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大班教案模板匯總九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活動設計背景:
近段時間,我班開展手工活動:好玩的紙。孩子們折、撕、剪、貼等玩法,興趣高昂。為了讓孩子了解不同的紙,可以有不同的玩法,特設計開展本課。
活動目標
1、能自由結(jié)伴玩報紙,體驗集體活動與創(chuàng)造的快樂。
2、在報紙上探索各種玩法,掌握跳、鉆、爬等技能,發(fā)展動作的靈活性和協(xié)調(diào)性。
教學重點、難點
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平鋪在地上,幼兒練習橫躺滾動的動作。
活動準備
(1)收集、利用廢舊報紙制作的物品。
(2)舊報紙若干張,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1、熱身運動幼兒散點式隊形在教師的帶領下聽音樂做健身操。
2、嘗試活動
(1)參觀用廢舊報紙制作的物品展。
(2)討論怎樣玩報紙?需要注意什么問題?
(3)自由探索玩法:幼兒可一人玩,也可幾個人合作著玩,引導幼兒探索多種玩法。
3、結(jié)伴玩:幼兒結(jié)伴展示不同的玩法,教師對幼兒創(chuàng)造的方法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
(1)練習鉆“山洞”
指導部分幼兒把大報紙連起來高舉過頭,變成一座“山洞”,其余幼兒玩鉆“山洞”的游戲。
(2)練習爬行
指導幼兒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平鋪在地上,請一名幼兒示范,比膝跪在報紙上向前爬行,小心不能弄破報紙。幼兒分散練習,教師及時鼓勵有進步的幼兒。
4、集體游戲:橫躺滾比賽
(1)方法:幼兒自由組成兩路縱隊,大報紙一張連一張分成兩組平鋪在地上。游戲開始,每隊第一名幼兒橫躺在報紙上,手腳伸直,和身體保持一條直線,連續(xù)做橫躺滾動的動作,直到滾到最后一張報紙,然后起身跑回原地拍第二名幼兒的手,自己站到隊伍最后,第二名幼兒按同樣的方法接著橫躺滾動,速度快,方法對者為勝。
(2)幼兒練習橫躺滾動的動作。
(3)幼兒橫躺滾動比賽,以快者為勝。
(4)在比賽中增加難度,并增加幼兒對游戲的興趣,強調(diào)游戲中的安全,以快者為勝。
5游戲結(jié)束、延伸
在優(yōu)美的音樂聲中,幼兒自編報紙舞愉快結(jié)束,幼兒拿自制的報紙玩具回班玩耍。
教學反思
通過本次活動的開展,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戶外活動情有獨鐘。但是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有以下幾個方面需要改進:
一、課程的整合:本次活動的.設計背景是在手工活動的基礎上展開,在活動的開始部分,應該搭建平臺,給予幼兒更多展示、交流自己作品的機會。
二、活動過程不足之處:
1、報紙的使用過程中,應提示孩子對報紙的保護,才能開展下一個活動。
2、在幼兒橫躺滾比賽環(huán)節(jié)中,幼兒等待時間稍微有些長,幼兒參與欲望強烈,有些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
三、本次活動過程中,幼兒參與性很高,在活動中教師面向全體幼兒,做好觀察和個別指導,引導幼兒主動活動。活動的開展,讓幼兒懂得不同的紙有不同的用處、玩法,同時也對紙,有更多的了解。
四、假如我重上本課,首先在導入環(huán)節(jié)中,給幼兒提供更多展示自己作品、并與同伴交流的機會。其次,在鋪設報紙集體游戲:橫躺滾比賽過程中,分組更詳細些,縮短幼兒等待時間,讓幼兒興趣得到及時的、充分的發(fā)揮和體驗。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運用正確姿勢進行全盤練習,并熟練地進行10以內(nèi)直加直減。
2.在掌握湊數(shù)關系及滿5加的基礎上,學習破5減,并運用“下減不夠,加湊減5”的法則進行計算。
3.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對珠心算活動的興趣,以及發(fā)展幼兒敏捷的思維。
活動準備:
1.情景布置“熊貓商店”(配班老師扮演熊貓先生)
2.大算盤一個,幼兒人手算盤一個。
3.面值5,6,7,8的玩具錢幣每人若干。
4.各種數(shù)學卡若干,如:55
活動過程:
。ㄒ唬┮稣n題
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你們?nèi)ァ靶茇埳痰辍辟I東西,你們會買東西嗎?(會)但是,這個熊貓先生和別的老板不一樣,他會出題目考顧客,答對的人才能買走東西。你們敢去嗎?
。ǘ┬茇埾壬鲱}
熊貓先生:小朋友,歡迎你們,現(xiàn)在我要出題了,答對才能進去挑選東西噢!
1.第一題是:全盤練習1—9各數(shù)(注意姿勢)請個別小朋友講講全盤練習的姿勢,教師做補充。
2.出示數(shù)學卡,看數(shù)畫珠,看珠寫數(shù),比比誰最快。
3.第三,考小朋友的珠心算,熊貓先生報題,全體幼兒心算(10以內(nèi)直加直減)
4.出示卡5┄┄請小朋友說說1,2,3,4它們的湊數(shù)分別是誰。
。ㄈ┻M商店買東西(學習破5減)
1.佳佳小朋友說:我選了一支鉛筆,可是鉛筆只要1元,我沒1元的錢,只有5元,怎么辦?
引出題目:5—1=?
1)提問:5減1在算盤上怎么撥/
2)講解:教師在算盤上撥,先讓小朋友觀察下珠夠不夠減1?(不夠)教
3)師引導幼兒思考:“上次我們學1+4=?時我們請了5哥哥來幫忙,那么今天我們請誰幫忙呢?”引導幼兒想出1的好朋友(湊數(shù))4來幫忙。幼兒說:“4姐姐,請你幫忙好嗎?”教師以4姐姐的口吻說:“要我?guī)兔梢,不過要請5哥哥回去。”
教師演示,幼兒在自己的算盤上練習。
想:下珠不夠減1先撥入5
請來1的好朋友4,即再加4
撥去上珠5。再減5
2.其他小朋友的題目:5—2=?5—3=?5—4=?6—2=?6—3=?6—4=?7—3=?7—4=?8—4=?方法同上。
3.教師小結(jié):“5—1,5—2┄┄8—4”這些題目都是下珠不夠減加湊減5,即“下減不夠,加湊減5。”
4.幼兒全盤練習以上題目,并邊念“下珠不夠,加湊減5”。
(四)去柜臺付款
1.幼:熊貓先生,這小刀3元,我有5元,你應早2元。(幼兒在算盤上操作)
熊貓先生:小朋友你真聰明,這小刀賣給你了。
2.
教師:小朋友,你們真棒都通過了。帶著你的禮物向熊貓先生說聲“再見”。教師帶小朋友到草地上做游戲。活動目標:1、結(jié)合已有經(jīng)驗,引導幼兒在觀察感知的基礎上,認識各種帽子,并能大膽講述帽子的特征及用途。2、引導幼兒在游戲中能根據(jù)不同的職業(yè)和需要,選擇相應的帽子,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3、鼓勵幼兒發(fā)揮想象,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裝飾和設計帽子,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和表演的能力;顒訙蕚洌焊鞣N帽子實物:建筑帽、軍帽、護士帽、廚師帽、太陽帽、浴帽、棉帽等。小動物卡片若干。蠟光紙、圖畫紙、蠟筆、手帕等活動過程:一、談話激發(fā)幼兒興趣。師:(用布將所有帽子都蓋住)小朋友,你們想知道用布蓋著的是什么嗎?二、通過觀察感知,讓幼兒發(fā)現(xiàn)帽子的不同之處,并能知道各種帽子的名稱及用途。1、引導幼兒觀察帽子,能說出不同之處。①材料不同:棉、毛線、布、塑料……②顏色不同:紅、藍、黃……③摸起來感覺不同:硬的、軟的、光滑的、粗糙的……④形狀不同:圓的、方的……2、鼓勵幼兒大膽介紹自己所認識的帽子的名稱及用途。師:誰愿意向我們大家介紹一下他手中的帽子?3、幫助幼兒認識一些他們不太接觸的帽子(如:廚師帽、護士帽、軍帽等),知道他們的特征及用途。三、以游戲的`形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各種帽子的特征及用途。1、以“帽子商店”,引起幼兒興趣。師:我們一起來開一家“帽子商店”,好不好?2、提出游戲的要求。師:你們每一位小朋友都是“帽子商店”的營業(yè)員,你們要根據(jù)客人的需要幫助他們選擇帽子。3、教師扮演小動物,讓
幼兒根據(jù)小動物的要求選擇帽子。(幼兒如果覺得自己手中的帽子與小動物需要的相符,就站起來,誰又對又快就勝利。)①小兔家要蓋樓房,該買一頂什么樣的帽子?②小雞想外出旅游,可是天氣太熱了,怎么辦?③小狗買了輛摩托車,該買什么帽子?④小鵝想買頂軍帽,你們說行不行?為什么?讓幼兒了解從帽子上可以分辨出人們所從事的不同職業(yè)。4、讓幼兒充分討論、回答,以此激發(fā)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師:你們喜歡這些帽子嗎?為什么?你們還見過什么樣的帽子?四、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意愿,選擇不同的小組,進行活動,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及表演能力。(1)裝飾帽子(2)設計帽子(繪畫)(3)制作帽子(4)用帽子進行表演游戲幼兒分組進行活動,教師巡回指導。師:小朋友設計、制作的帽子真是太漂亮了,我們把它們送給小班的弟弟妹妹好嗎?(結(jié)束)
大班教案 篇3
一、活動目標
、绷私饧磳⒚媾R的入學變化――幼兒園與小學的差異,能積極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裁劝l(fā)向往小學生活的'情感,感受與同伴溝通交流溝通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⒈幼兒嘗試過辯論賽,對規(guī)則有所了解。
、病段液脫摹穚pt;辯論賽的準備(隊標,小紅花等)。
三、活動過程
。ㄒ唬┨岢鰡栴},激發(fā)興趣
、睅煟盒∨笥褌儯銈凂R上就要上小學,成為小學生了,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矌煟耗銈冇惺裁磽牡氖虑閱?
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情況進行小結(jié)。
。ǘ┛磒pt前半部分,了解豆豆和莉莉擔心的問題,并想
辦法解決
1.看第一段ppt。
。1)師:有兩位小朋友,叫豆豆和莉莉,他們也要上小學了,他們也好擔心,擔心什么呢?一起來聽一聽、看一看!
(2)提問:豆豆和莉莉有哪些擔心的問題?你能幫助他們解決問題嗎?如、廁所、吃飯、睡覺等。
2.看第二段ppt。
小學能帶玩具嗎?有什么?(文具)有哪些文具?文具有什么用?
3.繼續(xù)觀看ppt,了解小學里的老師。
。1)師:小學里的老師會是什么樣的呢?
。2)看ppt結(jié)尾:
現(xiàn)在豆豆和莉莉還擔心嗎?他們碰到了什么樣的老師?
(三)主題辯論會:幼兒園好還是小學好?進一步表達自己
的想法
、睅煟耗悄銈冇X得幼兒園好還是小學好?我們來一個辯論賽。
交代比賽要求:分成兩隊,一隊覺得幼兒園好,一隊覺得小學好。輪流發(fā)言,聲音響亮;先說清自己的觀點“我覺得……”,再說理由;理由不能重復,重復不得分。
、厕q論賽。
、辰處熜〗Y(jié)。
。ㄋ模┙Y(jié)束部分
豆豆和莉莉的問題解決了,你們還有什么問題沒有解決?怎么解決?(去小學參觀等)
大班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讓幼兒感知空氣看不見摸不著等特點。
2、引導幼兒感知空氣的存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3、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小實驗的興趣,提高幼兒動手動腦的能力。
活動準備
空箱子,每組一盆清水,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塑料袋、氣球、吸管等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一)引入活動,激發(fā)幼兒興趣。
請幼兒猜謎語,激發(fā)幼兒的活動興趣。
(二)基本部分,引導幼兒認識空氣。
1、空氣的特點。
1)師:今天老師要送給大家一份非常珍貴的禮物,這份禮物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出示事先準備的一只空箱子)
2)老師請一個小朋友用眼睛看一看,鼻子聞一聞,耳朵聽一聽,然后說一說禮物的特點,(眼睛)沒有顏色、透明,(鼻子)沒有氣味,(耳朵)沒有聲音,(手)摸不到……)請大家來猜一猜,這個箱子里邊到底裝的.是什么禮物?
3)老師問:“大家能猜測出老師的禮物是什么嗎?”(在學生自由發(fā)表后,把箱子打開,里面除了空氣沒有其它。)
小結(jié):空氣是無色無味,看不見摸不著、流動的。
2、了解空氣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離不開空氣。
老師:“為什么說空氣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的呢?大家一起來做個小實驗!
1)請幼兒閉上自己的嘴,并用小手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覺,為什么?(憋得喘不上氣來,因為我們的身體里沒有缺少空氣。)
2)請幼兒做深呼吸再閉緊嘴,捏住鼻子,問幼兒有什么感受?為什么?(這次我們能堅持一會了,不是那么憋的荒了,因為我們吸進肚子里空氣了。)
還有哪些東西離不開空氣呢?(動植物)
3、空氣在哪里。
老師激發(fā)幼兒興趣:“小朋友們知道的真多,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和空氣玩一玩游戲,好不好?”
“可是空氣在哪里呢?小朋友們有沒有辦法找到空氣呢?”
1)請幼兒試著利用手中的材料去找到空氣。
2)組織交流:“大家剛才玩的真起勁,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玩法,
現(xiàn)在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別人是怎樣玩的,這樣我們就能學會更多的玩法了!
(學生交流:塑料袋裝一些空氣,氣球或吸管吹一些空氣,玻璃杯扣一些空氣等方法。)
3)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你找到了空氣呢?
(塑料袋和氣球鼓起來了;對著手吹吸管感覺有風,把吸管插進水里吹水會冒氣泡……)
小結(jié):我們周圍到處都有空氣。
大班教案 篇5
設計思路:
新聞活動是我園的特色活動,本學期我們引入了潼江幼兒園的思維訓練,設計本次活動是嘗試新聞活動和思維訓練的有效結(jié)合。
幼兒進入大班,他們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轉(zhuǎn)化為抽象思維,加之幼兒在園內(nèi)開展新聞活動,幼兒已經(jīng)認識許多共識性的符號,這為本次活動的開展奠定了基礎,而幼兒思維訓練活動是充分開發(fā)幼兒腦潛能的活動,本次活動設計讀信和寫信兩個主要環(huán)節(jié),讓幼兒運用共識性的符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信的內(nèi)容,并能以自己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寫一封圖加文的信,從而激發(fā)幼兒產(chǎn)生不同的想法,得出不同的答案。
目標:
1、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符號解讀信的內(nèi)容,并能用語言進行連貫的表述。
2、 幼兒運用標記符號寫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準備:
背景圖一幅,一封信(大幅、幼兒人手一份),
幼兒人手一份記號筆及紙張
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引出信
1、今天呀唐老師帶來了一幅圖片,等會呀小朋友仔細看看,圖片上有誰?發(fā)生了什么事?
幼兒說有媽媽(“你是從哪里看出它是貓媽媽的?”)“它在干什么?”
你觀察得真仔細!
小貓在睡覺(“你為什么說它是小貓,而不是貓爸爸?”)
小結(jié):你們看得真仔細,小朋友從穿著、打扮上看出它們是貓媽媽和寶寶,你們真聰明!
貓媽媽它背了包要出門了,可是貓寶寶還在睡覺,貓媽媽給貓寶寶留了一樣東西,你們想想看,留了樣什么東西?為什么?(信)
2、幼兒猜測信的內(nèi)容
信上會寫些什么?和旁邊的好朋友商量商量。(幼兒討論)
說說信上的內(nèi)容?(個別幼兒)
二、幼兒解讀信 在老師的引導下,運用已有的符號解讀信的內(nèi)容,并能用語言進行連貫的表述。幼兒運用標記符號寫信,激發(fā)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
1、“剛才呀,小朋友說了很多貓媽媽可能在信上寫的內(nèi)容,可信里到底寫了什么?想知道嗎?唐老師把這封信準備了好多封,你們?nèi)タ纯葱派蠈懥耸裁矗俊?/p>
2、幼兒解讀信,教師指導
3、幼兒個別讀信
好了,我們都看好了這封信,快來座到自己的座位上,小貓已經(jīng)豎起耳朵仔細聽了,我請小朋友來念念這封信。
教師把信的格式講給幼兒聽
對了,第一行寫上稱呼,是寫給誰的。浚ㄘ垖殞毜模,如果你們寫給唐老師呢,那就在這寫唐老師,你好,然后換一行寫要說的`內(nèi)容,最后畫上誰說的,和寫這封信的日期)
三、幼兒寫信
1、重點讓幼兒了解寫信的格式
“謝謝你們幫貓寶寶看懂了這封信,它在家玩啊,等啊,還是不見媽媽回來,這時小兔打電話叫小貓去它家玩,這可怎么辦?小貓想了想,也給媽媽留封信吧!信上可以寫些什么?(幼兒個別回答)
信的開頭寫上稱呼,換一行寫上要說的話,最后寫上是誰寫的和寫信的日期,你們?nèi)憣懣矗 ?/p>
2、幼兒寫信,教師觀察
對與幼兒在寫信中創(chuàng)造出的新標記符號,加以肯定,予以表揚
3、介紹給大家聽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nèi)容,大膽展開想象,盡量運用完整的語言表述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
2、感受故事離奇的情節(jié)與出人意料的結(jié)果,從中得到快樂。 3、樂于用語言、肢體動作表述自己的變化,快樂地參與游戲活動。
活動準備:
1、故事課件一套;
2、請一配班老師扮演收舊貨的人。
活動過程:
一、引出:聽著輕松的音樂集體向“稀奇王國”行進。
老師聽說山腳下的稀奇王國發(fā)生了一件特別有趣的事情,我們一起去見識一下。
二、結(jié)合課件演示,欣賞故事,理解故事內(nèi)容。
(一)從開頭“在美麗的稀奇國里”——呀,響亮的“汪汪”聲怎么變成“喵嗚”聲
1、在一座漂亮的小房子里,住著誰?他們是什么樣的?(盡量引導幼兒將動物的特征表述清楚。)
2、有天,來了一個什么人,他怎么了?
3、結(jié)果發(fā)生了什么奇怪的事情?(可加上肢體動作)
4、你覺得貓咪、小兔子和大狗會喜歡這樣的變化嗎?為什么?
。ǘ⿵摹靶⊥米又钡卣f:‘還我的頭來!’”——“大狗著急地繞著大樹兜圈子:‘喵嗚,怎么辦呢?喵嗚!’你覺得應該怎么辦呢?怎樣才能變回原樣呢?
(三)從“他們商量了一會兒說”——“于是老虎就和他們一起上路了”
1、他們在路上碰到了誰?
2、老虎是什么樣子的?看了他的樣子,你心里感覺如何?
(四)從“走著走著,他們又碰到了一只奇怪的小猴,”
——“你來猜猜看,小猴哪里很奇怪?” 故事里沒告訴我們小猴怎么了,請小朋友來猜猜看,你覺得噴嚏會把小猴打成什么樣子?
。ㄎ澹⿵摹白哐阶哐剑麄兛匆娏艘婚g歪歪斜斜的房子,”
——“說著,他坐了下來,準備打魔力噴嚏!
1、他們最后在哪里找到了收舊貨的人?(理解“歪歪斜斜”)
2、你覺得收舊貨的人打的噴嚏會幫助他們變回原來的樣子嗎?
(六)從“現(xiàn)在,請在我的鼻子上撒點胡椒粉!
——“大家乘他的噴嚏還沒打出來,拼命逃走了。”
1、兔子、貓咪、大狗、老虎、猴子又回到了以前的'樣子,你們?yōu)樗麄兏吲d嗎?
2、如果要給這個故事取一個題目的話,你覺得取什么好?說說你的理由。
三、游戲:變變變
1、引出“收舊貨的人”一起游戲:稀奇王國里的這個收舊貨的人真是一個有趣的人,能把別人變成奇怪的模樣,又能把人變回來。老師好想把這個人請來跟我們一起做游戲,你想嗎? 集體呼喚:“收舊貨的人,你在哪里?到我們這里來玩吧?”
2、集體游戲。
收舊貨人出現(xiàn):我來了!誰想變變變。
引導幼兒大聲說出自己變出的模樣。
活動結(jié)束
小朋友一起回教室。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背景:
江南早春的天氣,就象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白天的氣溫很高,到了晚上卻又突然刮起大風來,氣溫也驟降。一大早小朋友們到了幼兒園,議論紛紛,彭娟說:我看見迎春花的花瓣被風吹到了地上;蔣紫堇說:大風把垃圾吹得到處都是,清潔工人又要重新打掃了;竟竟說:今天有點冷,媽媽又給我多穿了衣服……從孩子的話中,我發(fā)現(xiàn)了孩子們的興趣點,于是我便開始有意識地帶領幼兒來到戶外去感受風,引導他們把有關風的內(nèi)容與每天的天氣記錄結(jié)合起來,開展了一系列的探究風的活動。
設計意圖:
教師在幼兒探究中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個明確的方向"。關于風,幼兒無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親身感受和體驗,通過實驗來證明風的存在、風的大小、風的方向,甚至可以嘗試著用常見的工具制造風。在這個活動中,我們遵循幼兒的探究過程,設置開放性的問題,充分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學會自主的收集信息(書上、光盤、網(wǎng)上,或問自己的家長),并自己想辦法來解決一些問題。在一系列"探究風"的活動中,使幼兒充分享受到學習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感受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探究和判斷風的方向,并嘗試自己制造風。
2、了解風的利與弊,引導幼兒辨證地看待事物,從小形成科學的思維方式。
3、鼓勵幼兒大膽探索周圍事物和現(xiàn)象,在探究的過程中細心、專心,并以客觀的態(tài)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
4、和同伴能協(xié)調(diào)配合,會在合作中互相學習。
5、提高幼兒思維的敏捷性。
活動準備:
1、知識經(jīng)驗準備:
(1)幼兒每日記錄天氣預報,并著重關注風的內(nèi)容;
。2)根據(jù)風力的不同,讓幼兒將自己的發(fā)現(xiàn)和體驗用圖畫的`形式進行記錄;
。3)事先收集一些關于"風"的資料和知識,請家長予以配和
2、物質(zhì)材料的準備:
。1)每組一塊分類板:(如圖)微風大風看感受
。2)吹風機、扇子、墊板、打氣筒、紙板、書、氣球、風車、雞毛、棉花、小紙船等
。3)笑臉與生氣的臉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激發(fā)興趣教師:過幾天我們就要去春游了,我知道大家都很關心天氣情況。那么,誰來向大家來介紹一下這兩天的天氣情況呢?(幼兒發(fā)言)教師:誰說的好?為什么?他們說了哪些內(nèi)容?(幼兒回答)
二、感受發(fā)現(xiàn)風的大小教師:在關于風的記錄里,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幼兒討論)風級說明了什么?(風有大小,風力也不同)這兩天是幾級風?(幼兒回答)風級小的是微風,級數(shù)大是大風在微風和大風里,你都會看到什么?感受到什么?(幼兒發(fā)言)(出示分類板)請幼兒將自己的圖畫記錄進行歸類,要求幼兒之間互相討論后再分類幼兒歸類、集體檢查教師:風有風級,不同的風級表示風的大小不同,人的感受也不同。
三、探究判斷風的方向教師:今天是北風,你是怎么知道的?(幼兒到戶外觀察、感受)教師:你是怎么用自己的方法來判斷風向的?(幼兒發(fā)言)風有方向,風的方向叫風向。
四、嘗試制造風的方法教師:風能和我們做游戲?誰有好辦法讓活動室里有風?
。ㄓ變簞邮植僮鳟a(chǎn)生風的方法)
五、討論風的利弊教師:小朋友想了很多辦法制造了風,那你們喜歡風嗎?為什么?(幼兒討論)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繼續(xù)收集有關風的資料,了解各種各樣的風。
大班教案 篇8
拋球游戲 設計意圖: 幼兒特別喜歡玩球,根據(jù)本班幼兒的興趣特點,我設計了拋球這個游戲活動,在活動中,鼓勵幼兒積極思考、嘗試,動手;顒又荚谧層變涸谟鋹偟那榫w下,積極動腦,大膽參與,主動地探索球的不同玩法,在不斷地嘗試、游戲中,提高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增強幼兒積極的參與意識和自我表現(xiàn)意識。
活動目標:
1、發(fā)展幼兒的投擲,鉆爬,跳躍等能力,促進幼兒的頭腦靈活性、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
2、通過活動,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成功的.快樂。培養(yǎng)幼兒勇于克服困難的精神,
活動準備: 高爾夫球若干 、4個呼啦圈、2支高爾夫推桿
活動過程:
1準備活動:
教師引導幼兒做走、跑等準備動作,活躍活動的氣氛。
2、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幼兒發(fā)現(xiàn)報紙球不同的玩法
通過幼兒的集體思維和個別創(chuàng)新,真的發(fā)現(xiàn)了幼兒有很多不同的玩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兩個小朋友一組,在地上來回滾,把球放置對面的圈子里。(平衡感)
這個游戲可以兩個幼兒一起玩,也可以多個幼兒一起玩,
。2)、多個小朋友為一組,在空中拋球玩,一個小朋友擲向空中,另外幾個小朋友分別按次序去接,可以跳起來。 這個游戲必須是多個幼兒一起合作才能完成,每個幼兒必須有積極的集體榮譽感,才能順利的完成游戲。(跳躍力、反應力)
(3)、把高爾夫球放在地上,用球桿推球,激勵幼兒興趣和意識。(高爾夫嵌入)
這個游戲很新穎,獨特。吸引了很多幼兒的注意力,特別是小男孩非常的喜歡,爭相效仿,參與到游戲中來。
幼兒在游戲中,自主的參與意識被充分的調(diào)動起來,游戲熱烈而有序,有而在游戲中獲得了滿足與快樂。
整理活動:
收拾物品,結(jié)束活動。
大班教案 篇9
教學目標
1.理解歌曲內(nèi)容,學會演唱歌曲。
2.體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以及合作演唱的效果。
3.能唱準曲調(diào),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4.通過音樂活動培養(yǎng)幼兒想象力、口語表達能力及肢體的表現(xiàn)能力。
重點難點:
理解歌曲內(nèi)容,學會演唱歌曲。
環(huán)境與材料:
音樂錄音帶
重點指導體:
驗歌曲優(yōu)美的旋律以及合作演唱的效果。
一次備課
聽故事
--教師將歌曲內(nèi)容改編成一個小故事,提問:故事里有誰?他們的小船搖到了哪里?他們看到了什么?
欣賞歌曲
--教師范唱歌曲,幼兒小聲跟唱,同時鼓勵幼兒為歌曲拍節(jié)奏。每聽一遍歌曲就變換一種拍節(jié)奏動作。這樣可以提高喲額聽歌的興趣,從而使幼兒在聽歌的過程中,由小聲跟唱到逐漸熟悉,學會歌曲。
合唱
--教師播放歌曲錄音,請幼兒傾聽并注意區(qū)分錄音中兩個聲部的演唱方法。
--請幼兒唱主旋律,教師配伴唱。
--幼兒分為兩組,在教師指揮下一組唱旋律,一組唱伴唱,并引導幼兒唱好歌曲中的頓音、漸強、漸弱。
活動反思:
通過這堂音樂課的教學,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教學目標。特別是要求學生用“u”和“l(fā)u”跟唱歌曲旋律,以便使聲音輕而集中,有效地防止學生喊唱,又可以使學生在審美情境中進行發(fā)聲練習。但在創(chuàng)設情境中,只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欣賞歌曲。如果直觀的采用掛圖或多媒體課件,展示美麗的星空夜景,神秘的椰子島,輕輕飄蕩的夢之船以及夢幻中的小天使畫面,使學生視覺感受更為豐滿、生動。這樣更能使學生陶醉。在以后的教學中盡可能地多準備一些多媒體課件,這樣可以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到歌曲所表達的.內(nèi)容和情感,又能激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有些行為不需要強加給學生,使學生自覺、主動地學習,這樣就會更有效地達到教學目的。還有為歌曲伴奏用的打擊樂器應準備多一些,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更高。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大班的教案01-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01-12
大班教案01-10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
大班教案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