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科學教案合集6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總不可避免地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認識大蒜,了解大蒜的外形特征。
2.了解大蒜頭的吃法,知道吃大蒜頭對人體的好處。
3.在剝蒜頭、種蒜頭的過程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大蒜頭若干、塑料籃、盤子、種植架、圖片等。
活動過程:
一、通過看、摸、聞、剝等方法,觀察大蒜頭的基本特征。
。ㄒ唬┩ㄟ^看、摸、聞的方法發(fā)現(xiàn)大蒜頭的特征。
1.出示大蒜頭: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 (大蒜頭)大蒜頭是什么樣的呀?(集體隨意說一說:有點圓圓的,白白的)
2.我們每個小朋友都帶來了一個大蒜頭,一會兒小朋友可以用小鼻子聞一聞,用小手摸一摸,F(xiàn)在請你們從小椅子底下拿出大蒜頭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仔細看看它是什么樣的。
3.幼兒觀察,教師指導。
在幼兒觀察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慕o予引導,從形狀、顏色、氣味上引導幼兒觀察。
4.大蒜頭是什么樣的呢?請幼兒介紹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教師與幼兒共同大蒜頭的特點:看上去白白的、有點圓圓的、外面有白白的'蒜皮,里面像橘子一樣一瓣一瓣的。
。ǘ┯變菏謩兇笏猓M一步了解大蒜頭的特征。
師:剛剛小朋友們說了,大蒜頭像橘子一樣一瓣一瓣的,你們想不想剝一剝,看看大蒜頭里面到底是什么樣的。
1.教師引導幼兒剝一剝大蒜。
師:(1)你們覺得要先剝哪里呢?(外面)是的,剝的時候可以先把最外面的蒜皮先剝掉。
。2)再掰開剝成一瓣一瓣的,剝的時候呀還可以聞一聞。(在剝的過程中提醒幼兒不要用小手揉眼睛哦)。
。3)剝下來的蒜皮放在籃子里,剝好的大蒜瓣放在自己的小盒子里面。(教師邊講解剝大蒜的方法,邊示范如何剝大蒜)教師關(guān)注幼兒剝大蒜的情況,引導剝得快的孩子剝蒜瓣。
2.觀察比較大蒜頭和大蒜瓣。
。1)幼兒說一說,剝大蒜的時候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幼:大蒜頭變成了很多個。
。2)教師:(出示完整的大蒜頭和剝開的大蒜瓣)原來我們有一個大大的蒜頭,現(xiàn)在被小朋友們剝成了許多大蒜瓣,由1個變成了許多個。小朋友在剝大蒜瓣的時候有沒有聞一聞,聞到了什么氣味呢?(香香的,臭臭的)師:是的,大蒜頭有一股特殊的氣味。
二、通過談話,看圖片了解大蒜頭的不同吃法,知道吃大蒜對人體的好處。
。ㄒ唬┝私獬源笏獾牟煌苑ā
。1)剝干凈的大蒜頭就可以吃啦,你們有沒有吃過大蒜頭呀?(有)
。2)教師根據(jù)幼兒的回答出示圖片。(炒菜吃、腌著吃、生吃、拌著菜吃)
(二)知道吃大蒜頭的好處。
1.吃大蒜有許多好處,你們知道嗎?
幼:吃大蒜可以變漂亮。
師:是的,吃了大蒜不僅可以讓我們變的更漂亮,還可以讓我們身體更健康呢。
幼:吃大蒜可以殺死肚子里的細菌。
2.教師:大蒜的本領(lǐng)可大了,它可以殺死我們身體里的細菌,能預防感冒,還能治病呢,所以小朋友要多吃大蒜。不過牙疼或眼睛不舒服的時候不能多吃哦。(語速放慢)
三、幼兒種蒜寶寶,體驗種植的快樂。
1.出示圖片,激發(fā)幼兒興趣。
告訴你們一個秘密哦,大蒜頭種在土里,上面尖尖的地方還會長出綠綠的葉子呢。你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種一種大蒜呀?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蒜頭的頭和根。
3.教師講解種大蒜的方法。
師:等下種大蒜的時候呀,尖尖的那部分在上面,就會長出長長的葉子,種在泥土里的就會長出根,種的時候我們可以稍微用力點,只要把尖尖的頭露在外面就可以了,小朋友們你們?nèi)ピ囋嚢伞?/p>
小朋友種的蒜寶寶我們搬到教室外面去讓它曬曬太陽,每天來幼兒園時給蒜寶寶澆水,大蒜的葉子很快就會長出來了。大蒜的椅子也是可以吃的,和大蒜頭一樣有營養(yǎng)哦。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比較、感受瓶中物體的大小、軟硬、多少等各種因素造成的響瓶聲音的不同。
2、鼓勵幼兒參與操作,大方地與教師、同伴交流。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活動準備:
1、八寶粥瓶子若干、兩個裝有一個大積木和一個小積木的外觀一樣的瓶子。
2、豆子、棉花、小石子、大(。┘~扣、筐子。
指導重點:
我們發(fā)現(xiàn)造成響瓶發(fā)出聲音不一樣的原因有很多。瓶子里放東西的多少、大小、軟硬都會影響響瓶的聲音。如果還有誰有新的發(fā)現(xiàn)可以再告訴大家。教師介紹實驗材料和要求。并記錄各種東西在瓶子里聲音的大小。
教學反思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 我根據(jù)孩子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guī)律,遵循一定的教學理念,設(shè)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奇妙的聲音》,通過實施教學后,有好的地方,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好的'方面;
一、激發(fā)興趣,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一節(jié)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guān)注學生學得如何。因為知識是不能傳遞的,教師傳遞的只是信息,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gòu)才能獲得。教師教學活動能否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gòu)是課堂教學成與敗的關(guān)鍵。整個活動中 ,我都以一些游戲來貫穿,有效的調(diào)動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分準備活動材料。
這節(jié)活動, 要求幼兒能自己嘗試得比較多。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等物品。由于活動材料準備得十分充分,從而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樣性符合了不同幼兒的需求,尊重了幼兒的個性,開發(fā)了幼兒的思維。
三、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yǎng)幼兒的科學素養(yǎng)。
這節(jié)課的教學以科學探究為主,注重幼兒主體地位 ,幼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按照自己的方法從事各種探究活動,解決相關(guān)的實際問題,經(jīng)歷一個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 使不同層次的幼兒獲得了不同的收獲, 幼兒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不足之處;
一、在教學過程中, 讓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和常見材料來“制造聲音“,教師一次性提問過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提問要有目的,層層遞進。
二、在交流過程中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組織能力欠缺,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幼兒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fā)出來,這與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很大的關(guān)系,在幼兒說不出問題的時候,沒有恰當?shù)慕o予引導,沒有及時的給出答案,沒有控制好教學尺度。
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顯得很拘謹,沒有展現(xiàn)出創(chuàng)新能力,沒有發(fā)散幼兒的思維。有點放不開,在平時活動時,決不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的。
四、提高駕馭課堂能力,舉一反三,這是我今后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面。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不少的經(jīng)驗,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認真?zhèn)湔n,精心設(shè)計教案,備幼兒,備教法、學法,努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fā)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拓展幼兒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了解火鍋里的食物,知道冬天吃火鍋可以暖和身體。
2.體驗大家一起“吃火鍋”的快樂。
活動準備
活動前墻面和語言角張貼“火鍋”的圖片;幼兒有品嘗“火鍋”的經(jīng)驗;故事錄音;操作材料包
活動過程
1.導入
師:冬天里我們有什么辦法讓自己身體暖和起來?
2.欣賞故事
(1)聽聽故事里的小動物們是怎么讓身體暖和起來的?(吃火鍋)
(2)火鍋里都放了些什么呀?為什么?(重點:各動物喜歡的食物對應起來)
3.說說議議
(1)你們吃過火鍋嗎?
(2)在吃火鍋時你最喜歡吃什么?
(3)大家一起吃火鍋感覺怎樣?
小結(jié):冬天吃火鍋,大家圍一桌,又暖和,又開心。
4.操作體驗
(1)今天我們也來“吃火鍋”。請你選擇能放進火鍋的東西把它撕下來黏貼到火鍋里。
(2)幼兒操作。
(3)交流分享
你的火鍋里放了些什么?
4.延伸活動
(1)為什么這些東西不能放火鍋里面燒?
(2)你覺得還有哪些東西也不能放火鍋里燒?
活動生成及建議
1.幼兒進行操作時在桌上墊上報紙,避免漿糊粘到桌面。
2.活動結(jié)束后,可以在娃娃家放置相關(guān)的火鍋材料,對活動進行延伸。
活動目標:
1、用5以內(nèi)的組成玩“造房子”的游戲,感知“數(shù)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2、關(guān)心周圍建造的房屋,體會城市面貌的變化。
活動準備:
1、4塊分別貼有2、3、4、5數(shù)字的三角形積木,有1、2、3、4數(shù)字的長方形積木若干。
2、房子的照片。
活動重點:用5以內(nèi)的組成玩“造房子”的游戲,感知“數(shù)越大組合的方法越多”。
活動流程:談話導入—開展游戲—展開討論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談論自己所住的房屋有幾層樓。
t:我們的城市中有各種各樣的房子,你們家的房屋什么樣?有幾層樓?
2、看圖片說說有幾幢房子,有幾層樓。
t:那你們看,有幾幢房子呀?那有幾層樓呢?
小結(jié):我們都住在工人叔叔造得一層一層的房子里。
過渡:那我們今天也來“造房子”好嗎?
二、開展“造房子”的游戲
1、觀察不同的積木和積木上貼的數(shù)字。
t:這些磚頭有什么不同?
小結(jié):磚頭有三角形和長方形兩種形狀,上面還有不同的數(shù)字。
2、游戲:
t:造房子可以怎么造呢?
小結(jié):三角形為屋頂,長方形為墻,兩塊長方形的墻和起來是屋頂上的數(shù)字,這樣房子才會變得更牢固。
t:那我們來試試看,誰愿意來造房子?
幼兒操作:
。1)第一次游戲:由4位幼兒任意選取一塊三角形積木,按規(guī)則同時造房子。造好房子后共同檢查,每一層樓面的組合是否與屋頂數(shù)字相對應,哪幾幢房子造的對。
。2)第二次游戲:再由4位幼兒任意選取一塊三角形積木,按規(guī)則同時造房子。比一比誰造的快,造好房子后共同檢查。
t:數(shù)字2的屋頂為什么每次造的很快?原因是什么?
小結(jié):數(shù)字小組和的方法少,樓層低就造得快,樓層高就造得慢。
三、觀察所造房屋的高低變化,并展開討論。
t:你們看看為什么有的房子高有的房子低?
小結(jié):原來數(shù)字越大房屋就會越高,數(shù)字越大房屋樓層越多。
思考:現(xiàn)在工人叔叔想造一幢5層樓的房屋,要找數(shù)字幾的屋頂。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運用各種感官集中觀察磁鐵,初步建立科學概念;了解鐵制品能被磁鐵吸引。
2、學習通過預測、實驗的方法探索磁鐵的磁性。
3、培養(yǎng)樂于探究的品質(zhì),體驗探索的樂趣。
重點難點
1、活動重點:了解磁鐵的特性和用途。
2、活動難點:實驗并填寫表格,并在自主探索中,激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長方形磁鐵;各種不同材質(zhì)的`材料(塑料勺、鑰匙、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等)。
2、記錄表若干。
3、PPT課件、圖片。
活動過程
一、導入:
魔法表演——教師扮演魔法師,用“魔法棒”放在同樣裝有磁
鐵的玩具車前,奇跡發(fā)生了:小車可以隨“魔法棒”前進或后退。
師:小朋友們下午好!
生:悅悅老師下午好!
師:仔細看看我是誰。(摸一摸魔法帽)今天我是悅悅魔法師。接下來我要施魔法啦,請小朋友們配合我哦,斈岈斈岷澹∨,我把小朋友都變成小魔法師啦。歡迎來到今天的魔法課堂。在我們上課之前先跟后面的客人老師們打個招呼吧。(手勢起立向后轉(zhuǎn)跟客人老師打招呼。)
生:客人老師下午好!
師:請坐。我要開始我的魔法表演了。看我的手上什么都沒有,衣服上也什么都沒有哦。請小魔法師們睜大眼睛看清楚?茨莾海。ㄈ缓笞兂瞿Хò簦┛催@里。(變出小車)見證奇跡的時刻到了!嘿,走。ㄍ浦≤囎撸┖,來。ㄎ≤噥恚。你們想學這個魔術(shù)嗎?(小聲說)
生:想!
師:嘿嘿,奧秘就藏在這個魔法棒里。(拆魔法棒,把磁鐵拿出來)這是什么呀?
生:磁鐵!
師:今天我們就來和磁鐵一起變魔法吧~
今天一起和磁鐵變魔法的有橡皮,曲別針,紙,鑰匙,布,吸管等。
哪個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哪個不能呢?
師:(拿出塑料勺)你們猜,它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
生:(請一位幼兒來進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師:我將你的猜想記錄在紙上啦,F(xiàn)在我們來做實驗,(拿起塑料勺和磁鐵),哦,原來塑料勺是不可以和磁鐵變魔法的。
師:(拿出鑰匙)你們猜,它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
生:(請一位幼兒來進行猜想)可以/不可以。
師:哦,我們來看一看,鑰匙是可以跟磁鐵變魔法的。
師:剩下的東西小朋友來猜猜可不可以變魔法,(一個物體請一位小朋友來說,并記錄在表格里,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
下面小朋友們要自己進行魔法實驗了,悅悅魔法師已經(jīng)把魔法實驗的東西放到小盒子里了,請小魔法師們來變一變,將你們的答案記錄在表格里。
為了保證魔法實驗的成功,請小朋友們注意以下幾點:
1、當悅悅魔法師說開始時,開始魔法實驗。當聽到鈴聲時,請小魔法師們放下手里的物品,整理桌面,結(jié)束實驗。
2、拿到所有的物品,不要吃到嘴巴里,塞到鼻孔里。磁鐵和磁鐵不要相互靠近,防止夾手。
3、在實驗的過程中請保持安靜,不要打擾到其他魔法師。
好啦,可以開始實驗了。
幼兒進行實驗,教師個別指導。
。ㄢ徛曧懫穑
師:各位魔法師,剛才的實驗結(jié)果怎么樣啊?我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橡皮、毛線、回形針、彩紙、別針等可以跟磁鐵變魔法嗎?一個一個進行。
教師總結(jié):
師:能和磁鐵變魔法的都是用什么做的啊?
生:鐵。
師:所以鐵做的物品才能被磁鐵吸起來。
師:我們今天的魔法課堂就到此結(jié)束了。請各位小魔術(shù)師和客人老師說再見吧。(起立,轉(zhuǎn)身,招手說再見)
活動結(jié)束。
活動反思
本次科學活動,幼兒從上課開始就表現(xiàn)出強烈的興趣。由于事先準備的材料比較多,所以幼兒一直在動手操作中觀察、發(fā)現(xiàn)、比較,整節(jié)課情緒高漲。幼兒樂于通過自己動手操作來發(fā)現(xiàn)事物規(guī)律的活動形式。在活動材料準備中,鑰匙這一材料應該準備為鐵制品。導致向幼兒展示時沒有展示可以被磁鐵吸到的物品。在活動過程中仍有不足之處,教師在講述表格填寫規(guī)范時語言不夠清晰,目標不夠明確,仍然有些幼兒將猜測和驗證環(huán)節(jié)混淆起來,不會填寫表格。
科學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對線條圖展開想像,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想像能力。
2、要求幼兒完整、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發(fā)展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繼續(xù)學習創(chuàng)編故事。
活動準備:
線條圖兩張(如圖),各種顏色的毛線繩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一、看線條圖談話。
1、出示粘在紙上的線條圖,激發(fā)幼兒想象。
師:昨天,老師在織絨線時,發(fā)現(xiàn)絨線可以甩成許多圖案。你們看,圖上的線條多有趣呀,好象是這樣,又象是那樣。小朋友,你覺得它像什么呢?”(請個別幼兒進行表達。)
幼:像筆架、像心電圖、像英文字母……
師:(作出肯定)真有點像!小朋友真會動腦筋。
2、轉(zhuǎn)動線條圖,變換線條的方位,激發(fā)幼兒新的想象。
師:(轉(zhuǎn)動手里的圖案,使幼兒從不同角度觀察、想象)橫著看線條像什么?豎著看線條像什么?倒過來看線條像什么?”
幼:橫看線條像山峰、波浪……豎看線條像小路、蛇……
二、引導幼兒操縱絨線形成線條圖,進行想像的發(fā)散。
師:教師操縱繩子形成一個線條圖。甩動繩子后松開手,讓繩子自然落地形成線條圖。
引導幼兒采用多種甩繩的方法,如抓住繩子的一頭甩動,或抓住繩子的中間甩動,或?qū)⒗K子向上拋,或轉(zhuǎn)圈甩動繩子等,形成差異較大的線條圖,以促使想像的發(fā)散。
師:(讓幼兒展開想像)小朋友們看,線條圖現(xiàn)在又像什么呀?
幼:橫看像一棵茂盛的樹、像漂亮的蘑菇房、像一頂廚師帽……倒過來看像老爺爺?shù)谋亲雍秃印Q著看像一只肥肥的耳朵……
三、分散玩線條游戲。
1、全體幼兒參與,每人拿一根毛線繩操縱,形成線條圖,要求邊玩邊想象。
師:我們每人拿一根絨線,用不同的方法甩動,讓毛線繩落在桌子上,然后左看看,右看看,想一想它像什么。
幼兒操作講述,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邊玩邊輕聲講述“我覺得它像XX”,鼓勵幼兒相互間觀察和講述。
請個別幼兒在集體面前用完整的語句“我覺得它像XX”表述自己的發(fā)現(xiàn)。借助視屏轉(zhuǎn)換儀展示幼兒作品,及時鼓勵幼兒認真觀察,積極表述。
2、第二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段話。
師:這次可以拿一根毛線繩,也可以拿兩根毛線繩操作;可以單手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一個線條圖,也可以雙手各操作一條毛線繩,形成兩個線條圖,邊操作邊輕聲講講它像什么,在干什么或是什么樣的。
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能力差的幼兒完整講述。
請個別幼兒講述,及時幫助幼兒講完整語句。借助視屏轉(zhuǎn)換儀展示幼兒作品。
幼A:我覺得它像一只蝴蝶,蝴蝶飛來飛去在找伙伴玩。
師:誰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幼B:我覺得它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它在陽光下跳舞,吸引了許多的動物來,它們都夸蝴蝶跳舞跳得好……
幼C:我覺得它像一只北極熊,它的腳踩在冰冷的雪地上,尋找吃的'東西,可是什么也沒找到。
幼D:我覺得它像一條蛇,它把長長的身子蜷在一起,正在泥洞里冬眠呢!
師:誰還能用不同的話來說說這幅畫呢?
3、第三次操作講述,要求幼兒能將線條圖編成一個故事講述出來。
師:現(xiàn)在請你繼續(xù)玩絨線,需要幾根便拿幾根?纯催@回它又象什么,然后把它們編成一個小故事。講講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地方?有誰?它們在干什么?結(jié)果怎樣?編好后講給旁邊的小伙伴聽。
幼兒邊操作邊進行創(chuàng)編故事,教師巡回觀察、指導,幫助幼兒確定主題,完整講述故事。
幼A:星期天的早晨,我和爸爸、媽媽一起乘著摩托車到外婆家玩。開著開著,一不小心撞到了一棵大樹上,我們都摔了個大跟斗。
師:是嗎,講得真好!不過以后可要注意安全。
幼B:有一個小姑娘,長著一條長長的辮子,走起路來蹦蹦跳跳的,辮子也跟著一跳一跳的,可好看了,大家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小姑娘和幾個朋友一起在草地上放風箏,一個小朋友不小心摔到了一個小坑里,他爬也爬不出來,急得哭了起來。小朋友們看到了,急忙說:“別急別急,我們來幫你!”可怎么幫呢?小姑娘想到了一個辦法,她把長長的辮子甩進小坑里,大聲說:“你別哭,你抓住我的辮子,我們把你拉起來!”嘿喲、嘿喲,大家終于把這個小朋友拉了上來。
【科學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教案12-26
科學教案12-26
科學教案12-27
科學教案12-27
科學教案12-28
科學教案12-21
科學教案12-21
科學教案12-29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