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讓我們好好寫份讀書筆記,把你的收獲和感想記錄下來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從小學開始,學校就要求學生在閱讀名著后寫讀后感,這并非完全沒有意義。書寫作為一種手段,其目的在于幫助我們有邏輯地整理心中模糊的認識,同時也促進我們思考。事實上,即使進入研究生階段,讀書后就全書撰寫讀書筆記也是重要的作業(yè)。
當然,在此之外,讀書筆記還有許多寫法。好友曾向我極力推薦過一種將一手資料和既有研究成果記錄分門別類記錄在案的筆記方式,他告訴我這來自德國法學研究傳統(tǒng),同時受清朝考據(jù)學方法影響。其實類似方式在近代以來早已屢見不鮮,如民國時期許多學者喜歡使用卡片來輔助研究。但是有一點非常值得注意,卡片依靠手寫,同時占據(jù)一定空間,因此在制作、保存、轉移和檢索上勢必給使用者帶來相當不便。而當下的分類記錄則依托電腦完成,因此無論是在保存信息的數(shù)量上,提取信息的便利程度上,還是分析信息的深度上都較手寫的卡片進步太多。我感覺,這種筆記特別適用兩種情況:
一是回顧某一領域前人研究成果的時候,尤其在寫論文的文獻綜述時最為有效。
二是處理涉及相當旁雜一手文獻的時候,它可以讓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找到需要的材料。
另外,還有一種方法是對書的內容進行提綱挈領的概括。需要注意的是,概括不等于簡單復述,其中需要投入書寫者的問題意識。因此,雖然名為讀書筆記,其實不啻為一篇相關領域的研究論文。《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代葛兆光先生的《且借紙遁》一書采用的也是這種方式。所以,它和第一種方式是相近的,只是側重有所不同。
最后,要想簡單粗暴地把握一本書的結構體系,最合適的方法是做思維導圖。
一方面,它有助于讀者將自己對書中內容的理解系統(tǒng)化。
另一方面,在我們需要回顧或查找某一內容時,它也可以作為輔助檢索的工具。
以上幾種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是我目前想到的,在此之外一定還有許多其他方法。我認為,無論選擇哪種方法,都需要先確定自己的目的。目的不同,方法自然不同。因此,讀同一本書或不同的書都可以用相同或不同的方法做筆記。斷章取義地說,蘇軾的“八面受敵”庶幾近之。
【做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相關文章:
寫好讀書筆記的幾種方法03-25
做讀書筆記的方法有哪些03-25
與寶寶溝通的幾種方法06-14
【推薦】與寶寶溝通的幾種方法07-01
與孩子溝通交流的幾種方法06-18
父母和孩子溝通特別有效的幾種方法08-23
做讀書筆記的格式01-08
做最好的家長讀書筆記03-10
《做最好的自己》讀書筆記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