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實用的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教學目標設計
1.認識“彤、陪”。會寫“彤、霞、陪、揚”4個字。能正確讀寫“紅彤彤、晚霞”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本課內(nèi)容。
3.背誦詩歌。
4.結合生活實際理解“太陽是大家的”,感受世界人民是一家。 教學方法設計 1、 誦讀感悟法
2、 自主識字法
教學程序設計 教材處理設計 師生活動設計
一、引入新課
1. 配樂朗讀課文《陽光》,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2.提問:太陽是誰的?
揭示課題,板書:大家的。
二、初讀識字,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2.自由閱讀課文,讀準字音,勾畫不懂的語句。
3.指名讀課文,正音。
三、指導朗讀,背誦
1.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2.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3.指名讀,并在全班交流自己的想法。
4.指導背誦。
四、指導生字書寫
五、朗讀感悟,理解詩意
1.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2. 交流:從詩中你知道了什么?
3.朗讀三、四詩節(jié)。小伙伴想對別的國家的小朋友說幾句話,猜猜她會說什么?先說給身邊的伙伴聽,再說給大家聽聽。
4.朗讀全文。
六、積累優(yōu)美詞句
1.你對哪些詩句最感興趣?有感情地讀一讀。
2.摘抄詩句。 本課的教學重點有兩個:1.識字寫字,正確讀寫詞語。2.讀懂詩歌,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巴弊直疽糇x第二聲,在ABB式詞組中變成第一聲,需重點強調!芭恪弊挚梢宰寣W生聯(lián)系已學過”的“部”字,通過區(qū)別形近字來學習。“霞”字同樣需要注意上下的比例關系,同時還要注意下半部分的正確寫法。聯(lián)系“假”字書寫。
為讓學生理解“太陽是大家的”,并根據(jù)教學難點:讀中感悟“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采用以下引導方法:
太陽做了哪些事?說一說。試仿照課文再寫幾句。
一天中太陽做了好多好事:
她把金光往鮮花上灑,
她把,
她,。
讓學生展開想象,充分拓展思路,自由填寫交流,在交流充分時,師巧妙引導太陽是大家的”所表達出的讓世界充滿愛的愿望,從而突破教學重難點。 1、教師配樂朗讀課文《陽光》
2、學生聽后自由談感受。板書:太陽。
3、教師檢查預習。
4、教師指導朗讀,背誦
5、學生自由朗讀,讀出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同桌互讀,交流讀后感受。
6、教師指導生字書寫
7、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交流:
板書設計 太陽是大家的
撒在鮮花上
照耀著小朋友 小朋友做游戲
世界是大家的 課后反思 《太陽是大家的》這首詩歌想象豐富、文字優(yōu)美、意境深遠,富于音樂性和節(jié)奏感,學生非常喜歡 ,在教學中學生閱讀課文第三、四小節(jié)時,我設計了一個問題:太陽忙碌了一天,她要到哪兒去?她到別的國家去干什么呢?學生說出各種各樣的答案:去給別的國家的.孩子送去溫暖,陪伴鳥兒在天空飛翔……學生朗讀后再提問:那里的小朋友和鮮花等她,盼她去干什么呢?學生各抒已見,只要不偏離文章的主題,都可以肯定。是啊,由此可見,太陽不只是屬于我們的,她是屬于大家的,屬于全世界的,學生自然就理解了課文的含義。 我覺得這個環(huán)節(jié)要給學生發(fā)表獨特見解的空間,給學生寬松的思想環(huán)境,引導學生在領悟文學作品內(nèi)涵的豐富性和多元性中,真正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的心靈去解讀作品。學生能說的還有很多,我應該給他們充足的時間去交流。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德育目標:通過本文的學習,了解年的故事,體會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2.知識目標:學會本課的9個會寫的字,認識15個會認的字。
3.能力目標: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能簡單概括地敘述課文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掌握本課的生字,正確、有感情朗讀課文。
2.了解我國過年的一些風俗習慣及“過年”由來的民間說法,從而認識到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勇敢。
教學準備:
字卡,教學課件。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結合生活實際導入新課。
學習“貼”“聯(lián)”“團”“俗”“代”四個字。
1.播放過年時貼對子、放鞭炮等熱鬧的場面。師問:同學們,看到這段錄像,你們能想到什么時候的場景?生匯報:過年的`時候,放鞭炮,貼春聯(lián)等。引出“貼”“聯(lián)”“團”三個字。(師貼字卡)
貼:學生出字謎識記:獨占錢財(貝本義是錢財)。
教師演示往黑板上貼字卡的過程,引出粘貼這個詞。
要求同桌之間貼近點,引出貼的另一個意思:靠近。
聯(lián):讓學生用手捂上耳朵,聯(lián)想一下家里過年的場面。
團:給出口,加字變新字:國、園、圓、困等。
組詞:團體、團結。用團結說一句話:團結就是力量。
團用作量詞:一團(毛線)
團團圍坐、團團圓圓
2.同學們,每到春節(jié)的時候,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貼春聯(lián)、放鞭炮,全家人團圓在一起,歡歡喜喜地過大年。這種風俗,一代又一代地流傳下來。我們來看“俗”和“代”這兩個生字寶寶。
俗:用講故事方法識記:在山谷里有一個村莊,一個人來到這個村莊后就入鄉(xiāng)隨俗了。引出風俗、習俗。
俗的另一個意思:大眾化的,最通行的。俗語=俗話
代:這個字寶寶,大家太熟悉了,我們學習古詩的時候都要知道作者的朝代,那你都知道哪些朝代呢?
爺爺、爸爸和你叫?生:祖孫三代。
3.過年的習俗一直流傳至今,我們每個人都盼望著過年,那你們知道嗎?關于過年啊,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年的故事》吧。(師板書課題)
4.學生齊讀課題。
二、朗讀課文
1.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文,邊讀邊標出自然段,畫出生字寶寶。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提問“年”在古代的時候指什么?生:兇猛的野獸。
3.學習“兇”“野”“獸”。
兇:數(shù)筆劃識記。結構:半包圍。筆順:
野獸:指家畜以外的獸類,天性兇猛,尤其指野生的哺乳動物。
師出事動物的圖片(小貓、小狗、老虎、獅子、企鵝、駱駝、豹)請學生從中挑出真正的野獸。
野:注意讀音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
組詞:田野、原野。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中的詩句: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獸: 記字形,上象耳,中象頭,下象腳踩地。讀音是翹舌音。
4.知道了年是一種兇猛的野獸,那它長什么樣子呢?又什么特點?引出吼。
吼:讓學生大吼一聲。吼叫,狂風怒吼。
5.指導朗讀第一段:“它長著獅子頭,牛身子,生氣時大吼一聲,地動山搖!辈浑y想象年的兇猛的樣子,(播放年的FLASH課件)要求大家在讀的時候要讀得夸張些,突出年的兇猛、吼和地動山搖。
6.全班齊讀。
四、學習二、三自然段。
1.如此兇猛可怕的野獸,人們?yōu)槭裁匆退鞫窢幠?怎樣斗爭的?結果怎樣?(課件出示問題)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文后,同桌討論問題。
3.學生匯報問題后,師出示“缺”“莊”“漸”“敲”“扭”“逃”的字卡。學生小組合作集中學習6個生字。
缺:換一換方法識記“缸”。擴詞:完美無缺,缺一不可,缺點(造句)
莊:字謎:廣闊的土地。讀音,擴詞:莊稼、村莊、莊嚴
漸:漸漸地意思是一點一點地,一步一步地。(造句)同義詞:慢慢地。
敲:拿小棍做敲的動作。形聲字:高表音,象手(又)拿小棍輕擊的樣子。
敲打、AABB(敲敲打打)
扭:做動作,扭頭。區(qū)分:紐扣、電鈕。俗語:強扭的瓜不甜。
逃:字族識字,兆字家族:挑、跳、桃。
4.指導朗讀二三段。
“這一次‘年’又竄進村莊,一看到這些,嚇得扭頭就跑,逃進深山,再也不敢出來了。”這主要寫了“年”逃跑時的樣子。在朗讀的時候,語速要加快一些,突出又、看、嚇、扭、逃、再這幾個字,讀出年逃跑時的狼狽。
5.男女生比賽讀,選兩名代表。
五、學習四自然段。
孩子們,古代的勞動人用自己的勇敢和智慧戰(zhàn)勝了兇猛的野獸“年”。我們應該為他們驕傲,為他們自豪。后來為了紀念勝利……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六、師指讀生字,生開火車拼讀,組詞。
七、字寶寶大家都會了,相信你們一定能把課文讀得更好,指名讀文。
八、寫字指導。
食:書寫時要注意人字的撇捺要寫得舒展,最后一筆是點。
兇:的書寫要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在虛宮格中的位置,要把字寫得勻稱美觀。
九、課件出示詞(爆竹詞卡),指名讀,正確后發(fā)出爆竹聲。
十、小結:
年的故事同學們都了解了,老師希望你們能把這個故事,在大年三十的晚上,講給你得爸爸媽媽聽。
語文教案 篇3
課題:能說會寫 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學日期:
教學目標:1、通過口語訓練使學生學會如何分辨是非。
2、使學生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種快樂。
3、培養(yǎng)學生尊重他人,認真聽別人的.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學會如何做對別人有意義的事情。
教學準備:掛圖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切入話題
同學們在生活中你遇到過什么事情讓你最難忘呢?
二、展開討論,明確話題
1、引導學生回憶在生活中遇到過那些事情?
2、學生搜集話題。
3、出示四幅圖
師:看看圖中的人物誰的做法好,看誰的做法不好,他們的心靈美不美。
三、扮演角色,小組練習
1、學生自由選擇做法好的進行表演。
2、引導學生進入角色,進行“體驗性”演練。
四、全班交流,師生評議
1、選出三組進行全班表演。
2、引導學生從請教的內(nèi)容、態(tài)度等方面進行。
板書設計: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尊老愛幼、不隨地扔垃圾……
語文教案 篇4
教學要求
1.通過學習了解農(nóng)村欣欣向榮的美好生活,培養(yǎng)學生建設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崇高理想,6.*在希望的田野上。
2.學會生字,通過對詞語的.理解了解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獨立閱讀能力。
教學重點
培養(yǎng)學生建設家鄉(xiāng),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的崇高理想。
教學難點
理解“我們的家鄉(xiāng)、理想、未來在希望的田野上”的意思。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板書課題
6.*在希望的田野上
二、朗讀全文(檢查讀音是否正確)
1.提問:“希望的田野”指的是什么?
2.逐段朗讀,說一說每一自然段是什么意思?
第1自然段:寫了美麗的村莊,有新房、小河、麥子、高粱、荷塘,小學六年級語文教案《6.*在希望的田野上》。
第2自然段:寫了祖國農(nóng)、林、牧、漁等的興旺景象,寫了農(nóng)民、牧人、漁人。
第3自然段:寫了人們歡樂、幸福的情景,生活在變化,人們心情也在變,包括老人、孩子們、小伙兒、姑娘。
3.有語氣地朗讀,體會意思。
三、聽錄音,體會全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語文教案 篇5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認識靠、啥、刺、甲、炸、卻”這6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guī)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旅、降、察
2.觀察畫面,看清圖意,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 出示植物的圖片,貼在黑板上,然后提問:你們知道他們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嗎?
2. 揭示學習內(nèi)容。
3. 板書課題:全班齊讀。
二、學習本課生字和詞語:
1.讓學生自己讀課文,邊讀邊標出生字,畫新詞。借助漢語拼音讀一讀。
2.同桌之間開展相互間的學習:
1)打開課后的生字表,分別讀一讀,如果讀得不正確,進行糾正,還可以借助工具書查一查,讀準字音。
2)兩個人讀一讀畫的新詞,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詞意,利用工具書查一查,看看解釋。
3.教師檢查學生自學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讓學生讀一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旅 準 備 降 娃 洼 蒼 豆仔 察 粗
在讀生字的過程中,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
2)看投影,讀詞語:先讓學生自己練習讀,再指名讀:旅行 告別 粗心 準備 山洼 娃娃 知識 降落傘 四海為家 紛紛出發(fā) 仔細觀察
3)結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備:上面是三筆反文,下面是“田”字底。
降:左右結構,部首是左耳旁,右下邊不是“牛”字,而是:第一筆寫橫,第二筆是豎
折,第三筆是豎。
旅:這是左右結構的字,左邊是方字旁,右邊的筆順是:撇,橫,撇,豎提,撇,捺。
注意與“紙”字區(qū)分。
察:上下結構,上面是寶蓋,下面是“祭”字。
娃、洼: 注意區(qū)分。
動手書空寫一寫。(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理解詞意:
。ńY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利用工具書查一查)
三、讀課文,看插圖,初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1.讓學生自己練習讀課文,要做到正確和流利。
2.同桌之間進行互查。
3.與小組成員一起看插圖,說說畫面的意思,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后練習讀書。
4.教師檢查學生讀書情況:
指名讀書,大家進行評價。
四、練習:指導學生書寫:
1.讓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寫。
2.教師讓學生進行板演,進行評價。
五、總結本課學習情況。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提出不懂的問題。
板書設計:
21 植物媽媽有辦法
旅 準 備 降 娃 洼 蒼 豆 仔 察 粗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認真觀察畫面,看懂圖意,進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
2.通過讀這首詩,讓學生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追求知識的欲望。
3.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感受學習的快樂。
教學重點:
1.讓學生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對知識的渴求。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讓學生了解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和對知識的渴求。
教學用具:
錄像、投影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娔X出示課件)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21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孩子如果已經(jīng)長大,
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
牛馬有腳,鳥有翅膀,
植物是怎么傳播自己的.種子的
它靠的啥辦法?你們也來模仿老師問一問大家。讀一讀。
二、學習
1.下面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課文,請同學們借助拼音自己讀一讀課文,讀后數(shù)
一數(shù)共有幾小節(jié)?(6小節(jié))
1)檢查字詞掌握情況:
a開火車讀詞
老師看看大家字詞掌握的怎么樣,我們來開火車好嗎?
b做多音字“得”的練習
這篇課文有一個多音字,在課文中出現(xiàn)了三次,三次的讀音各不相同,我們來做一個練習。(結合電腦出示的句子練習)
2.誰愿意給大家讀讀課文
想:課文介紹了哪幾種植物?哪幾個小節(jié)是介紹這幾種植物的?
3.小組合作學習:
1)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種植物,讀一讀那個小節(jié)。
2)說一說這種植物是怎么傳播自己的種子的。
蒲公英:
1)蒲公英是一種非常有趣的植物,哪個小組是學習這個小節(jié)的,你們來說一說。
2)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艘欢武浵笪覀円黄饋砜匆豢础?/p>
3)蒲公英美不美?我們讀的時候就要把“微風輕輕一吹,孩子們就紛紛出發(fā)”讀出來。
蒼耳:
1)你們見過蒼耳嗎?誰來說一說?
2)課下同學們找了有關蒼耳的資料,誰來給我們介紹一下。
今天老師也給大家?guī)砹松n耳,誰來摸一摸,什么感覺?
1)哪個小組愿意把感覺給我們介紹!
2)他們說的對不對,我們來驗證一下。
3)為什么蒼耳能夠掛住動物的皮毛?
石榴:
1)同學們你們吃過石榴嗎?什么味道呀?
2)石榴媽媽的膽子更大!老師給大家?guī)砹艘欢蝿赢嬈埻瑢W們看一看。
3)哪個小組給我們說一說看懂了什么。
4)有語氣地讀一讀
豌豆:
1)找小組來說一說;
2)他們說的對不對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象。
3)你覺得哪給你留下的印象最深。
4)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剛才大家說豌豆炸開時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我們怎么才能讀好?
5)集體再來讀一讀。
總結:這四種植物多么有趣呀!我們伴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再來讀一讀,你愿意讀哪個小節(jié),就坐在位子上讀一讀!
第六節(jié)
1)植物媽媽傳播種子的方法就這幾種嗎?你還知道其他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嗎?
2)看錄象
3)請同學讀第六節(jié),想:什么樣的小朋友才能得到更多的知識?
三、總結留作業(yè):
老師覺得你們就是會觀察愛思考的好孩子,希望同學們把這種好習慣帶到課下,到大自然中多看看,留心觀察身邊的植物,你會得到更多的知識。
四、作業(yè):
課下同學們可以畫一畫課文中介紹的這幾種植物,去查找更多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我們做一期展板,展示出來。
板書設計:
探究活動
你知道還有哪些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嗎?課后仔細觀察,講給同學們聽。
語文教案 篇6
一、學生齊讀課文
二、鑒賞哲理美
1.品味關鍵語句,理解其深層含意。多媒體顯示:
(1)她(大海)多么遼闊,多么偉大!多么光明,又多么黑暗!
(2)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
(3)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
(4)他會聽見黃鶯清吟,杜鵑啼血,也許還聽見梟鳥的怪鳴。
(5)在宇宙的大生命中,我們是多么卑微,多么渺小,而一滴一葉的活動生長合成了整個宇宙的進化運行。
(6)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動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種子都能成樹,不生長的便成了空殼。
(7)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
(8)在快樂中我們要感謝生命,在痛苦中我們也要感謝生命。
學生自由選句評析,集體交流。
明確:(1)句中的“大!敝干臍w宿!肮饷鳌毕笳魃_到輝煌的頂點,“黑暗”指生命的終結。生命是一個客觀的過程,“光明”與“黑暗”相生相隨。
(2)生命是一種過程,應當從容鎮(zhèn)定地面對死亡,顯示了作者“生而何歡,死而何懼”的平常心。
(3)作者一方面肯定生命可以再生,一方面又否定生命的“輪回”說,冷靜、客觀、從容地面對生命,熱愛生命,表現(xiàn)了作者積極樂觀的人生態(tài)度。
(4)人的一生會遇到快樂、悲哀、嘲諷甚至反對,快樂與痛苦相生相隨。
(5)雖然每一個生命是卑微渺小的,但組成整個人類卻可以創(chuàng)造歷史,推動社會前進。表現(xiàn)出作者浩渺的思緒、寬廣的胸襟。
(6)并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成才,都能為人類作貢獻,不努力、不拼搏,人就成了行尸走肉,失去了人生的意義。
(7)闡述生命中快樂與痛苦的辯證法,表明作者對生命規(guī)律的判斷、認識。
(8)這一句話與孟子的'“生于憂患”表意相同,我們要學會享受痛苦、感謝痛苦。
2.提問:作者對生命的本質有怎樣的認識?談談你的理解。
學生討論并自由發(fā)言。
示例:生命的本質和規(guī)律,在于蓬勃成長,奮勇前進,任何力量也無法阻礙它、壓制它。
生命始而渺小、微弱,繼而強健、壯大,終而歸于消亡,其間幸福與痛苦、順境與逆境相伴相隨。
生命的道路是曲折的,要經(jīng)歷種種磨難,其間有痛苦也有幸福,痛苦也是一種幸福。
生命存在于運動之中,生命的過程是進取、斗爭的過程。
個體生命是宇宙大生命的一分子,個體生命最終要回歸宇宙大生命的母體之中。
生命的體驗,始而新鮮,繼而平靜,最終歸返大生命母體中則無歡喜也無悲哀。
3.教師總結:本文用充滿哲理的語言,對生命過程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表現(xiàn)了作者對生命本
質的認識。生命需要流動和生長,我們要享受快樂,但不回避生活中的痛苦和艱難。我們要感謝生命,不僅感謝快樂,也要感謝痛苦。我們要尊重生命,就得探尋生命“生長”的閃光點,向生命的頑強不屈敬禮。我們要珍惜生命,就得向生命的高貴頂禮膜拜,為生命全過程的每一刻喝彩。
三、鑒賞語言
1.摘句交流
請找出文中你最喜歡的語句,把它推薦給大家并簡要說明理由。
學生自由發(fā)言。
2.教師歸納:
美在靈動、蘊藉。集中表現(xiàn)在“一江春水”“一棵小樹”兩個層次中,言在此而意在彼,引人深思。
美在反復!吧瘛薄吧窒瘛奔瘸蔀樾形膶哟蔚臉酥,又給人旋律回轉、反復吟唱之感。
“他消融了,歸化了,說不上快樂,也沒有悲哀”,莊重精警,超越了常人面對死亡的畏懼、痛苦。語言看似平常,實則蘊含邈遠的情思,意味深長。
“然而我不敢說來生,也不敢信來生”,反復強調,否定生命“輪回”說,理性地對待生命,表現(xiàn)了作者高遠的人生情懷。
美在詩意!霸改闵杏袎蚨嗟脑启,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是一句詩句,“云翳”喻指豐富多樣的經(jīng)歷、體驗;“美麗的黃昏”喻指人活到一定的年齡;蛘哒f到了老年,具有無限感慨又感到幸福和欣慰的景況。冰心老人誠摯地祝愿,希望我們的一生有豐富多樣的經(jīng)歷,真正體驗人生的美好。
3.仿句練習
仿照“愿你生命中有夠多的云翳,來造一個美麗的黃昏”這句話。另寫兩個句子。
學生自由發(fā)言。
示例:愿你生命中有豐富的色彩,來描繪一幅壯麗的畫卷。
愿你生命中有動人的音符,來譜寫一支雄壯的歌曲。
愿你生命中有清冽的甘泉,來釀造一杯醉人的香茗。
四、聯(lián)系實際,體驗反思
教師創(chuàng)設討論氛圍:作者說,生命中不是永遠快樂,也不是永遠痛苦,快樂和痛苦總是相生相成的。請聯(lián)系自己的體驗和對生命的認識,以“生命,苦耶?樂耶?”為話題說一段話,表達自己的人生信念。
學生由于閱歷所限,恐怕會為生活中的諸多煩惱所困,教師應相機誘導,進行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使他們從容應對生活,感謝幸福、感謝痛苦。
五、課堂小結
本文以“一江春水”“一棵小樹”為喻,揭示生命的生長、壯大和衰老的普遍規(guī)律以及生命中苦痛與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則,同時表達生命不止奮斗不息的意志和豁達樂觀的精神。文章情景相融、情理相生,給我們至美的藝術享受。
六、布置作業(yè)
1.背誦你喜歡的語句。
2.閱讀冰心的散文《霞》(見課本P71),比較《霞》與《談生命》,說說它們的異同。
提示:《霞》寫于1985年.《談生命》寫于20世紀40年代。兩文寫作時間相距近四十年,其間我們國家經(jīng)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者也由中年人變?yōu)槔夏耆。兩文主題有相似之處,情調略有不同,課文的情調更加激昂一些,《霞》更加平和一些。
(《霞》鑒賞文章見備課資料部分)
板書設計
形象美(一江春水、一棵小樹)
談生命哲理美(生命——生長,流動;感謝——快樂、痛苦)
吾言美(靈動、蘊藉、反復、詩意)
七.教學后記
語文教案 篇7
一、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8個生字,“欣、賞、鋼、琴、繼、匆、努、偉”;正確書寫6個生字,識記部首“金字旁”。
2、在正確朗讀課文的基礎上,指導讀好貝多芬勤奮練琴的句子。
3、通過學習課文知道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二、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描寫貝多芬刻苦練琴的語句,激發(fā)學生對貝多芬產(chǎn)生敬佩之情。
2、難點:通過閱讀了解貝多芬的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懂得只有勤奮苦練才能取得成功。
三、教學準備
課件、生字卡
四、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我們都知道手有許多本領,可是你們知道嗎?手的本領都離不開手指。
出示:()的手指誰能說說,怎樣的手指?(細長、纖細、靈活、靈巧)
2、大家說得都不錯,今天我們要學的課文也和手指有關——出示課題
。1)誰來讀讀課題?指名讀。(“的”讀得輕而短)
(2)一起讀。齊讀課題
(3)質疑。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3-4
交流: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誰的手指發(fā)燙?手指發(fā)燙了怎么辦?
(二)整體感知:
1、下面就讓我們?nèi)フn文中找找答案,一起來看看動畫,聽聽故事。思考這個問題:誰的手指發(fā)燙?(放課文動畫)
2、故事中是誰的手指發(fā)燙?生交流1。
你看得可真仔細!(出示圖片),看,這就是貝多芬。誰來向大家介紹介紹?
(出示句子:貝多芬是德國偉大的音樂家。)(指名1人讀)
。1)學習生字“偉”:這里有個生字,一起讀。它是一個形聲字,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換部首記(違、圍);
。2)把它送到句子中,一起讀。齊讀句子
3、那貝多芬的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呢?帶著這個問題請小朋友自己讀讀課文。看清自學要求。(出示自學要求)請一個小朋友來為我們讀讀要求。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核對小節(jié)號。
。3)用好辦法記住生字。
。4)思考:貝多芬的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
4、反饋:(1)核對小節(jié)號。告訴我這篇課文共有幾小節(jié)?手勢
<<<123>>>
。2)接龍讀課文。剛才大家讀得都很認真,現(xiàn)在我們來接龍讀課文。誰先開始?一起讀課題。
5、課文中還藏著這些詞語呢?
。ǔ鍪驹~語:隨時、輕手輕腳、努力、偉大、欣賞、鋼琴、繼續(xù)、匆忙)
。1)學生帶讀詞語。請幾個小朋友帶大家讀。
。2)(生字泛紅)學生字。詞語中的字寶寶你有好辦法記住它嗎?
欣:換部首(近,芹,昕)
賞:“欣”能和另一個生字組成好朋友——欣賞,小組讀。老師要提醒小朋友的是它的部首是:貝字底
鋼:學習“金字旁”這個字中有一個我們今天要學的新部首“金字旁”,看老師寫,師范寫,注意豎提不出頭。金字旁的字多和金屬有關,你知道哪些“金字旁”的`字?積累:鉛、鐘、錯、銀、鐵
琴:形聲字,合一合
繼:換部首(斷);書空筆順
匆:勿加一點
努:形聲字,換部首(怒)
6、好,我們回到課文中,貝多芬的手指為什么會發(fā)燙?交流:彈琴
對呀,小朋友可真聰明,老師獎勵大家聽一首貝多芬創(chuàng)作的曲子。聽——(放《悲愴》)
說說:你聽到了怎樣的琴聲?出示:我聽到()的琴聲。
。1)指名交流
。2)老師這里也有兩個詞語,出示:高亢激昂委婉深沉跟讀
高亢激昂的琴聲高而洪亮,聽了讓人情緒激動昂揚;委婉深沉的琴聲有高有低,婉轉起伏,好像風兒在淺吟低唱。
剛才我們聽到的這首曲子就是這樣——
。3)出示句子:琴聲時而高亢激昂,時而委婉深沉……誰來讀,想想怎樣才能讀好?指名2;“時而”就是“有時”的意思;引讀
。ㄈ┥钊雽W習
1、過渡:在維也納一家簡陋的小旅館里,有一位旅客也在欣賞這美妙的琴聲呢!
(出示維也納圖片)這就是奧地利的首都——維也納。許多舉世聞名的音樂大師,如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約翰.施特勞斯父子都曾在這兒創(chuàng)作出許世界聞名的音樂作品。因此,維也納又被公認為“音樂之都”。
出示:第一節(jié)。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齊讀第一節(jié)。
2、(出示第二節(jié))引讀
<<<123>>>
過渡:天花板怎么會滲水呢?
3、輕聲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出示),旅客看到了什么?找到句子,用“——”劃出。誰找到了?交流2(出示)和他們一樣的人拍一下手。
出示:透過門縫,他看見一位年輕的先生正在全神貫注地彈著琴,身邊放著一盆冷水。他不時地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然后甩甩雙手又繼續(xù)彈琴。
。1)誰來為我們讀讀這句話?指名
。2)這句句子很長,看老師幫助你們(長句分割符),誰能讀得更好。指名2
。3)這位同學讀得真棒,他還強調了這個詞語出示:“全神貫注”你來帶小朋友讀,“全神貫注”是什么意思?(指注意力很集中)你還知道哪些詞也是指注意力集中的?(指名3,一心一意,專心致志,聚精會神)
(4)你們的詞匯可真豐富,引讀句子——
“不時地”是什么意思?(指名1,“不停地、經(jīng)常不斷”)
他不時地把手在水盆里浸一下,然后甩甩雙手又繼續(xù)彈琴為什么不用毛巾擦手,并且不是在水里浸一會兒,是只浸一下,而是“甩甩雙手”呢?(說明他不想浪費時間,抓緊時間練琴。)
。5)是啊,貝多芬彈琴可真專注。≌埮瑢W一起來讀讀這句話,讀出你們的感受;男同學呢——
5、出示句子:原來,他彈得(太久),十個手指(都發(fā)燙了),需要隨時(用涼水冷卻一下)。因為匆忙,水(濺了一地),正順著地板縫(滴到樓下)……
。1)原來如此!貝多芬正是為了抓緊分秒練琴,才會如此急急忙忙地浸一下手。正是為了抓緊時間練琴,貝多芬匆忙地都顧不上——(擦擦手、休息一會、揉一揉)指名3-4
。2)旅客在門外觀察了很久,屋里的貝多芬練的時間就更久了!當是十手指都發(fā)燙了,他才不得不用涼水冷卻一下。他是那樣地投入,那樣地努力。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第三節(jié),再去體會一下貝多芬是如何刻苦練琴的。齊讀第三節(jié)。
6、(引讀第四節(jié))你知道嗎?他就是(大音樂家貝多芬先生)。
小朋友如果你就是那位旅客,當你得知眼前的這位刻苦練琴的年輕人就是大音樂家時,此時你會怎么想,怎么說?指名3
7、是呀,那位旅客也發(fā)出了同樣的贊嘆(出示第五節(jié))誰來讀?2
你的贊嘆的確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我們一起來夸一夸貝多芬,齊讀“真努力呀,偉大的音樂家!”
小結:是啊,正是因為貝多芬的勤奮,努力,他才能成為一名偉大的音樂家。
(四)鞏固
1、這節(jié)課小朋友也學得很認真,看看你能用課文中的詞語把詞組補充完整嗎?
2、最后讓我們在貝多芬優(yōu)美動聽的樂曲中來讀讀課文吧。
3、總結:希望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能像貝多芬通過自己的努力成為社會的棟梁。
語文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助拼音會讀課文中的帶讀字:“加”、“偏”、“旁”、“認”、“結”、“構”、“讀”、“寫”、“詞”、“語”、“擴”、“句”、“吹”、“扶”。
2、6個生字:“江”、“法”、“樹”、“倒”、“苗”、“字”。認識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知道生字的結構:“江”、“法”是左右結構,“樹”、“倒”是左中右結構,“苗”、“字”是上下結構。
3、根據(jù)生字組詞。根據(jù)生字造句。
4、舉例加偏旁可以構成生字(如;“紅”、“好”)以便加深加偏旁構成漢字的方法的印象。
5、生在識字過程中,了解漢字的一些構字規(guī)律,逐步掌握識字的方法。
教學安排:
2課時
課前準備:
掛圖一副,寫有生字與詞語、句子、偏旁、筆畫的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初讀課文,學習新偏旁和生字詞。
教學過程 :
一、復習檢查,導入 新課
1、卡片“開火車”認讀筆畫:“橫”、“撇折”、“豎”、“橫撇”、“豎彎鉤”、“提”、“橫”“折”。
2、第一課生字。
3、告訴學生:前一課我們學了《合起來,認一認》。知道了兩個單獨的漢字合在一起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今天我們要學習新課《加偏旁,認一認》。
這一課我們要學的是一個偏旁加上一個漢字可以構成一個新漢字。
二、看卡片認字
引導學生看卡片,卡片上寫有偏旁:三點水、木字頭、單人旁、草字頭、寶蓋頭;熟字:“工”、“去”、“對”、“到”、“田”、“子”。
三、字詞教學
1、根據(jù)拼音,認讀教學字與帶讀字。
2、由教師帶讀,學生跟讀,同時指出學生讀錯的字詞。
3、師生共同分析字形,理解字意。
“江”: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工字,合起來讀江,長江的江,長江是我國最長的江。)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江”。
“法”: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三點水旁,右邊是去字,合起來讀法。)
告訴學生這是左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法”。
“樹”: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木字旁,中間是又字,右邊是寸字,合起來讀樹。)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樹”。
“倒”: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左邊是單人旁,中間是至字,右邊是立刀旁合起來讀倒。)
告訴學生這是左中右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倒”。
“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草字頭,下面是田字,合起來讀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苗”。
“字”:是由那兩個部分組成的?(上面是寶蓋頭,下面是子字,合起來讀字。)
告訴學生這是上下結構的字,然后讓學生書空“字”。
4、總結生字的結構,歸納出字形結構相同的字。
5、學生讀一遍偏旁、生字、詞語、以加深印象。
四、書寫指導
重點指導“樹”、“倒”。因為這兩個字筆畫較多。
注:學習基礎較好的班級,新偏旁和新筆畫的教學,可以出示拼音。讓學生運用拼音自己學會,以增強自信和學習興趣。
第二課時
教學要點:
朗讀生字、詞語、句子,讓學生用生字組詞,進行練習以進一步鞏固生字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學生朗讀課文一遍。
2、認讀偏旁、生字和詞語。
3、生指出生字的結構,并且指出那些字的結構是相同的。
二、詞組教學。重點是“江”、“樹”、“苗”。
利用生字進行組詞,并完成課后練習3
“江”除了組成詞語“長江”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樹”除了組成詞語“大樹”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苗”除了組成詞語“禾苗”之外,還可以組成什么詞語。
三、朗讀句子,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1、讀句子“大風吹倒了小樹!薄拔野研浞隽似饋。”
2、讓學生按照這種方式利用其他生字進行造句,以便加深對生字的印象。
四、回顧全文,揭示課題
告訴學生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是“加偏旁,認一認”。這篇課文是教我們一個漢字加上一個偏旁可以構成一個新的漢字。這是我們漢字構成中的一條規(guī)律。我們可以用這種方法認識許多漢字。
五、練習指導
讓學生在練習中舉出其它加偏僻構成新漢字的例子(例如:“紅”,“好”)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教案語文教案05-04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古詩教案11-07
語文園地教案04-11
語文《風箏》教案11-23
語文《掌聲》教案11-19
語文小學教案01-03
有關語文的教案03-07
《語文園地》教案02-21
語文母雞教案0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