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三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弄通教材內(nèi)容,進而選擇科學、恰當?shù)慕虒W方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兒園大班教案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1
設計背景
一幅大型的有各種各樣的圖案掛圖。
活動目標
一:發(fā)現(xiàn)物體的對稱性,根據(jù)提供的已有圖形,畫出與物體相對稱的另一半。
二:可以讓幼兒提高觀察能力。
三:培養(yǎng)幼兒的多項思維能力及動手操作能力,培養(yǎng)幼兒對數(shù)學活動的興趣。
四: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圖案的快樂。
重點難點
第一: 尋找圖案左右兩邊的異同點。
第二:找出圖案的不同點。
活動準備
第一: 三張對稱圖片,三角形,花朵,小鳥。
第二:對稱極不對稱圖片若干。
第三:操作紙一張,畫出對稱的圖案。
活動過程
過程:
一、猜一猜
(分別出示三張對稱圖片的一半,讓幼兒猜出后面是什么。三張全出示后引導幼兒觀察左右兩過的異同:形狀、顏色、圖案相同,左右位置相反,感知理解對稱的意義)。
二、找一找
(先出示若干半張圖片,讓其尋找對稱的另一半。再在自己身上尋找對稱的部位)。
三、做一做
(用自己的身體做對稱的`動作)。
四、畫一畫
(在操作紙上先找對稱圖案,再涂色對稱圖案,最后畫對稱圖案的另一半)。
教學反思
這是一個對“對稱”含義理解的活動,而“對稱”的物體、圖案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只要告訴幼兒“對稱”的條件,幼兒能容易找到,,幼兒在活動中永遠是處于被動者。所以如何讓幼兒主動學,樂意去尋找發(fā)現(xiàn),這是活動設計的關鍵。因此活動前我仔細琢磨了原活動方案,總覺得不是自己的不能得心應手去實施,因此對活動進行了修改調(diào)整,讓幼兒在“猜一猜、找一找、做一做、畫一畫”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中,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了“對稱”所需的條件,每個環(huán)節(jié)清晰、明了,重點。
這就是我對“有趣圖案”整個活動的全面反思,只有在仔細深入的反思中才能找到更好的教學途徑。
小百科:圖案根據(jù)使用和美化目的,按照材料并結(jié)合工藝、技術及經(jīng)濟條件等,通過藝術構思,對器物的造型、色彩、裝飾紋樣等進行設計,然后按設計方案制成的圖樣。狹義的圖案僅指器物上的裝飾紋樣和色彩。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通過感受不同水的變化,萌發(fā)幼兒初步的探究欲望,體驗成功的樂趣。
2.引導幼兒初步的嘗試、感知和發(fā)現(xiàn)飽和溶液。
3.讓幼兒樂意用自己的語言與同伴交流實驗過程與結(jié)果。
4.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5.發(fā)展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嘗試自己動手制作飽和溶液。
活動準備
兩杯有顏色的水,兩杯透明的水,白糖,小勺,筷子。(此材料幼兒人手一份)。
活動過程
1.看一看,想一想
談話導入:“小朋友看看,老師手里有什么?
我要變個神奇的魔術,把紅色的水倒入透明的水中,看看會發(fā)生什么?
(老師邊講述過程,邊著重提出:將有顏色的水慢慢的緩緩的倒入透明的水中)
這杯透明的水還跟剛才一樣嗎?不一樣,不一樣在哪里?紅色的水現(xiàn)在在杯子的上面還是下面?
2.試一試:
小朋友,那么你們想做這樣好看的水嗎?現(xiàn)在請你們用桌上的水來試一試,看看你們能不能做出這樣奇妙的水來。
(教師給幼兒分別提供一杯透明的水和一杯紅色的水,請幼兒倒一倒,看看能不能倒出兩層的水來。)
3.說一說:
導語:你們透明的水有什么樣的變化?
。ń處熣堄變捍竽懻f出自己實驗的方法和結(jié)果)
想知道老師的魔術是怎么做出來的嗎?別著急,讓我們先來看看大屏幕。(放課件)
你看到了什么?
屏幕上的實驗成功了嗎?為什么?(因為和老師的水一樣分為上下兩層)
他是怎么做的?(請幼兒自由回答)
請小朋友觀察老師這杯有顏色的水與你們有顏色的水有什么不同。(有沒融化的糖,水很稠)因為老師在水里加了好多好多的糖,直到水吃飽了糖,再也吃不下去,變成了飽和溶液。水吃了那么多的糖,就會變得重起來。而重的東西是要沉底的,所以吃飽了糖的飽和溶液才會沉在水底,而透明的水就變成了兩層。
4.做一做:
請小朋友用自己桌上的東西(一杯有顏色的水、一杯透明的水和白糖,)制作奇妙的水。教師指導幼兒將白糖用小勺盛到透明的杯子里,要強調(diào)白糖一定要放多,一直到糖在水里不能化了為止。將放有白糖的'紅色的水慢慢倒在透明的水里,請幼兒仔細觀察,奇妙的水做出來了嗎?
5.分享
將自己做的奇妙的水拿到老師的桌上擺好,相互說說自己是怎么做的?結(jié)果又是什么樣的?(是很清晰的分層,或是淺淺的一點點分層,或者沒有分層)
6.延伸:
請小朋友想想還有什么東西也能在水中制作飽和溶液?回家自己動手嘗試下。
教學反思
科學活動《奇妙的水》很適合大班的孩子,大班的孩子好奇心強,也很想自己有機會動手制做出他們自己喜歡的東西。本活動難度不大,但很容易看出結(jié)果,使孩子們通過成功的結(jié)果加強他們的自信心。通過本活動使幼兒在觀察、比較和動手操作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發(fā)展,也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觀察記錄:
參加本活動的幼兒共44名,每位幼兒在實驗中都表現(xiàn)出了很大的興趣,在第一次將普通的紅色的水放透明的水里時,幼兒沒有看到分層的現(xiàn)象都感到很失望,有幾個幼兒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教師分了層的水。在第二次制作糖水的過程中,幼兒都知道放很多的白糖,有7名幼兒用小勺攪的很好,粘度也很好。但是有十幾名幼兒不敢大膽的放糖,只是小心翼翼地用小勺舀了一點點糖,后來在教師的指導下又放了一些糖。大部分幼兒將制作好的糖水倒進了透明的水里,有二十三名幼兒成功了,他們高興地叫著:“老師快看,我的水可好看了!庇芯琶變罕緛硪渤晒α?墒撬麄冇眯∩自谒飻嚵藥紫,結(jié)果本來已經(jīng)分層的水又變成了一杯紅色的不分層的水。十七名幼兒沒有成功,原因是糖放的少了,糖水沒有飽和,水的密度沒有太大的增加,所以兩種水又混合在一起了,沒有發(fā)生分層的現(xiàn)象。
小百科:純水可以導電,但十分微弱(導電性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忽略),屬于極弱的電解質(zhì)。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電解質(zhì)而有較多的正負離子,導電性增強。
幼兒園大班教案 篇3
設計意圖:
我國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在《幼兒園指導綱要》中反復強調(diào)課程內(nèi)容的選擇應從幼兒生活中去發(fā)現(xiàn) 、去探究,從幼兒感興趣的和所在家庭、園所、社區(qū)文化中去提煉 。正當《綱要》的新精神滲透到我的教育觀念時,我班幼兒的一件小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天,小朋友們象平常一樣到衛(wèi)生間洗手準備吃點心。突然,有幾個孩子慌慌張張的跑出來 ,嘴里還大喊著:“不得了了,衛(wèi)生間有毒蜘蛛,會把我們咬死的!”孩子們嚇得都不敢進去洗手了,后來還是保育老師把蜘蛛趕跑了,孩子們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的進了衛(wèi)生間。孩子們對蜘蛛害怕的情緒看在我的眼里,也記在了我的心里:怎樣才能讓孩子們用一種科學的態(tài)度來看待蜘蛛呢?于是,我決定開展一次科學活動,讓幼兒對蜘蛛有正確的認識。首先,我充分利用家長資源,請爸爸媽媽和孩子一起自主探索有關蜘蛛的.知識;其次,請幼兒把收集到的資料帶到幼兒園和同伴分享。在這個自主探索和準備的過程中,個別孩子居然發(fā)現(xiàn)科學書中的錯誤:“老師,書上說蜘蛛是昆蟲,但是我上網(wǎng)查到蜘蛛根本不是蟲,是節(jié)肢動物!”孩子們探索的熱情讓我非常感動,所以在活動中我采取了小組學習、小組合作的形式,讓每個幼兒都能參與探索科學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認識蜘蛛,知道蜘蛛是節(jié)肢動物,有吐絲結(jié)網(wǎng)的特性。
2、能用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蜘蛛,對蜘蛛不再有害怕和厭惡的情緒。
3、在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活動準備:
1、課件:各種蜘蛛的幻燈片、蜘蛛結(jié)網(wǎng)的動畫。
2、彩條、橡皮筋、毛線、幼兒電腦、水彩筆、白紙。
3、在活動室貼上幼兒活動前自己收集的各種蜘蛛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師帶幼兒進入活動室,請幼兒觀察:今天活動室有什么特別的地方?(讓幼兒自由觀察貼在墻上的各種蜘蛛的圖片)。
2、 師告訴幼兒:這些圖片都是小朋友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收集的,真能干!今天老師也收集了許多各種各樣的蜘蛛圖片,請小朋友們來看看。然后展示各種蜘蛛的幻燈片讓幼兒觀看。
3、師請幼兒討論:
(1) 你看到蜘蛛心里有什么感覺?
(2) 蜘蛛是我們的朋友嗎?你喜歡它嗎?
4、將幼兒分成兩派:喜歡蜘蛛的坐到一邊,討厭蜘蛛的坐到一邊。
5、請幼兒分組商量:為什么喜歡(討厭)蜘蛛?并給自己的小組取名字。
6、請幼兒分組起來論述自己喜歡(討厭)蜘蛛的理由,并鼓勵幼兒用表演的形式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7、師小結(jié):兩組的小朋友都說得很有道理,那蜘蛛到底是不是我們的朋友呢?我們到底該用什么態(tài)度對待它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來看一段關于蜘蛛的小知識吧!
8、展示課件:蜘蛛織網(wǎng)和捕食蚊子的過程?赐旰笳堄變河懻摚
(1)蜘蛛有什么特殊的本領?蜘蛛織網(wǎng)有什么作用?蜘蛛吃掉的蚊子是害蟲還是益蟲?
。2) 你對蜘蛛有什么新的看法?有改變嗎?(幼兒可以重新選擇到哪組)
9、 師小結(jié):蜘蛛有織網(wǎng)的本領,蜘蛛的身體內(nèi)有毒,但是它的毒是為了捕捉獵物,如果我們?nèi)祟惒蝗ゴ驍_它,它也不會攻擊我們。而且蜘蛛捕食的昆蟲大多數(shù)都是害蟲,所以蜘蛛對我們是有益的。
10、師請幼兒分成正方和反方進行辯論:蜘蛛捕食的大多都是昆蟲,那它自己是不是昆蟲?為什么
11、開辯論會:
。1) 幼兒分組討論、商量。
(2) 幼兒分組發(fā)言,講出蜘蛛是昆蟲(不是昆蟲)的理由。
12、展示蜘蛛和蚊子的放大圖,師請幼兒觀察它們有什么不同之處,并請幼兒想一想:蜘蛛是不是和蚊子一樣屬于昆蟲這個大家庭呢?要是昆蟲應該有什么特征?蜘蛛它有嗎?要是它沒有,它又是什么動物呢?
13、 師小結(jié):昆蟲應該具有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三對足的特征,但是蜘蛛的身體 、卻只有頭、腹兩部分,而且有四對足,所以蜘蛛不是昆蟲,是節(jié)肢動物。
14、請嘉賓給兩組幼兒發(fā)小禮物。
15、請幼兒扮成好忙好忙的蜘蛛,自由組合結(jié)蜘蛛網(wǎng):
(1)把彩條擺放在地板上,用線條建構一個想象中的蜘蛛網(wǎng)。
(2)用橡皮筋構成蜘蛛網(wǎng)
。3)在電腦上畫蜘蛛網(wǎng)。
。4)用毛線粘貼蜘蛛網(wǎng)。
12、請幼兒互相參觀同伴的作品,活動結(jié)束。
活動延伸:
1、請幼兒繼續(xù)收集和蜘蛛同類的節(jié)肢動物。
2、在美工區(qū)投放各種材料讓幼兒建構蜘蛛網(wǎng)。
3、在表演區(qū)擺放蜘蛛和各種小昆蟲的頭飾讓幼兒玩表演游戲。
【幼兒園大班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大班教案【經(jīng)典】09-17
幼兒園大班教案11-19
幼兒園教案大班03-07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2-08
(精選)幼兒園大班教案12-13
大班教案幼兒園04-03
幼兒園大班的教案03-24
幼兒園大班教案07-02
幼兒園大班教案(精選)08-24
【經(jīng)典】幼兒園大班教案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