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科學教案

      科學教案

      時間:2024-10-26 14:28:41 教案 我要投稿

      有關科學教案7篇

        作為一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科學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有關科學教案7篇

      科學教案 篇1

        設計意圖:

        稻子是家鄉(xiāng)的一種農作物,幼兒對水稻很熟悉,差不多每家都種水稻,他們對身邊的農作物有所了解。這節(jié)課以幼兒了解水稻的生長過程,稻米及稻草的用途讓幼兒懂得愛護水稻,愛惜糧食。通過玩草墊游戲活動,培養(yǎng)了幼兒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

        教案目標:

        1、初步知道稻谷和稻草的用途,懂得愛護水稻,愛惜糧食。

        2、幼兒喜歡玩草墊子,能想出各種玩草墊子的方法。

        教案準備:

        人手一塊草墊子、稻草一束、米一瓶。

        教案過程:

        1、談話導入,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秋天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很多東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請幼兒說說什么東西到了秋天都成熟了?出示圖片:

        今天老師帶來了一種秋天的農作物,它是誰呢?下面邀請小朋友一起來猜一猜。

        2、出示水稻圖片:

        提問:

       。1)你們看這是……?(在我們這里,水稻小時候是長在水里的,所以它才叫水稻)

        (2)你們看稻穗上一顆一顆成串的是什么?(稻谷)

       。3)稻谷外面包著一層黃色的殼,剝掉外面的殼以后,里面是什么呢?(米)

       。4)米有什么用呢?(可以做成飯、粥、磨成米粉)

       。5)讓幼兒知道水稻是農民伯伯辛辛苦苦種出來的我們每天吃的飯、粥都是用米做的,小朋友要愛惜糧食。

        教師小結:水稻渾身都是寶,除了它的果實有那么多的作用以外,剩下的.稻草也有很多的用處。

        師:出示稻草實物幼兒園教案,小朋友知道稻草可以干什么嗎?(搓草繩、蓋草繩、做稻草人、做草墊子……)(逐一出示實物)3、玩草墊:

       。1)師出示草墊,看,這就是用稻草做成的草墊子,它有很多用處。小朋友還可以用它來做游戲呢。小朋友們可以開動小腦筋想一想、玩一玩。看誰玩的方法多。

       。2)教師和幼兒一起玩草墊,一邊玩一邊念兒歌草墊子,變變變,變不成小河跳過去。草墊子,真有趣,變成格子,跳一跳。草墊子,真好玩,頂在頭上,慢慢走。

       。3)幼兒自由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延伸活動:

        活動后教師可在區(qū)域活動中引導幼兒用稻草編制草墊,草繩等。

        教案反思:

        本次體育活動我始終圍繞"認識水稻,了解生長環(huán)境用途及草墊子玩法的,設計的環(huán)節(jié)層層遞進。同時,幼兒在玩草墊活動中也體現(xiàn)了尊重幼兒個別差異,在集體練習環(huán)節(jié)我用草墊子搭設了兩條難易不同的路線,這樣幼兒可以根據自己能力來選擇路線。

        從整體教學效果來看,絕大部分幼兒掌握了玩草墊及雙腳立定跳遠的基本技能,能夠跳過三個草墊子并且雙腳穩(wěn)穩(wěn)著地。在整個過程中培養(yǎng)了幼兒勇于挑戰(zhàn)的品質,一部分幼兒能夠嘗試雙腳立定跳四個草墊子。

      科學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 初步認識空氣和皮球的關系。

        2. 享受集體做游戲的樂趣

        3. 發(fā)展探索精神。

        活動準備

        皮球、氣球、打氣筒。

        活動過程

        1.出示未充氣的皮球和充了氣的皮球,讓幼兒觸摸和辨認,說一說它們兩個有什么不一樣。

        2.啟發(fā)幼兒想辦法怎樣給未充氣的皮球充氣。

        3.老師示范用打氣筒給皮球充氣,讓幼兒感受皮球在充氣過程中的變化,并說說皮球為什么鼓起來了,里面有什么。

        4.老師再出示未充氣的氣球,請幼兒說說它的玩法。然后給氣球充氣,老師協(xié)助用橡皮筋把口扎緊,讓幼兒嘗試接拋氣球。

        5.解開橡皮筋,放開氣球,讓它飛出去。(在這個階段勿須深入解釋,只當作一種游戲,引發(fā)幼兒的興趣。)

        6.請幼兒也來玩放氣球的'游戲。給每位幼兒分發(fā)一個充了氣的氣球(不必充得太大),請幼兒用手捏緊,然后一起放開,看看誰的氣球飛得最遠。

        總結分享

        請幼兒雙手圍圈,表現(xiàn)氣球在充氣過程中的變化。

        活動評價

        1.對活動感興趣,能大膽講述自己的觀點。

        2.知道氣球充氣前后的變化。

        活動建議

        1.內容可以擴展,組織幼兒用身體的不同部位碰擊氣球,促進身體的協(xié)調發(fā)展。

        2.在益智區(qū)投放各種充氣玩具,供幼兒在分區(qū)活動時間自由操作,進一步感受空氣和充氣玩具的關系。

        3.在日常生活中,教師可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形式來表現(xiàn)氣球,提高幼兒運用多種材料表現(xiàn)物體的能力。如畫、剪貼、裝飾氣球、設計動物氣球等,可由幼兒一人單獨完成,也可集體制作“氣球小世界”畫卷。

        4.教師可組織內容豐富的親子活動,進一步激發(fā)幼兒對氣球的喜愛之情。如組織家長與幼兒一起吹氣球,并在氣球上面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懸掛在活動室;以家庭為單位,組織運氣球比賽,感受氣球易飄浮的特點。

        活動結束:

        小朋友一起探討。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知日常生活中各種不同的聲音,嘗試分辨一些不同的聲音。

        2.知道耳朵能聽聲音,要保護好耳朵。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fā)現(xiàn)。

        5.激發(fā)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略多于幼兒人數(會發(fā)聲的`樂器,如小鈴、鈴鼓等,鐵罐若干,內裝米粒、黃豆、紙團等)。

        2.空鐵罐若干,黃豆、米粒、報紙若干。

        3.每人一個小動物頭飾。

        活動過程

        1.感知聲音。

        ――請幼兒自由選擇桌上的材料進行操作,想辦法讓它們發(fā)出聲音。

        ――聽一聽都有些什么聲音?是怎么聽到的?

        2.傾聽分辨不同的聲音。

        ――教師搖動鐵罐,請幼兒說說聽到了什么聲音,是否一樣。

        ――分別將黃豆、米粒、報紙裝入空罐子中,請幼兒傾聽辨別,并根據聲響找出與罐子內相同的物品,然后檢驗是否正確。

        ――小結:不同的東西發(fā)出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3.游戲:誰的耳朵靈。

        ――幼兒集中到活動室中間,用頭飾遮住眼睛,由教師或一能力強的幼兒在全體幼兒的前、后、左、右等不同方位敲響某一樂器,請全體幼兒用手指指出聲音來源的方向。

        ――小結:耳朵能聽到四面八方傳來的聲音。

        4.討論怎樣保護耳朵。

        ――沒有耳朵會怎樣?

        ――請幼兒捂上耳朵,教師輕聲說話,引導幼兒感知聽不見的不方便。

        ――怎樣保護耳朵? (不要對著耳朵大聲說話、不要讓水流進耳朵或留在耳朵里等)

        活動建議

        1.活動后可帶幼兒到產外散步,聽一聽自然界發(fā)出的各種聲音。

        2.除了游戲“誰的耳朵靈”外,還可帶幼兒到產外空地上進行聽辨音源的游戲。方法:幼兒戴上頭飾遮住眼睛,教師敲擊鈴鼓或小鈴,幼兒根據聲音的來源朝相對應的方向前進。

        活動反思

        小班孩子對周圍事物感興趣,但相對比較單一,選擇與孩子生活密切相關的各種聲音,根據小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的特點,將教育目標巧妙融入其中,使孩子們在真實再現(xiàn)的生活情景中,運用多種感官探索、發(fā)現(xiàn)、表達,提升經驗。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實驗的方法知道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讓有些沉下去的東西浮上來。

        2、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能力,手眼協(xié)調性。

        活動準備:雞蛋、水杯、糖、鹽、味精、水、抹布、水槽。

        活動過程:

        1、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小手在哪里?

        幼:這里!

        師:那么跟老師一起做:

        合攏張開、合攏張開;

        小手拍一拍。

        合攏張開、合攏張開,

        小手拍一拍。

        爬呀、爬呀,

        爬到小臉上,

        這是眼睛,

        這是鼻子,

        這是小嘴巴!

        小朋友做的非常棒,給自己鼓勵鼓勵吧!

        幼:棒、棒、我最棒!

        師:小朋友,你們知道哪些東西放在水里會浮起來,那些東西會沉下去?

        幼:泡沫、木頭......(會浮起來)石頭、硬幣......(會沉下去)

        師:小朋友說的都對,那么請小朋友想想,雞蛋放在水里會怎么樣?

        幼:會沉下去(會浮起來)

        師:老師也不知道它會沉下去還是會浮起來。那么就讓我們一起來做個實驗吧! 老師這里有一盆水,

        我們把雞蛋放在里面,小朋友要仔細觀察哦!看看雞蛋是沉下去了還是浮起來了。(讓每個幼

        兒都看清實驗的結果,提問:你看到了什么?)

        幼:我看到了雞蛋在清水里沉下去了!

        師: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雞蛋在清水里灰塵下去。

        我們在做一個實驗,接下來老師要在清水了家一點鹽,小朋友想會怎樣?

        幼:還是會沉下去。

        師:那讓我們一起來試試吧!

        這次在清水中加入鹽,輕輕攪拌,讓鹽充分溶解,在放入雞蛋。讓每個幼兒仔細觀察這次實驗的結果,提問:

        這次你們又看到了什么?

        幼:這次我看到了雞蛋在鹽水中浮起來了。

        師:通過第二次實驗我們知道了,鹽可以始水的浮力,讓原本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2、 讓幼兒自己做實驗,體驗成功的快樂。

        師:下面那,請小朋友們自己做次實驗,老師這里還有媽媽平時炒菜用的糖、和味精,小朋友們可以放在清水里,看看可不可以讓雞蛋浮起來。

        將幼兒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每組獲得四個雞蛋、四個水槽、鹽、糖、味精、一個攪棒。教師指導幼兒實驗。

        讓幼兒總結實驗結果。

        師:你們的雞蛋發(fā)生了什么變化?

        幼:我在水里加了鹽,我的'雞蛋浮起來了。(我在水里加了糖(味精),我的雞蛋沒有浮起來)

        師:對,通過實驗,我們知道了,鹽可以增加水的浮力,始沉下去的東西浮起來。

        3、教師在一次做實驗,增加對本次實驗的認識 。

        4、 小朋友們,我們也可拿別的東西來做這個實驗,我們回家以后和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一起做這個實驗。

        然后,下次上課的時候把你們的實驗結果告訴我們,和我們一起分享你的實驗結果。

        活動延伸: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活動,幫助幼兒對太空有初步的認知。

        2.通過游戲,幼兒體驗在太空的失重感。

        活動準備:

        1.有關太空的圖片和資料,宇航員在太空中活動的影像資料,

        2.節(jié)奏緩慢的音樂磁帶,手電筒(人手一支),

        3.用硬紙盒制作的“宇航服”,

        4.環(huán)境創(chuàng)設:將教室一角布置成宇宙飛船。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出主題。

        “你猜猜太空是什么樣的?”鼓勵幼兒充分發(fā)揮想象,激起幼兒的認知興趣和探究欲望。

        二、繪圖演示,對太空有初步概念。

        1.教師繪圖,問:老師畫的是什么?激起幼兒對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

        2.教師講解:中間畫的小圓圈是我們生活的地球,而整張白紙就是太空,太空很大,地球只是太空中的一具小星球,太空中有許多小星球。

        3.觀察太空圖片,進一步認知“真實”的太空。

        三、觀看影像資料,幼兒了解人在太空中會有失重感。

        幼兒觀看影像資料,了解人在太空中會有失重感!澳銈儾虏,聶叔叔和費叔叔在太空中是怎樣走路的'?”

        教師小結:聶叔叔和費叔叔在太空中穿的衣服是宇航服,那叔叔們走路為什么那么慢呢?那是因為人在太空會有失重感,所以走路才會那么慢。

        2.開展宇航員訓練營,引導幼兒模仿宇航員在太空中緩慢的行走。

        四、太空旅行記,幼兒體驗人在太空中的失重感。

        1.師生共同扮演宇航員,穿上之前準備的宇航模仿服裝,并配帶好手電筒,走進那已布置好的宇宙飛船中,當宇宙飛船的門再度打開時,便來到了外星球上。隨著音樂弦律緩慢的播放,我和幼兒在外星球上緩慢的行走,時而拾起地上的石子研究,時而仔細觀察外星球的地形……。

        2.乘坐宇宙飛船返回地球。

      科學教案 篇6

        探究活動分析:

        1. 溫度計的使用在三年級已經學過。在前兩課中,學生實際上已經用溫度計測量氣溫。

        2. 每個小組或每個同學都將再次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并將在今后的一段時間里,每天都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并將測量的結果記錄在“天氣日歷”和“我們的日期-溫度表”中。

        3. 為了提高學生們測量的準確性,有必要在下列幾個方面對學生使用溫度計測量氣溫進行指導:認識溫度計上的刻度。溫度計上標出的溫度往往是整十數,每兩個數值之間分成5或10個相等的小格,每個小格代表1攝氏度或2攝氏度。

        4.測量時,要把溫度計放置到測量環(huán)境內2-3分鐘,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時再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的液柱平行。

        5.對測量的氣溫進行比較和分析,確定只有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并指導學生把測得的氣溫記錄在“天氣日歷”和“我們的.日期——溫度表”上。

        6.利用收集的數據制成“溫度填充圖”,分析每天選擇同一時間測量氣溫的重要性。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每天應選擇同一時間來測量氣溫。

        2過程與方法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保持對氣溫變化的研究興趣,理解長期測量和記錄數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選擇每天測量氣溫的環(huán)境,完成“天氣日歷”中溫度的測量和記錄。

        教學難點

        正確測量,能堅持記錄。

        教學準備

        課前布置分小組記錄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氣溫。

        每組一張溫度填充圖。

        每個小組或每人一支溫度計。

        教學過程:

        一、教師導語,引入研究課題

        1、溫度對天氣的影響很大,氣溫是天氣現(xiàn)象的一個重要特征,是天氣日歷中重要的記錄數據。

        2、 揭示學習課題。

        二、 室外溫度的測量與比較

        1、教師提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要注意的安全問題。

        2、學生說說怎樣用溫度計測量溫度、怎樣讀數;復習溫度計的刻度;讓學生找出沸點、冰點、人體正常體溫等溫度。

        3、討論教室內和教室外的溫度一樣嗎?怎樣確定室外的溫度比室內高?測量室內外的溫度要做哪些準備,注意什么?

        4、測量室內溫度,記錄、交流。

        5、 分組到室外不同地方測量溫度,走廊上、陽光下、樹底下、陰涼處,把測量的溫度及時記錄。

        6匯報交流,室內外溫度有什么不同嗎?哪個溫度可以反映今天我們這個地方的氣溫?每個小組測得的溫度一樣嗎?為什么不同?

        三、氣溫的測量

        1、 討論,剛才我們測量到的陽光下、陰涼處兩個不同地點的溫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們應該選擇什么地點來測量氣溫?

        2、 教師小結,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最能反映當地的氣溫,所以我們應該選擇合適的地方來測量氣溫。

        3、 測量不同時間的氣溫,匯報不同時間所測到的氣溫。

        4、 出示氣溫圖表,討論,從這張圖表中,我們可以獲得有關氣溫的哪些信息?為了準確的填寫我們的天氣日歷,每天測量的時間該怎么確定?

        5、教師小結。

      科學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并了解鏡子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知道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

        3、細心觀察,體驗探索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各種鏡子、大口袋、萬花筒、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鏡子1、游戲:摸口袋

        師:①今天老師的口袋里藏了一個有趣的東西,我請一個小朋友來摸摸它是什么?②摸上去感覺怎樣?你覺得它是什么?

        2、自由探索

        看看摸摸,鏡子是用什么材料做的,他有什么特點?

        3、教師小結

        我們剛才見到的鏡子都是用玻璃做的,是平滑的、涼冰冰的、可以反光的,背面涂了層特殊的材料,叫金屬漆,這樣就可以清楚地照出物體了。(幼兒學說金屬漆)

        二、探索發(fā)現(xiàn)鏡子的用途1、回憶經驗

        師:你還在哪里見過鏡子,它可以用來干什么?

        2、討論鏡子除了幫助人們整理儀容,還有什么用途。說說汽車、商店等生活環(huán)境及自然環(huán)境中安裝鏡子的原因。

        3、通過照鏡子使幼兒明白每個人的體形是不同的',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要尊重別人。

        4、請幼兒說出還見過什么樣的鏡子。(幼兒說出各種鏡子,教師出示如凹透鏡、凸透鏡、平面鏡、凸面鏡、凹面鏡、望遠鏡、放大鏡、顯微鏡、眼鏡)

        5、鼓勵幼兒將兩面鏡子擺放在不同的位置,說說有趣的發(fā)現(xiàn)。

        6、教師小結。

        三、游戲:照鏡子1、介紹規(guī)則。

        師:現(xiàn)在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玩照鏡子游戲,老師做照鏡子的人,小朋友做我的鏡子,我做什么動作,你們鏡子也做什么動作,好嗎?

        2、游戲:隨音樂做照鏡子的游戲。

        四、延伸活動請幼兒玩萬花筒,進一步了解鏡子的特點。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12-17

      科學教案12-20

      科學教案12-20

      科學教案12-22

      科學教案12-21

      科學教案12-21

      科學教案12-22

      科學教案12-22

      科學教案12-19

      科學教案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