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書筆記呢?你想好怎么寫讀書筆記了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
寒假里,我讀了《三字經(jīng)》這本書,《三字經(jīng)》一共一千多字,每三句為一句,四句為一組,讀起來像兒歌一樣朗朗上口。書的內(nèi)容包括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教育、歷史、天文、地理、道德和民間傳說,也是古代兒童的識字課本。
書里雖然有很多不認識的字和不理解的句子,可是我一邊讀一邊看譯文,漸漸的就懂得了其中蘊含的深刻的道理。
《三字經(jīng)》里有這樣兩句話: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
意思是說:人小的`時候不好好學習,到了年齡大的時候就不會有所作為。剛剛開采出來的一塊玉石,如果不經(jīng)過雕琢和打磨,就不可能稱為精美的玉器。一個人如果在成長過程中不學習,就不會懂得做人的道理。
從中,我懂得了,只有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長大以后才能稱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2
這段時光,我們一向學習《三字經(jīng)》!度纸(jīng)》中有很多故事都能給我以啟迪,其中“子不學,斷機杼”的故事還幫了我的大忙呢!
早些時候,爸爸給我買了一個滑板。我真是太高興了。寫完作業(yè)就拉著爸爸陪我去學滑滑板。但是雖然我的學習熱情很高,但滑板就是不聽我的話。爸爸讓我先學習滑行,但是滑板不是跑得太快,就是左右傾翻,就是不讓我好好使用它。但想到學會后踏在滑板上那種飛翔的感覺,我還是一遍一遍地嘗試,累得滿頭大汗,氣喘吁吁。我想:“我原以為學這個很容易,沒想到這么不容易。”就這樣練習了一整天,滑板依然不聽我的話。爸爸看到我沮喪的樣貌,鼓勵我說:“天天,你不要灰心,剛開始學,的確需要努力,但學會后你就能夠自由地滑行了!再堅持,你必須能夠成功!”我聽后想:“好,我再堅持,我就不相信我學不會。”
但是,在以后的.幾天中,雖然我也不停地嘗試,我依然沒有感覺,仍然需要爸爸扶著我才能站在滑板上,身體拼命地扭動,滑板好像不認識我一樣,就是不和我配合。想到這幾天的努力竟然換來這樣的結果,我對爸爸說:“我累了,不學了!卑职终f:“天天,你不是剛剛讀過‘孟母斷織’的故事?”我氣呼呼地說:“是,但是和我有什么關系!”爸爸說:“孟子怎樣做的呀?”我一下想到了孟子由于對學習感到了厭倦,便逃學回家,他的母親為了教育他,就氣憤地把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了。是啊,如果中途放下,半途而廢,不就像織布機上的線剪斷一樣嗎?我要是此刻放下了,還能體會飛翔的感覺嗎?我對爸爸說:“爸,走,開始!”
堅持就是勝利。第二天的下午,正在滑板上扭動的我突然有了簡單的感覺,我高興地對爸爸說:“爸爸,我好像學會了!”
《三字經(jīng)》真是幫了我的大忙。∥冶仨氁J真地讀讀這經(jīng)典!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3
養(yǎng)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故事: 一位媽媽因為結婚,晚年紀大才生了一個兒子。因此十分寵愛他。
有一天,他發(fā)現(xiàn)同桌有一塊很好的寫字板。于是沒經(jīng)人同意就拿回家,媽媽問他發(fā)生什么事。他一五一十的告訴她,媽媽沒有罵他,反而還說這是好事。過了不久,兒子從別人院子里拿了一件衣服。媽媽說:”我的兒子真能干,以后多那兩件!熬瓦@樣一而再,再而三。孩子偷人家東西一點都不難為情。過了幾年,他的膽子也大了。偷東西判了死刑。
在他要被砍頭時,他要求和媽媽說幾句話,誰知道他要掉了媽媽的耳朵。兒子說:”當初我偷寫字板的'時候,你對我又打又罵,我就不會有今天了。“
生養(yǎng)了兒女不加以教導,這是做父母的錯。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4
星期六,我做完作業(yè),覺得實在很無聊。就拿起媽媽剛給我買的《三字經(jīng)》,津津有味的讀了起來!度纸(jīng)》是一部流傳甚廣,家喻戶曉的啟蒙讀物。它教育我們要孝敬父母,友愛兄弟,禮貌待人,勤奮好學,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昔孟母,擇鄰處”,講的是孟子幼年住在墓地附近,他就模仿那些辦喪事的人哭泣。孟母把家遷到鬧市,他便模仿商人吆喝做買賣。孟母又把家遷到學堂附近,他就到學堂學習知識和文化禮儀。由此可見環(huán)境對人的`成長多么的重要啊!
雖然有了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但是如果自己不刻苦學習,那也是沒用的。這讓我想起《三字經(jīng)》中的“子不學,斷機杼”。這句話講的就是孟子有一次不好好學習,孟母很生氣的割斷了正在織布的紗線,以此來告誡孟子不要自棄其功,半途而廢。只有堅持不懈,經(jīng)年累月,不懈努力,才能有進步,有成就。
由此,我又想起了宋代方仲永的故事。方仲永在小時候,他是一個特別聰明的孩子,可以稱得上是個天才,四五歲的時候他就能寫詩。他的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就不讓方仲永學習,整天游逛自夸,自以為是。從此方仲永也就由一個非常有天賦的天才變成了一個平常的凡人。
《三字經(jīng)》不但是一本書,還是古代人們智慧的結晶,是文學的寶藏,是永不褪色的經(jīng)典。我們從這本書上能學到許多做人的道理。我為中華民族能流傳下這樣的書而自豪!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5
雖然有時候不是很懂他們的做法,但也會細心地觀察。還有最讓我崇拜的是里面孟母三遷的故事,孟子的母親為了小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不怕麻煩,不怕辛苦,搬了三次家,直到最后搬到適合她小孩學習的'地方,才安心居住下來。她的用心實在偉大!
《三字經(jīng)》教會我們一些為人處世的道理,通過不斷的學習獲得知識,才能出人投地。想想他們,我感覺我們真幸福,有這么好的條件來學習。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6
書是我們的朋友,書能讓我們感到快樂,同時又能讓我們學到無窮的知識。沒錯!一本書就好比智慧的金庫,你擁有了它,就擁有了財富。
《三字經(jīng)》是一本國學經(jīng)典,它包括了中國傳統(tǒng)的教育、歷史、天文、地理、倫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間傳說,富有豐富的哲學道理。
當我讀了部分內(nèi)容后被深深吸引了,它具有韻律之美,淺顯簡潔,對照比較,我為以前做的有些事感到慚愧。
“幼而學 壯而行 上致君 不澤民 揚名聲 顯父母 光于前 裕于后”讓我懂得了小時候就應該好好學習,長大了才能有所作為;對上要盡力輔佐,對下要竭力幫助;當我們功成名就才能讓父母感到榮光。有件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一次,我期末考試數(shù)學考了一百分,語文也考了九十五分,當成績公布下來后,全年級的同學相互轉告。消息一傳開,很多家長在爸爸媽媽面前都夸獎我,為此爸爸媽媽是多么的高興啊!于是,我暗暗下定決心,現(xiàn)在努力學習,將來有個好工作,讓爸爸媽媽享享福,讓他們的幸福延續(xù)!
當我讀到“子不學 非所宜 幼不學 老何為 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學 不知義”再次讓我警醒,年少時不好好學習,到了老的時候,只留下了一頭白發(fā),又能得到什么呢?我們每個人都好比一個玉,如果能好好雕琢,能忍受被雕琢時的'痛苦,我想必成大器,相反,那只是成為一個普通的石頭。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握現(xiàn)在的學習機會,好好學習。
這只是我讀了《三字經(jīng)》的一小部分所明白的道理,我想,這本好書將陪我左右,伴我成長,因為冰心奶奶說過:讀書好,多讀書,讀好書。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誦讀《三字經(jīng)》吧。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7
有趣的作文課開始了,王老師給我們帶來了一則《三字經(jīng)》:“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
這里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小故事呢!東漢時期,有一個小孩名叫孔融。有一天,父親的朋友送來了一大筐梨,父親讓孔融去挑一個梨來吃?兹谧笄魄,右看看,選了一個最小的梨。父親問:“孔融,你為什么不挑一個最大的呢?”孔融認真地回答:“我年齡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應該給哥哥吃。”
讀了這個故事,我明白了敬老愛幼、懂得謙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
記得有一次,我和好朋友有了矛盾,我們兩個誰也不讓誰,結果大吵了一場,見了面也不理不睬的,F(xiàn)在想想好慚愧!如果當時我讓她一下,矛盾早就化解了。今后,我要用一顆善良的心去關心、愛護身邊的每一個人,爭做當代的小孔融。
在我們的生活中,在商場購物時要謙讓,在乘公交車要謙讓,在醫(yī)院看病時更要謙讓。時時要謙讓,人人要謙讓,事事要謙讓。如果每個人都學習孔融謙讓的精神,世界不就會更美好了嗎?
《三字經(jīng)》就像一位無聲的老師,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三字經(jīng)》又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8
今天,我們聽了復旦大學錢文忠的“講解《三字經(jīng)》”第一、二集。雖然只有原文六句,但是這六句卻在錢文忠教授獨樹一幟的講法中變得趣味盎然了,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字經(jīng)》是宋朝時的`兒童啟蒙課本,內(nèi)容通俗易懂。錢文忠教授之所以能讓這有點枯燥乏味的簡單文字,讓人理解起來如此傳神,還是因為他那獨特的教學方法。他在每一段話的背后加上一個輕松、詼諧的小故事。通過第 1 、 2 課(集)的學習,我們已初步領悟到了學習對于人的重要性,知道了“五子登科”、“才高八斗”等成語的由來。其中,我印象最深的還是曹操四子的故事。
傳說曹操有四個兒子,他們分別是曹植、曹丕、曹彰、曹沖。這四個人雖然是親兄弟,但性格各異,又不像親兄弟。曹植才高八斗、憨厚老實,喜歡吟詩作畫,才華橫溢。曹丕奸詐、貪婪,占有欲很強。攻城時,曹丕總第一個沖進城去?墒撬炔皇莵韼⑹繘_殺,又不是剿獲戰(zhàn)利品,而是去強占別人的東西和親人,還很嫉妒。曹彰武藝高強,能夠鈍住一只老虎。而曹沖則是家喻戶曉的神童……,這幾個人性格的差異,凸顯教育環(huán)境的重要性。
《三字經(jīng)》之所以被奉為“經(jīng)”,是因為它朗朗上口、蘊藏著無盡哲理,真希望明天可以再看!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9
我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是三字經(jīng),這本書主要講了歷史性的故事和道理。例如:百里負米,當我讀到鐵杵嚰成針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一個深刻的道理,只要下的'功夫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還讀到了宗越少年立志,故事中的宗越竟然將10幾個強盜打得四下潰散。
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好的收獲,而只顧貪玩,浪費了大好時光一定會后悔的。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0
寒假中我讀了國學經(jīng)典《三字經(jīng)》這本書,感受頗多,下面和大家說說。
我覺得古人很聰明,別看那一組組句子只有三個字,可卻包含了很多做人的大道理!白硬粚W,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這句話告訴我們要趁著年少時用功學習,不要等老了無所作為而后悔!坝癫蛔,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這句話告訴我們?nèi)酥挥薪?jīng)過刻苦磨練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這樣的句子和道理還有很多,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這句話。它講述的是漢代人孔融四歲時,就知道把大的梨讓給哥哥吃,令家長們驚訝的故事,這么小的年紀就已經(jīng)知道尊敬和友愛兄長的道理。知道了孔融讓梨的故事,再想想自己以前都是只想著選最好的吃,感到很是慚愧,媽媽對我說:“你現(xiàn)在能體會這個道理也不遲,相信你也會慢慢改變進步!蔽倚睦锵耄骸耙院笪乙蚩兹趯W習,更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朋友;好東西要和別人分享!。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的收獲真不小,明白了更多的道理,我感覺自己長大了。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1
今天下午第三節(jié)課的時候,張老師讓我們讀書,我讀的是【三字經(jīng)】里的【車胤囊螢】。
這個故事說的是東晉時期有一個叫車胤的孩子,他的家里非常的的.窮,沒有錢買燈油點燈讀書。一天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書,看到了許多的螢火蟲在飛舞,好像許多的小燈在閃動。他就想出了用螢火蟲來照明讀書的辦法,于是他就捉了一些螢火蟲把它們裝在一個白色的布袋里,當做油燈照明讀書。晚上他用這種方法認字讀書,后來他成了一個很有學問的人。
看到這里我想我們現(xiàn)在的學習條件這么好,我更應該刻苦學習,珍惜時間。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2
幾天前我讀了《三字經(jīng)》這本書,這本書資料十分豐富,不論是天文地理、社會家庭,還是歷代興衰、文化變遷,都在其中;書中更是包含了傳統(tǒng)倫理道德的精華,闡述了豐富深刻的人生哲理。我在三字經(jīng)中看到了幾段印象深刻的段落。
例如這段話:“犬守夜,雞司晨,茍不學,曷為人蠶吐絲,蜂釀蜜,人不學,不如物。”它的大意是:狗能在夜里替人看守家門,雞會在每一天早晨天亮時報曉。人如果不用心學習,迷迷糊糊過日子,有什么資格稱為人呢蠶能吐絲以供人們做衣料,蜜蜂能夠釀制蜂蜜,供人們食用。人如果不努力學習,以自己的知識、技能來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那還真不如這些小動物呢。
還有這個段落也很好:“如囊螢,如映雪。家雖貧,學不輟。如負薪,如掛角。身雖勞,猶苦卓。意思是:車胤捉來螢火蟲放在紗袋里,用它來照明讀書。孫康則利用積雪的反光來讀書。他們兩人雖然家境貧苦,卻能在艱苦的條件下繼續(xù)求學。漢朝的朱買臣,以砍柴維持生活,每一天邊擔柴邊讀書。隋朝的李密,放牛時把書掛在牛角上,有時間就讀。他們雖然很勞累,但仍堅持讀書,意志超過了常人(86.)。這段話有一個相關的'故事,講的是東晉大臣車胤從小就愛讀書,但他家里很窮,窮得連買燈油的錢都沒有。這可怎樣辦呢夏天的一個夜晚,車胤望見許多螢火蟲在空中飛舞,發(fā)出一閃一閃的亮光,就靈機一動,捉了許多螢火蟲,放在紗布袋里,掛在自己的書桌上方。小車胤就借著螢火蟲發(fā)出的光亮來讀書。車胤勤奮讀書,長大后成了令人尊敬的大學者。
讀完了《三字經(jīng)》這本書,我受益匪淺。我就應努力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和本領,要做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凡是勤奮上進的人,都會有所成就;而只顧嬉戲玩耍,浪費了大好時光,是毫無益處的。所以我們要在年少時努力學習,不斷充實自己,長大后就能學以致用,替國家效力,為人民謀福利。
《三字經(jīng)》是古代啟蒙教育的著名教材,影響極其深遠。全書三字一句,兩句一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易誦易記,值得我們?nèi)ラ喿x。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3
《三字經(jīng)》里都是在講人之初性本善,就是人一出生心地是善良的,通過讀書、學習,就能出人頭地!度纸(jīng)》里也教導我們一些大自然的現(xiàn)象,如“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時,運不窮!薄度纸(jīng)》里也教導我們一些為人處世的事情等,通過不斷學習,獲得、探索知識來提高自身修養(yǎng)。
每當我讀著《三字經(jīng)》時,總會聯(lián)想到,那是的兒女十分孝順,并不是像現(xiàn)在的子女一樣,長大后出國留學,在國外定居,對家鄉(xiāng)的'親人不理不睬,F(xiàn)在的年輕人都不好好讀書,成天泡在網(wǎng)吧里,還有些人因為不想去上學,而逃課去玩。讓我們來比一比現(xiàn)在的人和古代的人有什么區(qū)別,現(xiàn)在的人做什么事都要占些便宜,而古代的人——比如《孔融讓梨》的故事,孔融自幼聰明好學、才思敏捷。四歲時,他就能背誦許多的詩賦,并懂得禮節(jié),父母都很喜歡他。有一天,孔融的父親買了一些梨,讓孔融選一個,孔融選了一個最小的一個梨,父親問他為什么要小梨子?他說我年紀最小,應該吃小的,大的就讓給哥哥吧!連孔融都可以把梨讓給哥哥,而現(xiàn)在的人不管是誰都要占些便宜,可見現(xiàn)在的人和古人真是一個對比。
《三字經(jīng)》是我們成長中的一本文學瑰寶!度纸(jīng)》影響著我們每個中華兒女,中華民族的美德鑄造了它,讓我們繼承這些美德,發(fā)揚它吧!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4
媽媽給我買了本《三字經(jīng)》, 書中每三個字都會講一個道理或是一個歷史、寓言故事。我讀了之后,里面的許多小故事都深深地感染著我,讓我受益匪淺。
讓我深受啟發(fā)的一句是“融四歲,能讓梨,弟于長,宜先知”。孔融這么小就懂得自己吃小梨,把大梨讓給哥哥吃。使得我逐漸養(yǎng)成了互相謙讓、禮貌待人的好習慣。
還有“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是說一塊玉石,如果不去雕琢,就不能成為有用的器具。這句話讓我懂得了我們每一個小學生,猶如一塊璞玉,玉不琢,怎成器?我們應當從小就要刻苦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我有一個哥哥,上小學的時候就不好好學習,很貪玩。父母怎么說他也不聽,F(xiàn)在,他非常后悔上小學時沒有好好學習,沒有打好基礎,F(xiàn)在后悔已經(jīng)晚了,又有什么用呢?
《三字經(jīng)》中還有許多像這些包含著大道理的小故事 ,它使我學到了許多做人的'道理;它是我的好朋友,能伴我成長,促我進步;它也可以不斷鞭策自己,使自己更完美。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5
這幾天,我讀了三字經(jīng)。
我最喜歡曾子殺豬這個故事。這篇文章主要敘述曾子的母親跟小孩說:“去外面殺頭豬給孩子吃!痹訝幹鋈,媽媽拒絕了。
第二天,曾子的父親見到了曾子的母親,曾子之父知道母親沒帶孩子來殺豬,曾子之父非常生氣,父親說:“你怎么沒帶孩子來殺豬。”曾子之母向他說:“和孩子開玩笑。”
曾子之父覺得母親在撒謊,就跟他說,欺騙小孩是不對的。“
最后,曾子的父親將豬殺了,帶回家給兒子。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誠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質(zhì)。一個人如果不誠實,會失去人和人之間的信任關系。
以前我經(jīng)常撒謊,撒謊的原因是不想承擔錯誤。因為承擔錯誤會被爸爸挨訓。
撒謊有一個非常經(jīng)典的例子:有一個狼來了的故事,因為男孩經(jīng)常撒謊,大家不相信他,最后非常悲慘,大家都知道,我也不重復了。
我們不能像狼來了的小男孩一樣,要做個誠實又守信的人,也就是說要守信。說話就要算話,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如果一個學生連誠信都做不到,根本不是學生。
這和人差不多。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01-25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03-05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03-10
三字經(jīng)的讀書筆記示例03-26
(通用)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04-12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熱門)11-09
[通用]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1-06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5篇02-26
三字經(jīng)讀書筆記(15篇)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