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覺醒年代第六集觀后感
看完一部影視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觀后感需要表達真實的情感,不能虛假刻意。那么你真的會寫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覺醒年代第六集觀后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故事的開頭,陳獨秀在與李大釗等朋友的交談下知道了《新青年》在北京的影響力之大,最終決定應蔡元培三顧茅廬之邀前往北大任教,并把《新青年》搬到北京。但陳獨秀的任教卻引來了辜鴻銘、黃侃等教授的不滿,他們在蔡元培發(fā)表就職演講前就在臺下對陳獨秀議論紛紛,并當眾進行嘲諷、貶低。在之后的教工會議上,辜教授更是拒絕為陳獨秀的就職鼓掌,還刻意提問陳獨秀的學歷、學術專著,與陳獨秀展開激烈的爭論。最后,故事以蔡元培阻止兩人爭吵,正式開會結尾。
在這一集里,我印象最深的有兩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學的就職演講。這個演講不長,只有短短的六分鐘,但其中的內(nèi)容引人深思。他提出的第一個觀點是“抱定宗旨”,并指出“宗旨不可以不大”,號召我們要愛惜光陰,孜孜求學,不能考試一結束就將書籍束之高閣。我們的學習自然也需要抱定宗旨,不能為了讀書而讀書,處處敷衍了事,要為了追求學問而讀書。他提出的第二個觀點是“砥礪德行”。不能被茍且、敷衍的社會風氣所影響,要嚴謹對待和修養(yǎng)自己的品行,去扭轉社會風氣,這樣國家才能強盛。這也提醒了我,在日常生活中要加強自己的德行培養(yǎng),不與社會不良人士同流合污。達到北郊公民素養(yǎng)、精英品質的育人目標。第三個觀點是“尊敬師友”,要坦誠相見,開誠布公,相互勉勵。我們的生活中尊敬師友自然也是重要的一點,這也是我們在進入18班這新集體后一定要做的。
令我印象最深的第二件事陳獨秀追求思想變革的決心。他明知道自己學歷不夠,會成為眾人攻擊的重點。但他毅然走上了把新文化帶進北京的這條路。正是有了他這樣追求真理的決心,中國才真正迎來了“覺醒年代”。今日的我們也要學習他那種不怕困難,求真務實的精神,為咱們的新中國做出貢獻。
【覺醒年代第六集觀后感】相關文章:
《覺醒年代》觀后感11-15
《覺醒年代》觀后感范文11-19
覺醒的年代讀后感10-28
《覺醒年代》讀后感12-13
《細說覺醒年代》讀后感11-13
奔騰年代觀后感12-04
奔騰年代觀后感優(yōu)秀10-25
80年代畢業(yè)感言03-28
60年代的播音口號240句03-17
覺醒讀后感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