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精選5篇)
讀完一本經(jīng)典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nèi)绾稳懽x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精選5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1
《東周列國志》,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這是我寒假里讀的一本書,講述的是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列國紛爭的偉大時代,無數(shù)國家和人在這段長達數(shù)百年的.動蕩不安中沉浮。它忠實而精彩地記錄了這段寶貴的歷史,他從西周末年寫到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內(nèi)容宏富,頭緒紛繁。人物、情節(jié),錯綜復雜。它故事性強,讀起來娓娓動聽,引人入勝,耐人尋味。
里面許多故事告訴我們許多做人的道理,如:《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講的是周幽王寵信他的愛妃褒姒,為獲得褒姒的一笑,點燃了用于報警救援的烽火。臨近的諸侯看到后,馬上過來救援。結(jié)局則是周幽王的確讓褒姒眉開眼笑,但卻讓諸侯寒心,最終亡國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這樣一個大道理:做人要講究誠信,等到危險真正來的時候,別人就不會幫助于你。而你再反悔就來不及了。還有一個故事,雖然不是《東周列國志》里面的故事,但道理確是一樣的。《狼來了》這個故事大家一定都聽過吧!故事中的孩子用“狼來了”騙山下種田的人以獲得快樂,幾次以后,當狼真的來時,別人已經(jīng)不相信,不去救他,讓他差點命喪黃泉!
這兩個故事異曲同工,都告訴我們做人應該誠實,不能因為自己的利益而欺騙別人。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2
這個暑假,我讀了《東周列國志》,這本書主要講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故事。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既精彩又混亂的時期,那時,東周王朝已經(jīng)衰敗,對諸侯國沒有了約束,于是,諸侯們各自為政,并相互攻伐。經(jīng)過長期的戰(zhàn)爭,許多國家被消滅了,逐漸形成了戰(zhàn)國末期的七個強國。在這本書中,既有“完璧歸趙”、“負荊請罪”、“田忌賽馬”等膾炙人口的故事,也記載了許多精彩的歷史人物,在這些歷史人物中,我最佩服管仲,他非常聰明,很有謀略,如果沒有他,齊國就滅不了山戎,齊桓公就不可能稱霸天下。
山戎是北方的一支游牧民族,他們經(jīng)常入侵北方的`燕國,燕王就請求齊國幫助滅掉山戎,但當齊國軍隊一到,山戎就退兵了,而齊國軍隊一走,山戎又來侵犯,搞得齊國疲憊不堪,齊桓公于是決定不幫助燕國了,但管仲說:“如果不幫助燕國滅掉山戎,一旦燕國被山戎所滅,對齊國來說將后患無窮啊!,而如果我們一起滅掉山戎,燕國將對我們感激不盡,并從此聽從大王的調(diào)遣!”齊桓公聽從了管仲的意見,于是,齊燕兩國一起攻打山戎,北方一個叫無終的小國也派大將虎兒斑助陣。
山戎使用誘敵深入的計謀,被管仲識破,于是,他讓虎兒斑假裝中計,另外兩路軍隊從后面包抄,把山戎兵殺得大敗。山戎兵退守黃石山,并切斷了山口和齊兵的水源,齊軍按照公孫夫差的辦法,在蟻窩下面找到了泉水,并且,齊軍繞道去了戎兵的后面,把戎兵殺死了一大半,戎主逃往孤竹國。
孤竹國有個孤竹山,地勢險峻,道路非常難行,管仲讓士兵們唱歌,士兵們唱著歌就忘記了疲勞。翻過了孤竹山,齊兵又被大河阻斷了去路,管仲命令士兵砍到竹子做成竹筏,很快就渡過了河,到了孤竹國都城外,孤竹國國君送來了戎主的尸體,還說愿意為齊兵領路,攻打山戎軍隊的殘部,但使者卻將齊兵帶入了沙漠中,這里白天烈日當空,晚上又奇冷無比。齊恒公帶領軍隊怎么也走不出沙漠。管仲提議說:“虎兒斑帶來的一些老馬長期生活在這里,可以讓它們帶路。”于是,虎兒斑選了一些老馬,松開了馬的韁繩。老馬們不慌不忙地帶大家走出了沙漠。走出沙漠后,管仲讓一些士兵化裝成百姓進城,晚上,城里的士兵與城外的士兵里應外合,一擁而上,攻破了孤竹國。
在攻打山戎的戰(zhàn)爭中,齊軍雖然遇到了很多困難,但依靠管仲的聰明才智和謀略最終獲得了勝利。其實管仲的才智來源于他淵博的知識和勤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只要我們每個人都能好好學習、多動腦筋、善于思考,我們就能成為像管仲一樣的人。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3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名叫《東周列國志》,它是一個長達一百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戰(zhàn)爭小說。
《東周列國志》主要講的是,西周滅亡后,代之而起的東周沒有約束力,各地諸侯稱霸一方,經(jīng)長達百年的戰(zhàn)爭,形成了許多國家,春秋五霸、戰(zhàn)國七雄先后登上歷史舞臺,演繹出各種精彩緊張的.歷史故事。
書中講了春秋列國的許多事情,如“完璧歸趙”、“負荊請罪”,已演變成成語,成為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
書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晏子,他雖然相貌平平,但是他機智勇敢,具有高超的語言藝術,并且非常有愛國情懷,不讓國家受一點侮辱,我很佩服他。
《東周列國志》是中華文化的寶貴遺產(chǎn),讀了這本小說我感受到了戰(zhàn)爭的殘酷,讓我知道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歷史文化,所以我很喜歡。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4
東周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混亂的時期,各路諸侯各自稱霸一方,經(jīng)過連綿不斷的兼并戰(zhàn)爭,形成了許許多多的大小國家,《東周列國志》主要講述這個時期所發(fā)生的事情。這本書中,我最喜歡的一個故事是《臥薪嘗膽》。它講述的是吳國打敗越國后,越王勾踐忍辱負重,發(fā)奮圖強,立志為國報仇雪恨的事情。越王給吳王當了三年奴仆,受盡了屈辱,在極其困難的`情況下,他始終沒有放棄心中的信念———重振越國,找回失去的尊嚴。他在麻痹了吳王被放回越國后,安撫百姓,操練軍隊,吃飯前品嘗苦膽,晚上就睡在柴草上,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記曾經(jīng)的屈辱和復興越國的雄心。他身為一個高高在上的君王,能夠這樣做,真是難能可貴。經(jīng)過自己的頑強毅力,勾踐終于打敗吳國。勾踐這種堅強的意志和堅持不懈、奮發(fā)圖強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像這樣精彩的故事,在《東周列國志》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我還要反復閱讀,希望能獲得更多的啟迪。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5
秋戰(zhàn)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一個既混亂又精彩的時期,西周滅亡后,代之而起的東周沒有約束力,各地諸侯稱霸一方,形成許多國家,因而會有許許多多的磨難,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第八十四章《豫讓的復仇》。
這一章所講述的主要內(nèi)容為:當時的晉國、有智、趙、韓、魏四大家的大臣專政,其實晉哀公只是一個傀儡,智家的智瑤在四家中勢力最強,野心也最大,早有取代晉哀公的意圖。一次智家問另外三家要土地,趙家不給,智瑤便約韓、魏兩家去水淹趙家所在的晉陽城。卻反被趙韓魏三家聯(lián)合起來滅了智家。智瑤的仆人豫讓讓他逃過了這一劫,兩次刺殺趙襄子都沒成功,臨死前對著趙襄子的衣服砍了幾刀,才飲恨死去。
讀罷這段歷史,我不禁掩卷沉思,豫讓為了給主公報仇,又是當傭人又是用漆涂臉,用炭熏啞喉嚨,而且視死如歸,這樣的義士天下又能有幾個?這種對別人的小恩小惠銘記于心的人又能有幾個?豫讓這種“有小恩則加倍償”的品質(zhì),是現(xiàn)在這個物欲橫流的社會里人們所缺少的`。
我記得自己在一本書上讀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醫(yī)生治好了一個財主的大病,但是只要考每年祭拜獨角鬼才能得到錢財,獨角鬼要他每年的12月12日給他殺一個過路人才行,財主正猶豫不決,兒子正好走了進來,見父親愁眉不展的神情就追問其原因,財主說:“大夫治好我的病,我要是殺了他的話,他又對我有恩。不殺卻不能滿足獨角鬼的要求!眱鹤邮莻為人陰險魚肉鄉(xiāng)民的壞蛋,他笑了笑說:“自古有說法是‘大恩暫且不報,先報仇!@難道沒有道理嗎?”說完就出門殺了那個醫(yī)生。這件事情讓人讀后,不由得寒意從心底升起,現(xiàn)在這個社會里,像財主兒子這樣的人實在太多了,我們應該引以為戒。
不管是古代,還是現(xiàn)在,像豫讓這種仁義之士越來越少了,豫讓雖然飲恨而死,但是他這種為了“義”而寧死不屈的精神,實在令人感嘆,我們也應該學習豫讓的仁義至上的精神品質(zhì)。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07-06
東周列國志讀書筆記09-19
讀東周列國志有感01-03
東周列國志讀后感11-19
《東周列國志》讀后感02-10
《東周列國志》讀后感15篇02-15
《東周列國志》讀后感(15篇)03-03
《東周列國志》讀后感范例【15篇】12-27
東周列國讀后感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