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小班美術教案模板錦集7篇
作為一名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zhì)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教案7篇,歡迎大家分享。
小班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學會畫折線、波浪線、螺旋線三種曲線。
2、提高手的控制能力,進一步提高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3、提高觀察智力、模仿智力、構思與想象智力。
活動準備:
1、電腦制成的動畫:螃蟹、金魚、蝴蝶的動態(tài)及留下的痕跡并配上兒歌。
2、幼兒每人一支勾線筆,畫有背景的畫紙,各種小動物的圖片若干。
3、每組一盒漿糊,毛巾若干。
活動過程:
1、放電腦動畫,引起幼兒興趣。
指導語:今天有一些小動物要來和我們小朋友做朋友,你們開心嗎?我們來看看是哪些小動物?它們是怎么來的?
放電腦畫面:小金魚,尾巴大,搖搖尾巴游呀游;花蝴蝶,來跳舞,圓圈舞呀真漂亮;小螃蟹,力氣大,東爬西爬找朋友。
2、引導幼兒用手描繪各種小動物留下的不同痕跡。
提問:來了哪些小動物呀?它們是怎么來的?(請幼兒分別講述,并進行模仿各動物的動作)
“看花蝴蝶飛來的時候,在后面留下了一條痕跡,是怎樣的呀?”(一圈一圈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螺旋線。
“那金魚游來的時候,會在后面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彎一彎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波浪線。
“那螃蟹來的時候又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呢?“(一折一折的')請幼兒跟著老師邊念兒歌邊用手描繪折線。
3、幼兒作畫,老師巡回指導。
指導語:還有好多小動物都來了,它們想請小朋友幫它們畫留下的痕跡,你們愿意嗎?你想幫哪些小動物畫呢?等會兒小朋友可以自己去選擇你喜歡的小動物先幫它粘在畫紙上,然后想想它們走路會留下什么樣的痕跡,用勾線筆在動物的后面畫下來。
提醒:手臟了,用毛巾擦一下。
4、欣賞作品,評價。
請幼兒說說:你選了哪些小動物?哪個最快樂,是一折一折的,一彎一彎的或是一個圓圈一個圓圈在跳舞的?
活動延伸:
1、你還想知道哪些小動物,它們會留下什么樣是痕跡呢?請你回去問問爸爸媽媽或到書上去找找。
2、繼續(xù)培養(yǎng)幼兒的理解智力、發(fā)現(xiàn)慧力等。
小班美術教案 篇2
活動前言:
多鍛煉寶寶的手指活動,可以開啟寶寶的腦細胞,使其更加的活躍,思考問題時轉(zhuǎn)動的更快,目前天氣很冷,我們都有暖和的衣服穿,可是小動物冷不冷呢?以下讓我們給小動物也織件毛衣吧!
活動目標:
1、樂意參與活動,體驗幫助小動物的樂趣。
2、涂涂畫畫,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體驗涂鴉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活動背景墻上有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小狗,小貓和小兔等。
2、紅黃藍綠橙色的蠟筆。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
音樂:北風吹。
師:寶寶仔細聽聽這是什么聲音?(邊用動作提示)
師:冬天到了,北風爺爺呼呼地吹,天氣好冷呀!
你們冷不冷?為什么?(不冷),(因為穿了毛衣)
1、師:穿上厚厚的毛衣就不冷了,說說你穿的毛衣是什么顏色的呀?(紅紅的。)你穿的毛衣是紅色的,就像太陽的顏色。找一找,還有誰的毛衣也是紅色的?
2、師:北風爺爺呼呼吹,小朋友穿上厚厚的毛衣不怕冷。
北風爺爺呼呼吹,小兔沒有毛衣穿,冷得直發(fā)抖:我沒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風爺爺呼呼吹,小狗沒有毛衣穿,冷得汪汪叫:我沒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北風爺爺呼呼吹,小貓沒有毛衣穿,冷得喵喵叫:我沒有厚厚的毛衣穿,我真冷呀!
5、小朋友們快想想辦法幫助小兔、小狗和小貓吧。(開空調(diào),戴手套……)
6、我也想出來一個好辦法,我來給小兔、小狗和小貓織毛衣,好嗎?(好的)
二、講解示范
1、師:我先給小兔織毛衣,老師示范:織毛衣,織毛衣,織呀織,繞呀繞。
2、小朋友伸出小棒也來試試。老師根據(jù)語言的節(jié)奏畫,引導寶寶伸出手指模仿。
3、寶寶看那兒還有許多小兔、小狗和小貓沒有毛衣穿呢,我們一起來幫忙吧。
三、寶寶學習織毛衣。
1、教師用兒歌指導、幫助寶寶繞圈畫曲線。
2、過程中積極與幼兒互動:你織的是什么顏色的毛衣?你織的毛衣送給誰?問問小動物穿上毛衣暖和嗎?
4、扮演三種動物與幼兒互動:我喜歡你織的紅紅的毛衣,謝謝你!
活動小貼士:
創(chuàng)設一個具有情境的背景墻,會給幼兒帶來很大的視覺效應,幫助幼兒感受到冬天北風吹的寒冷景象。
小班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學習用側身動的方法帶著紙箱滾動,能夠克服困難,堅持把紙箱運到終點。
2、在參與集體活動中獲得愉快的情緒體驗。
活動準備:
1、每名幼兒一個紙箱(去掉兩頭折蓋),在戶外布置出草地場景(地墊)
2、背景音樂磁帶,小刺猬頭飾若干。安全要求:在搬運紙箱時注意安全,避免幼兒擁擠或相互碰撞。
活動過程:
一、導入:教師共同扮演角色,活動身體。教師出示小刺猬頭飾激發(fā)幼兒活動興趣,師幼一起伸伸臂、彎彎腰、蹦蹦跳等、活動身體。
二、展開:組織幼兒分組練習側身滾動動作。教師提醒幼兒分三組在兩處"草地"上練習側身滾動動作,注意兩人之間保持距離,不要碰到小朋友。幼兒自由玩滾動游戲,教師觀察、指導幼兒注意側身滾動時下巴要下壓,兩只手交叉放在胸前,雙腳要繃直,全身繃緊向自己的側邊做翻滾。
組織幼兒游戲:小刺猬運紙箱
1、出示紙箱,請幼兒幫忙運紙箱,不能用手、腳,引導幼兒說出用身體滾動的.方法帶著紙箱動。
2、幼兒分組練習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帶紙箱動。
三、運紙箱比賽:幼兒分三組,請每名幼兒拿一個紙箱,用側身滾動的方法將紙箱運到終點,最先完成任務的組獲勝。
小班美術教案 篇4
小班美術活動毛毛蟲(粘貼)設計意圖: 由于本班幼兒年齡比較小,從開學至今我們也開展了一系列美術活動,從這些活動中,我發(fā)現(xiàn)孩子們對粘貼活動的興趣比較濃厚,而且他們對色彩也比較敏感,本著一切從興趣出發(fā)的原則,我設計了這個活動。
一、活動目標:
1、學習將圓片片以不同顏色間隔開來連續(xù)的粘貼在紙上,并學習簡單的添畫 。
2、培養(yǎng)幼兒對手工活動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
二、活動準備:
教具:范例一幅(毛毛蟲)學具:畫好的樹葉圖每人一份;漿糊、各種不同顏色圓片片若干;毛巾人手一塊。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引起幼兒的興趣。 出示”毛毛蟲” 。提問:這是什么?( 毛毛蟲)請小朋友看看這個毛毛蟲是由什么形狀組成的?(圓片片)那這個毛毛蟲漂亮嗎?(漂亮)你們想做嗎?(想)。
2、教師進行示范,要求幼兒認真仔細的觀察,與此同時,著重講解操作中的要領。3、幼兒進行操作,教師進行指導。
4、教師對幼兒的作品進行分層次講評。
四、效果分析:
通過這個活動,可以看出小朋友們對粘貼活動有很大的興趣,也初步具備了良好的`手工活動的習慣,他們的作品非常的美麗。但是范例稍微小了一點,另外由于教師非常緊張,使得教師的最后的活動評價未能完成的很好。
小班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海底世界,感受大海的色彩美。
2、會大膽均勻地涂色,學習用波形海棉棒滾印海水的技能。
3、喜歡美術活動,體驗活動中的快樂。
4、根據(jù)色彩進行大膽合理的想象。
5、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作畫習慣。
【活動準備】
1、海底世界視頻;
2、油畫棒、已畫有魚的4開畫紙每人一張;
3、波形海綿棒人手一個;
4、藍色水粉顏料、濕毛巾每桌一個。
【活動過程】
一、(播放視頻:海底世界)引導幼兒欣賞,感受色彩美。
師:你們見過大海嗎?大海里有些什么呢?
師:是嗎?來看看大海里的魚和別的魚有什么不同?(大海里的魚真美)仔細看看這些魚是什么顏色的?
總結:大海里魚有紅色、黃色、紫色、藍色、綠色,五顏六色,五彩繽紛。大海真美!
二、引導學習用涂色、波形海綿棒滾印畫的技能。
1、師:今天,我們也一起來布置一個美麗的大海。老師拍了很多“海底世界”照片,看看這些照片有沒有剛才我們看到的大海漂亮呢?怎樣打扮這些照片?(用蠟筆涂色)
師:這個辦法真好,用油畫棒均勻地給魚兒涂上美麗的`顏色。
2、示范用波形海綿棒滾印波浪的方法。
師:(出示已涂完色的畫紙,邊講解邊示范)看老師已經(jīng)給照片打扮好了,你覺得還缺少什么?(海水波浪)。
師:是。。ǔ鍪静ɡ撕>d棒)今天老師教你們用海棉棒滾印海水波浪的本領。你們要認真聽、仔細看噢。
教師邊念兒歌邊示范:雙手抓住小耳朵,顏料里面滾一滾,輕輕放在畫紙上,推一推,滾一滾,再推推,再滾滾,波浪波浪出來了。
三、幼兒動手操作,教師指導。
1、師:孩子們,現(xiàn)在我們一起動手吧!先給照片用蠟筆打扮,然后再用海棉棒滾印海水波浪。
2、幼兒作業(yè),教師巡回指導。
四、結束部分。
師:來,把你們的作品都鋪在地板上,布置成一個美麗的大海,互相欣賞吧。(評講幼兒作品)
師:大海真美啊!走,我們請好朋友過來一起欣賞吧。
小班美術教案 篇6
設計理念:
下雨天的時候,幼兒都會被大人保護的很好,他們對雨天的概念真正的理解并不多,雨是從哪里下來的,雨下來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雨絲的模樣……所以讓幼兒用自己的雙手使用平時不起眼的材料去創(chuàng)造“雨”,去感受“雨滴”或者“雨絲”的.樣子。大大滿足了幼兒的興趣和需要。
教學目標:
1、學著用適量的漿糊把泡沫條粘到畫紙上。
2、感受粘粘貼貼的快樂,體驗視聽享受的別樣心情。
重點:幼兒操作用泡沫條來裝飾的下雨的天空
難點:能用泡沫條表現(xiàn)出各種形態(tài)的“雨滴”。
教學準備:
1、教師示范畫(事先用藍灰色調(diào)的水彩涂滿整個畫紙)
2、每人一份泡沫條(包裝水果的外泡沫套剪碎),每組一份漿糊。
3、一段有雷聲、雨聲的音樂。
4、下雨場景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 好大的雨
1、 教師出示有下雨場景的圖片
2、 師:你們在圖畫上看到人們手里都拿著什么啊?
3、 師:什么樣的天氣我們要帶傘。
4、 師:你們能學學下雨時雨滴的樣子嗎?(教師用動作引導幼兒學下雨的樣子)。
二、 紙上下雨
1、 教師出示藍灰色底的畫紙。師:今天我們要在這張紙上下雨。
2、 教師播放錄有雷聲的音樂。師:哇!打雷了?煲掠炅耍阈堑男∮晗孪聛砹。
3、 教師示范在紙上用小泡沫條貼出“零星小雨”。
4、 教師播放有下雨聲的音樂。師:哇,雨開始下的了哦!這個時候雨是什么樣子的?(很多,很快,很密)
5、 師:那我現(xiàn)在請一個小朋友來我的紙上下雨。
6、 教師繼續(xù)播放有傾盆大雨的音樂聲。師:嘩啦啦!雨又更大了。那這個時候雨下下來是什么樣子的了?(雨點更大、更密、更快了)
7、 教師再請一個小朋友來下雨,其他幼兒觀察仔細。
8、 教師播放伴有風的聲音的雷雨場景音樂。師:呼呼呼!刮風了,雨點被吹來吹去了。
9、 教師請個別幼兒上來表現(xiàn)刮風時的雨點。
三、 幼兒實際操作。
1、教師請幼兒在自己的畫紙上實際操作
2、注意提醒幼兒要一根一根的拿,漿糊涂的少一點。
3、師:現(xiàn)在我請小朋友在這灰蒙蒙的天空上下雨嘍。(教師一邊播放音樂)
4、幼兒操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個別能力較弱的幼兒。
四、 結束部分
1、 幼兒完成化作后,教師將幼兒的作品懸掛起來。
請幼兒相互欣賞作品,看看別人和自己下的雨有什么不一樣。
小班美術教案 篇7
教學名稱:
《會變的泥面條》
目標:
在玩泥游戲中,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發(fā)散思維,引導幼兒把搓長的泥塊與生活中熟悉的物體相聯(lián)系,并通過自己的操作使其更加形象化,感受活動的快樂。
準備:
各種顏色的橡皮泥,剪刀、小豆豆、模子、牙簽、火柴棍等。捏好的.泥工作品。
過程:
1、老師:“我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一團彩泥,你用什么方法使你的彩泥變個樣子!
2、提問:“你用什么方法玩的?”(請幼兒說出玩泥的各種方法。)
3、老師:“我們一起做個游戲,搓一搓彩泥比一比誰的彩泥又細又長。”
4、提問“你搓的像什么?”(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出已知的物品)。
5、“看看我把你搓的長條變成了什么東西?”(請幼兒說一說看見了什么,它們是怎樣做出來的?)
6、請幼兒把搓好的長條變一變,試一試能變出多少東西。(老師指導幼兒用那些輔助材料可以完成作品。)
7、幼兒的作品欣賞,向同拌介紹自己是用什么方法制作彩泥的,彩泥變成了什么?
【小班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小班美術教案【經(jīng)典】07-24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07-04
小班美術教案01-08
小班美術教案05-14
小班美術教案(精選)07-22
【薦】小班美術教案06-12
(優(yōu)秀)小班美術教案07-23
小班美術教案(薦)07-22
小班美術活動教案07-12
小班美術教案(優(yōu))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