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大班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7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的孩子,已經(jīng)從單純的關注自我轉到關注由我和自然現(xiàn)象的互動引發(fā)的變化上來了。我們以“過去-現(xiàn)在-將來”為主線設置活動,讓孩子們了解“我”是怎樣來的,同是引領孩子們從認識自己的變化到認識他人的變化,體驗成長的快樂。另外,還滲透了讓孩子們了解長輩對自己的關心愛護,學會感恩和關心他人。
活動目標:
1、通過開展主題活動,體驗畢業(yè)離園時的惜別之情。
2、從多方面了解自己和他人的變化,留下孩子的成長足跡。
3、引導孩子們學會關心他人,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一切,憧憬未來。
活動時間:xxx年小小月
活動地點:x幼兒園
活動人員:跨越組全體人員及家長
活動準備:
1、制定并下發(fā)活動方案以及“成長足跡”,教師制作樣本供家長參考。
2、向家長說明活動要求,廣泛征求家長的意見,與家長取得共識
活動內(nèi)容:
活動倡議:
1、成長的足跡成長的'精彩
“走過幼兒園的快樂生活,留下一串串足跡,當我長大后,它就是我最最寶貴的甜蜜回憶!”本學期家長們?yōu)橛變褐谱鞒砷L手冊。圍繞成長手冊的藝術性、教育性、參與性、豐富性、創(chuàng)意性等幾個方面的整體效果,每頁內(nèi)容、美感等展開評比。過程中,我們讓家長和孩子們逐一介紹了自己制作成長手冊的特色、體會。
在成長手冊中,有幼兒在園表現(xiàn)、精彩活動掠影、幼兒美工DIY等內(nèi)容巧妙地裝入手冊。沿著一串串足跡,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孩子快樂成長的過程,看到每個年齡段孩子不同的精彩瞬間,從中我們和家長也會體會到那甜蜜的回憶。在本次活動中家長們將會更深刻的了解幼兒,細致地解讀幼兒,讓幼兒成長冊能更恰當、全面地反映幼兒成長的過程,記錄孩子成長的足跡,更能成為孩子成長精彩的見證。
2、幼兒成長手冊評比活動
我們將通過畢業(yè)典禮將家長們制作好的“成長記錄冊”進行展示,讓更多的家長看到孩子們在幼兒園的點點進步,看到家長們與老師的辛苦,讓孩子學會感恩。
活動意義:
這是孩子們在幼兒園的最后一個學期了,家長和老師們用心的記錄下了對孩子們最殷勤的期盼,從依依呀呀的兒歌到充滿感情的故事,給家長們的驚喜不止這些,孩子們將告別幼兒園,成為一名小學生,老師和爸爸媽媽們希望你們好好珍惜在這里即將結束的快樂時光
通過活動,孩子們不僅將自己四年的幼兒園生活做了回顧,更加培養(yǎng)了幼兒感恩幼兒園、感恩老師、感恩父母的感激之情。
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玩迷宮游戲,復習10以內(nèi)的加減法。
2、對迷宮活動感興趣,發(fā)展邏輯思維能力,訓練手眼協(xié)調能力。
活動準備
故事掛圖《小花貓捕鼠隊》、題目卡、鉛筆。
活動過程
一、教師與幼兒一起玩“開火車”的游戲,導入活動。
教師當火車頭開火車,想要坐上火車的幼兒必須回答一道10以內(nèi)的'加減法題,才可以坐上火車,游戲結束時,教師說:“火車到站了,請小朋友下車吧!”
二、教師出示掛圖《小花貓捕鼠隊》講述故事,并引導幼兒回答問題。
1、小花貓們要到森林里去干什么?小老鼠藏在什么地方?小花貓怎樣才能找到小老鼠?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迷宮,看一看迷宮里面有什么?
3、迷宮入口提示的什么?(必須按得數(shù)是8的路線走,要不然會有危險)
4、請幼兒自己討論,自主發(fā)現(xiàn)迷宮的路線。
5、請幼兒根據(jù)討論的結果嘗試走迷宮。
6、教師與幼兒共同概括,總結出正確的路線。
三、操作活動
請幼兒按要求完成書上的作業(yè),幫迷路的小鴨子送回家。(路線要按照得數(shù)是5的方向走,才能安全的回家。)
延伸活動
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貓捉老鼠》的游戲。游戲玩法:所有幼兒圍成一個圓圈,手拉手舉起來做山洞狀,作山洞的幼兒一起說兒歌:老鼠老鼠壞東西,偷吃糧食偷吃米,我們請來小貓咪,捉住老鼠保住米。圈外放上沙包若干,作糧食。選五個小朋友做老鼠,在圈里想辦法鉆出洞口偷糧食,圈外兩名小朋友做貓。被捉到的老鼠就不得回洞了。游戲反復進行。
大班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通過多種感官感知夏季的來臨,掌握夏季的季節(jié)特征。
2、引導幼兒初步懂得夏季炎熱、干燥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要多喝水。
3、幫助幼兒認識幾種常見的降溫工具,并簡單了解人們夏季防暑降溫的方法。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小朋友都喜歡聽故事,現(xiàn)在老師給你們講一個《小狗不熱了》的故事,小朋友喜歡嗎?
教師講故事《小狗不熱了》
二、展開
1.認識夏天的'基本特征
教師:小朋友們,剛才老師故事中講的小狗一會戴涼帽、搖扇子,
一會又喝桔子水,吃西瓜、吃雪糕,這是說的什么季節(jié)的事呀?
(夏季)
。1)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嗎(夏季)
(2)你們是怎么知道夏季來到了,夏天有什么感覺呀?
夏天比起春天、秋天、冬天有什么不同?
(自由討論)
小結:夏季十分炎熱,穿的衣服比以前少了,吃的水果的種類比以前多了,昆蟲多了,樹葉也更茂密了。
2.讓幼兒知道夏天天氣炎熱,人們在這么熱的天該怎么辦。
。1)如果我們現(xiàn)在在院子里跑一圈,就會滿頭大汗的,夏天這么熱,我們該怎么辦呀?
誰能想出一些好辦法,讓我們在外面玩的時候不會這么熱?
。2)小結:在戶外時要注意防曬,不在烈日下玩耍,外出長時間在烈日下行走要打太陽傘,下午2點鐘太陽最熱,在很熱的夏天,要盡量減少這個時間外出。
3.引導幼兒討論: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涼快?
。1)小朋友們,你們有什么辦法能使自己過一個涼快的夏天呢?
比如你吃什么能涼快一些?
你怎樣做能使自己涼快一些?
和你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我們比一比誰想的辦法有多又好。”
。2)幼兒講述想出的涼快的辦法。
三.結束
1.引導幼兒交流,知道夏天要怎樣過才涼爽。
2.趣味練習:夏天的物品
讓幼兒了解夏天的物品有什么。
讓幼兒知道在游泳的時候,一定要爸爸媽媽跟著,一定要注意安全呀!
附故事《小狗不熱了》
小狗黃黃去旅行,心里高興極了。黃黃起了一個大早,背上自己的旅行箱九出發(fā)了。哎呦,今天的天氣可真熱啊,沒走一會,黃黃頭上的汗珠就滴答滴答落下來了,把黃黃穿著的小背心都濕透了,這可怎么辦呢?黃黃忽然記起自己的旅行箱里還有一頂太陽帽呢,趕快拿出來帶上,哇,涼快多了?墒菦]走一會兒,又熱了起來,黃黃又從旅行箱里拿出了自己的小扇子,上下一扇,真涼快。走著走著,黃黃覺得口渴難耐,又拿出了自己帶著的桔子水,哇冰涼的桔子水喝下去真痛快,黃黃覺得自己舒服多了,聰明的黃黃已經(jīng)不熱了。
大班教案 篇4
設計意圖:
在玩拋球體育游戲的時候,孩子們經(jīng)常會控制不住手拋球時的力量,而碰到小朋友,幼兒園里的廢舊效毛巾,常常沒什么用處,于是我就設計了這個活動。這樣的小球碰到孩子身上也不會疼。
活動目標:
1、通過彈布團,鍛煉幼兒的小手肌肉,學習用手指彈布團的方法。
2、通過其它玩法鍛煉幼兒腿部肌肉的發(fā)展。
3、培養(yǎng)幼兒動腦筋考慮利用廢舊布學習自制玩具。
4、提高動作的協(xié)調性與靈敏性。
5、樂于參與體育游戲,體驗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舊布每人一塊,皮筋每人一根,繩子每人一根。
2、筐子四個。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動腦筋學習自制玩具。
活動難點:
鍛煉小朋友的小手肌肉和腿部的力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隊形練習,同時跟教師做各種動作(學飛機,學解放軍,拍手等)。
2、熱身運動(毛巾操)。
二、基本部分
1、剛才我們用小毛巾可以做操,其實小毛巾還有很多的玩法,看老師把小毛巾變成了什么(教師做小布團)教師講解詳細的做法。
2、老師給每位小朋友都準備了一根皮筋,看誰做的最好(幼兒制作小布團)。
3、你們看小布團像什么?
4、它能怎么玩?(引導幼兒想出各種玩法,教師講解,并請幼兒學習。
玩法一
彈布團:
幼兒學習在地上用食指彈布團,第一個到終點的.為第一名。幼兒手指要瞄準布團,用力彈,使布團走的又快又好。
玩法二:
夾布團:
學習用雙腳前部夾布團,跳起用力拋出。
玩法三:
學習將小布團放在背上馱著走,放在頭上頂著走,保持平衡。
玩法四:
背靠背夾布團:
兩個小朋友背靠背夾布團走。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精神。
活動延伸:
老師給每位小朋友準備了一根繩子,動腦筋想一想,用繩子和布團還能怎么玩。(可以當毽子等等)引導幼兒想各種玩法,自由活動。
活動結束:
1、(幼兒圍成圓圈)看誰能把小布團變回成小毛巾,分別把毛巾和繩子放在筐子里。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玩完玩具要收整齊的良好習慣。
活動反思:
通過變換玩法,激發(fā)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的想法會很多,教師要給每個幼兒嘗試的機會,玩法不固定,可以采取分組比賽的形式等等,教師要根據(jù)幼兒的想法隨機應變。
體育游戲的趣味性,有助于促進幼兒正常發(fā)育和機能協(xié)調發(fā)展幼兒身體的各機能發(fā)展還不完全,根據(jù)其身心發(fā)展特點,幼兒需要得到不斷的體能訓練及提升,才能更好地健康成長。
大班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用跳躍的聲音唱出小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形象。
2.用"叮"和"恩"配唱。
3.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重點難點:
1、用跳躍的聲音唱出小星一閃一閃亮晶晶的形象。
2、環(huán)境與材料音樂錄音帶
3、指導用"叮"和"恩"配唱。
一次備課
欣賞歌曲
--教師為幼兒播放《閃爍的小星(一)》和《閃爍的小星(二)》。
--討論:這兩首歌里唱到的小星星有什么不同?
學唱歌曲
--播放《閃爍的小星(一)》,教師可請幼兒起立,雙手舉過頭頂,作捏攏放開的動作,模仿小星星閘眼睛的樣子,同時
跟唱。
--播放《閃爍的小星(二)》,請喲額面對小椅子,蹲下,雙臂放在小椅子上,頭枕雙臂,閉上眼睛模仿小星星睡著的樣子,同時跟唱。
合唱
--幼兒分為兩組,一組唱主旋律,一組唱襯詞,在教師的指揮下進行合唱。
--討論: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眨眼睛的小星星?用什么樣的聲音演唱睡覺的小星星?
--將《閃爍的小星(一)、(二)》連起來演唱。
活動反思:
1.“以聽為中心”,鞏固活動重點。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在音樂教學中“聽”是一切教學的根本,如果忽略了學生聽的.能力的培養(yǎng),那么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了,在聆聽中我們可以感受美的音樂,也是在聆聽中我們可以取長補短。因此我先請孩子們聽老師的范唱,讓孩子發(fā)現(xiàn)“老師的結束句是越來越慢的”、“老師唱得是有輕有響的”、“老師唱的是有感情的”……從孩子們的回答中,我感覺到他們在用心聆聽,也正是孩子們的認真傾聽,幫助他們成功的解決了活動重點——分辨音的強弱,并能連貫的運用到歌曲中去,改變了第一遍演唱時只會直著嗓子的演唱,重新展現(xiàn)了小星星調皮活潑的音樂形象。
2.“以譯為要領”,領悟歌詞意境!堕W爍的小星》雖然是孩子們耳熟能詳?shù)母枨畹俟痰臇|西往往也是很難改變的,孩子們已經(jīng)習慣了一成不變的演唱,習慣了喊叫式的演唱,因此改變他們的演唱方式是放在我面前的難題,由于旋律比較簡單,所以我決定從歌詞入手,在大家熟悉的語言環(huán)境中理解歌詞理解音樂,從而達到重塑音樂形象的目標。歌詞“一閃一閃亮晶晶”、“好像千萬小眼睛”等句子都是小星星活潑可愛的表現(xiàn),通過對歌詞的直譯理解,孩子在歌詞中領悟到了隱藏的音樂情感,改變了演唱方式,領悟了歌詞意境。
3.“以動為根基”,發(fā)揮創(chuàng)造火花。本次活動中的另一個重點是創(chuàng)編歌曲動作,于是我請孩子們先自己想象自己就是小星星,邊聽音樂邊做動作,在集體表演后請孩子們想想還有哪些動作,鼓勵孩子多“動”,動手、動腦、動眼,創(chuàng)編和別的孩子不同的動作。一堂有美感的音樂課應該是師生之間心靈的感應,心靈的共振,用心的投入才能營造出積極健康、活潑生動的教學氛圍,因此我試圖給孩子們營造出一個夢幻般的氛圍,在歌曲的前奏與尾聲,我采用高音區(qū)的伴奏,把孩子們帶入了音樂的世界中,用音樂來引導孩子們用純凈的聲音、清澈的聲音來演唱,使孩子們在星星的帶領下進入甜美的夢鄉(xiāng)。
小百科:閃爍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shǎn shuò。意思是指光亮晃動不定、忽明忽暗;(說話)稍微露出一點想法,但不肯說明確;物體忽隱忽現(xiàn),變動不定;顯露,現(xiàn)出。
大班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借助聲、畫、形等方式,充分調動幼兒多種感官積極參與,擴展幼兒想象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引導幼兒想象并用形體動作、繪畫等形式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文學作品。
活動準備:各類頭飾,小棍子,彩圈,橡皮筋,紙,筆
活動過程:
一、激發(fā)幼兒想象
老師帶來一只藍色的水桶,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也有一只這樣的水桶,你會用它來什么呢?
如果里面裝上水,你又會用它來做什么?
二、故事欣賞
。、幼兒聽音樂欣賞故事一遍。
你們的水桶可真神奇,有一個叫莎娜的小朋友,她也有一只神奇的藍色水桶,我們一起來聽個故事吧。
2、幼兒第二遍聽故事,并跟隨老師一起講故事。
故事好聽嗎?想不想再聽一遍啊?會講的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講。
三、故事表演:變水桶
1、單人用手變
莎娜的水桶真神奇,會變大變小,你們想不想變?怎么變呢?
把你們的手準備好,“越變越大越變越大,比比誰的水桶最大!”
2、集體用手變
我們剛才是一個人變,想不想和小朋友合作,用手變一個大大水桶?怎么變呢?來試試看。
。、用材料變
。ǎ保┯貌牧戏纸M變
a.變
剛才我們小朋友用手變了大大的水桶,除了用手還可以用什么來變大大的水桶呢?
老師也帶來許多材料,有圈、小棍還有橡皮筋。請小朋友分成三組,每組六人,一起想一想,怎樣用這些材料變一個大大的水桶?
我們先分組,比比哪組分得快站得好。
各組先商量一下,你們準備用什么材料怎么變?
b.展示
都變好了嗎?請你們把材料輕輕地送過去,先坐到小圓點上來,然后來讓大家看一看你們是怎樣變的。
剛才是哪一組小朋友用圈變水桶的?我們請他們先來表演一下。
問小棍這一組:你們是用什么變水桶的啊?愿意到前面來表演一下嗎?
那剩下的'這一組一定是用――――――橡皮筋變的了,你們又是怎樣變的呢?
。ǎ玻﹨R合材料變
我們分別用圈、小棍、橡皮筋變了三只水桶,能不能把這些材料都合起來,變成一個更大的水桶呢?再想一想,試一試。還是分成三組,每六人一組用不同的材料共同變一只大大的水桶。
4、幼兒分角色表演。
水桶變得好大啊,水桶里的還來了許多小動物呢,都有誰呢?
誰愿意當水桶?誰愿意當小動物的?扮演小動物的小朋友可以選一個
頭飾進行表演。
哎呀,我們當水桶的小朋友去演小動物了,水桶都快倒了,快找人來幫忙啊,找客人老師吧。
扮演小動物的小朋友聽音樂在桶中模仿各種動物快樂地游戲。
根據(jù)音樂“嘣”,水桶倒了,小動物們都回家了,小朋友們也結束游戲,回圓點坐下。
四、通過想象繪畫進行活動延伸
這真是一只神奇的水桶,(重新回到圖書上來)隨著水桶越變越大,水桶里的小動物也越來越多,又會來了哪些小動物呢?―――――
我們把它畫出來吧。這兒就有一只大大的水桶,讓小動物們都進來吧。
教師提供一張大大的畫紙,幼兒邊聽配樂朗誦,邊進行創(chuàng)作。
故事:
神奇的藍色水桶
剛剛下過一場雨,莎娜來到公園里,看到一只藍色的水桶。水桶里裝滿了水,莎娜輕輕地把手伸進去試試:“真舒服”!
她又把腳也伸進去:“哎呀-----”水桶變大了一點點。
這回,莎娜試著坐進水桶里,水桶又變大了!昂孟裨「滓粯影 !她嘩啦嘩啦地洗了洗臉。
然后,莎娜哧溜伸出腿,水桶也哧溜變大了。
這個時候,好朋友魯魯來了!岸嗪猛姘,我也要進去!”“好!”
水桶又變大了。
過了一會兒,朋友們一個接一個地跑過來,一起跳進了水桶里。
水桶越變越大,越變越大......
水桶里面好熱鬧!
這個時候,突然從水桶里嘩啦鉆出一條、兩條、三條、四條鯨魚!耙黄鹜姘!”他們說。
莎娜他們也說:“好啊,好!一起玩吧!”(水桶變得更大了,大得不得了)。
鯨魚們說:“我們來比賽,看誰先游到對岸,好嗎?”“好啊,好啊!”于是,大家騎到了鯨魚的背上。
鯨魚們嗖嗖嗖地越游越快,越游越快......
“啊,不得了啦!”“嘣”
水桶倒下來了......
大班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唱準跨度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結構。
2、感受新年的熱鬧,快樂的情緒。
3、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4、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鼓、鈸、鞭炮的聲音。
活動過程:
1、練聲
根據(jù)533|15|531|60|幼兒先聽,然后用“啦”來唱出來。
2、理解歌詞,學習歌曲。
教師:“前幾天我們過的什么節(jié)日啊?為什么要過這個節(jié)日呢?”(幼兒討論)
教師總結:因為是新的一年由開始了,人們心里很高興,為了慶祝所以要過元旦這個節(jié)日。
教師:“你知道人們是怎樣慶祝的呢?”(引導幼兒說出敲鼓、放鞭炮)
教師播放放鞭炮的聲音,用鼓敲歌曲中的節(jié)奏。讓幼兒模仿聲音。
教師:“為了慶祝這個節(jié)日,老師還準備了一首很好聽的歌曲呢!想不想聽聽啊?”
。ń處熓痉锻暾某槐椋
教師:“你感覺老師唱的哪個地方象剛才的聲音?你來學一學!”(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再來完整的聽一遍!這一遍你又聽到了什么?”(幼兒回答)
教師帶領幼兒根據(jù)歌曲的旋律說歌詞,2——3遍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來唱歌。集體合唱。
3、體驗歌曲的快樂情緒
教師:“你在唱這首歌的時候,你的心情是怎樣的.呢?那我們在唱的時候應該怎樣唱呢?”(幼兒說)
教師:“那我們根據(jù)你說的,我們一起來唱一遍,我們的臉上要怎么樣?”(教師帶領幼兒有感情的演唱一遍)
活動結束:教師:“我們一起去鞭炮吧!”(教師帶領幼兒做游戲)
活動反思:
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幼兒感興趣的事物所隱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教育的時機,提供適當?shù)囊龑;顒又饕憩F(xiàn)的是新年的笑聲,也就是把節(jié)日里喜慶的氣氛以及快樂的心情說出來、唱出來。整個過程都非常地投入,能夠掌握活動的重點:鼓和鞭炮的聲音(切分音)節(jié)奏。孩子們在活動中對新年的那份憧憬使得他們非常樂意用自己的各種感官來表現(xiàn)新年的快樂,在說說、唱唱、跳跳的過程中自然完美展現(xiàn)。
【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大班教案03-26
(經(jīng)典)大班教案07-31
(精選)大班教案07-30
大班教案(精選)08-10
大班教案03-27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12-24
大班教案(經(jīng)典)08-11
大班教案01-09
大班教案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