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手小腳的教案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手小腳的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手小腳的教案1
活動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快和慢、重和輕的變化。
2.愿意參與活動中讓手腳動起來。
3.在音樂活動中感到快樂。
4.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1、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和慢、重和輕
2、讓手腳隨著節(jié)奏的快慢、輕重動起來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快慢、輕重的音樂各一段
2.一只鼓
活動過程
。ㄒ唬、引起興趣
音樂游戲《黃老先生有塊地》,讓幼兒模仿小動物的聲音。
。ǘ觿邮
1、教師:“王老師今天帶來了一個小鼓,現在我來敲一敲這個小鼓,請小朋友來聽一聽,我先敲第一遍:XXXX(慢)
2、我再敲第二遍:XXXXXXXXXXXXXXXXXXX(快)
3、提問:“剛才老師敲的兩遍聲音一樣嗎?
4、教師:“我們現在跟著小鼓的聲音來拍拍手吧,請你仔細聽好老師敲的是快還是慢!庇螒蚍磸蛢纱。
。ㄈ)、動動腳
1、教師:“現在老師再敲一敲這個小鼓,請小朋友來聽一聽這次敲的聲音。我先敲第一遍:XXX(輕)
2、我再敲第二遍:XXX(重)
3、提問:“剛才老師敲的兩遍聲音一樣嗎?
4、教師:“我們現在跟著小鼓的聲音來踏踏腳吧,請你仔細聽好老師敲的`是重還是輕!庇螒蚍磸蛢纱。
。ㄋ模、動手動腳
小朋友,剛才小鼓敲得快和慢時,我們做了什么動作?敲得重和輕時,我們又做了什么動作呢?咱們再來玩一次,看看誰的小手小腳最能干。
。ㄎ澹⒙犅犚魳
1、教師:“小朋友能聽懂小鼓說話,聲音可以重可以輕,可以快可以慢,現在我們來聽兩段音樂,聽聽它們有什么不一樣,我們先聽第一段。”——播放快節(jié)奏音樂,幼兒可以隨音樂拍手。
提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
2、我們再來聽一段音樂——播放慢節(jié)奏音樂,幼兒可以隨音樂拍手
提問:“這段音樂聽起來怎么樣?”
3、根據音樂模仿動物形象
A、師:“現在我們來根據音樂模仿小動物,想一想聽到快節(jié)奏的音樂我們可以模仿什么動物?聽到慢節(jié)奏的音樂我們可以模仿什么動物?那聽到重而響的音樂呢?聽到輕聲的音樂我們可以模仿什么動物?
B、師幼共同隨著音樂模仿各種小動物。
活動反思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欣賞音樂的同時,感受到音樂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活動的興趣。
小手小腳的教案2
活動目標
。ㄒ唬﹪L試用重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體驗活動的樂趣。
(二)學習制作標記表示大小分類的結果。
活動重難點
(一)重點:嘗試用重疊的方法比較物體的大小。
。ǘ╇y點:學習制作標記表示大小分類的結果。
活動準備
(一)幼兒事先學唱歌曲《碰一碰》。
(二)幼兒用書第7冊第7頁。
活動過程
。ㄒ唬┬∈中∧_比一比——嘗試用重疊的方法比較手或腳的大小。
1、幼兒隨音樂用重疊的方法比較手的大小。
教師:小朋友們,我們來和好朋友比比手的大小吧,可以怎么比?(引導幼兒運用重疊的.方法比較。
教師:找一個朋友比一比,找一個朋友比一比,比哪里?小手比小手。(幼兒隨音樂做動作,用重疊的方法比較手的大小。)
教師:再換一個朋友比一比。(隨音樂再次游戲。)
2、運用重疊的方法比出大手王。
教師:誰是我們班的大手王?我們再來比一比,如果你的手小,請回到位置上,如果你的手大,請繼續(xù)找人比。(幼兒根據要求繼續(xù)隨音樂游戲。)
3、用同樣的方法比出小手王、小腳王、大腳王等。
。ǘ┬臃忠环帧^察鞋子的不同特征并進行分類。
1、觀察鞋子的不同特征。
教師:這些鞋子都一樣嗎?它們有什么不同?
2、嘗試按大小特征將鞋子分類,并進行連線。
教師:這里只有2個鞋架,怎么分呢?(當幼兒分成3類時,如根據款式、顏色分,引導發(fā)現只有2個鞋架可以放,提示根據大小分類,并用連線表示。)
3、幼兒將鞋子分類放進鞋架里,并制作標記。
教師:有什么辦法讓媽媽知道1個鞋架放大鞋子,1個鞋架放小鞋子?(當幼兒根據大小分時,啟發(fā)幼兒制作標記表示分類結果,如給大的鞋架上畫上大圓點,給小鞋架畫小圓點。
小手小腳的教案3
活動目標
讓幼兒熟讀兒歌并在老師的提示下自己背誦。
讓幼兒了解小手小腳的用途。
材料準備
幻燈片
活動流程
1. 師生互動。老師提問;小朋友你的小手能干什么啊?幼兒回答干什么,例如吃飯,穿衣服等。小腳能走路。
2. 老師出示幻燈片,讓幼兒說出幻燈片里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3. 老師用小花貓的聲音告訴幼兒,今天小小花貓給我們帶來了一首小兒歌,小朋友想不想聽?幼兒回答“想!”老師誦讀,幼兒聽。
4. 老師問幼兒:這是小花貓給小朋友的禮物,你們想不想要?幼兒回答“想要!”老師說:那小朋友就和老師一起把小兒歌學會吧,小花貓的小禮物你就收到了。幼兒回答:“好!
5. 老師帶幼兒讀兒歌,反復讀。
6. 老師問幼兒:“小花貓帶來的小禮物收到了嗎?”幼兒回答:“收到了!”找個別幼兒讀兒歌,老師適當的提醒。對于讀的好的幼兒給予表揚
7. 教程結束,老師提示幼兒,小花貓現再累了,我們把小花貓送回家吧。讓幼兒一邊讀兒歌,老師關掉幻燈片。
8. 幼兒休息
活動延伸
1. 幼兒能跟琴唱《我有一雙小小手》
2. 幼兒能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小手小腳的教案4
活動由來及設計思路:
歌唱是一種集語言、音樂、表演為一體的綜合藝術,同時也是再創(chuàng)造的藝術!缎∈中∧_》這首歌曲歌詞內容和幼兒非常貼近,適合中班幼兒接受和理解;在旋律方面,音域在1~6之間,一字配一音,通過最后一小節(jié)的歌詞創(chuàng)編,引導幼兒靈活地學習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
活動目標:
1、感受歌曲活潑、愉快的情緒,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2、通過創(chuàng)編歌詞及相應動作,發(fā)展幼兒的創(chuàng)造力和初步合作能力,感受音樂創(chuàng)編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幼兒初步學唱歌曲《小手小腳》,能用自然、歡快的聲音演唱歌曲。
重點、難點:
一音多字的演唱方法和合作創(chuàng)編歌詞和動作。
活動過程:
1、發(fā)聲練習:
教師:請小朋友用最好聽的聲音來回答呂老師。
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哪里?
幼兒:大拇指(中指、小拇指、無名指、食指)在這里。(展示出相應的手指)
2、復習歌曲《小手小腳》,要求幼兒用歡快、自然的聲音演唱。
小手小腳的教案5
活動目標:
1、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著改編兒歌。
2、培養(yǎng)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3、發(fā)展幼兒思維和口語表達能力。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活動準備:
幼兒的手印腳印
活動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哪個小手印、腳印是自己的。
2、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便于幼兒記憶,帶領幼兒重復念兒歌并學做動作。
3、改編兒歌: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么本領,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
小手小腳的教案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觀察自己的手和腳,認識手和腳的基本部分。
2、通過游戲的方式,掌握五根手指的名稱。
手和腳是我們的好朋友,它們能幫我們做很多的事情。那,我們的`小手小腳有時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今天來認真看一看。
哦,我發(fā)現了:我有兩只手,每只手有5根手指頭。前面是手心,后面是手背。
哎呀,我的手指頭上有花紋。而且每一根手指的花紋都不一樣哦!老師告訴我們這叫“指紋”。每一個人的指紋都是不同的,我們來互相看看吧!
脫下鞋襪看一看:我們的腳又有幾部分呢?腳趾、腳心、腳背、腳跟。有的部分和手差不多,有的卻不同。我們還發(fā)現老師的腳比我們的腳要大好多呢!
小手小腳的教案7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小手小腳探索不同的聲勢節(jié)奏,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2.感受用聲勢節(jié)奏為4/4拍樂曲伴奏的樂趣,形成初步的節(jié)拍韻律感。
活動準備
教具:小手小腳圖片,指揮棒,4/4拍音樂,磁性黑板。學具:幼兒每人一套小手小腳圖片。
活動過程
一、出示小手小腳圖片,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引導語:老師請來了和我們關系很密切的兩位好朋友,它們是小手和小腳。小手、小腳要和小朋友玩捉迷藏的游戲,你們看見小手圖片就拍拍手,看到小腳圖片就請跺跺腳,看誰看得清,做得對。(教師交替出示小手和小腳圖片,并且不斷變換節(jié)奏,請幼兒隨圖片的變化有節(jié)奏地拍手、跺腳。)
二、給小手小腳排隊,創(chuàng)編不同的`聲勢節(jié)奏
1.請幼兒拿出印有小手和小腳的圖片,把圖片排排隊,并嘗試用拍手、跺腳的動作把排出的節(jié)奏表現出來。(幼兒自由操作排圖片,教師巡回觀察指導,鼓勵幼兒排出不同的聲勢節(jié)奏。)
2.請個別幼兒說出自己的排列方式,教師在黑板上展示,并引導幼兒集體用拍手、跺腳的動作表現。
3.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總結出“小手和小腳共有六種不同的排列方式”,讓幼兒試著把這六種不同的聲勢節(jié)奏連起來,并用動作表示。
三、嘗試用聲勢節(jié)奏為4/4拍樂曲伴奏
1.請幼兒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節(jié)拍。
2.在小手、小腳節(jié)奏圖的提示下,幼兒第一次嘗試用創(chuàng)編出的六種聲勢節(jié)奏為音樂伴奏。
討論表演的情況,請幼兒找出不足并想出解決的辦法。
3.提出新要求,請幼兒再次練習用聲勢節(jié)奏為音樂伴奏。
4.變換聲勢節(jié)奏順序,讓幼兒繼續(xù)學習為樂曲伴奏。
5.講評活動情況自然結束活動。
小手小腳的教案8
一、親密活動:大龍球找朋友
1、請家長帶寶寶面向教師席地而坐成一個半圓,教師跪坐在對面。
2、師:“寶寶,我是邵老師,旁邊的這位是張老師,因為邵老師是第一次和你們見面,所以很想知道你們的名字,我請大皮球來找朋友,如果大皮球找到你,你就抱著皮球到老師身邊來,把球還給老師,再介紹自己!
教師邊拍球邊說:“大皮球,找朋友,咕嚕咕嚕找到了你。(然后將球拋給了貝貝)先請貝貝來介紹一下自己好嗎?”(大家好,我是貝貝)大家一起拍手說:“貝貝,貝貝,歡迎你!
3、請家長鼓勵寶寶獨自走到教師面前大膽介紹自己,直到每位寶寶都上來介紹自己。
二、走線活動:歡樂動物園
1、今天,老師要帶著寶寶們上動物園去玩,動物園里有好多小動物呢。
2、引導寶寶在內側的線上與媽媽(在外側的線上)走,老師說:“看,飛來了一只小鳥”“小兔跳來了”“來了一只大象”“來了一只大老虎”“游來了一條小魚”等,引導寶寶做相應的動作。
三、操作活動:蔬菜水果分類
1、教師示范:“先拿工作毯,大拇哥伸進去,靠一靠,鋪鋪平,再去拿玩具。大拇哥按住紅點點。”
2、操作:蔬菜水果分類
目的:
1、培養(yǎng)寶寶觀察、比較、思維能力。
2、認識各種蔬菜水果,學習分類。
3、收工作毯:“卷呀卷,卷呀卷,卷成一個大花卷”(謝謝,不用謝)
4、寶寶操作,教師把大皮球拋給哪個寶寶,那個寶寶就去拿工作毯
(提醒家長一定要讓寶寶依次拿,要讓寶寶學會等待)
5、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寶寶交換玩。
6、收玩具(放音樂)
四、音樂游戲:小手小腳
準備:“小手小腳”音樂
過程:
1、家長與寶寶圍成圓圈坐在地毯上,教師伸出手問:“這是什么?”
“小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歌曲,寶寶們一起來學吧!
2、寶寶看老師表演一遍。
3、寶寶們一起跟著老師邊唱邊做動作。
4、“小腳也想來表演了!苯處熓痉侗硌菀槐。
5、寶寶學小腳的歌曲和動作。
6、“我們讓小手和小腳一起來表演吧!
7、聽音樂玩游戲3-4遍。
四、親密活動:勇敢者游戲
活動目標:
1、練習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
2、培養(yǎng)寶寶的勇敢精神。
活動準備:山洞,彩虹隧道,木馬、大龍球等運動器械。
活動玩法:
1、介紹游戲名稱,激勵寶寶運動欲望。
2、教師示范游戲過程,提出要求。
3、讓寶寶和家長自選器械練習,熟悉每種器械運動的`規(guī)則。
4、組織寶寶排隊比賽,教師用鼓聲增加比賽氣氛。
5、為順利完成每種運動的寶寶貼上獎勵標記。
家長配合:
1、注意寶寶的安全,不和他人爭搶。
2、鼓勵寶寶勇敢參與,在寶寶膽小的情況下,家長可與寶寶一起運動,做好榜樣。
小手小腳的教案9
活動目標:
1、教育幼兒尊重和關心老人。
2、體會關心他人不僅給別人也給自己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故事《小火爐》的掛圖
2、事先聯系好幼兒家中的幾位老人參加活動
3、幼兒與家中老人的合影
4 錄音機、磁帶、海報紙、筆
活動過程:
1、師結合教學掛圖講述故事《小火爐》
2、根據故事內容提問:媽媽和圓圓是怎樣關心老奶奶的?
3、請幼兒拿出自己和家中老人的合影,介紹自己和老人的關系并說說自己是如何關心家中的老人的。
4、分組活動:教師邀請4位幼兒家中的老人,請她們來和幼兒分享生活的`經驗,請幼兒問她問題。
5、請幼兒邀請老人一起歌表演《拍手唱歌笑哈哈》
6、總結分享:把
幼兒想為家中的老人做的事記錄下來,制作成海報。
活動結束:
附: 歌曲《拍手唱歌笑哈哈》
你的眼睛里,有呀有個我,我的眼睛里,有呀有個你,
我們兩個人對呀對面坐,拍手唱歌笑哈哈,笑呀笑哈哈。
小手小腳的教案10
教學活動:主題:小手小腳——小手小腳
目標: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著改編兒歌。
準備:幼兒的手印腳印
過程:1、請幼兒找一找哪個小手印、腳印是自己的。
2、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便于幼兒記憶,帶領幼兒重復念兒歌并學做動作。
3、改編兒歌: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么本領,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
教學活動:主題:小手小腳——小腳
目標:1、能跟著音樂唱歌并做簡單的腳的動作(踏、跳、走、跑)。
2、提高音樂節(jié)奏感準備:音樂
過程:1、小腳本領大:我們的小腳會干什么?
2、欣賞音樂,熟悉音樂,了解歌詞!案枨拿Q叫什么,歌里唱了小腳有什么本領”。
3、讓幼兒用動作理解踏、跳、走、跑。跟著音樂,教師念歌詞,幼兒做動作。
4、幼兒學唱歌曲。
教學活動:主題:小手小腳——這是誰的鞋子
目標:可以將大小,形狀相同的圖形配對。
準備:小雞、小鴨、狗熊、小朋友的腳印和對應的鞋子
過程:1。教師出示小腳印,請幼兒猜一猜這都是誰的腳印。
2。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鞋子,請幼兒給小腳印穿上合適的鞋子。
3。有能力的幼兒給穿上鞋子的腳印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小手小腳的教案11
教學主題:
小手小腳——小手小腳
教學目標:
感受兒歌的韻律,根據自己的理解學著改編兒歌。
教育幼兒養(yǎng)成做事認真,不馬虎的好習慣。
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幼兒的手印腳印
教學過程:
1、請幼兒找一找哪個小手印、腳印是自己的。
2、學念兒歌“小手和小腳” 教師邊念兒歌邊做動作,便于幼兒記憶,帶領幼兒重復念兒歌并學做動作。
3、改編兒歌:幼兒討論小手和小腳還有什么本領,根據幼兒說的本領改編兒歌的內容。
教學主題:
小手小腳——小腳
教學目標:
1、能跟著音樂唱歌并做簡單的腳的動作(踏、跳、走、跑)。
2、提高音樂節(jié)奏感
教學準備:
音樂
教學過程:
1、小腳本領大:我們的小腳會干什么?
2、欣賞音樂,熟悉音樂,了解歌詞!案枨腵名稱叫什么,歌里唱了小腳有什么本領”。
3、讓幼兒用動作理解踏、跳、走、跑。跟著音樂,教師念歌詞,幼兒做動作。
4、幼兒學唱歌曲。
教學主題:
小手小腳——這是誰的鞋子教學目標:可以將大小,形狀相同的圖形配對。
教學準備:
小雞、小鴨、狗熊、小朋友的腳印和對應的鞋子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腳印,請幼兒猜一猜這都是誰的腳印。
2.出示一些漂亮的小鞋子,請幼兒給小腳印穿上合適的鞋子。
3.有能力的幼兒給穿上鞋子的腳印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隊。
教學反思:
孩子們在游戲、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體會到了自己小手、小腳的本領,對自己的小手、小腳充滿了自豪感。通過活動大多數寶寶都學會了自己穿鞋,還有一小部分寶寶還不能正確分辨鞋子的正反面。
小手小腳的教案12
活動設計背景
節(jié)奏的變化在現實生活中,處處可見,在中班年齡段會被一切可視可聽的媒體所吸引。有時會為之而動,這是一種一種樂感也是中班幼兒準確地把握節(jié)奏的通道。因此借小手小腳動起來這個主題我設置了讓幼兒正確認識節(jié)奏快慢的活動,這個主題活動融合了小動物世界的故事情境,游戲式的教學方法,讓幼兒感到快慢的變化來體驗活動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在音樂活動中感受快和慢、輕和重的變化。
2、愿意參與活動中讓手腳動起來。
3、在音樂活動中感到快樂。
4、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5、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感,發(fā)展幼兒的表現力。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感受音樂節(jié)奏的快和慢、輕和重。
難點:讓手腳隨節(jié)奏的快慢、輕重動起來。
活動準備
1、節(jié)奏快慢、輕重的音樂各一曲。
2、一只鼓。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ㄒ唬┙處熣f:“我是小狗”,小朋友說:“小狗、小狗汪汪叫”
(二)依次模仿小貓、小雞、小鴨、小羊、老牛叫
二、動動手
。ㄒ唬├蠋熐眯」模埿∨笥崖。
(二)再敲第二遍。
(三)提問:剛才老師兩次敲鼓的聲音一樣嗎?請幼兒回答。
。ㄋ模╇S鼓聲拍手,注意節(jié)奏的快慢。
三、動動腳
1、老師再次敲鼓,請小朋友聽敲的聲音。
2、第二次敲鼓,幼兒再聽。
3、提問:剛才老師敲的聲音一樣嗎?
4、我們現在跟著小鼓的聲音來踏踏腳。注意重輕。
四、動手動腳
小朋友,剛才小鼓敲的快和慢時,我們做了什么動作?敲得重和輕時,我們又做了什么動作?咱們在來玩一次。看看誰的小手小腳最能干。
五、聽音樂。
1、播放快節(jié)奏音樂,幼兒隨音樂拍手。
2、播放慢節(jié)奏音樂,幼兒隨音樂拍手。
3、根據音樂模仿動物形象。
4、師幼隨音樂一起模仿各種小動物。
教學反思:
幼兒對動物很熟悉,所以模仿起來有模有樣,興趣很高,做為活動的熱身,小朋友們一邊模仿一邊表演幼兒還是樂于參與的。幼兒能夠聽出鼓聲的快和慢,并用拍手來表現出來。幼兒在分辨快慢的基礎上,很快就能夠分辨出來兩種鼓聲的不同,表現輕重比上一個環(huán)節(jié)表現快慢的興趣更高,而且幼兒更喜歡用小腳來表現。從音樂的`快慢和輕重聯想出各種動物,這對小朋友有一定難度,但是在老師的引導下,小朋友說出了很多行動快和慢,還有根據動物的形體找出走路輕和重的動物。
本活動是一節(jié)訓練幼兒聽力的節(jié)奏活動,幼兒在活動中參與活動的主體性強,能積極開動腦筋回答老師的問題,師生互動環(huán)節(jié)配合默契,能達到預設目標。
小手小腳的教案13
適合年齡:12—18個月的寶寶
游戲作用:認識自己的手腳等身體部位,并進行相應的手腳運動,促進身體智能的發(fā)展。同時通過游戲可增強寶寶對情境的理解能力和反應能力,并懂得用手勢來進行溝通。
所需道具:范曉萱的《健康操》卡帶或cd、錄音機或cd機
游戲步驟:
。、媽媽和寶寶坐在地上或床上。
2、媽媽先將雙手抬高,并且轉動前臂,問寶寶:手在哪里?同時抬起手來轉一轉,然后讓寶寶跟著模仿動動手。
3、媽媽將腳伸直放在前方,并且把腳放在地上隨意動一動。再問寶寶:腳在哪里?然后把腳動一動。然后讓寶寶跟著模仿動動腳。
。础⒌鹊綄殞殞W會動動手和動動腳后,媽媽就放《健康操》的音樂,和寶寶一起來做運動。配合歌詞“動動手啊!動動腳啊!勤做深呼吸”,寶寶跟著媽媽做出動手、動腳的動作。其它的音樂部分則可讓寶寶自由搖擺身體。
tips:
12—18個月大的寶寶,語言的區(qū)辨及理解能力有很大提高,他們可以了解簡單的語詞及動作指示,也可以模仿簡單的音、字,他們常常發(fā)出一些有意義或無意義的.聲音。在爸爸媽媽的指導下,他可以把一些聲音和特定的動作或物品作連結。在這過程中,他們便學會了這些對象或動作的命名。在這個游戲中,寶寶如果會聽到聲音而做出相應的動手、動腳的動作,這說明寶寶已有一定語言理解能力。
小手小腳的教案14
設計意圖:
藝術教育目標中指出:"喜歡藝術活動,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感受與體驗"。在日常活動中幼兒總喜歡邊聽音樂邊拍手,但個別幼兒總是不能掌握節(jié)奏隨意拍手。為了讓幼兒在音樂活動中獲得愉悅,同時又培養(yǎng)幼兒的音樂節(jié)奏能力和良好的傾聽習慣,生成了本次活動。我想以本次活動為契機,使幼兒在很好的掌握音樂節(jié)奏的同時感受音樂的快樂,從而激發(fā)幼兒參與音樂活動的興趣。
活動目標:
1、嘗試按照音樂的節(jié)拍動動小手與小腳。
2、學習按信號和指令進行游戲,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3、喜歡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4、欣賞歌曲,感受歌曲活潑有趣的特點。
活動重難點:
1、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2、學習按信號和指令進行游戲。
活動準備:
1、底板較硬的小手和小腳卡片各一張。
2、粉色和紅色的小腳、小手各一張。
3、錄音機,《小手小腳》樂曲磁帶。
4、音樂區(qū)中準備小腳、小手卡片。
活動過程:
一、玩游戲"小手變變變",激發(fā)幼兒的興趣。
1、師幼共同玩"小手變變變":小手變變變,變只小兔跳跳跳。引導幼兒將小手變成小兔耳朵,然后學兔跳。
2、引導幼兒用小手再變出其他的小動物,如:小雞、小狗、小鴨等,并學學這些動物的叫聲。
二、欣賞音樂,感受音樂的節(jié)拍,學習游戲規(guī)則。
1、幼兒欣賞音樂《小手小腳》。
2、再次播放音樂,請幼兒隨音樂拍手或跺腳,感受音樂的節(jié)奏。
3、教師介紹游戲規(guī)則:聽音樂,看到小手的卡片就按節(jié)奏拍手,看到小腳的卡片就按節(jié)奏跺腳。
三、玩音樂游戲,跟著音樂有規(guī)律地拍手跺腳。
1、幼兒坐在位子上,跟著音樂看卡片拍手或跺腳,此時教師翻卡片的.速度要稍慢。
2、引導幼兒邊走邊做游戲,先四小節(jié)換一次卡片,然后兩小節(jié)變化一次卡片,加快速度。(先請個別幼兒參與游戲做示范,再集體練習游戲)
四、變化方式繼續(xù)玩音樂游戲。
1、教師出示"粉色"和"紅色"卡紙制作的小腳和小手,分別代表"輕"和"重",請幼兒根據所出示的不同顏色的小腳和小手或輕、或重的拍手、跺腳。
2、教師請個別幼兒邊聽音樂邊看教師出示的卡片進行游戲,感受游戲的快樂。
3、幼兒集體練習游戲。
4、教師點評幼兒活動。
活動延伸:
教師在音樂區(qū)中準備小腳、小手卡片,讓幼兒互相翻卡片做該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是我根據本班幼兒的興趣、年齡特點設計的,運用游戲的方式培養(yǎng)幼兒的節(jié)奏感,幼兒參與的積極性很高,就連平時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也在活動中玩得很快樂。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能夠按信號和指令進行游戲,不僅掌握了節(jié)奏,并把它表現出來,有效的增強了幼兒的自信心。
小手小腳的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了解腳丫的外形特征及用途,進行保護腳的安全教育。
2.通過活動探索腳丫的秘密,感受游戲的樂趣,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講述。
二、活動重難點:大膽講述自己探索發(fā)現腳的秘密。
三、活動準備:
1.幼兒圍圓坐好,每人一張坐墊
2.布置腳丫樂園場景三條小路(海綿墊、小草、鵝卵石)
3.游戲配樂
四、活動準備:
。ㄒ唬┖⒆用咳艘粡堊鴫|圍圓坐好,談話導入,引起興趣。
1.師:“今天,我們有一位很特別的好朋友來和我們一起上課,你們想知道是誰嗎?”(想)
2.師:“那好吧!我們一起猜猜,把他猜出來行嗎?”(行)
3.師:“他是一對好朋友,每天都黏在一起;我們每個小朋友身上都有;沒有了他,我們就不能走路了!保_)
4.師:“小朋友真棒!猜對了,是我們的小腳。他每天都藏在鞋子里,我們今天把他請出來和我們一起上課,好嗎?”(好)
5.跟隨老師一起脫鞋襪,提示語:“襪筒脫一半到腳掌,手拉腳尖部位,用力拉,拉直了,再把襪子住進他的小房子里。”(襪子要兩個一起放,他們是一對好朋友,不能分開哦。)
。ǘ┯^察自己的小腳,找出小腳的外形特征,討論他的用途。
1.討論交流:你們發(fā)現徐老師的腳和你們的'腳一樣嗎?(根據幼兒講到的,來認識自己的小腳,有腳趾;腳尖;腳背和腳掌。比較老師和小朋友不一樣的地方)
2.我們一起來做小腳操。(跟隨輕音樂,活動我們的小腳)
3.討論小腳的用處:(走、跑、跳、踢)幼兒每說出一種,全體幼兒學做。
。ㄈ┯螒颍_丫樂園)
1.孩子們,你們看!腳丫樂園。有什么玩的。(引導找出三條路,草地、海綿、石頭)
2.請你們光著腳丫在這三條路上走一走,有什么感覺,等會告訴我好嗎?(強調交代入口,出口,幼兒有序開展游戲,配上音樂,幼兒自由走小路。音樂停了,我們要回到坐墊上。)
3.交流:你走了哪條路,感覺怎么樣?(幼兒自由講述)
4.教師小結幼兒講述內容。
5.再次嘗試跳小路,有什么感覺。(腳掌會很疼)
。ㄋ模┙Y束部分。
討論保護小腳
小腳有那么多本領,我們平時怎樣保護小腳呢?(穿鞋子、穿襪子、洗腳、剪腳趾甲……)
師:“為了保護小腳,我們也不能光著腳丫玩太久了,我們把鞋子穿上,和每一位老師抱抱說聲再見”。
【小手小腳的教案】相關文章:
小手小腳教案03-18
小班課程主題活動小手小腳教案04-02
幼兒園中班音樂教案《小手小腳》01-08
幼兒園中班藝術領域教案:節(jié)奏活動——小手小腳排排隊04-24
幼兒園中班音樂優(yōu)秀教案《小手小腳排排隊》含反思06-18
教案中班教案02-23
小班教案安全教案03-16
大班健康教案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