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水教案

      水教案

      時間:2024-09-17 07:03:50 教案 我要投稿

      關于水教案范文匯編7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大家知道正規(guī)的教案是怎么寫的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水教案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水教案范文匯編7篇

      水教案 篇1

        目標:

        1、通過幼兒實驗操作,使之了兒解有的物體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體雖改變了原有模樣,但性質不變。

        2、通過實驗活動,激發(fā)幼兒觀察事物變化的興趣,訓練幼兒手腦并用的能力。

        3、豐富詞匯:溶解、結晶體、固體、粉末狀、鹽、味精、調味品等,促進幼兒邏輯思維與連貫講述能力的.發(fā)展。

        準備:

        1、實驗用具、用品。每個幼兒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組三只小碗,分別裝有結晶體的果珍飲料、方糖、紅糖;一盆熱開水。

        2、 教師準備一只玻璃杯、一段蠟燭頭、六支長蠟燭、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幾只熱水瓶。

        3、 將雨花石、鵝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過程:

        1.觀察引導,激發(fā)興趣。

        (1) 教師出示一小段蠟燭,再將其放入裝水的玻璃杯中,讓幼兒觀察有什么變化。

        (2)請幼兒思考:蠟燭在水是沒發(fā)生什么變化,那么其他東西放入水中會發(fā)生什么變化呢?

        2.觀察了解實驗用品。

        (1) 教師:請小朋友看看桌上放著什么實驗用具和用品?

        (2) 請幼兒觀察:碗內的果珍、方糖、紅糖各是什么樣子(形狀),什么顏色,什么滋味?(豐富詞匯:結晶體、固體、粉末狀)

        3.開始做實驗。

        (1)讓幼兒從上述三種食品中各取少許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熱水。

        (2)引導幼兒觀察:不攪拌飲料,看看有什么變化?(提示:顏色怎樣,滋味如何?)用食匙攪拌后,又有什么變化?然后讓幼兒將自己配制的飲料喝完。

        (3)請每組幼兒就以上問題展開議論,請幾個幼兒小結,教師補充,同時學習“溶解”一詞。

        4.舉一反三。

        (1)教師提問:還有什么食品也是用開水沖泡解后飲用的?

        (2)教師提問:媽媽燒菜時用哪些東西使菜更有滋味?(豐富詞匯:鹽、味精、調味品)

        (3)教師提問:媽媽平時做家務時還使用哪些會溶解的東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

        5.教師小結:世界上有許多東西在一定條件下都會發(fā)生變化。有的原來是固體狀或粉末狀的東西,遇到水就會改變它原來的樣子。人們可以利用這些東西的特點來創(chuàng)造美好的生活。

        6.觀察熔化實驗,激發(fā)探索科學奧秘、學習新知識的欲望。

        (1) 請幼兒思考:是不是所有的東西放在水里都會溶解?(提示浸在水中的蠟燭)

        (2)請幼兒討論:蠟燭在水是不會變化,那么用什么辦法可以使它發(fā)生變化呢?

        (3)教師點燃六支蠟燭,分給每組一支,供幼兒觀察:蠟燭在點燃后發(fā)生什么變化?(啟發(fā)幼兒觀察火焰下熔化了的燭油)

        (4)教師:小朋友做的實驗和老師做的實驗有什么不同?糖的溶解和蠟燭的熔化需要什么不同的條件?請小朋友活動后自由討論,老師下次再告訴大家。

      水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運用以有經驗,嘗試用各種辦法解決問題。

        2、學會運用統(tǒng)計的方法進行比較。

        3、感受有趣的科學現象,激發(fā)幼兒的探索欲望。

        4、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5、活動中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和幫助別人的快樂。

        活動準備:

        小毛巾、大塊積木若干,海綿、衛(wèi)生紙、玻璃瓶、塑料瓶、小桶、小盆、水若干,膠管、石子若干,虹吸現象實驗材料。

        活動過程:

        一、看圖,幼兒運用已有經驗回答解決的辦法。(圖上有一個小桶,內裝滿水,另有一個空盆。)

        老師提問:不用倒的方法,怎樣將小桶里的'水運到空盆里去?

        二、操作活動:

        1、進入操作場地,幼兒根據老師提供的材料進行設想,找出合適的操作材料。

        2、幼兒交換自己的設想和想法

        3、進行操作,驗證自己的設想。老師巡回指導。

        三、幼兒分享操作感受。

        1、你選擇的是什么材料,是怎樣操作的?

        2、通過操作覺得哪些材料能夠幫助將水轉移到另一個空盆里。

        四、比較三種方法的實效性。

        1、共同找出可行的三種方法,(用杯子舀、用體積大的材料壓、用吸水的材料轉移)通過比賽的方式感受每個方法的實用效果。

        幼兒自由選擇一種方法,進行比較。

        2、老師出示準備好的統(tǒng)計表格,請幼兒用或表達自己的意見。

        3、老師和幼兒一起通過統(tǒng)計表格比較三種方法。

        五、老師引導幼兒小結出今天實驗的收獲。

        六、老師演示虹吸現象,激發(fā)幼兒探索科學的興趣。

        活動反思:

        玩水對于孩子來說是一件很感興趣的事。利用孩子這一天性,在運水活動中,為幼兒營造了輕松、愉快、自主的運水氛圍。使幼兒能夠積極參與到運水活動中來,盡情地表達著、思考著、表現著;顒又泻⒆觽兺ㄟ^玩水、運水,充分感受了水的特性,享受到了玩水帶來的樂趣,探索在不同情形下選擇最適合的工具和材料來運水。從而獲得粗淺的科學知識和科學體驗,并懂得珍惜每一滴水,從小養(yǎng)成節(jié)約用水的好習慣。通過此次活動,給我最大的啟示是:讓孩子們在探索的世界中得到自由和快樂,少一些約束,少一些畏懼。架起一座幼兒嬉戲與學習之間的橋梁,讓每個幼兒富有個性的全面發(fā)展。

      水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及動手能力,知道植物干枯了要澆水。

        2、激發(fā)幼兒愛護花草樹木的好品德。

        活動準備:

        瓶子、水

        活動過程:

        (一)談話:通過上一節(jié)課。我們知道哪些東西是離不開水的?(人、動物、花草樹木、小魚等等)

        (二)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為我們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澆澆水了。

        老師帶領幼兒觀察哪些植物需要澆水了(枯黃、焉掉的、泥土裂開的需要澆水)

        (三)教師示范:找一棵需要澆水的植物。澆的時候要注意適量,不要一次讓它喝的太飽,要不然要撐壞的。澆太多,會淹死的。

        (四)幼兒進行澆水活動。

        教學反思:

        在日;顒又薪處熞層變荷朴谟^察,善于抓住時機進行教育.從孩子感興趣的事物著手,設計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同時要考慮到幼兒創(chuàng)造思維的發(fā)展,這樣孩子就能得到創(chuàng)新精神,得到實踐能力.我班幼兒對水非常感興趣,以前他們對水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水很好玩,通過老師教育他們知道了水是寶貴的,我們要節(jié)約用水.不能浪費水資源.通過澆水護花行動,小朋友更加懂得珍惜,愛護花草樹木了。

      水教案 篇4

        教案目的:

        1、了解水的三態(tài)變化,知道水能變成冰,也能變成水蒸氣。

        2、激發(fā)對科學活動的興趣和觀察實驗的基本方法。

        教案準備:

        1、一只盛有少量水的燒杯(劃有紅色線、要求有顏色的水)、酒精燈、一杯熱水。

        2、小塊冰若干,盛有熱水的保溫杯。

        4、《小水滴旅行記》的課件。

        5、課前準備:幼兒在家做水結冰的實驗。

        教案流程:

        一、活動導入。

        師:出示冰。(幼兒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

        師:“小朋友們,你們看這是什么?”

        幼:“冰”、“我在家里也和爸爸媽媽做了。”

        師:“對,這是你們在家里和爸爸媽媽一起做的,還記得你們是用什么做的嗎?”

        幼:“知道”。

        師:“那誰來告訴我,你們是怎么做的?”

        幼兒回憶制作的過稱和方法。

        教師小結:“恩,對。水可以變成冰、變成冰花、冰雕。看老師手里的圖片,漂亮嗎?”老師放出示圖片。

        得出結論:水可以變成冰。

        二、操作部分。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水可以變成冰、變成冰花、冰雕。那你們知不知道冰可以變成什么呢?”

        幼:“水”

        師:“那小朋友們怎樣才能讓他們變成水呢?誰來告訴我?”

        幼:用熱水、冷水、太陽、手、火等方法。由于時間和操作的可行性,老師采用手捂得方法驗證(先讓一個說用手的小朋友示范,老師旁邊指導。再讓其他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嘗試并感受有冰變水的過稱)并記錄。

        師:“小朋友們,現在冰變成了什么?”

        幼:“水”

        師:“你們真聰明,那有沒有誰愿意告訴我你的手現在是什么感覺?”

        幼:“很涼快,冰冰的”

        師:“恩,老師的手也冰冰的,小朋友摸摸身邊小朋友的'手是不是也是這樣的?再摸摸自己的小臉,有什么感覺?是手冷還是小朋友的臉冷?”

        幼:“手冷”

        師:“你們的小手為什么冷呢?”

        幼:“我們剛剛摸冰的”

        師:“對,我們的手剛剛摸了冰,現在冰吸收了我們手的溫度變成水了。小朋友們,你們覺得水神奇嗎?”

        幼:“神奇”

        得出結論:冰可以變成水。(在一定的溫度基礎上)

        師:“恩,神奇水寶寶可真調皮,一會兒變成冰,一會兒又變成了水?墒悄銈儾虏氯绻蠋熇^續(xù)加熱水寶寶,它還會變成什么呢?”

        幼兒猜測結果。

        師:“你們想不想知道?”

        幼:“想”

        師:“看,老師前面的杯子。仔細看啊。”

        教師演示實驗:點燃酒精燈,將盛熱水(水是有顏色的,這樣便于幼兒觀察)的燒杯放在三腳架上燃燒,要求幼兒觀察水的變化。

        師:“小朋友們,你們發(fā)現水有了什么變化了沒?那水蒸氣是從哪里來的?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水變成水蒸氣的現象?(燒開水、煮飯等)

        師:“你們說水神奇不?”

        教師小結:水還可以變成水蒸氣。

        三、欣賞故事課件《小水滴旅行記》

        師:“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水還有什么神奇的變化?”

        游戲活動:幼兒在太陽下做冰變水的實驗。

        家園共育:家長與幼兒一起探討水的作用。

        日常生活:了解生活中水的變化。

        區(qū)域活動:

        1、溶解組:“把鹽、糖放進水里攪拌后,它怎么不見了?”

        2、沉浮組:“把東西放在水里,有什么不同現象?”

        3、流動組:“為什么小籃子裝不住水?”

        4、沖力組:“為什么把水澆在水車上,它就會轉?”

      水教案 篇5

        活動設計:

        詩歌——水

        附詩歌:

        小小的水是淚水

        大大的水是海水

        跳舞的水是噴泉

        健康的水是汗水

        臟臟的水是泥水

        靜靜的水是湖水

        甜甜的水西瓜水

        噴涌的水自來水(余碧君)

        教材分析:

        本篇詩歌結構簡單、句式整齊,語言優(yōu)美、朗朗上口。它所反映的內容貼近幼兒生活,并美化了生活。中班幼兒有了一定的知識經驗,易于學習、理解和仿編。

        一、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

        有表情地朗誦詩歌。

        2、學習運用相同句式結構創(chuàng)編詩歌。

        二、活動準備:

        1、與詩歌內容相關的背景圖一幅。

        2、流水聲錄音磁帶一盒。

        3、與水相關的各種圖片布置場景。

        三、活動過程:

       。ㄒ唬A聽錄音,激發(fā)興趣。

        1、傾聽流水聲(放錄音)

        問:你聽到了什么聲音。(水聲)

        2、你能說說,你在哪兒見過水,你還知道有什么水?

        (二)、指導幼兒初步學習理解詩歌。

        1、出示課件圖,讓幼兒看各種各樣的水(先單幅,再整幅)。

        問:請幼兒說說圖上有哪些水?(幫助幼兒認讀)

        2、初步感受詩歌《水》

       。1)、老師將這幅圖上的'各種水編成了一首詩歌。名字叫《水》。幼兒傾聽,教師示范朗誦。

        (2)你聽到詩歌里說了什么?(幼兒自由描述)

        3、學念詩歌

       。1)、教師念,幼兒傾聽想象。

        (2)、幼兒邊聽邊念,可自由用動作表現。

       。3)、幼兒集體朗誦。

        4、引導幼兒理解詩歌

        問:(1)為什么說健康的水是汗水?

        (2)你見過噴泉嗎?說說它是什么樣的?

       。3)你見過靜靜的湖水嗎?在哪兒見過,是什么樣的?

       。4)噴涌的水是什么水?說它是什么樣的?

        5、問:學了這首詩歌,你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幼兒自由提問,

        教師或幼兒回答。目的:幫助幼兒理解難詞難句。)

        6、幼兒集體表演、朗誦詩歌。

       。ㄈ、學習仿編詩歌

        鼓勵幼兒做小小詩人,動腦筋編詩歌。你能把你知道的水也編成好聽的詩歌嗎?

        1、可請幼兒參觀布置的場景或用課件提示,調動生活經驗,拓展想象空間。

        2、小組交流,大組展示。(可引導幼兒先畫后說)

        3、鼓勵幼兒向爸爸媽媽朗誦創(chuàng)編的詩歌。

      水教案 篇6

        活動目標:

        1、能對溶解現象有好奇心,并愿意用語言大膽表達自己的發(fā)現。

        2、愿意積極探索,知道有的東西放在水里會溶解,有的不會。

        3、通過實驗培養(yǎng)互相禮讓,學習分工合作的能力。

        4、主動參與實驗探索

        活動準備:

        每人一小杯水、一個勺子、糖、鹽、米、奶粉、果汁粉、沙子。豆子。抹布若干。

        活動過程:

        一、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飲料給小朋友們嘗一嘗,然后再輕輕的告訴你的好朋友,你嘗到的是什么味道的?老師隨機給小朋友分兩種飲料(白開水、糖水)

        師:誰來告訴大家你喝到的飲料是什么味道的?為什么有的是甜的有的`是沒有味道的?那你有沒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寶寶到哪兒去了?

        二、動手操作

        1.教師示范小實驗:觀察糖溶解的現象。

       。1)先讓幼兒大膽猜測實驗結果

       。2)教師和幼兒一起操作:先嘗一口自己杯子里的水(無味),然后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用勺子攪拌一下,觀察糖到哪里去了嗎?躲到水里去了!請幼兒再次品嘗水(變甜)

        (3)請幼兒交流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總結:糖放在水里化掉,不見了,這個過程就叫做溶解,我們的水就會變甜。

        2.請幼兒自己操作。

       。1)幫助幼兒拓展經驗,引導幼兒說說還有什么東西會溶解?

       。2)師:老師這里還有米、奶粉、果汁粉、沙子、鹽,你們也來試一試?(幼兒分組操作)觀察溶解顯現、顏色變化,發(fā)現有的物品不能溶解。

       。3)幼兒自由交流實驗結果,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發(fā)現。

        三、結束

        師: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有好多東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東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們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媽媽們一起觀察、發(fā)現、然后再來告訴我們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動反思:

        我覺得本活動適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通過本次活動,幼兒的參與性比較積極。在活動中幼兒能大膽的自主動手操作,從中體會溶解的現象。不足之處是膽小、語言表達能力差的幼兒回答問題不夠主動,使能力弱的幼兒得不到發(fā)展。在今后我們應該讓每個幼兒都能體會到成功感,從而增強自信心。相信在這樣的引導和鼓勵下,幼兒可以得到更好的發(fā)展。

        小百科:物質溶解于水,通常經過兩個過程: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的擴散過程,這種過程為物理過程,需要吸收熱量;另一種是溶質分子(或離子)和溶劑(水)分子作用。

      水教案 篇7

        設計背景

        這節(jié)科學與數學《水的幾種狀態(tài)》,主要是從我們身邊的科學現象活動中得到的啟發(fā)。生活中有很多不可思議的現象,物質存在著好多種狀態(tài),水到底有那些狀態(tài)呢?對于學前班幼兒來說,不僅可以從語言表達、思維想象上獲得重大突破,還可以動手去探究這些東西。我們就以一杯清水做實驗、觀察現象學習新知。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實際造作觀察水,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和動手能力。

        2、通過觀察去探究未知世界。

        3、通過總結,實際操作去了解水世界。

        4、培養(yǎng)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激發(fā)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了解水的幾種狀態(tài)。

        教學難點:水的幾種狀態(tài)的相互轉化。

        活動準備

        師:一個可移動式的小車載小冰箱,一杯水,一個小鐵盆,一個小錘子 ,酒精燈,火柴、溫度計。

        生:紙、筆,一個小燒杯。

        活動過程

        1、故事導入,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

       。1)小馬過河的故事(根據范畫創(chuàng)編故事)。

       。2)小馬夏天過河,發(fā)現河水很深,它怕會淹死在河里不敢過河,低沉著腦袋就回家了,媽媽告訴他河水很淺,它再一次嘗試就過去了;小馬第二次過河,它選擇冬天,可是冰很薄,它差點淹死,回家都就凍感冒了,從這則故事我們可以知道什么?(啟發(fā)幼兒觀察想象,能大膽說出內心所想)。

        分析:教師用一個美妙的故事,把一幅簡單的畫用生動的語言形象地講述出來,生動的故事情節(jié)充分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興趣,給幼兒創(chuàng)設了思維、想象和思考的`空間,為下一步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實際操作,引發(fā)學生再學習

        先讓同學們用手指試一試水,滑滑的,是液體狀態(tài),然后教師將水倒入鐵盆里面,將鐵盆放入車載冰箱中經行10分鐘制冷。經過10分鐘的制冷后,我們發(fā)現,以前的水不是水了,它變成冰塊了。然后讓學生用手再摸摸,發(fā)現冰冰的。

        問:水摸上去為什么滑滑的,溫差不大,而冰摸上去問什么會感覺很冷呀?

        老師叫同學們用溫度計分別測水和冰的溫度。

        水的溫度>10度。

        冰的溫度>0度。

        3、將冰化成水

        我們將凍好的冰再在酒精燈上加熱,發(fā)現不一會的功夫冰就化了,發(fā)現冰還冒氣很快變成了水。

        4、總結

        水的液態(tài)、水的固態(tài)。水還有幾種狀態(tài):霧、雪。

        教學反思

        1、學生通過本節(jié)對已知世界的科學現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2、本節(jié)課教師使用了最簡單的車載冰箱制冷技術將一杯水先凍成了冰,然后又加熱化成了水。

        3、認識已知事物要通過觀察,實際操作去了解它。

        4、通過本節(jié)課我們更多的對已知世界的科學現象去不斷探索,增強了我們的好奇心。

        5、在試驗中我們還要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去記錄一些數據和現象。

      【水教案】相關文章:

      《水》教案02-21

      好玩的水教案06-21

      小學水的教案03-25

      《水的游戲》教案03-25

      水教案范文03-12

      水的變化教案03-18

      我與水教案02-27

      水的性質教案03-01

      《神奇的水》教案03-10

      冷冷的水教案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