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小班社會教案錦集十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10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萌發(fā)幼兒關心他人和為朋友帶來快樂的美好情感。
2.能講述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
3.了解五官的名稱及其功用。
活動準備:
范畫兩張(一張笑臉、一張哭臉)彩筆、貼五官材料一套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
1.出示笑臉、哭哭臉、幼兒欣賞,老師提問:
這兩個娃娃你喜歡哪一個?你平時是喜歡哭還是喜歡笑?笑臉、哭哭臉哪些地方不同?(引導幼兒說出笑臉嘴巴向上翹,眉毛向下彎;哭時嘴巴向下彎,眉毛向上翹。)
2.你看到朋友的笑臉你心里會怎樣?(很高興)看到朋友哭時你高興還是跟著傷心?
3.現(xiàn)在聽老師講一個故事,看故事中的小蝸牛是怎樣對待朋友的。
二、基本部分
1.老師講述故事:"微笑"一遍后提問
小鳥為朋友作了什么事?(小鳥為大家唱歌)小兔為朋友做了什么事?(小兔為大家送信)小蝸牛做了什么讓朋友感到高興的.事?(她把微笑送給了大家)它是怎么把微笑送給大家的?(她把畫著微笑的小蝸牛畫像,裝在信封里,請小蝸牛送給了大家。)
2.邊提問邊復述故事一遍,并讓幼兒學說故事中的對話
3.請幼兒表演故事一至三遍
4.討論如果你的朋友不高興了,你會用什么辦法使它高興起來?
三、結(jié)束部分
1.小蝸牛把什么送給了大家?
2.你聽了這個故事,你會怎樣給朋友帶來快樂?
活動延伸:
1.畫一畫每天的心情,不高興嘴角向下彎,高興時嘴角向上彎。
2.游戲:貼五官讓幼兒根據(jù)老師的指令貼出哭時或笑時的嘴巴、眉毛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愿意與同伴友好游戲,一起分享玩具;
2、深入體驗和感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活動準備:
事先錄好一新來幼兒在幼兒園活動情況的錄像、音樂、積木、花片等玩具。
活動過程:
1、導入:聽《幸福拍手歌》做各種動作進入活動室,感受一起跳舞的`快樂。
2、播放錄像,組織幼兒觀看。
討論:
。1)為什么蘭蘭小朋友在幼兒園過得不開心?
。2)有什么好辦法可以讓蘭蘭開心一點?
。3)模擬邀請?zhí)m蘭小朋友一起玩的情景。
3、幼兒自由組合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如發(fā)現(xiàn)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4、分享、交流大家一起玩的感受,請個別幼兒說一說:剛才和誰一起玩,玩什么玩具,開不開心?
5、教師小結(jié):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樂,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一塊吃,有好玩的要一起玩,F(xiàn)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6、活動結(jié)束:小朋友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現(xiàn)在,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回教室去吧。úシ拧缎腋E氖指琛冯x開活動室)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樂于為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
2、懂得關愛自己的家人。
3、遇事能嘗試提出解決問題的簡單辦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有基本的打電話的生活經(jīng)驗。教師了解幼兒能夠承擔哪些力所能及的勞動。
2、環(huán)境準備:貓姐姐、貓媽媽頭飾各一個,小貓的胸飾幼兒人手一個,布置“小貓的家”場景,貓媽媽的電話錄音,電腦。
活動過程:
1、小貓回家。
。1) 教師戴頭飾扮貓姐姐,幼兒扮小貓。
貓姐姐帶小貓們到外面玩,邊玩邊念兒歌:“小花貓,喵喵喵。”
。2)突然下起雨來,小貓們跑回家,走到家門口,貓姐姐帶領小貓們敲門:“媽媽,我們回來了!”
2、推門進去:“咦,媽媽不在家啊,媽媽到哪里去了?”
(1)小貓們走進家門,自由地圍坐在貓姐姐的周圍。
(2)教師提問:“咦,媽媽不在家,她會去什么地方呢?”啟發(fā)幼兒猜猜媽媽又可能去的地方。
。3)教師提問:“這么長時間了,媽媽怎么還不回來,真著急,怎么辦呢?”請幼兒想象,怎樣才能知道媽媽到哪里去了。
。4)根據(jù)幼兒的回答,貓姐姐決定打電話問問媽媽。
3、打電話了解媽媽的去向。
。1)貓姐姐給媽媽打電話,可是電話關機。(播放錄音)
。2)教師提問:“媽媽沒有去上班,手機也關機了,這可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想辦法,提出給爸爸打電話的辦法。
。3)教師提問:“我們怎么問爸爸呢?請大家想一句問爸爸的'話!
。4)貓姐姐打電話,與爸爸通話:“喂,爸爸,我是小貓,你知道媽媽到哪里去了嗎?噢,原來奶奶生病了,媽媽去照顧奶奶了!
4、幫助媽媽。
。1)電話鈴響了,貓姐姐拿起電話,放媽媽的電話錄音:“小貓們,我是媽媽,奶奶生病了,我在照顧奶奶,現(xiàn)在還不能回來,你們幫媽媽做些事情好嗎?請幫媽媽把毛巾疊好;杯子收起來放整齊;把桌上的書整理整理好;小椅子排排整齊;把自己的玩具整理好。小貓們都聽清楚了嗎?”
。2)教師提問:“你們聽到媽媽剛才在電話里說了什么嗎?請幼兒復述電話的內(nèi)容。
。3)請小貓們整理屋子。
5、媽媽回來了。
。1)教師:“我們把家整理的多干凈啊,媽媽說的事情我們都做好了沒有?”請小貓們互相檢查。
。2)媽媽回來了,(請配班老師扮貓媽媽)。貓媽媽:“孩子們,你們把家整理得真干凈呀,你們真是能干的好孩子!
。3)幼兒聽音樂表演“我真的很棒”。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講述故事激發(fā)幼兒樂于與他人分享的愿望。
2、引導幼兒理解故事中小動物分享了“秘密”減少了猜疑,家友好相處。
3、使幼兒懂得分享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知道生活中的許多事情可以分享。
活動準備:
1、錄音磁帶、插入教具。
2、背景圖;以森林為背景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故事
小朋友,你們有秘密嗎?(有)當你有秘密時會怎么做?小動物青蛙呱呱也有一個小秘密,你們知道他是怎么做的嗎?我們一起來聽一下故事《分享秘密》好嗎?
二、講述故事
教師邊講故事邊與幼兒一起分析故事情節(jié),體驗小動物對“秘密”的`感受。
三、幼兒討論
聽完這個故事請小朋友討論一下:呱呱的秘密沒告訴大家時,大家都是怎樣做的?呱呱怎樣才把秘密告訴大家的?大家知道了呱呱的秘密后呱呱的心情怎樣? 大家的心情怎樣?
通過討論讓幼兒知道:好朋友和伙伴之間要真誠相待、共同分享秘密、分享食物、分享快樂才能友好相處,分享秘密比秘密本身更重要。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绷私庹J識各種蛋制品,知道蛋制品是有營養(yǎng)的。
、苍谄穱L蛋制品的過程中愿意與同伴分享食物;顒訙蕚洌赫埣议L為幼兒準備一份蛋制食品,并告訴孩子名稱及所用材料。如:番茄炒蛋、荷包蛋、蛋餅、蛋卷、咸蛋、皮蛋、月餅等。人手一份碗、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參觀、交流蛋制品
⒈小朋友,今天你們都帶來了好多好吃的東西,那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把桌子圍成圈,放上不同的蛋制品,便于幼兒觀察。幼兒有秩序的參觀蛋制品,教師提醒幼兒把小手放在背后,小心打翻物品。)
、舱埬銇斫榻B一下你帶來的是什么好吃的?(介紹自己帶來的東西。)師介紹蛋制品:好吃的東西里有雞蛋,這樣東西就叫蛋制品。
二、初步認識各種各樣的蛋制品,了解蛋制品是有營養(yǎng)的
看了這么多好吃的蛋制品,為什么有的蛋制品里看得見蛋,有的卻看不出蛋呢?(因為在做的時候把蛋打碎了,攪在一起了,所以我們看不出來)。象蛋卷、蛋糕、蛋塔、蛋黃派等等蛋制品,這些都是在做的時候把蛋打碎了,攪在一起了,所以我們看不出來有的顏色是黃黃的。
⒈蛋制品歸類
外型未變:皮蛋、白煮蛋等、燉蛋。
做出菜:茄炒蛋,荷包蛋。
做出點心:蛋卷、蛋糕、蛋塔、蛋黃派等。
為什么有的蛋制品能看得見蛋,有的看不見。(可通過視頻讓幼兒欣賞)
、驳爸破返臓I養(yǎng):你們喜歡吃這些蛋做的.點心和菜嗎?(喜歡)為什么我們都要吃蛋呢?(蛋的營養(yǎng)好)所以,我們每天都要吃一個蛋,這樣我們的身體就會棒棒的!
三、品嘗蛋制品的過程中愿意與同伴分享食物
師:這么多的蛋制品你們有沒有吃過?想不想吃?(想)我們等一會兒就開始分享,在吃以前先要把手洗干凈,再每人拿好一只碗,一把勺子,到你想吃的蛋制品的碗里盛,但是能不能全盛完?不能,這么多的小朋友要一起分享,吃的時候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有什么味道?
、庇變鹤约悍窒淼爸破。說說所吃到食物的味道,口感。
、材銊偛懦缘氖鞘裁矗坑袥]有和小朋友一起分享?你最喜歡吃的是什么蛋制品?
小班社會教案 篇6
活動前評析
清晨,當我站在幼兒園教室門口向每一位小朋友問好時,我總會發(fā)現(xiàn)一部份剛?cè)雸@不久的小朋友總是急忙躲到家長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好半天才輕輕地哼出一句聽不清的問好聲。只有少數(shù)孩子能大方地對老師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擺擺手,鞠個躬。通過我與孩子們的一段時間的相處和交流之后,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不是不會說,而是缺乏在不同場合與對象交流和對話的經(jīng)驗,因此表現(xiàn)出不敢說的行為,甚至懼怕在許多人面前大膽地表達與交流,出現(xiàn)我們所看到的扭捏與躲閃和跑開等現(xiàn)象.因此我開展了此活動.
活動目標
1.愿意大膽的參加活動,對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感興趣.
。玻畤L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常芸朔睦淼哪懬优c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活動準備
。保娨暀C 電腦 <<天線寶寶>>碟片 錄音機 <<找朋友>>音樂 圖片若張
2.幼兒人手一個彩色眼罩
3.邀請部分家長和園內(nèi)老師
活動過程實錄
一.師生問好.鼓勵小朋友大膽的介紹自己.
。保膭钣變河卸Y貌的和客人們集體打招呼.
指導語: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后面的這些客人嗎?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個招呼吧!
。玻膭钣變捍竽懙貑为毾蚩腿藗兘榻B自己,并送上小星星以示獎勵.
指導語:客人們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做好朋友,可是他們不知到你們叫什么名字?誰愿意來介紹介紹自己.
二.引導幼兒嘗試運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1.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天線寶寶們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ǎ保┲笇дZ:還有幾位小客人看見你們都會大方地介紹自己,它們也想想來參加我們的活動,讓我們來一起看看是誰?
(2)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
。ǎ常┙涣饔懻摚
指導語: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聽到朋友甜甜的招呼,你心里怎樣?
。玻犚魳穱L試與同伴打招呼,共同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
(1)幼兒初步嘗試與同伴打招呼.
指導語:讓我們一起來學著天線寶寶的樣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ǎ玻┙涣饔懻摚脠D示梳理記憶.
指導語:你們剛才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幼兒說,教師一邊用圖示表示,幫助幼兒記憶和整理.)
。常變簢L試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打招呼.
指導語:讓我們用甜甜的方式和客人們一起來玩玩打招呼.
三.游戲:蒙眼行走,體驗尋找伙伴后的驚喜.
。保鍪静噬壅,幫幼兒戴上眼罩,體驗蒙住眼睛后的一些緊張心理.
指導語:這是什么?猜猜它可以做什么?如果把它蒙在眼睛上會有什么樣的感覺?
。玻犚魳放c同伴共同體驗蒙眼合作游戲的樂趣.
指導語:現(xiàn)在我們都戴上了漂亮的眼罩,來和朋友玩游戲"甜甜的招呼".當你聽著音樂蒙眼找到一個新朋友時,自己拉開眼罩,和他來一個甜甜的.招呼.然后又蒙上眼罩.繼續(xù)找新朋友.
四.結(jié)束活動
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道別.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經(jīng)有了簡單的打招呼的生活經(jīng)驗,對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親切感,所以設計此次活動,希望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同伴互動,場景變化的交流空間,讓幼兒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以增強幼兒在其它變化場景與對象的情況下的適應能力.從實際的活動效果中,我們也同樣達到了事先預想的教育目的,孩子們在開心的氛圍中學會了許多與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輕松的游戲情境讓他們感覺其樂無窮.同時,這一活動,能夠幫助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的集體生活,盡快融入到集體中,體驗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樂,使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和交往能力得到了發(fā)展.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家長和別班老師資源的社會活動.
找朋友音樂: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敬個禮,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抱一抱,親一親,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笑一笑,問聲好,你是我的好朋友;找找找,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
小班社會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從發(fā)現(xiàn)自己到認識自己從而初步了解自己的性別。
2、鼓勵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3、激發(fā)幼兒樂意參加集體游戲的積極情感。
4、喜歡幫助別人,與同伴友好相處。
5、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活動準備:
1、選擇有一面大鏡子的教室內(nèi)進行,并在教室內(nèi)構(gòu)建一個“化妝間”。
2、幼兒人手一面小鏡子和一個玩具娃娃。
3、設計好一段關于認識自己的動畫短片。
4、知識準備:幼兒已認識五官。
活動過程:
1、導入――看動畫短片,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自己。
動畫短片內(nèi)容為:一個小娃娃很開心地邊吹泡泡糖邊走路,碰到了好幾個小動物,大家都勸他走路當心點,可他就是不聽,結(jié)果頭上撞了個大大的包。他又疼又急,哇哇地哭著跑回家,鏡子說:“別哭!別哭,好孩子以后要愛惜自己!”娃娃問:“自己是誰呀?”鏡子說;“自己嘛,請你對我照一照,就會看到了!甭犃诉@話,娃娃真的對著鏡子照了起來。
2、集體活動——玩照鏡子游戲,引導幼兒認識自己。
。1)幼兒在室內(nèi)尋找鏡子,找到后拿著鏡子照照,并說出自己的名字,向教師介紹自己。
。2)玩“自己的五官在哪里”的游戲,說一說五官的名稱,并指出五官的位置。
。3)請幼兒講講自己跟別人有什么不一樣。如頭發(fā)的長短、衣服的顏色……3、操作練習,使幼兒知道自己的`性別,并學會區(qū)分男孩與女孩。
(1)“交朋友”游戲:幼兒在集體面前說出自己的性別后,找一個玩具娃娃做朋友,并把他帶回“家”。
。2)送“朋友”參加化妝舞會:請幼兒將自己的“朋友”按性別的不同送到“化妝間”里。
區(qū)域設置和日常活動組織:
1、在晨檢表、評比欄、毛巾架等上為幼兒貼上照片,讓幼兒加深對自己的認識;2、在一些音樂、體育等活動中,適當加入一些分男、女的角色表演、演唱、游戲等形式;3、在幼兒入廁時,強化幼兒對性別的認識。
與家長溝通計劃:
1、給孩子看看他們小時候的照片,向孩子講述小時候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故事;2、在今后的活動中,多給孩子照些照片;利用休息時間和孩子一起記他們的成長日記。
小班社會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品嘗重陽糕,體會香、甜、糯的特色。
2、學習團、壓的技能,樂意參加手工活動。
3、懂得尊敬長輩,關心老人。
活動準備:
1、重陽糕、牙簽若干
2、歡快、喜慶的民間音樂。
3、橡皮泥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出示重陽糕)
1、師:小朋友,你知道這是什么嗎?(告訴幼兒這是重陽糕)這是重陽糕,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上面有什么?
2、介紹為什么要吃重陽糕?
師:今天是九月初九,是重陽節(jié),重陽節(jié)是我國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的這一天我們都要做重陽糕,吃重陽糕。重陽節(jié)又叫老人節(jié),就是爺爺奶奶的節(jié)日。我們每個小朋友都要對年紀大的`爺爺、奶奶有禮貌。做個有禮貌的好孩子。
3、讓幼兒說說在家是怎樣關心爺爺奶奶的?
4、幼兒對老人說一句祝賀的話。
二、品嘗重陽糕,感覺重陽糕香、甜、糯。
1、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嘗一嘗重陽糕。
2、播放音樂,幼兒品嘗重陽糕。
3、提醒幼兒注意:嘗的時候,要慢慢地嚼,品一品是什么味道?嘗完后把牙簽放在盤子里。
4、師:小朋友,剛才我們吃了重陽糕,你知道重陽糕是用什
么做的嗎?重陽糕是什么味道的?
小結(jié):重陽糕是香香的、甜甜的、糯糯的。
三、制作重陽糕。
1、重陽糕真好吃,小朋友想自己做嗎?
2、老師示范做重陽糕。
3、幼兒用橡皮泥制作重陽糕。
四、結(jié)束。
小朋友,重陽糕做好了,我們等會兒把它帶回家,送給爺爺、奶奶,好嗎?
小班社會教案 篇9
活動由來:
每一次午點吃獨立包裝的食品時,總會有小朋友跑來要求我?guī)退蜷_食品包裝、而有點小朋友不會尋求幫助,干脆就做在小椅子上掉眼淚。我有意識想引導他們自己想辦法,小朋友首先想到用牙齒咬,或是找人幫忙,就再也想不到打開包裝的其他辦法了,其實只是很簡單的齒形封口,用手自己就能剝撕開。但是由于家長包辦多,照顧過多,如常?煽吹接變赫诔砸褎兒脷さ牡,已剝了皮的水果,或者是已剝了包裝紙的點心。其實這種潛意識里,是把幼兒的獨立動手的機會剝奪了,不僅如此,幼兒的依賴性也會滋生而長,而當他們身邊沒有輔助工具的時候,更不知道如何是好。因此,便借助這次活動讓幼兒通過實踐,引導他們學習一些生活技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幼兒在活動中對自己有信心。
活動目標:
1.能主動參與“打開包裝”的活動,并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信心。
2.嘗試遇到困難(不會打開包裝)時,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解決。
3.初步學習打開各種食品包裝的方法。
活動準備:
1.經(jīng)驗準備:幼兒的手部小肌肉已經(jīng)有一定的力量。
2.物質(zhì)準備:
1)過生日圖片、《生日歌》音樂、多種不同包裝的食品、小盤子、紙巾等。
2)餐桌已消過毒、幼兒已經(jīng)洗手。
活動重點:在動手打開包裝的.過程中建立自信。
活動難點:掌握多種打開食品包裝的方法,嘗試打開雙重包裝的食品。
活動過程概述:
在創(chuàng)設“狗寶寶過生日”的情境后,將幼兒按能力強弱分成四組,按幼兒能力高低分別擺放打開包裝難易程度不同的食品。我采用“突然出現(xiàn)”的方式,極大地吸引了幼兒的注意力。
接著在請幼兒介紹怎樣打開不同的包裝后,幼兒自己動手打開包裝并品嘗。
品嘗的同時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感受等,然后在全班交流自己食物的味道、打開包裝的方式。
接著第二次嘗試打開包裝,這次打開雙重包裝的食物增加難度,然后請幼兒將食物送給“客人”分享。同時鼓勵幼兒自己想出各種辦法,打開食物包裝。
最后表揚并鼓勵每一位幼兒,使每一位幼兒都能感受的獲得成功的喜悅。
分析:
1.這是一次根據(jù)幼兒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生成的活動,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在活動中培養(yǎng)自信”的目標基本實現(xiàn)。
2.活動中發(fā)現(xiàn)第一次嘗試打開包裝前后都請幼兒做了打開方法的介紹,浪費時間的同時,也限制了幼兒打開包裝的思維,因此在第二次打開包裝時,我調(diào)整了活動過程,在拿出食物后,請全體幼兒一起說一說怎樣打開這些雙重包裝的食物。
3.對于目標二“嘗試遇到困難(不會打開包裝)時,通過多種途徑尋求解決”,我試圖引導幼兒尋找工具、向老師尋求幫助等方法,但幼兒并沒有采納,因此“多種途徑”這一目標沒有實現(xiàn)。
4.社會領域的目標更多的是滲透在一日生活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實現(xiàn)的,但在本次集體教育活動中,我試圖在一次活動中滲透更多的社會領域目標,但活動中預設的目標過多,結(jié)果是難以全部實現(xiàn)的。
調(diào)整措施:
1.減省第一次打開包裝前的討論環(huán)節(jié),讓幼兒自由探索打開包裝的方法,在品嘗食物后交流自己的方法。
2.活動中引導幼兒邊品嘗邊交流自己吃到的食物的味道,這樣不利于幼兒咀嚼與消化,更容易噎到,這是很危險的,如果提醒幼兒“將口中的食物咽干凈后再說話”就比較安全了,也有利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進餐習慣。
3.“通過多種途徑解決問題”這一目標更多的傾向于科學領域,即便是作為社會領域的目標,也應該通過其他活動來實現(xiàn),
4.在幼兒嘗試打開包裝前,可以請全體幼兒回憶并討論以前吃過的東西是怎樣打開的,在嘗試探索的環(huán)節(jié)中就可以直接請幼兒操作了。
5.活動中發(fā)現(xiàn)有幼兒爭搶、不與他人分享的情況,這是今后在活動中需要重點培養(yǎng)的目標。
小班社會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1、 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午睡習慣:不蒙頭、不趴睡;
2、 使幼兒能區(qū)分不同的音樂情緒,在音樂中入睡和起床;
3、 以游戲的方式激發(fā)幼兒主動、愉快入睡。
活動準備:
1、 用及時貼自制七色花若干;
2、 錄音機,優(yōu)美舒緩及活潑的磁帶各一盤。
活動過程:
一、 激發(fā)興趣:(出示七色花)師:小朋友,這是什么花?(引導幼兒認識七種顏色,說出名稱"七色花" )知道是從哪來的嗎?(孩子們討論)小結(jié):告訴小朋友一個秘密,這是小仙女送給咱班甜甜小朋友的七色花,因為呀,甜甜午睡可好了。小仙女就悄悄地送給了她一朵七色花。
二、 提出午睡要求:
1、小朋友要把小鞋分清左右整齊地放在活動室里;
2、躺好后,自己蓋好小被子,把胳膊放在被子外面,別蒙著頭睡。也不能趴著睡;
3、只要小朋友不講話,不玩別的東西,閉上眼睛聽著音樂一會兒就睡著了。
三、播放《搖籃曲》聲音由大到小直至消失,教師指導幼兒入睡。
師:老師發(fā)現(xiàn)有的.小朋友睜著眼睛。那樣,小仙女就不會來了。只有等小朋友都睡著了以后,小仙女才會悄悄地把美麗的七色花放在小朋友的枕頭底下。
四、 教師扮做"小仙女"將七色花放在午睡好的幼兒枕頭下。
五、 播放歡快音樂,聲音由小到大,幼兒陸陸續(xù)續(xù)起床。
六、 尋找七色花:
師:小朋友找找看,小仙女送給你七色花了嗎?(孩子們在枕頭下找到了美麗的七色花,互相觀看,歡呼,高興極了)
活動反思:
小班的孩子午睡習慣基本沒有形成,教師及時捕捉到了這一教育契機。本次活動中,教師針對小班孩子比較天真幼稚的特點,設計了"小仙女送花"來引導孩子主動午睡。入睡前后不同音樂的運用,起到了穿針引線的作用,銜接自然,恰倒好處。孩子們在音樂中入睡和醒來,區(qū)分不同音樂的情緒,培養(yǎng)了初步欣賞音樂的能力。
【小班社會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社會的教案03-28
小班教案社會03-16
小班教案社會教案12-11
小班社會主題教案02-24
小班社會抱抱教案04-02
小班社會《做客》教案10-10
小班社會教案01-19
小班社會教案05-16
小班社會谷雨教案01-03
小班社會課教案0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