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寫讀后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遲子建的小說創(chuàng)作總是帶著對心靈世界的叩問和對生命溫情的執(zhí)著追求,充滿著人道主義關懷,悲涼又溫情是其作品的一大基調(diào)。
遲子建的代表作《世界上所有的夜晚》同樣延續(xù)了她悲涼又溫情的文筆,憂傷但不絕望。小說中“人間有天堂,天堂在陋巷。春光無偏私,布滿溫情網(wǎng)”,可謂直接明了地體現(xiàn)了《世界上所有的夜晚》所要表達的主題。
小說敘述的是,女主人公“我”的魔術師丈夫在一個夜晚因車禍意外去世,“我”因此陷入極度悲痛之中,于是“我”去三山湖旅行的故事。從烏塘鎮(zhèn)一個又一個的死亡事件和烏塘人充滿愛意與溫馨的日常生活,再到三山湖賣磨腳石的父子故事,死亡逐漸變得不再那么沉重。尤其是,在描寫賣磨腳石的小孩云領對待母親的離世和父親的突然殘疾所表現(xiàn)出的堅強,還有在清流河邊,“我”和云領一起放河燈,小說情節(jié)一步步到達高潮點。那樣光潤而明媚的月光,天與地完美結(jié)合,“我”不再憂傷。
在這段去三山湖的旅行中,女主人公“我”所進入的烏塘鎮(zhèn)和三山湖,是孤立而封閉的,“我”的進入并未影響或是打斷它們的生活秩序,“我”的到來更沒有影響烏塘鎮(zhèn)和三山湖的完整性。無論是烏塘鎮(zhèn)還是三山湖它們都擁有著自己的時空體系,一切的生死,一切的溫情循環(huán)著往前。同樣相對于“我”的整個人生,那段旅程是極其短促的。這樣的一種時空敘述,展現(xiàn)了遲子建對死亡的溫情式理解,以及對生命的關懷。
蘇童曾如此描述遲子建,“她在創(chuàng)作中以一種超常的執(zhí)著關注著人性溫暖或者說濕潤的那部分,從各種不同的方式和角度進入,多重聲部,反復吟唱一個主題,這個主題因而顯得強大,直至成為一種敘述的信仰!
【《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讀后感】相關文章:
《有的人》教案02-17
課文《有的人》教案02-22
《有的人》教案范文08-26
《有的人》教學反思09-16
有的人教學反思09-07
有的人讀后感04-07
《有的人》讀后感03-12
《夜晚的實驗》教案02-25
《城市的夜晚》教案03-03
夜晚的實驗說課稿05-06