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出師表》有感經(jīng)典[2篇]
當閱讀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出師表》有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讀《出師表》有感 篇1
《出師表》從古至今可以說是所有的忠臣的典范,也是諸葛亮留給我們的寶貴的精神財富。通讀整篇出師表,最大的體會就是諸葛亮的深思熟慮以及心思縝密了。在整個的出師表當中,諸葛亮就像是一位紳士的英國管家一樣,將所有的可能出現(xiàn)的情況都做了一個詳細的列表。
而且,在這個列表當中,也是充當了一個鬧鐘的作用,將所有的能夠想到的都揮灑其中。但是,雖然一切的安排都是如此的縝密,最終的阿斗還是沒能夠像預期的那樣獲得最后的勝利。其實,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可能恰恰就是諸葛亮的這一份縝密的心思。
因為,在整個的過程當中,諸葛亮都沒有將阿斗視作一個也是有自己想法的對象。而是像一個幼兒園的老師一樣手把手地教導著阿斗該怎么辦。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阿斗并沒有任何的危機處理能力。對于諸葛亮提及的情況可能能夠按照預先的計劃逐步實行,但是一旦出現(xiàn)了計劃之外的情況,整個的'進程就完全被打破了。
所以說,諸葛亮確實是一位大忠臣,但是卻不是一位很好的教導者。他有著無人能及的智慧,但是他的智慧只是在于本身的行動當中。所以說,忠臣雖然是最大的智者,但是不一定是最佳的導師。從的觀點來看,執(zhí)教最重要的就是要因材施教。也就是現(xiàn)在廣泛接受的靈活教學。但是,諸葛亮顯然在這方面是不合格的,所以,這位大忠臣最終也還是回天乏力。
讀《出師表》有感 篇2
今天讀的是九上的語文課文《出師表》,是諸葛亮寫的名篇,我想:這既然是“神人”諸葛孔明先生寫的,那可真是要好好拜讀一番。便認真的讀了起來。
果然是一位大家啊,第一句話里就有我不認識的字,汗……幸好哥哥的書上標有拼音,要不今天可真是要出丑了。
研究了一會兒后,屋里便傳出了我朗朗的讀書聲,讀著讀著,我就陶醉在了這精煉、美妙的`文字里。
雖然這只是一次請戰(zhàn)書(請求后主同意他去把曹操的大本營包了餃子),但是卻寫得氣勢磅礴,諸葛亮為人的大氣,豪邁之情不知不覺的便流露在字里行間,使我王某人(嘿嘿,獻丑了)不禁深深佩服了一把。
這篇表里還反映出了許多問題和道理,許多也是我們當代人很需要學習的。比如這一句: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意思就是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這是先漢興盛的原因;親近小人,遠離賢臣,這是后漢所以衰敗的原因。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我們要將于君子相交,與君子在一起時間長了,就能收到君子的感染,久而久之,自己也就成了君子。我們應當遠離小人,和小人呆在一起時間長了,自己也會變的小人。這就和“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的道理是一樣的。
從這篇表中,也能充分看出諸葛亮的謙虛,如“庶竭駑鈍”一句中,駑鈍就是諸葛亮的謙辭。這里也充分看出了諸葛亮的大家風范。
總之,讀《出師表》一文,感受頗多。
【讀《出師表》有感】相關文章:
讀《出師表》有感03-17
讀《出師表》有感15篇03-29
讀出師表有感04-01
讀出師表有感3篇04-28
出師表說課稿01-11
《出師表》教案03-05
出師表讀后感03-27
《出師表》讀后感03-10
《出師表》教案范文08-26
《出師表》教學反思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