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學一年級的教案范文匯總5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小學一年級的教案5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1
一、復習舊知
1.開火車讀課文詞語。
2.指名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溫故而知新。通過復習詞語與朗讀課文,鞏固了對課文的了解,為下面的學習打好基礎。
二、圖文結合,了解內(nèi)容
1.老師范讀第1自然段,學生跟讀,指導讀好兒化音'一塊兒'。
2.結合插圖,學習第2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大家思考問題。
、傩」u和小鴨子來到什么地方?
②他們一塊兒做什么?怎么樣?
、壅l幫助誰干什么?
(2)說說小公雞是怎樣捉蟲的。他捉到了很多蟲子,心情怎樣?(高興極了。)
(3)指導朗讀,讀好句子'小公雞找到了許多蟲子,吃得很歡'。讀出高興的心情。
(4)小鴨子為什么捉不到蟲子?(小鴨子的嘴是扁扁的,腳有蹼連著,不容易捉到蟲子。)
(5)想象: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會有怎樣的心情?指導朗讀句子'小鴨子捉不到蟲子,急得直哭'。讀出著急的語氣。
(6)想象對話:小公雞捉蟲子給小鴨子吃,小鴨子會說些什么呢?
(7)有感情地朗讀第2自然段。
(8)填空:這是一只()的小公雞。
3.學習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3自然段,交流:小公雞和小鴨子又來到哪里?小鴨子為小公雞做了什么?
(2)小鴨子對小公雞說了幾句話?都是什么意思?(兩句話。兩個意思:①小鴨子要到河里為小公雞捉魚吃。②小鴨子不讓小公雞下水。)
(3)指導朗讀。小鴨子會怎么勸小公雞?讀出勸說的語氣。
(4)小公雞為什么捉不到魚?(小公雞的爪子是細尖的,無法撥水。小公雞不會游泳,也就捉不到魚。)
(5)出示句子:
句1:小公雞不信,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句2:小公雞不信,偷偷地跟在小鴨子后面,也下了水。
①讀一讀,有什么發(fā)現(xiàn)?
、诩恿'偷偷地',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從中讀出了什么?(小公雞是悄悄跟著的,小鴨子不知道小公雞下了水。)
、塾懈星榈乩首x有加點字的句子。
4.學習第4自然段。
(1)小公雞不聽小鴨子的勸告也下水了,結果怎樣?為什么會這樣?
(2)小鴨子是怎樣做的?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小鴨子奮力搶救小公雞?(忽然、聽見、飛快)
(3)比較句子。讀一讀,比一比。
句1:小鴨子游到小公雞身邊。
句2:小鴨子飛快地游到小公雞身邊。
、龠@兩句讀完后,你的感受一樣嗎?你從加點字中讀到了什么?
(小鴨子奮力地游,速度很快,他很著急。)
②有感情地朗讀有加點字的句子。
、坌▲喿幼紧~給小公雞吃,小公雞遇到危險時,小鴨子趕快去救。你覺得這是一只怎樣的小鴨子?
5.觀察插圖,想象對話。
小公雞被小鴨子救了以后,心里會怎么想?他會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又會對小公雞說什么?
填空:小公雞________地對小鴨子說:'鴨子哥哥,謝謝你。'小鴨子________說:'__________。'
6.小組合作表演這個故事。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指導第一學段的學生能通過閱讀,向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通過圖文對照,想象畫面;詞句比較,體會情感;角色體會,感受內(nèi)涵。從而讓學生獲得教益。
三、總結全文
1.分角色朗讀課文。請兩位同學分別讀小公雞和小鴨子說的話,大家齊讀敘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把圖畫中的意思讀出來。
2.小朋友,讀了這個故事,你懂得了什么?(①小公雞和小鴨子的不同習性;②我們要像他們一樣互相幫助。)
設計意圖:讀后要有所收獲,因此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引導學生從故事中獲得啟示,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
四、布置作業(yè)
1.演一演。和同學一起把這個故事演一演。
2.講一講;丶野堰@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設計意圖:通過演一演、講一講,使學生再一次鞏固知識,并且得到內(nèi)化。
教學反思
《小公雞和小鴨子》是一篇淺顯易懂的童話故事,內(nèi)容很符合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孩子們學起來特別感興趣。在本次教學實踐中,我覺得有兩點做得比較好。
1.多種方式指導學生識寫生字。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教學要注意兒童心理特點,要運用多種識字教學方法和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來指導學生識寫生字。我設計了轉轉盤的游戲,用部件組合法等進行教學,還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識記,學生有的編順口溜,有的.編兒歌,形式活潑多樣,讓學生記憶深刻。我還注重范寫,用直觀的方法有效地進行指導。
2.創(chuàng)設情境,角色體驗。
兒童是天生的學習者',在教學過程中我創(chuàng)設體驗情境,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我讓學生扮演小公雞和小鴨子,想象當時的場景,想象他們之間會有怎樣的對話,當時他們的心情。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對事物的認識也更深了,語言表達能力也強了,學習的主動性也得到了體現(xiàn)。逐步讓孩子們養(yǎng)成了結合語境理解字詞以及主動閱讀的習慣。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2
教學內(nèi)容
本冊教科書第45~46頁及練習七第4~8題。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保龑W生經(jīng)歷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道加法算式和兩道減法算式并算出得數(shù)的探索過程,感受調(diào)換兩個相加的數(shù)的位置得數(shù)一樣的客觀事實。
。玻莆盏脭(shù)是6和7的加法及6減幾、7減幾的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地進行相應的口算。
能力目標
使學生能夠提高計算能力。
情感目標
利用“一圖兩式”的學習培養(yǎng)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和探索精神。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背誦6、7的組成及分解
二、新課引入
1.教師談話。
同學們都會計算得數(shù)是2、3、4、5的加法和5、4、3、2減幾的減法了,大家會算得數(shù)是6和7的加法、6和7減幾的減法嗎?從這節(jié)課開始我們就學習這方面的內(nèi)容。
2.板書課題:6、7的加減法。
三、學習新知識
1.學習根據(jù)一幅圖寫出兩個加法算式
教師在黑板上出示圖片,左邊4個梨,右邊兩個梨
師:同學們,老師把一些梨的圖貼到了黑板上,你們看看,老師是怎樣擺這些梨的?
生:左邊擺四個,右邊擺兩個。
師:那么一共有幾個梨呢?怎樣列式?
生:一共有六個,4+2=6
師: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
生:4表示左邊4個梨,2表示右邊2個梨,6表示一共有6個梨。
師:4+2表示用左邊的梨加上右邊的梨,也就是從左邊加到右邊,我們得出了算式4+2=6,那么如果我們從右邊加到左邊呢?該怎么列式?
生:2+4=6
比較:看的是同一副圖,為什么卻能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呢?(先讓學生自由討論)
總結:雖然看的是同一副圖,但是由于看的方向不一樣,梨的排列順序不一樣,從左往右看,梨的排列是4和2,從右往左看,排列順序是2和4,現(xiàn)在請同學齊讀兩個算式。
師:這兩個算式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生:等號后面的數(shù)都一樣。不同的地方是,2和4的`位置調(diào)換了。
總結:從這副圖,我們知道了,一副圖可以列兩個加法算式,在加法算式中,相加的兩個數(shù)調(diào)換了位置,得數(shù)不變。、
師:為什么4+2=6,你能從組成里想想嗎?
生:因為4和2組成6,所以4+2=6
師:你能從6的其他組成里,列出得數(shù)是6的加法算式嗎?得數(shù)是7的呢?
。ㄗ寣W生根據(jù)黑板上的7的組成,自己列得數(shù)是7的加法算式,培養(yǎng)了孩子自主探究的能力)
2、根據(jù)一副圖列兩道減法算式
出示6個蘋果,左邊1個,右邊5個,中間畫一條虛線
師:同學們注意觀察一下,這副圖和剛才那副圖有什么區(qū)別?
生:中間多了一條虛線。
師:觀察得真仔細,那么你們看看,這條虛線把蘋果分成了哪兩部分?
生:左邊一個,右邊5個。
師:(用手遮住左邊的1個)現(xiàn)在老師遮住左邊的一個蘋果,也就是要去掉一個,去掉,用什么方法計算?
生:減法?
師:回答正確,同學們記住,做減法時,一定要拿總數(shù)去減。這里的總數(shù)是6,所以要用6去減,去掉幾個就是減幾,F(xiàn)在我去掉左邊的一個,怎么列式?
生:6-1=5
。ò鍟6-1=5)
師:剛才老師是去掉左邊的一個蘋果,如果我現(xiàn)在去掉右邊的五個蘋果呢?怎樣列式?
生:6-5=1
師:回答得真棒。同學們,我們計算6-5和6-1時,怎么想比較快?
生:6可以分成5和1,6-5=1,6-1=5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們能根據(jù)6的其他分解,列出其他的減法嗎?根據(jù)7的分解呢?你能列出嗎?
三、鞏固練習
教師在黑板上左邊畫3顆星星,右邊畫四顆星星,先請學生根據(jù)圖意列兩道加法算式,再在中間畫一條虛線,請學生列兩道減法算式。之后小組交流,請小組派代表起來說結果。
小結:同學們,我們學習了6和7的加減法,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如何根據(jù)一副圖列出兩道不同的算式,今天,我們又掌握了新知識。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3
教學內(nèi)容
識字四
教學課時
二課時
教學課型
識字課
是否集體備課
否
教材分析
夏天是孩子們的,歡樂是孩子們的,夢想也是孩子們的。孩子們對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認識。一年級學生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許多的動物,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和一些現(xiàn)象,還能簡單地表達自己的意愿。但是,那僅僅是一些零碎的、不規(guī)范的語言。為了使他們正確理解和運用語言,在課堂上必須聯(lián)系他們的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他們熟悉的生活情景,幫助他們學習、積累、感悟語言。我所執(zhí)教班級的學生喜歡閱讀,對周圍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學生能對感興趣的內(nèi)容提出簡單的問題,能發(fā)表自己稚嫩的見解,并已能熟練地使用鼠標。
教學目標
1.認識“蜻、蜓”等11個帶有蟲字旁的生字和“展、運、網(wǎng)”3個生字,會寫“螞、蟻”等6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兒歌。
3.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愿意觀察了解大自然。
4、能仿照課文編編兒歌。
教學重點
認識并了解夏天一些動物的生活,體會小動物給夏天帶來的情趣,使學生產(chǎn)生好奇,愿意觀察了解大自然。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
預設過程
設計意圖
一、激趣導入(多媒體出現(xiàn)知了的叫聲及精彩畫面)
1、引:小朋友,你們聽,聽到了什么?
是啊,知了叫,夏天到,那么夏天會發(fā)生哪些有趣的事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多媒體出現(xiàn)夏天的.美景。)你看到夏天有哪些有趣的事?
3、師:這么多有趣的事,有一位小作者把它們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識字4 (板書課題)
〈根據(jù)學生的認識水平,利用直觀形象的多媒體課件,密切聯(lián)系學生的經(jīng)驗世界和想象世界,將學生帶入夏天這一優(yōu)美的情境中。學生則踴躍介紹從多媒體、書中、課外等獲悉的材料!
二、整體感知(多媒體出示課文內(nèi)容)
1、下面請小朋友自由讀讀兒歌,借助拼音讀正確。
2、大家讀得很認真,看小動物們急著和大家交朋友,你能交到幾個好朋友呢?(多媒體出示詞語)抽個別學生讀——
哪些詞語的讀音你要提醒大家的?(齊讀)
3、讀了這些詞語,從字形上看你有什么新發(fā)現(xiàn)呢?
生:都是“蟲”字旁的字,蟲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蟲”字旁的字?(學生交流)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生字,探討研究課文中一些生字的規(guī)律。發(fā)現(xiàn)蟲字旁的字大都跟昆蟲,小動物有關!
4、你了解這些小動物嗎?想了解他們嗎?那就讓我們到精彩的網(wǎng)上去看看吧。(學生上網(wǎng)瀏覽教師制作的動物虛擬網(wǎng)站)通過上網(wǎng)你獲得了哪些知識呢?請交流。(學生交流)
小結:是啊,通過上網(wǎng)我們獲得了豐富的知識,更加了解這些小動物,讓我們再次讀這些詞語。
〈師生共同開發(fā)和利用課程資源,從課內(nèi)走向課外,展現(xiàn)大的語文觀!
5、大家認識的字可真多呀!現(xiàn)在就請我們來輕松輕松,做做游戲,找找朋友,把“生字”氣球和“拼音”氣球拉在一起。(學生做人機互動練習)
6、認識了這些詞語,接下來,我們來寫一寫“螞、蟻”兩個帶有“蟲”字旁的生字。(螞的關鍵筆畫在哪里?蟻右邊書空指導)
學生書寫,教師巡回指導。
〈充分調(diào)動了學生的主動性,讓全班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拓展性處理教材,注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教學功能〉
三、朗讀理解
1、師:我們已經(jīng)和小動物成了好朋友,那你能把整首兒歌讀正確嗎?請把兒歌讀給旁邊小朋友聽。評評他讀得怎樣?送他一句話。
2、一共有幾句話?(3句話)你最喜歡的哪個句子,趕快練練吧!
3、說說喜歡的原因
A、例:第一句
為什么喜歡這句話?好在哪里?(展翅飛,把蜻蜓飛的樣子寫出來。捉迷藏把蝴蝶當作人來寫,寫得很生動,有趣。)朗讀體會
B、理解第二、三句話。
下面小動物做了哪些有趣的事呢?請大家自由讀讀后面二句話,跟旁邊小朋友交流(造宮殿,運食糧,游得歡,結網(wǎng)忙)讓我們配上音樂來讀這首兒歌,你可以邊讀邊表演。
小結:這首歌不但寫得非常有趣,而且小作者還用了“誰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來寫。大家學得這么認真,許老師帶你們?nèi)⒓右粓錾忠魳窌,瞧,森林音樂會開始了。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老師的指派來代替學生的閱讀,一開始就有意識地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并發(fā)揮小組學習的合作力量,從理解、模仿到遷移、創(chuàng)造〉
四、引導創(chuàng)新(學生編兒歌。)
師:(媒體出示森林圖,創(chuàng)設情境)小動物們各自表演了什么節(jié)目呢?你能像小作者一樣用上“誰什么地方干什么”的句式選一個或幾個小動物來說說嗎?
。▽W生自由練說——交流)教師對學生的回答做比較。
------邊編兒歌教師邊打字
小結:通過大家的努力,一首朗朗上口的兒歌寫成了,今天你們各個都成了小詩人。
〈這部分設計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為學生提供語言學習實踐應用的機會,采用選擇性教學,鼓勵他們主動學習,勇于創(chuàng)造!
五、暢談收獲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但讀懂了兒歌,認識了生字,而且還知道許多有關文中小動物的知識。你還想了解哪些小動物呢?
向學生推薦動物網(wǎng)站。
板書設計
作業(yè)設計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通過游戲,認識同學姓名中的漢字。
2、探尋名字的來歷,初步培養(yǎng)學生探究的能力。教學準備:師:嵌名詩一首,寫滿全班名字的紙條。生:詢問父母自己名字的來歷。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嵌名詩引路,激發(fā)興趣。
1、出示嵌名詩:李氏王朝出我家,恩澤天下意無涯。佳音倍傳添新意,甘霖普潤三月花。
2、師讀這首詩,生猜里面所缊含著的名字。(生自由猜)猜后師介紹,這是一首寄予希望的詩,詩中包含了他的.名字。在同學們的名字中,相信每一個名字都有自己的來歷,也有父母對自己的希望,咱們今天就一起來議議自己的名字。板書:有意思的名字
二、展示自己的名字。
1、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名字,那么,如何讓別人記著你的名字很重要。咱們今天的第一個事就是請同學們自己介紹一下你名字。包括你的姓,你的名,以及怎樣記住這幾個字。
2、小組內(nèi)互相交流。(組內(nèi)分工,評評誰說得最好,大家對他名字記得最牢)
3、各小組匯報。
三、追根溯源,話名來歷。
1、剛才咱們通過組內(nèi)交流,知道了每一個人名字的組成,那么下面咱們就來猜猜你名字的來歷吧!看誰猜得又對又準。
2、組內(nèi)交流。友情提示:寫出自己的名字,讓組內(nèi)成員猜,如果猜對了,請給予鼓勵,如果沒猜對,下一接著猜,全都猜不對,就只能你告訴同組的同學了。
3、全班交流。師采用抽獎的形式,抽出一位同學的名字,其余同學來猜。要求出組內(nèi)要求。
四、課外拓展。在課外去尋問其他年級同學的名字,并先猜他名字的來歷,再讓他來印證。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 篇5
一、教學內(nèi)容:
1、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
2、聆聽《擠奶舞》
3、表演《草原就是我的家》
4、表演《小松樹》
二、教學總目標:
1、通過歌曲的演唱,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自編動作表演。
2、在聆聽《我是人民小騎兵》中能聽辨出音樂力度的變化,簡述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3、初步了解音的高低,并能結合生活中的聲音聽辨、感受。
三、教材分析:
1.木琴獨奏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我是人民小騎兵》是一首木琴獨奏曲,由手風琴伴奏。由力度變化模仿馬蹄聲,描繪一隊小騎兵由遠而近奔馳而來的形象。
2.器樂曲《擠奶舞》
《擠奶舞》是采用一首歡快的蒙古族民歌寫成,樂曲描繪了孩子們學做小小擠奶員,愉快地忙碌著擠奶的情景。學生邊聽邊學擠奶舞。
3.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草原就是我的家》是一首原汁原味的內(nèi)蒙古短調(diào)民歌。這首旋律流傳已久,填詞很多。歌曲的旋律明朗豪放,有著進行曲雄壯有力的特點,節(jié)奏較為整齊,使得歌曲簡單、易唱,表現(xiàn)了小小年紀的蒙古族兒童對草原、家鄉(xiāng)深深的熱愛之情。
4.歌曲《小松樹》
《小松樹》是一首動聽的內(nèi)蒙古民歌,這首歌曲以贊美小松樹為題,從擬人的角度,贊美小松樹“綠茵茵”,“真漂亮”,“像小兄弟一樣”,“幸福的在微笑”,比喻小朋友像小松樹一樣茁壯成長,表達了蒙古族人民喜愛小松樹挺拔、頑強的品格,勇敢地與風沙搏斗的精神。
四、學情分析
本課的演唱曲目《草原就是我的家》比較的簡單,學生能很容易的掌握,歌曲歡快,學生喜歡唱,喜歡表演!缎∷蓸洹愤@首歌學生學習起來就有些困難了,節(jié)奏,音準學生都不容易掌握,這首歌不是很好聽,學生的學習勁頭會不是很高的,教師要注意調(diào)動學生演唱的.積極性。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
2、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3、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
教學目標:
1、通過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引導學生聽辯出音樂力度的變化,并能簡單音樂表現(xiàn)給自己的感受。
2、聽唱法學習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通過教師范唱,學生輕聲隨唱的過程,感受蒙古族民歌的特點。并能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3、通過學唱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學習用動作表現(xiàn)自己感受到的意境與情感,要求學生通過小組討論或個人設計表演歌曲的方式方法。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音的高低練習:引導學生把生活中的聲音組合進行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我是人民小騎兵》(提示:樂曲主要用木琴演奏,表示騎馬奔馳的音樂形象。)
1)談談“草原、騎馬”等有關知識;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出歌曲所唱內(nèi)容,提示學生小騎兵由遠及近采用民什么方法?全曲節(jié)奏的特點是什么?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聽歌曲錄音《草原就是我的家》;引導學生邊拍邊輕聲隨唱,體會旋律的起伏與蒙古民歌的風格。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邊聽錄音邊讀歌詞)活躍課堂氣氛。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草原就是我的家》,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
1、學唱歌曲《小松樹》
2、表演歌曲《小松樹》
3、學習簡單的蒙古舞蹈動作組合
教學目標:
1、聽唱法學唱歌曲《小松樹》,學習用輕快的聲音演唱歌曲,引導學生完整地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
2、用歡快的動作表演歌曲《小松樹》,體驗歡快的情緒,增強身體動作的協(xié)調(diào)性。結合生活中的經(jīng)驗,探索感知、體驗音樂的節(jié)奏。
3、通過學習蒙古族人民的擠奶舞的動作,了解蒙古族的生活習慣與音樂特點。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3.小練習:
1)蒙古騎馬式練習(后十六節(jié)奏練習XXXXXX||)
2)結合蒙古族運動項目,進行三聲部節(jié)奏練習。
二、新課學習:
1.歌曲學習:聽歌曲錄音《小松樹》;
2.第二遍教師范唱,引導學生完整感受歌曲的風格、旋律、節(jié)奏。(第二遍可隨著輕唱)
3.歌詞學習:提示式學習歌詞。
4.歌曲學習:要求同學模唱學習歌曲,教師提示式隨同學唱(錄音伴奏)。
5.通過自編游戲表演歌曲《小松樹》,要求自創(chuàng)動作(引導學生用打擊樂器為同學作伴奏),從學生的自創(chuàng)運用中選編成游戲進行表演。
6.舞蹈動作練習:擠奶舞動作組合:站、蹲等。
7.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我是人民小騎兵》。
三、課堂小結:鼓勵與表揚,并指出不足之處。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
《擠奶舞》練習并表演
教學目標:
1、組織聆聽《擠奶舞》的音樂及錄像,引發(fā)學生的興趣。
2、模仿擠奶舞的動作,合著音樂跳一跳。
教學準備:
錄音機,投影。
教學過程:
一、常規(guī)練習
1.隨樂曲(自選樂曲)自編動作進室,(要求自創(chuàng),有較規(guī)范動作要求。主要引導學生跟隨音樂節(jié)拍或節(jié)奏)。
2.復習前課內(nèi)容:表演及唱。
二、新課學習
1.欣賞樂曲《擠奶舞》
1)談談擠奶的有關知識,組織學生觀看擠奶片斷;
2)完整地聆聽全曲,要求聽時想象擠奶的場景。
3)復聽時可自編動作表演。
2.復習擠奶舞的基本動作。(硬肩與笑肩。)
3.跟著音樂跳一跳。
4.挑選跳得棒的小朋友上來領舞。
5.四人一小組進行配合練習。
6.自編動作復習欣賞:《擠奶舞》。
三、小結:鼓勵與表揚,指出不足之處。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一年級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的教案09-09
小學一年級上冊的教案03-27
小學一年級《比尾巴》教案03-23
小學一年級寫字教案03-30
小學一年級音樂教案02-27
小學一年級教案《畫風》04-11
小學一年級教案范文01-23
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05-22
小學一年級美術教案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