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科學活動教案

      科學活動教案

      時間:2024-07-11 22:56:03 教案 我要投稿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基本條件。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活動教案9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科學活動教案范文合集九篇

      科學活動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活動,進一步加深對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圓形、橢圓形的認識,學會按形狀進行分類。

        2、初步感知生活中的各種形狀,能用不同形狀的圖形進行拼圖,培養(yǎng)幼兒的想象、動手及口語表達能力。

        3、培養(yǎng)幼兒科學探究的興趣和合作精神。

        活動準備

        1、各種形狀的大積木若干;圖形塑料片若干、分類籃:大的六個、小的九個;圖形標志各一個。

        2、各種圖形頭飾一個;圖形掛飾每人一個;地上畫各種形狀的圖形;三用機、音樂磁帶。

        3、圖畫紙、漿糊、小碟、各種形狀的圖形紙片、鉛筆、水彩筆;小抹布;大積木;各種形狀的玩具。

        活動過程

        1、 以“為小白兔蓋房子”引入課題,鞏固對各種形狀的認識。

        師:“剛才小白兔打來電話,說:一場大火把它的房子給燒了。哎喲!天氣這么冷,小白兔沒有地方住,怎么辦呢?小朋友快幫它想想辦法吧!”引導幼兒說出為它蓋房子!袄蠋煖蕚淞艘恍┐u頭,請三個小朋友用它們蓋一座房子,其他的小朋友看看這三個小朋友是用什么形狀的磚頭蓋房子的!

        (1)、幼兒用積木搭房子。

       。2)、說一說房子是由哪些形狀的磚頭蓋的?

        師:“房子蓋好了,真漂亮!我們打個電話告訴小白兔,好嗎?”

        2、 學習按形狀的不同進行圖形分類。

        以幫圖形媽媽送圖形娃娃回家,激發(fā)幼兒活動的興趣。

        (1)、請小朋友將小籃里各種形狀的圖形娃娃放在貼有圖形標志的大籃里。

       。2)、檢查各籃的'圖形是否分得正確。

        3、通過游戲,繼續(xù)進行分類練習,鞏固對圖形的認識。

       。1)、玩“圖形娃娃找媽媽”游戲。

        玩法:老師分別戴上不同形狀的圖形頭飾,扮成不同的圖形媽媽。幼兒戴圖形項鏈扮成圖形娃娃。游戲開始時,幼兒在音樂聲中自由表演。音樂停后,老師戴上一種圖形頭飾,說:“是我的孩子,快到媽媽身邊來!贝髦c圖形媽媽形狀一樣的項鏈的幼兒就到媽媽身邊來。游戲輪流進行。

       。2)、玩“找圖形房子”游戲。

        玩法:幼兒互換項鏈,找到與自己所扮的圖形娃娃形狀一樣的房子,并躲在房子里休息。然后,出來玩一會兒,再回到自己的房子里。

        4、說一說教室里、幼兒園、家里的東西都有哪些形狀。

        5、分組活動:

        [page_break]

       。1)、紙上拼圖。

       。2)墻上拼畫。

        (3)蓋“房子”。

        活動結(jié)束:

        完成拼圖任務的幼兒到“房子”里玩各種形狀的玩具,并向家長介紹玩具的形狀。

      科學活動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感知空氣的力量和它的反作用力。

        2、探索用氣球使小車向前行駛的方法。

        3、愿意交流實驗中的發(fā)現(xiàn)與結(jié)果。

        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實驗,感知空的力量,知道什么是空氣的反作用力。

        難點:探索利用空氣的反作用力,使小車向前行駛的方法。

        活動準備、

        經(jīng)驗準備

        1、孩子們有玩氣球的經(jīng)驗,會用打氣筒給氣球打氣;

        2、使用過雙面膠粘貼固定物品;

        物質(zhì)準備

        1、兩個充好氣的氣球,兩根長繩。

        2、相同的玩具小汽車若干;

        3、記錄表、筆、雙面膠若干;

        4、相關(guān)課件。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通過提問,讓幼兒回憶以往玩氣球的經(jīng)驗,引出活動主題

        教師提問:(1)、“你們玩過氣球嗎?都是怎么玩的?”幼兒回憶和交流。

       。2)、“氣球里有什么?”

        2、探索氣球會怎樣運動。

       。1)、教師手持充好氣的氣球尾部,提問:如果老師松手,氣球會怎樣?

       。2)、教師驗證幼兒猜想:把氣球的'嘴松開,氣球會亂飛。

       。3)、師幼討論:當老師松開手的時候,氣球剛才向哪個方向移動呢?

        (4)、小結(jié):松開氣球的嘴,氣球會向頭部的方向移動。

        二、進行部分

        1、感知空氣的力量。

       。1)、情景演示:兩名教師分別拉住兩根繩子的兩頭,繩子上固定好用吸管連接的方向、顏色不同的兩個氣球。

       。2)、播放課件,展示氣球移動的慢動作,了解空氣的反作用力。

        2、小車跑起來。

       。1)、結(jié)合本節(jié)活動,引發(fā)幼兒思考:“小汽車沒電了怎么辦?”

        提問:“氣球放在小汽車的什么位置能使車跑起來呢?”

        3、幼兒分組實驗:小氣球放在汽車的什么位置,汽車可以跑起來?

       。1)、教師介紹實驗方法:用雙面膠將充好氣的氣球粘在小車的不同部位,小車在跑道上實驗,粘在哪個部位能使小車向前跑,并在記錄紙上進行記錄。

       。2)、幼兒開始操作,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嘗試,并做好記錄。

       。3)、引導幼兒介紹自己的實驗結(jié)果。(配合記錄表講解)

       。4)、幼兒通過實驗結(jié)果達到共識:氣球放在小車的尾部可以使小車向前跑。

        4、教師總結(jié):空氣雖然看不見、摸不著,但是它是有力量的,今天空氣的力量幫助我們讓小車跑起來了。那么他還可以為我們做哪些事呢?

        三、延伸環(huán)節(jié)。

        播放“噴氣式飛機”表演視頻,幫助幼兒提升氣的反作用力在生活中的應用。

        鼓勵幼兒繼續(xù)尋找空氣在生活中的科學奧秘。

        活動總結(jié)

        空氣是看不見,摸不著,聞不到,抓不住的,但空氣是有力量的。這一特性很抽象,是幼兒園科學教育對空氣教學所要求達到的基本目標。

        首先,幼兒回憶以往玩氣球的經(jīng)驗,通過松手的氣球會亂飛,引出猜想“氣球的移動有沒有方向呢?”繼而設(shè)計了一個情景為幼兒驗證猜想,幫助孩子發(fā)現(xiàn):氣球會向氣球頭部的方向移動。

        其次,用空氣的力量幫助小車跑起來,這個探索讓幼兒在玩中學,在一個輕松快樂的氛圍中,感知了空氣的反作用力這一特點。這次活動的內(nèi)容實際是以幼兒動手操作為核心的活動過程。

      科學活動教案 篇3

        設(shè)計意圖:

        這個學期,我們專門設(shè)置了一個玩具分享區(qū),大多數(shù)是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有電動玩具、會響的玩具、發(fā)條玩具、塑料玩具、毛絨玩具……玩具的種類五花八門,孩子們都沉浸在這玩具世界里。可玩終歸是玩,得讓孩子們對玩具有進一步的認識啊,為此,我特意設(shè)計了本次教學活動——玩具總動員,旨在讓孩子們認識玩具的特點,體驗玩具帶來的快樂!

        活動目標:

        1、幼兒知道玩具有不同的種類。

        2、學會電動玩具安裝電池的方法,體驗自主探索的樂趣。

        3、讓幼兒感受到和小伙伴一起探索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各種電動玩具、塑料玩具、毛絨玩具、發(fā)條玩具等。

        2、不同型號的電池。

        活動過程:

       。ㄒ唬┯^察操作

        教師引導:讓孩子們在動手操作中自主發(fā)現(xiàn)各種玩具的不同玩法。

        1、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好多玩具,請小朋友每人挑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玩一玩。

        2、幼兒自由挑玩具玩,教師及時引導孩子說說玩具是怎么玩的?

       。ǘ┯懻撆c交流

        教師引導:通過相互介紹,幫助孩子梳理經(jīng)驗,使孩子更加明確玩具的種類

        1、師:剛才你玩的是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1)幼:我的玩具是有開關(guān)的,打開開關(guān)就可以玩了。師:為什么打開開關(guān)玩具就自己動起來了呢?幼:因為有電池。師:原來新電池里存了許多電,玩具裝上新電池后,我們打開開關(guān)就通電讓玩具動起來了。還有誰的玩具也有開關(guān),裝了電池?

        小結(jié):我們把這些有開關(guān)裝了電池的玩具叫做電動玩具(出示字條‘電動玩具’)

       。2)幼:我的玩具要擰一擰后它就會動了。師:為什么擰一擰它也會動呢?原來玩具里面裝了發(fā)條。還有沒有別的玩具不裝電池也能讓它動起來?

        小結(jié):我們把這些里面裝了發(fā)條,需要擰一擰、拉一拉、推一推的玩具叫做發(fā)條玩具(出示字條‘發(fā)條玩具’)……

       。ㄈ┯變禾剿

        價值分析:讓幼兒實踐操作,激發(fā)孩子探索欲望,使孩子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裝電池的正確方法。

        1、師:看,老師今天還帶你來了一個電動玩具,讓我也來玩玩看。(裝了廢舊電池,老師打開開關(guān),玩具沒有反應)咦?打開開關(guān)了電動玩具怎么還不動呢?

        幼:電池沒電啦,換個新電池。師:那該怎么換呢?

        2、出示各種型號的電池,比較各種電池的不同(顏色、大小、高低、粗細等)

        3、給電池排排隊吧,你想怎么排?請個別幼兒嘗試,說出排列方法從大到小或從粗到細、從高到矮。

        4、那老師的這個玩具需要換怎樣大小的新電池呢?幼兒觀察找出一樣大小的電池。

        5、電池該怎么裝進玩具肚子里呢?電池的兩邊一樣嗎?

        6、請兩位幼兒一組,為電動玩具裝電池。

        7、教師巡回指導,以兒歌的形式告訴幼兒裝電池的方法:“胖胖小屁股,坐在彈簧上,圓圓小腦袋,帶頂小帽子”

        8、交流各自是怎樣裝配電池的。

        9、小結(jié):給電動玩具換新電池,首先要找到大小一樣的新電池,安裝的時候注意電池方向要正確。

       。ㄋ模┍Wo電動玩具

        價值分析:知道節(jié)約用電池,用完電池要回收,提高孩子的環(huán)保意識。

        1、電動玩具真好玩,我們應該怎樣保護電動玩具?

        2、小結(jié):如果電動玩具長時間不玩,應該把電池取出來,不然時間長了電池的電力會消失,電池用完后不能亂扔,要放到專門回收電池的回收點。

        活動總結(jié):

        教師總結(jié)幼兒今天的表現(xiàn),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xiàn)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jié)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yǎng)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科學活動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初步認識環(huán)境與人類生存的關(guān)系,教育幼兒愛護花草樹木。

        2、培養(yǎng)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和能力。

        3、了解樹木和人類的關(guān)系。

        4、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5、培養(yǎng)探索自然的興趣。

        活動準備:

        沙塵暴紀錄片一盤;樹木作用幻燈片一組;樹寶寶頭飾一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觀看紀錄片,引出課題。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張光盤,大家看里面介紹了一件什么事情?”

        提問:你剛剛看到了什么?沙塵暴是什么樣子的?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什么不便?沙塵暴是怎么形成的?為什么會有沙暴塵?

       。ǘ┱归_部分:介紹樹木與人類的關(guān)系

        出示樹寶寶,以樹寶寶的口吻詢問幼兒:

        小朋友你們知道我們樹木對人類有哪些幫助嗎?

        結(jié)合幼兒回答情況,演示幻燈片。

        如果地球上沒有了我們會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很愿意與你們做朋友,大家又應該怎樣對待我們呢?

        教育幼兒愛護樹木,保護環(huán)境。

        最后讓幼兒講一件自己親眼所見或聽說到的受到大自然懲罰的例子,并且打算怎樣做一名保護環(huán)境的小衛(wèi)士。

        活動反思:

        三月正是植樹的好時節(jié),結(jié)合3月12日植樹節(jié),可以向幼兒進行樹木方面的有關(guān)知識教育。樹木與我們?nèi)祟愑兄芮械年P(guān)系,對人類的貢獻巨大,但是幼兒在此方面的知識儲備不多,對樹木的了解不夠。如果只是說教性的教育幼兒愛護樹木,收效不是很大。但是,如果幼兒清楚了樹木對人類的關(guān)系,在現(xiàn)實生活中就會很自然的想到要保護樹木,愛護樹木,形成一種自覺的.行為,這比單純地說教要有效果。

        通過樹木與人類的關(guān)系,又引伸出環(huán)境保護問題。水土流失、森林砍伐,使人類賴以生存的資源迅速衰竭。應該讓幼兒明白,環(huán)境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整個人類的生活質(zhì)量和生存發(fā)展。因此,保護環(huán)境是我們現(xiàn)在最重要、最迫切的問題。而本次活動的重點是了解樹木與人類生存的關(guān)系;難點是樹立幼兒的環(huán)保意識,知護環(huán)境道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本次活動基本能夠完成。

      科學活動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能運用多種感官認識事物,感知、探索西瓜的基本特征。

        2.愿意參加科學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把自己的發(fā)現(xiàn)告訴老師和同伴。

        3.培養(yǎng)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chǎn)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西瓜。

        2.每人一份餐巾、刀、抹布;課前洗凈雙手。

        3.PPT。

        活動過程:

        1.摸一摸,初步感知西瓜的特征。

        師:小朋友,今天蘇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個禮物,它是一種水果請一個小朋友來猜猜是什么?

        2.集體觀察, 運用多種感官感知西瓜的特征。

        師:我們把它請出來,看是什么呀?

        師:"西瓜是什么樣子的?"摸一摸、敲一敲、推一推,有什么感覺?

        小結(jié):西瓜有的是圓圓的,有的是橢圓的。現(xiàn)在又多了一些形狀,有的大,有的小。皮是綠色的.,還有的有一條一條的花紋。西瓜摸上去滑滑的、涼涼的、硬硬的,敲敲會響,推推會滾。

        3.通過故事了解西瓜吃法以及內(nèi)部特征。

        師:"今天有一群猴子也撿到了一個西瓜,他們?yōu)榱顺晕鞴线發(fā)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呢,你們想知道嗎?"

        a.老師講故事《猴王吃西瓜》。

        b.老師提問:猴王怎么吃西瓜?你會吃西瓜嗎?吃西瓜應該吃什么?

        c.師:那西瓜的瓤在哪里呢?

        d.我們一起把西瓜切開看一看。

        e.讓幼兒觀察西瓜的內(nèi)部:你們看到西瓜里面是什么樣的?

        f.了解兩種特殊的西瓜--黃瓤的瓜和無籽瓜師:小朋友看老師電腦上有兩種瓜,它們跟我們平時吃的瓜有什么不一樣呢?

        4.我們給西瓜涂上顏色吧。(幼兒動手操作)

        5.談論吃西瓜的好處。

        a.師:"你們喜歡吃西瓜嗎?為什么?"

        b.請幼兒嘗一嘗:吃到嘴里有什么感覺?

        小結(jié):西瓜瓤水分多,吃起來又涼又甜.能解渴、消暑,我們大家都愛吃。

      科學活動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鼓勵幼兒探索各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2、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同伴之間的合作能力。

        3、讓幼兒體驗勞動的樂趣。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活動準備:

        1、各種工具:小勺、碗、塑料小刀、筷子等。

        2、橙子若干。

        3、中號透明塑料量杯;大號塑料量杯一個。

        活動過程:

        1、通過談話引起幼兒的興趣。

        “你們喝過果汁嗎?好喝嗎?你知道果汁是怎樣來的嗎?

        2、請幼兒介紹自己所看到的工具,并初步設(shè)想自己會怎樣來運用這些工具來榨取果汁。

        3、幼兒自由分組開始榨果汁。

        (1)教師指導幼兒能夠運用工具榨取果汁。

       。2)鼓勵幼兒探索出多種方法來榨取果汁。

       。3)提醒幼兒將榨出的果汁放入量杯中。鼓勵幼兒能夠榨出更多的`果汁。

        4、討論:你覺得用哪種方法來榨果汁最方便,哪種方法榨出來的果汁最多。

        5、品嘗自己榨的果汁,享受勞動的樂趣。

        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的活動,使我感到對于一些科學活動,要讓幼兒大膽嘗試,從操作中獲得知識,這樣比只靠教師的傳授更能調(diào)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幼兒獲得的知識更直觀,尤其是對于中班的幼兒來說,我們更要相信幼兒的能力,要多放手,而且教師選擇的主題內(nèi)容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使幼兒在玩中學習,獲取更多的知識。

      科學活動教案 篇7

        一、活動題目

        大班科學活動設(shè)計:杠桿

        二、活動目標

        通過動手操作,使幼兒初步感知杠桿省力的原理,激發(fā)幼兒探究的興趣,培養(yǎng)幼兒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適用對象

        5~6歲幼兒。

        四、活動所需資源

        動物頭飾、木棒、積木、重物、記錄卡、水彩筆、漿糊、抹布、用力標志(大小不等的`圓片)。

        五、活動過程

        導語:小熊要蓋新房子,它買了許多材料,有些材料很重,它搬不動,我們?nèi)椭?

        說一說,用什么辦法來運材料。

        (1)我用雙手抱。

        (2)我用手推。

        (3)我用棒棒撬。

        (4)我用手拉。

        試一試,哪種方法用的力氣小。

        幼兒使用各種方法,把重物搬到指定地點。

        (1)使勁用雙手抱重物。

        (2)彎下腰用手推重物。

        (3)用棒棒撬重物。

        (4)用手拉重物。

        說一說我的發(fā)現(xiàn)。

        (1)抱最費勁,汗都流出來了,拉有一點費勁,推只有一點點費勁,撬很輕松。

        (2)抱要流汗,拉要流一點點汗,推不費力,撬更不費力。

        (3)抱要費力氣一些,拉要稍微費力氣一些,推費力要稍微好一些,撬不費力氣,輕輕一下就行了。

        我的實驗過程。

        讓幼兒用省力的辦法幫小熊把材料全部運過去。

        六、注意事項

        1.使用木棒時要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給幼兒提供的重物以不超過三名幼兒抬起的重量為宜。

        3.提供作支點的積木高度要適宜。

        4.在用木棒撬重物時,支點應隨重物一起移動。

      科學活動教案 篇8

        【活動目的

        1.認識時鐘,初步了解時針、分針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合日常生活理解時鐘的用途。

        2.通過觀察及嘗試活動,培養(yǎng)觀察力、思維力、動手能力。

        3.每天準時起床、來園、睡覺,養(yǎng)成良好的作息習慣。

        【活動準備

        1.創(chuàng)設(shè)“鐘表展覽館”的教學環(huán)境。

        2.人手一只可以撥動的小時鐘。

        3.反映幼兒一日生活內(nèi)容的圖片(起床、上學、午飯、午睡等),時鐘演變過程圖片。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shè)嘗試情境,激發(fā)幼兒嘗試欲望

        邊聽“在鐘表店”里的音樂,邊把幼兒帶進“鐘表展覽館”,引導幼兒欣賞各種各樣的鐘表,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找找、比比這些鐘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再想想,工人叔叔和阿姨為什么要設(shè)計、制造這些鐘表?

        二、觀察活動

        通過觀察活動比較鐘表上時針、分針的不同,認識12個數(shù)字以及數(shù)字的排列位置。

        提問:

        1.每只鐘面上都有什么?(出示3只不同形狀的時鐘,幼兒找出鐘面上都有兩根針和1~12的數(shù)字)

        2.比比看,兩根針什么地方不一樣?(長短、粗細之分)它們的名稱叫什么?(了解時針、分針的名稱)

        3.鐘面上的數(shù)字排列位置是怎樣的?(認識典型的幾個數(shù)字位置12、9、3、6)

        三、幼兒第一次嘗試活動

        讓幼兒理解并掌握分針、時針與數(shù)字的關(guān)系(幼兒人手一只時鐘)

        提問:1.請小朋友看一看鐘面上時針和分針都指在哪一個數(shù)字上?(12上)

        2.請小朋友把時針從12撥到1上,看一看分針有什么變化?(分針從12走一圈又回到12)

        3.小朋友自己撥鐘試一試,然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大家。

        4.得出結(jié)論:當時針走一個數(shù)字(一格),分針就要走12個數(shù)字(一圈),這就是一小時。

        四、幼兒第二次嘗試練習:

        結(jié)合日常生活圖片撥出相應的鐘點,小組中的幼兒互相檢查準確與否,并說一說時針、分針指向的數(shù)字。

        五、幫助幼兒理解時鐘與人類生活的關(guān)系

        教師歸納:小朋友認識了鐘,可以按時起床,按時上幼兒園。老師可以根據(jù)鐘上的時間按時上課,按時做游戲,按時讓小朋友吃午飯,它可以幫助人們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鐘是人類的好朋友。

        延伸活動:提供制作鐘的材料,鼓勵幼兒制作時鐘模型。

      科學活動教案 篇9

        一、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了解及動手操作,使幼兒掌握理解海綿的性能,知道海綿的用途。

        2、學習詞語:軟軟的、輕輕的、吸水、彈性等。

        3、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奧秘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人手一塊海綿和2—3根細橡皮筋

        2、海綿變化圖示兩張

        3、彩色顏料水每組一盤

        三、活動過程

       。ㄒ唬┙處煶鍪竞>d,幼兒交流經(jīng)驗

        1、你們是怎么玩海綿的?幼兒相互交談議論。

        2、請幼兒講講:玩起來與別的積木有什么不同?

        3、請位幼兒說一說見聞:你在哪些地方見過海綿。

        (二)操作游戲,感受海綿的特性

        1、海綿寶寶變成小青蟲游戲

        教師出示毛毛蟲圖示和細橡皮筋,引導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綿分若干節(jié),并與原形比較。請幼兒思考:可以讓海綿變回原來的樣子嗎?幼兒再動手做一做。

        小結(jié):我們能把海綿變成各種形狀(引導孩子捏成一團),

        馬上松開,它又能恢復原樣,說明海綿有彈性。 2、海綿寶寶喝水游戲 1)教師提供顏料水分組活動,提示幼兒思考:海綿寶寶能干什么? 2)待幼兒活動幾分鐘后,請幼兒說一說你是怎么玩的,發(fā)現(xiàn)了什么?如:“我把海綿放在顏色碗里,碗里的顏色水少了,而海綿變顏色了”。教師肯定幼兒的做法和語言表述,表揚做的好的幼兒。 教師小結(jié):海綿能把顏料水變少,說明海綿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三、聯(lián)系生活,整理活動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海綿的用途也很廣,如我們做操用的體操墊、睡覺時鋪的海綿墊等。引導幼兒把吸水的海綿拿到陽光下曬一曬,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四、活動延伸 1、讓幼兒仔細觀察社會上、家庭里還有什么東西是用海綿做的。

        2、教師帶領(lǐng)幼兒一起去收海綿,進一步觀察其用途。

      【科學活動教案】相關(guān)文章:

      科學活動教案07-20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4

      科學活動教案02-24

      科學活動教案10-31

      科學活動教案[經(jīng)典]07-26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精選)科學活動教案07-27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30

      科學活動教案[精選]07-22

      【經(jīng)典】科學活動教案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