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時間:2023-07-21 13:35:02 教案 我要投稿

      [熱]中班科學教案

        作為一名教學工作者,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么優(yōu)秀的教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班科學教案6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熱]中班科學教案

      中班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思路】

        “家園被毀,公路塌陷”這是災區(qū)讓人心寒的一幕。幫助災區(qū)人民重建家園,為他們修筑公路是全社會關注的事。小朋友年齡雖小,但模仿能力強。區(qū)域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建構區(qū)的小朋友模仿成人為災區(qū)建房、修路……。為此,我設計了這一科學活動,擬通過撿石頭、分類、鋪路等游戲活動,讓孩子在游戲活動中鞏固、掌握相關知識;在游戲活動中動手動腦,感知圖形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變枯燥、抽象的科學活動為生動形象的游戲活動,激發(fā)幼兒主動參與,積極探索,促進不同發(fā)展水平的幼兒在原有基礎上得到發(fā)展;在游戲中感受為災區(qū)獻愛心的快樂情感體驗。

        【活動目標】

        1、在游戲活動中,讓幼兒對圖形進行分類,鞏固對所學知識的掌握。

        2、在游戲活動中初步感知圖形之間的轉(zhuǎn)換關系,培養(yǎng)幼兒積極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體驗科學活動的樂趣。

        3、在游戲活動中感知助人為樂的情感體驗。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積累:已初步認識幾何圖形;了解災區(qū)的受災情況。

        2、情景設置:用泡沫自制的“小路”,上面鏤刻大小不同、形狀各異的幾何圖形“土坑”。鏤刻下來的各種幾何圖形為彩色的“石頭”。

        3、貼有圖形標記的塑料筐六只;錄音機、錄音磁帶;投影儀,災后被毀的公路圖片。

        【活動過程】

        一、 情景導入(觀看投影):

        師:小朋友,老師帶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看看吧。(觀看投影圖片)

        師:哪位小朋友來告訴大家:圖中是什么地方?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1:是一條破破爛爛的路。

        幼兒2:這條路被大水沖壞了。

        師:小朋友觀察得真仔細。大家都知道:一場大雨過后,××村災情嚴重,公路也毀了,交通很不方便。不過,老師知道:中(1)班的小朋友都是聰明、能干、樂于助人的孩子。我們一起幫他們想想辦法,看誰的辦法最棒。

        幼兒1:送東西給他們吃,衣服給他們穿。

        幼兒2:給他們一些錢。

        幼兒3:請他們到我家里來。

        幼兒4:幫他們修路。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今天,我們當回“快樂的筑路工”,幫災區(qū)修筑一條彩色“愛心路”。瞧:這就是一條被大水沖毀的小路(展示預先設計好的坑洼小路,引導幼兒觀察),路上坑坑洼洼的,用什么來鋪路好呢?

        幼兒:可以用石頭來鋪路。

        幼兒:也可以用水泥。

        師:嗯,說得好!剛才,老師發(fā)現(xiàn)外面有很多漂亮的石頭,我們一起去撿回來鋪路吧。(帶幼兒到戶外)

        二、分類活動——撿石頭

        師:這么多漂亮的`石頭,它們形狀一樣嗎?

        幼兒:不一樣:有三角形、圓形……

        師:老師有個建議:等會兒撿到石頭時,請小朋友把不同形狀的石頭送到它們自己的家,行嗎?(出示貼有標記的塑料筐),(播放音樂—《雨花石》)小朋友開始撿石頭,并分類。老師觀察并適時給與啟發(fā)、引導。

        師:小朋友辛苦了,現(xiàn)在我們用這些石頭去鋪路吧。(帶回活動室)

        三、探究活動:鋪路

        (把全班幼兒分成三組,圍坐成半圓,以便看清、聽清老師分配任務。)

        師:小朋友,現(xiàn)在可以用你們能干的小手鋪條彩色的路。(師給三個小組分配任務)。等會兒音樂開始,小朋友就用我們撿回來的石頭鋪平你們組路段上的小土坑。音樂一停,小朋友請坐回位置。

        (音樂開始)小朋友嘗試鋪路,有的小朋友為了速度,拿起“石頭”硬往土坑塞,有的小朋友認真地拿起“石頭”去找相應的土坑鋪上后再繼續(xù)鋪另一個土坑。老師發(fā)現(xiàn)問題后及時停止音樂,引導幼兒觀察、評價。

        師:小朋友,我們來看看:哪幾個土坑鋪得好?(幼兒:這個,還有那個)為什么?

        幼兒1:因為顏色(配得)很漂亮。

        幼兒2:石頭和土坑剛好一樣大。

        師:這兩位小朋友觀察得很仔細,說的也很好。既然我們要為災區(qū)鋪路,就要鋪得結實又漂亮。你們說這…這該怎么辦?(指著鋪得不好的土炕示意幼兒。師請幾位小朋友把鋪得不結實的石頭挖起來。)等會兒音樂開始,小朋友再繼續(xù)鋪彩色路。

        (音樂開始)小朋友又開始鋪路,這次,小朋友都認真的按要求鋪路,老師著重指導能力較弱的小朋友(增強其自信心)。老師觀察到:當只剩下那些需要用“圖形轉(zhuǎn)換”來完成的土坑時(音樂停止),啟發(fā)幼兒思考。

        師:為什么還有一些小土炕沒鋪呢?

        幼兒1:沒有剛好的石頭了。

        幼兒2:這些石頭都太小了。

        這時,老師用鼓勵的語氣引導小朋友克服困難,想辦法用剩下的石頭(一個不行可以用兩個)把土炕鋪平。讓能力強的、愛動腦筋的幼兒嘗試。(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個活動的重點和難點,應多用啟發(fā)、鼓勵的方法)。

        師:××小朋友想到辦法了,請你試試。(當小朋友圖形轉(zhuǎn)換成功時,老師先給與肯定,再請他介紹自己的方法。然后多請幾位小朋友嘗試)。

        師(小結):用兩個圖形能拼成一個新圖形。

        師:今天,小朋友為災區(qū)鋪的彩色路,真漂亮!高興嗎?(幼兒:高興),F(xiàn)在我們一起慶!安噬珢坌穆贰钡某晒︿伋。播放歌曲——《雨花石》:(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用肢體語言在歡樂的氛圍中活動自然結束。)

        四、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把預先準備好的材料投放到各區(qū)角,讓小朋友繼續(xù)嘗試圖形轉(zhuǎn)換的趣味性。

        科學區(qū):投放鏤空的泡沫墊,有意把更多的“石頭”切成兩半,讓幼兒用圖形轉(zhuǎn)換來鋪路。

        結構區(qū):投放七巧板、積木、積塑,讓幼兒玩拼圖和建構游戲。

        手工區(qū):投放卡紙、畫紙、剪刀、膠水,讓幼兒在剪剪貼貼中探索發(fā)現(xiàn)圖形的轉(zhuǎn)換。

        【活動點評】

        整個活動能根據(jù)新《綱要》要求,以“為災區(qū)鋪路”為線索層層引入,以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游戲”活動為主要形式,避開傳統(tǒng)的、由老師唱獨角戲的說教形式,讓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積極、主動地參與、嘗試、合作,最大程度地挖掘各層次幼兒的潛能,達到預定目標的實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以下幾點:

        1、尊重幼兒的學習特點,讓幼兒在層層推進的學習過程中拓展經(jīng)驗,發(fā)展?jié)撃堋?/p>

        2、巧妙地利用材料的難易,實施因材施教。

        3、讓幼兒在“為災區(qū)獻愛心”的積極情緒中獲得成功與快樂的情感體驗。

      中班科學教案 篇2

        (一)活動名稱:誰的尾巴

        (二)活動目標:

        1.在猜猜、想想、找找、說說的過程中知道動物尾巴的各種功能。

        2.鼓勵幼兒仔細觀察并大膽想象,能發(fā)現(xiàn)問題并提出疑問。

        (三)活動準備:

        1.課件:猜猜我是誰,兔子舞的flash.

        2.情景設置:樹林

        3.動物和動物尾巴的圖片,動物胸飾人手一份,幼兒游戲用錄音磁帶等。

        4.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有關動物的圖片,積累一些粗淺的動物尾巴功用的'知識。

        (四)活動過程:

        1.猜一猜,想一想

        1)師:最近,我們一直在和動物交朋友,現(xiàn)在,我的電腦里有幾只小動物想和大家捉迷藏,請你們猜猜它們是誰?

        2)課件

        由局部觀察到整體聯(lián)想猜測

        3)師:你們發(fā)現(xiàn)這些小動物都有什么?它們?yōu)槭裁匆形舶脱?(幼兒自由講述)

        2.找一找,說一說

        1)師:那邊樹林里還有許多小動物想和你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你們快去找找吧。(幼兒尋找小動物)

        2)師:你找到了哪個動物朋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沒有尾巴)

        3)這些小動物沒有了尾巴,它們都怎么了?它們?yōu)槭裁匆ㄖ保┭剑浚ㄓ變鹤杂芍v述)

        4)師:哎呀,原來動物的尾巴有的可以保持平衡,有的可以掌握方向,有的可以用來幫助逃跑,有的可以當成武器,有的可以纏繞,有的可以當成被子,還有的可以用來報警、儲存脂肪、趨趕蚊蠅……它們的尾巴有這么大的用處,我們快幫它們找到自己的尾巴吧。(幼兒尋找動物朋友的尾巴)

        5)師:你的動物朋友的尾巴找對了嗎?請你和你的朋友看一看,都找對了嗎?

        師:有誰找錯了嗎?它的尾巴應該是怎樣的?

        6)師:動物朋友找到了自己的尾巴可高興了,我們和它們一起慶祝一下吧(看flash舞蹈)

      中班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激發(fā)幼兒對單雙數(shù)的興趣,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數(shù)學活動。

        2、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化的教學,讓幼兒在操作中理解并區(qū)分10以內(nèi)的單雙數(shù)。

        3、培養(yǎng)幼兒從身邊事物中發(fā)現(xiàn)單雙數(shù)的能力。

        活動準備:

        2元超市場景、1——10的代用券,紅色水彩筆每人一支、幼兒分組操作材料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引起興趣

        瞧!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2元超市,你們來猜一猜,它為什么叫2元超市呢?

        二、在購物游戲中體驗、感知單雙數(shù)

        1、教師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數(shù)一數(shù),你有幾元錢?圈一圈,你能買幾樣東西?

        2、幼兒進行購物游戲,提醒幼兒做一個文明小顧客。

        三、在交流與比較中理解單雙數(shù)

        1、討論:你有幾元錢?買了幾樣東西?還有錢多嗎?

        2、回收代用券:還剩一元的.小朋友把代用券送到一邊,都用完的送到另一邊。

        3、集體檢驗,解決問題:“1”該送哪邊?

        4、教師小結:

        ①像1、3、5、7、9這樣兩個兩個地數(shù),總會剩下一個的數(shù)叫單數(shù);2、4、6、8、1

        這樣都能湊成2個2個的數(shù)叫雙數(shù)。

       、10以內(nèi)有5個單數(shù),也有5個雙數(shù)。

       、蹎螖(shù)挨著雙數(shù),雙數(shù)挨著單數(shù),它們手拉手,都是好朋友。

        四、在游戲與操作中區(qū)分單雙數(shù)

        1、尋找身邊的單雙數(shù)

        2、分組操作

        準備4組操作材料,幼兒自由選擇進行操作。

        ●圈一圈:兩個兩個地圈,區(qū)分單雙數(shù)。

        ●分一分:在許多點卡和圖卡中區(qū)分出單雙數(shù)。

        ●轉(zhuǎn)一轉(zhuǎn):轉(zhuǎn)動轉(zhuǎn)盤,當轉(zhuǎn)盤停下時記錄下指針所指的數(shù)是單數(shù)還是雙數(shù)。

        ●扔一扔:扔骰子,記錄下單雙數(shù)并寫出它的兩個相鄰數(shù)。

        3、集體游戲

        抱一抱:單數(shù)——自己抱自己;雙數(shù)——找個朋友抱一抱。

      中班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感知恐龍不同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

        2.了解恐龍及恐龍滅絕的原因。

        3.感受生命的寶貴,學會感恩。

        4.初步了解恐龍的小常識。

        5.養(yǎng)成敢想敢做、勤學、樂學的良好素質(zhì)。

        活動內(nèi)容:

        活動一:科學《探秘恐龍世界》

        分享、交流

        (1)介紹自己收集的.恐龍圖片、資料,討論自己知道的恐龍。

       。2)請個別幼兒分享講述。

        欣賞、感受

        (1)觀看恐龍化石。

       。2)恐龍由哪幾部分組成?

        演示、討論

       。1)恐龍模擬視頻,感受恐龍世界的壯觀和神秘。

       。2)利用課件和視頻認識腔骨龍、異特龍、梁龍、甲龍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等。

       。3)小結

        肉食性恐龍牙齒鋒利,吃肉兇猛,兩腿行走。

        草食性恐龍吃青草、樹枝上的嫩葉等,草食性恐龍比較巨大,牙齒扁平。

        雜食性恐龍既吃肉也吃植物,還偷吃恐龍蛋。目前發(fā)現(xiàn)的恐龍中,草食性恐龍最多,雜食性恐龍最少。

        猜想、探究

       。1)現(xiàn)在還有恐龍嗎?它們都到哪去了?

        (2)科學家對于恐龍滅絕的各種猜測。(看視頻)

        A、小行星撞地球假說

        B、火山爆發(fā)假說

        C、氣候變化假說

        D、海洋變遷假說

        小結:恐龍滅絕仍是一個沒有解開的謎。

        操作、游戲

        分組活動:

        (1)白色恐龍石膏像涂色

       。2)恐龍化石挖掘考古

       。3)恐龍模型分類

      中班科學教案 篇5

        設計意圖:

        動物世界充滿了生機,充滿了趣味。孩子們面對形態(tài)各異的動物,常常會歡呼雀躍,用充滿好奇的眼睛去觀望,也會伸出活潑好動的小手去撫摸。雖然動物一直是孩子們感興趣的話題,但是在平時的交流中,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它們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明顯的、主要的特征。為了激發(fā)孩子有探索動物尾巴秘密的興趣,我創(chuàng)設情境和孩子一起說說動物尾巴的特征,并通過小壁虎借尾巴的情境引發(fā)孩子對動物尾巴作用的初步思考。

        活動目標:

        1、觀察常見動物尾巴,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及作用。

        2、喜歡動物,愿意大膽表達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活動準備:

        1、背景圖一張

        2、小動物若干

        3、PPT課件、視頻

        活動過程:

        一、借尾巴

        價值分析:在小壁虎借尾巴的情景中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作用。

        1、播放哭聲:這是什么聲音呀?是誰在哭呀?(ppt)

        (出示小壁虎傷心的圖片)

        2、小壁虎為什么很傷心呢?

        3、播放視頻,欣賞動畫《小壁虎借尾巴》

        引導語:小壁虎剛剛遇到了一條蛇,在逃走的時候尾巴被蛇吃掉了,他現(xiàn)在很傷心,覺得沒有尾巴很難看,想去借尾巴,我們來看看小壁虎問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4、小壁虎問誰借尾巴了?借到了嗎?

        (1)小壁虎向小魚姐姐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小魚姐姐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撥水的!

        (2)小壁虎向黃牛伯伯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黃牛伯伯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趕蒼蠅和蚊子的。”

        (3)小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但是沒有借到,燕子阿姨說:“我不能把尾巴借給你,我的尾巴是用來掌握方向和平衡的。”

        小結:是啊,原來小動物都有適合自己的.尾巴,每個小動物的尾巴都有不同的用處。

        二、各種有趣的尾巴(ppt)

        價值分析:在猜猜看看說說中,進一步了解動物尾巴的特征和用處,大膽表述自己對動物尾巴的認識。

        引導語:今天,樹林里的小動物們在玩捉迷藏,他們都躲了起來,只露出了自己的尾巴,我們一起把他們找出來,仔細看看它們的尾巴長什么樣?再想想會是哪個小動物?

        1、找尾巴

        提問:告訴大家你找到了誰?(強調(diào)把話說完整)為什么你覺得它是小猴子/老虎/金魚呢?

        (1)猴子的尾巴長長的,細細的,可以幫助猴子掛在樹上。

        (2)金魚的尾巴大又大,可以用來撥水。

        (3)黃牛的尾巴細又長,可以用來趕蒼蠅和蚊子的。

        (4)袋鼠的尾巴長又硬,可以用來當?shù)首幼?/p>

        (5)狐貍的尾巴大又松,可以用來當枕頭。

        2、請出小動物

        引導語:那我們用一句好聽的話請他出來吧?

        如:“猴子的尾巴長又細”小猴子小猴子快點出來吧!哎呀,小猴子說我一個人說的聽不清楚,他要我們小朋友一起來說這句好聽的話,把他請出來,(猴子的尾巴長又細……)哇,真的是小猴子呀,他的尾巴真的是細細長長的呢,我們小朋友的眼睛真亮!

        小結:金魚尾巴像裙擺,游來游去多自在;牛的尾巴細又長,蒼蠅蚊子都趕跑;小猴尾巴細又長,卷著樹枝往下掛;袋鼠尾巴粗又壯,撐在地上當板凳;狐貍尾巴松又大,枕在身下當枕頭。

        原來每只小動物的尾巴長的各不相同,我們只要看到他們的尾巴就能猜出他們是誰,本領真大呀!

        三、活動延伸(ppt)

        動物世界里還有很多有趣的尾巴,看看這些動物你們認識嗎?它們的尾巴有什么用呢?下一次我們再來一起看看、說說更多的尾巴,好嗎?

      中班科學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有序探索、自由發(fā)現(xiàn),讓幼兒感知磁性這一科學現(xiàn)象,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興趣和探索能力。

        2、引導幼兒運用討論、交流等方式進行研究,體驗與同伴探索交往的樂趣。

        3、培養(yǎng)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品質(zhì)。

        除了以上情感、認知、技能三方面的目標外,我還將關注幼兒活動發(fā)展中的`生成性目標

        活動資源:

        磁鐵若干,各種試驗材料(鈴鐺、木塊、布條、釘子、曲別針、夾子等)若干,小貓頭飾、釣魚桿、小魚若干條,錄音機,磁帶。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扮貓媽媽,邀請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在音樂伴奏下進入教室。

        二動手操作自主探究

        1、請幼兒打開禮物,幫貓媽媽尋找禮物中的秘密。

        2、幼兒交流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認識磁鐵。

        3、幼兒動手把禮物中能被磁鐵吸引的物品放到小桶里,引導幼兒觀察,討論磁鐵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4、得出結論:磁鐵只能吸引鐵制品。

        三合作探究,了解磁鐵的特性。

        1、引導幼兒尋找生活中哪些物品能被磁鐵吸引。

        2、啟發(fā)幼兒用最有效,最快捷的方式撿起撒在地上的針。

        四游戲—釣魚

        在音樂伴奏下,來到池塘幫貓媽媽釣魚。

        五活動延伸

        設立科學發(fā)現(xiàn)角,利用磁鐵發(fā)現(xiàn)更多的秘密。

      【中班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案:有趣的蝌蚪_中班科學教案07-01

      中班科學教案:認識常見的蔬菜_中班科學教案07-13

      中班科學教案11-14

      中班動物科學教案04-01

      中班優(yōu)秀科學教案03-10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7-27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

      (精選)中班科學教案08-02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8-16

      中班科學教案【經(jīng)典】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