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手指教案范文七篇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手指教案7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手指教案 篇1
我的手指印畫教案
教學目標:
一、引導學生用手指印作畫,并能夠在指印上做出各種創(chuàng)意的聯(lián)想。
二、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活動,感受手指印畫的樂趣。
三、通過活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體驗創(chuàng)作的快樂,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
利用手指創(chuàng)造出各種形象,添加組合成有趣的圖形。
2.教學難點:
設計圖形以及物象整體效果的處理。
教學準備:
生:每人一盒手指印泥、記號筆、水彩筆、圖畫紙每人一張、紙巾、抹布
師:課件、范畫、手指印泥、水彩筆、記號筆、圖畫紙3張以上、紙巾、抹布等。 課時安排: 共兩課時本課: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手指操導入:
1、師:小朋友們,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做個小游戲好不好?(《手指變變變》)一個手指頭呀, 一個手指頭,變呀變成毛毛蟲;
兩個手指頭呀,兩個手指頭,變呀變成小白兔;
三個手指頭呀,三個手指頭,變呀變成小花貓;
四個手指頭呀,四個手指頭,變呀變成螃蟹走;
五個手指頭呀,五個手指頭,變成大雁飛走了。
2、師:剛才我們做得很好,我們的.小手很靈活,能做很多事情,小朋友們,還可以用手來做什么呢?( 勞動、做手工、吃飯、學習、寫字、畫畫??) 師:哦!我們可以用手來畫畫,平時,我們都是用手抓住筆來畫畫,今天,我們 要用我們的小手來作畫!《手指印畫》。”(出示課題)
二、新課教學:
1.試一試(師生互動):
師:“同學們,這是我們的手,現(xiàn)在老師用手沾點兒顏料!蔽易鍪痉,用手指或手的其它部位沾顏色,然后在紙上按紋,“大家看,這是老師印出來的指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第一次嘗試印指紋。學生在紙上練習)點評學生印的手指紋。(告訴學生,不要太用力,把指紋按清楚一點。)
(設計意圖:這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讓學生在毫無技法的情況下試印指紋,探索把指紋印得清晰的方法。這樣可以讓學生嘗試失敗,而失敗可以激發(fā)學生去積極探索如何才能成功。)
2.猜一猜:
師:有了指紋印,如何把它變成手指畫呢?教師示范多個添畫,看這是小魚,這是小鳥??,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學生試添畫,師巡視輔導,學生作品點評。
3.講一講:
師出示一幅《毛毛蟲》,“大家看,這幅畫跟剛才的有什么不同?” 生:顏色不一樣,多個手印??
師:對呀,這幅畫的手印比較多,剛才我們做的都是一個手印的,小朋友們,你們想不想做毛毛蟲呢?那我們一起來做好不好?(師生共同合作
毛毛蟲,并鼓勵學生添畫,可用多種顏色的水彩筆添畫,拓展學生思維,不限定只用黑色勾線筆),毛毛蟲做好了,可是他很傷心,他沒有朋友,同學們,我們幫他找朋友好不好? 生:好!
師:毛毛蟲喜歡什么呢?
生:花、蝸牛、蝴蝶??
師:好,那我們就一起來畫個花(師生合作,以師為主,學生跟做,主要讓學生體驗手指不同方向疊合的效果,生最后添畫點綴),真棒,我們畫的花太美了,再畫些什么呢?
生:蝴蝶
師:嗯,好的,這些花太美了,吸引了好多蝴蝶呢(師生合作,生最后點綴添畫,在情境中引導學生嘗試多角度的印畫,由簡到難,拓展學生思維。)
。ㄗ髌氛故静Ⅻc評)小朋友們真棒,做出了這么美的作品,今天老師也帶來了其他小朋友的手指畫作品,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PPT展示作品,每幅作品做點評,引導學生欣賞,作品是怎樣做出的)。
4.練一練
師:老師今天帶了2幅作品,可是還沒畫完,一幅是小池塘,一幅是花園,池塘里有什么呀?這是什么?
生:小蝌蚪
師:那這是什么呢?
生:蜻蜓
師:這個呢?
生:青蛙
師:還有什么呢?
生:荷花、荷葉、小魚??
師:你們能幫老師完成這幅畫嗎?
生:能
師:好,你們這一組合作完成
師:這一幅是花園,有各種各樣的花還有各種小動物,給你們來畫好不好? 生:好
學生分組完成半成品,作品完成后,學生手拿作品,師生一起點評。
5.想一想
師:今天我們一起做了好多手指畫,可是老師發(fā)現(xiàn)有些小朋友做的手指畫跟我們不一樣,我們來看看,到底哪里不一樣?(出示課件,觀看手掌和腳丫作品), 觀看作品時提問:這是怎么做得呢?
生:手掌、腳丫??
師:原來我們還可以用我們的手掌和小腳丫來畫畫,小朋友們下節(jié)課我們就來試試用手掌和小腳丫來畫畫,好不好?
生:好!
師:那我們下節(jié)課再見,同學們再見!
生:老師再見!
手指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嘗試用手指印畫的方法對稱畫蝴蝶的翅膀。
2、用添畫的方式鼓勵幼兒大膽發(fā)揮想像。
3、體驗作畫的樂趣,感受畫面的色彩美、動態(tài)美。
活動重點:
嘗試用手指印畫的方法對稱畫蝴蝶的翅膀。
活動難點:
嘗試通過改變手指的印畫方向,改變蝴蝶的動態(tài)。
活動準備:
1、人手一支黑色細筆,每張桌上提供多種顏色的顏料、水彩筆、黃色蠟筆、抹布若干。
2、蝴蝶圖片,PPT,照相機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師:春天來了,花兒開了,很多昆蟲都出來找花做朋友了。我們看看,誰來了呀?
2、欣賞蝴蝶圖片, 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教師:蝴蝶姑娘漂亮嗎?他長得什么樣子的?幼兒自由回答。
1) 蝴蝶有幾對翅膀?(兩對翅膀)哪對翅膀大?(前翅大,后翅。
2) 蝴蝶有沒有眼睛?(有一雙小眼睛)頭上還有什么?(還有一對觸角)
3) 蝴蝶的身體是怎樣的?(細細長長的)
4) 蝴蝶有幾只腳?(六只腳)
3、教師:蝴蝶蝴蝶真美麗,翅膀就像花花衣。蝴蝶兩邊的翅膀一樣嗎?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同?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花紋是對稱的,是由幾種顏色搭配的,而且顏色也是對稱的。
小結:形狀、顏色、大小、花紋相同,方向相反,這就叫做對稱。
二、蝴蝶飛飛
1、師:你們看又有一只蝴蝶飛來了,看看這只蝴蝶是用什么畫的,和我們以前的畫法一樣嗎?
小結:我們能看見蝴蝶身上有一圈圈的羅紋,原來這只蝴蝶是用我們的手指來畫的,所以它叫指印畫。
2、這些蝴蝶有什么不一樣?(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蝴蝶的動態(tài))
2、那么這只蝴蝶該怎么畫?(幼兒討論)
3、教師示范:
A:用雙手大拇指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大拇指頭頂頭往上斜斜地在紙上印上蝴蝶的一對大翅膀,用雙手食指蘸上自己喜歡的顏色,在大翅膀下印上一對小翅膀。記住,兩對翅膀是對稱的,要連在一起,不能分開,分開了蝴蝶會疼的。
師:如果蝴蝶想往下飛,應該怎么畫?(幼兒討論)
小結:原來改變大拇指的方向就能讓蝴蝶就能朝不同方向飛了。
B:換一種顏色時要將手指擦干凈,這樣你的小蝴蝶身上才不會臟。。
C:在空的地方可以多印一些蝴蝶,等顏料干了,再用水筆添畫上身體、眼睛、觸角。
三.集體操作:
1.蝴蝶想請小朋友幫它找更多的好朋友,你們愿意幫助它嗎?
2.幼兒開始作畫,師巡視指導,給幼兒幫助。
3、給自己的畫編個好聽的故事。
四、欣賞作品,總結評價
1、組織幼兒從色彩、畫面的整潔方面進行簡單評價。
2、互相交流編的故事。
手指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構。
2.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
3.感受音樂游戲的快樂。
活動重點:
熟悉樂曲旋律,初步理解abc結構
活動難點:
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
活動準備:
音樂、音響、圖片(小鳥、蝸牛、蛇),圖譜,樂器(碰鈴,打棒,鈴鼓)。
活動過程:
1.播放《草原狂想曲》幼兒自由舞蹈,導入活動。
2.教師:我們的小動物在忙著準備節(jié)目,我們一起去聽聽小動物們的演奏樂曲。聽一聽樂曲中都出現(xiàn)了那些聲音,分別是什么樂器演奏的?
教師播放樂曲,幼兒自由打拍子,傾聽樂曲。
幼兒討論,講述自己聽到的樂器聲音。
3.教師出示小動物圖片,幼兒匹配動物圖片和樂器,并講述原因。
4.教師再次播放樂曲,幼兒感受每個小動物出場時分別做了幾次動作。
5.教師出示圖譜,師幼一起感知樂曲。
6.放樂曲,幼兒根據(jù)圖譜自由創(chuàng)編動作。
幼兒根據(jù)樂曲的變化自由創(chuàng)編小動物動作,教師在此過程中分別找出三個動作很優(yōu)美的.幼兒。
7.邀請三位幼兒上前表演,其他幼兒和教師一起打節(jié)拍。
8.播放音樂,幼兒隨樂器進行表演。(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9.再次播放樂曲,幼兒使用樂器表演。
教師:小朋友都很棒,可以用這么優(yōu)美的動作進行表演,那么我們的小朋友也可以使用樂器進行表演。
幼兒拿樂器進行演奏。(互換角色,再次表演)
10.教師總結:我們的小朋友都很棒,圣誕節(jié)就要到了,現(xiàn)在請我們的小朋友一起狂歡吧。結束活動。
活動延伸:
投放樂器在音樂區(qū),讓幼兒大膽去創(chuàng)造、嘗試運用樂器進行打擊樂活動。
活動反思:
本次活動中,我運用故事貫串整節(jié)活動,引導幼兒大膽參與。幼兒能積極參與音樂游戲,大膽嘗試,能根據(jù)樂曲曲式的變化進行動作創(chuàng)編及樂器表演。能突破重點、難點。
手指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能夠理解數(shù)字1—5的實際意義。
2、感受數(shù)字1—5的字形。
活動準備
1、畫有手指的圖片5張(上面分別畫有1、2、3、4、5根手指),幼兒人手一套1—5的數(shù)字卡(每套數(shù)字卡共5張,上面分別標有數(shù)字1、2、3、4、5)。
2、白紙,筆。
活動過程
一、引入
1、教師:我們的小臉上有什么?(引導幼兒說出五官名稱)
2、請幼兒兩兩結對子,數(shù)一數(shù)五官的數(shù)量(如:幾只眼睛?幾張嘴?)并找到相應的數(shù)字卡。
二、數(shù)手指
1、教師伸出不同數(shù)量的手指,請幼兒說出手指數(shù)量。
2、教師出示手指圖片,請幼兒數(shù)手指圖片卡上所示的`手指數(shù),并找出適當?shù)臄?shù)字卡配對。
三、兩人一組玩游戲
1、每個幼兒一套1—5的數(shù)字卡。兩人一組,相互抽出一張數(shù)字卡,請對方出示相應數(shù)量的手指。如果手指數(shù)量出示對的話,則這張卡歸這個幼兒所有。最后比一比誰拿到的數(shù)字卡多。
2、幼兒兩人一組互相抽數(shù)字卡,請對方畫出相應手指數(shù),并描摹這個數(shù)字一遍。如將數(shù)字描摹正確,則這張卡歸這個幼兒所有。最后比一比誰拿到的數(shù)字卡多。
手指教案 篇5
手形想象畫
【活動目標】
1、認識手的外形特征和功能,知道人人都有一雙手,教育幼兒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還要幫助成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興趣和仔細觀察的習慣。豐富詞語:手掌、手心、手背、手指甲。
3、印制不同手形,通過自己的想象和不斷的嘗試,感受設計的樂趣。
【活動準備】
教師的一只手的手指上畫上娃娃、紙、彩筆。
【活動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小朋友,老師今天帶來了5位小客人(出示一只手)你們認識它們嗎?(對了,這叫大拇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
二、玩一玩、變一變。
1、幼兒玩手指游戲:握一握,張一張,分一分,并一并,看看小手會變成什么?
2、幼兒互動:看一看,說一說自己的小手變成了什么?
3、展示手形一:
想一想,這個手形可以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自由想象,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孔雀)
4、展示手形二:
這個手形添上幾筆變成什么?(先讓幼兒討論,師再相應添畫將它變成大樹)
三、幼兒作畫,教師巡回指導。
鼓勵幼兒不斷變化手形,大膽表現(xiàn)自己所要表現(xiàn)的畫面。
四、展示作品,交流分享。
邊相互欣賞與交流自己的手形畫。
手指教案 篇6
一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黃、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根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二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里特點的。
三 教學難點
領悟其中的道理,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得到啟示的習慣。
四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談話導入
1.先組織學生通過回顧學習本組的幾篇課文,交流了解了哪些作家,哪些作品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從中感悟到哪些人生的哲理,受到什么樣的啟示。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小組互相檢查讀書情況,同時給出評價等級
讀書的要求是:正確、不添字、不漏字、不錯字、流利、自然流暢、不重復。
[設計意圖]:良好的朗讀習慣的養(yǎng)成就是在每課書的朗讀實踐中逐漸形成的,學生的語感也與良好的朗讀習慣有直接關系,而就文本解讀這個角度,反復朗讀,可以其義自見。所以朗讀是語文教學最常見的基本形式,是為學生綜合語文素養(yǎng)奠基的訓練。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理清脈絡
學生用不同的語言進行概括
要求用“先……接著……最后……”等表示連接作用的詞語概括,找出對應文章的自然段。
[設計意圖]自己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是學生閱讀能力最基礎的一項,有條理地按照課文的敘述順序概括主要內(nèi)容,可以兼顧理清文章脈絡,了解作者謀篇的匠心所在,從閱讀的學習寫作。
三 細讀課文,了解手指特點,感悟蘊涵的道理。 闡明:團結就是力量
1.自由讀課文,歸納作者寫出了五個手指的什么特點,把自己覺得有意思的部分多讀幾遍。
2.交流讀書所得,喜歡哪根手指,就談哪根手指。
[設計意圖]用表格的形式出示五根手指的樣子及其性格,能夠更加一目了然,使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把握更加清晰。事實上,只有學生首先理解了文本要表達的內(nèi)容,才能夠準確深刻地體會其內(nèi)在作者要傳達出來的情感與思想。
3.交流過程中隨機指導朗讀,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設計意圖]這個環(huán)節(jié)是把朗讀作為一個支點,拉動對課文形式的感性認識,從而培養(yǎng)寫作,拉動語言的積累,從而提升語感,拉動思維的深入,從而受到人文的熏陶。
四.閱讀連接
1.配樂朗讀課后小詩《手》
2.推薦閱讀豐子凱的資料
[設計意圖]語文學習不能局限于課文的小天地,一定要開放學生的視野,巧妙鏈接。簡介豐子凱,便于學生知人認世,全面了解作者和他的藝術成就,從而激起閱讀其他作品的興趣,而且能夠埋下做人目標的種子,這就是“大語文”的魅力所在。
五.擴展延伸,模仿運用
小練筆
我們每個人都有五官,有一個相聲曾經(jīng)講了五官爭功的故事,請模仿課文的寫法,寫一寫五官中一官的一個片斷。
手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讀讀記記“堂皇、渺小、附庸、養(yǎng)尊處優(yōu)”等詞語。
2、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了解五手指的不同特點,了解作者描寫手指的方法。
3、領悟課文蘊含的道理,感悟人生哲理。
教學重點 理解五根手指有什么特點,作者運用了什么表達方法表現(xiàn)這些特點的。
教學難點 領悟課文中蘊含的道理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搜集豐子愷先生的相關資料。
導 學 過 程
預習題綱
1、借助詞典、聯(lián)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詞語。
2、了解課文主要內(nèi)容,學習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從司空見慣的事物中得到啟示的習慣。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五個手指的各自特點,體會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長、各有所短的道理。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請把你們的手伸開,看看你們的手指形狀,你們說,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學們的說法各一,我們今天來讀讀課文《手指》,看作者寫了什么。板題:手指
二、初讀課文,理解大意。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互相解答不懂的詞語;
2、邊讀邊想,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3、板書填空題,讓學生尋找出答案。
三、自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默讀課文,標畫出本文的中心句。(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不同的姿態(tài),各具不同的性格,各有所長,各有所短。)
2、自主學習,思考問題:五根手指各有什么特點?讀書標畫相關語句。
3、匯報交流,體會道理
教師引導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語句,聯(lián)系生活實際,理解體會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指出每根手指的長處和短處:
。1)大拇指:短處:姿態(tài)不美DD身體矮而胖,頭大而肥,構造簡單,只有一個關節(jié);長處:最肯吃苦。
。2)食指:短處:姿態(tài)不如其他三指窈窕,都是直直落落的強硬的曲線;長處:工作不如大拇指吃力,卻比大拇指復雜、機敏。
(3)中指:短處:養(yǎng)尊處優(yōu),做事名義上參加,實際并不出力;長處:地位最優(yōu),身體最高、相貌最堂皇,左右有屏障,曲線優(yōu)美。
(4)無名指和小指:短處:能力薄弱是其他手指的附庸;長處:體態(tài)秀麗,秀麗可愛,在絲竹管弦、舞蹈上能力強,有用武之地。
4、適時指導學生朗讀課文,根據(jù)手指不同的特點,讀出不同的語氣和感受。
四、品讀課文,體會寫法。
1、指生朗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思考:作者通過描寫五根手指各自不同的特點,想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2.理解句子:“手指的全體,同人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
3、小組內(nèi)分角色扮演五個手指:把全班分成六個小組,其中五個分別演五根手指,展開《五指爭功》的辯論,每組重點說自己的好處,批評他人的不足,另外一組當裁判組,最后說說其中蘊含的道理。
4、你覺得作者喜歡哪根手指?本文的描寫果真“卻無愛憎在其中”嗎?
5、你愿意做哪根手指呢?為什么?
板書設計
大拇指:不美,最肯吃苦
食指: 不窈窕,工作復雜 根根團結有力量
中指: 養(yǎng)尊處優(yōu),工作略為扶襯
無名指和小指:秀麗可愛,能力薄弱
【手指教案】相關文章:
手指的教案02-24
《手指》教案12-24
《手指》教案05-30
小班手指游戲手指謠教案09-18
手指游戲教案03-03
關于手指的教案03-11
手指律動教案03-27
《手指謠》教案03-29
手指歌教案02-07
手指游戲教案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