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母雞教案范文集合6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yè)解惑的人民教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母雞教案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母雞教案 篇1
分析:
1、音樂情感:這首音樂描寫了母雞孵蛋的溫馨場景。
2、音樂知識點:歌曲分為四段,每一段都含有不同的數(shù)量,其中有上行下行的旋律。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運用肢體、道具、樂器感應歌曲中的數(shù)目,體驗音樂活動的樂趣。
2、進行唱名的識譜與排譜,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動準備:
故事圖片、砂錘、母雞手偶、玩具蛋、廢舊紙箱做的雞窩、圓舞板、五線譜卡、大五線譜墊、小雞圖做的音符號、
活動隊形
半圓形和自由站隊
活動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歌曲,感應歌曲中的數(shù)目。
教學難點:進行唱名的識譜與排譜,感知旋律的上行、下行
活動過程:
一、暖身活動
教師帶領幼兒扮演小雞走進場。聽到大風的聲音做躲起來的動作。
二、 動作及叫聲的模仿活動
1、(音效:風聲從大到小)故事引導:可怕的臺風總算走了,母雞家庭終于可以出來唱唱歌了。
2、幼兒創(chuàng)意動作和模仿叫聲:雞的一家怎么叫?
1)公雞怎么叫?(公雞:雞冠/雙手放頭頂“喔喔喔”)
2)母雞和公雞叫聲一樣嗎?(母雞:翅膀/手肘彎起來“咕咕咕”)
3)誰來學小雞叫?(小雞:啄米/雙手食指放嘴前“嘰嘰嘰”)
三、學唱歌曲
1、(出示故事圖卡)故事引導:寶寶聽見臺風走了,急急忙忙走去他家的`雞窩里去看他養(yǎng)的小母雞,哈!小母雞還在孵著蛋呢!寶寶與強強表哥一起唱起了歌替小母雞加油。我們一起聽聽寶寶和強強哥哥是怎樣唱歌給小母雞加油的。
2、幼兒完整欣賞并學唱歌曲,初步感應歌曲中的數(shù)目。
師:母雞孵了幾個蛋?
3、幼兒再次完整欣賞并學唱歌曲,進一步感應歌曲中的數(shù)目。
師:這次你們知道母雞敷了幾個蛋?
4、老師:拿母雞受偶左右搖擺代表孵蛋,并出示雞蛋來帶領幼兒數(shù)出或者拍出歌曲中的數(shù)目。
5、大紙箱孵蛋游戲:幼兒當小母雞躲在大紙箱里面唱歌,數(shù)數(shù)時,站起來拍手表示數(shù)目。(這里強調游戲的規(guī)則,幼兒在紙箱里必須是蹲著的,不能躺和坐)
4、配樂器敲奏
師:我們一起幫母雞數(shù)一數(shù)。
1)第一遍唱歌坐著搖擺砂蛋,再敲奏出數(shù)目。
2)第二遍唱歌學母雞走路,再敲奏出數(shù)目。
母雞教案 篇2
一、教學目標、
1、通過多種方法讀通讀懂課文,進而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能認讀15個漢字,書寫“母”字。
2、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勞動的感情。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二、教學流程:
(一)講故事、激發(fā)興趣。
1、(多媒體播放)師講敘:同學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哪幾位動物朋友和大家見面呢?(屏幕出現(xiàn):小母雞、小鴨、小貓、小豬手拉手高高興興走來,邊走邊說:“小朋友們好!”)
2、(播放動畫片)師講敘:小母雞和它的朋友到底要去干什么呢?我們先來看看這個有趣的動畫片吧。(把課文插圖即小母雞種稻子的過程制成動畫片,這一次播放只配上輕輕的音樂,配上課文朗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通。
1、(個人自讀)要求學生借助拼音,輕聲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并標然段的序號。
2、(小組讀)小組長先抽讀生字新詞,互相正音,再輪讀課文。
3、(檢查正音)電腦課件出示一些小動物,根據(jù)學生選擇的動物,師點擊該動物圖標即顯示一個生字新詞,學生認讀正音后全班齊讀。
4、(指名分段讀)指名分段比賽讀,學生既聽又評。
。ㄈ┘氉x課文、體會內容。
1、(再讀課文、整體感知)師講敘:小母雞請誰一起種稻子?它們愿意嗎?為什么?(屏幕出示句式:“小母雞請一起,說太辛苦,它怕!眰人讀文思考,再全班交流。
2、(第一自然段)具體教法如下:
①(引出對話)師講敘:小母雞先請誰和它一起種稻子?(小鴨)它是怎樣對小鴨說?小鴨又是怎么回答的呢?(屏幕出示小母雞和小鴨的對話。)
②(指導感情朗讀)a、師:當我們要請別人幫忙時,應當用什么樣的語氣說?(商量、有禮貌)請大家試著用這種語氣讀讀小母雞的問話。(個人讀、指名讀、齊讀)b、師接著引導:小鴨怕彎腰不愿意幫忙,彎腰很辛苦嗎?請同學連續(xù)做幾次彎腰的動作。C、師:現(xiàn)在你們有什么感覺?(累、腰酸、很辛苦),請同學們帶著這種感覺讀小鴨說的話。(個人讀、小組賽讀、齊讀)
③(分角色朗讀)老師讀旁白,學生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讀。
。ê單觯和ㄟ^讓學生聯(lián)系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及通過動作表演談感受、使學生入情入境,融入角色中,再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就水到渠成了。)
3、(合作學習二、三自然段。)放手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學習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合作學習第二、三自然段。
4、(句式訓練)出示句式:“你愿意和我一起嗎?師講敘:小母雞說話真有禮貌,你能學著它有禮貌地說說話嗎?”
5、(學習第四自然段)師講敘:小母雞通過自己辛勤的'勞動,稻子獲得了豐收,它把稻子打成米,做了又香又甜的白米飯,送給誰?它們心里覺得怎樣?(很不好意思,很后悔等)你能讀出這種感覺嗎?(學生自讀、指名讀、互評)
6、(分角色表演讀全文)a、(個別帶頭飾上臺表演讀)b、(小組內分角色表演讀)適當空出時間讓學生醞釀感情,熟悉臺詞。表演后進行評議。
。ê單觯和ㄟ^分角色表演讀,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既提高學習興趣、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又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
。ㄋ模┗貧w整體,感悟明理。
1、小母雞、小鴨、小貓、小豬誰做得對?你給他們當當裁判好嗎?它們知道自己錯了以后,會怎么做呢?請在小組內分角色表演一下。(讓學生評、議、演)
2、現(xiàn)在,大家來說說,又香又甜的白米飯是怎么來的呢?
(五)作業(yè)超市
1、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2、和好伙伴一起說說田字格中生字的筆順,試著寫一寫。
母雞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感受故事的趣味性,體驗觀察和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根據(jù)圖片提供的線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
3、樂于表達,學習角色之間的對話。
活動準備
1、教學資源《母雞和蘋果樹》。
2、自制蘋果樹。
活動重點
能夠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
活動難點
學習角色之間的對話。
活動過程
一、設置懸念,激發(fā)猜測和想象
教師設置懸念請幼兒猜想:母雞家的門前突然長出了一棵蘋果樹,蘋果樹又長出了耳朵、嘴巴和尾巴,變成了一只大灰狼,這是為什么?
二、播放教師教學資源,引導幼兒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并講述畫面內容
1、出示圖1,引導幼兒觀察、思考:母雞發(fā)現(xiàn)了什么?它臉上的表情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情?
小結:母雞瞪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巴,覺得很奇怪:門前原來沒有蘋果樹的',怎么突然長出了一棵呢?
2、出示圖2,引導幼兒觀察、回答: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掉下了幾片葉子,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你覺得這是誰的耳朵?母雞看到樹上的耳朵,會說些什么?蘋果樹會說什么?
小結:母雞說:“真奇怪,我從來沒見過蘋果樹長著尖尖的耳朵。”蘋果樹說:“我們蘋果樹有的時候是這樣的。”
3、出示圖3,引導幼兒觀察、講述:又一陣風吹過來,蘋果樹上又出現(xiàn)了什么奇怪的事情?這是一張什么樣的嘴巴?會是誰的嘴巴?這時候母雞會說什么?蘋果樹會怎么說?
4、出示圖4,啟發(fā)幼兒思考:蘋果樹又有什么變化?這條尾巴是什么樣的?母雞看到這條毛茸茸的大尾巴,會說些什么?蘋果樹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5、引導幼兒討論和猜想,鼓勵幼兒大膽想象,說出自己的想法,及時肯定幼兒的回答。
提問:蘋果樹會長出耳朵、嘴巴和尾巴嗎?這是一棵真正的蘋果樹嗎?為什么?你有什么辦法能讓蘋果樹現(xiàn)出原形?
6、出示圖5,引導幼兒觀察并說說母雞想出的好辦法是什么?故事的 結局是什么?
三、幼兒自主閱讀《母雞和蘋果樹》,看看講講畫面內容
四、教師完整講述故事,引導幼兒思考、理解母雞的聰明智慧
提問:大灰狼為什么要裝扮成蘋果樹?母雞是怎么識破大灰狼的詭計的?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道理?
小結:遇到奇怪的事情時要動腦筋想清楚,看明白,不要輕易上當。
活動延伸
將故事《母雞和蘋果樹》投放進閱讀區(qū),引導幼兒繼續(xù)閱讀、講述。
母雞教案 篇4
教學目標:
1、能模仿各種動物的聲音和動態(tài),表現(xiàn)小動物活潑可愛的形象.
2、能學會唱《母雞叫咯咯》,并大膽進行表演。
3、能大膽擔任音樂故事表現(xiàn)中的角色,體驗新的藝術表演形式。在表演中懂得熱情好客,禮貌待人,能愉快與他人合作。
教學重點:
激發(fā)學生的參與意識和表現(xiàn)欲望,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體驗新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
教學難點:
能自主地創(chuàng)編動作,在表演中表現(xiàn)出熱情好客,禮貌待人的'好品德,能愉快與人合作。
教學準備:
課件、頭飾、錄音機、小動物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
。薄 走一走
聽〈母雞叫咯咯〉音樂,律動、活潑地走進教室,問好。
。病 激情導入
師:今天老師要帶同學們去旅游,去參觀一個住著許多可愛的小動物的家。請看大屏幕。
二、 引導掌握(故事設計)
。、 練一練。
師:早晨,太陽公公出來了,小動物們都伸伸懶腰,醒了。農(nóng)場頓時熱鬧起來了,可小羊仍在戀床。羊媽媽催促:“小羊小羊,快起來,一(5)班的小朋友要來參觀我們的農(nóng)場了!”我們和羊媽媽一起催催小羊吧。
。ǔ、咩、咩)
師:有誰愿意當羊媽媽帶著小羊。
。▽W生表演)
師:遠處傳來了叫聲,原來鴨媽媽聽說農(nóng)場今天有許多客人來參觀,也帶著小鴨來了,他們排得整整齊齊、一搖一晃地走過來,邊走邊叫。誰來想學鴨媽媽和小鴨子?
(學生跟著老師學小鴨)
師:看小雞也來了。小羊、小雞、小鴨都來了,我們互相合作,老師當指揮,一起邊唱邊表演吧!
2、 唱一唱
師:(放錄音《母雞叫咯咯》)我們來聽聽、看看。大家在哪里聽過這首曲子?母雞是不是在生蛋?
生:有,母雞在生蛋。
師:母雞生蛋的時候是什么樣子的呢?我們一起來表演好嗎?
3、 聽賞
(1) 初聽
師:熱熱鬧鬧的農(nóng)場,又吸引了許多的小動物,你們瞧。ㄟ叿配浺,邊在屏幕上出現(xiàn)小動物)
。2) 復聽
師:同學們,咱們把這些小動物畫出來,貼在這個空曠的農(nóng)場里,或貼在頭飾上,代表動物們歡迎小朋友來參觀好嗎?
(邊聽,邊畫顏色)
。3) 再聽
師:同學們,我們分角色各自表演吧!
三、 課堂小結
母雞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用連貫的語言講述故事的主要內容,樂于學習主要角色之間的對話。
2、能夠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和想象故事情節(jié),感知理解聰明的母雞智斗大灰狼的策略。
3、樂意扮演角色和同伴一起參與表演,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準備:
1、課件《母雞和蘋果樹》。
2、自制道具:蘋果樹、小房子、母雞頭飾、大灰狼頭飾(最好是大灰狼服裝)。
教學過程:
一、課件導入,激發(fā)幼兒興趣。
師出示PPT:看,畫面上有什么?(房子、樹林) 房子里住著誰?一起來看一下
二、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大膽猜測,學習主要角色間的對話。
1、 師點擊課件:母雞媽媽臉上什么表情?它看到什么了?
2、師(點擊課件蘋果樹):是什么?(蘋果樹) 這棵蘋果樹哪兒來的呢?誰來猜猜?(幼兒自由猜測)
3、師:這到底怎么回事?讓我們往下看
4、師點擊課件:蘋果樹上出現(xiàn)了什么?(耳朵)耳朵是什么樣子的?(尖尖的耳朵)?蘋果樹怎么會長耳朵呢?母雞媽媽說什么了? 蘋果樹呢?
5、師點擊課件:又出現(xiàn)了什么?(血紅的大嘴)母雞媽媽會怎么說呢?蘋果樹怎么回答的呢?
6、師點擊課件:又一陣風吹來,蘋果樹上這出次出現(xiàn)了什么?(毛茸茸的'尾巴)雞媽媽又會怎么說?那蘋果樹呢?
7、師:你認為這是一棵真的蘋果樹嗎?那是誰假扮的呢?你從哪里猜出來的?那你們有沒有什么好辦法,讓它現(xiàn)出原形呢?(幼兒自由回答)
8、師點擊課件:啊,原來是大灰狼假扮的。那它為什么要裝成蘋果樹呢?那誰來想辦法幫助母雞媽媽?
9、師:看看母雞媽媽是怎么做的?(師點擊課件講述結尾)
四、完整講述故事。
1、師:你們喜歡這個故事嗎?下面跟著老師一起來完整地講講。
2、師講完故事后提問:你喜歡故事里的誰?為什么?
3、師小結
五、表演故事
1、師: 你們想來演演這個故事嗎?
2、師幼共同進行表演。
六、結束活動
母雞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3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10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作者筆下母雞的特點,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尊敬的情感經(jīng)歷,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
4.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本文語言文字的生動性。
5.了解先貶后褒的這種情感表達方式。
教學重、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筆下母雞的特點,感受作者對母雞由厭惡到喜愛、尊敬的情感經(jīng)歷,感受母雞偉大的母愛。學習作者真實具體的描寫,品味老舍語言文字的生動、幽默。
教學準備:
布置預習作業(yè)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交流見聞,導入新課
1.交流課前收集的關于母雞的見聞。
2.導入新課:
那么,老舍眼里的母雞又是怎樣的呢?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老舍先生的另外一篇文章《母雞》。
設計意圖:由學生的生活導入,給學生以親切自然之感,很自然的導入新課。
二、初讀課文,掃清字詞障礙。
1.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驗收預習作業(yè)。
2.全班交流自學成果與遺留問題。
3.教師出示整理的本課生字詞和易讀錯的詞語。
驚恐 可惡 消瘦 凄慘 一撮兒毛
如怨如訴 顫顫微微 乘其不備
4.檢查詞語能否讀正確。3號同學讀詞語。
5.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通順。
6.檢查課文朗讀情況。4號同學在小組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意在通過小組學習的主要形式驗收學生的認讀情況,小組學習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同學都能在團隊中負責,都有任務,鍛煉、培養(yǎng)了每個學生的能力。
三、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概括大意。
1.默讀課文,想想母雞在作者心中是一種怎樣的印象?作者對母雞的態(tài)度前后為什么發(fā)生了變化?再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主要內容。
2.全班交流,理清文章脈絡。
討厭母雞(1-3)
喜歡母雞(4-10)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理清文章脈絡的基礎上,可以整體有序的'理解文本。概括文章大意,培養(yǎng)學生概括文章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母雞》這篇課文,了解了老舍先生對母雞前后截然不同的態(tài)度,那么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呢?這節(jié)課讓我們繼續(xù)來觀察母雞。
二、細讀課文,品味文本
出示中心話題:
細讀課文,思考作者對母雞由“討厭”轉為“不敢討厭”的原因是什么?在文中找一找,畫一畫,在旁邊做好批注,再和小組同學議一議。
1.自學,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以一個問題,統(tǒng)領全課。課堂上,教師把寶貴的時間還給了學生,促進了學生的閱讀、探究、感悟。學生在思考和感悟文章的過程中,品詞析句,感情朗讀,深刻領悟到了母雞偉大的母愛。
三、讀寫結合,學習作者的寫作特點
1.了解先貶后褒的這種情感表達方式。
2.老舍先生在對生活細致入微的觀察之后,融入自己的感受幽默、輕松、親切的表達出來,找出有關詞句讀一讀。
3.結合自己的生活寫一篇小練筆。
設計意圖:讀寫結合,體現(xiàn)語文學科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四、拓展閱讀
推薦課外閱讀《麻雀》《柱子上的母雞》。
設計意圖:使學生擴大閱讀量,開闊眼界,培養(yǎng)閱讀興趣。
五、作業(yè)
1.把自己的收獲寫在小本本上。
2.抄寫課后詞句積累。
【母雞教案】相關文章:
《母雞》教案03-18
母雞的教案01-20
《母雞》教案02-10
《母雞下蛋》教案02-24
《母雞孵蛋》教案03-07
語文母雞教案02-22
關于母雞教案01-09
課文母雞的教案04-02
關于母雞的教案02-23
母雞教案范文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