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白楊禮贊》讀后感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后感了!你想知道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白楊禮贊》讀后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背誦著茅盾的《白楊禮贊》,我突然生發(fā)出了疑問:究竟什么是美?
世間萬物,蕓蕓眾生間不乏美的事物。有人贊白楊的雄姿;有人詠梅花的傲骨;有人欣賞蓮的“出淤泥而不染”;有人贊賞松的筆直挺拔;有人陶醉楊柳的婆娑婀娜……在欣賞者的眼中,他不僅見到物的表象,他還看到物的本質(zhì)。于是有了菊之清高、竹之虛心、蘭之幽雅、松之剛毅、水之清明、雪之純凈。
然而由于人們生活環(huán)境的不同,所受教育的不同,各自修養(yǎng)不同,人們的審美觀也就不盡相同。同是面對楊柳,有人贊其多姿,有人貶其輕;同是看見牡丹,有人賞其雍容,有人責其妖冶。于是同是生活于大千世界中,有人厭惡世俗,甘愿隱居山林或削發(fā)為僧;有人面對困境,積極樂觀,努力創(chuàng)造,努力改變;有人衣食無憂,卻覺得活得沒意思;有人“但愿長醉不復醒”;有人“真想再活五百年”……人哪,真是不同!
但我奉勸人們還是積極樂觀面對生活,睜大我們的雙眼去發(fā)現(xiàn)美,用我們的雙手去創(chuàng)造美,更何況萬物確都有其美的一面:有人從臭椿樹上看出其實用的特點;有人從鋪路石身上讀出其默默奉獻的品質(zhì);有人從綠葉身上看到了高貴的靈魂;甚至有人從兇殘者身上發(fā)現(xiàn)有時他還有一絲的良善;有人從狹隘者身上有時也能感受到他寬容的一面。螞蟻雖微小,但它身上卻也蘊藏著偉大的力量。
上帝給了我們一顆會思想的頭腦,并賜給了我們一雙明亮的眼睛。上帝將我們看做天使,我們就要用天使的眼睛去發(fā)現(xiàn)、尋找真善美,用智慧的頭腦接受這一切的美好。
人間自有真善美,思辨發(fā)現(xiàn)是關(guān)鍵。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潭映曉月、梨花帶雨。紅杏枝頭春意鬧,云破月來花弄影。“美”無處不在,無處不有。只要你有一雙智慧的眼睛,有海納百川的雅量,自然就有丑小鴨變成美麗的白天鵝、大肚青蛙變成英俊王子、灰姑娘變成高貴皇后的故事。
美的真諦在于包容,在于接納。善于思辨、發(fā)現(xiàn)是本文構(gòu)思的亮點。小作者從生命的思辨出發(fā)得出:“七色中缺了哪一樣,都構(gòu)不成彩虹,五味中少了哪一種,都烹不出佳肴。用透明的眼光看世界,萬物仍舊純潔;用博愛的心靈品社會,人間依然美好!
【《白楊禮贊》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白楊禮贊》教案02-17
白楊禮贊說課稿11-09
白楊禮贊教案12-19
《白楊禮贊》說課稿06-17
《白楊禮贊》教案優(yōu)秀01-22
《白楊禮贊》教學反思03-05
白楊禮贊說課稿優(yōu)秀03-02
白楊禮贊說課稿最新03-13
白楊禮贊教學反思06-05
白楊禮贊的讀書筆記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