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實用)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5篇
認(rèn)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領(lǐng)會了不少東西,現(xiàn)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么你真的會寫讀書筆記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是這些年最流行的一句話,講的是關(guān)于孩子的教育問題,那怎么贏?才算是真正的贏在起點,又贏在終點呢?
一般孩子開始上學(xué)后,最大的改變之一,就是家庭作業(yè),而這個作業(yè)的問題,在上海,或者國內(nèi)其他發(fā)達(dá)城市,甚至是提前到了幼兒園的中班,大班。就我們這個年紀(jì)來看,孩子的作業(yè)可以用浮云來解釋,可是,就孩子而言,作業(yè)簡直就是惡魔,他們能花2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來玩,卻只能在寫作業(yè)上堅持五分鐘之久,五分鐘后,無論作業(yè)有無完成,孩子肯定會做一些和作業(yè)無關(guān)的.事,比如玩玩筆,折下飛機(jī),看看窗外,發(fā)發(fā)呆,或者出來找找媽媽在干什么…… 這種走神,對于孩子來說,是再正常不過了,不是嗎?美國的孩子花1個多小時寫作業(yè),日本的孩子話3個多小時,中國的孩子呢?8個小時……即使我們有多大健忘癥,忘記了很多童年往事,但是關(guān)于不愿意寫作業(yè)這件事,或多或少多應(yīng)該還有點印象的吧。自己當(dāng)年有多么不愿意寫作業(yè),自己又是如何面對老師的質(zhì)問的?
所以,孩子不一定非要贏在起點,或者以這種方式來贏,輸一點點又如何呢?
早在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因為政策,因為當(dāng)時的大背景,父母總希望我們事事第一,或者至少比同伴們好,不論我們是不是做得到,那時,我們是父母的唯一,唯一的驕傲,唯一的談資,唯一的希望……那么,才走過那段路的我們,是不是要看著孩子在走一遍自己都不愿意走的路呢?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2
龍應(yīng)臺的書一直是我喜歡的,理由是什么,沒有……可能是因為她的筆法,也可能是她的書真的.很吸引人,或者很難說……
孩子,你慢慢來,是朋友推薦的,在此之前,我好想壓根就不知道這本書的存在一樣,周四在當(dāng)當(dāng)下訂單,周五收到書,或許是因為“樂學(xué)會”,所以我花了3小時不到,就把這本書看完,當(dāng)合上書的那一刻,我就問了自己一個問題,這本書到底在講什么?散文或記事文?
可是,當(dāng)我閉上眼睛的時候,書中那一幕幕的場景即刻呈現(xiàn)在我眼前,八個月大的華安,和父母一起旅游,爸爸第一次教華安用英語說bird,華安第一次認(rèn)識各種各樣的車車,華安第一次認(rèn)識龍……許許多多的第一次,作者用一種仿佛似跟你說話的語氣,和一個個小故事,描述了一個叫華安的中外混血兒的成長記。
書,其實很薄,內(nèi)容很簡單,可是,當(dāng)看到如此簡單的文字,在我面前流淌時,我卻感覺到了滿滿的愛,一種無處不在的淡,卻又異常香厚的母愛。時間沒有讓這愛停留,反而使她越來越濃厚。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3
我喜歡龍應(yīng)臺的文字,如水般柔情,又如火般溫情;其中帶著女性細(xì)膩的美與善,又有令人傾慕的大智。我喜歡上這部作品之前并沒有看過任何簡介和引言,只這樣一行字就足以讓我陷于其中。于是,在接下來的這幾天,我一有時間就打開電腦,完完全全投入于閱讀中。這是第一部我可以在音樂的伴隨下認(rèn)真看的作品,因為即使聽著音樂,我也可以完全過濾掉一切無關(guān)的干擾,要的只是能夠讓我凝神靜心的輕輕的曲子。
看《孩子你慢慢來》,心中有這樣一些情愫在蕩漾——感受做一個媽媽的甜蜜和幸福、回憶做一個孩子的童真和快樂、親近小植物小動物時的歡欣和好奇。這些感受凝在一起,讓人很難說出到底因為什么而感動,而喜悅,而舒暢,可確實就是能聽到自己的笑聲不斷,輕輕帶過的那種笑。
對,看這本書時心情一直如輕風(fēng)般緩緩流動,沒有太大的'起伏波動,所以讀安安的成長和讀妞妞的故事不一樣,自始至終,不曾落一滴淚。
我很難寫好一篇讀后感,因為我看書往往只是沉浸于看書的過程,看過后就忘了許多細(xì)節(jié),甚至連自己有過的感受都會忘記。在整本書里,唯一能被我清晰記起的是“你眼睛里有我”。
“你在干什么,寶寶?”寶寶情急地喊出來,“媽媽,不要動……”一邊用兩只手指撐開母親的眼簾。
“你在看什么?”
“我在看——”安安專注地、深深地,凝視著母親的眼睛,聲音里透著驚異和喜悅,一個字一個字地宣布:
“媽媽,你的眼睛,眼珠,你的眼睛里有我,有安安,真的……”
說著說著激動起來,伸出手指就要去撫摸媽媽的眼珠——“真的,媽媽,兩個眼睛里都有……”
媽媽笑了,她看見孩子眼瞳中映著自己的影像,清晰真切,像鏡子,像湖里一泓清水。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如此純真、可愛、充滿好奇心,無意中能給成人最大的喜悅和安慰,但不是每個媽媽都像安安的媽媽一般耐心、細(xì)心。嬰幼兒剛從另一個世界來到這個國度的時間不長,他們有著柔軟的肌膚、清澈的眼眸、純粹的淚與笑,這是上帝在他們身上留下的最清晰最美麗的印記,這些印記還未經(jīng)過歲月的沖洗,所以顯得如此動人。他們從感知父母家人的撫愛開始,認(rèn)識周邊的寸土、花木、蟲魚,了解身邊的人和語言,然后再漸漸接觸更多無形的東西,他們開始知道人間有美麗的傳說和信仰,也有殘酷的戰(zhàn)爭和殺戮。這一條長長的細(xì)細(xì)的成長之路,一切都要慢慢來。孩子你慢慢來,體格與內(nèi)心才能不斷茁壯、強大。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4
這是《孩子,你慢慢來》書中卷首的一段話,“我在石階上坐下來,看著這個五歲的小男孩,還在很努力地打那個蝴蝶結(jié):繩子穿來穿去,剛好可以拉的一刻,又松了開來,于是重新再來;小小的手慎重地捏著細(xì)細(xì)的草繩。淡水的街頭,陽光斜照著窄巷里這間零亂的花鋪。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這個孩子從從容容地把那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你慢慢來,慢慢來!闭沁@段文字吸引我繼續(xù)讀完這本書。
青蛙有青蛙的'世界,蝌蚪有蝌蚪的世界。作為青蛙的我已忘記自己是怎樣的長大,已不能切身的理解蝌蚪的想法,尤其是近階段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心態(tài)就明顯有心急的嫌疑。“你看你啊,講了幾遍還不明白嗎”“怎么到班里這么長時間還沒有把書拿出來”等的話語經(jīng)常不經(jīng)過自己大腦就熟練地從口中蹦出,說完后意識不到有什么不妥卻也沒見起到什么效果,反而更讓自己心里添堵。文中的“媽媽”是個聰明、睿智、理性的母親,她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選擇了一個非常簡便卻又符合兒童身心生長的方法——孩子你慢慢來。這個在我們的教學(xué)中不是也可以較好的運用嗎?
班里的每個孩子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發(fā)展水平不同,因此我們在教育時應(yīng)提出不同的要求:發(fā)展水平高的學(xué)生,你有能力快點就快點,而對于水平稍低的學(xué)生,你慢點老師也等你啊!
慢慢來卻比較快。慢慢來,孩子。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5
第一次翻閱《孩子你慢慢來》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因此只是單純地從一個教師的視角去翻閱這本書。而那時候,吸引我去看的有兩個原因,一個是這本書并不厚,另一個便是封面的一段話:“我,坐在斜陽淺照的石階上。望著這個眼睛漂亮的小孩專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輩子的時間,讓他從從容容地把這個蝴蝶結(jié)扎好,用他五歲的手指。孩子慢慢來,慢慢來!
在沒有自己的孩子前,這本書我并沒有完完整整地去閱讀,書中講到安安出生至牙牙學(xué)語、蹣跚學(xué)步……我只能去想象那種畫面,甚至?xí)貞涀约盒r候的樣子,但確實也是記不起自己那個年紀(jì)發(fā)生過的那些事。而后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漸漸與了書中描寫到某些事情達(dá)成“共識”,從而我又重拾此書,繼續(xù)翻閱……
書中每一篇里,作者把自己對孩子的愛描寫得淋漓盡致,看著書腦海里似乎就不由浮現(xiàn)他們一家其樂融融的場景。從孩子的出生開始,作者龍應(yīng)臺的生活就被孩子包圍,在《初識》中,8個月大的安安已會咿呀做聲了,并對這個世界充滿了新鮮感。每天早上,在去幼兒園的路上,“兩個人都很忙碌。是這樣的,媽媽必須做導(dǎo)游,給安安介紹這個世界,安安是新來的。而媽媽漏掉的東西,安安得指出來,提醒她。”媽媽每天晚上都給安安念故事,但她會有選擇地念,一些暴力血腥的故事書一律不要。因為“在他往后成長的歲月里,他會見到無數(shù)的人間丑惡事,沒有必要從兩歲就開始知道人與人之間的仇恨,人的快樂童年何其短促,何其珍貴!”這便作者龍應(yīng)臺教育藝術(shù):慢與愛。
在日常孩子的教育中,家長們總是催促著孩子“快、快、快”,希望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保持著沖刺狀態(tài),我亦是如此。
我的孩子是一位讀中班的男孩子,名字叫圳圳。在我心目中認(rèn)為男孩應(yīng)該具備果斷、堅決的品質(zhì),而圳圳目前的情況卻和我心目中男孩的樣子相距甚遠(yuǎn),因此我有時候顯得非常急迫,甚至有些不耐煩。有一次,我與他去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wù)——尋找秋天的色彩,于是我?guī)チ艘黄〔藞@,菜園里有玉米、南瓜、油菜、花菜……我對圳圳說:“你快去找一下菜園里秋天的顏色,再挑一種你最喜歡的顏色!臂谯谌杠S地跑進(jìn)了菜園,我在后頭跟著。圳圳一會兒蹲在油菜地旁摸摸油菜葉,一會兒去挖挖土,時不時還叫著“媽媽,你來看呀!”而我顯得有些不耐煩并催促他:“你快去找呀,不如就去看南瓜吧!”圳圳似乎對玉米更感興趣,而當(dāng)時我也不顧問他的意見,扯起他的衣袖便到了南瓜藤下,拍了照完成了記錄紙便又扯著圳圳回了家。
圳圳剛進(jìn)入菜園的時候,可以看出來他的心情是非常愉悅的,他對這一片菜園充滿著好奇,在他叫我來看的時候,是想與我分享他的發(fā)現(xiàn),而我卻沒有給他正面的回應(yīng),反而催促他,甚至強行決定讓他去看南瓜。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其實我應(yīng)該比普通人更明白成人在教育中要做好引導(dǎo)的作用,而不是主導(dǎo)的作用,可是在很多時候,急切地想讓孩子直擊重點,無形中就讓孩子變成了讓成人“牽著走”的結(jié)果,而“牽著走”的路線和速度是成人想要給孩子的,而非孩子自己決定的`。
成長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任何人不能代替,每個孩子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充滿著太多的未知與變數(shù)。我們是應(yīng)該尊重一下孩子,傾聽一下孩子的心聲,還孩子一個自由的童年了,畢竟教育不是賽跑,人生更不是。我們作父母、作老師的應(yīng)該對孩子多點耐心,給點時間,等待孩子的成長。雖然,打破慣性思維要走的路還很漫長,但“孩子你慢慢來”希望成為我們的口號。
書中所蘊含的愛的感覺,就像春季的氣息,慢慢飄到我的心房,讓人放松沉靜。讓教育“慢”下來,讓孩子“慢慢”來,我們需要的就是等待著他們。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相關(guān)文章:
孩子你慢慢來的讀書筆記11-09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02-13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03-03
(推薦)《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09-13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5篇02-13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5篇)02-13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15篇03-03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通用15篇)02-20
《孩子你慢慢來》讀書筆記通用15篇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