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9-24 18:43:33 教案 我要投稿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合集十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yīng)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10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必備】科學活動教案合集十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了解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激發(fā)探究昆蟲奧秘的欲望。

        2、發(fā)展細致的觀察能力。

        【活動準備】

        1、課件《昆蟲躲在哪里》。

        2、視頻:昆蟲的保護色。

        3、白板課件。

        重難點:知道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

        【活動過程】

        一、觀看有關(guān)昆蟲偽裝的課件,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你們見到過哪些昆蟲,它們都是什么樣子的?(什么顏色,什么形狀的)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神秘的昆蟲,他們在和我們玩捉迷藏的游戲呢?看你能不能一下子就把他們找出來?(播放課件)

        二、引導幼兒了解保護色,開展討論,積累經(jīng)驗。

        1、引導幼兒了解什么是保護色,以及保護色對昆蟲的作用。

        (1)師:小朋友的眼睛真棒,把剛才藏起來的小動物都找出來了,那么小動物為什么要躲起來呢?(請幼兒個別回答)

       。2)帶領(lǐng)幼兒討論:昆蟲為什么要有保護色?如果沒有保護色,它們將會怎樣?

       。3)師進行小結(jié):原來,剛剛的.昆蟲利用了保護色來偽裝自己,目的就是為了不被敵人發(fā)現(xiàn),躲避危險。

       。4)師:現(xiàn)在,我們知道了什么是保護色,昆蟲利用保護色來保護自己,驅(qū)除危險。那誰能來說一說你看到或聽過的這種類似的昆蟲呢?

        (5)幼兒相互討論,教師請個別幼兒簡單介紹自己知道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

        2、播放課件,了解一些常見的昆蟲,以及它的保護色。

        師:現(xiàn)在,我們來來揭開神秘昆蟲的面紗,看看他們躲在哪里,它們的保護色是什么樣子的?是如何保護自己的?

        3、播放視頻,讓幼兒知道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辦法。

        師:剛剛,我們只說到了保護色,現(xiàn)在,我們來看看昆蟲還有哪些保護自己的方法?

        4、教師進行相應(yīng)的小結(jié)。

        三、游戲活動:昆蟲躲在哪里。

        1、師:我們剛才學習了保護色,知道了昆蟲保護自己的一些方法,F(xiàn)在,我們的昆蟲也要和我們一起來做游戲了。看看誰能來找出它們?

        2、教師邊出示白板課件,邊介紹游戲規(guī)則:現(xiàn)在,我們來進行比賽吧。分成兩隊,一隊是蘋果隊,還有一隊菠蘿隊,找出一個獎勵一顆紅心,看哪組找出的小昆蟲多。

        3、幼兒進行找昆蟲游戲比賽,教師給獲勝隊相應(yīng)的獎勵。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能積極探索頂起紙板的有趣現(xiàn)象。

        2.探索不規(guī)則圖形紙板只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立體紙盒有很多個面,每個面都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提高手眼協(xié)調(diào)的能力。

        活動準備:

        幼兒人手一套不規(guī)則圖形紙板、各種立體空紙盒、一根吸管。

        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入,引發(fā)幼兒回顧經(jīng)驗。

        引導語:上次小朋友試過頂規(guī)則圖形紙板,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秘密?

        二、不規(guī)則圖形活動探索。

        1.幼兒初步探索頂不規(guī)則圖形紙板,如果也用吸管頂,請你們猜猜紙板有幾個地方能被頂起來?在什么位置?

        2.教師提出探索記錄的要求:在紙板能頂起來的地方用筆做個幾號。

        3.幼兒操作探索頂不規(guī)則圖形紙板的方法,并記錄。

        4.結(jié)合記錄,師幼分享交流。

        引導語:你們都試成功了嗎?在每個圖形上可以找到幾個能把它頂起來的點呢?在圖形的哪個位置上吸管能頂起紙板?

        師幼共同梳理,幼兒獲得有關(guān)使不規(guī)則圖形板平衡的經(jīng)驗。

        三、立體圖形探索。

        1.出示立體紙盒,提出問題,引導繼續(xù)探究引導語:這里有許多立體紙盒,你們能將他們頂起來嗎?到底能找到幾個地方把它頂起來呢?

        2.教師介紹材料,提出探究要求探索要求:頂立體紙盒是不是和頂不規(guī)格圖紙紙板一樣,也只有一個地方頂起來?請你們試一試,試完后,就在能把紙盒頂起來的地方做個記號。

        3.幼兒探究頂立體圖形紙板4.師幼分享交流:從中獲得立體紙盒有多個面,每個面都有一個能被頂起來的點。

        活動延伸:

        我們身邊還有很多東西,不知道到能不能也被頂起來呢?我們區(qū)角的時候,可以去試一試。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認識數(shù)字8、9、10并了解其意義

        2、認識數(shù)字8、9、10,能夠?qū)?shù)字與相應(yīng)數(shù)量的物體匹配。

        活動準備:

        1.大數(shù)字卡片1—10(2套)2、果樹3棵3、蘋果8個

        4、梨9個5、桃子10個

        活動過程:

        1、“拍手應(yīng)數(shù)字”復習數(shù)字1—7

        2、參觀果園導入活動,認識數(shù)字8、9、10

       。1)認識數(shù)字8、9、10,,初步感知數(shù)量8、9、10。

        (2)請幼兒說說水果可以用幾表示?例:出示數(shù)字8,說出8可以表示什么?

        3、幼兒操作練習

       。1)請幼兒給相應(yīng)的`水果送上數(shù)字。

       。2)請幼兒聽聲音匹配相應(yīng)數(shù)字。

        4、游戲:“1234567”

       。1)介紹游戲規(guī)則:“我們圍成圓圈邊走邊唱歌曲《1234567》,當老師說3個小朋友是一家時,大家就要找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組成一個家!

       。2)幼兒游戲3—4遍,教師引導能力較弱的幼兒找朋友。

        5、游戲:“數(shù)字蹲蹲”

        介紹游戲玩法:老師選4個小朋友分別拿上7—10的數(shù)字卡,教師手拿數(shù)字卡7,為游戲開頭,如“數(shù)字7蹲,數(shù)字7蹲,數(shù)字7蹲完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數(shù)字9蹲完數(shù)字8蹲”以此類推,直至4位小朋友全蹲完。

        6、教師總結(jié),結(jié)束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設(shè)計意圖:

        托班寶寶的認知,更多的是通過外部的感知逐步形成的,深秋的到來,形狀各異顏色不同的水果,刺激著寶寶的視覺,因此我設(shè)計了《水果寶寶回家》這節(jié)課,能根據(jù)水果的不同形狀和顏色的水果名稱進行分類,培養(yǎng)幼兒初步學習分類,體驗和同伴一起在故事和游戲中動手動腦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能根據(jù)3種水果的名稱進行分類。

        2.通過故事游戲體驗動手動腦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塑料筐1個,內(nèi)放蘋果、梨、香蕉各5—6個,帶有蘋果、梨、香蕉標志的圖片的塑料筐3個。

        2.根據(jù)故事內(nèi)容布置場景(漂亮的水果幼兒幼兒園、利用泡沫板制作了漂亮蘋果的家、梨的家、香蕉的家。)

        3.蘋果、梨、香蕉胸飾與幼兒相等。

        活動過程:

        一、以談話形式引出課題。

        師:太陽出來了,小鳥要上幼兒園了,那小寶寶們也要干什么呢?太陽落山了,小鳥回家了,幼兒園要放學了,小寶寶們有要干什呢?

        幼:上幼兒園。

        師:太陽落山了,小鳥回家了,幼兒園要放學了,小寶寶們有要干什呢?

        幼:回家。

        二、講故事,引導寶寶分果果。

        1.教師簡述故事《水果幼兒園》。

        2.出示水果和漂亮的水果幼兒園,和帶有水果標志的塑料筐。和幼兒一起認識水果并引導幼兒說出水果的名稱、顏色及特征。

        3.教師帶領(lǐng)寶寶利用實物水果一起講故事,學習水果的分類。

        “寶寶喜歡漂亮的水果幼兒園嗎?我們一起來看看那位水果寶寶來上幼兒園了”,“蘋果寶寶們來了,請送它們進水果幼兒園吧!保ㄓ猛瑯臃椒ò牙鎸殞殹⑾憬秾殞氄堖M水果幼兒園。)并把水果排好隊。

        “太陽落山了,小鳥回家找媽媽了,xx幫幫它,把它送回家吧!保ㄓ猛瑯臃椒ò牙鎸殞、香蕉寶寶送回家。)

        3.讓幼兒帶上水果胸飾,進一步感知分類。

        寶寶們想不想變成水果寶寶到水果幼兒園里玩會,幫寶寶戴上水果胸飾,讓它們在表演水果寶寶上幼兒園和回家的簡單情節(jié)。

        “哇!好漂亮的`蘋果娃娃、梨娃娃、香蕉娃娃呀!我們排好隊一起去水果幼兒園好嗎?”

        “到幼兒園了,蘋果寶寶進去吧,梨寶寶進去吧,香蕉寶寶進去吧。我們一起在幼兒園里唱歌做游戲,真高興。

        2.引導寶寶認識蘋果的家、梨的家、香蕉的家。太陽要落山了,水果幼兒幼兒園要放學了,水果寶寶要回家了,蘋果寶寶回家了,梨寶寶回家了,香蕉寶寶回家了。

        3.水果寶寶回家,讓幼兒根據(jù)胸飾上的水果,回各自的家。

        蘋果寶寶.梨寶寶.香蕉寶寶都找到各自相應(yīng)的家。

        4.活動結(jié)束,和水果寶寶做游戲。

        活動延伸:

        制作精致的水果卡片投放到發(fā)現(xiàn)區(qū),引導寶寶按圖片進行分類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教學、學習目標及相對應(yīng)的課程標準:

        1. 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觀察自己或他人的指紋圖樣,讓學生認識每個人指紋的獨特性,學習一些觀察與研究的方法。 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2. 過程與方法:能通過對自己指紋的觀察,學會發(fā)現(xiàn)和提出問題,提出合適的問題。能根據(jù)問題,制定簡單的科學探究活動方案。

        3.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觀察、研究和實驗中培養(yǎng)學生樂于合作,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在科學學習中讓學生養(yǎng)成注重事實,尊重他人意見,敢于提出不同見解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難點:認識每個人的指紋具有獨特性。提出合適的問題,制定研究的方案。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透明膠帶、剪刀、白紙、表格、放大鏡、圖畫紙、印泥、橡皮泥、水彩筆、鉛筆等。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 “魔術(shù)“引入。

        師:同學們,你們喜不喜歡看魔術(shù)表演?接下來老師就來給大家表演一個小魔術(shù)。不過表演魔術(shù)可是需要助手的,你們誰愿意來做老師的助手呢?不過老師要選的助手是有條件的。出示課件。

       。ㄒ、我是班中最高大的男生,我的'手很大,手指很粗,力氣也很大。 二、我是班中最小巧玲瓏的女生,我的手和手指很小,力氣也很小。)

        請兩位同學上臺,老師請他們留個手印做紀念。取白紙在白紙上印手指印。

        師:老師把這兩個手指印調(diào)換一下,現(xiàn)在不知道是誰的手指印了。不過沒有關(guān)系,老師很快就能分辨出來。(教師給大家做一個實驗:把少量碘酒倒在金屬瓶蓋里慢慢加熱,移近白紙,白紙上便會出現(xiàn)清晰的棕色指紋。)

        師:現(xiàn)在看到了什么?(教師把分辨出來的手指印向同學們展示一下)老師的魔術(shù)是不是成功了。給老師一些掌聲吧。你們知道這手指印是什么嗎?(指紋)。

        2. 出示幻燈片(導入奇妙的指紋一課)。

        二、 新授

       。ㄒ唬 研究指紋

        1. 提出問題。

        師:指紋這么奇妙,你們都想研究關(guān)于指紋的什么問題呢?

       。▽W生提出問題,教師直接在課件上展示出來。)

        2. 篩選問題。

        師: 同學們提出的問題可是真多。‖F(xiàn)在請你們仔細分析一下我們的問題,哪些我們可以在這一節(jié)課上就能解答呢?

       。ㄒ龑W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篩選)

        問題:

       。1)我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2)我的指紋和同學的一樣嗎?

       。3)我和老師的指紋是不是一樣的?

        (二) 拓印指紋

        1. 導入。

       。1) 你們是否知道你的指紋在什么地方呢?誰能給老師指一下?

       。▽W生指出自己指紋的位置)

        (2) 那好我們就開始研究吧。ㄕ乙晃粚W生,拉著學生的手走到教室的一端)用放大鏡觀察一下吧。ㄔ僮叩浇淌业牧硪欢耍┰跓艄庀掠^察一下吧。(面向全體)我想在酒精燈上加熱一下大家說行不行?在液體里泡一下可以嗎?

       。3) 這樣觀察太麻煩了,誰能給老師想一個辦法?(引導學生說出把指紋拓印下來研究)

        2.拓印指紋。

       。1) 為了研究的方便,我們要把指紋印下來。和自己的同學討論一下,怎樣才能把我們的指紋印下來呢?(學生討論)

        (2) 教師提出要求

        ·小組成員互相幫助

        · 注意紀律,不要大聲喧嘩。

        · 注意衛(wèi)生

       。3) (學生利用自己的方法進行拓印,教師巡視指導)

       。4) 考察學生的方法,及時的發(fā)現(xiàn)并給予表揚。

        (5) 展示一下自己拓印的指紋。

        3. 研究問題。

        (1)分小組研究問題。討論交流研究方法和在研究中應(yīng)注意的問題。教師布置要求:①搞好分工。②注意紀律。③做好記錄。

        (2)集體解決問題。

        鼓勵學生動起來?梢韵蚱渌耐瑢W借指紋;也可以向老師借指紋。

        (3) 教師巡視指導,提醒學生做好紀錄。

        4. 交流答案,展示研究成果。

        (引導學生將研究的方法、過程、研究的結(jié)果和遇到的問題都說出來。其他學生認真地傾聽。)

        5. 指紋的分類。

       、 教師出示三種指紋類型,主學生觀察它的形狀和我們?nèi)粘I钪械哪姆N物品十分相像?根據(jù)自己的觀察,給這種類型的指紋起出自己喜歡的名字。(適時的表揚學生的回答)

       、 總結(jié)出:人的指紋大致可以分成三類:弓形、箕形、斗形。(幻燈出示三種類型指紋的特征)

       、 引導學生觀察自己的指紋屬于哪種類型。

        6. 知識擴展。

       。1) 師:現(xiàn)在到了獎勵的時間了,老師這有一本有關(guān)于指紋知識的小冊子。這上面有我們剛才在課堂上沒有解決的問題的材料。你們想不想看一看呢?這是一本贈給熱愛科學,樂于思考的孩子的。你們是不是這樣的孩子呢?請班長代表全班同學到臺上領(lǐng)下去。

       。2) 指紋畫創(chuàng)作

       、 向?qū)W生展示一些中外有趣的指紋畫。

       、 鼓勵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指紋畫。(播放一段音樂,讓學生進行指紋畫創(chuàng)作)。

       、 展示自己的指紋畫。(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指紋畫進行評價)

       。3) 特色作業(yè)

       、 回到家后把爸爸、媽媽的指紋拓印下來做一個家庭指紋檔案。

        ② 研究一下自己的趾紋?匆豢茨愕闹杭y和你的指紋有什么相似或是不一樣的地方。

        三、 總結(jié)

        同學們,這節(jié)課我們認識了一個我們本來很熟悉但又不太詳細的知識,它是我們的朋友——指紋,有關(guān)于它的知識,你們還想再繼續(xù)研究嗎?那么,這項研究就交給你們了,老師祝你們成功。下課。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感受水的流動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無味的,體驗玩水的樂趣。

        2、了解水的作用,知道人離不開水,教育幼兒節(jié)約用水。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調(diào)動幼兒思維的積極性,初步培養(yǎng)幼兒的探索精神。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xiàn)象感興趣。

        活動重難點:

        感受水的流動及物品在水中的沉浮,知道水是透明無味的,體驗玩水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小盆若干只,能盛水的各種小件容器。

        2、小型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邊玩水邊提問

        1、教師將玩具、容器等放入裝滿水的盆中,邊玩邊自語:“怎么玩具倒入水中后有的沉下去,有的浮在水面上?……”

        2、教師用兩個容器相互盛水并傾倒,讓幼兒看水從容器里流到盆里。

        二、小朋友分散玩水

        1、幼兒挑選自己喜歡的容器、玩具,隨意玩水。

        2、師:請大家試一試,哪些玩具會沉下去?

        3、教師巡回指導幼兒玩水,并對幼兒在玩水中的嘗試精神和得出的嘗試結(jié)論作評價。

        三、小朋友感受到水的流動

        1、教師請小朋友把盆里的玩具試著拿出來。

        師:誰能試一試幫著老師把水取出來?你用什么方法取水?(提醒幼兒一定要裝滿,不能灑)

        2、給幼兒有漏洞的容器,讓幼兒進一步取水。

        3、你還能想出什么辦法讓水流動?水流動時會發(fā)出什么聲音?

        四、幼兒觀察水的流動和顏色

        1、聽聽水流進塑料袋的聲音。

        2、看看水是什么顏色。

        3、在塑料袋上戳個小洞,請幼兒用飲水的杯子接水,聽聽水流進杯子的`聲音,聞聞、嘗嘗水的味道。

        教師總結(jié):水無色無味,流動時會根據(jù)水流的急、緩與流入不同的容器,發(fā)出不同的聲響。

        五、鼓勵幼兒用滴管、水槍、針筒、塑料袋、顏料等嘗試各種玩水的方法

        、

        活動反思:

        教師巡回指導,并提問:哪些地方可以玩水?水有什么用途?

        在這一活動中主要是引導幼兒了解水的性質(zhì)、作用,激發(fā)幼兒保護水源、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活動中激發(fā)幼兒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發(fā)展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讓幼兒運用自己的感官,感知發(fā)現(xiàn)水是無色、無味、沒有形態(tài)、能流動的液體。 幼兒在操作、觀察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愉快地感知了水的特性,在游戲中體驗了玩水的樂趣。由此看出,玩水活動的設(shè)計符合《幼兒園規(guī)程》中的教育原則,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思維,是當前教師在教育中一個值得探討的內(nèi)容。無論是玩水活動還是其他活動,教師都應(yīng)考慮到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說出梧桐樹的名稱,感知其外形特征,了解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

        2、初步學習由上及下由遠及近的觀察。

        3、在“躲貓貓”的游戲中,體驗活動的樂趣。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幼兒在生活中經(jīng)常能看到梧桐樹。

        物質(zhì)準備:1、預先在戶外選擇一棵梧桐樹。

        2、用梧桐樹葉制作的小動物。

        活動過程

        1、出示樹葉拼貼畫,引發(fā)幼兒尋找樹葉的愿望。

        教師:這是什么?它是用什么做的?這是什么樹的樹葉?

        2、觀察梧桐樹,感知梧桐樹的特征,說出梧桐樹的名稱。

        ——教師:這是什么樹?我們站在遠處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抱一抱。分別觀察梧桐樹的樹干、樹皮、樹葉是什么樣的。

        ——拾一片樹葉,幼兒仔細觀察,引導幼兒大膽想象樹葉像什么?

        3、引導幼兒發(fā)現(xiàn)梧桐樹的好處。

        ——教師帶領(lǐng)幼兒站在太陽下和樹陰下,感受溫度的變化。

        ——教師:你喜歡梧桐樹嗎?為什么?

        4、教師帶領(lǐng)幼兒玩“躲貓貓”游戲。

        請幼兒找一棵梧桐樹站好,教師尋找躲藏起來的幼兒,找到幼兒后,請小朋友說出梧桐樹的一個特征,教師可以這樣提問:你怎么知道這是梧桐樹的?

        活動反思

        活動的幼兒的積極性很高,收獲也很多。只是幼兒在做實驗中急于想動手操作,沒聽清老師的注意事項,活動紀律比較混亂?梢娪變旱奶剿骱桶l(fā)現(xiàn)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yīng)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yīng)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huán)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感受艾瑪?shù)捏w色和大森林的關(guān)系。

        2、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jīng)驗。

        3、萌發(fā)對動物的興趣,樂意親近小動物。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重難點:

        感受艾瑪?shù)捏w色和大森林的關(guān)系。

        獲得動物體色是保護色的經(jīng)驗。

        活動準備:

        課件、每人一只大象圖片,畫紙、油畫筆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課件、引起興趣。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件禮物,是什么禮物?

        2、艾瑪捉迷藏,什么是捉迷藏?

        3、艾瑪和誰玩捉迷藏呢?

        二、觀看課件,分段理解故事內(nèi)容。

        1、艾瑪可能會躲在哪里?為什么?

        2、我們看看是不是艾瑪?是什么?

        3、小鳥找到了艾瑪嗎?

        4、小鳥一下就發(fā)現(xiàn)了誰?它為什么一下就發(fā)現(xiàn)了熊貓和七星瓢蟲?

        5、小鳥為什么沒有發(fā)現(xiàn)枯葉蝶、竹節(jié)蟲呢?

        小結(jié):原來這些小動物就是找一個周圍顏色和自己身體很相近的地方躲起來,這樣就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小動物就是利用這個本領(lǐng)來保護自己,躲避天敵的。

        6、故事中,艾瑪還是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的?

        7、在我們生活中,艾瑪可以去哪些地方躲一躲?

        三、幫助艾瑪?shù)呐笥讯闫饋怼?/p>

        1、出示艾瑪?shù)呐笥褕D片,引導幼兒觀察,你喜歡哪只大象?為什么?

        2、它們的顏色怎么樣?(很相近)。

        3、請你去想辦法,讓艾瑪?shù)腵朋友躲起來。

        4、展示幼兒作品,互相欣賞。

        四、拓展。

        1、我們來看看這幅圖片中有誰躲起來了?他們躲的好嗎?為什么?

        2、小結(jié):原來解放軍叔叔也是向動物學來的本領(lǐng),其實生活中還有許多地方也是從動物那里學到的本領(lǐng),我們一起去發(fā)。

        活動反思:

        知道生活中有許多地方人類向動物學習本領(lǐng),激發(fā)幼兒更大的探索興趣,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活動中,幼兒的思維活躍,擴展了他們想象的空間,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同時激發(fā)了幼兒對大自然的探索欲望。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教學目的:*感知萬花筒的基本構(gòu)造,學習拆裝萬花筒。

        *通過實踐活動驗證自己對萬花筒內(nèi)部構(gòu)造的猜測,理解形成美麗圖案的原理。

        *培養(yǎng)幼兒的探究精神。

        活動準備:可拆卸的萬花筒與幼兒人數(shù)相等、玩過萬花筒

        活動過程:

        一、激起幼兒探索的興趣。

        1、 提問:小朋友在玩萬花筒的時候看到里面是什么樣的?(幼兒可邊玩邊說)

        2、 提問:“請小朋友看看、猜猜萬花筒里會有些什么使它能變化出美麗的圖案?”

        二、探索萬花筒里的奧秘

        探索一:拆開萬花筒

        1、 幼兒嘗試拆開萬花筒,先拆好的幼兒教不會拆的幼兒如何拆。

        2、 提問:“說說萬花筒里有什么?”

        3、 小結(jié):萬花筒里有三塊長方形的鏡子,有各種顏色、各種形狀的小片片,還有裝片片的小盒子。

        探索二、探索形成美麗圖案的.奧秘

        1、 提問:“美麗圖案是如何變出來的呢?請小朋友玩玩看看萬花筒中的三樣東西,找找原因!

        2、 幼兒自由探索,教師根據(jù)幼兒出現(xiàn)的不同情況進行指導。

        1)指導組裝萬花筒的幼兒看看不同鏡片的擺放會出現(xiàn)什么樣的情況。

        2)指導在桌面上探索三樣東西的幼兒用一面、兩面鏡子照照片片或其它的東西。

        3、 幼兒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教師根據(jù)幼兒探索的情況小結(jié)。

        小結(jié)重點:美麗的圖案是小片片和鏡子中的影子組合出來的圖案。

        4、 幼兒組裝拆開的萬花筒。

        三、激起幼兒下一次活動的興趣

        導語:今天小朋友自己嘗試著拆開了萬花筒,找到了變化出美麗圖案的小秘密,還把它又重性,組裝好了,真不簡單。下一次,我們來……(根據(jù)幼兒在課堂上出現(xiàn)的新的興趣點提出)

      科學活動教案 篇10

        活動目標 :

        1、看看、說說生活中常見的紙。

        2、讓幼兒初步了解各種顏色,知道各種紙的用途.

        3、嘗試用團、拋、踢等不同的動作玩紙,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準備:

        餐巾紙、手工紙(紅黃藍綠)、 超市的廣告紙、報紙;紙盒,紙箱等輔助材料。

        活動過程:

        1.引出課題。這是——出示紙盒。

        老師:小朋友,猜一猜這個紙盒里放了什么,小朋友如果猜不到,就請你們小眼睛看老師會從紙盒變出什么出來,菠蘿菠蘿蜜變變變……哇,老師便出了一張什么紙呀?(餐巾紙)

       。1)餐巾紙 (生活)---邊出示邊說 這是---餐巾紙。

        教師提問:我們干什么的時候會用餐巾紙啊 ?餐巾紙幫寶寶擦什么?你是怎么擦的?擦過的餐巾紙放哪里?

       。2)我的紙袋里還有——出示手工紙 (顏色)

        提問:這是什么顏色的手工紙?(紅黃藍綠) 手工紙可以干什么?(可以剪、可以撕)

        游戲:手工紙變變變,變架飛機飛飛飛……

       。3)肯德基的廣告紙

        提問:小朋友在廣告紙上看到了什么?

        討論:你想到肯德基吃什么東西? 六一兒童節(jié)爸爸媽媽有沒有帶小朋友去吃肯德基啊?吃了什么東西?

        (4)我們再看看,紙袋里還有—— 報紙 (新聞)

        提問:報紙上是寫什么的?是誰看的?(給小朋友們沒人發(fā)一張報紙)報紙上有什么?(黑色的字,還有畫)

        小結(jié):寶寶長大了,也來看新聞、看故事。

        3.玩報紙

       。1)老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報紙我們可以怎么玩呀?

        超級捏捏捏。▓F成球)

        捏捏捏,用力捏。誰的球小?誰的球大?

        (2)報紙要怎么樣才能到我的'紙箱里來。

        拋——我的報紙球,飛起來嘍!

        踢——我的報紙球,踢起來嘍!

        滾——我的報紙球,滾過來嘍!

        4.送紙球?qū)殞毣丶。“老師請寶貝們把報紙送回家?/p>

        5.老師還給寶貝們準備了一個禮物,小眼睛看老師,這是什么呀?(花)對,現(xiàn)在老師請小朋友跟我一起玩?zhèn)游戲,老師手上拿這一束花,我要問小朋友這是用什么做的,小朋友要把我面前的材料拿過來給我好不好……

        結(jié)束:老師要將這些美麗的花朵放在我們活動區(qū),我希望小朋友們要好好的愛護它們,我們的小朋友也要健健康康,茁壯成長像花朵一樣美麗,現(xiàn)在請小朋友們?nèi)ド蠋?/p>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的活動教案05-31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4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