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小班社會教案

      小班社會教案

      時間:2024-10-16 17:11:57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精選小班社會教案5篇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常常要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jù)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shù)谋匾恼{整。優(yōu)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小班社會教案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精選小班社會教案5篇

      小班社會教案 篇1

        一、談話導入

        老師今天給你們帶來了一件禮物,看看是什么?出示掛圖"大蛋糕"師:我們在什么時候才會吃蛋糕呢。ㄓ變夯卮穑┎シ鸥枨蹲D闵湛鞓贰穾熡滓黄鸪崭琛

        二、出示掛圖

        1、師:請小朋友來猜一猜,今天誰過生日?(媽媽)你是從哪看出是媽媽過生日。。ㄓ變河^察圖片回答)師:圖中的小朋友和爸爸給媽媽做了她最喜歡吃的菜,你想一想圖中的媽媽最喜歡吃什么菜?你的媽媽喜歡吃什么菜?(幼兒討論)學念兒歌

        2、媽媽過生日只做兩個菜,夠不夠啊!那怎么辦?(幼兒思考)出示圖

        提問:爸爸在做什么?(切黃瓜)小朋友會干什么?(放醋和糖)學念兒歌

        3、出示圖

        師:把做好的黃瓜給媽媽嘗一嘗,你想想媽媽會怎么說?(幼兒討論回答)請幼兒學學很香的樣子。學念兒歌

        三、學念兒歌

        1、老師把媽媽過生日的事情編成了一首兒歌,名字叫《給媽媽過生日》

        2、教師朗誦兒歌《給媽媽過生日》

        3、幼兒學念兒歌

        四、仿編兒歌

        1、教師示范創(chuàng)編兒歌

        2、師:你的`媽媽最喜歡吃什么菜啊。ㄓ變夯卮穑┯變簞(chuàng)編兒歌

        五、師幼一起完整的朗誦兒歌

        師:你知道媽媽的生日是哪一天嗎?媽媽在家還做些什么事情?你在家的時候都會幫媽媽做些什么事情?

        小結:媽媽每天都把小朋友照顧的特別好,給小朋友買衣服、做飯、送我們上幼兒園……媽媽很辛苦,所以,我們在家的時候要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個懂事、乖巧的好孩子。

        六、小朋友放學回家的時候,把學的《給媽媽過生日》這首兒歌念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活動結束

        活動目標

        學念兒歌,感受歡樂、融洽的的家庭氛圍。

        愿意為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動準備

        《媽媽過生日》的掛圖。

        《祝你生日快樂》的音樂磁帶。

      小班社會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主動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和大家一起學說招待客人常用的短句;

        2.養(yǎng)成熱情、主動待客的習慣。

        活動準備:

        排練好情境表演;游戲用具一套,布置好的情境;畫冊《能干的'小主人》。

        活動過程:

        一、出示情境,引起興趣。

        1.參觀情境,提問這是誰的家?你們喜歡小朋友來你家做客嗎?如果你是小主人,你是怎么做小主人的?

        2.介紹角色,這是小紅,是主人,這是小明,是客人。你們想知道小紅是怎樣做小主人招待小明的嗎?

        3.提出觀看要求:請大家看表演《我是小主人》,看看小紅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情境表演,學說招待客人的短句。

        4.觀看表演一遍,提問這個表演的名字叫什么?

        二、幼兒觀看表演第二遍。

        1.根據(jù)表演內容進行提問。

        2.幼兒學說短句。"你好,請進,歡迎你來我家玩!""請坐!""請喝果汁,請吃水果和點心!""小明,這是我喜歡的書和玩具,我們一起玩吧!""小明再見,歡迎下次再來玩!"

        三、看畫冊

        幼兒嘗試做小主人欣賞畫冊請幼兒分批練習做小主人,表揚扮演得較好的幼兒。

        四、教師小結

        我們要做一個講文明、有禮貌的好孩子。

      小班社會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讓幼兒初步了解垃圾是怎樣產生的以及垃圾的危害。

        2、 讓幼兒知道應該每天清掃垃圾,不亂扔、亂撿垃圾;垃圾應放進垃圾的“家”。

        活動一: “垃圾的產生”

        活動準備:

        1、各種亂堆放的生活垃圾、工廠生產而產生的工業(yè)垃圾及建筑垃圾的照片、圖片。

        2、實物投影儀。

        活動過程:

        1、參觀圖片、相片,討論:你從照片上看到了什么?在哪里見過這些現(xiàn)象?

        2、看圖了解并討論:垃圾是怎樣產生的?

        3、教師小結:垃圾的產生主要有——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工廠生產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建筑垃圾。

        4、幼兒自由討論:我們生活中的垃圾是從哪里來的?

        活動二:“垃圾的危害”

        活動準備:

        活動準備:

        1、圖片四幅:(1)垃圾堆上布滿蚊蠅等害蟲;(2)在醫(yī)院打點滴的腹瀉病人;(3)行人手捂鼻子、踮腳在污水橫流、垃圾橫堆的路面上行走;(4)小朋友撿了垃圾放進口袋里。

        2、實物投影儀;活動室地面散布一些紙屑、紙片。

        活動過程:

        1、讓幼兒查看地面上有什么,教師清掃地面。

        2、組織幼兒討論:垃圾對我們會有哪些危害?

        3、看圖片(1)—(3)了解:垃圾的危害。

        4、看圖片(四)討論:小朋友往口袋里撿垃圾,他做得對嗎?有什么害處?應該怎樣做?

        活動三:“垃圾的'“家”

        活動準備:

        1、課前排練布偶劇:“公園里”。

        2、簸箕、紙簍、垃圾桶、垃圾袋的實物;各種垃圾箱圖片及垃圾車圖片。

        活動過程:

        1、觀看布偶劇并討論:公園里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小兔、小猴和小豬都做了哪些事?他們這樣做對不對,為什么?

        2、幼兒討論:有了垃圾應怎么辦?垃圾的“家”在哪里?

        3、展示各種垃圾的“家”的實物和圖片。

        4、帶上簸箕、紙簍及垃圾桶到室外撿垃圾附:

        1、活動延伸:

       。1)在家中或幼兒園里,隨時提醒幼兒把紙屑、紙片、果殼、果核等放進垃圾的“家”中。

       。2)休息日和大人一起把家中的垃圾倒入公共垃圾箱;并利用雙休日讓家長帶幼兒到公共場所尋找垃圾的“家”。

        2、環(huán)境創(chuàng)設:

        幼兒自制不亂扔垃圾的標語貼到活動室、走廊及幼兒園大門上。

      小班社會教案 篇4

        備課人:祁廣萍

        教學內容:禮貌小天使(人際關系)

        教學目標

        1.學習日常禮貌用語(請、謝謝、對不起),并在適當?shù)膱龊线\用。

        2.初步培養(yǎng)文明禮貌行為和意識。

        教學準備

        1.小兔和小狗玩具。

        2.幼兒用書。

        教學過程

        1.教師出示小白兔和小狗玩具,以簡短的故事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今天來了兩個小動物,大家知道它們是誰嗎?

        (2)教師鼓勵幼兒積極回答。

        2.讓幼兒根據(jù)故事的情景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一邊演示玩具,一邊說故事:小兔和小狗是好朋友,它們經常在一起玩。有一天,它們在家里一起搭積木,小兔想用一塊方形的積木搭屋頂,可是小兔沒有,它看見小狗那里正好有一塊。它該怎么向小狗借玩具呢?

       、儆變夯卮。教師小結:小朋友都說到了一個“請”字,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說的話吧。

       、谟變杭w模仿。

        (2)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小兔對小狗這么一說,小狗就把方形積木借給它了。這時,小兔應該說什么呢?

       、儆變夯卮。教師小結:當別人幫助了你的時候,應該說“謝謝”,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一下小兔是怎樣向小狗道謝的吧。

       、谟變杭w模仿。

        (3)教師繼續(xù)講故事:它們倆在一起玩了一會兒積木。這時小狗看見外面天氣很好,便對小兔說:“我們一起出去玩吧!”小兔高興地答應了。它們來到草地上,小兔和小狗玩起了轉圓圈的游戲。它們一起轉呀,轉呀,小狗玩得太開心了,一時間忘了要和小兔抓緊手,突然,小兔一下子被摔在了地上,它“嗚嗚”地哭了起來。小狗這時應該怎么說呢?小兔又會怎么回答呢?

       、儆變核伎己蠡卮。教師小結:不小心傷害到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讓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小兔和小狗的對話吧!

       、谟變杭w模仿。

        3、看幼兒用書,讓幼兒體驗如何學說禮貌用語。

        (1)教師:小朋友們,看看書上畫了些什么?猜猜他們在說什么?

        (2)幼兒回答。教師小結:書上的小朋友和剛才故事里的小兔和小狗一樣都很有禮貌。當?shù)絼e人幫助的時候要說“謝謝”,不小心傷害別人的時候要說“對不起”,原諒別人的時候就說“沒關系”。

        4.拓展幼兒經驗,引導幼兒思考生活中還有那些禮貌用語。

        (1)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學習一首禮貌歌。(見活動材料)

        (2)教師領讀,讓幼兒跟著念。

        教學反思:

        小嘴巴守門員(人體認識與保護)

        教學目標

        1.了解吃各種食物(果凍、魚、熱湯、水果等)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明白吃飯時不狼吞虎咽,細嚼慢咽才有利于健康。

        教學準備

        1.各種零食和飯菜的圖片或包裝袋。

        2.幼兒用書。

        3.一張有關進食不當造成事故的新聞報紙。

        教學過程

        1.教師通過與幼兒談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零食是我們小朋友愛吃的東西,你們都吃過哪些零食呢?

        (2)幼兒回答。教師在黑板上依次寫出幼兒講到的食物名稱。

        (3)教師:除了零食以外,我們還要吃飯菜,你們吃過的飯菜都有哪些呢?

        (4)幼兒回答。教師出示相關的圖片。

        2.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可能遇到的危險。

        (1)教師:飯菜可口、零食好吃,但如果我們在吃東西的時候不注意,也會發(fā)生危險哦!

        (2)教師朗讀有關報紙新聞,如幼兒吸食果凍造成窒息死亡;幼兒中午口中含飯睡覺造成窒息死亡;等等。

        3、讓幼兒發(fā)現(xiàn)由于進食不當所產生的危險。

        (1)教師:在黑板上的這些圖片中,你覺得我們在吃哪些東西時要注意呢?為什么?

        (2)幼兒思考后說出自己的想法。

        (3)教師小結:吃飯時不裹飯;魚有刺時要慢慢吃,防止被魚刺卡到;湯太燙了就等一會再喝;等等。只要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慢慢吃,多加注意,就不會發(fā)生這些危險。

        4.幼兒看書,進一步了解進食時要注意的安全。

        (1)教師:請打開書,看看書上提醒我們在進食時要注意些什么呢?

        (2)幼兒看書回答。教師小結:細細滑滑的食物要一小口,一小口咬碎以后再咽下;我們吃水果時要及時吐核;吃有刺的食物時要慢慢吃;過熱的食物要等到稍涼以后再吃。

        5.引導幼兒了解進食時的衛(wèi)生保健知識。

        (1)教師:剛才我們講了吃東西時要注意的安全事項,那你們知道要養(yǎng)成哪些衛(wèi)生習慣才讓我們吃得更健康嗎?‘

        (2)教師講述兩種不同的情景讓幼兒做選擇。如在吃飯時,是一邊說話,一邊吃飯好還是安靜地吃飯好呢?吃飯時狼吞虎咽好還是細嚼慢咽好呢?等等。

        教學反思:

        教室安全我知道(社會行為規(guī)范)

        教學目標:

        1.了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項。

        2.培養(yǎng)在教室內外活動的.安全意識。

        教學準備

        1.教學掛圖

        2.幼兒用書。

        3.課件。

        教學過程:

        1. 教師通過與幼兒對話,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教室是我們學習、游戲和進餐的地方,可是如果我們不注意,教室內外還可能隱 藏著很多危險哦!大家想一想教室內外會有哪些危險呢?

        (2)幼兒思考后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

        2、幼兒看書,引導幼兒了解教室內外需要注意的地方。

        (1)教師:請小朋友打開書,看看教室內外有哪些地方需要我們注意安全呢?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后回答。

        (3)教師:誰能告訴我,書上都畫了些什么?它們說的是什么意思呢?

        (4)教師指引幼兒看書,并指導幼兒區(qū)分行為的對與錯。

        (5)請幼兒動筆操作,在幼兒用書上將對的行為畫勾,錯的行為畫叉。

        3.教師帶領幼兒情景表演:教師安全我知道。

        (1)教師:現(xiàn)在我們來做情景表演,我來出題,你們來表演。要記住你們表演的一定要是安全的行為喲!

        (2)教師請幼兒分批表演,如小朋友收拾玩具時應該怎么做?在走廊上自由活動時應該怎么做?如廁時應該怎么做?等等。

        (3)表演結束后教師進行小結,并表揚表演好的幼兒。

        4.教幼兒認識安全標記。

        (1)教師:老師做了許多安全標記,這些安全標記都是用來提醒小朋友注意教室內外安全的。誰知道這些標記都表達了什么意思呢?

        (2)幼兒根據(jù)圖意猜測并回答。

        教學反思:

        我會打招呼

        教學目標:

        1.學習每天跟不同的熟人打招呼。

        2.學習在打招呼時注視對方的眼睛并面帶微笑。

        教學準備:

        1.課件、幼兒用書。

        2.輕松歡快的音樂。

        3.各種打招呼的圖片,如揮手、微笑、擁抱等。

        4.請兩名幼兒事先排練好進入幼兒園互相打招呼的情景表演。

        教學過程

        1.情景表演引出課題:

        (1)教師請事先排演好的兩名幼兒上前表演小故事。教師:你們仔細看,故事里發(fā)生了什么?他們又說了什么?

        (2)兩名幼兒進行情景表演。

        (3)教師:他們表演的是什么?他們是怎么說的?

        (4)幼兒回答。教師小結:他們表演了早上來幼兒園的情景,兩個小朋友見面后互相說了“你早!你好!”

        (5)教師請幼兒找一個好朋友模仿對話,并注意提醒幼兒在打招呼時眼睛要看著對方,并面帶微笑:

        2.請幼兒看書。

        (1)教師:小朋友請打開書,看看圖上都有誰?她說了什么話?在說話的時候,她又是怎樣做的?

        (2)幼兒看書后回答。

        (3)教師完整地講述一遍幼兒用書中的內容,并進行簡單的小結。

        3.學習兒歌“小可懂禮貌”。

        (1)教師: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兒歌,名字叫“小可懂禮貌”,請大家仔細聽。

        (2)幼兒傾聽教師的朗誦。

        (3)教師針對兒歌中的內容,對幼兒進行提問。如小可喜歡的表情是什么?她都遇到了誰?和他們是怎樣打招呼的?

        (4)教師請幼兒邊看幼兒用書,邊念兒歌。

        4.玩音樂游戲,在游戲中讓幼兒練習各種打招呼的方式。

        (1)玩法:教師將一些打招呼的方式的圖片排列在黑板上,并列上序號。幼兒一邊聽音樂, 一邊拍手走步,等這段音樂結束時,迅速找一個朋友打招呼。依次的,等第二段音樂結束時,必須重新找一個朋友打招呼。有幾張圖片,音樂就重復放幾次。

        (2)調整圖片前后的順序,請幼兒按照圖片的新順序再次進行游戲。

        教學反思:

        我會上廁所(生活衛(wèi)生習慣)

        教學目標

        1.了解上廁所時的注意事項,知道憋尿不利于身體健康。

        2.培養(yǎng)良好的入廁習慣。

        教學準備:

        1.幼兒用書。

        2.課件。

        教學過程

        1、幼兒看書,直接引出活動主題。

        (1)教師:請小朋友們打開書,看看這些畫面上都說了些什么?

        (2)幼兒觀看幼兒用書片刻并回答。

        (3)教師:他們在哪里?他們在做什么?男孩和女孩解手的姿勢一樣嗎?

        (4)幼兒回答。

      小班社會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通過游戲,培養(yǎng)幼兒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放物品。

        2、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3、初步培養(yǎng)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準備:

        立體教具一套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

        小貓出場:我叫輕輕,瞧我走路多輕,老鼠一下子就被我抓住了。

        小兔子們出場:我們也叫輕輕,大家在一起,不吵不鬧游戲多快樂。

        小朋友出場:我也叫輕輕,每次回家我都輕輕敲門,媽媽說我有禮貌。

        二、討論:

        1、剛才你們看到了誰?他們叫什么名字?

        2、他們?yōu)槭裁炊冀休p輕?

        3、輕輕走路、輕輕說話、輕輕敲門好不好?為什么?

        三、游戲《躲過大灰狼》

        老師扮大灰狼,幼兒扮小兔。大灰狼背對著小兔在張望,小兔們一個個從大灰狼背后走過,有的搬椅子,有的喝水,還有的畫畫,如果發(fā)出較大的響聲,大灰狼就轉身去抓小兔。

        活動反思:

        這樣的活動,要想一下子讓幼兒養(yǎng)成什么都輕輕的習慣是比較難的,好習慣是要長期的`堅持培養(yǎng)才行,我和班級的老師交流,并對孩子們提出要求,只要能堅持在老師要求“輕輕地”情況下,老師就會獎勵他們一顆小紅花。我們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并且有家長們的配合,孩子的良好習慣一定會養(yǎng)成的,讓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