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日韩在线免费观看,久久精品合集精品视频,每日更新在线观看AV_手机,这里是精品中文字幕

<mark id="47rz2"><center id="47rz2"><dd id="47rz2"></dd></center></mark>

    <legend id="47rz2"><u id="47rz2"><blockquote id="47rz2"></blockquote></u></legend>

      當前位置:好文網>實用文>教案>幼兒園教學教案

      幼兒園教學教案

      時間:2023-01-20 13:17:01 教案 我要投稿

      幼兒園教學教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幼兒園教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園教學教案15篇

      幼兒園教學教案1

        活動目標:

        1、通過認識大蒜、種植大蒜,使充分幼兒感受大蒜的作用并樂意吃大蒜。

        2、教幼兒學會種植大蒜的勞動技能,鞏固認識大蒜的生長過程,培養(yǎng)幼兒對種植的興趣。

        3、培養(yǎng)幼兒的質疑能力和良好的勞動習慣,在勞動中不怕臟、不怕累。

        活動準備:

        1、知識準備:請家長豐富幼兒有關大蒜的知識。

        2、材料準備:每位幼兒兩到三粒大蒜頭;鋤頭、水壺若干。

        活動過程:

        一、教師出示種植好的大蒜,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師:我這兒有一個寶貝,你們瞧瞧。這是什么啊?

        幼1:這是韭菜。 幼2:這是大蒜。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大蒜。這是已經長大了大蒜,那現(xiàn)在我們來認識大蒜小的時候是什么樣的?(出示蒜寶寶)

        二、觀察、討論大蒜頭。

        1、出示大蒜頭,幼兒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蒜頭的樣子。

        師:你們來說說大蒜寶寶長得像什么?

        幼1:大蒜寶寶像個蘋果。

        幼2:大蒜寶寶圓圓的,像個大西瓜。

        2、將大蒜頭掰開,讓幼兒觀察大蒜籽,并自由討論大蒜籽長的什么樣子。

        師:大蒜寶寶還可以剝開來,F(xiàn)在老師先來示范,小朋友看好了,呆會也請你們來剝大蒜。老師剝好了,請你們來說說這一個個小小的大蒜籽又像什么呢?

        幼1:大蒜籽像個月亮。 幼2:像個小船。 幼3:它像橘子一瓣一瓣的。

        師:小朋友們可真聰明,觀察的真仔細。我們這兒還有很多蒜寶寶,現(xiàn)在要請小朋友來剝一剝了,我們開始吧!

        幼:老師,我們都已經剝好了,這些大蒜籽應該怎樣種。渴遣皇侵灰苯硬逶谀嗤晾锞秃昧,是嗎?

        3、教師小結:大蒜有一頭尖尖的.,那是它的頭,有一頭圓圓的,那是它的屁股。我們種大蒜寶寶的時候,可要把圓圓的屁股插在泥土里,尖尖的頭朝上,可不能把它們放倒了。

        4、教育幼兒要多吃大蒜,不挑食。

        師:大蒜長大了可要多吃,它可有營養(yǎng)了,雖然有點臭,但它可神奇了,能把我們肚子里的細菌都可以殺死,這樣我們就能長得越來越高,身體也就越來越棒!

        三、大家一起種植大蒜,激發(fā)幼兒種植大蒜的興趣。

        1、交代如何種大蒜。

        師:種大蒜前,一定要先把泥土翻一翻,讓泥土松松的。那我們用什么工具呢?

        幼:我們帶來了鋤頭,現(xiàn)在我們可以翻土了。

        2、帶領幼兒一起種大蒜。

        師:現(xiàn)在我們泥土都已經翻好,可以種大蒜了。剛才老師說過,種大蒜時一定要注意把屁股插在泥土里哦!我們開始行動吧!

        3、給大蒜寶寶澆水。

        師:現(xiàn)在請幾個小朋友給大蒜寶寶澆水,讓它快快長!

        四、延伸

        老師帶領幼兒去找稻草給大蒜寶寶蓋上,讓它們快快長大。

      幼兒園教學教案2

        活動目標

        1、嘗試歸納出一組圖形1-2個共同特征,或按特征拿取相應的圖形。

        2、能仔細觀察圖形,并積極參與討論。

        3、聽懂操作要求,并按要求操作。

        活動準備

        1、各種顏色、形狀、大小的圖形若干。

        2、圖形特征標記、空白記錄表一張。

        3、課件-各種各樣的圖形

        活動過程

        一、彩色圖形來了

        1、以游戲情境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今天有許多彩色圖形要去游樂場玩游戲,瞧,它們來了!

        2、出示各種形狀、大小不一的彩色圖形。

        引導幼兒說說它們的形狀、顏色、大小特征。

        3、出示顏色、形狀、大小標記讓幼兒認一認。

        二、彩色圖形找朋友。

        1、教師出示參考圖,引導幼兒觀察,說說它們的共同特性。

        教師:彩色圖形要找朋友一起去游樂場,它們找到朋友了。

        它們什么地方一樣,成為朋友呢?

        2、教師引導幼兒觀察,從形狀、顏色、大小三個方面找它們的共同特征。

        3、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出標記并放在參考圖上。

        4、師幼進行檢驗討論。

        5、教師可將彩色圖形換下,然后請個別幼兒上前找共同特征。

        6、小結:彩色圖形喜歡找有兩個特征相同的.圖形做朋友,它們有的形狀相同,有的顏色相同,還有的大小相同。

        三、彩色圖形進游樂場。

        1、出示空白表格

        教師:彩色圖形來到游樂場門口,可是卻不能進去,因為進游樂場要符合條件才能進。

        2、教師邊說邊將紅色和正方形標記貼上。

        教師:原來要符合紅色和正方形兩種條件才能進。那么,誰能來做檢票員把關呀?

        3、個別幼兒上前示范。

        4、師幼檢查。

        5、教師:這個游樂場很神奇,這次進去的條件變了,這次要進游樂場必須要滿足兩個條件,

        一個是黃色的,還要是大的。誰愿意來做檢票員?

        6、請全體幼兒一起找一找并貼在表格中。

        7、師幼討論檢驗。

        8、小結:原來要進游樂場還必須符合兩個特征條件呢,只要有一個不符合就不能進去。

        彩色圖形們讓我感謝你們的幫忙,現(xiàn)在它們已經在開心地玩了。

        四、幼兒操作活動

        1、講解題目要求。

        2、教師巡回指導并提醒糾正幼兒的書寫姿勢。

        幼兒園找圖形教案,幼兒對于各種各樣的圖形都是很有興趣的,很多幼兒都喜歡玩七巧板的游戲,通過各種圖形游戲讓幼兒能夠認識各種圖形,鍛煉幼兒的觀察能力。

      幼兒園教學教案3

        活動目標

        1、通過看一看,比一比,排一排的感知活動,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2、能用自己的語言講述物體排列的順序。

        3、能積極參與活動,對排序活動感興趣。

        活動準備

        1、趣味練習

        2、大小不同的蘋果,操作底板。

        3、音樂,水果若干。

        活動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

        1、教師:水果大豐收嘍,讓我們坐上車,一起去果園看看吧。

        2、在音樂的伴奏下,教師帶領幼兒參觀果園。

        二、學習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

        1、看看說說,引導幼兒觀察并比較大小。

        (1)提問:這是什么水果?數一數有幾個蘋果呢?

        (2)這些蘋果有什么不一樣呢?哪一個最大?哪一個最小?

        (3)請三位小朋友上臺來分別摘一個蘋果,讓幼兒說出誰摘的小蘋果,誰摘的'大蘋果,誰摘的最大的蘋果。

        2、學習將3個蘋果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序。

        (1)按從小到大排序。

        教師:剛剛長出來的蘋果是很小的,后來才慢慢地長大,誰能把這些蘋果從小到大一個個排一排,表示蘋果是怎樣一點點長大的嗎?

        (2)請幼兒先比較出大小,再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練習排序。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guī)則:小的——大的——最大的。

        3、練習將3個蘋果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序。

        (1)按從大到小地排序。

        教師:果園的水果運到水果店了,我們去看看叔叔阿姨是怎樣整理蘋果的吧。咦,叔叔阿姨把最大的蘋果排第一,后面應該怎么排呢?

        (2)請小朋友嘗試從大到小排蘋果。

        (3)幼兒和教師一起說排序的規(guī)則:大的——小的——最小的。

        三、操作鞏固,加深按大小順序將3以內的物體進行排序方式的理解。

        1、教師:很多小朋友們給蘋果排隊排得可真好,可是水果店里還有許多水果沒有擺放整齊,

        叔叔阿姨也想讓小朋友幫忙,叔叔阿姨告訴呂老師一個秘密,這些水果喜歡按從小到大或從大

        到小的樣子來排隊,你們愿意幫忙嗎?

        2、幼兒操作活動,進一步掌握有規(guī)律的排序方法,教師適當指導。

        3、評價幼兒的操作材料,鼓勵幼兒說說自己的操作結果。

        四、快樂水果宴

        教師:水果店的叔叔阿姨非常感謝小朋友的幫助,他們準備了香甜的水果,讓我們一起去品嘗吧。

        2、小班科學教案;水娃娃的魔術

      幼兒園教學教案4

        活動目標:

        1、練習四散跑和聽信號跑,感受和同伴一起游戲的快樂。

        2、熟悉生活中常見的小兔、小鴨、小貓的名稱和生活習性。

        3、懂得一起游戲時不碰撞、不擁擠。

        活動準備:

        1、小兔、小鴨、小貓圖片各一幅,懸掛在戶外場地不同的位置,代表小動物的家。軟墊四塊。

        2、陽光、優(yōu)美的樂曲磁帶、錄音機

        活動過程:

        1、帶領寶寶進行熱身活動。

        “寶寶們,今天來了幾個小動物想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找找看,都是誰來了!

        寶寶們在場地上走走、跑跑,根據圖片認識小動物的“家”。并說出:“這是誰的家?它是

        怎么叫的、怎么走路的?”寶寶隨意學一學他們走路。

        2、帶領寶寶玩游戲

        (1)講解游戲規(guī)則

        教師說兒歌,寶寶說出兒歌中說的`是誰,就跑到小動物的家,找小動物,找到后說:“我找到xx了”并學兩聲xx叫,或學xx走路。

        (2)幼兒游戲

        教師說兒歌:“愛吃蘿卜愛吃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教師:“寶寶要去找哪個小動物?”

        幼兒:“小兔”

        教師:“我們跑著去找小兔吧。”

        教師提示:“寶寶們,跑的時候要注意:不要推擠,不要碰到小伙伴,要注意安全!”找到后,在小兔周圍學小兔跳。

        教師變換兒歌內容:“輕輕走,輕輕跑,小貓小貓喵喵喵。寶寶跑起來,一起去找小貓吧!

        教師變換兒歌內容,帶領寶寶重復游戲。視幼兒身體狀況和情緒調整重復次數。

        3、播放陽光優(yōu)美的音樂,指導寶寶自由放松。

        播放音樂,帶領寶寶走一走、抖一抖、搖一搖,到軟墊上坐一坐、躺一躺,自由地放松身體。

      幼兒園教學教案5

        【活動目標】

        1、培養(yǎng)幼兒團結友愛的意識。

        2、讓幼兒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要做個乖小孩。

        【活動準備】

        1、兒歌:《不打架》。小剛不小心,踩了我一下。我不把他罵,也不把他打。打罵都不好,不是乖娃娃。

        2、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教師出示圖片:打架情形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在干嘛呢?為什么?

        幼:在打架

        2、教師示圖片:打架之后受傷的圖片一張,并提問。

        師:打架了身體會怎么樣?

        幼:受傷……

        師:所以小朋友之間有什么矛盾都不能干什么呀?

        幼:不能打架

        師:不小心踩到了別人要說什么?

        幼:對不起

        二、基本部分:

        1、幼兒仔細傾聽兒歌內容,教師朗誦兒歌:《不打架》

        師:兒歌里有誰?

        幼:小剛。

        師:小剛干什么了?

        幼:不小心踩了我一下

        師:兒歌里的我有沒有打他罵他?

        幼:沒有,打罵都不是乖娃娃

        2、師幼共同朗讀兒歌,并感受兒歌內容且明白打罵是不文明、不友好的行為。

        師:小朋友們接下來讓老師來帶讀你們跟讀,好嗎?

        幼:好

        師小結:打罵都是不友好的行為,大家都不喜歡會打架的小朋友,所以小朋友們要做個乖娃娃,不打架、罵。

        三、結束部分:

        情境表演《不打架》:兩個小朋友在玩耍時有個小朋友不小心踩了另一個小朋友一腳。

        教師在旁邊引導幼兒,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么做。

      幼兒園教學教案6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知道秋天是美麗多彩的。

        2.按照散文詩中的內容仿編句子。

        二.教學過程:

        1.欣賞散文詩,初步理解內容

       。1)提問:你們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嗎?秋天有那些變化呢?你找到秋天有那些顏色了呢?

        (2)聽第一遍后提問:這個小朋友找到秋天的顏色了嗎?是誰告訴他的?

        2.結合掛圖,欣賞第二遍,感受秋天的絢麗多彩。

       。1)提問:小草是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秋天是黃色的.?

        楓葉是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秋天是紅色的?

        菊花是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秋天是白色的?

        松樹是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秋天是綠色的?

        大地是怎么說的?它為什么說秋天是絢麗多彩的?

       。2)請幼兒一起跟著錄音朗誦散文詩。

        3.仿編散文詩。

       。1)出示句型卡“我問 , 告訴我說:‘秋天是 。’”帶幼兒朗讀幾遍。

       。3)根據散文詩第三段的內容,在空格內貼上相應的圖片,并帶幼兒朗讀。

       。4)除了散文詩里的,還有誰會告訴我們秋天的顏色?(將幼兒仿編的內容及時畫在句型卡上)

        (5)請幼兒將仿編的詩歌朗誦一遍。

        4.幼兒記錄自己仿編的散文詩。

        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將自己想到的畫在你自己的作業(yè)紙上,然后我們課后講給大家聽,好嗎?

      幼兒園教學教案7

        活動目標:

        1.借助故事,引導幼兒關注蔬菜、水果的顏色;

        2.讓幼兒嘗試進行防編表達“變”的過程。

        活動重點:

        學習“喂奶牛吃xx顏色的蔬菜(水果)就會擠出xx顏色的牛奶”

        活動準備:

        1.PPT制作的故事繪本、去郊游的音樂;

        2.4種動物變色的相應圖片、4色水果、蔬菜的圖片、4色牛奶杯人手1個。

        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引發(fā)幼兒看故事的興趣)

        聽音樂進入活動室,小兔以懸念的語言告訴大家它碰到了神奇奶牛還發(fā)生了好玩的事情。引起孩子興趣后大家圍弧形坐下。

        二. 基本部分(看、聽、說故事)

        1.指導孩子安靜、按圖片的順序來欣賞故事;

        2.提問:你在圖畫中看到了什么?(幼兒自由討論回答)

        老師小結:看到這些小動物喝了這么多顏色的牛奶,發(fā)生了一些變化,有誰為這些神奇的牛奶取個好聽的名字。(幼兒回答,老師采納——“彩色牛奶”。

        3.邊看圖畫邊說故事

        ——請小朋友與老師一起邊看邊說一說這個神奇的故事吧。

        (1).小白兔拿的是什么?(胡蘿卜)什么顏色?(黃黃的)喂了奶牛吃后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黃黃的牛奶)小白兔變成了一只?(小黃兔)

        老師小結:神奇的事情就是喂給奶牛吃什么顏色的蔬菜,就會擠出什么顏色的牛奶,小動物喝了什么顏色的牛奶就會變成什么顏色。

        (2)再來看一看這位動物(小黑貓)喂給奶牛吃(綠綠的青菜)就擠出了(綠綠的.牛奶)小黑貓喝了變成了一只(小綠貓)

        此后三環(huán)節(jié)主要是幼兒表達為主,老師引導幼兒說出XX色的蔬菜XX色的牛奶、XX色的動物。及對紫、紅色蔬菜(水果)的猜測(幼兒可根據情節(jié)自由回答)

        故事后小結:小動物高興極了,感謝奶牛為我們帶來了健康,帶來了快樂。

        4.貼圖學習句式。

        ——現(xiàn)在請中(5)班的小朋友來說一說這寫彩色牛奶是怎么來的:

        小白兔變色請一位幼兒上來老師引導說,小白兔喂奶牛吃黃黃的胡蘿卜,就擠出了黃黃的牛奶。(幼邊說物體邊貼圖片)

        用以上方法分男孩一次,女孩一次,全班齊說句式完成小黑貓、小花鹿、灰狐貍變色的三項句式練習。

        三. 結束部分:游戲(我來喂一喂)

        開火車帶幼兒到神奇的果蔬地里,自由采摘一種水果或蔬菜,(與同伴和老師說說自己拿得是…)老師示范拿紫紫的洋蔥喂奶牛就擠出紫紫的牛奶,老師喝了就變成了紫紫的宋老師,以顏色分成四組來喂奶牛,要求幼兒完整的說句式.拿著對應顏色的杯子喝了變顏色的游戲。

        活動延伸:現(xiàn)在紫紫的宋老師帶著這么多顏色的小朋友去找找還有什么其它顏色的食物吧,出發(fā)!

      幼兒園教學教案8

        活動目標:

        1、探索學習用多種方法比較感知物體的多、少。

        2、激發(fā)幼兒動腦、動手,樂于參與操作活動。

        3、培養(yǎng)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教具:神秘袋、三角形、圓形圖形版。

        2、學具:小星星。

        活動過程:

       。ㄒ唬┞犚魳纷呔,線上游戲:比一比。

       。ǘ┙處煶鍪尽吧衩卮,學習用點數、一一對應兩種方法比較多少。

        1、請一位幼兒摸摸并說一說:里面裝的是什么圖形。

        2、教師分別抓“三角形”和“圓形”散放與地板,提問:我們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是三角形多還是圓形多?

        3、師幼共同點數。小結:我們用點數的方法知道三角形多圓形少。

        4、引到幼兒自由討論:還有什么方法?

        5、教師示范一一對應法比較多少。小結:誰的上面或下面沒有和他對應的就表示誰多。

        6、請一位幼兒抓圖行板,鞏固練習點數和一一對應兩種方法。

        (三)學習用目測的方法比較多少。

        1、教師提問:老師和小朋友哪個多哪個少?你是怎么知道的?(看一看就知道了)。

        2、請小朋友再比一比、看一看教室里的窗戶和門哪個多哪個少?(提醒幼兒用完整的.話說出窗戶多門少)

       。ㄋ模┯螒颉罢遗笥选。

        1、老師請每一個男孩去找一個女孩兒做好朋友,請小朋友觀察是男孩多還 是女孩多。你是怎么知道的?

        2、引到幼兒理解,若有男孩沒有找到朋友,就說明男孩多;反之,就是女孩多;如果都找到了朋友,就是一樣多。

        3、小結:手牽手一個人找一個朋友也是一種比較多少的方法。

       。ㄎ澹┯螒颉扒形鞴稀。鞏固練習用以上四種方法來比較多少。

        兒歌:切、切、切、切西瓜,西瓜哪里來,農民伯伯種出來,要吃西瓜切兩半。

       。┯變翰僮鹘叹,教師指導。操作完了之后,請幼兒和同伴或老師交流:

        我用什么方法比較出紅(黃)星星多、黃(紅)星星少?

       。ㄆ撸┞犚魳肥諏W具,活動結束。

      幼兒園教學教案9

        活動設計背景

        國慶節(jié)已經過去了,今年的所有節(jié)日已經過完了,但是也離我們的春節(jié)越來越近了,春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我國最大的一個傳統(tǒng)節(jié)日,小朋友們應該要了解我們自己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活動目標

        1、認識新年、喜歡新年、盼望新年,發(fā)展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愿望

        2、體會新年的氣氛,嘗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裝扮節(jié)日氛圍

        3、知道新年是哪一天,了解新年的'意義

        教學重點、難點

        1、用完整話表述春節(jié)的故事

        2、制作禮物

        活動準備

        1、有關新年的圖片ppt

        2、橡皮泥、彩紙、剪刀、膠水若干

        3、以往過新年時的照片

        活動過程

        一、 導入部分

        將幼兒慢慢帶入活動室

       。ɑ顒邮覂鹊拇皯羯腺N滿窗花,棚頂上掛滿彩條,門上貼上春聯(lián)、福字、活動是前方掛幾掛鞭炮,放《過新年》的音樂)

        1、提問:你看到了什么,跟我們平時的活動室有什么不一樣?

        2、提問:想想這些東西在什么時候會看得到?

        3、提問:看到這種場景,聽到這個音樂你有什么感覺?

        二、 基本部分

        1、討論過年時是什么樣的情景,小朋友每年都是怎樣過春節(jié)的?

        2、出示ppt課件,幫助幼兒加深一步理解春節(jié)

        (1) 春節(jié)的由來,知道我國人民善良與純樸

       。2) 春節(jié)的習俗,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及文化傳統(tǒng)

        3、音樂游戲,放鞭炮

        (1) 播放《恭喜發(fā)財》的音樂,教師將身體蜷縮并發(fā)出爆炸聲展開

       。2) 指導幼兒跟著音樂做動作

        4、春節(jié)趣事

       。1) 教師出示自己過年時的一張照片向幼兒講述自己過年時的趣事

       。2) 指導幼兒說出自己照片中的內容及趣事

       。3) 引導幼兒用完整話敘述春節(jié)為什么會這么快樂(團圓)

        5、迎新年、送禮物

        新年快到了,我們要給親朋好友送去祝福,小朋友可以動手做一做

        (1)教師出示準備好的工具盒,讓小朋友們自己選擇

        (2)幼兒可以用橡皮泥捏,也可用尖刀剪

        (3)提問:你想做一件什么樣的禮物?

        (4)幼兒制作,教師巡回指導

        (5)展評作品,幼兒將作品放置在展覽區(qū),指導幼兒欣賞,并大膽說出自己的看法

        三、 結束部分

        (1)談話:春節(jié)快到了,那是我們就要放假了,老師也收不到你們的祝福了,那么今天小朋友就用一個動作祝福老師好嗎?

       。2)教師播放《恭喜恭喜中國年》的音樂,幼兒逐個做動作或表情向老師祝福出活動室。

        幼兒園過年教案,迎新年,過新年,家家戶戶盼新年,新年是中國人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在中國,農歷新年這一天對于家家戶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天,小朋友們也要了解新年的基本習俗

      幼兒園教學教案10

        【活動目標】

        1、通過看、摸、聞、掰等方法,發(fā)現(xiàn)蒜頭的特征,體驗發(fā)現(xiàn)的樂趣;

        2、了解蒜頭在春天會發(fā)芽,激發(fā)對種子發(fā)芽的探索興趣。

        【活動準備】

        1、蒜頭人手一個、種植用紙杯每組兩個、紙盒每組一個;

        2、已經發(fā)芽的蒜頭一個、小刀一把。

        【活動過程】

        1、出示蒜頭,猜一猜它叫什么名字?

        看一看蒜頭是什么形狀的,像什么?

        2、幼兒人手一個蒜頭,有序地觀察、探索

        看一看、摸一摸,發(fā)現(xiàn)了什么? 聞一聞,發(fā)現(xiàn)了什么?這種氣味你喜歡嗎?它有什么用處?(殺菌、除腥味、驅蟲)

        剝一剝、掰一掰,發(fā)現(xiàn)了什么?蒜頭穿了幾件衣服,它的里面是怎樣的? 數一數一個掰開的蒜頭有幾個“小寶寶”(蒜瓣),給它們排排隊;想一想你給蒜瓣寶寶排的'隊象什么。

        3、交流、分享 你發(fā)現(xiàn)了蒜頭的什么秘密?請你來說說

        你有什么問題想問的嗎? 為什么有的蒜瓣寶寶的頭上有綠綠的小芽?

        4、出示已經發(fā)芽的蒜瓣,激發(fā)幼兒探索興趣 小朋友看這個是什么?(出示發(fā)芽的蒜瓣)

        為什么和我們剛才看的蒜瓣寶寶不一樣呢? 5、分組種植蒜瓣,讓幼兒在生活中觀察種子的發(fā)芽現(xiàn)象

        春天到了蒜瓣寶寶發(fā)芽了,我們也來種植蒜瓣寶寶吧! 請幼兒在自己的紙杯上做好記號,把蒜瓣種在紙杯中,鼓勵他們繼續(xù)觀察,并給蒜瓣澆水。

        6、延伸 讓我們去看看春天到了還有哪些種子也發(fā)芽了!

      幼兒園教學教案11

        一、活動目標

        (一)認知目標

        1.根據幼兒熟悉的故事《龜兔賽跑》,創(chuàng)設新的思路,以《龜兔第三次賽跑》為題,分正、反兩方展開辯論,引導幼兒多角度考慮問題,確立自己的思維模式,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批判性、發(fā)散性。

        2.會用“因為……所以我認為……”和“假如……就會……”句式

        進行連貫、完整的辯論,鼓勵幼兒想出與別人不同的論據,培養(yǎng)幼兒思維的流暢性、求異性和創(chuàng)造性。

        (二)情感目標

        1.通過鼓勵幼兒大膽推理,論述自己的意見,培養(yǎng)幼兒的.挑戰(zhàn)性、競爭性、合作性。

        2.培養(yǎng)幼兒專心傾聽別人講述的良好習慣。

        (三)人格目標

        通過讓幼兒積極參與討論、交流、辯論,知道事情發(fā)展的可變性,能從不同的角度分析情節(jié)、結果,培養(yǎng)幼兒的獨創(chuàng)性、自主性、興奮性。

        二、活動準備

        (一)知識經驗準備

        1.幼兒已熟悉故事《龜兔賽跑》,知道龜兔兩次賽跑,第一次是小兔因驕傲而輸了;第二次小兔吸取了教訓,獲勝了。

        2.會流暢地使用復句表達自己的觀點。

        (二)物質準備 漢字卡:正方、反方、輸、贏、我認為……假如…… 就會……字條。問題:龜兔第三次賽跑,誰輸誰贏?為什么?烏龜、小兔頭飾各一;錄音機及磁帶《龜兔賽跑》、龜兔賽跑活動圖片一套,投影儀。

        (三)場地準備 安排好正反兩方幼兒座位。

        三、活動過程

        (一)由故事《龜兔賽跑》引起爭論。

        1.提出問題:龜兔第二次賽跑,結果如何?第二次呢?為什么?

        2.如果舉行第三次賽跑,你認為誰輸誰贏?為什么?提示幼兒用“因為……所以我認為……”句式完整地講述。

        3.分正、反兩方進行辯論,確立自己的觀點,引導幼兒大膽地根據自己的觀點,展開辯論。

       、賻煟号懿降乃俣饶軟Q定勝負嗎?假如……就會……所以……(引導:從龜與兔的性格特征分析有可能發(fā)生的各種突發(fā)情況,龜兔遇到小蝴蝶等,龜兔會作出不同的反應)

       、趲煟褐灰鸵欢苋?(引導:讓幼兒思考自然環(huán)境條件等方面)

       、劢處熜〗Y:龜兔賽跑,只要付諸行動,充滿信心,堅持到底,勝利的成果并不重要,贏要贏得開心,輸也輸得精彩。

        四、各領域滲透 藝術:放錄音《龜兔賽跑》,幼兒分角色創(chuàng)造性自編表演,正方扮演小兔,反方扮演烏龜,感受音樂情節(jié)。根據音樂,引導幼兒按自己的辯論方法進行創(chuàng)編動作。

        五、生活中滲透 知道在日常生活中不事事依賴別人,要多動腦筋,取得勝利。

        六、環(huán)境中滲透 在畫廊里展出以“龜兔賽跑”為主題的幼兒作品。

        七、家庭中滲透 家長在家里選主題,讓幼兒參加正方或反方的辯論,提高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八、活動評價

        注:好:100%―80%,中:79%―60%,差:60%以下。

      幼兒園教學教案12

        教學目標:

        1、幼兒熟悉各種樹葉的名字。

        2、幼兒利用樹葉組合出各種東西。

        3、培養(yǎng)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及合作能力。

        教學準備:

        1、收集各種樹葉。

        2、教師制作幾幅粘貼畫。

        3、各種粘貼用具:膠水、棉棒、小盤、16開白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題:小朋友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春天)春天到了,天氣漸漸轉暖,大樹媽媽的樹葉寶寶紛紛長了出來,它們像向可愛的小精靈,它們非常漂亮,現(xiàn)在小朋友學做樹葉寶寶,一起來跳個舞蹈《會跳舞的葉子》。

        二、認識各種樹葉:

        師:我的樹葉寶寶都到哪里去了呢?我來找一找,(老師掀開已經準備好的樹葉)驚奇得說:“哇,這里還藏著好多樹葉呢!讓我們來看一看都是什么樹葉。”老師一一出示幾種樹葉,讓小朋友說出它的.名字,并說出他像什么?

        小結:小朋友認識了這么多樹葉寶寶,我們可以用它來干什么呢?(粘貼畫)

        三、出示范畫:老師帶來了好多樹葉粘貼畫,小朋友看一下,他們像什么:小貓釣魚、小帆船,狐貍偷雞,金魚戲水,農家小院。

        怎么粘貼畫呢?小朋友說,老師來粘貼。

        四、示范講解:

        1、老師拿一片法國梧桐葉,問小朋友說:他像什么?(像獅子的臉),老師用白乳膠將葉子粘到白紙上。

        2、獅子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呢?(橢圓形的)用一片櫻花樹葉子做身體站在合適的位置。

        3、用柳樹葉添上四條腿,一條細細的尾巴。

        4、用手四處圓圓的眼睛,大大的嘴巴。

        5、背景修飾:啟發(fā)幼兒自己動腦筋添畫。

        老師的畫做成了,小朋友想做一幅什么樣的畫呢?個別幼兒回答。

        五、幼兒動手操作:

        教師將各種樹葉分組發(fā)給幼兒,幼兒進行操作活動。(放上輕音樂)教師巡回指導:

        六、展示作品:

        1、幼兒完成作品,教師組織幼兒進行展示,個別幼兒對作品講解,說說作品的內容,其他幼兒指出它的優(yōu)點與不足。

        2、教師啟發(fā)幼兒給以分類點評,對有創(chuàng)新的作品進行鼓勵。

        3、教師對幼兒的合作情況進行評價,培養(yǎng)幼兒的合作意識。

      幼兒園教學教案13

        活動目標:

        1、學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2、培養(yǎng)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衛(wèi)生習慣。

        3、初步理解“抹”、“擦”、“臟乎乎”的意思。

        活動準備:

        請配班老師扮演豬媽媽。豬胸飾一個。小塑料筐5只,內放正方形餐巾紙若干。塑料桶5只。

        活動過程:

        (一)豬媽媽以敲門的形式出現(xiàn),來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引起幼兒的學習興趣。

        1、“咚咚咚”,老師邊去開門邊問:“誰在敲門呀?”“哎,小朋友,誰到我們班來做客了?”

        2、小朋友與豬媽媽相互問好(學說禮貌用語)。

        3、師問:“豬媽媽,今天你來我班有事嗎?”

        4、豬媽媽說:“嗨,我的寶寶不見了,不知去哪兒了,所以,我到你們班上來找找,看看我的寶寶是不是在你們這里”。

        5、師問:“豬媽媽,豬媽媽,你的寶寶長的怎么樣?”

        6、豬媽媽說:“我的寶寶臉上臟乎乎的,流著鼻涕,還用手抹,抹的臉的兩邊像長著長長的`胡須!薄昂⒆觽儯瑤臀艺艺液脝?”

        7、師說:“小朋友,你們仔細找找,看誰像她的寶寶,長著長長的胡須。”(要求幼兒互相檢查)

        8、他們?yōu)槭裁磿L胡須呢?

       。ǘ┙逃變簩W習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1、 師問:小朋友,你們什么時候會流鼻涕呢?(讓幼兒自由回答)。那鼻涕流出來了怎么辦?(請全體幼兒拿餐巾紙擦,請幼兒注意,擦完后紙仍到塑料筐里)師注意觀察。

        2、請擦得正確的和不正確的約3—4個小朋友上來擦給大家看。(請幼兒注意看)

        3、擦完后問:這些小朋友擦的好嗎?為什么?(請幼兒自己觀察、比較,說出正確的擦鼻涕方法。)

        4、師:好,下面我們一起來學學某某小朋友擦的方法。

        5、師分布示范:a、雙手打開餐巾紙,b、把餐巾紙捂在鼻子上向中間捏攏。

        6、全體幼兒練習,師個別指導,最后互相檢查。

        總結:

        我們的小朋友真棒,個個都學會了,以后呀,鼻涕流出來了千萬不要像小豬一樣去抹,記住要用餐巾紙或手帕擦,向中間捏攏,擦得干干凈凈的,做個愛清潔的好寶寶。

      幼兒園教學教案14

        活動目標:

        1.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或自己喜歡的線條、圖案畫傘面。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操作所帶來的快樂心情。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見過雨傘,觀察傘面上的圖案。

        2.物質準備:

        1)傘面范例(分為只畫了線條的和畫了線條并涂好顏色的)

        2)圓形空白傘面,已畫好部分線條的傘面。

        3)小羊頭飾。

        4)油畫棒,黑色水彩筆。

        活動重點:選用自己喜歡的顏色或線條畫傘面。

        活動難點:用自己創(chuàng)新的線條或圖形畫傘面。

        活動過程:

       。ㄒ唬╅_始部分

        教師帶上小羊的頭飾:“小朋友們好,我是小羊,我在森林里開了一家傘店。小動物們非常

        喜歡我的傘,現(xiàn)在店里的傘都快賣光了。小朋友們能不能幫我畫幾張漂亮的傘面?”

       。ǘ┻M行部分

        1請幼兒說說自己見過什么樣的小花傘。在請幼兒欣賞老師做的傘面,說一說是用什么線條裝

        飾的`。

        2介紹如何畫傘面。介紹幾種簡單的線條是怎么畫的,請幼兒來前面示范。幼兒邊畫教師邊講

        ,例如波浪線想爬小山一樣,爬到山頂再做小滑梯下來等等。

        3準備的材料,鼓勵幼兒選空白紙,并用自己喜歡的線條或圖形裝飾傘面。

        4幼兒選紙,進行裝飾,觀察幼兒完成情況并進行個別指導。

       。ㄈ┙Y束部分

        欣賞部分幼兒的作品,特別鼓勵和老師畫的不一樣的幼兒。

      幼兒園教學教案15

        活動目標:

        1.會找玩具的共同點和不同點,能將具有相同特點的玩具擺放在一起。

        2.有參與活動的興趣,并愿意用語言講述。

        活動準備:

        1.玩具柜1-2個。

        2.玩具若干(長毛絨玩具、汽車玩具、娃娃、積木等)或幼兒自帶的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引發(fā)幼兒活動興趣。

        1.展示玩具,認識玩具。

        教師:園長老師知道我們班小朋友特別喜歡玩玩具,今天給我們送來了許多玩具,

        看看有些什么玩具?(請幼兒說出玩具名稱)

        2.玩玩具,體驗快樂。

        教師鼓勵幼兒分組自選玩具,自由地和玩;蚝屯橐黄鹩押玫赝。

        (二)引導討論,嘗試擺放玩具——將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

        1.觀察擺放的玩具。

        2.討論怎樣擺放玩具。

        3.探索將同樣的玩具放在一起。

        (1)請幼兒自主嘗試將同樣的玩具放在同一層玩具柜上(或玩具簍)。

       。2)讓幼兒邊擺放玩具邊學說:我把“××”和“××”放在一起。

        4.分享共同擺放玩具的快樂。

        教師引導幼兒欣賞整齊的玩具柜,分享一起擺放玩具的樂趣。

        活動延伸:

        區(qū)域活動:教師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廢舊材料,引導幼兒將這些物品分類擺放。

      【幼兒園教學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教學教案01-19

      幼兒園教學教案02-02

      幼兒園教學活動教案03-01

      幼兒園大班教學教案02-27

      幼兒園教案的教學反思01-30

      幼兒園健康教學教案12-14

      幼兒園安全教學教案10-10

      幼兒園教學教案優(yōu)秀04-20

      幼兒園教育教學教案03-31

      開學幼兒園教學教案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