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實用的科學活動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有必要進行細致的教案準備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7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正確感知8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明確數(shù)字與數(shù)量的關系;
2. 能排除顏色、排列方式等干擾,尋找與密碼箱相匹配的鑰匙;
3. 能正確表述自己的操作結果。
主要形式
集體活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重點
正確感知8以內物體的數(shù)量,明確數(shù)字與數(shù)量的關系
活動難點
能排除顏色、排列方式等干擾,尋找與密碼箱相匹配的鑰匙
教學準備
1.用廢舊盒制作的密碼箱7個,每只箱子上有2組8以內的數(shù)量;
2.紙制鑰匙若干;
3.幼兒操作用紙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觀察密碼箱,了解破譯密碼的方法
1.今天,森林里的小熊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它的'密碼箱打不開了(出示密碼箱)。
2.小朋友們看看密碼箱上有什么?
3.密碼就藏在這些小圓點里。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線的左邊有幾個小圓點。(幼:6個。)
師:“6個小圓點可以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幼:“數(shù)字6”)。右邊又有幾個小圓點呢?用數(shù)字幾來表示?(8)
4.密碼就是由數(shù)字6和8組成的。
5.(出示3把鑰匙)知道了這個密碼,看看哪把鑰匙才能打開這個密碼箱呢?
二、分組為密碼箱尋找鑰匙,學習感知8以內物體與數(shù)量的關系
1.小朋友們真能干,都學會破譯密碼的方法了。這里還有6個密碼箱,每個箱子有6把鑰匙,這么多,小熊都被弄糊涂了,F(xiàn)在請小朋友們一組合作,一起幫忙找出正確的鑰匙。(提醒:找到后把密碼箱和正確的鑰匙送上來放在指定的位置上)
2.幼兒小組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操作情況。
3.集體檢驗:我們一起來檢查一下你們找的鑰匙對不對(依次檢查每組)。
三、個別練習,學習排除顏色等干擾,感知8以內物體與數(shù)量的關系
1.除了小熊,森林里的小動物都有密碼箱呢(出示表格),而且密碼都不一樣,仔細看看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有箱子密碼顏色不一樣,有箱子密碼形狀不一樣,還有箱子密碼排的不一樣。)找鑰匙時可要看清楚密碼。
2幼兒操作,找到正確的鑰匙后,用漿糊貼在對應的小框里。
3.集體檢驗
四.延伸活動
將不同形狀、排列、顏色的作業(yè)紙投放在區(qū)角,使幼兒繼續(xù)練習鞏固。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認識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刀、抹布;課前洗凈雙手。
3.PPT。
活動過程:
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
師:小朋友,今天蘇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它是一種水果請一個小朋友來猜猜是什么?
2.集體觀察, 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
師:我們把它請出來,看是什么呀?
師:"西瓜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覺?
小結:西瓜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橢圓的,F(xiàn)在又多了一些形狀,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綠色的,還有的有一條一條的花紋。西瓜摸上去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敲會響,推推會滾。
3.通過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內部特征。
師:"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撿到了一個西瓜,他們?yōu)榱顺晕鞴线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知道嗎?"
a.老師講故事《猴王吃西瓜》。
b.老師提問:猴王怎么吃西瓜?你會吃西瓜嗎?吃西瓜應該吃什么?
c.師: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d.我們一起把西瓜切開看一看。
e.讓幼兒觀察西瓜的內部:你們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樣的?
f.了解兩種特殊的西瓜--黃瓤的瓜和無籽瓜師:小朋友看老師電腦上有兩種瓜,它們跟我們平時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樣呢?
4.我們給西瓜涂上顏色吧。(幼兒動手操作)
5.談論吃西瓜的好處。
a.師:"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b.請幼兒嘗一嘗: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覺?
小結:西瓜瓤水分多,吃起來又涼又甜.能解渴、消暑,我們大家都愛吃。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利用多種感官,感知頭發(fā)的基本特性。
2.知道頭發(fā)的作用及保護方法。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不同人種的頭發(fā)圖片、不同年齡段的頭發(fā)圖片若干。
活動過程
一、猜謎引出活動。
師:小朋友們,今天倪老師帶來了一個謎語,請聰明的小朋友來猜猜看。"高高山上長堆草,密密麻麻長得好,一年四季勤修剪,老了就會黑變白。"你們知道是什么嗎?
師:這謎語說的就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頭發(fā)。
二、觀察頭發(fā)。
師:我們每個人都有頭發(fā),那么我們每個人的頭發(fā)長得都一樣么?(不一樣)下面倪老師要請一個小朋友上來,下面的小朋友仔細看看,他的頭發(fā)是什么樣的?(細細的、直直的、黑黑的)師:剛才我們看了頭發(fā)的樣子,現(xiàn)在倪老師要請小朋友們摸一摸自己的頭發(fā),說一說有什么感覺?(摸起來很柔軟,滑溜溜的;摸起來硬硬的,有點像刷子。)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其他小朋友的頭發(fā),比較一下,說說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能干,能發(fā)現(xiàn)最多。ㄓ械念^發(fā)多,有的頭發(fā)少;有的黑一點,有的黃一點;有的長、有的短等)教師播放PPT,展示不同人種的頭發(fā)圖片。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世界上不用人種的頭發(fā)是怎么樣的吧。ㄓ變盒蕾p,感知不同人種頭發(fā)的差異。)欣賞完可請幼兒說說他的發(fā)現(xiàn)。
三、簡單了解頭發(fā)的生長過程。
師:小朋友們,你們是不是一出生就有這樣美麗的頭發(fā)?人從出生到長大,再到慢慢變老,他們的頭發(fā)有什么變化嗎?
幼兒回答,教師適時出示PPT,展示嬰兒、少年、中青年、老年不同階段的頭發(fā)圖片。
師小結:頭發(fā)會隨著年齡的變化而變化,我們小的時候頭發(fā)比較少,而且軟軟的。長大了頭發(fā)就會濃密起來。到了老年的時候頭發(fā)往往會變白、變少。
四、初步了解頭發(fā)的`用處及保護頭發(fā)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自己的頭發(fā)有什么用嗎?(幼兒回答)師:頭發(fā)在我們的身體上有很重要的作用,那我們應該如何保護好它呢?(PPT展示)師小結:頭發(fā)可以讓我們變得漂亮,可以保護我們的頭皮,所以我們要勤洗頭、勤理發(fā),還要經常梳理頭發(fā),小朋友也不可以燙發(fā)、染發(fā)。
活動反思
利用幼兒的好奇心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并且達到了預期目標,效果非常好,甚至超過了預期效果。幼兒既體驗了實驗成功時的快樂,也增強了自信心。同時也培養(yǎng)了幼兒的觀察力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教育目標:
1、 認識雨具,能說出它們的名稱。
2、 知道雨天出門要帶上或穿上雨具。
3、 感受雨中游戲的樂趣,萌發(fā)熱愛自然的情感。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事先讓幼兒了解雨天出門要怎么樣才不會讓自己淋濕。
2.物質準備:雨衣、雨傘及雨鞋等。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下雨的時候,有什么東西能幫助我們不被雨淋濕呢?
2.教師分別出示雨衣、雨傘和雨鞋,引導幼兒觀察和辨別不同的雨具。
3.以提問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下雨天人們使用哪些雨具和如何使用雨具。
提問:(1)下雨了,你是用什么雨具來幫助自己不被雨淋濕的?
。2)你會使用嗎?怎么用的?
4.教師示范穿雨鞋、雨衣和打開雨傘,引導幼兒仔細觀察。
5.在教師的幫助下,幼兒學習穿雨鞋、雨衣。讓幼兒知道打開自動傘時要看一下身邊有沒有人,注意不傷及別人;看見旁邊的人要打開雨傘,自己要避開,注意保護自己。。
6.讓穿好雨鞋、雨衣或已打開雨傘的幼兒,隨教師到雨中指定的地方去漫步,
引導幼兒聽聽雨滴打在雨傘、雨衣表面的聲音,在雨中輕輕地踩水玩。
活動延伸:
選擇不同的雨具晾在教室的一個角落,引導幼兒觀察哪種雨具最容易干,哪種雨具最不容易干,并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伴、教師或父母。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一、活動目標:
1、能運用談話、統(tǒng)計等方式表現(xiàn)自己喜歡的車并與同伴交流。
2、認識車的品牌,會區(qū)分客車、貨車和特殊車輛,了解車的基本功能。
二、活動準備:活動前請幼兒將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帶來幼兒園。
三、活動過程:
1、讓幼兒拿著自己喜歡的玩具汽車與同伴交流,說說自己喜歡哪些車并說說為什么?
2、請一些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喜歡的汽車。
3、出示統(tǒng)計表格,介紹統(tǒng)計表格的.填寫方法:(統(tǒng)計表格附后)
將自己喜歡的車的圖片或照片剪下來貼在表格的第一欄,顏色一欄可直接用涂色表示,品牌一欄可用繪畫的方式或直接將品牌標志剪下來貼上,在車的類型一欄,可直接進行選擇,紅色表示特殊車輛,藍色表示客車,黃色表示貨車,車的功能一欄可用繪畫或剪貼的方式。
4、幼兒各自填寫自己喜歡的車的檔案。(可為每個孩子提供3張表格。)
5、檔案展示。
附:《我喜歡的車的檔案》
我喜歡的車
車的顏色
車的品牌
車的類型
車的功能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知水蒸氣的特點,萌發(fā)幼兒探索水蒸氣秘密的興趣。
2、激發(fā)幼兒體驗做小實驗的樂趣,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熱水數(shù)杯、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事先在一個有杯蓋的杯子里倒好熱水。
師:口好渴哦。ù蜷_杯子準備喝水)咦!杯子上飄起來的是什么呢?
二、感知觀察。
1、提問:你看到過水蒸氣嗎?
觀察:觀察水蒸氣在空氣中的樣子。
2、提問:水蒸氣是怎么來https:///的呢?
將玻璃片放在一杯熱水上面,感知水蒸氣的形成。
三、玩玩畫畫。
1、提問:你還在哪里看到過水蒸氣?
2、今天水蒸氣要和我們小朋友玩一個有趣的游戲。
教師示范在窗上呼氣作畫。
3、幼兒嘗試在窗上作畫。
4、相互觀賞玻璃上的'畫。
四、拓展延伸
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繼續(xù)尋找水蒸氣。
【活動生成及建議】
1、本次活動比較適合在冬天進行,在室溫比較低的情況下才能觀察到水蒸氣在空氣中的樣子,在窗上也比較容易形成水蒸氣進行后面的游戲。此活動可以整合語言“小水滴旅行記”,通過故事引導幼兒了解水的三態(tài)。
2、本次活動中僅說到水蒸氣的形成,而沒有說到水蒸氣接下來會變成什么,活動中,有些幼兒可能會發(fā)現(xiàn)水杯上的水蒸氣又變成了水,教師在活動延伸中可以繼續(xù)讓幼兒進行探索發(fā)現(xiàn);顒雍螅部梢宰層變豪^續(xù)探索露珠的形成及雨的形成。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有趣的水
活動目的:
1、了解水的特性,如透明,液體,無色無味。
2、知道水能干什么?加入不同的液體之后的變化如何。
3、體會自己動手探索水的奧秘的快樂。
活動準備:水,紅墨水,黑墨水,藍墨水,各色顏料,各種容器,毛筆,紙。
活動重難點:有序全面的.探索水。
活動過程:
一,小貓喝水的兒歌導入。
二,進入水的特性主題。
小朋友們,知道小貓喝的水,是什么樣子的嗎?看看老師手里的,有誰想來探索探索水有那些特性呢?
恩,小朋友們真聰明,水是無色無味的,而且還是流動的。
三,自由探索水的奧秘。
那么,小朋友們看看老師這個小桌子上,有好多好多不一樣的東西,組長們上來,每個小組領一份下去,小朋友們自己試一試,看看能把水變成什么有趣的樣子。
四,總結。
哎呀,小朋友好棒!看看這邊,水變成漂亮的紅色啦!這是加的什么呀?哦,紅墨水,還有紅顏料呀。這邊黑色的水,是加的黑墨水嗎?
五,記錄。
那么,小朋友們看到五顏六色的漂亮的水,要不要把它們留下來,以后也能夠看見呢?來老師這里領毛筆和紙,我們小心翼翼的沾取每種顏色的水,把它們記錄在我們的紙上吧?纯茨慕M的小朋友做出來的水的顏色最多。
六,下課。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文章: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經典]07-26
科學活動教案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