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合集1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時常需要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
活動目標:
1、初步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對水墨畫感興趣。
2、嘗試用滴墨印畫的方法創(chuàng)作水墨畫。
3、培養(yǎng)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據(jù)所觀察到得現(xiàn)象大膽地在同伴之間交流。
4、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5、感受繪畫的趣味性,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水盆、墨汁、硯臺、毛筆、宣紙、課件、盤子、毛巾
活動過程:
(一)、認識筆墨紙硯,感受中國水墨文化,
1、出示筆墨紙硯提問幼兒,“是什么”、“做什么用的”“怎么用”。由熟悉的紙到墨,讓幼兒認識墨、墨水。
2、看圖片感受中國水墨畫(詩詞、青山綠水、花草樹木、飛鳥魚蟲)
3、提問幼兒是否喜歡,有什么感受。(美麗、開心、驕傲)
(二)、尋找水墨畫中藏著什么
1、欣賞三幅畫,提問看其中藏著什么,是怎樣畫的?(同一幅畫,放置角度不同)讓幼兒了解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的效果。
2、欣賞水墨視頻“相信品牌的力量”,得出:墨去了水里,每次流動都有不同的畫面。提問“那怎樣留下畫面?”
總結(jié):把墨滴在水里,讓它流動,把紙放在水面,拿出來就是一幅好看的水墨畫。
(三)、學習創(chuàng)造:(音樂)
1、 教師示范:滴墨印畫
講明要求:①滴墨
、谳p搖,使之流動(不能搖勻)
、蹖⒓埛湃胨
、芴岢鰜
2、 幼兒操作(桌子上每人兩個盤子,一個放水準備讓幼兒滴墨,另一個空盤子放紙張,并且印好后放到空盤子里,操作一次)
3、 作品展示
活動反思:
請兩組幼兒通過兩次教學,得出的成果:孩子們能夠通過熟悉的紙張與筆,聯(lián)系認識了解文房四寶中的墨,認識墨汁,并在欣賞不同風格的水墨畫的基礎(chǔ)上,用滴墨來印畫的方法了解感受中國的水墨文化,通過幼兒自己的領(lǐng)悟,動手操作,親手印出各種不同的畫面,讓幼兒感受到了水墨的神奇。
我的第一次教學中沒有讓孩子們共同欣賞大家的作品,就少了孩子們對自己作品的總結(jié),少了對同樣活動中不同結(jié)果的奇妙的感嘆,以及孩子在欣賞他人作品的同時感受不同的水墨意境。第二次在接受了同事們的寶貴建議之后,過程也進一步完善,孩子們在展示作品的時候,對于一些意象不到的畫面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嘆,還有孩子對自己作品的.神奇想象,加上孩子的語言,在古典音樂的意境下是一種美的感受。
活動目標
1、學習在蛋殼上進行彩繪,體驗其中的樂趣。
2、能大膽的運用色彩和圖案表現(xiàn)出不同外形的星球,色彩的搭配比較恰當。
活動準備
知識準備:活動前組織幼兒了解有關(guān)星球的知識,收集星球的圖片張貼在活動室。
材料準備:用蛋殼制作的星球幾個;清洗干凈的空蛋殼若干個,水粉顏料、調(diào)色盤、水粉筆、水彩筆、抹布、盛水的小桶、強力膠、彩筆、彩色紙、。
場地準備:根據(jù)材料的種類的不同將桌子擺成幾組,水彩筆為一組、水粉顏料、紙類制作為一組。
活動過程
1、談話活動:美麗的星球。(出示圖片的目的讓幼兒通過對圖片的觀察調(diào)動以有的知識經(jīng)驗并加深對星球外部形象的印象)。
提問:
。1)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它們都是什么顏色的?
。2)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顆?
孩子們的答案內(nèi)容豐富斌斌、澤邦等幾個男孩子還興趣很高的討論到有關(guān)于“哪個星球比較大”的話題上,這偏離了美術(shù)活動的重點,所以老師很快反應,引導幼兒觀察星球外形上色彩和花紋上的不同,并鼓勵幼兒用語言描述出來,孩子們比較形象的說出:“地球表面是藍色的還有白色的花紋;太陽是火紅的表面小小的黑點是太陽黑子,木星是金色的帶紅色的花紋……”
2、出示制作好的星球,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的興趣。
提問:猜一猜這些星球是用什么東西做的?怎樣做的?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己的設(shè)想。
雞蛋的外形幼兒一下子就能看出來,但是雞蛋的這種再度造型讓他們很感興趣,興奮不已。誰都想拿在手中看一看,玩一玩,但是因為老師準備的范例數(shù)量有限,場面顯得有點擁擠?梢灾谱饔酶鞣N不同的裝飾方法制作的星球,并且懸掛起來會更利于孩子觀察。
。涸诳盏牡皻ど嫌盟使P畫出花紋,或涂上水粉顏料,晾干即可;也可以在蛋殼上用彩色紙粘貼出圖案。
對于大班的幼兒通過觀察能自己進行:鵬鵬就說“地球上是涂的顏料,好象真的一樣,”琪琪說“還有的是畫的水彩筆”,教師只是將幼兒的答案進行,讓全部的孩子都了解各種不同的裝飾方法。
3、幼兒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
。1)鼓勵幼兒想好自己所要用的裝飾方法。
老師帶孩子們參觀所準備的材料后,孩子比較興奮這里動動、那里摸摸,看來很多方法都想試試。在一個活動中作到這一點很難,所以要給他們思考的時間學會拿主意并確定自己所要用的方法,也有利于活動的順利開展。
(2)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在雞蛋殼上面畫畫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兩只手共同配合,左手拿雞蛋右手拿畫筆,有幾個孩子的雞蛋一下子就滾到地上摔破了,這樣的雞蛋不急于丟掉可以留做張貼蛋殼畫用!袄蠋熾u蛋太圓了不好畫”芳芳發(fā)現(xiàn)了難題,其他的孩子也接連著響應。我沒有馬上告訴他們答案,因為班里有幾個孩子正在蛋殼上認真的畫畫,他們的雞蛋似乎很聽指揮!澳陷,你的辦法挺好的,跟大家說說你是怎么做到的!蔽矣X得孩子自己有能力解答這個問題。大家按照萱萱的方法將雞蛋輕輕的放在桌子上,“放在報紙和抹布上更好畫”駿兒又有了新的發(fā)現(xiàn)……可見,在美術(shù)活動中操作技能并不一定要老師傳授孩子們完全有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發(fā)現(xiàn)、嘗試,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活動,這也是現(xiàn)代美術(shù)教育很提倡的一個觀點。
提問:
。1)“在雞蛋上涂顏色時手怎樣拿雞蛋?”
(2)“想讓顏料不掉下來調(diào)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隨著活動的推進我不斷的將這些問題拋給孩子,讓他們探索出畫蛋殼畫的技法,用這個方法孩子們明白了在蛋殼上勾線時要慢慢的轉(zhuǎn)動蛋殼,畫出的線條回更流暢。涂水粉顏料時左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拈住蛋殼的兩端比較好涂色有不會把涂好的部分弄花了。調(diào)水粉顏料時只需要一點點水就可以了,要保持顏料比較濃稠。
4、展示作品,欣賞講評。
幼兒相互觀摩同伴的作品,說說自己畫的是哪個星球,和同伴畫的有什么不一樣。教師將幼兒的作品布置成一個展覽供其他班的幼兒和家長參觀。
培養(yǎng)幼兒的審美觀是美術(shù)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審美情趣的熏陶,審美水平的提高也需要一個培養(yǎng)的過程,所以平時我很注重要孩子們自己觀察欣賞,然后發(fā)表自己的看法,老師不將自己的意識強加給孩子讓他們充分保留自己的觀點。這樣以來孩子們的欣賞水平得到逐步提高,也能針對不同的作品講出道理。今天鄧雨欣在對劉詩茵制作的“星球”進行充分的肯定后還說了一句讓我吃驚的話:“劉詩茵的顏色涂的好,沒有露出蛋殼,如果加上點別的顏色就更好看了”可見孩子們不但學會了贊賞同伴,還會提出“合理化建議”,既學會了欣賞又學會了與人交往、溝通的方法。讓我欣慰,讓我感動,也值得我學習。教學相長!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等幼兒制作的星球完全干了以后,在上面刷一層膠水,或者噴上發(fā)膠(清漆也可)這樣視覺效果更好,保持的時間也更長久,然后用線或細鐵絲川起來掛在活動室里,裝飾環(huán)境。
活動變式除了蛋殼外還可以用乒乓球、圓形的石頭進行手工制作活動,裝飾的方法也可采用畫粘貼等多種形式,鼓勵有興趣的幼兒在美工區(qū)繼續(xù)開展活動。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自己繪畫并用玉米粒進行粘貼。
2.提高幼兒的小肌肉靈活性。
3.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4.能理解底色,會注意底色和紋樣之間的冷暖對比。
5.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活動準備
玉米粒、雙面膠、素描紙、油畫棒、記號筆、PPT圖片玉米粒粘貼畫。
活動過程
1.出示玉米粒,請幼兒說出玉米粒的作用。
(1)師:這是什么?你知道它能干什么嗎?
(2)請幼兒回答。(做爆米花、煮著吃等)
(3)你們知道它還能做什么嗎?(請幼兒想一想)
2.播放PPT圖片,引導幼兒欣賞玉米粒粘貼畫。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還帶來了一些圖畫,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逐張出示玉米粒粘貼畫,引導幼兒欣賞。
3.出示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自己作畫粘貼。
師:今天老師給你們準備了很多的材料,我們也來自己動手做一做這些漂亮的玉米粒粘貼畫吧。
4.幼兒操作。
(1)教師提出操作要求,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和桌面衛(wèi)生。
(2)幼兒操作,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5.作品展示。
把幼兒的作品拍成照片在電視上播放,幼兒欣賞。
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教師能夠按《指南》精神,先引導幼兒欣賞圖畫,為后面的'自己操作做好了鋪墊,在操作過程中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也得到了發(fā)展和提升,同時也讓幼兒認識了一粒小小的種子盡有如此大的作用,活動效果很好。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3
活動目標:
1.認識“米”字格,嘗試用折、對稱的方法體驗米字格的神奇。
2.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發(fā)展幼兒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體驗想象創(chuàng)造各種圖像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記號筆、蠟筆、白紙幼兒人手一份;
2.課件、黑色KT板、電腦、投影儀。
活動過程:
一、通過米字,導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課件:出示“米”字)
師:這是什么字?是的,是米字,是我們吃的大米的米字。
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原來米字藏在了這個方塊里,這樣大大的“米”字把方塊分成了一格一格,我們就叫它“米”字格。
師:我們來找一找這個米字型有幾條長長的直線啊?把這個方塊分成了多少個三角形?
二、師幼探索米字格的折法。
(1)講解“米”字格的折法。(播放課件,幼兒探索。)
師:那我們怎么把這個米字藏到這個方塊里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請個別幼兒說一說。
①一種折法是:把紙按照邊對邊折兩次,再把開口放在下面,根據(jù)圖示對角折一次,把紙打開就完成了。
、谶有一種方法是:你可以拿一張正方形的紙,按照圖示用角對折的方法折三次,最后把紙打開就出現(xiàn)了“米”字型的折痕。
(2)請幼兒選擇其中一種方法嘗試。
三、用對稱的方法體驗米字格的神奇。(播放課件)
1.分析。
老師這有一幅圖,里面藏著一個秘密,你們來找找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我裝飾的時候有什么特點?
(1)米字線條。(2)顏色對稱。(3)圖案對稱。
2.欣賞三幅范例
老師這兒還有米字格的畫,想看嗎?
問:漂亮嗎?這就是用在米字格里裝飾的方法,頭頂頭的角里的圖案和顏色是一樣的,由圖案裝飾,也有線條裝飾。
3.教師出示操作過程,師幼一起探索。
教師小結(jié):首先用記號筆按照折痕畫出四條交叉線,然后在頭頂頭的三角形里畫上對稱的圖案和顏色,畫的時候可以用畫一格,轉(zhuǎn)一轉(zhuǎn),再畫一格的方法。
4.幼兒作畫,個別指導。
請先完成的小朋友開著小火車去欣賞別的小朋友的作品。
5.展示作品并進行講評。
連我們的作品都帖成了一個米字格,神奇嗎?
四、通過米字格在生活中的運用,感受米字格的神奇。
我們?nèi)藗兒苈斆,我們會把這個米字格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美。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五、結(jié)束活動
其實米字格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應用呢,我們回去再慢慢交流好嗎?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大部分的幼兒是非常投入的,需要幼兒操作的2個環(huán)節(jié),一個是折一折,折出米字格,一個是畫一畫神奇的米字格,幼兒都基本完成了,當看到自己的作品也變成一個大大的米字格時,幼兒是非常開心的,體驗到了活動中的樂趣。但是第二操作環(huán)節(jié)時,幼兒也是出現(xiàn)了很多的問題的,有個別幼兒頭頂頭的兩個三角形沒有找對;個別幼兒沒有畫一畫,轉(zhuǎn)一轉(zhuǎn),所以頭頂頭兩個三角形中的圖案是顛倒的,并不是一樣的。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4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京劇臉譜, 通過觀察、操作發(fā)現(xiàn)了解京劇臉譜的特點。
2、通過給臉譜涂色,激發(fā)幼兒表演的欲望。
3、激發(fā)幼兒熱愛民族文化的情感。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臉譜
2、幼兒繪畫用品。
3、作業(yè)紙-我的臉
活動過程
一、導入
談話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過京劇嗎?誰能說一說你看到的京劇是什么樣子的?
有誰會唱京劇嗎?誰想給大家唱幾句?
二、展開
1.觀看圖片—京劇臉譜
引導幼兒觀察,知道京劇臉譜有豐富、鮮艷的色彩。
(1)讓幼兒找找京劇臉譜讓有哪些顏色。
(2)引導幼兒觀察京劇臉譜左、右邊的圖案,讓幼兒了解京劇臉譜具有左右對稱的特征。
2.觀察京劇臉譜
逐一介紹臉譜的色彩與人物個性的關(guān)系。
臉譜不僅很漂亮,它還有一個有趣的作用,它可以用各種各樣顏色表現(xiàn)各種人的物征,
讓觀眾一看演員臉上的臉譜就知道他演的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3.教師演示,幼兒學習繪畫。
(1)知道京劇臉譜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特殊的'化妝方法。
。2)京劇臉譜的特點就是左右對稱,也有個別不對稱的。
我們可以在臉型中用記號筆勾畫線條:
先在臉譜的中間定一個點。
左右畫對稱的弧線。
依此勾出額頭、眼睛、鼻子、嘴,下巴等各部位。
勾線條前一定要想好,勾時一下子畫成。
教師演示多種臉譜的畫法。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教師:小朋友,你喜歡哪一個臉譜,就在作業(yè)紙“我的臉”上畫哪一個臉譜。
(2)要求幼兒選擇一個臉譜進行作畫,按照老師教的畫法勾線,
線條流暢,作畫大膽,
臉型布局合理,左右對稱,
個別輔導能力較差的幼兒,要注意保持桌面整潔,不將記號筆畫到桌上,看范例作畫。
三、講評
請畫的比較好的幼兒講述他(她)的作畫經(jīng)驗,方法,畫的是哪一個臉譜,幼兒評價。
大班刮畫:家鄉(xiāng)的夜景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5
活動設(shè)計背景
我班是新生班,幼兒年齡及發(fā)展水平不均衡,尤其在繪畫方面,幼兒基礎(chǔ)水平差,不會畫,不敢畫。通過本次活動,初步培養(yǎng)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并能大膽,自由作畫,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將自己的思維和想法用繪畫形式表現(xiàn)出來,體驗繪畫的樂趣。
活動目標
1、體會手的運動方向的變化帶來的線條變化,學習有控制的地用筆。
2、嘗試用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練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對事物的`感受。
3、激發(fā)幼兒大膽創(chuàng)作,感受繪畫的樂趣。
4、引導孩子們在活動結(jié)束后把自己的繪畫材料分類擺放,養(yǎng)成良好習慣。
5、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創(chuàng)造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激發(fā)幼兒用線條大膽表現(xiàn)對事物的感受。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尺毛線 記號筆 水彩筆 作業(yè)紙 白板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甩線條
用游戲引入:1、手指游戲 2、毛線跳舞
(1) 教師用毛線甩出各種線條,幼兒觀察并感受手的運動帶來的線條的變化。
(2) 幼兒用手指書空畫一畫。
(3) 幼兒和老師一起甩毛線。
(4) 師小結(jié):線條隨手的運動而變化。
二、基本部分——畫線條、變線條
1、教師出示“神筆”在紙上畫各種線條,幼兒比較后說說不同的線條像什么,給人的感受是什么?
2、請幼兒拿出“神筆”在紙上隨意畫線條,體會手、筆、紙之間的關(guān)系。注意指導幼兒的握筆姿勢及坐姿。
3、幼兒對筆和紙有所熟悉之后,引導幼兒用不同的線條表現(xiàn)對事物的感受。
4、鼓勵幼兒發(fā)明創(chuàng)造新的線條表現(xiàn)各種物像。鼓勵幼兒互相交流,增加創(chuàng)作的樂趣。
三、結(jié)束部分——說線條
請幾名幼兒展示作品,談自己的想法,大家評價,看誰畫的線條種類多,肯定與眾不同的有趣線條。
四、延伸活動——體游“會跳舞的毛線”
教師甩毛線,幼兒扮“毛線”在我的指揮下“跳舞”。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為幼兒創(chuàng)設(shè)了一個寬松、自由的心理環(huán)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想法,自由的畫,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作愿望,體驗到了繪畫的樂趣,較好地完成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并嘗試了繪畫教學的新思路——教師樂教,幼兒樂學。本活動受到聽課老師的一致認可和好評。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6
活動目標:
1.深入了解我國的民間工藝,認識“泥猴張”。
2.熟悉猴子的外形特點,初步掌握手捏猴子的步驟及方法,大膽想象、設(shè)計猴子的動態(tài)及表。隋。
3.能小組分工制作“小猴的一家”,有一定的合作意識。
活動準備:
1.“泥猴張”工作室視頻。
2.動物園各種動態(tài)特征的猴子照片,猴子的剪紙作品多幅,幼兒陶猴作品若干。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通過視頻,參觀、了解“泥猴張”工作室,欣賞名作。
●視頻的欣賞,給幼兒以動態(tài)的感受,幫助幼兒初步了解民間工藝之美。
2.通過看看、說說、學學、演演,熟悉猴子的外形特征。
(1)欣賞猴子的.照片。
教師:說一說,猴子有哪些特點?
(2)欣賞猴子的剪紙作品。
教師:說一說,剪紙作品中的猴子在干什么? (吹笛、敲鼓、扇扇子、拔蘿卜、打傘、爬樹、釣魚等)
(3)表演與設(shè)計。
教師:演一演,你準備制作的猴子在干什么?表演一下它的動作。
3.欣賞幼兒的作品,探究制作步驟。
(1)欣賞以前幼兒制作的陶猴作品。
教師:你知道這些陶猴是怎樣做的嗎?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2)小組討論并總結(jié)討論結(jié)果。
要點提示:
1)讓幼兒觀察、總結(jié)制作的方法,由被動學習轉(zhuǎn)化為主動探索。
2)制作步驟:①捏頭部和身體。②設(shè)計劫態(tài),添加四肢。添加細節(jié)(眼睛、嘴巴、耳朵、尾巴、爪子等)。
4.集體觀看制作過程錄像,討論、解決具體問題。
(1)捏塑整體造型:可以將頭部和身體一起捏出來。先做一個圓柱體,再將頸部捏細些,區(qū)分出頭與身體。頭部可以做大些,使猴子看起來更可愛。
●捏塑法是一種最基本的方法,可以使雙手變得更加靈活,能夠直接表達自己的想法。
(2)粘貼四肢:粘貼前要構(gòu)思好猴子的動態(tài)。粘貼四肢時,想辦法使猴子坐穩(wěn)、站穩(wěn)。 (可參考“泥猴張”創(chuàng)作的“喜猴”、 “怒猴”、 “抽煙猴”、 “踢球猴”、 “舞蹈猴”等)
(3)刻畫表情:“泥猴張”注重表現(xiàn)猴子的面部表情,以猴來表達人的喜怒哀樂,以猴來表現(xiàn)人的思維活動。
5.幼兒制作,教師指導。
(1)制作要求:每人做一www.chinajiaoan.cn兩只動態(tài)各異的猴子,和其他伙伴的作品放在一起,組成“小猴的一家”。
教師:小猴的一家在干什么?誰是爸爸?誰是媽媽?編個故事說一說。
●由幼兒身邊熟悉的人物啟發(fā)創(chuàng)作“小猴的一家”,使幼兒創(chuàng)作的內(nèi)容更為生活化。
(2)指導要點:啟發(fā)想象,鼓勵創(chuàng)新,提倡合作。
6.展示作品,欣賞評價。
鼓勵幼兒創(chuàng)編“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將幼兒的陶猴作品布置在陶藝區(qū),利用游戲時間不斷地豐富與完善,并鼓勵幼兒編編、說說“小猴的一家”的故事。
☆環(huán)境創(chuàng)設(shè)收集有關(guān)“泥猴張”的圖片、猴子的圖片、猴子玩具等布置活動室。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7
活動目標:
1、欣賞畫面,感知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畫面構(gòu)圖。
2、學習畫主題背景和角色,大膽地想象和表現(xiàn)龜兔賽跑的情節(jié)。
3、嘗試從背景和角色兩個方面評價作品。
活動準備:
《幼兒用書》人手一冊,白紙人手一張,彩色油畫棒人手一盒,幼兒會唱京劇《龜兔賽跑》,音樂磁帶或CD,錄音機一臺
活動過程:
1、音樂活動:龜兔賽跑。
——播放前奏,請小朋友聽聽:這是誰要進行比賽啦?
——教師帶領(lǐng)幼兒隨著京歌的音樂,有表情地演唱歌曲《龜兔賽跑》。
——教師:烏龜和兔子比賽跑,兔子和烏龜誰贏了?
2、 閱讀畫面,感知龜兔賽跑的故事畫面。
——引導幼兒閱讀《幼兒用書》。
3、 通過提問的方式,啟發(fā)幼兒想象故事畫的背景和情節(jié)。
——教師可用邊提問邊示范的方式,教師在黑板上畫出簡筆畫小兔子和烏龜?shù)幕拘蜗,讓幼兒直觀感受兔子和烏龜?shù)奶卣,從而把握繪畫的重難點。
4、 幼兒進行想象畫《龜兔賽跑》創(chuàng)作活動。
——提醒幼兒先畫出背景和輔助景物,再畫出兔子和烏龜?shù)?比賽情景。
——鼓勵幼兒細心地給背景和其他輔助形象涂色,充實畫面背景。
5、展示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重點從背景色彩和動物形象兩個方面去評價作品。
6、音樂活動:加油跑。
7、體育游戲:龜兔賽跑。
在課前,我就讓幼兒欣賞過、畫過了烏龜和兔子的形象,把本次活動的繪畫難點提前,以求在上課時突破重難點。
活動反思:
《綱要》指出:“幼兒的藝術(shù)能力是在大膽表現(xiàn)的過程中發(fā)展起來的”在本次活動中,我充分讓幼兒發(fā)揮想象,大膽表現(xiàn),在一開始,就運用提問:“如果現(xiàn)在讓你當裁判,你覺得烏龜和兔子會是誰贏呢?”“你會把比賽的終點定在什么地方呢?”我的開放性的問題給了幼兒啟發(fā)與創(chuàng)造,給了幼兒繪畫的主題與背景的提示,因此在繪畫過程中,他們就能把自己的想象充分發(fā)揮,注重背景(比賽的終點)和動物的特征,好多孩子畫的背景各不相同:草地、山頂、小橋、河邊、公園……在活動的評價環(huán)節(jié),我讓幼兒以小組為單位,評選出每組的第一名,并說說理由,展示作品。在活動的延伸部分,我讓幼兒把畫放在語言區(qū),創(chuàng)造性地講述故事《龜兔賽跑》。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8
活動設(shè)計背景
一天我班幼兒走進教室便對我說“老師,瞧!這是我媽媽跟我買的新衣服”我笑笑說:“真漂亮!”。接著一群孩子便七嘴八舌的說起來:“老師,我媽媽說放學了跟我買大水彩筆”“老師,我媽媽頭發(fā)燙卷了真好看!”、“老師,我長大了也像媽媽一樣穿高跟鞋”…。從幼兒的談話中,我感受到幼兒對媽媽的感情和對媽媽漂亮外形的向往。于是,我想何不利用幼兒對媽媽的情愫,讓幼兒去體驗、感受色彩的美麗為媽媽設(shè)計漂亮的衣服表達對媽媽的愛呢?思慮再三,我根據(jù)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設(shè)計了這一活動。
活動目標
1、知識性目標:
(1)讓幼兒充分運用紅、黃、藍、綠、黑等多種顏色。
(2)運用線條和簡單的幾何圖形來創(chuàng)作自己媽媽的形象。
(3)體驗色彩的美,并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欣賞能力。
2、社會性目標:
(1)讓幼兒在愉悅的情緒下自由想象,培養(yǎng)幼兒對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2)增強幼兒對媽媽的熱愛之情,加深幼兒對媽媽的感情。
(3)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讓他們獲得創(chuàng)作后的愉悅體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1)讓幼兒正確的搭配幾何圖形,合理的運用色彩。
(2)體驗多種形式的美術(shù)活動帶來的樂趣。
難點:(1)用語言表達對色彩的感受。
(2)背景與主體的合理搭配。
活動準備
1、彩色筆、圓、三角形、長方形、正方形、橢圓形、膠水等。
2、課件制作:歌曲《我的好媽媽》、教學示范圖
活動過程
1、情景導入引出主題
(1)音樂欣賞《我的好媽媽》
(2)師生共唱歌曲《我的好媽媽》
師提問:寶貝你們的媽媽愛你們嗎?為什么?
幼兒暢所欲言,談談媽媽對我們的愛。
師:媽媽給我們買衣服、送我們上學、當我們生病時媽媽會對我們無微不至的照顧,媽媽這么愛我們,我們應該為媽媽做些什么呢?
幼兒暢所欲言,談談我們對媽媽的愛。
師:孩子們今天就讓我們用手中的畫筆來表達對媽媽的感情吧。
2、欣賞觀察組合圖,體驗色彩的美。
老師逐一出示已經(jīng)完成組合圖,幼兒欣賞觀察,引導幼兒說出每幅圖運用了哪些我們已學的知識?(線條、幾何圖形等)
3:幼兒自主創(chuàng)作。
第一步:示范創(chuàng)作方法(1)教師簡單示范創(chuàng)作,讓幼兒掌握幾種組合的基本技能。創(chuàng)作的.難點:難點是畫頭發(fā)以及主體與背景的搭配,我在講解時要求學生要注意簡練、美觀。
(2)學生自主操作,教師了解幼兒的掌握情況。
第二步:幼兒按意愿選擇活動材料,鼓勵幼兒大膽作畫。
幼兒在沒有任何束縛和限制下,自由創(chuàng)作,老師巡回指導,對一些不夠大膽的幼兒以積極的鼓勵;對個別不會的幼兒做詳細的講解;對一些領(lǐng)悟強、制作較好的幼兒及時給予表揚、引導。
4、結(jié)束部分
(1)幼兒作品展示
師組織幼兒用語言將自己的作品內(nèi)容表達出來并肯定每個幼兒的作品將作品貼在愛心樹上,讓幼兒獲得成功后的愉悅體驗。
(2)延伸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作品后,用語言表達自己在生活中應該怎樣來報答媽媽,肯定幼兒的做法,讓幼兒回家用自己的方式來表達表示對媽媽以及長輩的愛。
教學反思
1、本次美術(shù)活動,幼兒興趣濃厚,大部分幼兒表現(xiàn)出了積極的創(chuàng)造愿望,孩子們大膽嘗試,充分運用線條和簡單的幾何圖形來創(chuàng)作媽媽的形象。并運用各種色彩創(chuàng)造出漂亮的作品,幼兒充分體驗了成功感和滿足感。
2、每個教學環(huán)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
3、不足之處:老師引導孩子說媽媽對我們的愛時,對孩子引導過多。
4、在幼兒感受到媽媽對我們的愛時,教師還可以進一步滲透愛心教育,讓幼兒感知人的一生能得到許許多多的愛:有長輩的愛、有父母的愛、有老師的愛、有同學的愛、有社會的愛,正是因為有這么多的愛所以我們才能這樣幸福的生活和學習。使幼兒懂得我們在得到別人愛的同時也要愛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9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圓圈大膽想象,合理布局,并添畫成完整圖畫。
2.引導幼兒用繪畫方式表達自己想法。
3.樂意大膽地與同伴、老師交流自己的繪畫作品。
4.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5.感受作品的美感。
活動準備:
PPT課件、彩帶、節(jié)奏歡快的開場曲和一段輕音樂、勾線筆、若干畫紙。
活動過程:
一、音樂游戲《圓圈舞》導入。
師:讓我們聽著音樂一起來跳舞吧!
二、組織幼兒討論
師:剛才聽著音樂,我們跳了什么舞。(圓圈舞)
那我們還變化成了哪些隊形呢?(老師根據(jù)幼兒回答出示圖形紙片)這些隊形用線條表示出來就變成了什么圖形?
三、出示畫筆娃娃,引導幼兒大膽想象:圓圈可以變成什么
1.師:現(xiàn)在,畫筆娃娃聽到音樂也想在紙上跳舞呢。你們看
2.師念操作兒歌,示范添畫成皮球。
師:“小畫筆,跳一跳,變成一只大皮球.”小畫筆它還會變出什么呢?
3.幼兒大膽想象,積極發(fā)言.教師隨機出示相應的卡片
四、欣賞教師范畫,引導幼兒豐富畫面,進行合理添畫
1.師:小畫筆跳啊跳,還變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呢。而這些圖形寶寶也藏在圖畫里,一起來看下.
2.出示2幅范畫,帶領(lǐng)幼兒評價,注意有主題有情節(jié)的欣賞。
師:畫里有誰?它們在哪里?要干什么去?你能找到這些圖形嗎?
五、交代要求,幼兒作畫。(配樂)
1.師:這些用圓圈變出來的畫有趣嗎?你想不想也在這些圓圈上 跳跳,看看能變出什么?你可以選這些圓圈,將它變出有趣的東西,放到自己編的故事里.并將整個畫面添畫完整,成為一幅漂亮的圖畫.
2.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六、評價幼兒作品
1.拉線展示幼兒作品,請一幼兒介紹自己的.畫
2.教師小結(jié),做簡單評價。
七、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教師在以彩帶舞的軌跡請幼兒在圓圈上進行添畫,完成后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畫講述一個故事。老師在示范時更多地是添成太陽花朵等幾幅簡單的圖畫,沒有更多給幼兒觀看一些關(guān)于圓圈可以變成什么的案例,所以導致幼兒在畫的過程中都是和老師一樣的,并且在講述故事時幼兒也不能很好的講出。
小百科:圓圈是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G.W.F.黑格爾使用的概念。辯證唯物主義認為人的認識并不是沿著直線進行的,而是無限地近似于一串圓圈,近似于螺旋的曲線。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0
活動來源
我園地處南京紫金山腳下,旁邊的部隊營房外觀都是迷彩墻。每次散步到這里,孩子們就驚嘆不已:“哇,好漂亮!”“墻上有綠色、黃色、黑色,還有淺黃色!”“好像解放軍的衣服一樣!”“像打仗的一樣!”“我知道,這是迷彩墻!
在回園的路上,他們?nèi)匀粚γ圆蕢δ钅畈煌。路上有許多樹葉,孩子們一邊拾樹葉,一邊互相交流著:“我拾到了黃樹葉!薄拔沂暗搅司G樹葉!薄拔疫@是深褐色的。”“這些樹葉的顏色好像迷彩墻上的顏色!
孩子們的發(fā)現(xiàn)給了我很大啟發(fā)。迷彩墻就是模擬自然中的顏色,以各種不規(guī)則的綠、褐、黑、黃色塊相間,與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渾然一體,從而達到偽裝。隱蔽的作用。想到此,我決定在迷彩墻下、大自然中組織一節(jié)有關(guān)迷彩墻的美術(shù)活動。幼兒園美術(shù)活動中“美”是體驗,“術(shù)”是表現(xiàn),兩者必須和諧統(tǒng)一。因此我們首先要讓幼兒在富有迷彩特色的大自然情境中充分感知和體驗,然后再引導幼兒用各種自然物裝飾迷彩墻,通過繪畫、捏泥、粘貼等多種方式表現(xiàn)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目標
1.欣賞迷彩中綠、褐、黑、黃色等不規(guī)則的花紋和圖案,了解迷彩中花紋錯位、變形的作用。
2.利用收集的各種顏色的樹葉,學習用點、面、重疊、錯位、變形的方法裝飾迷彩墻。
3.積極大膽地參與活動,體驗游戲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幼兒收集的各種顏色的樹葉若干筐。
2.已摻水調(diào)和的泥巴4小桶。
3.紙板。
活動過程
一、觀察、討論迷彩墻的特點和作用
1.讓幼兒觀察墻面上的迷彩是由綠、褐、黑、黃等顏色組成的不規(guī)則圖案。
2.請部分幼兒講述迷彩墻的構(gòu)成。
3.教師出示解放軍身穿迷彩服在叢林作戰(zhàn)的圖片,讓幼兒觀察、感受“迷彩”的重要作用。(分析:該環(huán)節(jié)從提取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入手,引導幼兒進入迷彩的世界,感受迷彩與背景色融為一體,從視覺上達到隱藏、偽裝的效果。)
二、分組自由制作迷彩墻
1.利用孩子們熟悉的動畫故事創(chuàng)設(shè)游戲情境,激發(fā)幼兒制作迷彩墻的興趣。
師:羊村村長慢羊羊打來電話說,灰太狼要開著偵察機襲擊羊村,希望我們能幫助他們。我們可以做些什么?
由于有了前一環(huán)節(jié)的鋪墊,孩子們紛紛說:“幫羊村做上偽裝!薄敖o羊村做迷彩墻,灰太狼就發(fā)現(xiàn)不了!
2.展示提前收集好的各種顏色的樹葉,引導幼兒討論怎樣制作迷彩墻。
師:小朋友們收集了這么多的樹葉,仔細看一看、想一想,怎么才能做出灰太狼找不到的迷彩墻呢?
3.幼兒自由分組,利用樹葉、泥巴在提供的紙板上制作迷彩墻。
活動開始前,教師提出兩點要求:每組幼兒拿到紙板后要分工合作,任務分好后開始創(chuàng)作;創(chuàng)作中要注意盡量不要把泥巴弄到身上(教師會提供水和抹布)。
活動開始了,幼兒圍坐在迷彩墻附近的大片草地上,按照意愿自由分組,每組領(lǐng)取一張廢舊紙板,然后開始商量各自要完成的任務。一名幼兒拿一支黑色水筆在廢舊紙板上畫出迷彩不規(guī)則圖案,其他幼兒就開始往圖案上粘貼樹葉。用泥巴代替漿糊,既能粘貼樹葉又能體驗玩泥巴的樂趣,孩子們非常喜歡。
三、利用迷彩墻玩躲避游戲
1.創(chuàng)設(sh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游戲情景。
教師扮演“村長”交代規(guī)則和玩法:羊媽媽不在家,小羊們在草地上玩耍。當灰太狼(配班老師戴著灰太狼的頭飾)出現(xiàn)時,小羊們就在村長的帶領(lǐng)下躲在做好的迷彩墻后面,用準備好的“石頭”砸向灰太狼,把灰太狼打跑。
2.分享合作游戲帶來的快樂。
(分析:活動最后幼兒用自制的迷彩墻,躲避、迷惑灰太狼保護自己,既和開始部分相呼應,又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幼兒喜愛游戲的心理需要。)
活動延伸
為進一步保持幼兒對各種迷彩的興趣,班級開展了“迷彩創(chuàng)想”的區(qū)域活動,讓幼兒制作各種迷彩面具、服裝和道具等,并與角色游戲巧妙地結(jié)合,創(chuàng)設(shè)訓練營的游戲情境,開展類似“真人CS”的游戲活動。
活動反思
對于部隊幼兒園的孩子來說,迷彩并不陌生,但是真正對于迷彩的了解卻并不多。教師利用孩子們的興趣,鼓勵幼兒觀察周邊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并用美術(shù)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可以激發(fā)幼兒熱愛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叢林迷彩”整個活動可以切分為三個層面。
第一層面就是外觀感知。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直接感知迷彩的顏色和形狀組和,并且結(jié)合季節(jié)的特征,巧妙地將各種顏色的樹葉融入到“迷彩墻”構(gòu)圖中去,提高其學習的參與性。
第二層面就是利用自然物制作“迷彩墻”。初冬的'樹葉不同于其他季節(jié),可以說是五顏六色。粘樹葉的泥土也是隨處可見。這些平時被人丟棄的材料成為了我們重要的教育資源。孩子們興致勃勃地完成了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并且親手創(chuàng)設(shè)出游戲的環(huán)境——羊村的圍墻。
第三層面就是了解迷彩墻的功用。通過孩子們感興趣的動物,如喜羊羊、灰太狼,設(shè)計“喜羊羊與灰太狼”的游戲情節(jié),讓幼兒通過視、聽、觸覺、運動等方式充分感知、體驗迷彩的功用,激發(fā)幼兒對叢林迷彩的興趣和想象,從而使“叢林迷彩”的探索學習變得鮮活而有趣。
整個活動的難度并不大,重在突出幼兒的自身體驗,較好地將樹葉、泥土與幼兒的藝術(shù)活動結(jié)合在一起,滿足了幼兒的創(chuàng)作需要。整個活動氛圍輕松、有趣,幼兒專注度高。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1
活動目標
1、復習側(cè)面人及背面人的畫法,能畫出升旗時人物的簡單動態(tài)。
2、注意畫面整體布局及人物比例。
活動準備
1、彩筆、剪刀、白紙、紅紙、黃色小方紙、膠水。
2、活動前有過參加升國旗的經(jīng)驗,教師進行過有意識的觀察引導。
活動過程
1、回憶講述升國旗的經(jīng)歷。
五星紅旗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我們應該怎樣熱愛紅旗?升國旗時怎樣做?(立正,行注目禮,在一起舉行升旗儀式,對著國旗敬禮,等等。)
2、學習側(cè)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xiàn)升旗的情景。
(1)教師講解示范如何用側(cè)面人、背面人的畫法表現(xiàn)小朋友熱愛國旗的特征。
。2)鼓勵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嘗試畫簡單的人物動態(tài),為大家做示范。
。3)幼兒繪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畫面整體布局及保持畫面整潔。
3、展覽、欣賞各自的作品。
引導幼兒從作品的動作、構(gòu)圖、布局等方面評價、欣賞同伴的作品。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2
【設(shè)計意圖】: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各種顏色有著比較多的接觸和感知.但是,他們對顏色的變化還不夠清楚,在美術(shù)活動中,幼兒能夠利用現(xiàn)成的油畫棒進行繪畫,可是幼兒不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能出現(xiàn)新的顏色.當顏色缺少時,幼兒只會進行單一的涂色,不會利用現(xiàn)有的顏色去調(diào)配新的顏色,解決涂色中遇到的問題.針對這種情況,我選擇了這節(jié)<<多變的顏色>>美術(shù)活動課,在我們的美術(shù)教學中,情境教學已經(jīng)成為我們經(jīng)常運用的一種教學途徑。一個良好的情境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shè),能讓孩子積極地投身到活動中,變不愿意到愿意參與;把教學要求和難點融于情境中,能讓孩子掌握技能;在情境語言中提示、講評,能讓孩子更樂意去接受和分享。因此,我創(chuàng)設(shè)多種游戲情景貫穿活動始終,幼兒興趣濃厚,設(shè)置疑問,并讓幼兒自己動手嘗試,操作,發(fā)現(xiàn)顏色混合后發(fā)生的變化,享受顏色變化帶來的驚喜,學會解決以后美術(shù)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可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活動目標】:
1.感知顏色混合后的變化,激發(fā)對色彩變化的興趣.
2.提高對顏色的感知能力和對顏色的搭配能力。
3.樂于參加"色彩變變變"的活動,體驗活動中帶來的快樂.
【活動重點】:
1.了解顏色變化的特點。
2.掌握顏色混合搭配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
2.童話城堡西瓜葡萄橘子圖片。,
3.油畫棒.繪畫本。
4.舒緩動聽的音樂。
【活動過程】:
一、導入激趣感知色彩美
1.玩游戲變魔術(shù)
1)導語:"小朋友們,你們喜歡看魔術(shù)表演嗎?(出示魔術(shù)帽)今天老師要用魔術(shù)帽來變魔術(shù),小朋友們先檢查一下魔術(shù)帽里面有什么,外面有什么?哇!什么都沒有,看看老師能變出什么呢?一二三,變變變!"
2)教師邊變魔術(shù)邊依次貼出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
2、介紹什么是三原色。
教師:現(xiàn)在黑板上有哪三個顏色寶寶?它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朋友要記好了哦!(告訴幼兒紅黃藍是三原色)
二、情境游戲探索色彩美
1、創(chuàng)編故事感受顏色的神奇
紅、黃、藍三個顏色寶寶常常手拉著手一起做游戲,一起去旅行,最近他們吵著、鬧著要秋游,為了滿足他們的要求,今天王老師特地帶著這三個好寶寶來到了他們想要去的地方(出示童話城堡圖)看,這里有一座非常神奇的童話城,里面的景色非常漂亮,而且藏著許多神秘的禮物,想不想進去玩玩?不過,要進童話城堡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必須通過六扇大門,每一扇大門都有一種顏色,假如你能用六種顏色貼在六扇門上,你就能打開這扇門,你們有信心嗎?下面我們玩一個更有趣的游戲--開城門
2、打開城門了解顏色多變的方法
1)開第1一3扇門
城門緊鎖著,紅色的寶寶看了看連忙說:"我有辦法了可以將一扇門涂上紅色",小朋友們猜一猜黃寶寶和藍寶寶會怎么說呢?(幼兒舉手回答并上前找出相應的顏色扇形貼在城門鎖上)
2)開第4-6扇門
師:現(xiàn)在圓形門鎖上已經(jīng)有了幾種顏色?還差幾種顏色?(幼兒答出已經(jīng)有了三種顏色,還差三種顏色.)可是我們現(xiàn)在只有紅、黃、藍三種油畫棒,要怎樣才能畫好其它三種顏色呢?
教師引導幼兒思考交流:可以用三原色中的兩種混合在一起得到另外一種顏色.
教師引導幼兒探討實踐:現(xiàn)在我們讓顏色做朋友,我們先讓紅黃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看看會發(fā)生什么?師幼嘗試作色,紅+黃=橘
幼兒用繪畫本探索嘗試畫出每兩種顏色混合后變化的顏色。(紅黃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桔紅色,紅藍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紫色,黃藍兩個顏色娃娃做朋友變成了綠色.)
歸納小結(jié)兩種顏色搭配的方法,用兒歌的形式記住。(附兒歌:紅和黃,手拉手,變變變,變橘色。紅和藍,手拉手,變變變,變紫色。黃和藍,手拉手,變變變,變綠色。)小朋友們真聰明,能用紅、黃、藍三種顏色變出另外三種顏色,這就是《多變的顏色》.(出示課題)
教師引導幼兒自己用顏色混合后得到的新顏色,逐步將扇形門鎖的顏色填滿--打開城門.
三、進入城堡畫出色彩美
1、找一找(城堡里珍藏的禮物)
師:現(xiàn)在童話城堡的大門可以打開了,請小朋友們睜大眼睛,大聲跟我倒數(shù):三二一.大門打開啦!歡迎小朋友們來到童話城堡,你們看,漂亮嗎?童話城堡的主人給大家準備了一些特殊的禮物,聰明的小朋友們快把它們找出來吧!(請幼兒上前尋找西瓜、葡萄、橘子水果)
師:咦!這些水果怎么都沒有顏色呢?我們來給它們涂上漂亮的顏色吧!(引導幼兒用紅黃藍三種顏色涂水果)
2、看一看(出示圖片,幼兒觀察,分析西瓜、葡萄、橘子的形狀和顏色)
3、涂一涂(播放輕音樂,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重點幫助能力弱的幼兒完成作品,啟發(fā)能力強的幼兒注意色彩搭配和畫面安排。)
四、作品展示欣賞色彩美
1、幼兒作品展示,師幼相互評價。
2、優(yōu)秀作品獎勵一個蘋果
五、續(xù)編兒歌體驗色彩美
誰能把我們把今天所學到的.知識續(xù)編一首兒歌呢?,紅和黃,手拉手,變變變,變橘色,變成橘色畫橘子。紅和藍,變變變,變紫色,變成紫色畫葡萄。黃和藍,變變變,變綠色,變成綠色畫西瓜。(教師引導幼兒根據(jù)記錄卡編兒歌,編完后讀一到兩編,加深記憶.)
今天我們學會了用紅、黃、藍三顏色中任意兩種顏色混合變成桔色、紫色和綠色搭配方法.今后我們就可以畫出五顏六色的圖畫。可漂亮呢!回家以后,練習畫一幅自己喜歡的圖畫。現(xiàn)在童話城堡的大門也要關(guān)上了.我們趕緊跟顏色寶寶說再見吧!
在美術(shù)活動中運用情境的教學策略能大大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激發(fā)幼兒學習美術(shù)技能的興趣,讓他們體驗美術(shù)活動的快樂。短短的一個教學情境,可是卻折射出了它在這個活動中無窮的價值。而且老師始終把這樣一個情境貫穿與整個活動,幼兒沉浸在情境中作畫,好象是在"游戲"是在"玩",此時,幼兒得到更多的是感性的經(jīng)驗而非理性的思考,更有利于他們在活動中學習美術(shù),感受美,表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因此,我在教《多變的顏色》的美術(shù)活動時,主要設(shè)置"情景教學"法,激發(fā)幼兒了解三顏色的興趣,學習作畫的技巧,通過對顏色是感知,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沒能力。通過本節(jié)課的教學主要有一下幾點體會:
游戲?qū)氪蟠蠹ぐl(fā)了幼兒參與美術(shù)活動的興趣
提供豐富的視覺環(huán)境,培養(yǎng)孩子參加美術(shù)活動興趣基礎(chǔ)。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經(jīng)常給幼兒欣賞一些大班幼兒的作品,也給幼兒看一些網(wǎng)上下載的圖畫作品。日常生活中,提供孩子多看、多問、多比較、多觀察的機會,豐富孩子心中的活動形象,為孩子的美術(shù)活動提供豐富的認知內(nèi)容。比如說:讓幼兒在認識的水果的顏色給相應水果上色。在他們感興趣的范圍里加以引導,都能收到良好效果。如本課的開始我設(shè)置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變魔術(shù),變出紅、黃、藍三顏色的娃娃,啟發(fā)幼兒思考,給三個娃娃取了一個好聽名字叫"三原色",很快就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參與活動積極性非常高。從而感知到了色彩的美麗。
創(chuàng)設(shè)情境大大提高了幼兒對色彩的感知力和搭配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幼兒對各種顏色有著比較多的接觸和感知.但是,他們對顏色的變化還不夠清楚,在美術(shù)活動中,幼兒能夠利用現(xiàn)成的油畫棒進行繪畫,可是幼兒不了解兩種顏色混合后能出現(xiàn)新的顏色.當顏色缺少時,幼兒只會進行單一的涂色,不會利用現(xiàn)有的顏色去調(diào)配新的顏色,解決涂色中遇到的問題,結(jié)合這一實際情況,我又設(shè)置游戲情境--玩童話城堡,首先以童話故事引入,啟發(fā)幼兒思考,要想進去必須打開城門--給城門鎖涂上六種不同的顏色,怎么辦?現(xiàn)在已有紅、黃、籃三顏色,然后將這三種顏色混合搭配變成另外三種顏色橘、紫、綠。最后引導幼兒用編兒歌的方法記住顏色搭配的方法,為了強化顏色搭配的方法,采用"找一找、看一看、涂一涂、畫一畫"等方法,讓幼兒給橘子、葡萄、西瓜等水果分別涂上顏色。整個活動過程幼兒感受到了顏色是變化過程,紅、黃、藍任意兩種顏色搭配就可以變成另外一種顏色,體驗到了顏色的神奇,提高了幼兒對顏色搭配的技能。
總之,本節(jié)課在內(nèi)容的選擇上比較新穎,教學方法靈活多樣,游戲情境層層深入,充分調(diào)動了幼兒參與美術(shù)繪畫的熱情,在游戲中讓自己成為一個支持者、合作者、適當?shù)臅r候做個引導者,并努力讓孩子成為活動的主人,整個活動我組織得很輕松,孩子玩得也很快樂。但是我認為,本次活動還應該較好的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創(chuàng)造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激發(fā)幼兒創(chuàng)造意識和動機。心理學家羅杰斯認為:"有利于創(chuàng)造活動的一般條件是心理的安全和心理的自由。"這就是說,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是人們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的前提。對于幼兒來說,一個寬松的心理環(huán)境包括信任。教師應以和藹的態(tài)度營造一種溫馨的氣氛,讓幼兒有足夠的自由和信心。允許幼兒自由表達自己的觀念,實踐其觀念。教師要尊重幼兒不同尋常的提問和想法,肯定其想法的價值。不因為其想法的幼稚而盲目否定,更不是用成人固定的思維模式去限制他們,而應敏感地捕捉其中創(chuàng)造思維的閃光點,加以科學的引導。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進一步了解信的格式。
2、讓幼兒用繪畫的形式來學習寫信,鼓勵幼兒進行大膽講述。提高幼兒的繪畫表現(xiàn)力、觀察力、想象力。
3、在給新年老人寫信的過程中體驗新年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大信封1個,畫紙、彩筆。
2。知識準備:豐富有關(guān)的知識
活動過程:
一、出示大信封引起幼兒興趣
1、我們可以給新年老人寫信,把寫的信都裝進大信封寄給他。你們想給新年老人寫些什么呢?(幼兒討論)
2、我們可以把你學到的新本領(lǐng)告訴他,也可以講講你知道的有趣的事和高興的事,把這些事畫在信上。
3、提出操作要求我們畫的時候,要先在左上角畫上收信人,再畫主要的人和物,最后畫背景。畫完后要能講出你想說的事,讓新年老人一看就明白。結(jié)束時要在紙的右下角畫上自己,新年老人才知道信是你寫的。
4、幼兒以畫代字寫信,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想象,指導幼兒添畫情節(jié)。重點指導個別幼兒的繪畫,提醒幼兒合理布局。
二、看畫讀信、裝信。
請個別幼兒讀信,表揚大膽做畫、講述的幼兒。
和幼兒一起把信裝進大信封。
三、延伸活動
在游戲中開設(shè)郵電局,幼兒扮演小郵遞員,幼兒可按自己的意愿給熟悉的人寫信。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4
目標:
1、會用折、剪、貼等多種方法做帽子和裙子,能表現(xiàn)出新疆帽和__裙的特點。
2、能協(xié)調(diào)的搭配色彩。
準備:
1、幼兒對新疆維吾爾族、藏族已有粗淺的認識。
2、白紙、彩色臘光紙、彩筆、剪刀、糨糊、錄音帶等。
3、事先做好的.范例各一。
過程
1、教師頭戴新疆帽扮買買提,穿著__裙扮小卓瑪。
分別出示新疆帽和__裙,引導幼兒觀察他們的形狀、圖案及色彩運用的特點。
2、教師介紹材料并和幼兒一起討論應如何讓制作,用什么材料做。
白紙用于折疊帽子和裙子,彩色紙和筆用于裝飾帽子和裙子,盡量反映民族服裝的特點。
3、幼兒制作。
教師播放典型的維吾爾族和藏族音樂,并注意對個別幼兒進行輔導。
4、體驗成功。
整理桌面、地面后,讓幼兒穿戴自己的作品,分別扮成買買提與小卓瑪,在音樂的伴奏下跳這兩個民族的舞蹈。
建議
在美工區(qū)繼續(xù)提供材料,供幼兒制作。對能力強的幼兒可在裝飾上提更高要求。
評價
1、能邊看折紙步驟邊折。
2、能大膽選擇色彩、粘貼__裙。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5
目的:
1、通過冷暖兩種色調(diào)對比,學習用冷色來表現(xiàn)夏天的夜晚,從色彩入手,培養(yǎng)孩子繪畫的表現(xiàn)力。
2、嘗試用噴刷做畫的游戲方法繪出美麗的夜色,感受色彩的變化美,培養(yǎng)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準備:
1、做畫工具牙刷,廢塑料筐殘片剪成的噴刷用具每人一個,三色水粉(藍、綠、青)、剪紙若干份,顏色卡幼兒人手一份,教師示范用紙、錄音機、磁帶各一。
2、課前讓幼兒認識剪影并觀察美麗的夏夜。
過程:
1、引出課題:放音樂《夏夜》將幼兒帶到夜暮降臨、萬物寂靜的特定環(huán)境中,提問:
①請小朋友聽一段音樂,你在音樂中聽到了什么?這段音樂表現(xiàn)的是什么時候?(如小蟋蟀叫、月亮、星星出來了等、晚上)
、谙奶斓囊雇硎鞘裁礃拥?(從周圍的環(huán)境和色彩兩個方面引導),(如月亮出來了、藍藍的、靜悄悄的、忙碌了一天的人們都已進入了夢鄉(xiāng)、花睡了、寶寶睡著了、小星星也睡著了等等)。
2、同時出現(xiàn)冷暖色調(diào)的顏色卡,讓幼兒選擇適合做夜色的顏色,然后按冷暖分開,對比與思考,加深對冷暖色彩的理解和認識。
紅色背景,顏色鮮艷、熱烈、使人興奮、激動、高興。
黃色背景,暖和,明亮,鮮艷奪目。
綠色背景,安靜、使人的眼睛舒服、富有夢境。
藍青色背景,冷、寧靜、安靜。
3、我們來畫一幅美麗的夜色,教師不完整示范,只講清噴刷做畫的方法以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并且讓1-2名幼兒試試:
4、繪畫游戲,教師給幼兒提供一些冷色,要求幼兒噴刷美麗的夜色。
、賳l(fā)幼兒考慮好畫面的整體布局,注意物體之間的前后關(guān)系。
、谠谟變鹤霎嬤^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并提醒幼兒做畫時的衛(wèi)生習慣。
5、感受:欣賞作品,讓幼兒體驗美麗的夏夜,(夜深了,寶寶已睡得很香了,小朋友們互相看看,看誰的寶寶睡的最香,輕輕走出活動室)
活動評析:
1、從構(gòu)思上,突出表現(xiàn)兩點,審美性和游戲性
在這節(jié)課上,采用我國傳統(tǒng)的民間剪紙藝術(shù),如夏日的荷花、酐然入睡的嬰兒,手拿搖扇在躺椅上乘涼的的老爺爺和趴在地上打瞌睡的小貓兒,樹上一對相依相偎的小鳥、夜色中的樓房建筑、以及夜空中眨著眼睛的星星和月亮,構(gòu)成了一幅完美的夜色剪影圖,給幼兒以充分的視覺享受。另外,在幼兒噴刷做畫過程中,伴隨一曲《漁舟唱晚》,古箏聲聲,情色融融。在這里,教師給幼兒創(chuàng)造了一個美的空間,把幼兒帶到了美的意境中,這樣,情景交融,融情于景,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培養(yǎng)了幼兒初步的審美能力。
在噴畫中,采用游戲的形式,幼兒手拿牙刷,在噴刷用具上做“下小雨了”的游戲,一邊噴刷,嘴里邊發(fā)出“沙、沙、沙”的聲音,孩子們或站著,或坐著,不拘形式,整個教學過程,孩子們沉醉在藝術(shù)酒吧中,似工匠,又象是藝術(shù)家,興趣非常的濃厚,圓滿的完成了教學任務。
2、在教學過程中打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
、 不完整示范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進行完整的示范,只講明噴刷的方法和需要注意的地方,而對教學中的精彩部分--“噴刷的`效果”采用設(shè)埋伏的方法,給孩子留有想像的空間,讓幼兒自己去發(fā)現(xiàn)剪影藝術(shù)的美,當一幅幅美麗的夏夜圖展現(xiàn)在孩子們面前時,一聲聲的驚嘆聲,把整個教學推向了高潮。
、 在冷暖色彩的對比思考中,教師則從幼兒身邊的東西,如對暖色調(diào)的理解,教師從你看到紅色想到了什么來啟發(fā)引導幼兒,如太陽,紅綢子、小紅花等等,然后從太陽和太陽光帶給人的感覺,如紅綢子表現(xiàn)的是節(jié)日的熱鬧場面,給人的感覺很熱烈,使人興奮和激動,太陽光則很亮、很刺眼,來加深對暖色的理解。綠、藍、青色則是草地、大海、冰雪、夜空、湖泊的顏色,從它們帶給人的感覺來啟發(fā)引導幼兒,加深對冷色的認識。
③ 在課后不進行作品評析,讓幼兒自由欣賞作品,去感受和體驗美麗的夏夜。幼兒三個一群,五個一簇,象是在欣賞藝術(shù)作品,又象是在觀賞美景,有身臨其境之美。
、 在為幼兒選擇操作材料時,教師沒有根據(jù)個人的情趣和愛好去限制孩子的想法,而是給幼兒多種剪紙材料,讓他們自由布局,給他們提供充分的自我表現(xiàn)的機會,這樣,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表現(xiàn)欲和創(chuàng)作欲望。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08-05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07-08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8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07-07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9
【精選】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07-09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10-10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6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的教案11-22
幼兒園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