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科學教案集錦六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tǒng)的知識。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科學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階段一、螞蟻在什么地方
目標:
認識螞蟻生活的環(huán)境
過程:
1、猜想討論:螞蟻會生活在什么地方?引導幼兒做猜想記錄。,
2、室外尋找螞蟻洞,引導幼兒記錄在記錄紙上。
3、討論“螞蟻喜歡在哪些地方跑來跑去,它們在干什么展示自己的尋找結果,一起總結螞蟻生活的地方,螞蟻的活動、工作。
階段二、猜想螞蟻吃什么
目標:
能用自身的經驗進行猜想,大膽提出螞蟻吃什么的設想。
準備:
猜想記錄表,驗證記錄表各一張。;
1、討論:人們都喜歡吃什么,你喜歡吃什么?
2、猜想:螞蟻喜歡吃什么,你為什么這么認為?把幼兒的猜想記錄在大記錄表上。
3、提問:你怎么知道它吃或不吃這些東西呢?與幼兒討論驗證的辦法,總結幼兒方法。記錄下自己的所要驗證的方法,鼓勵幼兒積極去收集材料。
4、階段三、螞蟻吃什么
目標:
了解螞蟻的食性、知道螞蟻的習慣。
準備:
收集的各種食物。如;鹽、糖、餅干等
過程:
1將幼兒帶來的餅干、糖、等食物分別撒在發(fā)現(xiàn)的螞蟻洞旁。
2、觀察哪里的螞蟻多那里螞蟻少?哪里沒有螞蟻。
5、記錄螞蟻喜歡吃的'東西,在猜想圖上為它們做行標記,不吃的畫上生氣的娃娃臉,愛吃的記錄笑臉。
6、觀螞蟻
目標:認識螞蟻的生活環(huán)境、外形特征、和習慣。了解螞蟻傳遞信息的獨特方式、認識螞蟻的食性、理解害蟲、益蟲、的區(qū)別,了解昆蟲的種類和生活方式,懂得保護益蟲,激發(fā)幼兒對自然科學的興趣。
科學教案 篇2
重點
月球的表面狀況
難點
理解“我們在地球上看到的總是月球的一面”
課前準備
學生課前準備:查找、收集并人類對月球探測的資料
教學器材:相關圖片
教學課件:無
教學過程
引入:同學們都知道月球是地球的衛(wèi)星,本身不發(fā)光,我們看到的月球是被太陽照亮的月面,但你知道我們在地球上能看到月球的全貌嗎?
了解月球的基本情況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衛(wèi)星
設問:你知道月球是怎樣圍著地球轉的嗎?你知道我們每天看到的月球面貌是否一樣?
活動:一個學生面對面的圍著另一個學生轉一圈(兩個學生都在轉)
通過活動讓學生體會我們每天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另一面我們在地球上是永遠都看不到的,而在這個過程中,地球、月球都有自轉和公轉運動。
月球的大小
活動:通過閱讀下列數(shù)據(jù),談談你對月球大小的認識
地球直徑約12742千米月球直徑是地球直徑的.3/11
地球質量約為5.976×1027千克月球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81
地球表面積約為5.1億平方千米
地球體積約為1萬億立方千米月球體積約是地球體積的1/49
設問:月球為什么看上去和太陽的大小相似?
月地距離
月球到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4萬千米,大約是日地距離的1/400。
計算:一架時速為1000千米的飛機,從地球飛到月球大約需要多少時間?
月球表面
邊展示圖片邊提問
設問:①你聽說過嫦娥奔月的故事嗎?這個傳說與月貌有什么關系?你知道月球表面明暗的地方是什么嗎?
、谀阒涝虑蛏洗蟠笮⌒〉沫h(huán)形山是怎么形成的嗎?
、鄣窃碌挠詈絾T為什么要穿上那么笨重的宇航服?他們累嗎?他們在月球上說話為什么還有用無線對講機?
、茉谠虑蛏蠟槭裁磿l(fā)生書P42圖2—21中的這些現(xiàn)象?
了解人類對月球的探索
設問:人類很早就有了遨游太空的遐想,到目前為止人類的足跡已經踏上了哪個星球?
交流:介紹一下你收集到的有關人類登月的情況,你知道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績嗎?你認為人類發(fā)展登月技術有何意義?
教案點評:
本課主要是通過學生課下查詢、收集、有關資料,在課上與同學交流,重在培養(yǎng)學生探索太空奧秘的興趣,引導學生關注天文學和空間學的發(fā)展。
科學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常見金屬的種類,了解不同金屬的性質。
過程與方法: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和方法認識金屬,通過實驗研究不同金屬的性質。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能力。
教學準備:
各種類型的金屬段,實驗用的相關材料。
教學活動建議:本課也是本單元的一個次級研究主題,主要引導學生探究金屬這一類物質的共同性質特征。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問題:為什么使用該種金屬的問題來導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興趣,探究金屬的性質部分是本課最重要的'活動內容,要求學生逐一進行操作和觀察,以揭示金屬的共同性質。教師一定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先動腦再動手,知而后行,才是科學的研究。學習科學是為了服務于生活中,所以在了解了金屬的性質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運用知識,啟發(fā)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講述:在我們生活中的常見材料,除了我們前面認識和研究的紙和布外還有很多,今天我們就再來認識和研究一種材料:金屬。(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ㄒ唬、了解身邊的金屬制品。
1、談話:我們周圍許多物體都是金屬制成的,同學們仔細想一想我們周圍有哪些物品是金屬制成的?人們?yōu)槭裁从媒饘僦谱魉鼈儯?/p>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3、匯報本組的討論結果。
4、講述:用金屬制作的物品有廚房用具、高壓電線、獎杯、常用工具等,因為它們比較耐用、可以導電、有光澤、銳利,所以用金屬制作這些東西。用金屬來制作是利用了金屬的一些特性,如堅固耐用、堅硬銳利等,那金屬的性質究竟有哪些呢,我們接下來研究研究。
。ǘ、研究金屬的性質。
1、研究金屬的光澤度。
。1)、選擇鐵釘、粗鋁絲、粗銅絲等材料;
(2)、用砂紙摩擦它們表面;
。3)、比一比,摸一摸,說說有什么發(fā)現(xiàn)。(變光亮,有熱度)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5)、總結:摩擦變亮、摩擦生熱。
2、研究金屬的導熱性。
。1)、把鋁勺、塑料棒、木筷放在熱水里,過3分鐘后摸一摸,有什么感覺?(塑料棒有一點熱,木筷沒有感覺,鋁勺很燙)。
。2)、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3)、總結:鋁勺導熱快。
3、研究金屬的延展性。
。1)裁剪一段5厘米長的粗鋁絲放在鋼板上;
(2)用鐵錘敲打它,把圓形敲成扁形的;
。3)用尺子量一量,有什么變化?(變寬、變長)
。4)、學生分組實驗,匯報。
(5)、總結:金屬在受到外界壓力時,形狀可以發(fā)生變化,具有向外擴散的延展性。
4、總結金屬的性質。
。1)、提問:通過以上的實驗活動,我們知道金屬有哪些性質?
。2)、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3)、總結:輕重、硬度、延展性、導熱性。
。4)、講述:金屬的性質還很多,我們在以后的學習探究中會逐步學習到。
三、拓展應用:
1、談話:想一想,根據(jù)這節(jié)課所學的知識結合書本的資料,如果要制作鍋、易拉罐、首飾,你會選擇哪種金屬?為什么?
2、學生分組討論,匯報。
3、教師總結。
4、課后學生搜集有關金屬的的資料閱讀。
科學教案 篇4
一、創(chuàng)設情境、實驗引入
師:老師這里有兩組實驗材料,你能利用它們分別使兩個小燈泡亮起來嗎?誰愿意來試試?
一名學生很快點亮了小燈泡;
另一名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也點亮了小燈泡。
師:請拿起來給大家看看。
一名學生在舉起小燈泡時手不能拿開,否則燈泡會滅。
另一名學生則可以將手拿開,燈泡仍然亮。
引導學生概括一個簡單電路由哪幾部分組成。
師:兩個同學都利用手中的材料點亮了自己的小燈泡。我們不妨來比一比這兩組裝置的優(yōu)缺點,你認為哪組裝置更方便?
請同學說說
指明回答
請一學生到前面來,操作,其它同學觀察并進行交流。
生答。使學生意識到有了適當?shù)钠鞑牡膸椭,我們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也能有更多的收獲。
注重了科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使學生感到了科學就在身邊。教者改變了教材中直接推出電池盒和小燈座的呈現(xiàn)方式,創(chuàng)設了給兩位同學不同的實驗材料,讓他們接通電路,然后再對比這兩組材料的優(yōu)缺點的情境,開始了本課教學,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體現(xiàn)了科學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身邊處處有科學的教育思想。
使學生意識到有了適當?shù)钠鞑牡膸椭,我們操作起來會更方便,也能有更多的收獲。
二、初試身手、熟悉新器材
師:他們最大的區(qū)別就在于這組電路應用了這兩種器材:(師邊說邊演示)這個叫電池盒,盒內的兩端分別裝有銅片,并連接外面的兩個接口,兩個接口又分別連有彈簧夾。這個叫小燈座,小燈座的螺口恰好和小燈泡的螺紋相吻合。小燈座的旁邊有兩個連接電線的接口。就是這樣簡單的小東西,卻給我們帶來了很大的方便,大家以前用過嗎?想不想親自試一試?
師巡視,給與學生必要的幫助。
師:點亮小燈泡的小組請舉手示意一下老師。
師:看來同學們都學會了運用電池盒、小燈座來組裝電路,那么我們在組裝時應注意些什么呢?
三、總結經驗、再接再勵,點亮兩個燈泡
師:同學們考慮得非常全面,正是因為我們關注了這一個個細節(jié)。我們才能成功地點亮小燈泡。假如老師再給你一個燈泡,你能使兩個小燈泡都亮起來嗎?
。ò鍟┳尭嗟臒襞萘疗饋
師:請各組同學派一名代表到前面來取實驗材料。
看哪組同學最先成功。
師:這組同學已經成功地點亮了兩個小燈泡,請他們來介紹一下他們成功的經驗。
師:你能否利用畫圖的'形式表示出你們的連接方法?
師:剛才這名同學所畫的圖就叫電路圖,以后我們會經常使用這種方法來記錄我們連接的電路。
師:除了這種方法以外,還有別的連接方法嗎?我們在連接時應注意些什么?
師:老師也給同學幾個建議:
、艃蓚燈泡是怎樣連接在電路里的?有幾種連接方法?
、圃陔娐分邪惭b一個燈泡和兩個燈泡亮度是否相同?
師:如果你們已經商量好了,就可以開始了。
四、交流匯報、總結提高
師:同學們,你們的兩個燈泡都亮起來了嗎?誰愿意到前面來在黑板上畫出你們的電路圖。
師:連接兩個燈泡和只連接一個燈泡哪個更亮些?
師:假如我們將兩個燈泡之間的導線去掉一根,燈泡還會亮嗎?我們不妨試一試。
師:你看到了什么?
師: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兩個燈泡都不亮的電路里,這兩個燈泡是怎樣連接的?
師:在一個燈泡仍然亮的電路里,這兩個燈泡又是怎樣連接的?
師:如果老師再給你們一個或者更多的燈泡,你能讓他們同時亮起來嗎?我們還需要哪些材料?
師:有多少種連接方法?
師:由于時間關系,我們不能在課堂上進行了,請同學們在課下試試看。
科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用閱讀資料和觀察的方法來研究四季對動、植物的影響。
2、能堅持較長時期的觀察季節(jié)變化對動物、植物的影響。
科學知識
1.知道四季變化對人類生活的影響。
2.認識四季變化對動物、植物行為的影響。
教學重、難點:
用閱讀資料和觀察的方法來研究四季對動、植物的影響。
教學準備:
不同季節(jié)里的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
教學設計:
一、談話引入
1、同學們,一年有哪幾個季節(jié)呢?板書:一年四季
2、展示一年四季變化的圖片。提問:說一說下面圖片各是什么季節(jié)?
3、談一談你印象中的春夏秋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學生暢所欲言)
4、教師板書一年四季的主要特征。
二、新授:
。ㄒ唬┧募緦ξ覀兊挠绊憽獙W習合理安排作息
1、春夏秋冬四季都有各自鮮明的特征,四季的變化影響著我們人類的活動。請看我們學校各個季節(jié)的作息時間表。
2、出示學校的作息時間對照表。(要將四個季節(jié)的`作息時間表綜合為一讓學生觀察)
3、你發(fā)現(xiàn)各個季節(jié)的安排有什么不同嗎?為什么要這樣安排呢?
4、你覺得學校的作息時間安排合理嗎?為什么?
。ǘ、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
1.動物的行為和植物的形態(tài)也會隨季節(jié)變化而發(fā)生改變,我們知道些什么呢?小組里說一說。
2.PPT出示蜜蜂的四季變化圖,總結一年四季蜜蜂在做什么。討論:除此之外,你還知道哪些動物也有這樣的變化呢?(梅花鹿、雷鳥等)
3、提問何為動物冬眠?(動物冬眠,是適應不良環(huán)境的一種方法。動物冬眠期間,不吃也不動。呼吸次數(shù)減少,體溫也下降。所消耗的營養(yǎng)物質也相對減少。)
4、你知道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嗎?
冬眠的動物:蝙蝠、蛇、刺猬、烏龜?shù)?/p>
遷移住的地方:大雁、燕子
加厚自己皮毛或羽毛:兔子、鹿、狐貍、烏鴉、麻雀等
儲存食物:松鼠、蜜蜂、螞蟻等
產卵過冬:螳螂、蝗蟲等
躲在安全的地方過冬:蒼蠅和蚊子
5.PPT出示銀杏等植物的四季變化圖。體會四季對植物的影響。
百花齊放的春天、郁郁蔥蔥的夏季、碩果累累的秋季、萬物蕭瑟的冬季。四季變化對動植物的影響可真不小,讓我們留心觀察,發(fā)現(xiàn)更多動植物隨季節(jié)變化的秘密吧。
。ㄈ┳鲆蛔。
1、下列現(xiàn)象與四季變化有關的有:
貓捉老鼠 青蛙、蛇冬眠 工人工作
日落而息 鳥吃蟲子 大雁南飛 春耕秋收
2、植物在不同的季節(jié)里有不同的狀況,一般來講:百花齊放是( ),快速生長是( ),碩果累累是( ),植物休眠是( )。
3、連線。
春季 荷花
夏季 梅花
秋季 迎春花
冬季 菊花
。ㄋ模┎贾脤W生課外觀察,做好紀錄(可圖文結合)。
。ㄎ澹┬〗Y。
科學教案 篇6
活動過程:
1、幼兒嘗試匹配瓶蓋。
。1)引導幼兒向客人老師問好。(客人老師好)師:今天瓶寶寶來和我們做游戲了,咦,瓶寶寶的帽子到哪兒去了?我們來幫它們找一找,找到以后給它戴上去。
。2)幼兒嘗試蓋瓶蓋,教師巡回觀察指導(你這個帽子合適嗎?你覺得怎樣?再換一個試試)請兩位幼兒上來。
師:他們倆的瓶寶寶有什么不一樣?(大小不一樣,一個大、一個小)大瓶寶寶應該戴什么帽子?(大帽子)小瓶寶寶應該戴什么帽子?(小帽子)師:瓶寶寶都找到帽子了,瓶寶寶說謝謝你們,讓我們來抱抱瓶寶寶,親親它,讓它們躺在你的腿上睡會兒覺。
2、裝物品,搖一搖,感知聲音。
。1)師:聽,我的瓶寶寶開始唱歌了,你們的會唱嗎?(教師搖裝有豆子的瓶子)我的瓶寶寶為什么會唱歌呢?
師:讓我們來看一看,擰擰,擰開來。
師:哦,你們看,是什么呀?(豆子)原來瓶寶寶吃了豆子呀。
教師喂豆子:“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2)幼兒操作,教師巡回觀察指導。
請你們也來喂瓶寶寶吃豆子,讓瓶寶寶唱歌吧。
師:讓我們一邊喂一邊說:“瓶寶寶,吃豆子,一口一口吃豆子!
師:你們的瓶寶寶吃飽了嗎?讓我們把帽子戴上,擰擰,擰擰緊。
3、教師唱《大雨小雨》,引導幼兒感知聲音的大小。
。1)師:我的'瓶寶寶吃飽了,它要唱歌了,大聲地唱;瓶寶寶累了,它要小聲地唱。(再反復一次)請幼兒一起搖。
。2)教師唱《大雨小雨》
師:瓶寶寶還會聽著音樂唱呢。教師邊唱邊搖:下大雨啦,下大雨啦,嘩啦嘩啦;下小雨啦,下小雨啦,淅瀝淅瀝。
師:讓我們一起來試一試,讓瓶寶寶們跟著音樂唱歌,教師唱大雨時(幼兒用力搖);教師唱小雨時(幼兒輕輕搖)。
小結:瓶寶寶謝謝你們,讓它們唱出了好聽的歌,F(xiàn)在我們都知道了用力地搖,瓶寶寶唱出來的聲音就大;輕輕地搖唱出來的聲音就小。
師:請把瓶寶寶送回家,讓它休息休息。
4、引導幼兒感知放不同的材料發(fā)出來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師:有許多瓶寶寶聽到我們這里很開心,它們也趕來了,它們肚子也餓了,我們去喂它們吃東西吧!
教師指導幼兒先幫瓶寶寶找到帽子,然后嘗試放不一樣的物品(豆子、塑料小魚、木珠、硬幣),搖搖聽聽。教師巡回觀察指導,與個別幼兒交談。
師:剛才你們都試過了,放不同的東西在瓶子里,聲音一樣嗎?(不一樣)5、結束活動。
師:貝貝班小朋友今天真棒,讓我們帶著瓶寶寶去告訴寶寶班的小朋友,讓他們也聽一聽,好嗎?教師提醒幼兒和客人老師說再見。
活動反思:
1、這個活動的內容非常生活化、游戲化,很容易調動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教師在活動中,能針對托班幼兒喜歡動手摸索的學習特點,考慮到幼兒的小肌肉動作發(fā)展的關鍵,在活動中融合了按大小匹配、動手擰瓶蓋、對聲音的一個積累,涉及的方面較廣,幼兒不僅動腦、動手、聽覺上還得到了刺激,收益很多。
2、這次的托班的觀摩活動,讓我看到:托班游戲化活動組織給孩子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希望這樣的活動經常開展,孩子受益、教師更加受益。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經典)07-26
(經典)科學教案07-28
科學教案(精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8-04
科學教案07-20
【經典】科學教案09-09
科學教案[精選]09-09
科學教案12-27
科學教案12-24
科學教案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