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wǎng)>實用文>教案>第一冊的教案

      第一冊的教案

      時間:2023-03-07 11:27:26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5篇

        作為一位兢兢業(yè)業(yè)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5篇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懂得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

        2、學會11個生字;理解“數(shù)不清、整天、追打、貪玩、應該、海岸、奔跑、建造、機器”等詞語的意思;會寫半包圍結構的字:應、建、注意筆順。

        3、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判斷句子的正誤。

        4、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第4段浪娃娃推動機器發(fā)電。

        2、教學難點:識字教學中強調字音——數(shù)、應整奔;字形一懂、建、奔、器;朗讀指導第2、3段。

        教學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小黑板。(句子比較。朗讀指導的兩句活。)

        3、投影片。

        教學時間:3課時

        第1課時

        課時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習有關的生字。

        3、學習第一段。

        教學過程:

        1、啟發(fā)談話,引人新課。

        小朋友,你可知道電是從哪兒來的嗎?電是發(fā)電廠(站)發(fā)出來的。發(fā)電廠(站)怎么發(fā)電呢?有的是用江河里的水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的。今天我們學的課文是講人們利用大海的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出示幻燈)你看這些海浪多象一個一個可愛的娃娃。ǔ鍪菊n題)學習生字,”浪”

        2.初讀課文,自學字詞。

       。1)自學生字,讀準字音,看清字形,想想意思,劃出生字組成的詞語。

       。2)給課文標上小節(jié)序號。

       。3)通讀課文,思考:浪娃娃是誰的孩子?他們原來怎樣?后來怎樣?

        3.檢查自學情況。

       。1)課文一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讀生字:

        重點正音:“數(shù)”、“追”是翹舌音;“應”是后鼻音;“建”“貪”是前鼻韻母;數(shù)

        重點分析字形:

        建:左下半包圍結構,先寫”“,再寫”“,建之旁,不要“走字兒”

        懂:左右結構,

        貪:分析字型完成課后練習1

        器:上中下結構,構字部件可分為“口和犬”

       。3)指名分段讀課文。

       。1)初步了解課文內容,口頭填空。

        浪娃娃是()的`孩子,他們原來(),后來聽了(),去給人們()?茖W家讓他們()。

        4、學習課文第1段。

       。1)指名讀第1段,思考:這一段有幾句話?

        (2)第1句話告訴我們什么?(浪娃娃是誰)

        (3)齊讀第2句話,出示句字讀一讀,再進行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很多。

        浪娃娃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該怎樣讀?

       。4)第2句話除了寫浪娃娃很多,還寫了什么?

        出示詞語“貪玩”,讀一讀,想一想從哪個詞語看出浪娃娃貪玩?(板書:整天)

        出示句子,讀一讀,比較哪一句寫得好,為什么?

        浪娃娃和很愛玩。

        浪娃娃整天災海媽媽懷里跑來跑去,追逐著玩。

       。ㄓ眉t色的比在“整天、追來跑去、追打著玩”下面加點,指導朗讀,體會浪娃娃非常愛玩,就是貪玩。)

        5、有感情的朗讀第1段,用自己的話說說浪娃娃怎樣地貪玩。

        6、鞏固字詞

        7、指導書寫。

        重點指導:懂、建、器

        課堂作業(yè)第1題。

        第2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詞語

        2、熟讀課文,學習課文第2——4節(jié)。

        教學過程:

        1、復習字詞?ㄆJ讀,完成課堂作業(yè)2看拼音寫詞語。

        2、齊讀課文第1段,說說浪娃娃是怎樣一個孩子?

        3、練一練,(口頭指名說)

       。1)天上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2)海里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3)海面的()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自己照樣子說句子。

       。ɑ▓@里的花)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

       。ü珗@里的人)多得數(shù)也數(shù)不清。完成課后練習3

        4、講讀課2、3、4段。

       。1)講讀第2段:

        指名讀這一段,思考:海媽媽講了幾句話?每句話講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海媽媽是怎樣教育浪娃娃的?(貪玩不好,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事。)

        (板書:學做好事)

       。2)指導朗讀:誰來做海媽媽?想一想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親切,速度稍慢,加點的字讀得強調一些)

        出示:孩子們,你們老是貪玩,這/可不好啊。你們應該/學會給人們/做點好事。

       。ㄖ该x,齊讀)

        5、講讀第3自然段。

        (1)齊讀第3段,思考:聽了海媽媽的話,浪娃娃是怎樣做的?

       。2)出示投影片,圖文結合。

       、倮斫狻昂0丁ⅰ氨寂堋。

       、趶哪膬嚎闯隼送尥藓芨吲d學做好事?

        出示句子,想想用怎樣的語氣來讀?(語氣要讀得高興,速度略快)

        他們一邊奔跑,一邊歡叫:”嘩嘩,嘩嘩,我們來啦!我們學做好事來啦!”

       。ā眹W嘩”是流水聲,這里是浪娃娃歡快的喊聲。教師范讀句子,指名讀,齊讀,把”歡快”的語氣讀出來。)

        6、講讀第4段。

       。1)學生自由讀第4段,思考:

       、倏茖W家們聽懂了浪娃娃的什么話?(板書:科學家)

       、谒麄冊鯓訋椭送尥拮龊檬拢浚ò鍟航ㄔ彀l(fā)電站)

       、劾送尥拊鯓訛槿俗龊檬拢浚ò鍟和苿訖C器發(fā)電)出示幻燈:理解“推動”、“機器”(指發(fā)電機)

        (2)小結:浪娃娃真不錯,聽了媽媽的話,在科學家的幫助下,給人們做好事——推動機器發(fā)電。

       。3)齊讀這一段。

        5、朗讀全文。

        6、作業(yè):

        (1)擴詞課堂作業(yè)3、4題

        第3課時

        課時目標:

        1、復習鞏固字詞。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1、復習鞏固

       。1)認讀生字、詞語。

       。2)聽寫字詞

        2、有感情地鑰讀課文。

       。1)跟課文錄音練讀。

       。2)同桌分角色練讀。

        (3)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3、小結。

        (1)浪娃娃原來怎樣貪玩?后來學做什么好事?學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2)教師介紹。

        學了課文,我們知道了人們可以利用海浪來推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此外,有的發(fā)電站是用人力發(fā)電,還有的用核發(fā)電。如我省的秦山核電站。電給人們帶來光和熱,有了電,人們的生活、工作就很方便了。

        4、作業(yè)指導:課堂作業(yè)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2

        教學內容:跳繩 p34

        教學要求:

        1、在具體的情境中,學會8和9的加減法。

        2、指導學生有條理地思考和表達。

        教學重點:

        學會8和9的.加減法。

        教學準備:投影

        教學時間:1-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情境圖,說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二、提出問題,討論

        1、觀察圖提出問題。

        2、指名回答,列出算式。

        3、分小組交流算法。

        三、畫一畫

       。、同桌兩人一組,一人涂色,一人記錄算式。

       。、組織全班交流,整理出算式。

        四、練一練

        1、說一說,填一填,先學生獨立填寫,再指名回答,并說出這樣列的理由。

        2、口算,看誰算得又對又快。

        3、湊成9,先指導學生看明白題目的意思,再連一連,同桌檢查連好的結果。

        五、拓展練習,數(shù)學故事

        組織學生分組討論,猜一猜八戒吃了幾塊西瓜,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師巡回指導。

        六、課外延伸

        放學后,想一想寫一寫有關8和9的加減法算式,能寫幾個就寫幾個。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3

        教學要求:

        1、通過整理與復習,進一步鞏固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思考過程。并能正確計算加減法。

        2、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重點:發(fā)現(xiàn)算式間的規(guī)律。

        教學準備:卡片

        教學過程:

        一、整理與復習進位加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進位加法的`卡片,貼在黑板。

        (2)引導學生思考可以把哪能些算式排在一起?(小組討論)

        (3)小組代表發(fā)言。

        (4)師小結。

        2、出示加法表。

       。1)、填寫加法表。

       。2)、觀察加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小組內交流。

        (3)、以小組為單位在全班交流。

        二、整理與復習退位減法

        1、(1)出示一些寫有退位減法的卡片,貼在黑板上。

       。2)討論:哪些算式能放在一起?

       。3)交流。

        3、出示減法表。

        (1)填寫減法表。

        (2)觀察減法表,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在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

        三、說一說

        1、看圖理解題意。

        2、用書上的句式說一說。

        四、總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shù),掌握其順序,并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初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tǒng)計圖和簡單的統(tǒng)計表,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教師與學生一起復習所學內容,為后面的`練習做鋪墊。

        二、練一練。

        1、第1題可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題意,再說一說左上、右下、右上、左下所指示的位置,并填空。

        2、第2題,先讓學生填空,再說一說規(guī)律,也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規(guī)律,再填空。

        3、第3題是鞏固數(shù)的組成。

        4、第4題目的是能正確熟練地進行20以內加減法運算。

        5、第5題鞏固認識鐘表的四種情況。

        6、第6題是鞏固比較數(shù)的大小,它不是直接把兩個數(shù)字拿來比,而是要先運算再比較大小。

        7、第7題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再提出問題并交流和解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

        8、第8、9、11題, 先讓學生觀察圖,說一說圖的意思,并且列式計算。

        9、第12題,教師先讓學生觀察圖,明確圖中符號的含義和題目的意思,再進行統(tǒng)計。

        10、第15題,先觀察圖,明確要解決的問題,然后獨立地思考,嘗試解決問題,在此可組織交流與討論。

        11、第18題,是一幅連環(huán)畫,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編數(shù)學故事,然后說一說,算一算。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減法。

        2、在集體的情境活動中,體會加減法的含義。

        教學重點:在活動中明白算理。

        教學準備:1-10數(shù)學卡片、算式卡片、頭飾

        教學方法:情境活動教學

        一、第1題教學

        今天,動物園來了很多小客人,他們都想找一個好朋友,可是卻沒能找到。讓我們班這些聰明的`小朋友們一起來幫忙找一找。

        分給10個人動物頭飾,一張數(shù)字卡片。

        要求:

        1、找出的好朋友必須是兩個數(shù)合起來組成10。

        2、邊唱《找朋友》邊做。

        3、匯報:________的好朋友是_________

        二、第2題教學

        解放軍叔叔想考考我們班的小朋友打靶的本領。

        看第2題,明確題意。

        獨立完成,校對

        三、第3題教學

        1、整體估計是黑棋子多,還是白棋子多。

        2、數(shù)一數(shù)每種棋子的數(shù)量。

        3、進行比較:_______比______多_______。

        _______比______少_______。

        4、完成練習,校對。

        四、第4題教學

       。薄⒖辞孱}意。

       。、獨立完成。

       。场⑿〗M交流。

        五、第5題教學

        老師看時間,要求在2分時間內完成。

        比一比誰做得又對又快。

        六、第6題教學1、分小組模擬比賽。2、小結評議。

        七、教學游戲:

        理解8的組成:你出6,我出2。你出(),我出()。

        八、回顧總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6

        教學目的:

        1、 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學習20以內不進位加法和不退位減法。

        2、 通過情境,使學生感受教學與日常生活的聯(lián)系,進一步體會20以內數(shù)的順序用數(shù)位意識。

        3、 初步學會在合作環(huán)境中自主學習計算,體會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重點、難點:由搭積木來體會加減含義,進一步鞏固數(shù)位關系。

        教學準備:每組20塊規(guī)則積木,碰碰車的給條。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與個人思考相結合,抓問題,重技能形成。

        教學步驟:

        一、 由境生疑,引發(fā)學習興趣

        教學時先讓學生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讓學生玩積木,兩人20塊積木,學生最想玩的是積木增減游戲,可以用石頭剪子布或其它方法,讓學生盡情玩,一邊玩一邊說再放_塊或拿走_塊 。

        1、 你在玩積木時發(fā)現(xiàn)什么數(shù)學問題?

        在初次玩時學生是地目的的,生活的搬造,有問題后學生才發(fā)現(xiàn)其中也有數(shù)學問題。

        再放_塊 多 +

        拿走_塊 少 -

        2、 根據(jù)發(fā)現(xiàn),自己再玩積木。

        第二次玩積木是學生對加減認識的鞏固,但對其計算能力及技巧是己知的'再逞現(xiàn),而其中的對手進步是進一步學習的動力。

        二、 由疑得技,獲得計算能力

        1、14+5=_ 17-6=_

        你怎么算的?

        有了兩次合作機會,這次有學生思考更能有獨特見解。

        例:(1)14+5=19

        再拔5顆

       。2)14+5=19

       。3)14+5=19

        1個十,4個一,+5個一=1個十,9個一=19

        2、比一比誰算得快。

        19-7 13+5 16-3 15+3 14+4

        12+6 5+13 16-4 15+4 17-5

        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方法來進行計算,6至8個/分鐘。

        3、游戲:碰碰車(小組內活動)

        a、 每小組選其中一組進行游戲。

        b、 每小組各組成員寫一數(shù)字再組成游戲。(這次游戲由于自寫數(shù)字會出現(xiàn)兩數(shù)加減,兩位數(shù)進退位加減,可由小組研究獲得,也可老師告知。)

        三、 實踐應用,實現(xiàn)課內外延伸

        1、 今天小技巧:

        今天的計算,只和個位有關,和十位無關。

        自編加減20道,看看符合這節(jié)課要求。

        要求:(1)兩位數(shù)加減一位數(shù)。

       。2)加減時不進位,不退位。

       。3)可在小組中評價,通過。

        2、 課內作業(yè)p71

        其中第3道題既是順序的訓練 ,又是培養(yǎng)學生觀察力和仔細寫作業(yè)的習慣,應自主完成再集中反饋。

        3、 課外作業(yè)

        制作計算卡

        1、2、3后是0-9

        是各數(shù)加減兩張

        課后評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7

        一、教學目標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認識運用知識比記憶知識更重要、更復雜。

        2、培養(yǎng)探究解困難方法的精神。3、熱愛大自然。

        識字:1、認識13個字。2、鞏固學過的字。3、運用學過的筆順生字。4、學習“女”的筆順。

        詞·語·句:拼音要點1、y、w拼音規(guī)則。2、拼讀音節(jié),拼音識字。3、讀準聲母和韻母。

        口語交際:1、看圖讀故事。2、看圖講只有一個人的故事時,人稱不發(fā)生混亂。

        學法和習慣:在閱讀時聽讀識字和看拼音識字中選擇識字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1、做拼讀音節(jié)的練習。2、樹立自檢意識。3、培養(yǎng)活動能力。

        三:教具準備:課文插圖,生母表,韻母表,整體認讀音節(jié)表及其卡片,小黑板,認字卡片,寫字卡片等。

        四:教學時間:5~6課時(機動1課時)

        第一課時

        復習內容:23個聲母,6個單韻母,18個復韻母,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練習拼讀y、w打頭的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引入復習。

        老師先把23個聲母卡片,6個單韻母卡片,18個復韻母卡片和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卡片分別發(fā)給學生,讓他們拿到卡片先自己認讀。

        二、復習23個聲母。

        1、讓學生在書上先描寫,再自己讀一遍。

        2、比一比,記一記。

        db~db 剪子尖朝上念d b。

        q p~qp 剪子尖朝下念q p。

        n m 一個門洞nnn,兩個門洞mmm。

        f t 笑佛fff,傘把ttt。

        x~叉子x, h~椅子hhh。

        一根棍子lll。

       。、指名認讀23個聲母。

       。础⒆屇糜新暷缚ㄆ膶W生按順序到講臺前帶全班齊讀。

        三、復習韻母。

       。、認讀韻母。

        2、自由讀、指名讀。

        給字母歸類(打頭字母相同的歸在一起),讓拿有卡片的學生上臺。

        如:a ai ao an ang

        o ou ong

        e ei er en eng

        i i ie in ing

        u ui un

        ǖ ǖe ǖn

        3、按前鼻韻母、后鼻韻母歸類。

        如:an en in un ǖn

        ang eng ing ong

        先自由讀,再讓拿有卡片上臺考別人(可考全班、小組、男女、好朋友等。)

        四、復習整體認讀音節(jié)。

       。、認讀整體認讀音節(jié)。

       。病⒈容^認讀。(出示小黑板)

        zh-zhi ch-chi sh-shi r-ri

        z-zi c-ci s-si i-y-yi

        u-w-wu ǖ-yu

        ye-ie yue-ǖe yin-in

        yun-ǖn ying-ing yuan

        〈1〉、要從讀音和字母的形式進行區(qū)別。

        〈2〉、讓持有整體認讀音節(jié)卡片的學生走上講臺,按順序排列,待16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排齊,舉起來,全班認讀。

        五、練習拼讀w、y打頭的音節(jié)。

       。、老師先示范一個音節(jié)一個音節(jié)地拼,拼后再連成詞語。

        2、同桌兩人互相練習拼讀。

       。、兩人一組上臺拼讀。

       。、擴展練習,復習學過的w、y打頭的整體認讀音節(jié)。

        如:y y y y

        w w w w

        y y y y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頁的課文。

        教學重點:學會自己拼音節(jié),自己認字,初步接觸多音字。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1.師引言:同學們最高興和家人到哪兒玩呢?

        讓學生各抒己見。

        2.出示課本第43頁圖。(沒有多媒體的可用幻燈出示或掛圖)。

        二、新授課。

        1.小組討論:你看到了什么?

        2.各小組派代表說一說。

        3.出示課本內容,(小黑板)。

        4.小組間自由拼讀,看拼讀識字。

        5.學生自己拼一拼,請先拼出來的同學帶讀。

        6.全班讀一讀。

        7.小組拼一拼、讀一讀。

        8.出示生字卡:

        東、西、南、北、前、后、左、右、男、女、老、少、多、少。

        9.進行拼音節(jié),認字比賽。

        10.指名帶讀:d—ōng—dōng東、東、東

        三.鞏固

        1.小組之間互相考一考,鞏固生字。

        2.開火車鞏固生字。

        四.總結本課。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43頁“寫字”部分。

        一.教學目標:

        1、復習拼讀音節(jié),拼音識字,鞏固學過的字。

        2、學寫個漢字,運用學過的筆順寫生字。

        3、學習筆畫“撇點”及“女”字的筆順。

        二.教學重、難點。

        1、學寫個漢字。

        2、“女”、“多”等字的正確書寫。

        三.課前準備:

        生字卡片、小黑板.課文圖。

        四.教學過程。

       。ㄒ唬、復習檢查。

        1、談話激趣,引入復習。(出示第43頁課文放在圖或看課文圖)指名說說圖意。

        2、出示小黑板(寫好課文的.內容)指名拼讀字詞。

        3、開火車認讀本課要求認識的13個字。

        (二)活動過程。

        指名兩位同學(男女各一名)上臺配合老師演示。讓兩個小朋友站在師的左右兩邊。讓大家分別說一說老師左邊的同學是男或女?(調換位置后)說說男女各在老師的哪邊?臺上老師和小朋友男的多還是少?(在生說出每個字時出示相應的字卡。)

       。ㄈ⿲W習寫字。

        1、指名認讀要求寫的個字(注意多音字“少”)口頭組詞。

        2、讓學生看課本、觀察這些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并想想,議議第一個字的筆順。

        3、師邊范寫,邊分析字形。(注意“多”字的書寫)

        4、認識筆畫“撇點”,指導書寫“女”。(讓生書空,描紅再書寫)

        5、練習書寫每字寫兩遍,師巡視,糾錯。

       。ㄋ模┎贾米鳂I(yè)。

        1、把課文讀給家里人聽。

        2、寫字。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P44拼一拼

        1、教學目的拼讀練習:指導學生觀察畫面內容,鼓勵學生在生活中觀察動物,喜歡動物。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的感情。

        2、看圖拼讀音節(jié)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老師這兒有十種動物,小馬虎太粗心了,他把小動物的名稱搞錯了,誰能幫他改過來?

        出示:公雞烏鴉白鵝金魚喜鵲

        xǐquèbáiéwūyāwūguīgōngjī

        花鹿刺猬猴子鴿子烏龜

        hóuzigēzicìweihuālùjīnyú

        1、看圖自由拼讀音節(jié)

        2、指名到臺上把錯誤的更正過來。

        3、集體訂正

        4、給幫助小馬虎改對的同學每人發(fā)一朵小紅花。

        二、學習P44拼讀練習

        1、看看圖上動物的名稱是什么,再拼讀音節(jié)。

        2、自由拼讀,教師行間巡視,個別指導。

        3、同桌同學互相幫助檢查。

        4、集體訂正

        三、游戲(給動物掛牌,讓學生扮演角色)

        激發(fā)學生興趣

        告訴學生動物園的管理員叔叔聽說小朋友都非常細心,愿意請細心的小朋友去動物園把寫好的動物名稱給每個動物掛上。

        1、自由拼讀音節(jié),指名拼讀。

        2、你喜歡哪種動物,請掛上相應的牌子。

        3、集體訂正,對了的給予獎勵。

        四、擴展活動。

        讓學生自由說出所喜歡的動物,以及生活習性。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9字與拼音(三)中P45—46的看圖講故事

        教學準備:相關掛圖、兒童歌曲磁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前一節(jié)課,老師帶小朋友們認識了很多的動物,大家還認得嗎,出示圖片讓學生認

        看來小朋友們學得很好,今天我們要來看圖講故事,是關于小猴子的,大家喜歡嗎?

        二、新授

        1、教學第一圖

       。1)出示圖,讓生觀察后說圖意

        (2)讀圖旁的文字,圈出不認識的字,想辦法解決(老師可作提示:通過拼讀認字)

        (3)讓學生根據(jù)文字從圖中分辨出哪個是“媽媽”,哪個是“我”

        2、教學第二至第六圖(教學方法同上)

        3、合起來把整篇的短文讀一讀

        4、讓學生先在小組內互相練習講講故事

        5、小組各派代表上臺講故事,其余生聽完說說別人講得好的地方、提出自己的意見,或是讓學生說說這個故事,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三、課間休息(跟著兒歌,邊唱邊比動作)

        四、續(xù)編故事

        1、師:大家剛才都表現(xiàn)得很好,那現(xiàn)在我們來想想,后來會怎么樣了呢,看誰最棒,能再編下去

        2、小組內先互相想想說說,師可引導生自由想,可以不一樣

        3、再從各組中派出代表來說

        五、小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8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能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并培養(yǎng)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正確計算加減法。

        教學難點:根據(jù)情境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教學準備:小黑板、投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舉例子復習進位加法與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思考過程)

        一、基本練習

        指導完成第5題。

       。1)、獨立完成。

       。2)、選幾題說說思考過程。

        三、變式練習

        1、指導完成第1題。

       。1)、指導看懂題意。

       。2)、學生完成后交流結果。

        2、指導第2題。

       。1)、看圖理解題意。

       。2)、完成后校對結果。

        3、指導第3題。

       。1)、讀題,明確方法。

       。2)、學生獨立完成。

        4、指導第6題。

       。1)、填寫第1豎的結果,觀察4個算式與上面3個數(shù)的關系,得出規(guī)律。

       。2)、完成后2題。

        四、提高練習

        1、指導第3題。

        (1)、引導學生仔細看圖,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提出的數(shù)學問題。

        2、指導第7題。

       。1)、看懂圖畫意思,提出數(shù)學問題。

        (2)、解決問題。

        五、開放性練習。(指導第8題)

        1、先獨立解題。

        2、在小組中交流,討論:怎樣才能把算式更好地寫出來?

        3、交流。

        六、總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9

        教材簡析:

        《詠鵝》是我國唐代詩人駱賓王7歲時的作品,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全詩共四句,分別寫鵝的樣子、游水時美麗的外形和輕盈的動作,表達了詩人對鵝的喜愛之情。

        教學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放在閱讀教學階段目標的第一條。一年級的閱讀教學應把"讓學生能朗讀課文并感受閱讀的興趣"作為起步階段閱讀教學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種手段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讀書,主動地讀書,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一種享受。讓學生通過讀書實踐感受語言的特點和閱讀的樂趣。

        教學目標:

        1、學會3個生字:白、毛、水,認識5個字。

        2、知道鵝的美麗和可愛,激發(fā)學生熱愛動物,熱愛大自然,熱愛生活的情感。

        3、能帶表情有節(jié)拍地朗讀,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揭示課題。

        1、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下面聽老師說一則謎語:"頭戴一頂紅帽子,身披一件白袍子,腳穿一雙紅鞋子,唱起歌兒伸脖子。"學生猜。

        (老師以一則謎語作為開頭,引出本課的學習內容,以激起學生的學習情趣,小學一年級語文教案《北師大版小學語文第一冊《詠鵝》教案1》。)

        2、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古詩(板書課題)《詠鵝》。這首詩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的作品,駱賓王十分聰明,7歲就能作詩,我們一起來學這首詩!

        二、層層遞進,整體輸入。

        1、讀一讀,說一說,初步感知大意。

       、俳處煟骸罢埻瑢W們趕快把書打開,看看7歲時的駱賓王是怎樣寫鵝的?”

       、谧x后請同學們說說你知道了什么?

       、蹘煟骸按蟀座Z呀,大白鵝,你彎著長脖子朝天叫著,好像在唱著歡樂的歌,一身潔白的羽毛,浮在碧綠的`水面上,你用紅紅的腳掌,在清清的水中劃動著。這是一只多美的大白鵝呀!我們怎樣讀,才能讀出對大白鵝的感情呢?”

        2、讀一讀,聽一聽,感知古詩韻律。

       、俪鍪緢D、文。(一幅大白鵝圖畫,白鵝的頭上脖子上,身子上和腳部分別貼著這首古詩的四個句子。)

       、诮處煟骸懊渴坠旁姸加幸欢ǖ捻嵚晒(jié)拍,只有按照它的節(jié)拍讀才能理解得好,請認真聽錄音朗讀,仔細體會。”

       、蹘煟骸奥犃虽浺,你感悟出它的節(jié)拍了嗎?請自己練習讀!

       、苷垖W生有節(jié)奏地在全班朗讀。

       。恳皇坠旁姸加幸欢ǖ捻嵚晒(jié)拍。只有按其韻律節(jié)拍朗讀,才能在讀中再次意境,體驗情趣。但剛學古詩的一年級小學生不懂這些,靠老師的講解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因而讓學生從聽中感悟,從模仿練讀中得到自悟。)

        3、讀一讀、演一演、畫一畫領悟古詩情趣。

       、賻煟骸按蟀座Z看著藍天白云、在清清的水面上唱歌游玩。特別開心。駱賓王看這幅有白有綠,有紅有青,有動有靜的畫面,會在怎樣的感情中吟出這首詩呢?我們把他這種感情讀出來好嗎?”

        ②生:“小組讀、同桌讀者、指名配樂朗讀。”

       、蹘煟骸澳銈冋l愿意當大白鵝,表演給大家看?誰愿意做駱賓王,一邊觀賞一邊低吟小詩?”

        ④生:“學生到前面戴著頭飾進行表演。然后全班一起邊演邊背!

       、輲煟骸澳銈兿矚g這一只大白鵝嗎?請你按詩的內容給你手中的"白鵝圖"(課前準備好的)涂上顏色!

        三、識記生字,培養(yǎng)能力。

        1、學生畫出詩中要求記住的生字。然后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這些字。

        2、小組討論,匯報識字方法。

        3、練習用字組詞,說話。

       。ㄔ趯W生讀一讀、說一說、演一演、畫一畫、記一記的整個學習活動中,時時體現(xiàn)出學生自主的實踐活動。伴隨著學生的活動,教師適時調控,使學生的身心始終處在高度的興歷和激動之中。)

        四、鞏固練習。(略)

        1、找朋友讀生字。

        2、男女生輪讀古詩。

        3、背誦古詩比賽。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0

        教學目的:

       。薄⒊醪秸J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等幾何體,并能結合學生生活積累,增強學生對幾何體的感性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初步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及自主學習的認識。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探究的精神和與人合作的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在分的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空間觀念,并認識基本幾何體。

        教學準備:一套供分類的物體,教師有四個幾何體模型。

        教學方法:小組合作討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提出問題情景。(全班參與)

        教學時首先用問題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時候能結合生活實際,記憶一些問題方法,為教學問題鋪路。

        老師要在班中找一個人,怎么辦?

        1、討論一:找怎么樣的人?(女七歲長頭發(fā)愛看書紅姓?)

       。、討論二:怎么找人?(按規(guī)則找人)

        二、進入教學情景,討論問題。(小組討論)

        給物體分類。(黑板上出示各種形狀的物體)并出示課題。

        先在小組內討論,再按照討論得出的方法分一分各自的物體。學生分類(允許有不同分法,可以是4類,也可以是3類或2類,學生演示不同分法)。

        今天我們來認識這些比較規(guī)則的物體。

        三、新授,讓學生在討論中求知。

        1、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

       。1)長長的,方方的,是什么呢?讓學生猜一猜,讓學生把形狀相同的'物體從桌面上舉起來。學生找到后,教師出示長方體。請小朋友們仔細觀察這個物體,摸一摸,想一想,它有什么特點?給它起什么名兒?在小組中討論。學生討論正方體的特點并反饋。

       。2)舉起正方體,它的形狀和長方體是不是一樣?哪里不一樣?找出來,再給它起一個名字。學生討論正方體的特點并反饋。

       。3)正方體和長方體的區(qū)分。

        出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圖形,讓學生辯認圖形,貼在黑板上。判斷下列物體哪些是長方體,哪些是正方體?p65

        演示:長方體割正方體割長方體(6個面)

        2、認識圓柱和球

       。1)同桌互玩兩種物體,讓學生在玩玩想想中區(qū)分圓柱和球,兩生扮演小老師,按研究結果,上來介紹圓柱的形狀特點。(先在小組里互說,再請代表在班里說。)小朋友在小組里交流學習并反饋。

       。2)判斷下列物體哪些是圓柱和球體。

       。、小結

        今天我們初學了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再把它們的名字讀一遍,師生圖名物三者分辨。說說生活中什么物品的形狀是長方體、正方體、圓柱或球?學生討論并反饋。

       。础⒄遗笥

        每組拿兩件你最喜歡的物體,和講臺上形狀相同物體放在一起,請兩個同學做觀察,誰找錯誰幫他。

        5、p64把今天認識的幾種物體認一認,讀一讀。

        四、鞏固所學,游戲激趣

        1、做課本上練習。

        2、猜一猜,擊鼓傳球,一生在袋子里摸球,說形狀,其余傳球,球停在哪里,就由哪猜他摸的是什么。(或指定形狀摸)

        3、小小設計師:讓學生用各種形狀搭一件自己喜歡的東西。

        五、總結,問題的延續(xù)聲

        給每人幾個名稱標簽,自己去貼,明天匯報。

        正方體長方體圓柱球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1

        教學內容:

        整理書包

        教學目標:

       。薄⑹箤W生體驗分類標準的多樣性,根據(jù)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有不同的分類。

       。、讓學生進一步體驗分類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用途。

        教學重點:

        按照確定好的標準進行分類。

        教學準備:

        學習用具,幾何圖形。

        教學方法:

        情境活動參與教學。

        教學過程:

        一、活動導入

       。薄⒆寣W生整理自己的書包。

        組織討論: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

       。、讓學生看一看教科書的圖。

        說一說這兩個小朋友怎樣整理的。

       。场⑿〗Y:

        分類結果在同一標準下是一樣的,在不同標準下呈現(xiàn)多樣性。

        二、練一練。

        1、分一分,說一說。

       。1)怎么分?說標準。

        可以按年齡分類,按性別分類。

       。2)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按顏色分類,按樣式分類,按樣式和顏色分類。

       。3)圖上有什么,怎么分?

        可以分成機動車和非動車兩類:大車、小車、自行車三類,按分配個數(shù)分成三類。

       。、看一看,可以怎樣分。

       。1)圖上畫著什么,可以怎么分。

       。2)匯報,交流:可以按大小分類,按形狀分類。

        3、想一想有哪幾種分法。

        看圖,可以怎樣分。

        按大小分類,按顏色分類,按用途分類。

        三、小結,實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

        2、實踐活動。

        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

        五位置與順序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2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生自己整理,使學生掌握整理復習的方法,發(fā)現(xiàn)10以內的加法表的規(guī)律,提高計算速度.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等邏輯思維能力.

        3.培養(yǎng)學生勤于探索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明天森林里的小動物們要舉行一場數(shù)學競賽,長頸鹿裁判聽說同學們昨天回去寫了那么多的加法算式,想把這些算式作為競賽題,你們高興嗎?不過,長頸鹿裁判可是個特別認真的裁判,他可不喜歡雜亂的東西,他要從中挑選最整齊有序的一組題作為競賽題,你們有信心把自己組的算式卡片整理好嗎?

        二、活動一:討論整理的方法.

        教師:這么多的算式要整理,我們從哪兒入手?怎樣整理?

        三、活動二:引導學生對所寫的算式進行整理

        (一)按得數(shù)分別是10、9……0進行分類.

        教師:長頸鹿為每個小組準備了一組試題夾,請你們小組合作把這些加法算式卡片分分類、整理整理,得數(shù)是幾的算式就放入幾號試題夾中(每個試題夾中的算式豎著排列開)

        教師:看一看,你們組的算式寫全了嗎?還有沒有需要補充的?

        (二)把算式順序整理按一定的排列

        教師:同學們,你們是不是覺得這些算式還是沒有一定的順序,有些亂,我們能不能把每個試題夾里的算式都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整理好呢?

        1.學生繼續(xù)整理,使算式按照自己喜歡的順序排列.

        2.排列情況:

        第一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大到小排列

        第二種: 第一個加數(shù)從小到大排列

        四、活動三:通過全班交流,得到10以內的加法表

        (一)展示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方法.

        選幾組有代表性的整理結果進行投影展示,并讓該組的同學介紹一下是怎么整理的.讓學生明白可以有不同的.整理方法.

        (二)通過全班交流,得到加法表,展示給學生.

        五、活動四:讓學生獨立觀察加法表,找規(guī)律

        教師:我們在幫助長頸鹿整理競賽題的過程中,復習了知識,并整理得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同學們仔細地觀察一下,這張表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1.認真觀察、獨立思考.

        2.同組的同學互相說一說.

        3.找?guī)讉小組匯報觀察的結果.

        橫著看,同一行的算式,第二個數(shù)都相同,第一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豎著看,同一列的算式,得數(shù)都相同.第一列得數(shù)都是10,第二列得數(shù)都是9……

        斜著看,同一斜行的算式,第一個數(shù)都相同,第二個數(shù)依次小1,得數(shù)也依次小1.

        ……

        六、活動五:加法表的應用

        教師:我們已經(jīng)整理出了10以內的加法表,如果現(xiàn)在再讓你們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你能不能寫得又快又全?說一說,怎么寫才能既不漏掉又不重復?

        做游戲:找朋友

        游戲者每人發(fā)一張數(shù)字卡片,卡片上的數(shù)字相加得10(9,8)的兩人將成為朋友,看誰能迅速地找到自己的朋友.看看誰的答案多.

        七、活動六:讓學生談談這節(jié)課的感受,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教案點評:

        以幫助長頸鹿整理數(shù)學競賽題的形式,激起學生復習整理的興趣,同時也滲透了樂于助人的思想教育,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小學數(shù)學教案《數(shù)學教案-第一冊第三章 整理與復習(一) - 北師大版》。由于是第一次進行整理,完全放手對學生來說有很大難度,于是采用了引導學生先按得數(shù)進行分類,然后再排序的方法,這為下次能夠完全放手讓學生自主整理減法表及20以內加減法表提供了方法。對學生在整理過程中出現(xiàn)的不同的排列方法都進行了展示,并讓學生說一說是怎樣整理的,通過這種相互交流,讓學生體會到整理結果的多樣性。后來在加法表的應用方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讓學生說一說如果再寫10以內的加法算式,怎樣才能做到既不重復又不漏掉,學生說出了要按我們剛才發(fā)現(xiàn)的這些規(guī)律來寫,這樣一方面是引導學生要充分地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意識,另一方面是可以培養(yǎng)學生有條理地思考的習慣。

        探究活動

        找朋友

        游戲目的

        使學生能正確計算10以內的加法.

        游戲準備

        1.若干套1到9的數(shù)字卡片.

        2.每次游戲前發(fā)給每個學生1張.

        游戲過程

        1.把幾套從1到9的數(shù)字卡片分別發(fā)給全班同學,戴在胸前.全班同學圍成一圈做丟手帕的游戲,捉到誰,誰就站在圈中央找出自己的朋友來搭救自己.

        2.數(shù)字湊成10才能做朋友(可以是兩人做朋友,如7和3,也可是三人做朋友,如2,4和4,還可以是四人、五人……做朋友),朋友越多越好.

        3.根據(jù)找到朋友的人數(shù)多少,大家用掌握聲進行獎勵,找到一個朋友,鼓一次掌,找到兩個朋友鼓兩次掌,以此類推.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3

        教學目的:

        1、通過問題解決,讓學生學會8+?的進位加法,初步體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并能在實際中應用理解。

        2、進一步理解湊十法的含義。

        3、組織學生在交流、合作中獲得知識和能力。

        4、進行環(huán)保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重點讓學生感受計算的多樣化。

        教學準備:情境圖及一些實際數(shù)學問題的用品。

        教學方法:

        教學步驟:

        一、情境引入,進行環(huán)保教育

        圖和環(huán)保教育相結合,讓學生生活經(jīng)驗與情境相映合,并從中產生數(shù)學問題。(積木型板圖)

        1、樹林中有20棵小樹,分兩排種植,可是過不了多久一些小樹死了,第一排死了2棵,第二排死了4棵,你說怎么辦?(一些為幾棵樹發(fā)問,一些為小樹的'死著急)。

        2、給小樹澆了水,施了肥,還給小樹帶來了一個朋友,小草、小樹快樂地生長,又活了兩棵,長哪兒好呢?

        3、小朋友去樹林玩,去跳皮筋,p樹,搖樹,還把小草帶回家給自己的小兔朋友吃,小樹又生病了,有3棵小樹生病了,怎么辦呢?

        在眾多連續(xù)情境的呈現(xiàn)下,學生情感與小樹產生關系,達到環(huán)保教育這一目的,又引導學生去研究所產生問題。

        二、問題擺現(xiàn),體會計算多樣

        8+68+85+8

        這些在情況設計下,產生了這些算式,可以組織學生討論。

        1、8+6=14怎么來?

       。1)8+6=14(2)8+6=14

        (3)9+6=15(4)8+6=14

        8+6=14看見8就減2

       。5)8+6=14

        2、自己研究其余算式。

        3、比一比,誰算得快。(說一道,算一道,并說算的方法)

        8+87+88+45+88+6

        8+34+88+78+52+8

        9+88+93+86+88+2

        三、實踐應用,拓展延伸

        1、p103獨立完成思考,解決問題。

        題2組織學生交流圖意和算法。

        題3先說一說計算方法,再進行計算,也可以先計算,再說一說方法。

        2、組織學生到生活中尋找蘊含的數(shù)學問題。

        種樹問題游戲問題銀行問題

        選一些挑戰(zhàn)性問題大家進行討論,并加以解決,使之深刻感受生活與數(shù)學的聯(lián)系。

        3、課外作業(yè)。

        課外研究:

        7+6+5+

        有什么辦法計算更快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4

         一、學生情況分析

        一(1)班共有學生47人,其中男24人,女23人,一(2)班,共有學生49人,其中男25人,女24人,學生上課發(fā)言積極的學生不多,說話能力不是很強,也不夠完整,這學期著重培養(yǎng)學生說話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二、教材分析和教學目標

       。ㄒ唬⿺(shù)與代數(shù)

        1、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shù)》;趦和瘮(shù)數(shù)的經(jīng)驗,結合具體的情景認識10以內的數(shù)的意義,會認、會讀、會寫0——10的數(shù),會用它們表示物體的個數(shù)或事物的順序,初步體會基數(shù)與序數(shù)的含義,初步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體驗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第二單元《比較》。通過比較具體數(shù)量多少的數(shù)學活動,獲得對“>、<、=”等符號的意義的理解,并會用這些符號表示10以內的數(shù)的大小;經(jīng)歷比高矮、比輕重、比長短等實踐操作或數(shù)學思考活動,體驗“比”的方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并在描述或傾聽各自思考過程的交流中,體會學會有條理的表示自己思想和學會傾聽的重要性。

        3、第三單元《加減法〈一〉》。經(jīng)歷從實際問題抽象10以內的加減算式,并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體會加減法的含義,初步感受加減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能正確口算10以內的加減法,掌握10以內數(shù)的分解與合成的技能;通過整理加、減法算式,并探索其間規(guī)律性的活動,培養(yǎng)與發(fā)展數(shù)感。

        4、第七單元《加減法〈二〉》。經(jīng)歷表示11——20的數(shù)的具體操作及其概括過程,初步體會用十進制記數(shù)的位值原理,會數(shù)、讀、寫20日內數(shù),掌握它們的順序,會比較它們的大小,結合解決問題的活動,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經(jīng)歷與同伴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體會算法的多樣性,學會20以內的進位和退位,逐步的熟練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加減法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感受數(shù)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5、第八單元《認識鐘表》。結合日常作息時間,學會認讀鐘面上表示整時、半時的時刻,了解記時的書寫方法,并會用“快幾時了”或“剛過幾時”等詞語描述時間,經(jīng)歷簡單而熟悉的操作活動,體驗時間的長短,培養(yǎng)珍惜時間的態(tài)度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ǘ┛臻g與圖形

        1、第五單元《位置與順序》。結合生動有趣的情境或活動,體會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回用前、后、上、下、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建立初步的空間觀念。

        2、第六單元《認識物體》。通過對實物和模型的觀察、操作、分類等活動,獲得對簡單幾何體的直觀經(jīng)驗,能直觀辨認它們的形狀是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能直觀辨認長方形、正方形、圓柱或球等立體圖形。

       。ㄈ┙y(tǒng)計與概率

        1、第四單元《分類》。結合日常生活中必須進行的分類活動,感受分類的必要性,能按照給定的標準或選擇某個標準對物體進行比較、排列和分類,并在這些活動中體驗活動結果在同一標準下的一致性、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

        2、第九單元《統(tǒng)計》。根據(jù)簡單的÷現(xiàn)實的問題進行統(tǒng)計活動÷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全過程,感受統(tǒng)計的必要性;結合實例,認識統(tǒng)計表和形象統(tǒng)計圖,會填補相應當圖標;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ㄋ模⿲嵺`活動

        本冊教材的正文和習題中提供了許多適合一年級小學生的實踐活動或小調查。例如:

        1、找一找,說一說!拔艺3個比我高的人”“我找2個和我同歲的人”“我找……”

        2、說一說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0。

        3、說一說你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的加法問題。

        4、整理一下自己住的房間,向同伴說一說你是怎樣整理的。

        5、到圖書館或書店看一看,圖書是怎么分類的,并與同伴說一說。

        6、調查太陽剛升起,大約是幾時?太陽剛落下,大約是幾時?調查你們班每個小組男生、女生人數(shù),并試著提出一些數(shù)學問題。

        7、調查你們班10名同學的上學情況。(1)乘車上學,還是步行上學?(2)結伴走還是單獨走?等等

        學生經(jīng)歷上述觀察、調查等實踐活動,在合作與交流的過程中,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獲得一些初步的數(shù)學實踐活動經(jīng)驗,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簡單的問題,感受數(shù)學在日常中的作用。

        三、教材編寫的意圖和特點

        (一)20以內數(shù)的認識

        20以內的數(shù)的認識分三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shù)的意義,第二單元,認識10以內的數(shù)的大小。這兩個單元對后繼的數(shù)的認識有遷移作用;這部分教材編寫的突出特點是結合生動具體的情境,通過觀察、記數(shù)、操作等教學活動,來呈現(xiàn)學習內容,讓學生從中體驗數(shù)的意義,感受數(shù)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發(fā)展對數(shù)的理解力。

        (二)加減法的處理

        1、不以10以內數(shù)的合成與分解作為學習加減法的邏輯起點,直接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把學習加減計算與解決問題的過程結合起來,讓學生親身經(jīng)歷從問題情境抽象出加減算式加以解釋和應用的過程,從中理解加減運算的意義和應用價值。

        2、10以內的數(shù)的組成和分解雖然不再被作為10以內的加減法的邏輯起點,但它仍是熟練的口算20以內的加減法的有效手段。事實上,10以內數(shù)的合成分解與10以內數(shù)的加減法只存在描述數(shù)量關系的形式上的差異,并無本質的區(qū)別。因此,教材不但沒有削弱對數(shù)可分可合的認識,而且還創(chuàng)設了豐富多彩的問題或游戲活動,不斷強化數(shù)的分解與組成的意識。

        3、加減法學習內容的編排有分有合,加減法的提前混編。加減法提前混編的優(yōu)點有:一是從一個問題情境即能提出加法問題,也能提出減法問題,這樣可以提高教學效率。二是有助于學生體會加法與減法存在某種關系,從不同角度揭示相同的數(shù)量關系。三是從心理學角度看,加減編后學習內容更富有變化和挑戰(zhàn),不至于因為內容單一而枯燥乏味。

        4、體現(xiàn)算法的多樣化,,給學生提供自主選擇算法與交流各自算法的時間和空間。

       。ㄈ┛臻g與圖形的安排

        1、確定物體的位置與順序是建立空間觀念的一項基本內容,確定位置與順序的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會用前、后、上、下、左、右等詞語進行描述。

        2、認識物體的形狀和大小,也是建立空間觀念的基本內容。第六單元所認識的是四種最常見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長方形、正方形、圓柱和球。

       。ㄎ澹┓诸惻c統(tǒng)計的編排

        分類的經(jīng)驗不僅是進行統(tǒng)計活動的必要基礎,教學概念的學習本質上也是一種分類的行為,所以認識物體始于對物體分類。

        四、本冊教材的教學建議

       。ㄒ唬⿺(shù)學教學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

        數(shù)學教學必須遵循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心理規(guī)律,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和數(shù)學接受能力。符合學生的發(fā)展水平的教學應有實際背景,利用學生的經(jīng)驗,使用學生可以接受的語言,讓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通過探索和考察數(shù)學概念得出含義,使學生有機會討論他們的想法。

        (二)要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的意識和能力

        為了避免小組學習流于形式,就必須用心培養(yǎng)學生交流技能。交流既有信息輸出,也有信息輸入,所以加談、傾聽、閱讀、書寫是基本的交流技能;此外對數(shù)學而言,交流還應具有描述的技能。

        (三)緊扣數(shù)學活動的目的設計安排活動

        數(shù)學教學活動是數(shù)學的教學,每一個教學活動都應該有明確的目的,而活動本身有是實現(xiàn)目的的手段和過程。

       。ㄋ模┳鼍毩、寫作業(yè)是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鞏固知識、習得技能的必要環(huán)節(jié)

        五、教材的評價建議

       。ㄒ唬┲匾晫W生數(shù)學學習的評價

        要結合學習數(shù)學的過程評價學生對數(shù)學概念知識的理解。學生只有理解了數(shù)學概念和它們的意義或解釋,他們才能理解數(shù)學、有意義的“做數(shù)學”。

       。ǘ┲匾晫W生初步的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評價

        對解決問題的評價,首先應注意評價學生對問題的描述,即怎樣把情境圖呈現(xiàn)的問題,用口頭語言完整地描述出來。

        (三)重視對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

        對一年級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情感與態(tài)度的評價,主要通過課堂觀察來收集有關的信息,象他們參與班級討論中,試圖解決問題中,獨立或小組學習中,無時不在顯示他們對數(shù)學學習的情感與態(tài)度,能看出是否有信心,是否有興趣,是否樂于探究,是否有毅力,是否有好奇心,誰敢于質疑。

        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shù)

        一、單元教學目標:

        1、初步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以及學習數(shù)學愉悅。

        2、初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能正確地數(shù)出數(shù)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會讀、會寫0——10各數(shù)。

        4、掌握10以內數(shù)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shù)與序數(shù)的含義。

        二、單元教學建議:

        1、本單元是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開始,教學時要特別重視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shù)數(shù)、人數(shù)、讀數(shù)、寫數(shù)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實物操作,使學生在生活經(jīng)驗的基礎上體會數(shù)的意義。

        2、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教學時教師應當注重培養(yǎng)學生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應注意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題目,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獨立完成。在學生做練習的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加強對個別學生的指導。

        3、初入學的學生不太容易分辨數(shù)字的結構和筆順,容易搞錯上、下、左、右的位置。由于學生的手指肌肉不是特別靈活,要把數(shù)字寫的正確、整齊、勻稱是比較苦難的,因此,教學時教師不要急于求成,可以要求學生每次少寫幾個,經(jīng)常練習,除課本中的練習外,教師可組織學生在田字格本中練習寫數(shù),逐步提高。

        4、本單元課時安排:8課時

        第一課時

        可愛的校園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對書中情境的觀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流程設計

        三、教學重點:初步感知小組交流的作用。

        1、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

        師:1——10這幾個數(shù)在日常生活中經(jīng)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2)集體反饋交流。

       。▽W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2、尋找教室里的數(shù)

        師:同學們在自己身上找到了這么多的數(shù),真了不起!快來看看我們的教室,你們能發(fā)現(xiàn)哪些數(shù)?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shù)。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25張桌子,47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shù)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尋找校園里的數(shù)

        師:現(xiàn)在,我們要數(shù)一數(shù)“可愛的校園”中的數(shù)。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shù)。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4、課堂小結

        師:這節(jié)課我們在忙什么?你發(fā)現(xiàn)什么呢?

       。ㄟ@節(jié)課我們在數(shù)數(shù),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shù)學)

        5、布置學生實踐活動

        課后到校園到處看看,邊看,邊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記下來,明天上課和大家一起交流。

        四、教學反思

        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了一定的學習興趣,再加上原有的基礎,對1—10的數(shù)的“數(shù)數(shù)”的要求,基本上都能完成。但是,由于課堂常規(guī)的影響,學生的.觀察、說話、傾聽的習慣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yǎng)。

        第二課時

        快樂的家園

        一、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形象的理解:1可以表示1個體(如1個蘿卜),也可以表示這類個體的1個集合(如1筐蘿卜),可以表示很大的物體,也可以表示很小的物體。

        2、借助掛圖引導學生充分觀察,交流圖中物體的數(shù)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二、教學重點:理解數(shù)“1”的含義。

        三、教學流程設計:

        1、學習1可以表示什么?

        觀察課本中的圖,說一說你看到了什么?用數(shù)學的語言來敘述。

       。1個蘿卜、1筐蘿卜、1個太陽、1座大山……)

        說說1個蘿卜和1筐蘿卜有什么不同?

        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用到1的地方?

        2、學習2、3、4可以表示什么?

       。1)讓學生仔細觀察,自己說說看到了什么?

       。2)互相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看的?

        (3)集體交流。

        體會數(shù)不僅可以表示多少(如運動員的人數(shù)),也可以表示順序(如小運動員球衣上的號碼)。

        3、練習

       。1)連線。(找朋友)先讓學生觀察,在弄清題意的基礎上,讓學生獨立完成。同桌交流。

       。2)數(shù)一數(shù),畫一畫。

        先讓學生說說,你在這里看到了什么?

        書上是怎么來表示看到的數(shù)的?你能用自己喜歡的畫畫來表示嗎?

        (3)選同樣的數(shù)。老師說清題目的意思,在讓學生自己完成?梢杂脙煞N方法,一是數(shù)出左邊的數(shù)量,再從右邊選出同樣數(shù)量的物體圈上,二是可以用一一對應的方法,然后再圈起來。

        4、小結: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呢?

        四、教學反思

        第三課時

        玩具

        一、教學目標:

        1、借助兒童喜歡的玩具,使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5以內物體的個數(shù)。

        2、通過小組合作,初步培養(yǎng)合作意識。

        二、教學流程設計:

        1、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

       。1)讓學生仔細觀察主題圖,自己數(shù)一數(shù),說一說。

       。2)小組交流,你數(shù)出什么?是怎樣數(shù)的?

       。3)全班反饋。

        2、寫數(shù)

        師:這些數(shù)你會寫嗎?你喜歡些哪個?

        (1)學生自己寫喜歡的數(shù)。

        師:你認為自己哪個寫的最好?板演

       。2)學生板演后比較

        比較過程中要講出寫數(shù)的方法。

        3、實踐練習

       。1)寫數(shù),讓學生自己寫,同桌說說各個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

       。2)看數(shù)劃線,學生弄清題意后自練。

       。3)數(shù)一數(shù),填一填,知道這些數(shù)所表示的意思。

        4、小結:這節(jié)課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四課時

        小貓釣魚

        一、教學目標:

        借助情景,感知“0”的真實含義,會正確書寫“0”

        二、教學重點:理解“0”的含義。

        三、教學流程設計

        1、創(chuàng)設情景

       。1)出示小貓釣魚圖,講故事導入,提出問題?

        第1只小貓釣了幾條魚,寫幾呢?

        第2只小貓釣了幾條魚,寫幾呢?

        第3只小貓釣了幾條魚,寫幾呢?

        再來看看,第四只小貓它釣了幾條魚呢?

        一條都沒有怎么來表示呢?

        2、自主探索,體驗0的含義

        (1)學生自主思考,怎么來表示“一條都沒有“

       。2)同桌交流

       。3)集體反饋。

        得出:一個也沒有時用“0”表示。

        0是一個數(shù),比1、2、3、4……要小。

       。4)指導“0”的書寫。

        3、實踐體驗

       。1)學生“分鉛筆“

        理解“0“的含義(表示一個物體都沒有)

        想一想“0還可以表示什么?

        同桌交流,全班反饋。

        4、拓展鞏固

       。1)數(shù)一數(shù)有幾朵花,并寫下來。

       。2)讀一讀,寫一寫。

       。3)說一說生活中哪些地方還用到“0”

        5、小結:這節(jié)課你感到最有趣的是什么?

        第五課時

        文具

        一、教學目標:

        1、借助情境,使學生能正確數(shù)出數(shù)量是6——10的物體的個數(shù)。

        2、會正確書寫這些數(shù)。

        二、教學重點:能正確地數(shù)6——10的數(shù)及書寫。

        三、教學流程設計:

        1、找朋友

        交流圖意。

        先獨立數(shù)數(shù),說出每副圖中有什么?多少?》

        如:第一幅圖中有鉛筆10枝。

        再連一連

        連后,引導學生小組討論,說說自己是怎么連的。

        全班交流。

        2、活動

        “數(shù)一數(shù)”自己的鉛筆盒里的文具。

        充分進行觀察操作,引導學生交流,再說一說鉛筆盒里有什么?有多少?

        3、寫一寫

        小朋友能正確地數(shù)出這么多的文具用品,真了不起,我們一起來寫寫吧!

        6個圓圈,6本書,6枝鉛筆,用“6”表示。

        學寫6,

        同樣的方法理解7、8、9。學寫7、8、9。

        注意書寫“8”的順序,師先師范,學生再練習。

        還要注意6和9的區(qū)別。

        讓學生說說。

        在書寫練習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寫寫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或“門牌號碼”!

        4、6、7、8、9、分別可以表示什么?

        5、練一練

        先要弄清圖意,看懂第一幅圖提出的示范,再獨立完成,“數(shù)一數(shù),畫0,再寫數(shù),滲透了一一對應的思想,逐步體驗實物,符號,數(shù)字之間的聯(lián)系。

        第3題,學習數(shù)數(shù),數(shù)數(shù)可以順著數(shù),也可以倒著數(shù)。

        本題是發(fā)射火箭倒記時的情境,可以先從1數(shù)到10,然后再從10數(shù)到1。

        五、教學反思

        數(shù)文具這個環(huán)節(jié),學生雖然表現(xiàn)出一定的積極性,但是由于秩序教亂,學習的效果并不是很好。寫數(shù),學生基本上都能正確的寫出數(shù),有寫同學在8書寫的時候,順序不是很對!

        第二單元比較

        一、單元教學目標:

        1、通過比較的活動,讓學生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的良好習慣。

        2、使學生經(jīng)歷比較實物的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的過程,體驗一些具體的比較方法。

        3、讓學生經(jīng)歷簡單的推理活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二、單元教學建議:

        1、提供生動有趣的學習情境。

        2、引導學生思考與交流。

        3、聯(lián)系生活實際,自己比較活動。

        4、本單元課時安排:6課時

        第一課時

        動物樂園

        一、教學內容

        北師大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2~3頁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初步學會數(shù)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shù)。

       。2)、初步體會數(shù)的廣泛性。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交流等探求活動,初步形成數(shù)感,鍛煉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1)、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形成合作參與意識,尊重與欣賞他人的意識。

       。2)、形成對學習的興趣及其對人、對物的愛的情感,初步養(yǎng)成會聽、會說、會補充的良好習慣。

        三、教學過程

       。ㄒ唬┱勗捯

        師:小朋友們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你們來到學校,看到咱們的校園非常美麗吧?今天,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也背著書包來到學校,猜猜看,動物學校有些什么動物呀?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貓……

        師:小朋友們想的真多,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動物學校開學的情況吧。ǔ鍪局黝}圖)

       。c評:教師利用語言魅力,使學生感知校園的美麗,并通過故事情節(jié)將孩子引入動物世界的童話中去,從而激發(fā)學生愿意觀察的欲望,使學生對數(shù)學產生親切感。)

        (二)探究活動

        1、任意觀察

        問:看看動物學校有什么?

        師:數(shù)數(shù)圖上的動物分別有多少。它們都在什么地方?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同桌的小伙伴嗎?

        指定部分學生匯報。

       。c評:讓學生盡情地看,使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自主地、有興趣地觀察,自然感知各數(shù),自我體會發(fā)展——數(shù)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數(shù)是人類的好朋友;滲透數(shù)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形成對數(shù)的感知和表象,初步體會交流的快樂。)

        2、探討數(shù)數(shù)規(guī)律

        師:剛才你們的匯報都非常好,但是老師一樣一個小小的建議,能不能按照一定的方法來數(shù)一數(shù)呢?

       。1)四人小組內探討數(shù)數(shù)規(guī)律。

       。2)匯報:你們是怎樣數(shù)的?

        小組甲:先數(shù)數(shù)目小的,再數(shù)數(shù)目大的。

        小組乙:先數(shù)遠的,再數(shù)近的。

        小組丙:先數(shù)上面的,再數(shù)下面的。

        小組。簭淖筮厰(shù)到右邊。

       。3)互評:你們認為你們組的數(shù)法有什么優(yōu)點?你們認為別的小組方法比你們組好在什么地方?你想為他們提什么建議?

       。4)教師小結:真能干,你們用不同的方法仔細觀察了動物學校各個物體的數(shù)量,會正確的數(shù)出1~10各數(shù)。

        (點評:讓學生在互相啟迪過程中感知認識,完善認識,并感受到如何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和傾聽他人意見。在看、數(shù)、聽、說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課堂成了學生探索與交流、自由表達觀點、實現(xiàn)心靈放飛的舞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數(shù)學情感。)

       。ㄈ┘皶r強化,層層深入

        1、尋找身體上的數(shù)

        (1)同桌之間互相觀察、交流。

       。2)集體反饋交流(注意引導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

        2、數(shù)周圍的實物

        3、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1)手里最多能拿幾支粉筆?

        (2)盤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3)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4、尋找校園里的數(shù)(可帶領學生去操場上找一找,說一說。)

        (點評:在整個練習過程中,讓學生運用各種感官,看、猜、想、說、驗,讓學生主動探索,集體交流,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同時滲透估計的意識,使學生在相互啟發(fā)中體驗成功的樂趣,有益于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的形成。)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15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活動中,讓學生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初步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2、培養(yǎng)學生簡單的空間推理能力。

        教學重點:

        體驗上下的`位置關系。

        教學準備:

        主題圖、有關學具、剪刀

        教學方法:

        參與性學習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前面我們學習了有關前后的方位順序。老師想考一考小朋友們學得怎樣。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二、新課教學:出示主題圖。

       。薄⒆屑毧磮D,說說圖上有什么。

        2、考考你:

        小鳥在小兔的xx面,小兔在鳥的xx面,

        松鼠在小兔的xx面,松鼠在小鳥的xx面。

       。场⒅该f,評議。

        三、鞏固練習,練一練

       。、填一填,說一說。

       。1)仔細觀察圖。

       。2)報名說。

        2、把6寫在上一行,把9寫在下一行。

        讓學生說了哪個數(shù)在上,哪個數(shù)在下。

       。场⒄f一說。

        仔細看圖,同桌討論,報名匯報。

       。、請你分房子。

        (1)自己動手剪貼動物。

        (2)說說它們的位置關系。

       。、獨立完成思考推理題。評析、校對。

        四、小結。

        本節(jié)課你又學會了什么?

      【第一冊的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12-28

      初中化學第一冊教案12-30

      北師大版第一冊教案04-04

      初中物理第一冊教案9篇02-24

      北師大版第一冊的教案02-17

      第一冊第二單元漢語拼音教案02-02

      初中化學第一冊一氧化碳教案12-29

      小學語文第一冊教學計劃02-23

      職高英語第一冊Unit9說課稿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