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小班美術(shù)教案模板錦集9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小班美術(shù)教案9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熟悉故事的角色和情節(jié),理解故事的內(nèi)容。
2、學習用不同的聲音和語調(diào)來表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3、學說短句:“***,快來幫我拔蘿卜”。
4、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5、引導幼兒在故事和游戲中學習,感悟生活。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完整的短句表現(xiàn)故事中各角色的聲音,以及表情、動作;
難點:聽故事懂得人多力量大的道理;
活動準備:
1、蘿卜、老爺爺、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花貓、小耗子的指偶和相應的粘貼圖片教具;
2、《拔蘿卜》的掛圖一套;角色頭飾一套。
3、知識準備:知道蘿卜是長在地底下的.;并初步了解蘿卜的生長過程。
活動過程:
1、分段聽錄音講故事《拔蘿卜》
(1)提問:“誰種了一個大蘿卜?”“誰來拔蘿卜了?”“老公公拔出蘿卜了嗎?”“怎么辦?”(讓幼兒發(fā)散思維想出不同的辦法來幫助老公公)
“老公公叫誰幫助他一起拔?他怎么喊的?”“老婆婆叫誰幫忙?怎么喊的?”“小姑娘叫誰幫忙?怎么喊的?”“小狗叫誰一起幫忙?怎么喊的?”“小貓叫誰幫忙拔?怎么喊的?”(學習并運用短句“***,快來幫我拔蘿卜!”)“為什么小耗子來了蘿卜就拔出來了?”
“蘿卜終于拔出來了!大家都很高興,為什么呢?”“如果老婆婆、小姑娘等不來幫忙能拔出蘿卜來嗎?”
2、看貼圖教具講故事:
提問:(1)“蘿卜長得怎么樣?老公公見了怎么樣?拔不出來老公公會怎么樣?怎樣著急的喊的?”(依次讓幼兒運用短句學說各個角色的話并表演各個角色的聲音、語氣、動作。)
(2)“蘿卜終于拔出來了!大家都很高興,大家都會怎樣做,臉上有什么樣的表情?”
3、木偶劇場:教師操作木偶,引導幼兒分別講述不同角色的語句,進一步提高幼兒學習講述的興趣;
4、表演區(qū)里投放《拔蘿卜》的一套掛圖,頭飾和幼兒嘗試表演故事;
在語言區(qū)里投放《拔蘿卜》的指偶和背景圖,和幼兒一起分角色復述故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2
活動目的:
1. 在玩球活動中,增強幼兒對體育活動、繪畫活動的興趣。
2. 通過線條與色彩的組合練習,為幼兒繪畫逐步從無意識的游戲轉(zhuǎn)化為有意識的表現(xiàn)。
3.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繪畫習慣,以及能夠大膽表達,自我表現(xiàn)的能力。
活動準備:
每人一張圖畫紙;一盒油畫棒音樂錄音磁帶一盒教師示范用的'皮球、氣球、羊角球3個以及蠟筆和紙張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球的樂園
活動過程:
一、 帶幼兒到"球的樂園"里去玩,引起幼兒對球的興趣1. 師引導語:"小朋友,你們喜歡球嗎?你們喜歡玩什么球?
2. 幼兒在音樂聲中搭上火車來到了"球的樂園"師:"球的樂園到了,你們看看這里有很多什么?"3. 教師帶幼兒參觀各種球,了解各種球的名稱以及玩法,并提出玩球要求:
"小朋友們你們可以玩自己喜歡的球,但是玩的時候要看看你玩了什么球,是什么樣子,是什么顏色的。"
二、 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并啟發(fā)幼兒回憶各種球的形狀以及色彩
1. 教師請幼兒互相談一談剛才玩了什么球,球的形狀,球的顏色。
2. 請3"4名小朋友說一說各種球的不同特點和不同的顏色。同時教師出示各種球,讓幼兒比較氣球和皮球的不同;羊角球有兩個羊角等。
3. 師:"剛才你們玩了這么多漂亮的球,你們想不想把它畫下來?"同時,教師介紹材料,提出作畫要求:
"要把你玩的球畫在中間,畫的時候要大膽,要把球畫得大一點,玩什么球就畫什么球"同時教師強調(diào)握筆的姿勢
三、 幼兒進行繪畫活動,教師巡回指導
四、 欣賞評價活動
1.先請幼兒與旁邊的小朋友互相說說畫的是什么
2. 請3"4名畫不同球的小朋友分別向大家說說畫的是什么球,是什么顏色的。
3. 請小朋友把自己的作品介紹給客人老師五、 在音樂聲中離開球的樂園師:"小朋友今天玩得開不開心呀?可是現(xiàn)在不早了,我們該回家去了,下次再來,好嗎?"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嘗試用大小不同的瓶口印章印畫,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會互相欣賞作品,并用語言描述。
3、能大膽地印,體驗用瓶口印章在紙上留下印跡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紅、黃、綠各色顏料用海綿吸好放在小碗中,每桌各一份。
2、瓶口印章若干,數(shù)量多于幼兒人數(shù),瓶口大小不同。
3、畫紙人手一張,左下角或右下角畫有一只魚,中間畫少許水草,其余部分留出空白供幼兒印章。
4、教師范畫一張。
活動過程:
。ㄒ唬┱勗拰,出示教師范畫和材料,用游戲的情境引發(fā)幼兒玩瓶口印章的興趣。
。ǘ┙處熓痉吨v解,幼兒觀察。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范畫,明確印的位置。
2、教師邊示范邊講解
。1)教師:瓶子印章快快來,蘸蘸紅顏料,用力印在水里面,拿起來。啊,紅泡泡(大泡泡、圓泡泡……),真漂亮。
。2)教師詢問幼兒還想印什么顏色的泡泡,然后根據(jù)幼兒的提議再次示范,并引導幼兒和教師一起邊做動作邊說。
3、提出要求。
(1)提醒幼兒將用過的印章按要求放回籃子中。
(2)提醒幼兒印幾個泡泡后要換一換印章,印出大小、顏色不同的泡泡。
(3)瓶口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該顏色時用抹布擦去。
。ㄈ┯變鹤杂蛇M行印章活動,教師指導。
1、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大小不同的瓶口印章印,用各種顏色去印。
教師:小魚吐出的是大泡泡,還是小泡泡?你還喜歡用什么顏色?再試一試!
2、觀察幼兒印的`過程,遇到問題適時指導。
。1)引導幼兒觀察比較泡泡的不同(大小及顏色),讓他們體驗印不同的泡泡的樂趣。
(2)教師提醒幼兒用不同的顏色印,邊印邊說;紅泡泡、綠泡泡、大泡泡、小泡泡……
(四)集體欣賞作品。
1、教師引導幼兒觀察泡泡的顏色、大小,并帶領幼兒用語言說出來,如紅泡泡、綠泡泡、大泡泡、小泡泡……
2、教師引導幼兒說:許多泡泡真漂亮。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耐心、有興趣地參與粘貼活動。
2、學習使用漿糊進行粘貼。
3、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chuàng)新意識。
4、讓幼兒體驗自主、獨立、創(chuàng)造的能力。
5、培養(yǎng)幼兒的技巧和藝術(shù)氣質(zhì)。
活動準備:
1、穿好線的紙盒、紙杯若干,漿糊、抹布、剪刀、彩色紙條。
2、教師用寬于卷筒衛(wèi)生紙芯長度的蠟光紙包在紙芯外面,使蠟光紙比紙芯長出一段。
活動過程:
1、元宵節(jié)都要玩花燈,我們也來做個花燈吧!
2、教師先示范在紙盒四周粘貼彩色紙條裝飾花燈,讓幼兒觀察彩色紙條是什么顏色的,在彩色紙條一端抹上漿糊,粘貼在紙盒和紙杯的邊緣上,然后用抹布把手擦干凈。再示范用剪刀將卷筒衛(wèi)生紙芯上多出的`蠟光紙剪成須狀。
3、幼兒操作,教師鼓勵幼兒大膽選擇漂亮的彩色紙條,指導幼兒將邊緣一圈貼滿。對選擇做紙芯花燈的幼兒,要多加具體指導和幫助。
4、播放過節(jié)的歡快樂曲,將做好的花燈掛起來,讓幼兒相互欣賞。
活動建議:
活動前,可讓幼兒看看花燈畫面,引發(fā)做花燈的興趣,并對制作的效果有初步印象。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5
活動設計背景
根據(jù)本月的美術(shù)計劃和本月的主題,初步認識顏色,感知顏色,讓幼兒充分的體驗玩顏色的樂趣.以及本班幼兒的美術(shù)基礎,所以我設計了本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 學習用“手指點畫” 的方法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2. 培養(yǎng)幼兒大膽作畫的能力.
3. 培養(yǎng)幼兒初步感受色彩搭配美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幼兒能用手指進行繪畫創(chuàng)作.
教學難點:
色彩的搭配
活動準備
裝有花的花瓶圖片若干(PPT)
各色的油畫棒、顏料
有花的實物花瓶兩個
范畫一張,畫有花瓶和樹枝的紙張若干
擦手的毛巾每個幼兒一張
活動過程
一、出示PPT,引導幼兒感受花和花瓶之間的色彩對比。
1、讓幼兒說出花和花瓶的顏色。
2、 引導幼兒將花與花瓶之間的顏色進行對比。
二、出示實物花瓶,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色彩的對比。
三、 教師示范作畫。
1、出示范畫,讓幼兒觀察范畫。
教師:畫中的花瓶是什么顏色的?花是有哪些顏色?
教師:這幅畫使用了哪些你們知道的材料呢?
2、教師介紹畫紙以及桌上的操作材料。
3、 出示畫有花瓶的`紙,教師示范用油畫棒涂色,并講解涂色的要求。
4、 教師用手指使用顏料在樹枝上進行點畫,邊點邊講點畫的方法:點、抬。手指點下去不能換位置。手指換顏色時,必須用毛巾把手指上的顏色擦干凈。
5、 請幾個幼兒來進行點畫,并提醒他們沒有注意的地方。幼兒點畫時教師再次強調(diào)方法、色彩的搭配及注意事項
四、 幼兒操作
1、 幼兒選擇顏色自由操作
2、 教師做巡回指導
五、 評價幼兒的作品,特別是色彩搭配很協(xié)調(diào)的,要予以表揚。
六、 活動結(jié)束,收拾桌面操作材料。
教學反思
本節(jié)課主要是要求幼兒用手指進行點畫,幼兒在實際的操作中,大部分的幼兒都能使用點抬的方法進行點畫;他們在色彩的搭配上,很隨性,都是按他們自己的喜好來的。我班的幼兒很喜歡玩顏料,每次上顏料課,他們都很喜歡,積極性也很高。但是在換顏色時,有的幼兒沒有擦手,把顏色弄混了。如果我再上這堂課,我要邀請那些這方面能力較弱的幼兒到范畫上來練習,給予他們機會。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6
小班美術(shù)活動:小魚吐泡泡(瓶蓋印章畫)
活動目標:
1.能大膽選擇色彩學習印章印畫,表現(xiàn)大大小小的圓圈泡泡。
2.初步學習互相欣賞作品,并試著用語言描述泡泡。
活動準備:
1.教師準備畫有小魚的背景圖,每組一張。
2.收集若干大小不一的瓶蓋等作印章,顏料若干盤,抹布。
3.《小魚游》音樂,錄音機。
4.《小魚吐泡泡》課件。
活動過程:
1.活動導入:
幼兒隨《小魚游》音樂做動作進入活動室。
2.出示《小魚吐泡泡》課件,激發(fā)幼兒印泡泡的'興趣。
。1)師:小魚寶寶們真可愛,一邊游水還會涂吐泡泡呢!小魚吐得泡泡是什么
樣子的啊?它們是怎樣吐泡泡的?
。2)出示畫好的小魚圖:
師:圖上的這些小魚也會吐泡泡,可是它們的泡泡在哪兒呢?我們來幫助它們吧!
。3)鼓勵幼兒嘗試選用大大小小的圓形材料印泡泡。
3.教師示范,明確注意事項
。1)教師示范用瓶蓋印泡泡的方法。
。2)教師明確印畫的要求,提出注意事項。
4.幼兒印畫
(1)幼兒隨著《小魚游》音樂自由地選擇瓶蓋與顏料印。
。2)提示幼兒在印的過程中注意瓶蓋每次只能蘸一種顏色,不需要該顏色時用
抹布擦去。
5.互相欣賞并展覽幼兒作品
同伴間互相欣賞泡泡的大小與顏色,分享集體創(chuàng)作的快樂。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7
【活動目標】
1、進一步運用由內(nèi)向外連續(xù)揉涂成圓表現(xiàn)大小不一的蘋果。
2、在看看、畫畫中繼續(xù)感知蘋果的明顯特征。
【活動重點】表現(xiàn)蘋果長大的情景、體驗涂鴉的樂趣。
【活動難點】能沿著固定的點一圈一圈的.涂染擴大畫畫。
【活動準備】
1、果園背景圖一張、多媒體課件、音樂《我是一個大蘋果》
2、紅色、綠色、黃色炫彩棒、勾線筆每人一份、蘋果樹操作紙每人一份。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幼兒帶上頭飾——大小、顏色不一的蘋果),跟著音樂“大蘋果”入場。
2、說說你是一個什么樣的蘋果?
3、蘋果寶寶們,你們平時是長在哪里的呢?
二、設置疑問
1、出示果園背景,這里有許多許多蘋果樹,我們讓他們也長滿好吃得蘋果吧。
2、蘋果怎樣慢慢長大呢?:幼兒根據(jù)經(jīng)驗交流自己的方法。
3、觀看視頻兒歌示范
三、操作表現(xiàn)
1、我們一起讓蘋果樹長出許多許多的蘋果朋友來。
2、重點指導:
(1)引導幼兒先畫一顆小果實,一圈一圈向外擴大畫。
。2)指導幼兒將蘋果畫圓、畫滿,沒被小蟲子咬過。
。3)引導幼兒給蘋果添畫蘋果柄柄。
四、共同分享
1、哪個蘋果寶寶的朋友又多又新鮮。
2、找個客人老師說說你今天請了哪些朋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8
活動目標:
1、嘗試運用各種印制材料以移、壓、提的方法為娃娃家裝飾圍裙和頭巾。
2、用輪流的方式與同伴共享游戲材料,學習說“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活動準備:
1、幼兒對各種印制材料有初步的認識,事先欣賞過家里的花圍裙。
2、欣賞材料:圍裙、頭巾、小花被。
3、白棉布裁剪成圍裙、頭巾、被子等形狀,各色顏料若干。
4、印制工具:青菜頭、芹菜頭、燈籠椒、苦瓜、藕(橫切面)等蔬菜印章,有圖案或花紋的各種小玩具。
活動過程:
1、欣賞圍裙和頭巾。
教師:這是什么?上面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是什么樣子的?小花可以印在圍裙的哪里?
2、出示娃娃家的圍裙和頭巾(白棉布),探討圍裙的印制方法。
(1)教師:這是娃娃家的同裙和頭巾,你們覺得好看嗎?為什么?怎樣才能把它們變漂亮?(引導幼兒觀察操作材料)
(2)教師:怎么印? (壓一下)可以印在哪里?還可以印在哪里? (中間、邊緣)想換一種材料怎么辦? (用過的材料在抹布上擦一擦)
(3)教師:你想用的材料,別的小朋友正在用怎么辦?和他說什么? (你用完了給我用,好嗎?)
(4)教師:桌上有哪些材料?印出來會是什么樣子?每一種材料都去試試看。
3、幼兒操作。
要點提示:
1)鼓勵幼兒使用兩種以上的顏色,提醒幼兒印制時不移動實物印章才能印得清楚。
2)嘗試運用色彩或圖形間隔的方法印制圍裙。
4、作品評價。
教師:看看我們的罔裙上都印了什么?像什么?
5、幫助幼兒將印制好的物品穿戴在頭上、身上,幼兒互相欣賞,并隨音樂游戲。
活動建議:
☆活動廷伸 ①將裝飾好的圍裙等放在娃娃家供幼兒游戲時使用。②穿戴上印制好的圍裙、衣褲等進行時裝表演。
☆區(qū)角活動 系上圍裙繼續(xù)印制,體驗炒小菜的感覺。
教學材料
蔬菜印章的制作
蔬菜印章的制作關(guān)鍵是蔬菜的選擇和加工。蔬菜的選擇一定要新鮮,最好是當天早晨買,特別是溫度比較高的季節(jié)。這樣的'蔬菜比較硬實,利于操作。除了新鮮,蔬菜的品種、大小也很重要。一般的蔬菜要選擇中等大小的,太大、太小都不利于幼兒抓握,印出的圖案也不是太美觀。選購來的蔬菜需要進行加工:如芹菜、青菜要切下大小合適的菜頭,印出來像花一樣;將山東大芹菜的莖切成段,印出的花紋像小月牙一樣;苦瓜和藕切成段,印出橫切面的花紋。
小班美術(shù)教案 篇9
活動名稱:
筆寶寶跳舞
活動目標:
1、 認識油畫棒、水彩筆這兩種繪畫工具。
2、 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3、 引導幼兒大膽創(chuàng)造多種點、線,感受用筆在紙上畫出各種線條時的愉快。
活動重點:
培養(yǎng)幼兒愉快的運用各種筆練習點線。
活動難點:
引導幼兒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
活動準備:
輕音樂錄音帶水彩筆、油畫棒
活動過程:
一、 介紹繪畫工具:水彩筆和油畫棒。
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請來了兩個小客人,他們的本領可大了,猜猜會是誰呢?
出示水彩筆和油畫棒。
師:他們有什么本領,哪個小朋友給大家介紹一下。
引導幼兒描述兩種筆的本領。
師:原來,這兩種筆都能幫助我們來畫畫,可你仔細看一看,兩種筆一樣嗎?
二、 引導幼兒感知繪畫工具的不同。
師:“孩子們,請你試一試,這兩種筆畫畫有什么不同?
組織幼兒畫一畫,說一說他們的不同。
教師小結(jié):水彩筆畫出的線條細,油畫棒筆芯比水彩筆筆軟,畫出的線條粗,兩種筆的顏色都非常鮮艷。
三、 組織幼兒與筆玩游戲“點點舞”和“線條舞”。
師:“小朋友們,筆寶寶非常喜歡你們大家,想和我們一起跳舞,看,我來和筆寶寶跳個點點舞。
教師演示點點舞,講解如何握筆。
師:“小朋友們,筆寶寶說了,他喜歡正確握筆的孩子,來試一試,你也和筆寶寶跳個點點舞。
組織幼兒執(zhí)筆畫點點。
師:“除了點點舞,你還可以和筆寶寶跳什么舞?”
組織幼兒練習線條舞。
四、 播放輕音樂,組織幼兒隨音樂開展繪畫活動。
1、 提醒幼兒握筆姿勢,啟發(fā)幼兒畫出不同的畫。
2、 幼兒展示自己的作品,說一說自己和筆寶寶跳得什么舞。
五、 延伸活動:
組織幼兒練習用筆,玩游戲“車輪滾滾”。
活動反思:《綱要》中指出:教育活動內(nèi)容的組織應充分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識規(guī)律,各領域的內(nèi)容要注重趣味性、活動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戲之中。因此,在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中學習,教師和幼兒都覺得輕松愉快!在本次活動中,從開始的導入環(huán)節(jié):筆寶寶來做客,到與筆寶寶一起跳舞,我充分的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游戲的氛圍,在與筆寶寶的'的相互認知、感受,操作中,提高幼兒的繪畫興趣,并掌握正確的握筆姿勢。幼兒接受愉快,能很好的參與活動。
在整個活動中我也感到幼兒的繪畫技能不是很強,而且,大部分幼兒可能都沒有用過油畫棒,為此,就要提高新生畫畫技能,家園合作,共同進步。首先請家長配合,在家里為孩子準備一盒油畫棒,一張紙,給孩子充分接觸作畫工具,知道油畫棒的用法,把對油畫棒的興趣轉(zhuǎn)移到畫畫上來。然后教師給這些孩子準備一些簡單的需要幼兒涂色的畫紙,請家長指導孩子,做到多練習早提高。對于剛接觸繪畫的幼兒來說,對一切都很陌生,辯別方位的能力很差,手眼不協(xié)調(diào),握筆困難,控制筆更難,如果立刻要求他們畫出什么圖象,只會增加幼兒緊張情緒,而應開展一些有趣的繪畫游戲。
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因材施教,不同幼兒不同看待。對于那些屬于年紀較小的孩子要求降低,或者提供一些老師的半成品,請他們完成作品。這樣畫出的效果很好,無形中也提高了他們的畫畫信心。
【小班美術(shù)教案】相關(guān)文章:
小班美術(shù)教案01-08
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04
小班美術(shù)教案(精選)07-22
小班美術(shù)教案09-01
小班美術(shù)教案:花路01-23
小班美術(shù)教案:櫻桃01-08
小班美術(shù)帽子教案06-27
小班美術(shù)畫教案12-11
小班美術(shù)教案《下雨了》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