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大班美術(shù)教案錦集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xué)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xué)質(zhì)量。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美術(shù)教案7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背景
太倉是一個美麗的濱江城市,也是物產(chǎn)豐富的“魚米之鄉(xiāng)”。近期,本園正致力于鄉(xiāng)土美術(shù)的課題研究。大班美術(shù)活動《美味的“長江三鮮”》便是在這一課題背景下產(chǎn)生的。 一些孩子已接觸過部分“江鮮”,如,刀魚等。大班的孩子,語言、繪畫、手工制作能力已有了一定的基礎(chǔ),針對這些情況,我決定將“長江三鮮”(刀魚、鰣魚、河豚)作為主要內(nèi)容,開展一節(jié)集“語言、繪畫、制作”等多方面發(fā)展目標為一體的美術(shù)活動。
活動目標
1.通過做魚的生活情景,激發(fā)幼兒對繪畫活動的興趣。
2.能大膽地用線條勾畫出簡單的長江三鮮,并能用豐富的色彩與圖案代表不同的口味進行裝飾。
3.感受家鄉(xiāng)資源的豐富,激發(fā)對家鄉(xiāng)的熱愛、自豪之情。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多媒體演示文稿。
2.“煎盤”(紙制)每人一只,剪刀人手一把,蠟筆,畫紙。
3.教師用品:煎盤一只,剪好的魚兩條,蠟筆,畫紙三張,視頻展示儀,作品展示臺,黑板。
4.小組操作材料:
紅燒組:綠色皺紋紙做的“蔥花”,紅色、黃色臘光紙做的“辣椒”、“姜片”等。
咖喱組:紅色、青色、米色紙做的“紅椒塊”、“青椒塊”、“洋蔥塊”。
清蒸組:黃色、綠色橡皮泥做的“姜絲”、“蔥”,紅色的“辣椒”。
油炸組:紅色橡皮泥(做番茄醬)。
活動過程
一、談話活動,引出活動主題。
T:(點擊畫面)“你們好!我的名字叫起司貓,今天我來大1班做客,今天是我的生日哦!”
T:你們說,我們該怎樣來招待它呢?”
C:“小貓最喜歡吃魚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我們的家鄉(xiāng)太倉就是位于長江邊的。長江里有許多種類的魚。今天我們就每人做一道美味的長江魚來招待小貓,好嗎?”
二、簡筆畫——長江三鮮。
T:(點擊畫面)長江里有三種魚是特別有名的,它們的味道非常鮮美,所以人們稱它們?yōu)椤伴L江三鮮”。先讓我們看看是哪三種魚吧!”
1.幼兒觀察魚的形態(tài),說說魚的特征,教師介紹名稱。
刀魚——身體細細長長的`,嘴巴尖尖的,尾巴細細的,身體就像一把刀。
鰣魚——身體有些扁。
河豚——頭和肚子圓圓的,眼睛鼓鼓的,背部和肚子上有刺。
T:(點擊“三鮮”畫面)“長江三鮮”這三種魚各有各的特點,老師現(xiàn)在想把它們畫出來了。
2.教師示范三種魚的簡筆畫,(提醒幼兒要將紙畫滿,從紙的一端畫到另一端。)將其貼于黑板展示。
三、繪出“鮮美”魚餐。
師:“魚我們已經(jīng)準備好了,接下來該做鮮美的大餐了。燒魚的方法有很多種,我們來欣賞一些圖片!(點擊畫面,幼兒欣賞顏色鮮艷的烹飪美圖。)
1.結(jié)合圖片介紹各種烹飪方法。(注重各種顏色各異的佐料及盤子裝飾的介紹。)
(1)紅燒——用褐色的醬油、黃色的姜片做成,還要撒上綠綠的蔥花,也可以放上一些紅色的辣椒。
(2)清蒸——顏色比較清淡,需要一些生姜片或生姜絲、蔥段等。
(3)咖喱味——黃色的咖喱粉,紅椒塊,青椒塊,洋蔥塊配料。
(4)油炸魚一一用金黃色的油炸成,還可以澆上番茄汁。
(5)燒烤魚——用竹簽串起來刷上油燒烤,變成金黃色,再撒上胡椒粉、孜然粉等佐料。
2.師介紹“煎盤”,利用各種制作材料(皺紋紙、臘光紙等)示范“咖喱刀魚”的“燒”法。
師:“這是一個煎盤,我們就是把魚放在這里面煎燒。老師這兒有兩條新鮮的刀魚,我把它放人煎盤,澆上油先煎一煎,然后放入咖喱粉、紅椒塊、青椒塊、洋蔥塊煮一煮,一道美味又好看的“咖喱刀魚”就做成了。”
過渡:老師的咖喱刀魚已經(jīng)完成了,下面該我們的小廚師們顯本領(lǐng)了。你們想做什么魚呢?
3.教師簡單介紹各小組制作材料,幼兒按烹飪方法自由選擇制作小組。幼兒自選一種魚,簡筆畫出來,用剪刀將畫好的魚沿邊緣剪下。
4.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要求把魚畫大些。
(2)啟發(fā)幼兒選用一些與茄汁、咖喱、蔥、姜等佐料相似的材料、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3)引導(dǎo)幼兒運用豐富的圖案和色彩裝飾盤子。
四、評價。
師:誰來說說你用的是哪種方法燒魚?是怎么燒的?
總結(jié):我們把燒好的魚送給起司貓吧!她肯定很開心,我們一起唱生日快樂歌吧!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正是抓住幼兒感興趣、喜愛的物品。讓幼兒通過自己細致觀察、敏銳的觸覺,獨特的視角,自由進行創(chuàng)作發(fā)揮,并把單純的班級環(huán)境布置與課堂與主題銜接,讓幼兒參與真正成為班級的主人。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引導(dǎo)幼兒運用多種花紋與圖案裝飾向日葵的花盤、莖葉。
2、學(xué)會用相似色進行背景色的涂色,鼓勵幼兒用不同規(guī)律的色塊來涂色。
活動準備:
花紋范例、范圖若干張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dǎo)入
1、復(fù)習(xí):有個大畫家叫凡高,他畫了一幅美麗的畫,是什么?
2、請幼兒描述一下向日葵是什么樣的?
二、欣賞范畫
1、了解不同的作畫方式:凡高的《向日葵》是油畫,這幅《向日葵》是用什么方法畫的呢?(線條裝飾畫)
2、欣賞不同的花紋和圖案:除了這些花紋,你還會其它漂亮的花紋嗎?(請個別幼兒畫一畫)
三、提出作畫要求。
1、構(gòu)圖時要大膽、流暢,向日葵的花盤畫得圓又大。(教師示范,引導(dǎo)幼兒畫出不同的花瓣)
2、進行裝飾時注意花紋要畫得整齊而密集。
3、背景色選用相似色,運用不同形狀的色塊排列來進行涂色。
四、幼兒作畫
五、作品展示。
相關(guān)內(nèi)容
剪紙活動:花兒朵朵
目標:
1.通過觀察、比較、討論等感受累加剪紙的特點,并初步嘗試用這一方法創(chuàng)作“花兒朵朵”。
2.能運用折剪、畫輪廓的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體驗成功的快樂。
3.能共同合理地使用各種工具、材料。
準備:
1.各色蠟光紙,糨糊,剪刀,托盤,抹布,鉛筆等。
2.累加組合剪紙作品一幅(見圖1),其中一只蝴蝶的花紋可以分離并移動。
3.背景音樂,“三只蝴蝶”背景圖(圖上有幼兒畫的若干花朵)。
4.欣賞剪花娘子庫淑蘭的剪紙作品,豐富有關(guān)經(jīng)驗。
過程:
1.回憶已有經(jīng)驗,萌發(fā)活動興趣。
師:我們聽過剪花娘子庫淑蘭奶奶的故事,也欣賞過庫淑蘭奶奶的剪紙作品,還記得是什么作品嗎?庫淑蘭奶奶這幅作品是用什么方法做的?
幼:梅香騎馬。
幼:用的是累加剪紙的方法。 2.欣賞剪紙作品《蝴蝶飛》,感知累加組合剪紙的特點。
(1)初步整體欣賞作品。
師:這些蝴蝶是什么樣子的?
幼:大小不一樣,飛的方向不一樣。
幼:有紅色的、黃色的、藍色的。
師:在這么多美麗的蝴蝶中,你最喜歡哪一只?你覺得它哪里最漂亮?
幼:我最喜歡紅色的蝴蝶。
幼:蝴蝶身上的鋸齒形花紋很好看。
幼:蝴蝶身上還有波浪形、圓形和水滴形的花紋。
師:這只黑色蝴蝶翅膀上的花紋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的是鋸齒形,中間有許多圓形,像小太陽一樣。
(2)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chǎn)生的效果也不同。
師:像小太陽一樣的花紋有幾層呢?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教師將黑色蝴蝶上的太陽形花紋一層層地分離,便于幼兒觀察。)
師:原來四層圖形從下到上,一層比一層小,而且它們的顏色也不同。
現(xiàn)在我要把它們貼回去,該先貼哪一個呢?
幼:桃紅色的最大,要貼在最底下,再貼綠色的、小一點的……最小的要貼在最上面。
師:貼好后的花紋和原來的一樣嗎?怎么不一樣呢?
幼:圓形都貼到一邊去了,和蝴蝶小翅膀上的'水滴形花紋有點像。
師:看來累加粘貼的位置不同,產(chǎn)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3)初步了解累加粘貼的層數(shù)不同,產(chǎn)生的花紋效果也不同。
師:蝴蝶所有的花紋都是四層的嗎?有沒有和它不一樣的?
幼:小翅膀上的花紋是三層的。
幼:還有蝴蝶的身體用了兩層累加,眼睛用了一層。
師:累加的花紋有單層的,也有多層的,它們的色彩和花紋效果也不一樣。
3.大膽嘗試用累加組合的剪紙方法創(chuàng)作“花兒朵朵”。
(1)共同討論制作方法。
師:我們的小舞臺要上演童話劇《三只蝴蝶》,我們已經(jīng)做了一些背景,畫了一些美麗的花。今天我們再用累加的方法做些花,把背景布置得豐富些,好嗎?你們想做什么樣的花呢?
幼:菊花、荷花、蝴蝶花、梅花……
師:我這兒有一些梅花,我們來看看它是什么樣子的。
幼:最外面一層花瓣是紅色的,第二層是粉紅色的,還有花蕊。
師:我們怎么來做這朵花呢?兩層花瓣一樣大嗎?
幼:先折剪出第一層梅花花瓣,再剪出第二層花瓣。
幼:最下面的最大,中間的小一些……還要剪出花蕊,然后把它們貼在一起。還可以剪些小花紋裝飾花瓣。
(2)嘗試制作。
師:我們可以用折剪的方法和畫輪廓剪的方法來做花,在使用材料時要注意:大的花瓣和花紋用大的紙,小的花瓣和花紋用小的紙,剪下的碎紙要放到空盤子里,我們要像庫淑蘭奶奶一樣學(xué)會節(jié)約。
(幼兒制作并將作品布置在《三只蝴蝶》的背景圖上)
4.師幼共同布置作品并欣賞,體驗成功的喜悅。
師:你最喜歡哪一朵?它哪里最漂亮?
幼:荷花很漂亮,它的花瓣一層一層的,每一層的顏色都不同。
幼:雞冠花很好看,它的花蕊有很多形狀。
師:累加剪紙的方法不僅可以做花,還可以表現(xiàn)很多其他的東西,以后我們再來試一試。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回憶、欣賞,能細致地描述花瓶的各種造型、色彩、圖案,感受花瓶的和諧美和均衡美。
2、了解紙版畫的創(chuàng)作、轉(zhuǎn)版、制作和拓印的基本方法,能在教師的提示下有序地進行制作活動。
3、知道將操作材料放回原處。
活動準備:
1、幼兒對花瓶的外形和圖案有充分的了解。
2、有關(guān)花瓶的實物和照片。
3、稿紙(A4),白板紙兩張,復(fù)寫紙,鉛筆,夾子,油墨,膠滾,宣紙等。
活動過程:
◎第一步:創(chuàng)作并轉(zhuǎn)版
1、引導(dǎo)幼兒回憶并講述自己看過的花瓶的造型、色彩和圖案。
教師:你見過的花瓶是什么樣的?像什么?是什么顏色的`?上面有什么?
2、欣賞一些特殊的花瓶。
教師:你喜歡哪一個花瓶?這個花瓶給你什么感覺?它像什么?有什么特別的地方?什么顏色?是用什么花紋或圖案裝飾的?是怎么裝飾的?
3、幼兒創(chuàng)作并進行轉(zhuǎn)版。
鼓勵幼兒沒計造型獨特的花瓶,嘗試運用連續(xù)紋樣和單獨紋樣來裝飾。
4、作品。
互相交流,談?wù)勛约旱幕ㄆ坑惺裁椽毺刂。欣賞其他小朋友的作品,積累有益的經(jīng)驗。
◎第二步:制版
1、觀察以前幼兒制作的版子,發(fā)現(xiàn)制作方法。
(1)教師:仔細看看這些版子,你能猜出這些是怎么制作的嗎?
(2)教師:哪些部分需要剪?怎么剪?怎么貼?剪灰版還是白版?為什么?如果有兩層怎么辦?
2、幼兒進行制作活動。
3、觀察、交流制作方法。
要點提示:
從灰版到白版、從上到下、從左到右有順序地轉(zhuǎn)版。
◎第三步:拓印
1、欣賞、幼兒的上次作品。
教師:為什么沒印清楚?為什么發(fā)生重影?為什么印不上去?
2、觀察教師的印制過程。
(1)教師:老師是怎么印面的?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2)教師:怎么滾油墨?滾筒上的油墨多少合適?怎樣才能滾勻?
(3)教師:宣紙怎樣放上去?怎樣拓印?怎樣揭開宣紙?
3、教師指導(dǎo)幼兒進行小組拓印活動。
活動建議:
☆活動延伸 嘗試一些簡單的剪貼活動,促進幼兒小肌肉的發(fā)展,使幼兒使用剪刀的技能更加嫻熟。
☆區(qū)角活動 收集瓶子的實物和照片布置在區(qū)域內(nèi)供幼兒欣賞和交流。
☆家園共育 舉行“花瓶設(shè)計大賽”的親子活動。
評析
設(shè)計的關(guān)鍵是外形在于獨特,裝飾在于精巧——這些創(chuàng)意都蘊含在欣賞之中,因此欣賞作品的收集和選擇很重要,能給幼兒很多啟迪,打開創(chuàng)造之門。轉(zhuǎn)版不難,但是幼兒容易忽略有序復(fù)制和兩塊底版要復(fù)制不同的顏色,因此教師要用提問的方式及時提醒幼兒,減少出錯。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了解刮刮畫的獨特作畫方式,掌握刮刮畫的方法,表現(xiàn)深海里的魚。
2、嘗試運用點、線、面進行刻畫創(chuàng)作,體會畫中色彩和構(gòu)圖的美。感受奇特效果和成功喜悅。
活動準備:
16K刮刮紙,牙簽若干支。課件一個。
活動過程:
1、引題激趣:
(1)出示刮刮畫,激發(fā)幼兒對刮刮畫的興趣。
。2)出示蠟筆畫、水彩筆畫,與刮刮畫作比較,使幼兒初步了解刮刮畫的`獨特風格。
2、觀察討論:
。1)運用課件,展示刮刮畫的作畫步驟。
。2)教師示范畫深海里的魚。
。3)幼兒相互討論自己想要畫什么樣子魚。
3、自由創(chuàng)作:
(1)放音樂,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
。2)教師巡回指導(dǎo),及時發(fā)現(xiàn)幼兒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的情況。
4、交流體驗:
把幼兒作品貼到展示欄中,相互欣賞。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大班美術(shù)《滑滑梯》
沁陽市第一幼兒園幼教集團南旺分園 張東靜
一、活動目標:
1、在感知各種滑梯特征的基礎(chǔ)上,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設(shè)計想象滑梯。
2、能用繪畫的方式表現(xiàn)滑滑梯的大致場景,構(gòu)圖比較完整。
3、從滑梯的回憶中感受感受自己的成長,萌發(fā)對幼兒園的留戀。
二、活動準備:各種滑梯的圖片、紙、筆、音樂
三、活動過程:
1、回憶玩滑梯。
師:每個小朋友都玩過滑梯,滑梯也伴隨我們一起成長。我們幼兒園的滑梯你喜歡嗎?除了玩過像幼兒園這樣的滑梯,你還玩過什么樣的滑梯呢?
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自由講述。
2、欣賞各種滑梯圖片
(1)師:其實除了我們幼兒園的滑梯以外,還有各種各樣的`滑梯,我們一起來看看好嗎?
(2)逐一向幼兒)播放圖片,讓幼兒邊看邊講滑梯的特征。
。3)教師小結(jié):原來滑梯有這么多的種類,有充氣滑梯、水上滑梯、組合滑梯、卡通滑梯、滑梯床、真是非常的有趣,而且每種滑梯的功能還都不一樣。
3、設(shè)計滑梯。
(1)師:你覺得除了我們剛才看到的這些有趣好玩的滑梯外,還有什么樣的滑梯?如果請你來設(shè)計的話,你想設(shè)計什么與眾不同的滑梯呢?
請幼兒自由討論。
。2)教師引導(dǎo)幼兒先畫出滑梯在畫出小朋友上滑梯的
動作和姿態(tài)。
提示:在畫人時侯,可以畫正面的,也可以畫側(cè)面的。
4、展示滑梯
。1)選一些有特殊功能的滑梯作品請幼兒介紹,教師適當小結(jié)。
。2)教師小結(jié);小朋友和玩了3年的幼兒園馬上離別了,你想對滑梯說什么感謝的話呢?讓我們把感謝的話去帶給滑梯好嗎?
活動延伸:可請幼兒用彩紙剪貼出滑梯,然后添畫人物。
反思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引起幼兒對畫魚的興趣,能大膽地用幾何圖和線條構(gòu)畫出簡單的魚。
2.繼續(xù)學(xué)用“短線排列”的方法涂色。并使幼兒在選擇、調(diào)換顏色的過程中感受到色彩美。
3.提高手部肌肉動作的靈活性,要求幼兒將畫具和廢紙放在指定處。
活動準備
1.自然角里放置各種常見的魚供幼兒觀察。
2.畫具:圖畫紙若干,每張紙上如圖畫上一個煎盤,用縫紉機在“煎盤”的四周扎一圈細密的小孔油畫棒或彩色粉筆若干
活動過程
一、設(shè)置情境,引起幼兒作畫的興趣
1.出示玩具小貓,告訴幼兒:今天是小貓的生日,朋友們送給它很多魚
2.出示范例,引導(dǎo)幼兒觀察欣賞這些魚的造型(是用三角形、半圓形、圓形、梯形和線條組合而成的)。
3.繼續(xù)講述:小貓想,如果能把這些魚燒成各種各樣的味道,請朋友們一起來吃該有多好啊。4.提問:這些魚可以燒成什么味道的呢?(茄汁的、咖喱的、糖醋的、蔥油的等等)讓幼兒講講常見的魚名稱,并了解魚營養(yǎng)好,人人都需要。
二、教師以燒魚的形式,為幼兒作示范
1.教師介紹煎盤,準備“燒魚”。
2.教師邊示范,邊作講解:先把魚放人煎盤里(在煎盤里畫上一條魚),然后在魚的周圍澆一層油(涂上—圈不規(guī)則的黃顏色)
黃色的`油
綠色的蔥
桔黃色的姜
咖啡色的醬油
褐色的醬油
3.與幼兒討論可放些什么佐料.請一、二名幼兒在魚的邊上或身上添畫上—些佐料,如綠色的蔥段、紅色的辣椒、咖啡色的醬油、黃色的姜片等。
組織幼兒討論作畫方法。
建議可用通俗的語言“入味好吃”與“不好吃”來表示顏色涂得濃還是淡。
a.可出示二張范例(一張涂得濃,一張涂得淡)供幼兒觀察討論:哪個煎盤內(nèi)的魚味美?為什么?(顏色鮮艷的味美香味濃;顏色暗淡的魚肉香味淡。)
b.建議教師在暗淡的一張范例上示范涂色方法:先在輪廊線圈內(nèi)涂一圈,再在里面運用短線連接著來回涂,涂滿、涂濃,讓幼兒體會到魚變“入味”了。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dǎo)
1.要求幼兒把魚畫大些(至少—個小拳頭或—個小手掌遮不住)
2.啟發(fā)幼兒選用一些與茄汁(紫色)、咖喱(淡黃)、醬油(赫色)、糖醋番茄醬(紅色)、色拉醬(白色)、蔥姜(綠色)及其它佐料相似的顏色,把魚“燒”得又香又美。
3.對運用“短線排列法”涂色有困難的幼兒,作個別輔導(dǎo)。
4.提醒幼兒最后撕去煎盤周圍的紙邊。
四、引導(dǎo)講評
1.幼兒將各自的“煎盤”放在鋪好“桌布”的桌上、
2.教師抱著玩具小貓,和幼兒一起以“品嘗魚味”的形式作品。
對大膽造型、配色鮮艷以及構(gòu)圖獨特的幼兒多作鼓勵;哪盤魚最好吃?建議可讓涂得好的幼兒介紹方法。鼓勵有些幼兒對自己的畫稍作加工。讓它們也變得“味美好吃”。對觀察仔細、想象力豐富的幼兒予以充分的肯定。也可用大家提建議的方法,幫助個別幼兒豐富畫面內(nèi)容.如添上一些x,顏色好看,味道也更好等等。
五、唱歌曲“辦家家”給最佳“小櫥師”發(fā)獎
讓幼兒講講常見的魚名稱,并了解魚營養(yǎng)好,人人都需要。
大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能自由設(shè)計畫面,創(chuàng)作出有生活情景的小朋友活動畫。
2.嘗試通過表情變化來表現(xiàn)心理活動,從動作和色彩中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
3.培養(yǎng)想象力,體驗快樂的情感。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鼓勵幼兒樂于參與繪畫活動,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繪畫紙、水彩筆
活動過程
一、幼兒隨音樂自由表現(xiàn)手、腳、面部表情的活動,并表現(xiàn)出與歌詞相符的`造型動作。(教師用語言啟發(fā)幼兒用夸張的表情表現(xiàn)我們的各種情緒)
二、示范畫表情,引導(dǎo)幼兒互相討論
1.小朋友孤單發(fā)愁時的表情該怎樣表現(xiàn)(撅嘴、垂頭、掉淚、嘴角下彎、閉眼、躲在角落……),請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師畫出1-2種表現(xiàn)形式。
2.小朋友快樂游玩時的表情怎樣表現(xiàn)(笑、唱歌、擁抱、嘴角上翹、手拉手……),請小朋友上前做示范,教師畫出1~2種表現(xiàn)形式。
三、交代要求,引發(fā)繪畫欲望。
師:小朋友生活的地方非常美麗,都有些什么呢?(樹、花、草、樓房……)鼓勵幼兒用這些美麗的東西做背景,把剛才的音樂游戲用畫筆表現(xiàn)出來。可以只表現(xiàn)孤單發(fā)愁的情景,也可以表現(xiàn)快樂游玩的情景,還可以表現(xiàn)整個游戲情景。
四、幼兒自由創(chuàng)作,教師巡回指導(dǎo)教師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自由表現(xiàn)。
五、幼兒互相介紹作品。
活動反思
開始部分讓幼兒自由地用表情和姿態(tài)表現(xiàn)音樂,激發(fā)了他們對活動的興趣。接著從老師的示范講解中獲得了用筆表現(xiàn)的相關(guān)經(jīng)驗,教師的語言啟示進一步激發(fā)了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欲望,為孩子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基礎(chǔ)。小朋友對繪畫感興趣,但是在畫人時,表情基本能夠表現(xiàn)出來,身體以及手腳就難畫好,還有就是在結(jié)束部分,一些小朋友先畫完,而另外的小朋友動作慢,遲遲沒有畫好,就造成先畫完的小朋友吵吵鬧鬧,部分小朋友動作慢,后來介紹作品的時間就不多了。
【大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精選)大班美術(shù)教案07-27
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8
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8-14
大班美術(shù)教案05-17
大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