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參觀西安碑林博物館有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參觀博物館有感
當看完一部作品后,從中我們可以吸收新的思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后感了?靵韰⒖加^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參觀博物館有感,歡迎閱讀與收藏。
參觀博物館有感1
中華歷史上五千年,歷經(jīng)無數(shù)個朝代,流傳下來的珍寶經(jīng)歷歲月的洗禮,現(xiàn)在都保存在國家各個博物館中,供大家觀賞。
今天媽媽陪我和弟弟妹妹參觀了阿拉善博物館,我對中國古文化又有了許多新的認知。博物館分為四大區(qū),恐龍化石區(qū)、曼德拉巖畫區(qū)、絲綢之路區(qū)和民俗文化區(qū)。
來到生物館,這里陳列的有恐龍化石和各種生物標本,一進門我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之前對于化石的探索,我只能在書本中進行,今天終于看到了實體,看著那活靈活現(xiàn)的化石,我仿佛看見了史前原始森林里上演著的一場驚心動魄、生死存亡的`爭斗。往前走,眼前是一幅很完整的生態(tài)圈,有老虎、豺狼這類的食肉動物,也有駱駝、山羊這樣的食草動物,栩栩如生的標本妙不可言,令我感到無比新奇。
古人對于巖畫的記載十分重視,曼德拉巖畫中古人們的生活清晰可見,簡潔的畫技勾勒出一幅幅生動的記事圖。“絲綢之路”中織布不上的彩繪,至今還保存著鮮艷的色彩和清晰的畫面,不僅讓我深刻了解古人的宗教信仰,還體現(xiàn)出了古代人無窮的智慧,令我不得不對那些能工巧匠發(fā)出由衷的贊嘆。民俗文化區(qū)展示了蒙古游牧民族的質(zhì)樸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經(jīng)歷這次博物館之旅,就如同經(jīng)歷了一次人類文明發(fā)展史,讓我對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又多了一份新的認知和理解。置身其中我仿佛一會成為石器時代圍獵大型動物的勇士、一會又成為征戰(zhàn)疆場的將軍、一會又成為埋頭苦讀的書生……
博物館中存放的文物都十分珍貴,我們應該去保護他們,讓更多的人知道他們的故事,讓人類的智慧文明傳承下去。
參觀博物館有感2
我國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到杭州,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我為了更加了解它,和媽媽來到了中國京杭大運河博物館。
走進博物館大門,映入眼簾的是一艘巨大的模型船,這艘船高約2.5米,長約5米,花紋雕得栩栩如生。大廳左邊墻上是《無款南巡道里圖》,又稱《京杭道里圖》,為國家二級文物。設色娟本青綠山水。縱78.5厘米,橫20xx厘米。
往里走是第一展廳——《運河的開鑿與變遷》,里面是運河出土的各種文物。有唐開元通寶錢,20xx年杭州大關橋北運河出土,認為是沉船上留下的,或是為了戰(zhàn)爭避亂將錢幣有意埋在這里的,有人因此將運河戲稱為“金河”,有陶網(wǎng)墜、石網(wǎng)墜、磨刀石,磨刀石長37.5厘米,寬37厘米,還有......
繼續(xù)走,轉(zhuǎn)彎處是大運河變遷意示模型。墻壁上是大運河形成表。從表中,我知道了運河分九段,分別是:邗溝、山陽瀆、通濟渠、永濟渠、濟州渠、廣濟渠、會通河、通惠河、江南運河。
我又參觀了第二展廳——《大運河的利用》,第三展廳——《大運河杭州段的綜合保護》和第四展廳——《運河文化》。
中國的'京杭大運河是一段偉大而不平凡的歷史。通過這次參觀,我受益匪淺,明白了:京杭大運河是通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艱苦奮斗開鑿出來的!
參觀博物館有感3
5月18日,炎炎夏日的下午,老師帶我們?nèi)ナ〔┪镳^參觀,感覺就是一個字,累。我們在省博門口站了蠻長時間,都被曬死了,走進博物館第一件時就是找空調(diào),太熱了啊。然后我們就看見了一個大棺材,那是增侯乙的陪葬品,總共有24個陪葬棺材,大大小小都有,然后就看見了很都不同樣式的鼎。
我最喜歡就是編鐘,他于1978年,隨州市城郊擂鼓墩出土了2430年前的編鐘,立即震驚了中國、震驚了世界,被譽為“世界奇觀中獨一無二的珍寶”、“古代世界的第八奇跡”。他保存的十分完整。真不知道他是怎么出土的。能夠那么的完整。編鐘是省博的鎮(zhèn)館之寶,還有一個鎮(zhèn)館之寶就在楚文化館中。
走進楚文化館中,看到的'第一個就是越王勾踐劍,舉世聞名的越王勾踐青銅劍,1965年12月出土于湖北省江陵望山?吹皆酵豕篡`劍覺得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長不過氣勢還在,還有吳王夫差矛,春秋末期吳王夫差使用的一把青銅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縣的楚墓出土,僅存矛頭,長29.5厘米,寬5.5厘米,正面有“吳王夫差自乍(作)用”銘文。
里面還有一個關于水利工程好可愛,好精細,很好玩啊,安豐塘是今天的稱呼,古代的芍陂比今天的安豐塘要大出許多。陂是中國古代特有的一種水利工程,是由人工修造而成的蓄水塘。
還看到有文銅貝是楚國的青銅貝幣,稱為蟻鼻錢或鬼臉錢。1963年湖北孝感野豬湖一次出土鬼臉錢5000枚面文為“咒”字,平均約重4.37克。
這幾個都給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也是我最喜歡的?偠灾,這次的河北省博物館一日游雖然很累,但是我覺得很充實,也不虛此行啦。
參觀博物館有感4
今天是我這次北京之行最的一天了,一整天我都是興奮無比、勁頭十足!因為我們?nèi)乙黄鹑⒂^了北京博物館。
當我邁進自然博物館大門時,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個令人贊嘆的景象。這里有水族館、動物的奧秘、走進人體、恐龍……我一下子不知道該從哪里看起。那就一邊走一邊看吧!水族館就不用說了,形態(tài)各異的水底生物,總是令人眼花繚亂。趕快和小魚合個影吧!
動物的奧秘所展示的動物科學知識非常全面,我們看到的動物標本活靈活現(xiàn),非常逼真。這里講述了各種典型動物的日常行為、動物之間的關系、動物的運動、感覺、覓食、防御、繁衍等方面的內(nèi)容。
在走進人體館里,我看到了我們?nèi)梭w的骨骼、肌肉、內(nèi)臟的結構,并且看到了我們從一個小胚胎,經(jīng)過幾個月的生長和變化,成為一個小嬰兒的過程。
在一個模擬媽媽的子宮里,我趕緊坐進去,輕輕閉上仔細感受,隱隱約約聽到了心跳聲,還有水的.咕咕嚕嚕聲,我頓時覺得好、好神奇呀!
我走著看著,忽然,一個巨型的恐龍化石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馬門溪龍化石,大約有二十多米長。原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恐龍,我趕緊拿起手機,拍下了一個個形態(tài)逼真,活靈活現(xiàn)的恐龍造型。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和神奇的非洲。
通過這次參觀自然博物館,媽媽和我邊看邊記,使我增長了不少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反正,我覺得今天是我來北京最,最有收獲的一天了!
參觀博物館有感5
放暑假的時候,我姨姨夫帶姥姥、姥爺、媽媽、我和飛飛一起去玩。
我們先去了林州的太行山大峽谷的桃花谷,哪兒的風景真美呀,然后我們還去了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我認為安陽的文字博物館最好玩了。
博物館一共分為三成,第一層講的是甲骨文的出現(xiàn)時間和發(fā)現(xiàn)過程,第二層講的是甲骨文的來歷和制作方法,第三層講的是文字的發(fā)展和各個民族的文字。
一層:甲骨文一殷商時期就被發(fā)明,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當?shù)氐霓r(nóng)民在采收花生時,偶然撿到一些龜甲和獸骨,被當成中藥賣給藥鋪,清末金石學家王懿榮和學生趙軍偶然在中藥材的“龍骨”片上發(fā)現(xiàn)有古文字,于是開始了對此的搜集和研究。
二層:甲骨文的內(nèi)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nèi)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nóng)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zhàn)、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nèi)容可以隱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fā)展的狀況。殷商滅亡周朝興起之后,甲骨文還綿延使用了一段時期。
三層:現(xiàn)代漢字的發(fā)展,也許炎黃子孫根本不曾留意,隨著現(xiàn)代信息資訊科技的迅猛發(fā)展,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中華文明賴以傳承和延續(xù)的工具———古老的漢語言文字,在目前以英文為主導的現(xiàn)代信息資訊世界,正面臨激烈挑戰(zhàn)。香港文化傳信集團有限公司以發(fā)展和弘揚民族文化為己任,幾年來,他們投入巨資,組織力量,刻苦攻關,奮勇拼搏,終于使這種被動局面得以徹底改變,并轉(zhuǎn)危為安。
文字真是太奇妙了。
參觀博物館有感6
今天,我們?nèi)鄮熒鷿M懷期待地在校長媽媽的帶領下參觀了雨花非遺博物館,度過了充實又快樂的一天。
下午,我們從學校出發(fā),經(jīng)歷了大約半小時的車程,到達了目的地——雨花非遺博物館。在博物館門口我們排好隊之后就見到了講解員阿姨,在同講解員阿姨和校長媽媽一起合影之后我們就開始了雨花非遺博物館的參觀旅程。
第一個館是湘繡館,湘繡是湖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術也是中國四大名繡之一。湘繡館里掛著雨花非遺館的鎮(zhèn)館之寶——《開國大典》。只見畫中的人物栩栩如生,特別是毛澤東爺爺,看上去特別自然、親切。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走進非洲”館,非洲館給我們展示的是一個真實、全面的非洲,非洲館中完整還原了整個非洲,就是活脫的一個迷你小非洲。在館中還擺放了許許多多的'非洲鼓,大的、小的、獸皮的……各種顏色、式樣、材質(zhì)的應有盡有。
隨后我們?nèi)サ氖瞧び皯蝠^,講解員阿姨讓我們?nèi)嗤瑢W都體驗了一下,我排在第五個,我玩的角色是一個清朝的皇帝,我和接下來的同學玩的皮影撞來撞去,把其他同學逗得都笑趴下了。
跟著講解員阿姨我們陸續(xù)還參觀了許多不同主題的展館,不知不覺都到了要返校的時間了,走出博物館那一刻,我心中感慨,非遺文化真是人類珍貴的歷史財富,了解他、掌握他才能真正地保護和傳承它。
參觀博物館有感7
西安作為一個十三朝古都,里面有許多珍貴的文物。其中,碑林博物館則更加有名。碑林博物館內(nèi)有許多書法佳作,正因如此,我們專門參觀了碑林博物館。
剛進入碑林博物館,就見一座看上去十分宏偉壯觀的房子矗立在眼前。上面寫著“碑林”兩個金色的大字。門口立著兩個八九米高的大碑。果然這碑林里的好東西還是多呀。只見那碑上刻著許多宏偉大氣、端莊雍容的隸書,只有唐玄宗才能寫得這么漂亮的開元體了。走進碑林博物館內(nèi)部,一進門就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只見的展覽室里每個方位都陳列著密密麻麻的石碑,置身其中好像真的在森林之中。這些碑上大都刻著左傳、春秋等典籍。全部都由正楷寫成,看上去十分正規(guī),給人一種沉穩(wěn)的感覺。
穿過這密密麻麻的碑海,我們很快就來到第二展覽室。這個展覽室的好東西可就多了。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看上去龍飛鳳舞的詩碑。碑上的草書如龍蛇游走,騰云駕霧,氣勢非凡。與MAO的書法作品極為相似。尤其是那個“飄”字,十分輕靈又流露出,好像真得要隨風飄走一般。但每個筆畫卻又顯得那么有勁兒。一看下面的解釋,“呀!”這可是一幅名家珍品,乃是懷素的《千字文》。一手草書寫得令人拍手叫好。目光向別處尋去,竟又是一幅草書佳作。這字相比懷素寫得更加狂放,筋骨俱到,龍飛鳳舞。最后三個楷書落款卻看得清楚,只見上面端端正正寫著張旭書。這原來就是“草圣”的大手筆了。
再往后走,歐陽詢、智勇等人的大作一一呈現(xiàn)在眼前。忽然,見到了一個上面端端正正寫著正楷的石碑。它吸引我,主要是因為這里的字都寫得十分寬大、四四方方,每筆看上去都有千斤之力,但卻又顯得極有彈性。書法造詣能達到如此的,再加上觀察他的字形,我立刻猜到了他是誰。原來正是唐朝著名書法家顏真卿,怪不得這字顯得一身正氣。而此碑正是顏真卿一生中的最后一篇作品《顏氏家廟碑》。這個碑旁邊的就是顏真卿年輕時的`傳世佳作《多寶塔碑》。此碑看上去字形比《顏氏家廟碑》小了一些,看上去寫得規(guī)規(guī)矩矩,但也不失其神韻風采。后面,則是顏真卿又一傳世名作,名曰《勤禮碑》。此碑上的字可謂已經(jīng)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力透紙背、遒勁有力、開闊壯觀,實在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佳作。旁邊顏真卿的“競爭對手”柳公權所書的《玄秘塔碑》也赫然在列。它與《多寶塔碑》互相對望,好像在比誰更具神韻,筆法更老道。而最令我驚訝的是一個看上去十分高大的石碑,它是我們趙家皇帝宋徽宗的手筆。一首瘦金體無人能敵,風采依舊。
越往后看,越令人驚訝,黃庭堅、趙孟頫、蘇東坡等這些名家的作品令人應接不暇。再到后來,我們還欣賞了康熙、雍正、乾隆等皇帝的佳作。最令我驚喜的是我看到了拓印字帖的全過程。拓印必須得要高手來執(zhí)行,這可是個技術活,弄不好反而浪費了一幅作品。只見師傅手持一個類似錘頭的東西,用布包著,涂上墨水,把宣紙貼在石碑上使之顯出石碑上的字。再把沾滿墨水的“錘頭”往宣紙上涂抹,涂勻之后,用電扇吹干。一幅珍貴的字帖就出世了。
西安碑林真不愧是學習書法,修養(yǎng)身心、陶冶性情的好地方!
參觀博物館有感8
前段時間,在好朋友的推薦下,陪同她一塊兒從湖北一路自駕過來廣漢,她說她唯一有興趣的地方就是三星堆了,在她看來感到很神秘的地方,她是真的很期待。
這是我第一次,可以說到目前為止第一次,進到一個收費的博物館,也是第一次請這么高收費的短暫且不細膩的解說(當然,也是在朋友的期待下很樂意地安排了解說帶領著我們),還令我不禁想到了很多年前去參觀莫高窟的時候,有講解員帶領的感覺是很不錯的。
三星堆遺址博物館全程下來大概沒用多久的時間,共參觀了不太大的兩個館。講解結束后我們的感覺挺不好的,也可以說在整個過程中,我都基本上在一邊自己看文字介紹,同時斷斷續(xù)續(xù)聽解說員另外一邊的講解。內(nèi)容的主要部分是帶你看出土的物品并解釋(參雜了猜測、神話渲染)物品上的一些細節(jié)。
如果說要總結她說了什么,能肯定的是出土物品都具有自己獨特的風格,至今屬于什么文明來源不詳。對于你的疑惑和提問,有些也接不上來的話,就會說些類似見仁見智的話。
或者解說員的工作本身就是解釋物品的大小,出土時期、再對細節(jié)做一些分說,參入一點神話色彩渲染一下。那歷史呢?它是歷史啊……
要說三星堆本身就有太多的未解之處,也還不能證實,是可以理解解說員解釋不了研究學者們都沒有辦法證明的問題的,但并未能把它體現(xiàn)出來。起碼的嚴謹是需要的,對于存在爭議的問題是有必要將兩種觀點甚至是有三種觀點的都一起攤開來,以讓人們?nèi)ビ兴伎伎臻g,而不是因為單一的誤導或是不嚴謹不全面地解說,弄混了大家對歷史的認識。
解說祭祀圖騰,把所有東西都統(tǒng)統(tǒng)丟給了神秘與崇拜,在講解內(nèi)容上占比過大,讓胡編亂造(指的是莫須有的神話)來添油加醋一番的感覺。整個歐亞大陸文明起源,哪一個不是與祭祀、神話、宗教…息息相關,更可以說是影響甚大,這并非三星堆的特例。
我們是非專業(yè)研究人員,聽完解說后真的挺一頭霧水,是真的難以記住。是我對它并不敏銳,在我的腦子里并沒有其他的圖騰記憶做參照對比,以便于加深對飛鳥、神樹的與眾不同的'印象,我并沒有…
所以幾百塊錢的流水線,就單純地給你講了一通物品的造型像什么,用來干什么…這真的達到了博物館應該帶來的效果?(這也是普遍問題,介紹出土物品都以考古人員的視角來介紹,我想了想,是不是從宏觀角度來剖析才更容易領會到“獨特”)
聽聞推出來源埃及或印度的猜想(不是解說員提的,朋友在此之前了解了一下),這個我個人也想?yún)⑴c這個推測中表示不支持。
古代文明的起源說法也不是完全確定的,但大部分都相信是獨立起源,中國由于所處地理位置當時可以說是封閉的,其他地區(qū)文明更迭散聚的時候,它在獨自發(fā)展,與其他文明建立聯(lián)系也是相對較晚的。中國文明能是唯一一個最獨特悠久且延續(xù)至今的歷史文明也是有原因的。
盡管在商朝甲骨文此前沒有系統(tǒng)的文字,但出土的青銅及物品也說明了文化流通的存在,中國內(nèi)部之間并不是完全封閉的。那它的消亡我就理解的比較粗暴簡單了。雅利安文明的消失目前為止不也只是大部分權威學者認同的猜測嗎,始終沒有充分足夠的證據(jù)來證實。但由于中國的人口與文明的穩(wěn)定,很容易就同化掉其他小型的地區(qū)文明,就像入侵的蠻族那般,所以我的大膽猜想,要么它成為了中國文明母體一部分被同化了,要么出于某些原因消失了(地震?天災?至少它是否能構成文明仍然沒辦法證實,不單單是存在爭議)
既然博物館景區(qū)主張無法進行解釋,部分風格獨特的物品也沒有參考,都只是靠推測,還在研究…等營造它的神秘感,講解卻沒有在它與中國文明的普遍認知鮮明對比上做解釋,突出它的不同之處(聽朋友介紹的都比解說員清楚)
出了展館,我們看到了地上有太極的圖案,真讓我們匪夷所思。于是我做了點了解,網(wǎng)傳說是來源于并未證實的一件物品,那這就更拉垮了。至少從頭開始都沒有說清楚三星堆遺址在整個考古界中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存在,也沒說明白目前哪些被證實,哪些存在不同的說法,都有哪些說法?三星堆遺址能否被成功認為是文明,對于中華文明起源的說法影響?
繼續(xù)說太極圖。古蜀到底有沒有成熟的文字是沒有確切的答案的,不像楔形文字、象形文字、以及商朝甲骨文的表象文字,沒有足夠的證據(jù)以支撐。如果它只是圖形,而沒有被證實為文字,博物館解說員也沒有提出來說清楚,只能誤解成那些就是古蜀文字,一錘子坐實了研究和考古學者們都沒結論的問題。
參觀完以后,朋友真的很失望,就是應了那句期待越大失望越大?說它是差的博物館,和收費當然有點關系,門票和高價解說員并沒有帶來等價值的效果,并且糊弄的成分足夠讓我們膛目結舌,一直吐槽和差評了。
博物館在外觀建設上是上了臺面的,可內(nèi)在就很虛了,相比后來去的四川省博,那省博的專題以及內(nèi)容做的還是好很多的。
參觀博物館有感9
今天,我參觀了中國民族工商業(yè)博物館。博物館是由茂新面粉廠改建而來的,是榮氏兄弟創(chuàng)辦的中國民族工商業(yè)最早的企業(yè)之一。
我先參觀了大廳的紡紗機,足有幾十米長。接著往后走便是麥倉區(qū)。麥倉區(qū)有好多古老的機械設備:如拋蕎機,貯面機等等。
接著我們參觀了二、三、四樓,其主要的展覽設備就是解放前從英國進口的成套面粉生產(chǎn)設備,工作人員向我們講解了這套設備的一個生產(chǎn)流程。
接下來,我們?nèi)ズ竺嬉淮睒菂⒂^了當時面粉廠的辦公區(qū),主要是以一些蠟像為主的展覽,有榮德生祖孫三代,還有英國人亨特等一些當時面粉廠的重要人物的蠟像。
通過這次參觀,不僅讓我們了解了無錫民族工商業(yè)的發(fā)展歷史,同時也對中華民族又多了一份新的認識,不僅對榮氏兄弟有了敬意,而且對榮氏兄弟的偉大創(chuàng)舉也感到驚嘆,更讓我們產(chǎn)生了一種歷史使命感。所以,我們以后不管在學習還是工作中,都要繼承前輩這種艱苦樸素的`作風,要發(fā)揚光大老一輩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為民族工商業(yè)的輝煌再貢獻我們新一代的力量!
參觀博物館有感10
聽說參觀博物館要排很久長的隊,今天一大早我就和媽媽乘坐雙層巴士來到湖北省博物館。等了好久,終于開館了。于是我們開始了博物館的神奇之旅。
我們首先來到楚文化館。楚文化館最有價值的就是越王勾踐劍了。最有趣的是車馬坑墻壁上的.一幅畫《車轔馬嘯》。無論我站在畫前方的哪一個方位看畫,畫上的戰(zhàn)士都好像要騎著戰(zhàn)馬駕著戰(zhàn)車沖向我。真的很神奇吧?
參觀博物館有感11
暑期里讓我最難忘的,就是讓我受益匪淺的參觀博物館活動。這次參觀,我感受頗深。與以往的參觀活動有些不同,因為這是一次歷史、文化的學習之旅。我們的營地被安排在位于運河畔的刀剪劍博物館。每天,我們在這里感受博物館的文化氣息,學習與交流。
走進這大大的博物館,到處充滿了歷史與文化,“刀劍的歷史”、“刀劍與生活”、“刀劍的文化”、“刀劍制造”、“刀劍欣賞”、“剪刀的起源及演變“等參觀內(nèi)容,都使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各種各樣的刀、剪、劍,通過那些有趣的圖畫知道它們有很多種類型,遠至春秋戰(zhàn)國的青銅劍,以及鑄劍的流程,更能體會到鑄劍背后的故事。我目不轉(zhuǎn)睛地看著,時不時地發(fā)出了一聲聲驚嘆:如,在剪刀鍛造車間,工人叔叔們在認真地打造剪刀,原來制作一把小小的剪刀,竟然需要幾十多道工序,需要這么多人付出自己的勞動,這是我從來沒有想到的.。剪刀的形狀、大小也是千奇百怪,除了我們?nèi)粘S玫降氖止ぜ舻、廚房里奶奶用的剪刀、裁縫阿姨用的剪刀外,還有許多奇形怪狀的剪刀。
參觀活動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的歷史文化真值得我們中國人驕傲,古代勞動人民用她們的勤勞與智慧,去發(fā)明、去創(chuàng)造。作為新時代的一名小學生,我要好好學習,將來用自己學到的本領,用自己的智慧,為祖國的發(fā)展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觀博物館有感12
今天是1月6日,我們?nèi)嗳w同學在老師和家長的帶領下,來到了自然博物館。
到了自然博物館,我們首先來到了二層的展廳。展廳里有逼真的動物模型、綠色的‘植物世界’、動物奧妙、神奇的非洲,其中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動物的模型,逼真的'獵豹、犀牛、長頸鹿……進去的時候,那些大型動物差點兒把我嚇一跳。
隨后,我們來到了地下一層,地下一層有一個恐龍公園和水生生物館,我最喜歡的是恐龍公園。雖然里面的龍都是模型,按理說它應該是不會動的,但里面不知裝了什么東西,那些龍時而動,時而不動,真像活了一樣。
最后,我們到了一層,一層的館都跟動物有關,有無脊椎的、有爬行的、還有哺乳的,而且,我們還看見了恐龍的化石呢!那些骨頭不知是真是假,反正都用支架支著,免得掉下來。雖然沒有太多時間看名字,但那些骨頭還是給了我不少樂趣。
這次參觀不僅僅帶給我樂趣,還讓我了解了很多關于大自然的知識。
參觀博物館有感13
今天是我這次北京之行最開心的一天了,一整天我都是興奮無比、勁頭十足!因為我們?nèi)乙黄鹑⒂^了北京自然博物館。
當我邁進自然博物館大門時,呈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一個令人贊嘆的景象。這里有水族館、動物的奧秘、走進人體、恐龍公園。我一下子不知道該從哪里看起。那就一邊走一邊看吧!水族館就不用說了,形態(tài)各異的水底生物,總是令人眼花繚亂。趕快和小魚合個影吧!
動物的奧秘所展示的動物科學知識非常全面,我們看到的動物標本活靈活現(xiàn),非常逼真。這里講述了各種典型動物的日常行為、動物之間的關系、動物的運動、感覺、覓食、防御、繁衍等方面的`內(nèi)容。
在走進人體館里,我看到了我們?nèi)梭w的骨骼、肌肉、內(nèi)臟的結構,并且看到了我們從一個小胚胎,經(jīng)過幾個月的生長和變化,成為一個小嬰兒的過程。
在一個模擬媽媽的子宮里,我趕緊坐進去體驗體驗,輕輕閉上眼睛仔細感受,隱隱約約聽到了心跳聲,還有水的咕咕嚕嚕聲,我頓時覺得好溫暖、好神奇呀!
我走著看著,忽然,一個巨型的恐龍化石呈現(xiàn)在我的眼前,這就是馬門溪龍化石,大約有二十多米長。原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來到了恐龍公園,我趕緊拿起手機,拍下了一個個形態(tài)逼真,活靈活現(xiàn)的恐龍造型。
緊接著我們又參觀了古爬行動物、古哺乳動物和神奇的非洲。
通過這次參觀自然博物館,媽媽和我邊看邊記,使我增長了不少以前沒接觸過的知識。反正,我覺得今天是我來北京最開心,最有收獲的一天了!
參觀博物館有感14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學校組織三至六年級的同學們?nèi)テ嚥┪镳^參觀。我們的心情無比激動,期待著揭開汽車博物館神秘的面紗。
到達汽車博物館,一進門,我們便看到了各式各樣,令人目不轉(zhuǎn)睛的汽車模型。我印象最深刻是蒸汽車展示。這些車的樣子十分簡陋,外型也不美觀,可當時制造它們的人們付出了很多心血,才創(chuàng)造出這樣古老而偉大的.發(fā)明?吹竭@里,我不禁聯(lián)想到,在那個技術落后的時代,能有這樣的發(fā)明,真是了不起!我們還參觀了一輛被拆分了的汽車,這輛車的結構碎片被細繩吊著,這樣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它的內(nèi)部結構。汽車零件多得數(shù)不清,有的大,有的小,有的圓,有的尖。平時我們看一輛汽車的外觀,會覺得很簡單,不就是安個外殼,裝幾個輪子,安幾扇窗,裝幾個燈嗎?誰知道它的內(nèi)部結構竟然這么復雜,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四處參觀,應接不暇,不知不覺就到了集合時間,我們戀戀不舍地離開了汽車博物館。
這次的參觀,十分有趣,而且意義重大,教會了我許多道理和知識。我懂得了,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留心觀察身邊的一些細節(jié),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參觀博物館有感15
在這陽光明媚的星期四,我們四年級的全體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了太倉博物館參觀。
來到博物館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頂“大帽子”,看它多么巍峨,多么壯麗!來到博物館里,一位講解員帶領我們來到了三樓。一進展廳,講解員帶我們直接來到了一個名叫“明永樂青花纏枝花卉紋大盤”面前,這個大盤的周圍有著許多花的樣子,看上去十分和諧。講解員說,這是明代的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時帶回來的材料,后來人們將它做成了一個大盤。
來到四樓,一股濃濃的古木味撲鼻而來,我仿佛也置身于這各色古香之中。聽講解員說:太倉已有一個觸目驚心的歷史數(shù)字,4500年!又過了2500年,太倉有了個小村落,650年前的太倉已成了風調(diào)雨順的風水寶地。因此太倉成了皇家的糧倉,故名“太倉”。“鄭和下西洋”“天妃宮”“六國碼頭”都是太倉歷史的'驕傲。至今,太倉保存著3座偉大之橋:洲橋、周涇橋、皋橋。3座歷史之橋,居然就在我們身邊,怎能不振奮人心呢!
我們又看了歷代書畫,那里不僅有唐朝四大名家的曠世書法。更為人愛的是那一幅幅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畫,最令人難忘的當然是大名赫赫的《菊圖》。瞧!那一朵朵逼真的菊花,簡直是一張黑白照片,讓人飄飄欲仙。更讓我越加覺得,太倉,一個多么美麗的的地方,她慈母般的哺育出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天才”、“大文豪”。
回到學校的路上,我在想:如果我們每個人都是小水滴,那就讓我們把小水滴的匯成大海,將太倉的明天建設的更美好。
【參觀博物館有感】相關文章: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03-02
參觀博物館的活動總結03-12
參觀上海博物館活動總結01-24
參觀博物館的心得體會06-06
參觀博物館心得體會02-26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13篇)03-15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13篇03-14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14篇)03-14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14篇03-12
參觀博物館活動總結9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