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讀后感
當閱讀了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讀后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傾城之戀》與張愛玲的《金鎖記》、《多少恨》、《沉香屑·第一(二)爐香》等作品不同,它是以看似大團圓的結局收場的。最終白流蘇與范柳原因為香港戰(zhàn)爭這個契機走向婚姻,“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么圓滿的收場”。即使是團圓結局,全文也是彌漫著一層淡淡的蒼涼意味的。而從愛情角度看,這自始至終都是一出不折不扣的悲劇。
先從這段愛情發(fā)生的背景,或者說主人公的背景來說。白流蘇,一個曾經(jīng)受婚姻磋磨繼而離婚回到娘家被欺辱的女子,依舊帶有些大家小姐的驕矜,于她而言,婚姻只是她用于謀生或者說脫離大家族的手段。至于所謂的情愛,流蘇大抵是不需要的,她需要的是一份保障,一個讓她在白家揚眉吐氣的身份!耙粋女人,再好些,得不著異性的愛,也就得不著同性的尊重。女人們就是這點賤。”所以,初見范柳原,她知道范柳原沒有多少真心,依舊選擇與他虛與委蛇。而范柳原呢,父親是著名的華僑,三十二歲依舊未婚,“年紀輕的時候受了些刺激,漸漸的就往放浪的一條路上走,嫖賭吃著,樣樣都來,獨獨無意于家庭幸!薄7读脑缒杲(jīng)歷,使其一直以來以假面示人,沒有真心,看盡世態(tài)炎涼。他受到男權社會的影響極重,在和白流蘇的感情中一直處于主導者的地位,他希望女性在感情中處于弱者,對自己時時依賴;他想從女性那里尋求溫暖,想要女性事事順從。他初識白流蘇并被其吸引,便是由于流蘇身上順從的特質。
可以說,他們愛情觀婚姻觀的分歧注定了這個故事的悲劇性。白流蘇所求是婚姻,而范柳原只求精神上得到的滿足。并且,因為社會地位的差距,白流蘇在這段感情中是處于絕對的弱勢的。所以,范柳原可以肆意,可以通過親近薩黒夷妮逼迫流蘇展現(xiàn)醋意。而流蘇在意識到范柳原無意結婚回到上海后,因白公館的壓力只能選擇屈服,做了范柳原的情婦。如果沒有后來的戰(zhàn)爭,這大概就是他們最后的結局,雙方各取所需,以一種類似交易的方式綁在一起。
從另一方面說,范柳原與白流蘇間的愛情也好,婚姻也好,都是帶著算計的,他們更像是在博弈,步步為營。兩個人彼此算計、各懷心機,懷著不單純的目的,在這場戀愛與婚姻中博弈。白流蘇想要找一個有錢的男人,保障自己的基本安全和物質生活;范柳原想要尋找的是精神上的契合者,他反復對白流蘇說“我要你懂我”,可惜白流蘇和范柳原的精神層面一直都不同,但是二人卻同樣的自私。他愛著白流蘇,卻不讓流蘇做他的妻子,只做情人,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主導地位,讓白流蘇所有的事情都依靠自己;白流蘇承受著很大的經(jīng)濟壓力,在物質條件得不到滿足的時候,她開始用自己的青春和美貌做賭注,賭范柳原會不會愛上自己,她跟隨范柳原去香港,賭范柳原是否能給自己未來,白流蘇小心翼翼地生活,生怕失掉這根救命稻草,又怕不小心著了對方的道,她只想通過婚姻實現(xiàn)自己的生活目標。幾經(jīng)周折,白流蘇最終得到了經(jīng)濟上的保障,范柳原也得到了他想要的男性的尊嚴,這場賭局本該到此結束然而突如其來的戰(zhàn)爭使兩個人“真的談起戀愛了”。
最終是戰(zhàn)火的來臨讓這對各懷心思的情侶獲得了剎那的諒解。“他不過是個自私的男子,她不過是個自私的女人。在這兵荒馬亂的時代,個人主義者是無處容身的,可是總有地方容得下一對平凡的夫妻!钡,這種成全看似圓滿,掩藏在其下的依舊是蒼涼!八麄儼驯舜丝吹猛该魍噶。僅僅是一剎那的徹底的諒解,然而這一剎那夠他們在一起和諧地活個十年八年”。一座城市的傾覆促成了這場賭局般的婚姻,對范柳原來說則是希望的又一次幻滅,“把他的俏皮話省下來說給旁的女人聽。”而流蘇呢,白流蘇雖然逃離了家庭,卻陷入了空城般的婚姻,成全這段婚姻的不是愛情,而是香港的陷落,是城市的顛覆。白流蘇過上了不缺乏物質的生活,也要永遠守著空虛的精神世界?此茍A滿的結局,則透露出無限的悲涼。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讀后感】相關文章:
《傾城之戀》讀后感02-07
傾城之戀讀后感02-05
《傾城之戀》讀書心得04-10
讀《傾城之戀》有感03-22
傾城之戀讀書心得02-27
【實用】傾城之戀讀后感11-26
《傾城之戀》讀后感15篇04-12
傾城之戀讀后感15篇04-08
《傾城之戀》讀后感13篇03-30
傾城之戀讀后感10篇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