揚。盡量引導幼兒把話“說完整”、“說對”、“發(fā)音準確”。
根據(jù)幼兒的年齡、心理、思維的特點可以開展一些延伸活動。如通過創(chuàng)設故事情境,提供道具,進行角色表演或是續(xù)編故事活動,讓每個孩子都能做到開口、開心、開竅,在這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幼兒感受著語言的氛圍。
小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練習一個跟著一個走。
2.能遵守游戲規(guī)則,體驗集體合作活動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4.培養(yǎng)幼兒的創(chuàng)新思維和的大膽嘗試的精神。
5.加強幼兒的安全意識。
活動準備
1.在場地上畫好大圓
2.音樂磁帶,錄音機,火車頭標記若干。
活動過程
1.游戲"吹泡泡"。
幼兒沿場地上的大圓走成一個大圓圈。原地邊拍手邊念兒歌;"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個大泡泡"。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小了",幼兒一起像圈內走,當教師說泡泡變大了",幼兒一起走到圈上,當教師說"彭,泡泡炸了"幼兒集體向上跳。重復游戲次數(shù)。
2.游戲"開火車"。
新授游戲"開火車"教師發(fā)出火車啟動的聲音,讓幼兒辨別是什么聲音,引起幼兒游戲的`興趣教師觀察每組幼兒,提醒幼兒一個跟著一個走,小手不能松。
游戲"火車變長"在教師的幫助下,引導幼兒按小組兩兩對接"火車"。并繼續(xù)玩"開火車"的游戲。
游戲"一列火車"。
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幼兒按小組一次連接變成一列火車,在開火車的聲音中,繼續(xù)玩"開火車"的游戲。
3.音樂游戲"找朋友"?集體玩音樂游戲"找朋友"。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放松身心,并繼續(xù)體驗集體活動的樂趣。
小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了解常見汽車的名稱和共同的特征。
2.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已經組織幼兒觀察過馬路上的汽車、幼兒與家長共同收集不同種類汽車的玩具和相關資料。
活動重點:能用簡單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發(fā)現(xiàn)。
活動過程:
1.嘗試操作:
將師生共同收集的玩具汽車放于教師四周,幼兒每人
任選一輛,自由地玩。
與同伴交換汽車
2.介紹交流:
幼兒介紹自己帶來的玩具汽車,說說汽車的名稱、模樣和它特別的地方(特點)。
教師介紹一些比較特別的車。
3.內化遷移:
將所有的玩具集中在中間,讓幼兒觀察它們的共同之處。
師生共同總結:都有四個輪子、有方向盤、有車廂,跑起來都很快,都能在大馬路上開………。
4.經驗鞏固:
選一輛自己最喜歡的'汽車,給它拍照或畫個像。
5.游戲:
(1)幼兒一邊觀察車輛的不同特征一邊用積木、雪花片、塑料積木等搭建自己喜歡的車輛。
(2)為自己搭建的車輛命名。
(3)展示自己的作品。
小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西瓜的基本特征,愿意用簡單的語言描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嘗試用不同的方法運西瓜,并能用正確的動詞進行表達,體驗豐收的樂趣。
3、提高認讀漢字的興趣。
4、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布置一塊西瓜地,運西瓜的工具若干,輕音樂,錄音機等
活動過程:
一、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師:“夏天到了,西瓜地里的西瓜熟了,我們一起到西瓜地里去看看,好嗎?”
二、感知西瓜的外形特征
師:“瞧!西瓜地到了,(指字卡)哇!這里的西瓜可真多呀!那么這些西瓜長得什么樣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
教師小結西瓜的外形特征。
三、運西瓜
1、“這么多的西瓜一定很好吃,你們想不想把它們運回我們的教室,一起來品嘗這些西瓜呀?”
“那我們怎樣把這些西瓜運回去呢?”“請你把自己的想法輕輕地和好朋友說說!
幼兒自由討論后個別講述。
2、教師小結并提出要求:小朋友真聰明,想出了這么多運西瓜的好辦法,那兒有許多工具,等會兒你運西瓜的時候需要什么工具就自己拿,你也可以和小朋友合作,現(xiàn)在我們就來運西瓜(出示字卡:運西瓜)運的時候要注意安全,西瓜要輕輕地拿,輕輕地放,小心別把西瓜弄壞了,先運到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說說你是怎么運西瓜的?
3、幼兒聽音樂運西瓜
4、請小朋友講述自己運西瓜的過程
“誰來說說你剛才是怎么運西瓜的?”
個別幼兒講述,引導幼兒運用正確的動詞進行講述,并用動作模仿。
四、感知西瓜的`內部結構
師:“小朋友真了不起,自己想辦法把西瓜運回來了,那你們知道西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嗎?我們把它們切開來看看好嗎?”
教師切西瓜,幼兒分組觀察。
集體交流看到的西瓜是什么樣子的?
師:“呀!這些紅瓤、黃瓤的西瓜不知是什么味道,你們想嘗嗎?等會兒請你們一邊嘗一邊和好朋友說說是什么味道,吃的時候要注意衛(wèi)生,瓜籽不要亂吐。
幼兒洗手、吃西瓜。一邊嘗一邊和小朋友說說,教師巡回指導。
教師小結西瓜:西瓜里面水分多,吃起來又涼又甜,能解渴,營養(yǎng)多,所以大家都愛吃西瓜。
活動反思:
看到孩子能興致勃勃進行探索,我更進一步感受到確實興趣是孩子們進行探究性學習的動力,探索始終來自孩子的興趣,而我們只有追隨孩子的興趣同時給予適時的幫助,為他們提供充分而多樣的操作材料,努力成為孩子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我想無論對于小、中、大班的孩子,只要你的內容真正符合孩子興趣需要,有利于每一個幼兒提高和發(fā)展的活動,就是成功的活動!
小班教案 篇5
目的:
1、用棉簽圍繞花莖隨意從上往下擺畫花朵,提高腦、眼、手的協(xié)調能力。
2、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玩色常規(guī)。
重點:學習用棉簽作畫。
難點:均勻地在直線兩邊畫一串紅,保持畫面整潔。
準備:
1、紅色水粉每組兩盤,棉簽每人兩根,濕抹布一塊。幼兒添畫用紙,教師示范用紙一張。
過程:
。ㄒ唬┮稣n題
1、一朵一朵排排隊,紅紅一串真漂亮。小朋友你們水這是什么花?
2、出示一串紅盤花或圖片,引導幼兒觀察,一串紅是什么顏色的?(紅的)像什么?(小鞭炮)
。ǘ┲v解示范
1、先用棉簽礁上紅顏色從花莖上面開始畫,一朵一朵排成對,在醮上紅顏色,在排一對,紅紅的`一串又一串,真漂亮,
2、要讓每根花莖都開滿,一朵一朵的花要排得密,畫得多。
。ㄈ┯變壕毩
1、鼓勵幼兒大膽的醮色從上而下隨意擺畫,花畫得密、畫得多。
2、提醒幼兒每次少醮一點顏色,畫干后在醮色,不用的棉簽可擱在顏料盤上。
3、畫好后不能用手摸,保持畫面、衣服、桌子的整潔。
(四)講評
引導幼兒互相觀賞。我們班的小花園里開滿了一串紅,綠綠的葉子,一串串紅紅的花朵,美麗極了。
反思:
用棉簽作畫對于我班的幼兒還是第一次,小朋友的興趣可濃了,都想自己動手來試一試。因為是第一次用棉簽作畫,因此我選擇了比較簡單的一串紅,目的是讓幼兒感受多種材料作畫的興趣,同時掌握這種材料作畫的技巧。由于課前交代清晰,準備材料充分,活動中用色常規(guī)較好,小朋友既體驗了活動的樂趣,也能注意保持畫面、桌面、地面的整潔。
小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探索簡單的降溫方法,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能大膽的參與操作活動,體驗探究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冷水一杯,熱水一杯。
2.熱水若干杯,扇子,調羹,冰塊,空杯子,一盆水,水滴,吸管。
3.教師使用的.一張記錄紙;紅、綠標簽紙;ppt。
活動過程:
1.哪杯水熱
。1)教師出示兩杯水,王老師這里有兩杯水,請小朋友看看,這兩杯水一樣嗎?誰來摸摸看,請小朋友來摸一摸,有什么不同呢?請個別幼兒嘗試。對了,熱水還會冒熱氣呢。(一杯冷水,一杯熱水)
。2)教師邊貼標簽邊小結說:摸上去燙燙的還會冒熱氣的是熱水,我們給熱水貼上紅色的標簽,這杯水摸上去冰冰的,涼涼的是冷水,我們給它貼上藍色的標簽。
2.通過嘗試水變冷
。1)哇!這杯水好燙呀,王老師想讓它涼下來,你有什么好辦法來幫幫我,使這杯熱水快點變冷呢?小朋友來說一說。
。2)幼兒想辦法:(吹一吹、倒點水、加點冰、電風扇。)(多鼓勵)
。3)哦,剛才小朋友想的辦法可真多,你們想不想來試一試呢?看,王老師在桌子上給你們準備了這么多的東西,我們來看看都有些什么呀?(有冰塊、扇子、調羹、吸管、空杯子、盛有冷水的小盆)
。4)操作要求:王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杯熱水,還有這么多的材料,請小朋友想一種辦法讓這杯熱水變冷,還要注意安全不要把熱水倒在自己身上。做好實驗后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可以跟好朋友交流,F(xiàn)在請小朋友每人找一杯熱水,用你們的方法讓熱水變冷吧!記得用好了的材料要放回小框里哦。
(5)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6)集中,討論:請幼兒上來說說自己用的是什么方法并在老師的協(xié)助下演示。(教師幫忙記錄)(多鼓勵)
。7)教師小結:我們小朋友真棒,想出了這么多的方法讓熱水變冷,“用扇子扇”、“用嘴吹”、“用調羹攪拌”、“用空杯子相互調換” “添加冰塊”、“添加冷水”、“放在冷水里浸泡”,現(xiàn)在我們的熱水都變冷了,謝謝你們哦!如果還有其他的方法我們回家可以再試一試哦。
3.經驗生活化
。1)有時候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會玩的很熱,現(xiàn)在夏天到了,我們的身體也會感到很熱,那我們怎樣讓自己的身體涼快些,不那么熱呢?
。2)幼兒說說方法:空調、扇子、吃棒冰、游泳,等等。
。3)你們想的辦法真多,老師這里也有一些方法,我們來看看這些方法你有沒有想到,(教師播放ppt),其實我們有很多方法可以使自己變得涼快些,我們回去再找一找、試一試,明天來告訴老師好嗎?
小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會觀察圖片,并能用簡單的詞匯講述圖片的.內容。
2、會說禮貌用語:“謝謝”、“別客氣”、“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3、知道與小朋友游戲時也使用禮貌用語,友好地玩游戲。
活動準備:
1、《幼兒畫冊》第一冊P24
2、配套掛圖
活動過程:
1、打開圖冊,引導幼兒觀察圖片。
提問:圖上有誰?
他們在干什么?
他們會說些什么?(啟發(fā)幼兒講清他們在借積木時的對話并練習禮貌用語)
2、幼兒在老師的指示下講述圖片的內容。
。1)講述內容:紅紅和東東在搭積木,東東搭房子,紅紅在搭橋。紅紅搭橋的時候少了一塊積木,就對東東說:“請你給我一塊積木,好嗎?”……
。2):和小朋友一起游戲時,缺少玩具了要和小朋友商量,不爭搶,友好游戲才會很快樂。
3、為圖片起名字。
提問:圖片說了紅紅和東東在玩什么?那我們可以給這張圖片起個什么名字呢?
4、情景練習。
每組放少量的玩具,使幼兒在游戲情境中有機會與同伴商量交往,練習使用商量的語言及禮貌用語。
小班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 能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2.知道洗澡能讓自己的身體變干凈和舒服,體驗洗澡帶來的樂趣。
3.閱讀繪本,講述小動物洗澡的事情,喜歡聽故事,感受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活動準備:
1.繪本《肥皂泡泡》和課件
2.音樂:我愛洗澡
3.泡泡機
活動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興趣。
1.出示課件PPT2、“看,這是什么?(泡泡)這么多的泡泡,好看嗎?”
2.“老師也帶來了一本有關泡泡的書,叫“肥皂泡泡!
二、觀察畫面,理解故事情節(jié)。
1.觀察封面PPT3、“小豬在干什么?你從那里看出來的.?”
2.觀察PP4、“今天天氣真好,小豬準備洗個香香的澡嘍,看,它手里拿著什么?(浴巾),這還不夠呢,洗澡還需要用到什么呢?”(肥皂)
出示PPT5、幼兒討論:洗澡用品:沐浴露、搓揉球、浴巾、香皂。
3.觀察PPT6、“小豬會用肥皂干什么?” “小豬會用什么洗澡呢?”“小豬在用肥皂干什么?共有幾個泡泡?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吧!
4.觀察PPT7、“小豬準備洗澡嘍,你們想不想也一起來洗澡呢?跟著老師我們一起動起來吧!”
播放“我愛洗澡”音樂,隨音樂做律動。
出示PPT8、“洗完澡,小豬變得怎樣了?”
“小豬還會請誰來洗澡呢?”
5.觀察PPT9、觀察動物的局部特征,猜猜小豬的朋友。
“洗完澡,小熊變得怎么樣了?”
“洗完澡,小兔變得怎么樣了?”
“小朋友們,你們什么時候會洗澡?是怎么洗的?洗完澡后感覺怎么樣?”
小結:我們每天都要洗澡,每個地方都要用肥皂和沐浴露擦一擦,用水沖干凈后,我們的身體就會變得非常干凈了,感覺好舒服呀!
6.觀察PPT10
“洗完澡了,小熊、小兔、小豬在干什么?”
“他們吹出的泡泡一樣嗎? ”(比較泡泡大小和顏色)
“最大的泡泡在哪里,最小的泡泡在哪里?”
“你最喜歡那一只泡泡,為什么?”
三、游戲:吹泡泡。
“小動物都能吹出這么漂亮的肥皂泡泡,你們想不想也來吹一吹呀?”
一起玩“吹泡泡”游戲。
【小班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教案小班教案03-10
小班教案11-07
小班的教案11-06
小班教案01-12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10
小班教案01-09
小班教案01-11
小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